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西方交响乐的欣赏

合集下载

西方交响乐鉴赏

西方交响乐鉴赏

一、笔记部分:1.什么是交响曲:管弦乐队演奏的奏鸣曲,交响曲一词来源于古希腊文,是共响、合音之意,指音与音之间和谐地结合以及彼此协调的歌唱。

在古罗马时期,主要指器乐作品。

文艺复兴时期是指大型声乐作品中的器乐部分,如前奏曲、间奏曲等,17世纪《音乐全书》标志着交响乐真正的脱离开声乐作品进入纯器乐体裁,巴洛克时期的歌剧序曲在这一时期也叫交响曲,真正意义上的交响曲则是在维也纳古典时期形成并发展的。

2.交响曲的作用:能够通过种种音乐的对比、变化、发展揭示社会生活中的矛盾冲突、人们的思想心理、感情体验。

它是一种规模庞大、音响丰富、感情绚丽、富有戏剧性与表现力的大型管弦乐套曲。

3.交响曲内部结构:一般按照四个乐章的管弦乐套曲形式写作,第一乐章为奏鸣曲曲式快板,第二乐章为抒情慢板,第三乐章为小步舞曲、谐谑曲,第四乐章为快板或极板的终曲。

但也有的交响曲乐章数多余或少于四个,有的交响曲还带有合唱或独唱。

4.什么是交响音乐:是指用管弦乐队演奏的管弦乐。

5.交响乐队(管弦乐队)的组成:用管乐器与弦乐器共同演奏乐曲的乐队叫做管弦乐队。

6.交响乐队(管弦乐队)的编制:有几十人的小编制及上百人的大编制乐队,百人左右的大编制才能叫交响乐队。

交响乐队的乐队编制根据时代、作曲家、演出场所的不同而常有变化,标准的乐队编制一般为90人-110人。

7.交响乐队的组成部分:乐器群所占比例乐器种类弦乐器约60% 第一、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木管乐器约15% 短笛、长笛、单簧管、低音单簧管、双簧段、英国管、大管、低音大管铜管乐器约15% 圆号、长号、小号、大号打击乐器约10% 定音鼓、大鼓、小鼓、铃鼓、响板、木琴、三角铁、钹、锣中琴、钢片琴其他竖琴、钢琴、风琴、萨克管知识积累:①曲式就是段落②交响乐来源于希腊③奏鸣曲:引子-呈示部-展开部④海顿是世界交响乐之父⑤交响音乐有双管编制、三管编制、四管编制⑥维也纳古典乐派是描写封建时期的社会大背景,1750-1820⑦浪漫派音乐史个人性、自传性的体裁⑧民族主义音乐1800-1900⑨伴奏乐队由几支琉特琴、维沃尔、一台竖琴和一台古钢琴组成。

西方交响乐欣赏

西方交响乐欣赏

姓名:陈泽川为什么选择交响乐,是因为,基本没有接触过交响乐,只凭以前上课知道的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仅此而已,而平时也只是听听流行音乐没有想过要去接触交响乐,所以有这个机会,可以接触并且更加了解到有关交响乐的知识,我觉得是很好的机会,于是就报名了。

半个学期下来,我发现自己对交响乐的认识发生质的改变。

我最熟悉的交响乐作曲家是贝多芬,我对他的一些交响乐很感兴趣也有了一些感想。

贝多芬被后人认为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交响曲作家,他意志坚强,始终坚守“自由、平等、博爱”的政治信念,通过言论和作品,为共和理想奋臂呐喊。

“贝多芬降E大调第三交响”这部作品是贝多芬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作品贯穿着严肃和欢乐的情绪,始终保持着深沉、真挚的感情,呈现出强烈的浪漫主义气氛。

贝多芬本人曾声称他最喜欢的交响乐就是这部第三交响曲。

的确,《英雄》具有它不可抹灭的意义与价值。

音乐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当然,音乐也在时时刻刻反映着我们的生活。

每一个时期都有优秀的音乐流传,每一个时期的音乐,我们都能从中捕捉到昔日社会的政治、文化、经济状态以及人们的生活面貌。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这个时候贝多芬19岁,自由、平等、博爱的希望点燃了他蓬勃的青春。

拿破仑对于贝多芬来说是完美的,或者说是贝多芬把他想的完美了,他摧毁专制制度,他实现共和理想,姓名:陈泽川他是响当当的英雄。

就像贝多芬在音乐上摧毁创作枷锁,实现激情演绎,成为音乐上的英雄,交响乐中的巨人。

他为他的梦想付出一切,为帮助他实现梦想的他讴歌,创作出英雄交响曲,不过他心目中的英雄有了欲望转身变成恶魔时,贝多芬失望了,伟人不在了,只留下了遗迹。

这部作品是贝多芬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是第一部打破维也纳交响乐模式,完全体现英雄性格的作品。

作品贯穿着严肃和欢乐的情绪,始终保持着深沉、真挚的感情,呈现出强烈的浪漫主义气氛。

贝多芬本人曾声称他最喜欢的交响乐就是这部第三交响曲。

从英雄中,我们就可以感受到他旷世的才华与伟大的意志。

浅谈如何欣赏交响乐

浅谈如何欣赏交响乐

浅谈如何欣赏交响乐这应该是我第二次接触交响乐。

犹记得高中的时候,我坐在教室里,听老师为我们比较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的区别,细说指挥与乐手间的丝丝缕缕,讲解交响乐团的组成等等。

只是那时我才初识交响乐,并未对其产生多大兴趣。

来到大学后,欧洲古典音乐欣赏这一课程的设置让我有机会再次接触交响乐。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对交响乐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接下来我将谈谈我对如何欣赏交响乐的一些“一孔之见”。

我认为,若想欣赏交响乐,必先了解其悠久的历史。

西方交响乐是在18世纪下半叶以后确立起来的一种大型管弦乐体裁。

古典主义时期,交响曲得到了真正意义的确立和发展,曼海姆乐派奠定了古典交响曲四乐章的基本结构,形成了快板-行板-小步舞曲-快板终曲的交响套曲形式。

18世纪后半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海顿对交响曲进行了改革,发展并完善了这种形式,后来贝多芬将交响曲推向发展的顶峰。

浪漫主义时期的交响曲也有一定的发展,其特征主要表现为:内容具有文学性、标题性,曲式结构更自由,乐队编制庞大,民族风格浓郁等。

以舒伯特、柏辽兹、李斯特、德沃夏克、柴科夫斯基等作曲家的作品为代表。

其发展的高潮时期以维也纳为中心,以大小施特劳斯为集大成者。

到了20世纪,交响曲受各种音乐思潮的影响,构思独特,乐队编制有大有小,音响复杂多变,风格多样。

以德彪西、科普兰、辟斯顿等作曲家的作品为代表。

(566)交响乐走过了洪荒,经过了洗礼、蜕变,终来到了我们的面前。

面对脱胎换骨后的欧洲交响乐,我们又该如何欣赏呢?我认为有以下三点:首先要了解交响乐团的组成。

(1362)交响乐团分为两部分:第一是声部。

交响乐队是演奏交响音乐一个大型的管弦乐队组织,一般有五十至一百二十人,甚至数百人之多。

它由木管、铜管、打击乐、弦乐四组乐器组成。

木管是色彩性极富丽的一组乐器,包含笛族、双簧族和单簧族三类。

铜管乐器的声音强烈宏大,表现力丰富:强奏时光辉灿烂,震撼人心;弱奏时又显得温厚、亲切。

西方交响乐欣赏方法探析

西方交响乐欣赏方法探析

科学教育2007.11西方音乐经历数百年,被公认为有着极高的音乐艺术价值。

西方交响乐由于其结构宏大,乐队庞大齐全,有强大的音响力量,加上音乐形式的丰富多彩,使管弦乐队的表现能力得到高度的发挥,尤其善于表现神秘而复杂的感情,对于大自然的诗情画意的描绘是具有独特的色彩效果。

因此,西方交响乐更具有强烈的感人艺术魅力。

所以我们在选择聆听哪种类型音乐时,大多数人都会选择西方交响乐。

然而一直以来,提到交响乐,许多人都视为高雅而深奥的音乐艺术,不容易听懂,其实这是一个误区,我认为听音乐并没有一个标准的懂,更没有一个可以说出来的标准意义的存在。

1.西方交响乐概括1.1西方交响乐的发展及各个时期的特点交响乐起源于古希腊时期,多翻译为“一齐响”或者“同时响”,也有音与音之间和谐的意思。

交响乐可以采用任何曲式结构,而最典型的趋势结构就是交响曲。

它由三、四个乐章构成,其中必有一个乐章为奏鸣曲式。

第一乐章:快速,有强烈的戏剧效果和鲜明的主题,来表达各种思想感情和复杂的内心;第二乐章:缓慢抒情,如歌的旋律,沉思的音调叙述哲理;第三乐章:活泼快速,有舞曲和诙谐曲的特色;第四乐章:极快的终曲,以辉煌的音效,表达欢庆向上的心情。

交响乐作为一种大型器乐套曲经历了好几百年的发展,是由许多音乐家不断创作实践的结晶。

18世纪的海顿以100多首交响套曲的创作实践是交响乐走向的开始,同时他还被称为“交响乐之父”。

交响乐的发展阶段分为五个时期,每个时期都各有其特点:巴洛克时期的音乐高贵庄严、华丽雄伟,富于动感和装饰性。

代表人物有巴赫、维瓦尔第;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优美、均衡和理性。

代表人物有海顿、贝多芬、莫扎特。

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情感奔放夸张、自由舒展、节奏多变。

代表人物有舒曼、舒伯特、勃拉姆斯;印象时期的音乐突出瞬间主观印象和感受。

代表人物有拉威尔、德彪西;现代主义时期的音乐有传统的革新仪式。

200多年来交响乐能在历史的舞台上久盛不衰,就足以显示了它的艺术魅力。

交响乐赏析

交响乐赏析

交响乐赏析
交响乐是一种源自欧洲的经典音乐形式,通常由管弦乐团演奏。

这种音乐以其庄严、壮观和复杂的音乐结构而闻名。

交响乐通常由几个乐章组成,每个乐章都有其特定的音乐构思和
表达方式。

乐章之间的过渡通常通过一小段音乐来完成,以确保整个
作品流畅地进行。

交响乐作曲家常常通过对不同的乐器和音乐主题的运用来创造各
种情绪和氛围。

他们利用乐团的不同乐器来创造各种音色和音响效果,从而在听众心中激发出各种情感。

交响乐的演奏过程需要乐手们的密切配合和高超的演奏技巧。


挥家领导着整个演奏,并确保乐队按照作曲家的意图来演奏。

乐手们
通过对音乐进行准确而有力的演奏,向观众传达作曲家的音乐信息。

交响乐具有广阔的表现力和艺术性。

它能够通过音乐本身的力量
打动人心,让人产生共鸣和情感的共鸣。

交响乐也被广泛用于电影配
乐和音乐会演出,成为古典音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总的来说,交响乐是一种富有情感和艺术性的音乐形式。

它通过
乐队的合作演奏和作曲家的创作,传达了丰富的音乐信息和情感体验,给人们带来了美妙的听觉享受。

交响乐赏析-我所理解的西方交响乐

交响乐赏析-我所理解的西方交响乐

交响乐赏析论文我所理解的西方交响音乐—交响乐与人文思想关键词:西方交响乐人文思想影响内容提要:在交响乐的发展史上,人文时期的那段历程展示了交响乐的特殊魅力。

每一种声音都是生命的一面,每一种声音都带着故事,这些声音交集汇聚,表达的东西何其复杂深沉。

肯定的声音与彷徨的色调,赞颂的旋律与悲怆的奔涌,一个乐队能够表达的,也许没有生命的长度,但至少在尝试接触生命的深度。

交响乐的魅力更是令人难以阻抗。

那个时期,带着人文思想的特殊气息,西方交响乐带我们走入了一个神奇的世界。

正文:音乐是稍纵即逝的,是一门时间的艺术。

从文艺复兴到巴罗克时代,而后经过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洗礼再走到今天,交响乐一走就走了过上百年的路,而且仍在继续。

在最初的最初,新教的圣咏是清晨的露水,以其清澈和甘甜滋润了它的成长;巴罗克时代是进步与发展,对音乐的追求与探索,成为文艺复兴后音乐的必经之路;古典主义孕育了璀璨的明星,照亮了另一个大时代的来临;当浪漫成为时尚,缓缓流淌的音河变得更加宽阔……我非常喜欢西方交响乐,通过这几节课对交响乐的学习以及自己以前对交响乐的理解,我深刻感觉到了交响乐与人文思想的相互交融和相互影响。

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逐渐兴起的,以古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为起源的人文思想,从各个方面影响了交响乐的发展。

法国大文豪罗曼-罗兰说:“艺术中没有进步的概念,因为不管我们回头看多远,都会发现前人已经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假如有人认为几个世纪的努力已经使我们进一步接近完美,那将是荒谬可笑的……。

”交响音乐的起源可以追述到十分遥远的历史长河中。

它的名称源于古希腊,是当时“和音”和“和谐”两个词的总称。

到了古罗马时期,它就演变成为泛指一切器乐合奏曲和重奏曲的代称。

十五、十六世纪,也就是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交响乐这一名称被当作了一切和声性质的、多音响器乐曲的标志。

而到了巴洛克音乐的初期,它又主要指歌剧、神剧和清唱剧等作品中的序曲及间奏曲。

十八世纪初期,音乐艺术在欧洲得到了迅猛的发展,随着欧洲产业革命的进程,音乐艺术也开始逐步地走向平民化和社会化。

浅谈欧洲交响乐赏析

浅谈欧洲交响乐赏析

浅谈欧洲交响乐赏析浅谈欧洲交响乐赏析摘要本文阐释了交响乐的动力来自欧洲文明,早在光荣而伟大的古希腊罗马时期,交响乐不断发展的文化动力.欧洲交响乐是一种传统的音乐形式, 善于表现神秘而复杂的感情, 因而具有强烈而感人的艺术魅力.虽然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 但是今天仍以巨大的力量震撼着人们的心灵.本论文站在历史的角度提出了一些对交响乐发展的见解.文章阐释了西方交响乐的发展历程,囊括了各个时期的一些相应的实例,其中也不乏自己对于交响乐的理解与感受。

关键词交响乐文化发展历史一、前言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

我一直很喜欢音乐,音乐带给人的那种闲适心情难以言表,而交响乐正是各种音乐中最能给人以灵魂的洗涤的重要部分,在晴朗的午后一边听着交响乐一边看书,或是在阴雨的傍晚一边听着交响乐一边冥想……似乎所有事情与音乐结合在一起都变得完美起来。

因为喜欢音乐营造的那种心灵的宁静,喜欢高深莫测的交响乐,喜欢那种震撼。

音乐是纯洁、高尚的,需要全心聆听、感受,一个真正热爱音乐的人不会像球迷那样用狂热和躁动来诠释自己的喜怒哀乐。

对我来说,音乐永远是生命中最美、最真的享受。

本学期通过大学美育概论课程的学习,使我学到了很多交响音乐方面的基础知识,同时也让我学到了如何在紧张学习的同时注意培养自己的音乐素养和欣赏水平,提高对音乐尤其是西方交响乐的理解. 接下来我将结合课堂所学的知识和查阅的相关资料, 从当今交响音乐概况和历史发展这两个方面浅述本人对一个学期的学习之后的感悟和理解.二、欧洲交响乐概况西方音乐经历数百年, 被公认为有着极高的音乐艺术价值.欧洲交响乐由于其结构宏大, 乐队庞大齐全, 有强大的音响力量, 加上音乐形式的丰富多彩, 使管弦乐队的表现能力得到高度的发挥, 尤其善于表现神秘而复杂的感情, 对于大自然的诗情画意的描绘是具有独特的色彩效果.通过对交响乐赏析课程的学习,让我对交响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交响乐起源于古希腊时期. 交响乐可以采用任何曲式结构, 而最典型的趋势结构就是交响曲. 它由三,四个乐章构成, 其中必有一个乐章为奏鸣曲式.第一乐章:快速, 有强烈的戏剧效果和鲜明的主题, 来表达各种思想感情和复杂的内心;第二乐章:缓慢抒情, 如歌的旋律, 沉思的音调叙述哲理;第三乐章:活泼快速, 有舞曲和诙谐曲的特色;第四乐章: 极快的终曲, 以辉煌的音效, 表达欢庆向上的心情.交响乐作为一种大型器乐套曲经历了好几百年的发展, 是由许多音乐家不断创作实践的结晶三、欧洲交响乐发展史交响乐(SYMPHONY)又称交响曲。

西方交响乐鉴赏论文

西方交响乐鉴赏论文

西方交响乐鉴赏论文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电气13-2 姓名:XXX学号:XXXXXXXXXX指导老师:XXX成绩:一、贝多芬第六交响曲《田园交响曲》赏析《田园交响曲》为贝多芬在乡村养病期间,对大自然的感受和印象,透过音符流露其回忆及感情的作品。

贝多芬,是一位集古典主义大成的德意志古典音乐作曲家,也是一位钢琴演奏家。

贝多芬出生在德国波恩,自幼跟从父亲学习音乐,很早就显露了音乐上的才华,八岁便开始登台演出。

1792年,在波恩宫廷资助下,他去维也纳旁听哲学,也就是在这时与莫扎特有了短暂接触。

同年,经过海顿的指引,他再次到音乐之都维也纳深造,因此在艺术上他进步飞快。

他曾创作了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如交响曲《英雄》、《命运》、《田园交响曲》等,钢琴曲《悲怆》、《月光曲》、《暴风雨》、《热情》、《黎明》等等。

他不仅集古典音乐的大成,同时也开辟了浪漫时期音乐的道路,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他与海顿、莫扎特一起被后人称为“维也纳三杰”。

他所创造的作品对音乐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又叫F大调第六交响乐,是贝多芬的代表作之一,并由作曲者亲自命名,是他少数的各乐章均有标题的作品之一,也是贝多芬九首交响乐作品中标题性最为明确的一部。

《田园交响曲》分为五个乐章,分别为初到乡村的愉快感受、溪畔小景、乡民欢乐的聚会、暴风雨和暴风雨过后的愉快情绪。

整部作品细腻动人,朴实无华,宁静而安逸。

第一乐章表达了他"初到乡村时的愉快感受",一开始以第一小提琴演奏、竖笛、双簧管、乐团逐渐加强音量到达一个高峰,接着是长笛。

小提琴奏出优雅、愉悦的旋律;木管吹起一缕轻风,一阵阵优美的旋律迎面袭来,眼前的一切渐渐开阔起来。

这样子的乐曲风格,会让人在脑海中联想到美好的自然的田园风光。

第二乐章,描写的是"溪边小景",感觉自己常常能直接走进这音乐造成的境界之中,那旋律有一种美丽的忧伤情绪,仿佛就是我自己伫立和漫步在田园中久久沉思的心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西方交响乐的欣赏
邓———
摘要:交响乐是西方的一种传统音乐形式,虽然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但因其音乐层次丰富,具有强烈而感人的艺术魅力,善于表现神秘而复杂的感情,因而同样以巨大的力量震撼人心。

它不依赖于歌词,画面,形体动作,戏剧情节等,而只用音乐“说话”,由各种器乐交相轰鸣,各声部纵横交织,共同表达一个乐思,这也是部分人它喜爱的原因。

但是很多人都认为这是阳春白雪,常人是很难听懂的,本文为笔者站在欣赏者的角度,提出如何进行交响乐的欣赏,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交响乐;欣赏
引言:生活中接触的很多人,谈到交响乐都觉得这是个很深奥的音乐艺术,不易听懂,但笔者认为,听音乐是没有一个标准的,就像西方谚语有言“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因为音乐欣赏者对各种声音的认知存在差异,音乐画面感也就会不同,要想提高对交响乐的欣赏能力及认知,详见下文。

一、何为交响乐
交响乐“symphonic music”,“symphonic”多翻译为“一齐响”或者“同时响”,也有音与音之间和谐的意思。

交响乐起源于古希腊时期,为多声部音乐,因其使用的乐器和演奏方式的不同可分为若干同类乐器组,西洋乐器中大致分为弦乐器组(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倍大提琴)、木管乐器组(长笛,双簧管,大管等)、铜管乐器组(小号,圆号,长号,大号等)、打击乐器组(定音鼓,小军鼓,钹,铃鼓,三角铁,响板等)、键盘乐器组(钢琴,管风琴,钢片琴,电子琴等)、拨弦乐器组(竖琴,吉他,曼陀铃等)。

演奏形式也多种多样,有独奏、重奏、合奏等。

二、西方交响乐的发展及在各个时期的特点
交响乐作为一种大型器乐套曲经历了好几百年的发展,是有许多音乐家不断创作实践的结晶。

18世纪的海顿以100多首交响套曲的创作实践是交响乐的开始,同时他还被称为“交响乐之父”,交响乐的发展阶段分为五个时期,每个时期都各有其特点:
1、巴洛克时期的音乐高贵庄严、华丽雄伟,富于动感和装饰性。

2、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优美。

均衡和理性。

代表人物有海顿、贝多芬、莫扎特。

3、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情感奔放夸张、自由舒展、节奏多变,代表人物有舒曼、舒伯特、勃拉
4、印象时期的音乐突出瞬间主观印象和感受,代表人物有拉威尔、德彪西;
5、现代主义时期的音乐有传统的革新仪式。

200多年来的交响乐能在历史的舞台上久盛不衰,就足以显示它的艺术魅力。

三、欣赏交响乐的几个过程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上音乐课时学习了音乐理论、作曲、音乐欣赏等基础学科,但是也不能真正懂得交响乐的欣赏。

因为理论知识并代替不了审美,因为音乐欣赏本身就比较感性,所以就因该以感性的形式去了解交响乐的美。

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步骤去欣赏:
1、了解作曲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创作动机。

这就好像在阅读古诗、词或是文章一样,只有对作者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作者自身现实条件充分了解之后,才能体会到作者在创作时的情景,才能引起共鸣,才能真正体会交响乐中所要抒发的情感。

2、分辨演奏乐器。

要明确地分辨出交响乐队中使用的几十种乐器,否者乐队演奏起来众多乐器交织在一起,听起来十分混乱。

由于乐器本身的音色特点,作曲家再创作过程中,会根据音乐的需要选择乐器,所以分清乐器就可以大致了解音乐的基本内容。

如普罗科菲耶夫的《彼得与狼》,乐曲详细介绍了每件乐器的音色特点和所描写的内容。

这种分辨乐器的练习要进行很多次,需要朋友们进行大量视听练习。

3、了解乐曲的音色表现内容。

作曲家在创作时,都是具有一定的创作思路,作品一般具有明确的情节发展过程。

比如大家熟悉的贝多芬的《月光曲》。

当然在了解作曲家的创作思路时,可以沿着情节发展充分发挥想象,体验身临其境的感觉。

4、分辨演奏者的个人演奏水平。

演奏着在表现作曲家的情感时,也会很自然地带入自己的个性特点,比如男性的坚定,女性的柔和等,同时也会融入自己的情感,将自己的经历融入交响乐演奏中。

朋友们可以在欣赏交响乐时,可以根据高音音色的松、紧、整体音色的统一,音乐表现的方式和技术能力等等,对演奏者的水平进行鉴定,通过鉴定可以有选择的欣赏演奏水平较高的乐曲。

5
样,优秀的指挥可以较好的控制和统一乐队的整体风格,是全体演奏员可以演奏处和谐的效果。

指挥的风格特点可以通过分辨同一乐曲的不同指挥、乐队、版本来比较和分辨。

6、分辨乐队的风格特点。

同一乐曲经过不同乐队演奏风格是不同的,就像同一道菜由不同厨师烹饪,味道不同一样。

当然指挥对于乐队的风格特点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般大的乐队都会长期聘任首席指挥,乐队和指挥长期的合作可以使指挥和乐队的风格更加统一。

要想真正懂得欣赏交响乐,就要懂得什么是交响乐,要去了解它的历史,学习欣赏的步骤。

在学习过程中,多少会觉得它晦涩难懂,或是感觉不到交响乐的美。

这时候就要坚持,并扩展对交响乐的学习,去翻阅一些音乐理论书籍,了解作曲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只有了解得越多才会发现自己渐渐爱上了交响乐,爱上它之后才会懂得欣赏,才会感觉到它的美,越觉得它美就越喜欢。

只有当真正喜欢上它之后,才懂得了欣赏。

相信只要朋友们花时间去学习、了解,一定会步入交响乐的殿堂。

参考文献:
[1]汤璇.浅议审阅审美教育的意义与功能 [J].巢湖学院学报,2006,(6)
[2](苏)M·塔拉克诺夫.戴明瑜译.关于现代交响乐的几个问题
[3]王次炤.音乐美学新论[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3
[4]屠艳.感悟西方交响乐的灵魂与魅力.南京艺术学院
限于笔者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文中难免有缺点和欠妥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QQ:258280476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