热点统计与概率的应用含答案

热点统计与概率的应用含答案
热点统计与概率的应用含答案

热点9 统计与概率的应用

(时间:100分钟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数学老师对小明在参加高考前的5次数学模拟考试进行统计分析,判断小明的数学成绩是否稳定,则老师需要知道小明这5次数学成绩的()

A.平均数或中位数 B.方差或极差 C.众数或频率 D.频数或众数2.下列调查,比较容易用普查方式的是()

A.了解某市居民年人均收入 B.了解某市初中生体育中考成绩

C.了解某市中小学生的近视率 D.了解某一天离开贵阳市的人口流量

3.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各个小长方形的面积等于()

A.相应各组的频数 B.组数 C.相应各组的频率 D.组距

4.第五次我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2000年某省总人口为780

万,图中的“?”表示某省2000年接受初中教育这一类别的

人数数据丢失了,?那么结合图中其他信息,可推知2000年

该省接受初中教育的人数为()

A.万 B.234万 C.万 D.万

5.把养鸡场的一次质量抽查情况作为样本,样本数据落在~(单

位:千克)之间的频率为,于是可估计这个养鸡场的 2 000

只鸡中,质量在~千克之间的鸡有()只

A.56 B.560 C.80 D.150

6.设有50个型号相同的乒乓球,其中一等品40个,二等品8个,三等品2个,从中任取1个乒乓球,抽到非一等品的概率是()

A.4

25

B.

1

25

C.

1

5

D.

4

5

7.某厂家准备投资一批资金生产10万双成人皮鞋,?现对顾客所需鞋的大小号码抽样调查如下:100名顾客中有15人穿36码,20人穿37码,25人穿38码,20人穿39码,…,如果你是厂商你准备在这10万双鞋中生产39码的鞋约()双

A.2万 B.万 C.万 D.5万

8

班级参加人数平均次数中位数方差

甲班55135149190

乙班55135151110

下面有三个命题:①甲班学生的平均成绩高于乙班学生的平均成绩;②甲班学生的成绩波动比乙班学生的成绩波动大;?③甲班学生成绩优秀人数不会多于乙班学生的成绩优秀的人数(跳绳次数≥150次为优秀).其中正确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②③

9.给出下述四个命题:①众数与数据的排列顺序有关;②10个数据中,至少有5个数据大于这10个数据的平均数;③若x甲>x乙,则s甲2>s乙2;④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各长方形的

面积和等于1,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A.1 B.2 C.3 D.4

10.近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变化情况统计图如图,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1995─1999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逐年减少;

B.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回升;

C.这7年中,每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不断增长;

D.这8年中,每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有增有减。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题,每题3分,共24分)

11.在全年级的375名学生中,有两名学生生日相

同的概率是_________.

12.从甲、乙两班抽取人数相等的学生参加了同一

次数学竞赛,其竞赛成绩的平均分,方差分别为:

x甲=x乙=80,s甲2=240;s乙2=180,则成绩较稳定

的是________.

13.某班50名学生在适应性考试中,分数段在90~100分的频率为,?则该班在这个分数段的学生有_________人.

14.用5分评价学生的作业(没有人得0分),然后在班上抽查16名学生的作业质量来估计全班的作业质量,从中抽查的数据中已知其众数是4分,?那么得4?分的至少有_______人.

15.从甲、乙、丙三个厂家生产的同一种产品中各抽取8件产品,?对其使用寿命跟踪调查结果如下(单位:年):

甲:3,4,6,8,8,8,10,5

乙:4,6,6,6,8,9,12,13

丙:3,3,4,7,9,10,11,12

三个厂家在广告中都标明产品的使用寿命是8年,请根据结果判断厂家在广告中分别运用了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哪一种集中趋势的特征数,?甲:?______.?乙:_______.丙:________.

16.抽屉里有尺码相同的3双黑袜子和2双白袜子,混放在一起,?在夜晚不开灯的情况下,你随意拿出2只,它们恰好是1双的可能性是_________.

17.某商场5月份随机抽查7天的营业额,结果如下(单位:万元):,,,,,,.试估计该商场5月份(31天)的营业额大约是________万元.

18.某公司董事会拨出总额为40万元作为奖金,全部用于奖励本年度做出突出贡献的一、二、三等奖的职工,原来设定一等奖每人5万元,二等奖每人3万元,三等奖每人2万元,后因考虑到获一等奖的职工科技创新已给公司带来的巨大的经济效益,?现在改为一等奖每人15万元,二等奖每人4万元,三等奖每人1万元,?那么该公司本年度获得一、二、三等奖的职工共________人.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6分,19~23题每题6分,24题、25题每题8分,解答题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9.如图,为第27届奥运金牌扇形统计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美国、俄罗斯、中国、德国四国的金牌榜排名如何

(2)哪两个国家金牌数最接近

(3)如果你是中国队的总教练,你在下一次奥运会的追赶目标是谁

20.小文和小颖做游戏,在两个被6等分的转盘上分别写有数字1,2,3,4,5,6.?转动两个转盘,当转盘停止后,如果它们的指针指向数字的积为奇数,则小文胜,如果两个数字的积为偶数,则小颖胜.试问:这个游戏对双方公平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21.为了解全校学生的身高情况,小明、小华、小刚三个同学分别设计了三个方案:(1)小明:测量出某班每个同学的身高,以此推出全校学生的身高.

(2)小华:在校医务室找出了1995年全校各班的体检表,?从中摘录全校学生的身高情况.

(3)小刚:在全校每个年级的(一)班中,抽取了学号为5的倍数的10名学生,?测量他们的身高,从而估计全校学生身高的情况.

这三种调查方案哪一种较好为什么

22.投放一个水库的鱼成活了5万条,从水中捕捞了10条,称得它们的质量(单位:kg)为,,,,,,,,,.

(1)根据统计结果估计水库有上述这种活鱼多少千克

(2)估计质量在~2.65kg的鱼有多少条

23.将10盒同一品种的花施用甲、乙两种保花肥,随意分成两组,每组5盆,?其花期的记

编号12345

甲组2325272822

乙组2424272327

(1)施用哪种花肥,使得花的平均花期较长(2)施用哪种保花肥效果比较可靠

24.某公司10名销售员,去年完成的销售额情况如下表:

销售额(单位:万元)34567810

销售员(单位:人)1321111

(1)求销售额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单位:万元).

(2)今年公司为调动员工积极性,提高年销售额,准备采取超额有奖的措施,请根据(1)的结果,通过比较合理确定今年每个销售员统一的销售额标准是多少万元

25.在学校开展的结合实践活动中,某班进行了小制作评比,作品上交时间为5月1日至31日,评委会把同学们上交作品的件数按5天一组分组统计,绘制成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已知从左至右各长方形高的比为2:3:4:6:4:1,第三组的频数为12,请解答下列各题:

(1)本次活动共有多少作品参加评比

(2)哪组上交的作品中数量最多有多少件

(3)经过评比,第四组和第六组分别有10件、2件作品获奖,问这两组哪组获奖率较高

答案

一、选择题

1.B 2.B 3.C 4.B 5.B 6.C 7.A 8.D 9.B 10.D 二、填空题

11.1 12.乙 13.5 14.4 15.众数平均数中位数 16.7

15

17. ?18.17三、解答题

19.解:(1)排名榜为:美国、俄罗斯、中国、德国.

(2)澳大利亚与德国.

(3)俄罗斯.

20.解:这个游戏不公平,指向数字的积为奇数的概率为1

4

,积为偶数的概率为

3

4

,?

故不公平.

21.解:第三种方案较好,理由

22.解:(1)2.5 2.2 2.4 2.3 2.4 2.5 2.8 2.6 2.7 2.6

10

+++++++++

=(千克).

×50 000=1125 000(千克).

(2)

6

10

×50 000=30 000(条).

23.解:(1)甲组平均花期与乙组的平均花期均为25天.

(2)s甲2=1

5

[(23-25)2+(25-25)2+(27-25)2+(28-25)2+(22-25)2=,

s乙2=1

5

[2(24-25)2+2(27-25)2+(23-25)2]=.

∵s甲2>s乙2,∴乙种保花肥更可靠.

24.解:(1)平均数为万元,众数为4万元,中位数为5万元.(2)5万元.

25.解:(1)第三小组频率为

4

234641

+++++

=,

参加评比的作品的数量为12

0.2

=60件.

(2)第四小组参加的数量最多为

6

2060

?

=18件.

(3)第六小组参加的数量为1

20

×60=3件.因

10

18

<

2

3

故第六组获奖率高.

毕业论文.概率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Word版

毕业论文 课题 学生姓名胡泽学 系别 专业班级数学与应用数学指导教师 二0 一六年三月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绪论. (1) 第二章概率在生活中的应用 (4) 2.1在抽签和摸彩中的应用 (4) 2.2经济效益中的应用 (8) 2.3在现实决策中的应用 (4) 2.4在相遇问题中的应用 (12) 2.5在预算及检测中的应用 (10) 结论 (13)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5)

概率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的进步,17—18世纪出现了一门新的学科概率论,概率论逐渐成为了为数不多的可以和传统数学相抗衡的学科之一,并一步步的走向了人们的生活,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本文先简述了概率论的发展,之后从概率在抽签中的应用、经济效益中的应用、现实决策中的应用、追击相遇问题中的应用、最大利润问题中的应用、最佳配置问题中的应用、经济保险问题中的应用、获奖问题中的应用、概率和选购方案的综合应用、金融界中的应用、设计方案的综合应用、厂矿生产中的如何合理配置维修工人问题、在商品质检中的应用和在运输预算费用中的应用等。多方面论述了概率的应用。 关键词:概率;概率的含义;概率的应用

Abstract

第一章绪论 概率统计是一门和生活关联紧密的学科同样也是一门特别有趣的数学分支学科,17-18世纪,数学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数学家们打破了古希腊的演绎框架,社会生活对与自然界的多方面吸取灵感,数学领域涌现了许多新面孔,之后都形成了完整的数学分支。除了分析学这之外,概率论就是同时期能使"欧几里德几何不相上下"的几个伟大成就之一。 概率的发源与赌博有关,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以及计算机普及,它在最近几十年来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中得到了特别广泛的应用,在生活与社会生产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我们生活在一个千变万化千变万化、千变万化的时代里,而我们每个人无时无刻都要直面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而其中很多的问题都是随机的与随机的随机的。如决策时如何获取最大利益,公司要如何组合生产才能取得最大收益,如何加大买彩票的获奖概率,怎样进行误差分析、所购买物品的产品检验,生产质量把控等,当我们在遇到这些问题时应该如何解决它呢?幸好我们如今有了概率,概率是一门探索和揭示随机现象和规律的一门学科。 实践证明,概率是对生活中碰到的问题进行量的解答的有效工具,对经济决策和预测提供了新型的手段。下文就通过列举实例来表述概率在抽签中的应用、经济效益中的应用、现实决策中的应用、追击相遇问题中的应用、最大利润问题中的应用、最佳配置问题中的应用、经济保险问题中的应用、获奖问题中的应用、概率和选购方案的综合应用、金融界中的应用、设计方案的综合应用、厂矿生产中的如何合理配置维修工人问题、在商品质检中的应用和在运输预算费用中的应用等。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

列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环节 文摘:在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整个过程中,问题解决的关键是通过缜密地审题,探索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审题是基础,相等关系是关键,是建立方程模型的依据。 关键词:方程、审题、等量关系 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是中学数学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阶段主要是建立方程(组)模型、建立不等式(组)模型、建立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在这三类模型中,建立方程(组)模型解决实际问题是学好其他两类问题的基础,因此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的学习显得至关重要。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数的学生或许了解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但在列方程时很盲目,他们往往急于设未知数,急于列方程,而缺乏对实际问题的分析,所列方程缺乏依据,这样拼凑出来的方程,不能反映实际问题。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列方程解应用题中教学体会,重点剖析列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环节。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程序大致是:审题、找相等关系、设未知数、列方程、解方程、检验并写出答案。问题能否得以解决的标志是方程是否建立起来。众所周知方程本身是一种等式,因此要想得到方程,必须首先确立一个包含主要题意的相等关系。相等关系是列方程的背景和依据。所以列方程解应用题应以确立相等关系为中心。在复杂的问题中,等量关系的确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应该以审题为基础。

审题并非简单的读题和看题,审题实质上是一种读取信息、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过程(而我们的许多学生连题目都没搞懂,方程竟然已经列了出来。)为此在审题的过程中需要对实际问题的信息进行集中、分析和处理,必要时可以画出一些示意图或列出表格,以达到对信息的直观把握。例如用直线型的示意图分析行程问题,用表格表示利润问题等。在仔细审题的基础上,探索出一个包含主要题意的相等关系,这种相等关系的表述用文字即可。接着要分析等号两边的数量如何用具体的数据或含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出来。这时你就清楚地知道需要设实际问题中的哪个未知数了。当你把等号两边的数量关系都表示出来的时候,这时等量关系也就以方程的形式呈现出来。显然这个方程是以一个具体的等量关系为依据,它能够反映实际问题中量与量之间的关系,这样的方程无疑是正确的。就此方程模型已经建立起来了,余下的问题无非就是解方程、检验以及写答案等简单的问题了。下面以一个具体的实例让我们切身体验一下方程模型的建立过程。 在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下)P40页有这样一个问题:某企业用14400元制作一批广告牌,由于广告部的人员精打细算,使每块广告牌的制作费用减少了200元,这样不仅比原计划多做了2块,而且还节省了400元。问原计划做广告牌多少块?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集中问题中的信息,并对此做缜密的分析和处理。相关信息为:

统计与概率的实际应用题

统计与概率的实际应用题 类型1统计的应用 1.(2016·自贡)我市开展“美丽自贡,创卫同行”活动,某校倡议学生利用双休日在“花海”参加义务劳动,为了解同学们劳动情况,学校随机调查了部分同学的劳动时间,并用得到的数据绘制了不完整的统计图,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2)扇形图中的“小时”部分圆心角是多少度 (3)求抽查的学生劳动时间的众数、中位数. 解:(1)30÷30%=100(人), 100-(12+30+18)=40(人). 补全条形统计图如图所示. (2)40 100×100%×360°=144°. (3)抽查的学生劳动时间的众数为小时、中位数为小时. 2.(2016·绵阳南山模拟)为了深化教育改革,某校积极开展本校课程建设,计划成立“文学鉴赏”、“科学实验”、“音乐舞蹈”和“手工编织”等多个社团,要求每位学生都自主选择其中一个社团.为此,随机调查了本校各年级部分学生选择社团的意向,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如下统计图表(不完善): 选择意向所占百分比 文学鉴赏a 科学实验35% 音乐舞蹈b 手工编织10% 其他c 根据统计图表中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求此次调查的学生总人数及a,b,c的值; (2)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3)若某校共有1 200名学生,试估计全校选择“科学实验”社团的人数. 解:(1)70÷35%=200(人), b=40 200=20%, c=10 200=5%, a=1-35%-20%-10%-5%=30%. (2)如图所示. (3)1 200×35%=420(人).

答:全校选择“科学实验”社团的人数是420人. 3.(2016·绵阳平武县一模)体考在即,初三(1)班的课题研究小组对本年级530名学生的体育达标情况进行调查,制作出如图所示的统计图,其中1班有50人.(注:30分以上为达标,满分50分)根据统计图,解答下面问题: (1)初三(1)班学生体育达标率和本年级其余各班学生体育达标率各是多少 (2)若除初三(1)班外其余班级学生体育考试成绩在30~40分的有120人,请补全扇形统计图;(注:请在图中标出分数段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 (3)如果要求全年级学生的体育达标率不低于90%,试问在本次调查中,该年级全体学生的体育达标率是否符合要求 解:(1)初三(1)班学生体育达标率为 0.6+==90%. 本年级其余各班学生体育达标率为 1-%=%. 答:初三(1)班学生体育达标率和本年级其余各班学生体育达标率分别是90%,%. (2)其余各班的人数为530-50=480(人), 30~40分人数所占的角度为120 480×360°=90°, 0~30分人数所占的角度为360°×%=45°, 40~50分人数所占的角度为360°-90°-45°=225°, 补全扇形统计图,如图所示. (3)由(1)知初三(1)班学生体育达标率为90%,由扇形统计图得到其余各班体育达标率为%<90%,则该年级全体学生的体育达标率不符合要求. 类型2 概率的应用 4.(2016·成都成华区二诊)将四张分别写有数字1,2,3,4的红色卡片放在一个不透明的盒中,三张分别写有数字1,2,3的蓝色卡片放在另一个不透明的盒中,卡片除颜色和数字外完全相同,现从两个盒内各任意抽取一张卡片,以红色卡片上的数字作为十位数字,蓝色卡片上的数字作为个位数字组成一个两位数. (1)求组成的两位数是偶数的概率; (2)求组成的两位数大于22的概率. 解:将抽取卡片上的数按要求得到的两位数列表为 (1)由表中数据可知一共组成12个两位数,其中偶数有4个. ∴组成的两位数是偶数的概率为412=1 3. (2)大于22的两位数有7个,

统计与概率总结

“统计与概率”课题实施总结 一年多来,我校课题组全体成员解放思想,勇于创新,以推进素质教育为出发点,认真学习相关理论,围绕《统计与概率》课堂教学改革和课题的实验工作,认真分析课堂案例,调查研究,收集材料,努力探究《统计与概率》课堂教学的有效模式,对照课题实验方案,顺利地完成了各项教育教学任务和课题研究的阶段工作。下面就这近一年来的课题研究工作总结如下。 一、做好课题研究的准备工作。 1、在课题实施之前,我们积极主动的收集和学习相关知识和理论,我们深入课堂,了解、分析我校《统计与概率的教学现状,找出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确定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1)关于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部分教学现状、存在问题的调查研究; (2)对于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关于统计与概率部分内容的分布、与原有教材对比变化、教学难点及其编写特点的分析研究; (3)在统计知识教学中,强化学生数据的收集、记录和整理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关于数据的分析、处理并由此作出解释、推断与决策的能力,对数据和统计信息有良好的判断能力的教学策略改进,加强目标设定与目标达成的实验研究; (4)培养小学生用数据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并对事件作出合理推断和预测的能力的教法研究;(5)在统计和概率部分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促进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6)进行统计与概率部分的课堂教学有效模式的研究。 2、落实好课题组人员,成员如下: 组长:陈丽 副组长:陈万江吴学峰 核心成员:马玉凤王立波李天凤陈维李玉静孙晓慧薛丽华 二、加强对课题组的管理,进一步发挥课题的作用。 1、严格按计划实施研究,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活动。 课题立项之后,我们集中大家认真学习了《统计与概率》课题研究方案,制定了课题的研究计划,对组内教师合理分工,在管理上做到定计划、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让实验老师们深刻理解了《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统计与概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中研究项目的主要内容和意义,进一步增强科研能力,树立科研信心每次的校本教研既有骨干教师的教学论坛,也有年青教师的课堂展示,有理论学习,也有实际的课堂点评。 2、优化听课制度,促进课题实验 学校教导处规定,每周的周三各备课组进行集体备课,下一周的周一课题组成员走进课堂听课,一方面是为课题组成员搭建相互交流的平台,另一方面也是验证前一周集体备课设计方案的可行性,这样有利于及时、灵活地掌握课题实施情况和课堂教学情况,有效地促进教师上课改课、上优质课,从而真正地把课题理念落实到每一节课堂教学之中;同时,课题组还要求听课者带着一定的目的从多个角度进行听课,并对收集到的事实材料进行多角度诠释、解读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讨论的问题和改进的建议。听课制度的优化,有效地避免形式主义的听课、评课活动,对促进课题研究和实验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对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的认识

对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教学的粗浅认识 《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以及《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内容,构成了数学新课程中的四个学习领域。《标准》首次将“统计观念”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并将统计与概率作为数学教育的四个领域之一,这足以说明统计与概率在数学课程中的重要地位。我想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一谈我对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教学的粗浅认识: 一、《课标》中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教学内容解读 我想从三个方面来解读一下《课标》中小学统计与概率教学内容: (一)统计与概率教学内容的意义与价值。 1、统计与概率在现实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人们每天面对着大量的数据,从国民生产总值到天气预报,从人口预测到股票投资,统计存在于国民经济与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报刊中大数,百分数,图形、图表出现的比例越来越高便就是明证。图表本就是统计的一部分,自不必说。许多大数,百分数本身也就是统计或推断的结果,可以说她们的背后还就是统计与概率。您比如说,我们比较常见的天气预报情况的统计图,还有春晚最喜爱的节目调查统计图等等。现在的孩子很早就接触这些报纸,杂志,应该说,这些图给我们的视觉冲击就是很大的。“生活已经先于数学课程将统计推到了学生的面前”。在以信息与技术为基础的社会里,人们面临着更多的机会与选择,而数据则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信息,数据处理也因此变得更加重要。具有统计的基本知识已成为每个现代公民必备的素质。, 2、培养学生统计思维与随机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统计与概率属于“不确定性”数学,要寻找随机性中的规律性,学习时主要依靠辨证思维与归纳的方法,它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合作精神等方面更直接、更有效。统计、概率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学生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来学习数据处理的方法。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可以更容易地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验到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威力,这对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调查研究的习惯,实事求就是的态度,以及合作交流能力、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都有很大的作用。 (二)对统计与概率的具体教学内容的理解 从《课标》的规定来瞧,“统计与概率”主要内容有:收集、整理与描述数据,包括简单抽样、记录调查数据、绘制统计图表等;处理数据,包括计算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等;从数据中提取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推断。简单随机事件及其发生的概率。 我认为《课标》所规定的“统计与概率”的教学内容可以具体分为以下六个方面: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四种方法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四种方法 列方程(组)解应用题就是将已知量与未知量的关系列成等式,通过解方程(组)求出未知量的过程. 其目的是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何解决这类问题,其方法很多,现结合实例给出几种解法,以供参考. 一、直译法 设元后,把元看作未知数,根据题设条件,把数学语言直译为代数式,即可列出方程组. 例1(2007年南京市)某农场去年种植了10亩地的南瓜,亩产量为2000kg ,根据市场需要,今年该农场扩大了种植面积,并且全部种植了高产的新品种南瓜,已知南瓜种植面积的增长率是亩产量增长率的2倍,今年南瓜的总产量为60 000kg ,求南瓜亩产量的增长率. 分析:若设南瓜亩产量的增长率为x ,则南瓜种植面积的增长率为2x .由此可知今年南瓜的亩产量为2000(1)x +kg ,共种植了10(12)x +亩南瓜,根据总产量是60 000kg 即可列出方程. 解:设南瓜亩产量的增长率为x .根据题意列方程,得 10(12)2000(1)60000x x ++= . 解得10.550%x ==,22x =-(不合题意,舍去). 答:南瓜亩产量的增长率为50%. 二、列表法 设出未知数后,视元为未知数,然后综合已知条件,把握数量关系,分别填入表格中,则等量关系不难得出,进而列出方程组. 例2(2007年沈阳市)甲、乙两个施工队共同完成某居民小区绿化改造工程,乙队先单独做2天后,再由两队合作10天就能完成全部工程.已知乙队单独完成此项工程所需天数 是甲队单独完成此项工程所需天数的45 ,求甲、乙两个施工队单独完成此项工程各需多少天? 分析:解工程问题的关键是抓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三者间的关系,工作总量通常看作单位1. 根据题意,将关键数据分别填入表格即可列出方程. 解:设甲队单独完成此项工程需要x 天,则乙队单独完成此项工程需要45x 天. 由题意得1012145 x x +=.解得25x =. 经检验,25x =是原方程的解. 当25x =时,4205 x =. 答:甲、乙两个施工队单独完成此项工程分别需25天和20天. 三、参数法

列方程解应用题练习题及答案

列方程解应用题训练 1.某商店出售甲、乙两种成衣,其中甲种成衣卖价120元盈利20% ,乙种成衣卖价也是 120元但亏损20% ,问该商店在本次销售中实际上是盈还是亏,盈或亏多少钱 2.甲、乙两人分别在相距50km的地方同向出发,乙在甲的前面,甲每小时走16km,乙每小时走18km,如果乙先走1小时,问甲走多少时间后,两个人相距70km 3.某中学组织七年级学生春游,如果租用45座的客车,则有15个人没有座位,如果租用同样数量的60座的客车,则除多出一辆外,其余车恰好坐满。已知租用45座的客车每日租金为每辆车250元,60座的车每日租金每辆300元,问租用哪种客车更合算租几辆车 4.某商店的冰箱先按原价提高40% ,然后在广告中写上大酬宾八折优惠,结果每台冰箱反而多赚了270元,试问冰箱的原标价是多少元现售价是多少元 5.某种商品的进价为100元,若要使利润率达20% ,则该商品的销售价格应为多少元此时每件商品可获利润多少元 6.某商品的进价是1000元,标价为1500元,商店要求以利润率不低于5% 的售价打折出售,售票员最低可以打几折出售此商品 7.某车间有60名工人,生产某种由一个螺栓与两个螺母为一套的配套产品,每人每天平均生产螺栓14个或螺母20个,问应分配多少人生产螺母,多少人生产螺栓,才能使每天生产出的螺栓与螺母恰好配套 8.A、B两地相距60km,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骑车出发,相向而行,甲比乙迟出发20min,每小时比乙多行3km ,在甲出发后1h40min ,两人相遇,问甲乙两人每小时各行多少km 9.要加工200个零件,甲先单独加工了5小时,然后又与乙一起加工了4小时,完成了任务 已知甲每小时比乙多加工2个零件,求甲、乙两人每小时各加工多少个零件 10.一件工作,甲单独完成需小时, 乙单独完成需5小时,先由甲、乙两人合做1小时,再由乙单独完成剩余任务,共需多少小时完成任务

统计与概率的实际应用题

统计与概率的实际应用题 类型1 统计的应用 1 . (2016自贡)我市开展美丽自贡,创卫同行”活动,某校倡议学生利用双休日在花海”参加义务劳动,为了解同学们劳动情况,学校随机调查了部分同学的劳动时间,并用得到的数据绘制了不完整的统计图,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2)扇形图中的小时”部分圆心角是多少度 (3)求抽查的学生劳动时间的众数、中位数. 解:(1)30 -30% 100(人), 100 - (12 + 30 + 18)= 40(人). 补全条形统计图如图所示. 40 (2)100X 100% 360°= 144° . (3)抽查的学生劳动时间的众数为小时、中位数为小时. 2 . (2016绵阳南山模拟)为了深化教育改革,某校积极开展本校课程建设,计划成立文学鉴赏”、科学实验”、音乐舞蹈”和手工编织”等多个社团,要求每位学生都自主选择其中一个社团. 为此,随机调查了本校各年级部分学生选择社团的意向,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如下统计图表(不完善): 某校被调查学生选择社团意向统计表 选择意向所占百分比 文学鉴赏 a 科学实验35% 曰乐舞蹈 b 手工编织10% 其他 c 如權料関住学住选胖卄間壷向备慰境讣图 根据统计图表中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求此次调查的学生总人数及a, b, c的值; (2)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⑶若某校共有1 200名学生,试估计全校选择科学实验”社团的人数. 解:(1)70 - 35% 200(人), a= 1 - 35%-20%- 10%- 5%= 30%. (2)如图所示. (3)1 200 X 3=8420(人). 40 200 =20%, c= 10 200 =5%,

统计与概率含答案

统计与概率 一、小小分析家。(填一填) 1.青海玉树某小学三年(1)班有男生25人,平均年龄11岁,女生27人,平均年龄12岁。全班学生平均年龄是( )岁。(保留一位小数) 2.两个数的平均数是165,其中一个数是132,另一个数是( )。 3.只需要表示本校三~六年级人数,用( )统计图比较合适。 二、我来答。 1.哪个月植树的棵数最多? 2.哪个月植树的棵数最少? 3.四年级一共植树多少棵? 4.五年级一共植树多少棵? 三、小东在9~15岁的每年生日时都测体重,下表是他每年测得的体重与全国同龄男学生标准体重的对比统计表。

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再根据统计图,说说小明的体重增长情况。 四、解决问题。 红光养殖场养鸡1500只,养鸭2200只,养鹅2500只,鸡和鸭各占养殖总数的百分之几?自己制成扇形统计图。(除不尽的,百分号前保留一位小数) 五、口袋里有红、黄、绿、蓝四种颜色的球各1个,摸完后放回袋中,摸40次,可能摸到红球多少次? 1.在括号里填上“可能”“一定”或“不可能”。 ①有两个角是锐角的三角形( )是锐角三角形。 ②一个袋子里只有3个黄球,( )摸出红球。 2.做一个小正方体,分别给它的3个面涂上红色,2个面涂上黄色,1个面涂上绿色。把这个小正方体抛向空中,落下来朝上的那个面是黄色的可能性是 () (),是红色的可能性是() () ,是绿色的可能性是() () 。 3.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1)要反映一位病人24小时内心跳次数的变化情况,护士需要把病人心跳数据制成条形统计图。( ) (2)想要很容易地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和增减变化情况,用条形统计图比较合适。( ) (3)一批产品有18个正品,2个次品,从中任意抽出一个,是次品的可能性是10%。( ) (4)有5个男同学和4个女同学参加一项抽奖活动,袋中只有一张奖券上有奖, 。其他奖券均无奖。他们从袋中任意摸一张奖券,其中女生中奖的可能性是4 5 ( ) 4.在每个盒子里摸到绿球的可能性分别是多少?填一填。 1.下面是张集小学六(3)班第一小组女生的身高统计表。(10分) 编号 1 2 3 4 5 6 7 身高/厘米142 143 140 154 145 144 168 (1)这组女生身高的平均数是多少?中位数呢? (2)你认为用平均数还是中位数代表这组女生的身高比较合适?

小学数学人教版单元测试卷六年级下册统计与概率综合应用

2014年于沟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统计与概率综合应用 补偿性练习 姓名 成绩 一、填一填。 1.某地2008年每月的月平均气温制成( )统计图比较合适。 2.医院护士要了解病人一昼夜体温的变化情况,选用( )统计图较好。 3.要表示学校各年级男生、女生人数的多少,应选用( )统计图较好。 4.口袋里有1个红球,2个黄球,3个白球,4个绿球,这些球的大小相同,从中任意摸一个球,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是( ),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是( ),摸到不是绿球的可能性是( )。 5.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 ),而且还可以表示( )。 6.分别从下面的每个盒子中任意摸出一个球,在括号里用数据表示摸到白球的可能性。 ( ) ( ) ( ) 7.把7枝红铅笔和3枝蓝铅笔放在一个包里,每次任意摸出1枝,这样摸50次,摸出红铅笔的次数大约占总数的( )%。 8.要清楚地表示出我国体育健儿北京奥运会获得的奖牌数与各国奖牌数占奖牌总数的百分比,应选用( )统计图较好。 9.不仅要清楚地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要很容易地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应选用( )统计图。 10.甲、乙两辆车运货,甲运了6趟,每趟运3吨,乙运了9趟,每趟运4吨,甲、乙两车平均每趟运( )吨。 二、连一连。 三、选一选。 1.如果 6 x 是假分数,7x 是真分数,那么( )。

A .x <6 B .x =6 C .x >6 D .x =7 2.任意7个点最多可以连成( )条线段。 A .7 B .21 C .15 3.小华从教学楼一楼到二楼要上11级楼梯,那么从一楼到四楼要上( )级楼梯。 A .44 B .33 C .11 4.在一个密封的不透明的袋子里装了2个红球和2个白球,露露在里面任意抓1个球,抓到红球的可能性是( )。 A . 2 1 B . 3 1 C . 4 1 D . 6 1 5.用铁皮做一个圆柱形油桶,需要多少铁皮?计算时用( )取近似值;最多能装油多少千克?用( )取近似值。 A .四舍五入法 B .进一法 C .去尾法 四、转换图形。 1.下图是某班学生的数学成绩的一个( )统计图,优秀率是( )。 2.将下图改制成一个条形统计图。 五、下面记录的是六(1)班男生1分钟的跳绳成绩。(单位:下) 140 123 102 97 113 96 108 120 75 95 86 132 78 45 116 118 95 90 97 80 123 105 100 95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仔细审题,找出能正确表达整个题数量关系的一个相等关系,再设未知数,并将这个相等关系用含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出来。例如: 例1. 某商场将彩电先按原售价提高30%,然后再在广告中写上“大酬宾、八折优惠”,结果每台彩电比原售价多赚了112元,求每台彩电的原价应是多少元? 分析相等关系是:实际售出价-原售价=112(元)。 解设每台彩电的原售价为x元,根据题意,得:. 解得:x=2800 答:每台彩电的原售价是2800元。 例2. 为了鼓励居民用电,某市电力公司规定了如下的计费方法:每月用电不超过100度,按每度0.5元计算;每月用电超过100度,超出部分按每度0.4元计算。 (1)若某用户2006年7月份交电费72元,那么该用户7月份用电多少度? (2)若某用户2006年8月平均每度电费0.45元,那么该用户8月份用电多少度?应交电费多少元? 分析: (1)由计费方法判断7月份交电费72元时,用电量超过100度;(2)由0.5元>0.45元>0.40元知,该用户8月份用电超过100度。 解(1)100度的电费为0.5×100=50(元)。 因为72>50,所以该用户7月份的用电量超过了100度。设超出x度,则0.4x=72-50,x=55. 故该用户7月份共用电100+55=155(度)。 (2)设该用户8月份用电x度,则应交电费为0.45x元。因为8月份平均每度电费0.45元 <0.50元,所以8月份的用电量超过100度。根据题意,得0.5×100+0.4(x-100)=0.45x. 解得:x=200.则0.45x=0.45×200=90(元)。 答:该用户7月份用电155度,8月份用电200度,应交电费90元。 练习 育英中学七年级(2)班决定派小聪、小明两人选购圆珠笔、钢笔共22支,捐给结对的山区某学校同学,他们去了商场,看到圆珠笔每支5元,钢笔每支6元。 (1)若他俩购买两类笔刚好用去120元,问钢笔、圆珠笔各买多少支? (2)若圆珠笔9折优惠,钢笔8折优惠,在所需费用不超过100元的前提下,请你设计出一种选购方案。 (参考答案:(1)圆珠笔12支,钢笔10支;(2)答案不惟一,如圆珠笔18支,钢笔4支; 圆珠笔19支,钢笔3支等。)

(完整版)小学六年级列方程解应用题练习(附答案)

小学列方程解应用题 1、甲有书的本数是乙有书的本数的3倍,甲、乙两人平均每人有82本书,求甲、乙两人 各有书多少本。 解: 2、一只两层书架,上层放的书是下层的3倍,如果把上层的书搬60本到下层,那么两层的书一样多,求上、下层原来各有书多少本. 解: 3、有甲、乙两缸金鱼,甲缸的金鱼条数是乙缸的一半,如从乙缸里取出9条金鱼放人甲缸,这样两缸鱼的条数相等,求甲缸原有金鱼多少条. 解: 4、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去时每小时行60千米,比计划时间早到1小时;返回时,每小时行40千米,比计划时间迟到1小时.求甲乙两地的距离. 解: 5、新河口小学的同学去种向日葵,五年级种的棵数比四年级种的3倍少10棵,五年级比四年级多种62棵,两个年级各种多少棵? 解: 6、熊猫电视机厂生产一批电视机,如果每天生产40台,要比原计划多生产6天,如果每天生产60台,可以比原计划提前4天完成,求原计划生产时间和这批电视机的总台数. 解:

7、甲仓存粮32吨,乙仓存粮57吨,以后甲仓每天存人4吨,乙仓每天存人9吨.几天后,乙仓存粮是甲仓的2倍? 解: 8、一把直尺和一把小刀共1.9元,4把直尺和6把小刀共9元,每把直尺和每把小刀各多少元? 解: 9、甲、乙两个粮仓存粮数相等,从甲仓运出130吨、从乙仓运出230吨后,甲粮仓剩粮是乙粮仓剩粮的3倍,原来每个粮仓各存粮多少吨? 解: 10、师徒俩要加工同样多的零件,师傅每小时加工50个,比徒弟每小时多加工10个.工作中师傅停工5小时,因此徒弟比师傅提前1小时完成任务.求两人各加工多少个零件. 解: 11、买2.5千克苹果和2千克橘子共用去13.6元,已知每千克苹果比每千克橘子贵2.2元,这两种水果的单价各是每千克多少元? 解: 12、买4支钢笔和9支圆珠笔共付24元,已知买2支钢笔的钱可买3支圆珠笔,两种笔的价钱各是多少元? 解: 13、一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字是十位上数字的2倍,如果把十位上的数字与个位上的数字对调,那么得到的新两位数比原两位数大36.求原两位数.

统计与概率的实际应用题

统计和概率的实际使用题 类型1统计的使用 1.(2016·自贡)我市开展“美丽自贡,创卫同行”活动,某校倡议学生利用双休日在“花海”参加义务劳动,为了解同学们劳动情况,学校随机调查了部分同学的劳动时间,并用得到的数据绘制了不完整的统计图,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2)扇形图中的“1.5小时”部分圆心角是多少度? (3)求抽查的学生劳动时间的众数、中位数. 解:(1)30÷30%=100(人), 100-(12+30+18)=40(人). 补全条形统计图如图所示. (2)40 100×100%×360°=144°. (3)抽查的学生劳动时间的众数为1.5小时、中位数为1.5小时. 2.(2016·绵阳南山模拟)为了深化教育改革,某校积极开展本校课程建设,计划成立“文学鉴赏”、“科学实验”、“音乐舞蹈”和“手工编织”等多个社团,要求每位学生都自主选择其中一个社团.为此,随机调查了本校各年级部分学生选择社团的意向,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如下统计图表(不完善): 某校被调查学生选择社团意向统计表 选择意向所占百分比 文学鉴赏a 科学实验35% 音乐舞蹈b 手工编织10% 其他 c 根据统计图表中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求此次调查的学生总人数及a,b,c的值; (2)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3)若某校共有1 200名学生,试估计全校选择“科学实验”社团的人数. 解:(1)70÷35%=200(人), b=40 200=20%, c=10 200=5%, a=1-35%-20%-10%-5%=30%. (2)如图所示. (3)1 200×35%=420(人).

初中统计与概率知识点

(一)统计篇 主要知识点(三种统计图,科学计数法,近似数,有效数字,平均数,众数, 中位数,普查,抽查,频数,频率,极差,方差,标准差) 一、生活中的数据(一)(七年级上册第六章)三种统计图略 二、生活中的数据(二)(七年级下册第三章) 1.科学计数法: ①一个绝对值小于1的数也可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成的形式,其中,n是负整数。 ②技巧:n的绝对值等于这个数的左边第一个非零数字前面的零的个数。 ③一百万=1×106一亿=1×108 2.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目标:取近似数,能指出近似数的有效数字。 精确数是与实际完全符合的数,近似数是与实际非常接近的数。 有时我们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四舍五入法选择一个数的近似数。 注意: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时,很容易将小数点末尾的零去掉,一定要注意精确到的数位(及四舍五入到的数位)。如四舍五入到千分位是,注意不要去掉末尾的零。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 对于一个近似数,从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精确的数位(即四舍五入到的数位)止,所有的数字都叫做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三、数据的代表(八年级上册第八章) 1.平均数:目标:会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 我们常用平均数(算术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在实际问题中,一组数据里的各个数据的“重要程度”未必相同,因而,在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时,往往给每个数据一个“权”,这样的平均数叫做加权平均数。 例如;你的小测成绩是80分,期末考成绩是90分,老师要计算总的平均成绩,就按照小测40%、期末成绩60%的比例来算,所以你的平均成绩是:80×40%+90×60%=86 学校食堂吃饭,吃三碗的有χ人,吃两碗的有y人,吃一碗的z人。平均每人吃多少?

微专题十六 统计与概率的综合运用

微专题十六统计与概率的综合运用 [见学用《高分作业》PB66] 类型之一统计图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经典母题】 如图Z16-1①表示去年某地12个月中每月的平均气温,图②表示该地一家庭在去年12个月的用电量.根据统计图,你能说出该家庭用电量与气温间的关系吗? 图Z16-1 解:1月份的气温最低,8月份的气温最高;由条形统计图可以看出:1月份和8月份的用电量最多.∴可得到信息:当气温最高或最低时,用电量最多.【思想方法】能看懂统计图,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是中考的基本要求,常见的统计图有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频数分布直方图.要掌握统计图表的优缺点和他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中考变形】 1.[2018·重庆]某初中学校举行毛笔书法大赛,对各年级同学的获奖情况进行了统计,并绘制了如图Z16-2的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结合图中相关数据解答下列问题:

图Z16-2 (1)请将条形统计图补全; (2)获得一等奖的同学中有1人来自七年级,有1人来自八年级,其他同学均来自九年级,现准备从获得一等奖的同学中任选两人参加市内毛笔书法大赛,请通过列表或画树状图求所选出的两人中既有七年级又有九年级同学的概率. 解:(1)调查的总人数为10÷25%=40(人), 所以一等奖的人数为40-8-6-12-10=4(人), 条形统计图补全如答图; 中考变形1答图 (2)画树状图为(用A,B,C分别表示七年级、八年级和九年级的学生): 共有12种等可能的结果数,其中所选出的两人中既有七年级又有九年级同学的结果数为4,

∴选出的两人中既有七年级又有九年级同学的概率为412=1 3. 2.[2018·岳阳]为了树立文明乡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某村决定组建村民文体团队,现围绕“你最喜欢的文体活动项目(每人仅限一项)”,在全村范围内随机抽取部分村民进行问卷调查,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如图Z16-3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你根据统计图解答下列问题: 图Z16-3 (1)这次参与调查的村民人数为__120__人; (2)请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3)求扇形统计图中“划龙舟”所在扇形的圆心角度数; (4)若在“广场舞、腰鼓、花鼓戏、划龙舟”这四个项目中任选两项组队参加端午节庆典活动,请用列表或画树状图的方法,求恰好选中“花鼓戏、划龙舟”这两个项目的概率. 解:(1)这次参与调查的村民人数为:24÷20%=120(人); (2)喜欢广场舞的人数为:120-24-15-30-9=42(人), 补全图形如答图; 中考变形2答图 (3)扇形统计图中“划龙舟”所在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为30 120×360°=90°; (4)画树状图如下: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

怎样找相等关系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在于由题目中隐含的相等关系列出相应的方程,找相等关系基本可有如下几种方法: 一、根据数量关系找相等关系。 好多应用题都有体现数量关系的语句,即“…比…多…”、“…比…少…”、“…是…的几倍”、“…和…共…”等字眼,解题时只要找出这种关键语句,正确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就能确定相等关系。 例1:某校女生占全体学生数的52%,比男生多80人,这个学校有多少学生? 例2合唱队有80人,合唱队的人数比舞蹈队的3倍多15人,则舞蹈队有多少人? 例3:在甲处劳动的有27人,在乙处劳动的有19人,现在另调20人去支援,使在甲处人数为在乙处的人数的2倍,应调往甲、乙两处各多少人? 解:设调x人到甲处,则调(20-x)人到乙处,由题意得: 27+x=2(19+20-x), 解得x=17 所以 20-x=20-17=3(人) 答:应调往甲处17人,乙处3人。 二、根据熟悉的公式找相等关系。 单价×数量=总价,单产量×数量=总产量,路程=速度×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售价=基本价×打折的百分数,利润=售价-进价,利润=进价×利润率,几何形体周长、面积和体积公式,都是解答相关方程应用题的工具。 例1:一件商品按成本价提高100元后标价,再打8折销售,售价为240元。求这件商品的成本价为多少元? 例2:用一根长20cm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 例3:一个梯形的下底比上底多2厘米,高是5厘米,面积是40c平方厘米,求上底。 例4:商品进价1800元,原价2250元,要求以利润率为5%的售价打折出售,则此商品应打几折出售? 相等关系:售价-进价=进价×利润率 解:设最低可打x折。据题意有:

列方程解应用题带答案

列方程解应用题 1、有一个三位数,其各位数字之和是 16,十位数字是个位数字与百位数字之 和,若把百位数字与个位数字对调,那么新数比原数大 594,求原数? 2、一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字与十位上的数字和为 10,如果把十位的数字与 个位上数字对调,新数就比原数少 36,求原来的两位数? 4、学校组织新年联欢会,用于奖品的铅笔、圆珠笔、钢笔共 232支,价值 100元,其中铅笔的数量是圆珠笔的 4倍,已知每支铅笔0.2元,每支圆珠笔 0.9元,每支钢笔2.1元。三种笔各值多少元? 5、蜘蛛有8只脚,晴蜓有6只脚和2双翅膀,蝉有6只脚和一对翅膀,现在 有这三种小虫共16只,共有110条腿,14对翅膀,问每只小虫各有多少只? 6、有大、中、小卡车共42辆,每次共运货315箱,已知每辆大卡车每次能运 10箱,中卡车每辆每次运8箱,小卡车每辆每次可运5箱,又知中卡车的辆数 和小卡车同样多,求大卡车有多少辆? 3、一个两位数,个位数是十位上的数的 数对调,那么所得的两位数比原来的大 3倍,若把这个十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 54,求原两位数。

7、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如果两人同向而行,经过13分钟,甲赶上乙。如两人相向而行,经过3分钟两人相遇。已知乙每分钟行25千米, 问AB 两地相距多少米? & 一架飞机飞行于两城之间顺风需要6小时30分,逆风时需要7小时,已知风速是每小时26千米,求两城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9、学校组织暑假旅游,一共用了10辆车,大客车每辆坐100人,小客车每辆坐60人,大客车比小客车一共多坐了520人,问大小客车各几辆? 10、五年一班有52人做手工,男生每人做3件,女生每人做2件,已知男生比女生多做36件,求五年一班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统计与概率的应用专题训练

统计与概率的应用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数学老师对小明在参加高考前的5次数学模拟考试进行统计分析,判断小明的数学成绩是否稳定,则老师需要知道小明这5次数学成绩的() A.平均数或中位数B.方差或极差C.众数或频率D.频数或众数2.下列调查,比较容易用普查方式的是() A.了解某市居民年人均收入B.了解某市初中生体育中考成绩 C.了解某市中小学生的近视率D.了解某一天离开贵阳市的人口流量 3.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各个小长方形的面积等于() A.相应各组的频数B.组数C.相应各组的频率D.组距 4.第五次我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2000年某省总人口为780 万,图中的“??”表示某省2000年接受初中教育这一类别 的人数数据丢失了,?那么结合图中其他信息,可推知2000 年该省接受初中教育的人数为() A.93.6万B.234万C.23.4万D.2.34万 5.把养鸡场的一次质量抽查情况作为样本,样本数据落在1.5~ 2.0(单位:千克)之间的频率为0.28,于是可估计这个养鸡 场的2 000只鸡中,质量在1.5~2.0千克之间的鸡有()只 A.56 B.560 C.80 D.150 6.设有50个型号相同的乒乓球,其中一等品40个,二等品8个,三等品2个,从中任取1个乒乓球,抽到非一等品的概率是() A.4 25 B. 1 25 C. 1 5 D. 4 5 7.某厂家准备投资一批资金生产10万双成人皮鞋,?现对顾客所需鞋的大小号码抽样调查如下:100名顾客中有15人穿36码,20人穿37码,25人穿38码,20人穿39码,…,如果你是厂商你准备在这10万双鞋中生产39码的鞋约()双 A.2万B.2.5万C.1.5万D.5万 8 下面有三个命题:①甲班学生的平均成绩高于乙班学生的平均成绩;②甲班学生的成绩波动比乙班学生的成绩波动大;?③甲班学生成绩优秀人数不会多于乙班学生的成绩优秀的人数(跳绳次数≥150次为优秀).其中正确的是() A.①B.②C.③D.②③ 9.给出下述四个命题:①众数与数据的排列顺序有关;②10个数据中,至少有5个数据

学会三招,解决列方程解应用题问题

学会三招,解决列方程解应用题问题 在七年级数学教学中,列方程解应用题是代数教学联系实际的重要课题。它对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它是七年级代数教学的重点。要列方程解应用题,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是关键。我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引导学生寻找等量关系: 1、图示法:对于一些直观的问题(如行程问题)可将题目中的条件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用简明的示意图表示出来。这样便于分析,然后根据图示中的有关数量的内在联系,列出方程。例如常用线段表示距离,箭头表示前进方向等,此法多用于行程问题、劳动力调配问题、面积、体积问题等。 例:小丽和小红每天早晨坚持跑步,小红每秒跑4米,小丽每秒跑6米。 (1)如果他们从100米跑道的两端相向跑,那么几秒后两人相遇? (2)如果小丽站在百米跑道起跑处,小红站在她前面10米处,两人同时同向起跑,几秒后小丽追上小红? 分析问题: (1)找出题目中的已知量、未知量? (2)题目中有何等量关系?你是怎样表示的? (学生分小组合作交流,完成问题。师巡视,肯定学生的发现) (1)小丽所跑的路程+小红所跑的路程=100米。 设经过x秒后两人相遇,则可画得线段图为 (2)小丽所跑的路程-小红所跑的路程=10米 设x秒后小丽追上小红,则可画得线段图为 (学生写出完整的解题步骤) 解:(1)设经过x秒后两人相遇,则小丽跑的路程为6x米,小红跑的路程为4x米,由此可得方程 6x+4x=100。 解得 x=10。 答:经过10秒后两人相遇。 (2)设x秒后小丽追上小红,则小丽跑的路程为6x米,小红跑的路程为4x米,由此可得方程6x-4x=10。 解得 x=5。 答:经过5秒钟后小丽追上小红。 (师:由这道题我们可以看出,在审题过程中,如果能把文字语言变成图形语言――线段图,即可使问题更加直观,等量关系更加清晰。我们只要设出未知数,并用代数式表示出来,便可得到方程。) 2、代数式法:在正确分析题意的基础上,将题目中的数量及各种数量之间的关系,用代数式依次表示出来,再根据各代数式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此法多用于工程问题、按比例分配问题、数字问题、社会热点问题等。 例:用两台水泵从同一池塘中向外抽水,单开甲泵5时可抽完这一池水;单开乙泵2.5时便能抽完。 (1)如果两台水泵同时抽水,多长时间能把水抽完?(2)如果甲泵先抽2时,剩下的再由乙泵来抽,那么还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抽完? 分析:此题中:甲泵的工作效率是;乙泵的工作效率是;第(1)问若设两泵同时抽水X时能把这池水抽完,那么甲完成的工作量是;乙完成的工作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