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固体废物如何回收

合集下载

放射性废物的处理与储存

放射性废物的处理与储存

放射性废物的处理与储存放射性废物是指含有放射性物质的废弃物。

由于放射性物质对人类和环境具有潜在的危害,正确处理和储存放射性废物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放射性废物的处理和储存步骤,并分点列出。

一、处理放射性废物的步骤:1. 放射性废物分类:将放射性废物按照特定的标准对其进行分类,通常包括低放射性废物、中放射性废物和高放射性废物。

2. 分析和检测:对放射性废物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检测,确定其中所含放射性物质的类型和浓度。

3. 表面处理:对放射性废物表面进行清洁和处理,以减少废物的辐射量。

4. 体积压缩:采取适当的方法对放射性废物进行体积压缩,以减少废物的占地面积和运输成本。

5. 固化处理:将放射性废物与适当的固化剂结合,形成固体或块状物质,以减少放射性物质的扩散和泄漏风险。

6. 包装和封存:将处理后的放射性废物进行严密的包装和封存,防止辐射污染和泄漏。

7. 标识和记录:对包装的放射性废物进行标识和记录,确保废物的来源和储存信息清晰明确。

二、储存放射性废物的步骤:1. 储存巡视和检查:定期进行储存区域的巡视和检查,确保储存容器完整无损,并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存在的问题。

2. 辐射监测:实施辐射监测措施,对储存区域内的辐射水平进行监测和记录,确保辐射水平在安全范围内。

3. 储存设施安全防护:建设和维护合适的储存设施,包括防辐射屏障、连续气压监测系统、环境监测系统等,以确保放射性废物的安全储存。

4. 安全运输:采取安全可靠的运输手段和措施,如专门的运输容器、密封车辆等,确保放射性废物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对人员和环境造成危害。

5. 事故应急预案:制定详细的事故应急预案,包括应急处理措施、人员疏散计划等,以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

6. 长期監督和管理:对储存放射性废物的区域进行长期监督和管理,确保储存设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通过以上的处理和储存步骤,我们可以有效地管理和控制放射性废物,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潜在风险。

同时,每个步骤中的细节和措施都需要严格遵守,并且需要专业的机构和人员进行操作和监督,以确保放射性废物得到安全、可靠的处理和储存。

放射性废物处理

放射性废物处理

核医学科放射性废物处理制度1、科主任、护士长为医疗废物管理第一责任人,负责科室医疗废物安全管理规定执行情况的监督管理,负责科室有关医疗废物用品领用和医疗废物回收登记资料的保存与管理。

防止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和意外事故发生时的紧急处理工作,并报告相关管理和监控部门。

2、科室工作人员严格按照院级《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分类管理医疗废物,严禁生活垃圾、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混装。

3、在核医学工作中,会产生许多放射性废弃物,按其形态分为固体废物、废液和气载废物,简称“放射性三废”。

放射性废弃物不能以普通废弃物的方法进行处理,而要根据废物的性状、体积、所含放射性核素的种类、半衰期、比活度情况相应处理,不使放射性物质对环境造成危害。

①固体放射性废物。

包括带放射性核素的试纸、敷料、碎玻璃、废注射器、安瓿瓶、实验动物尸体及其排泄物及加速器更换下来的靶膜及滤膜等,放置于周围加有屏蔽的污染桶内,不可与非放射性废物混在一起。

污物桶应有外防护层和电离辐射标记,放置点应避开工作人员作业和经常走动的地方,存放时在污物桶显著位置标上废物类型、核素种类、比活度范围和存放日期等。

放射性废弃物应按照长半衰期和短半衰期分别收集,长寿命的固体放射性废物,应定期集中送交区域废物库最终位置,主要用焚烧法或埋存法处置。

焚烧法是将可燃烧的放射性废物充分燃烧,产生的放射性气体量小者直接排入大气,量大者用冷凝法或吸附剂收集。

燃烧应在特制焚烧炉中进行,周围有足够隔离区,烟囱应足够高,并有滤过装置,以防污染环境。

埋存法是将不可燃烧的放射性固体废物及可燃性废物燃烧后的残渣埋在地下,地点应选择没有居民活动的地方。

还应注意不靠近水源,不易受风雨侵袭扩散。

短寿命核素废物主要用放置衰变法处理,一般把半衰期<15d的归入短半衰期放射性核素,放置10个半衰期,放射性比活度降低到7.4*104Bq/kg以下后,即可作为非放射性废物处理。

交物业公司负责处理。

实验室放射性废物的处置

实验室放射性废物的处置

实验室放射性废物的处置实验室内从事的试验种类多,范围广,因此实验室产生的污染物品种多,成分复杂,需要分类处理。

不同机构依据任务设有生物学实验室、理化实验室和放射性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进行相应的实验活动。

然而,在一些生物学研究活动中,有时会用到少量的放射性物质或能量很低的射线照射装置,产生放射性废物,常用的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及其废物的特点可参考《医学与生物学实验室使用非密封放射性物质的放射卫生防护基本要求》(WS 457—2014)的附录A。

针对生物学实验室的实验活动特点,在实验活动中如何处置放射性废物应遵循《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 18871—2002)、《放射性废物管理规定》(GB14500)、《医用放射性废物的卫生防护管理》(GBZ 133—2009)、《操作非密封源的辐射防护规定》(GB 11930—2010)的相关规定,同时也应结合生物学研究的特点,考虑放射性危害因素和生物危害因素共同存在的情况,把握全局,突出重点,做好风险评估工作。

《医学与生物学实验室使用非密封放射性物质的放射卫生防护基本要求》(WS 457—2014)附录B提供了医学、生物学放射性废物管理主要阶段流程图。

一、放射性废物定义和分类放射性废物是指含有放射性核素或者被放射性核素污染,其活度浓度大于国家确定的解控水平,预期不再使用的废弃物。

为了收集和处置的方便,可将放射性废物分类管理。

按放射性废物的放射性活度水平,可分为低水平放射性废物、中水平放射性废物和高水平放射性废物三类。

按放射性废物的物理性状,可分为放射性气载废物、放射性液体废物和放射性固体废物三类。

按放射性废物中所含核素的半衰期,可分为长半衰期放射性废物(T1/2>5 年)、中等半衰期放射性废物(60d<T1/2≤5 年)和短半衰期废物(T1/2≤60d)三类。

放射性废物的分类或分级比较复杂,要根据废物放射性水平和所含核素的半衰期进行区分,2018 年环境保护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联合发布新制定的《放射性废物分类》,将放射性废物分为极短寿命放射性废物、极低水平放射性废物、低水平放射性废物、中水平放射性废物和高水平放射性废物五类,其中极短寿命放射性废物和极低水平放射性废物属于低水平放射性废物范畴。

放射性废物处理制度

放射性废物处理制度

放射性废物处理制度
在核医学工作中,需要处理的放射性废物主要是固体废物、废液和气体废物。

应根据废物的性状、体积以及所含核素的种类、半衰期、比活度等选择相应处理方法,使之不致在工作场所造成不必要的电离辐射危害,不致造成环境污染。

一、固体废物
(一)固体废物包括:带放射性核素的试纸、敷料、碎玻璃、废器械、安瓶瓶、实验动物尸体及其排泄物等。

(二)固体废物应放于周围加有屏蔽的污物桶内,不可与非放射性废物混在一起。

(三)放置废物的污物桶应有外防护层和电离辐射标记放置点应避开工作人员作业和经常走动的地方。

存放时在废物桶显著位置标上废物类型、核素种类、比活度范围和存放日期的说明。

(四)废物经过存放衰变,存放10个半衰期以上,既可作非放射性废物处理。

二、液体废物
(一)设有放射性废水衰变池,存放放射性污水直至符合排放要求时方可排放。

(二)污水衰变池选址必须恰当,池底和池壁应坚固,耐酸碱腐蚀和无渗透性,应有防止泄露措施。

(三)对注射或服用放射性药物病人应有专用厕所,对其排泄物
实施统一收采和管理,贮存十个半衰期后排人下水道系统,池内沉渣如难于排出,可进行酸化促进排入下水道系统。

吸碘-131病人的排泄物处理,必须同时加入NaOH或10%KI 溶液,然后密闭存放待处理。

放射性废物处理方案

放射性废物处理方案

放射性废物处理方案.doc首先应按废物分类标准和废物的可燃与不可燃、有无病原体和毒性分开收集废物于具有外防护层和电离辐射标志的污物桶内,其内应放置专用塑料袋直接收纳废物,放置地点应避开工作人员作业和经常走动的地方。

注意装满后的废物袋及时转送特殊贮存室,其建造结构应符合放射卫生防护要求,且具有自然通风条件或安装通风设备,出入处设电离辐射标志;废物袋或废物包、废物桶及其他存放废物的容器必须在显著位置标有废物类型、核素种类、比活度范围和存放日期的说明;内装注射器及碎破璃等物品的废物袋应附加外套。

最后处理废物,一般根据规定,比活度小于或等于7.4×104Bq/kg(2µCi)的医用废物或经过存放衰变,比活度降低到7.4×104Bq/kg以下可作为非放射性废物处理。

注意:1、GBq量级以下且失去使用价值的废弃密封放射源必须在具备足够外照射屏蔽能力的设施里存放和待处理。

2、可燃固体废物必须在具备焚烧放射性废物条件的焚化炉内进行;同时污染有病原体的固体废物,必须先消毒、灭菌,然后按固体放射性废物处理。

对于含有放射性核素的动物尸体,应防腐、干化、灰化,且灰化后残渣按固体放射性废物处理。

含有长半衰期核素的动物尸体,可先固化,然后按固体放射性废物处理;对于含有较高放射性的尸体应及时焚化,收集残渣按固体放射性废物处理;含有放射性的人尸体也应灰化后深埋。

放射性废液的收集与处理由于核医学实践过程中使用的放射性核素均为短半衰期的核素,因此放射性废液可以集中收集并等待其自身衰变完后,再按普通液体进行处理。

我科使用放射性核素量比较大,产生污水比较多,须要有废水专用处理装置或分隔污水池轮流存放和排放废水。

污水池必须恰当选址,池底和池壁应坚固、耐酸碱腐蚀和无渗透性,应有防止泄漏措施。

对于低放废液可以直接排入流量大于10倍排放流量的普通下水道。

每月排放总活度不超过10ALImin,每一次排放活度不超过1ALImin,且每次排放后要用不少于3倍排放量的水进行冲洗。

放射性废物的处理

放射性废物的处理

放射性废物的处理2011152113 苗冲我国的原子能事业从50年代起步以来,为加强我国的国防力量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原子能和平利用还为我国的国民经济、文教卫生和科学事业的振兴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

但是,由于经济、技术等多种原因,核工业系统及其他部门30多年来遗留的放射性废物的处置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现在核电站运行又将产生新的废物。

放射性废物的处置已是环境保护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

为了安全和经济地进行放射性废物最终处置而预先进行的改变放射性废物的物理和化学状态的操作过程,包括收集、浓缩、固化、贮存以及废物的转运等。

放射性废物的收集应在各种放射性废物的产生场所就地分类收集,以不同的接受方式和输送设备将各种废物分门别类集中到暂时贮存设施中。

分类收集是为了便于用不同的方法分别进行处理和处置。

通常首先将废物按其物理状态分成液体、固体和气体废物,还可进一步按废物比活度(或放射性浓度)分成高、中、低放射性水平的废物,简称高、中、低放废物。

对某些特殊放射性核素也应单独分类收集,如含氚废物、超铀废物等。

对固体废物还可划分为可燃废物、不可燃废物、可压缩废物等。

放射性废物的浓缩对放射性废液采用浓缩减容,有絮凝沉淀、离子交换、吸附、蒸发等方法。

根据废液的比活度、化学组成、废液量和处理要求可选用一种方法或几种方法联合使用。

一般情况下,蒸发法、离子交换法和絮凝沉淀法处理放射性废液的去污系数分别可达10〜10、10〜10和10〜10 [kg2]处理后原始废液中的放射性核素则浓集在小量的蒸发残渣、废树脂和沉淀泥浆内。

对固体废物的减容一般采用焚烧或压缩处理。

可燃废物经焚绕后减容比可达40〜100;不可燃的废物采用切割和压缩减容,减容比可达2〜10。

放射性废物的固化为了安全贮存,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须将放射性废液或其浓缩物转化为固体。

放射性废物固化的基本要求是:固化体的物理化学性能稳定,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减容比大,在水中的浸出率低;操作过程简单易行,处理费用低等。

放射性废物的处理方法

放射性废物的处理方法

放射性废物的处理方法放射性废物处理是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工作,它涉及到对人类和环境的安全。

放射性废物是指具有放射性物质的废物,其中包括核能产业、医疗、工业和研究活动等产生的放射性废物。

这些废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潜在的风险,并需要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处理和处置。

首先,隔离是将放射性废物与环境隔离开来,以防止人类和环境接触到这些废物。

隔离的方法包括远离人口密集区和水源地,建立防护壁和控制区域等。

隔离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可以迅速降低放射性废物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

然而,隔离并不能永久解决废物问题,因为放射性物质的半衰期(m和持续期长达数百年甚至数千年,有必要考虑长期的安全隔离和监管。

其次,固化是将放射性废物转化为固体或坚固形式,以减少其危害性。

固化的方法包括混凝土浇注、玻璃化、陶瓷固化等。

这些方法可以将放射性物质包裹在固体基质中,减少其释放和扩散。

固化方法的优点是抑制了废物的活性释放,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和人体的暴露。

然而,固化方法的处理过程和成本较高,需要高温或化学反应等特殊条件。

此外,固化后的废物需要进行长期的安全隔离和监管。

第三,转运是将放射性废物从产生地转移至中间或最终处理场所的过程。

转运的方法包括包装和运输。

包装是将废物放入适当的容器中,以防止泄漏和辐射。

运输是将包装好的废物运送至目的地。

转运方法的优点是能够隔离废物并确保安全运输。

然而,转运过程中存在着意外事故和污染的风险,需要进行密切的监管和安全措施。

第四,埋藏是将放射性废物安全储存于地下或地下水层的过程。

埋藏的方法包括建造地下仓库和地下水层储存。

地下仓库是将废物存放在地下洞穴或构筑物中,以防止废物泄漏和辐射。

地下水层储存是将废物储存在含水层中,通过地下水的稀释和扩散减少辐射。

埋藏方法的优点是废物得到有效的隔离和稀释,降低了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

然而,埋藏方法需要选择适当的地质条件和建设稳定的储存设施,并进行长期的监管和管理。

最后,处理是将放射性废物进行转化或分解,使其不再具有危害性。

放射性废物退役处置方案

放射性废物退役处置方案

放射性废物退役处置方案放射性废物退役处置是指已经被使用的核设备在结束寿命周期后所产生的放射性废物,需要进行处理和处置。

正确的处置方法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放射性物质对环境和人类的危害。

在放射性废物退役处置方案中,考虑到以上因素和其他因素,制定出下列几点方案。

1.放射性废物回收再利用废物回收再利用是一个防止可能对环境造成更大危害的好办法。

这大大减少了放射性废物产生的量。

在现代科技的帮助下,废物回收利用可以在制造其他的物品时进行。

例如,氧化铀可以回收制造光照明杆和建筑材料。

2.放射性废物埋地处理我的第二个方案是关于放射性废物埋地的。

这项工作已经被证明对情况有积极影响,并且可以每年节约大量的防护费用。

在我提出的计划中,我们将选定多个不同的废物处理场地,进行放射性废物处理。

呈粉末状的废物将被在地下深处安全的储存。

在埋设区域上建造高墙,保证废物在埋设期间不会扩散到周围的环境中。

3.放射性废物首次加工处置在这种方案中,放射性废物首次加工将重点放在将较大的废物切成更小的碎片。

这可以帮助最大限度的减少放射性废物扩散到环境中的可能性。

切分过的废物将被送往有更高的安全级别的处理设备中,并以更加安全的方式进行处置。

4.放射性废物离岸处理这是一个关于放射性废物离岸处理的方案。

在这项方案中,放射性废物将被运输到海外的处理设施,以便进行更加严格的处置。

这将确保被废物危害的人们不会受到任何环境破坏的影响。

5.放射性废物燃烧处置在这项方案中,我将研究将放射性废物燃烧掉的可能性。

这项技术已经被证明为一种在治理废物方面非常有效的方法。

我们将在设施的燃烧窑中加热废物,以便将其变成非放射性物质。

这将是一项先进的解决方案,并将正在等待进一步的研究。

综上所述,以上是我提出的五种放射性废物退役处置方案。

为了最大化减少对环境和人类的危害,我们必须采取科学的方法来管理放射性废物。

好的处置方案已经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方法,以最小化对社会和环境造成的不必要的危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射性固体废物如何回收
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丧失原有的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体,半固体,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不能排入水体的液态废物和不能排入大气的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物质。

由于多具有较大的危害性,一般归入固体废物管理体系。

那么大家对放射性固体废弃物了解吗?放射性固体废物如何回收呢?
放射性是指元素从不稳定的原子核自发地放出射线,(如α射线、β射线、γ射线等)而衰变形成稳定的元素而停止放射(衰变产物),这种现象称为放射性。

衰变时放出的能量称为衰变能量。

原子序数在83(铋)或根据形态可分为气体废物、液体废物和固体废物。

放射性固体废物的回收利用:
对于铀矿石和废矿渣,主要是提高铀、镭等资源的回收率和回收提炼过程中所使用的化学药品等。

至于大量裂变产物和一些超铀元素的回收必须先把它们从废液或灰烬的浸出液中分离,然后根据核素
的性质和丰度分别或统一纯化,作为能源辐照源或其他热源、光源等使用,也可考虑把高水平的放射性固体废物制成固体辐射源,用于工业、农业及卫生方面。

那么放射性固体废物有害健康吗?想必大家一定非常关心这个问题,明天将针对此类固体废弃物安全小知识问题展开讨论,最后欢迎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前来参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