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蔬菜种子生产
[课程]蔬菜种子生产原理
![[课程]蔬菜种子生产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1e118fc5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f6.png)
蔬菜种子生产原理0名词解释:01.种子生产:就是将育种家选育的优良品种,根据该作物的繁殖方式与遗传变异特点,使用科学的方法,在保持品种的遗传组成不变,维持较长经济寿命的条件下,迅速扩大繁殖的过程。
(王建华等,2006)00就是按照种子生产原理和技术操作规程繁殖常规种子和杂交种子的过程。
(胡晋,2009)002.人工种子:指植物离体培养中产生的胚状体(体细胞胚)包裹在含有养分具有保护功能的物质中行程的,并在适宜的条件下能够发芽出苗的颗粒体。
003.无融合生殖:是指配子体不经过配子的融合而产生孢子体的过程,亦即植物不经雌雄配子体融合而产生胚,形成种子的繁殖方式。
4.群体的遗传组成:05.基因型频率:群体中每一基因型的数目占全体数目的百分率,各基因型频率之和必等于1。
06.群体的遗传组成:007.基因频率:是指每一种等位基因的个体占群体中该位点等位基因总个数的百分率。
08.遗传平衡定律:在一个大的随机交配群内,如果没有外来因素(突变、选择和迁移)的干扰,则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世代间保持不变。
09.种性:群体的遗传组成。
0010.常规品种:指除了一代杂交品种及其亲本和无性系品种以外的品种,包括自花授粉作物的纯系品种、多系品种,常异花授粉作物的天然授粉品种,异花授粉的开放授粉品种。
0011.种子的水分:012.作物品种:00填空、判断0种子的结构、无性系特点、数量遗传的特点、限制选择的弊端、黄瓜开花与授粉、原种种子生产的选择目标、种子必须检测的指标、种子标签、一代杂种种子生产技术要求、开花与授粉、花器与授粉、开花习性也与授粉、异花授粉植物的遗传特点、无融合生殖产生的种子0简答题:00{作物品种特性、种子生产量决策、作物自然异交率的测定、纯系学说、常异花授粉作物的遗传平衡特点、不亲和系 X 不亲和系配套方式生产杂种一代、无性系品种种子生产的特点、黄瓜F1杂种的制种(雌性系利用,化学去雄,人工授粉)}001.影响种子生产计划制定的因素:1品种结构及各品种的表现情况2病虫害及自然灾害发生情况3需求总量及发展趋势分析4当地政府的政策导向5同类种子企业的种子生产情况及库存情况02.原种(亲本)种子生产量的确定03.自然异交率的测定方法:选具隐性性状的品种做母本,用具纯合显性性状的另一品种做父本,按父母本间行或围绕式种植,任其自由授粉,从母本植株上收获种子,统计F1群体中显性性状个体百分率,即自然异交率004.自花、异花、常异花授粉植物的遗传特点:自花:1基因型和表现型的一致性2遗传行为的相对稳性3自交不退化或退化缓慢。
《蔬菜栽培技术》电子教案

《蔬菜栽培技术》电子教案第一章:蔬菜栽培技术概述1.1 蔬菜栽培的意义和价值1.2 蔬菜的分类及栽培特点1.3 蔬菜栽培技术的基本原则1.4 蔬菜栽培的发展趋势第二章:蔬菜种子和播种2.1 蔬菜种子的结构和质量2.2 蔬菜种子的处理和保存2.3 蔬菜播种的方式和方法2.4 蔬菜苗期的管理第三章:蔬菜土壤和施肥3.1 蔬菜土壤的要求和改良3.2 蔬菜施肥的原则和技巧3.3 有机肥料和化学肥料的应用3.4 蔬菜灌溉和排水的管理第四章:蔬菜病虫害防治4.1 蔬菜主要病虫害的识别和防治方法4.2 蔬菜病虫害的防治策略和措施4.3 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的应用4.4 蔬菜病虫害的防治注意事项第五章:蔬菜的整地和种植5.1 蔬菜整地的要求和操作5.2 蔬菜种植的密度和排列5.3 蔬菜栽植的方式和方法5.4 蔬菜种植后的管理措施第六章:蔬菜生长周期与繁殖方式6.1 蔬菜生长周期的理解6.2 蔬菜的发育阶段及其特点6.3 蔬菜的繁殖方式6.4 提高蔬菜繁殖效率的方法第七章:蔬菜田间管理7.1 蔬菜田间的杂草控制7.2 蔬菜的营养调控与激素应用7.3 蔬菜的修剪和整枝7.4 蔬菜的立体栽培和间作套种第八章:蔬菜的采收与处理8.1 蔬菜采收的标准和时期8.2 蔬菜的采后处理技术8.3 蔬菜的包装和运输8.4 蔬菜的储藏方法和技术第九章:蔬菜病虫害的监测与预警9.1 蔬菜病虫害的监测方法9.2 蔬菜病虫害的预警系统9.3 蔬菜病虫害的发生规律与预测9.4 蔬菜病虫害的抗性育种与栽培抗性提升第十章:蔬菜栽培的案例分析10.1 常见蔬菜栽培案例介绍10.2 蔬菜栽培中的成功经验与启示10.3 蔬菜栽培中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案10.4 蔬菜栽培技术的创新与发展趋势第十一章:蔬菜栽培设施与技术11.1 蔬菜栽培设施的种类与功能11.2 温室、大棚等设施栽培技术11.3 蔬菜无土栽培技术11.4 蔬菜栽培机械化与自动化第十二章:蔬菜栽培的环境影响与适应性12.1 蔬菜对环境条件的要求12.2 气候变化对蔬菜栽培的影响12.3 蔬菜的适应性培养与改良12.4 蔬菜逆境栽培技术第十三章:蔬菜栽培的生态农业实践13.1 生态农业的基本原理13.2 蔬菜栽培与生态平衡13.3 蔬菜栽培中的生态技术应用13.4 生态蔬菜的认证与营销第十四章:蔬菜栽培的可持续发展14.1 可持续发展理念在蔬菜栽培中的应用14.2 蔬菜栽培的资源高效利用14.3 蔬菜栽培中的生态环境保护14.4 蔬菜产业的绿色发展战略第十五章:蔬菜栽培技术的推广与应用15.1 蔬菜栽培新技术的推广策略15.2 蔬菜栽培技术培训与转移15.3 蔬菜栽培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案例15.4 蔬菜栽培技术发展的未来展望重点和难点解析本《蔬菜栽培技术》电子教案全面覆盖了蔬菜栽培的各个方面,从基本概念到实际应用,从单一技术到综合管理,旨在为蔬菜栽培提供全方位的指导。
蔬菜生产技术教学大纲

《蔬菜生产技术》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和任务蔬菜栽培是现代种植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是为培养蔬菜栽培生产与管理人员服务的。
该课程的主要教学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蔬菜栽培必需的理论和技能,具备分析和解决生产问题的能力,并熟悉和掌握蔬菜生产上推广应用的新技术、新品种等,为毕业后从事蔬菜栽培生产和管理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1、掌握蔬菜的分类方法,了解蔬菜的生长发育周期以及各生育时期的特点。
2、掌握各类蔬菜对温度、湿度、光照、土壤营养等方面的要求特点。
3、了解蔬菜栽培季节与栽培茬口的安排原则与方法。
4、了解当前蔬菜栽培的应用和发展情况。
5、掌握主要蔬菜的优良品种、高产高效的栽培模式和配套生产措施。
(二)能力教育目标1、正确识别蔬菜和蔬菜种子。
2、能够准确判别蔬菜的生长发育时期,并对蔬菜的生长发育情况作较为准确的田间诊断。
3、熟练掌握蔬菜常用的育苗技术。
4、掌握主要蔬菜的病虫害特征与综合防治技术。
5、掌握主要蔬菜的高产优质栽培环节。
6、熟悉当前蔬菜生产上推广应用的新技术、新品种、新设施等。
7、熟悉蔬菜营销的基本知识以及对蔬菜生产的要求。
(三)思想教育目标1、具备一定的辨证思维能力。
2、具备热爱农业、热爱科学、认真踏实、勇于创新的工作作风。
3、强化职业道德观念。
三、教学内容第一章蔬菜生产的基本知识(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我国蔬菜生产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蔬菜栽培的意义与特点。
了解蔬菜的分类方法及对生态条件的要求,掌握蔬菜生产季节确定的基本原则与方法、蔬菜栽培制度、蔬菜栽培茬口的类型、主要季节茬口的生产特点、栽培茬口确定的原则与方法。
了解商品蔬菜采收时期,掌握商品菜的采收标准及采后的处理。
了解无公害蔬菜的标准及防止污染的途径。
(二)教学内容及重点1、蔬菜生产的特点,蔬菜的分类及对生态条件的要求;蔬菜的淡旺季节的解决方法,蔬菜栽培制度的定义及轮作与连作,间作、套种和混作的技术及特点;蔬菜的采收标准时期及采收后的处理技术;无公害蔬菜的标准及防止污染的途径方法。
《蔬菜的种子生产》课件

Achieving Sustainable Seed Producti
1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vest in research to develop superior seed varieties with improved biotic and abiotic stress tolerance.
《蔬菜的种子生产》PPT 课件
蔬菜种子生产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将向您介绍蔬菜种子生产 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帮助您了解蔬菜种子的生成过程和种子生产的关键要素。
Why Focus on Vegetable Seed Production?
1 Quality Assurance
Producing high-quality vegetable seeds ensures better crop yield and improved farm productivity.
Safeguarding crops from insect pests helps ensure healthy plants and reduce seed damage.
Climate Adaptability
Developing seed varieties that are resilient to changing climatic conditions is essential for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2 Varietal Selection
By understanding the seed production process, farmers can select and develop improved crop varieties.
蔬菜生产技术 教学大纲

《蔬菜生产技术》教学大纲容城职教中心农经部张建刚《蔬菜生产技术》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蔬菜生产技术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适用对象:“双带头人培养工程”学生学时:180学时,10分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以及对先开课程要求本课程属专业课,为“双带工程”种植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
蔬菜生产技术包括十章:第一章蔬菜生产基本理论;第二章生产基本技术;第三章主要设施简介;第四章茄果类蔬菜生产技术;第五章瓜类蔬菜生产技术;第六章豆类蔬菜生产技术;第七章白菜类蔬菜生产技术;第八章根菜类蔬菜生产技术;第九章葱蒜类蔬菜生产技术;第十章其他蔬菜生产技术。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使学生掌握蔬菜蔬菜生产课程体系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蔬菜生产和蔬菜产业的相关知识;充分理解和熟练掌握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其主要任务是探讨优质、高产、高效、无公害生产方面的新技术、新方法。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本课程的教学重点是掌握蔬菜栽培的生物学基础和技术基础。
其中蔬菜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的关系为教学难点。
要把课堂讲授与蔬菜生产紧密结合备课过程中随时补充新内容,及时介绍国内外的先进理论和技术及优良品种,使学生及时了解到本学科的重要进展及发展动向。
三、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要力求少而精,通过多媒体、幻灯及课外实验等方法,创造认识和动手机会,使同学增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在执行教学过程中,对基础理论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之以多媒体教学及室内实验;栽培技术部分以练为主,辅之以精讲,讲重点及关键技术,并结合科研条件及实习场地条件等尽量增加实践环节。
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应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教学,突出“精讲多练、以练为主”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锻炼学生探索问题、分析问题和组织能力。
四、考核方式、方法考核采用过程性考核、终结性考试、实践成果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过程性考核占总成绩的25%,终结性考试占总成绩的25%,实践成果考核占总成绩的5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1994.05.07•【字号】•【施行日期】1987.09.05•【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医政医管其他规定正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1987年9月5日自治区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并公布施行,1994年5月7日自治区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农作物品种的资源管理、选育和审定第三章种子的生产和加工第四章种子经营第五章种子的检验和检疫第六章救灾备荒种子第七章奖励和惩罚第八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农作物种子(以下简称种子)管理,提高种子质量,保护品种选育者、生产者、经营者及使用者的正当权益,促进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适应市场经济需要,根据国家有关法规,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的种子包括粮食、棉花、油料、糖料、蔬菜、瓜果、薯类、麻类、烟草、绿肥、花卉、药材、牧草、蚕桑、香料和啤酒花等农业生产上使用的籽粒、果实和根、茎、芽、苗等繁殖材料。
第三条本条例适用于自治区境内农作物品种选育及种子生产、推广、经营和使用的一切单位和个人。
第四条种子管理工作的基本方针和任务是:逐步实现品种布局区域化和种子生产专业化、加工机械化、质量标准化。
依照放开、搞活、管好的原则,实行以种子公司为主渠道的多渠道供种。
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的农业主管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种子工作,其执行机构是县级以上农业主管部门设置的种子管理机构。
种子管理机构不参与种子经营活动。
其主要职责是:(一)负责保证国家和自治区有关种子法规和方针、政策的执行;(二)负责种子生产、经营管理,品种及种子质量管理;(三)负责组织农作物品种的试验、未范和审定工作;(四)负责种子检验的组织工作和种子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五)审核颁发和管理《种子生产许可证》、《种子经营许可证》和《种子质量合格证》;(六)对从事种子选育、生产和经营等工作的企、事业单位进行管理和指导;(七)对农户种子的生产和选留工作进行组织和指导;(八)培训种子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九)开展信息服务,协调种子科研、生产、经营和推广等部门的工作;(十)会同有关部门查处违法生产经营种子的单位和个人。
农作物种子的生产过程

02
繁殖
将选育出的优良种子进行繁殖,以扩 大种群数量和提高纯度。
03
加工
对繁殖出的种子进行加工处理,包括 干燥、去杂、分级、包衣等环节,以 提高种子的质量和商品价值。
05
04
检验
对加工后的种子进行质量检验,确保 种子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生产要求。
02
种子选择与处理
种子选择
品种选择
健康状况
根据种植地区的气候、土壤和市场需 求,选择适合的农作物品种,确保种 子具有良好的适应性、产量和品质。
应用
无性繁殖广泛应用于果树和花卉的繁殖中,如葡萄、草莓、月季等。
04
种子生产与种植
种子生产环境
土壤条件
选择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以满足种子生长所 需的水分、养分和空气。
气候因素
考虑适宜的气温、降雨量、日照时数等气候条件, 以确保种子正常生长和发育。
病虫害防治
采取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减少病虫害对种子 生长的影响。
种子质量检测
发芽率检测
检测种子的发芽率,了解种子的 生命力,确保种植效果。
其他检测
根据需要进行其他相关检测,如 营养成分、重金属含量等。
01
02
纯度检测
对种子的品种纯度进行检测,确 保种子的遗传品质和种植纯度。
03
04
病虫害检测
对种子进行病虫害检测,确保种 子无病菌和害虫感染。
06
种子推广与销售
种子推广策略
01
制定种子推广计划
根据市场需求和作物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种子推广计划,包括推广时
间、推广方式、推广目标等。
02
开展品种试验
在推广前进行品种试验,对种子的适应性、抗逆性、产量等指标进行综
第一节蔬菜种子生产的遗传学原理

第一节蔬菜种子生产的遗传学原理一、蔬菜种子的繁殖方式与种子的生产种子生产的目的:获得遗传纯度高和播种品质好的种子应用于生产。
(一)有性繁殖:由雌雄配子结合形成合子,在经过细胞分裂、分化、生长、发育,产生后代的繁殖方式。
如:十字花科蔬菜、茄子、番茄、辣椒等以种子播种的作物。
(二)无性繁殖:不经过雌雄配子结合而产生后代的繁殖方式,如:嫁接、扦插、组培快繁等。
马铃薯、甘薯、大蒜、生姜、山药、菊芋、藕等有性繁殖蔬菜的授粉方式:自花授粉:由同一朵花内的雌雄蕊授粉、结实的方式,自然异交率0~4%。
主要蔬菜,芸豆、豌豆、番茄、茄子等异花授粉:由不同植株花朵的花粉进行传粉而繁殖后代方式,自然异交率95%以上。
主要蔬菜,大葱、胡萝卜、瓜类、十字花科蔬菜等常异花授粉:以自花授粉为主但有相当高的异花授粉率(5-50%)的一类蔬菜。
主要蔬菜,辣椒、芥菜、蚕豆等二、品种的混杂与退化(一)发育学上的变异种子生产的不同世代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进行,由于所处的土壤、肥力、气温、光周期、海拔高度等不同条件,作为对不同生长条件的反应,不同世代间便会产生发育学上的差异,从而失去原品种的典型性,造成品种退化。
(二)机械混杂即在种子生产、加工、贮藏及包装运输过程中,在繁殖的品种内人为因素混入了其他品种造成的混杂现象。
(三)生物学混杂由于繁殖品种与其他品种或作物类型间发生天然杂交引起的品种混杂。
(四)自然突变作物在繁殖过程中总会有一定的自然变异发生,微小的变异频率很高,但是不易被发现,微小的变异累积到一定程度时,便会加快品种的退化速度,失去原品种的典型性。
(五)品种本身的遗传性变化任何高纯度的品种,其群体的基因型都不是一个,品种就是多基因型的复合群体,品种表型大体一致,但是基因型却是不同的。
(六)病害的选择性影响无性繁殖的作物表现突出,如感染上病毒、真菌、细菌性病害退化非常快。
种子繁殖作物由于病害的生理小种的变化造成基因型的变化,使品种失去原品种的典型性而退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利用雄性不育两用系杂交制种
(1)雄性不育两用系的繁育。 目前所用的雄性不育系多为核型雄性不育系,即
2.大白菜开花结实习性
春化型低温长日照植物,异花授粉,虫媒花。有 较强的花先开,然后是一次 侧枝、二次侧枝,依此类推。
花期为20-30d,每朵花开3-4d, 大白菜种子从开花结实到成熟需25-55d,果实为
角果,一般每角果中结籽20粒。
(二)大白菜常规品种原种生产
第八章 蔬菜种子生产
蔬菜种子生产特点
种子类型多 生产周期长 技术性强 更易利用杂种优势 种子生产效益高
我国蔬菜种子生产概况
常年种植面积:2200万hm2 产量:4.2亿吨 用种量:4万吨 市场价值:120亿人民币 占整个种业市场价值:1/3
第一节 叶菜类种子生产技术
一、大白菜种子生产 大白菜[B.campestris ssp. pekinensis(Lour)]原
收获时将各中选的母系的优 良单株收在一起,总 株数在200株以上,冬季窖藏。
第三年春季,采用与上年相同的方法,种子成熟 后混合采种,即为原种。
秋 选择优良单株
母系选择法
春 采种田
秋 母系圃
春 原种繁殖
(三)大白菜常规品种良种生产
1. 成株采种法 第一年秋季培育种株,即使之长成叶球。从中选
择生长强健、具有原品种特征的植株,连根带球 挖出冬贮。 第二年春季将种株重新栽植,使之抽薹开花结实。 这是大白菜最典型的采种方法。
优点:生产周期短,程序简单,效率高 缺点:小株采种法未经过结球期选择,不能进行
经济性状鉴定,生产的种子纯度不高。 因此,小株采种法生产的种子仅供生产之用。
3.半成株采种法
这种方法介于成株采种法和小株采种法之间。 采种过程类似于成株采种法,主要不同点是秋季
播期较前者晚7-10d,越冬前不能形成充实的叶球。 此种方法种子产量高,在种子质量、生产成本、
产中国。其栽培历史悠久,适应性广、易 栽培、产量高,而且耐贮藏,是我国北方 地区最重要的蔬菜之一。
(一)大白菜花器构造与开花结实习性
1.大白菜花器构造 总状花序,单株花数可达1000-2000朵。完 全花,萼片4枚,呈绿色,位于花最外层; 花冠黄色,有花瓣4枚,呈“十”字排列; 雄蕊6枚,4长2短,称“四强雄蕊”。
采用小株采种法 在早春将两用系种子进行低温处理后于1月中旬在
阳畦播种育苗 当幼苗6~10叶时,将父、母本按1:3的比例定植于
采种田
进入初花期时,将母本行的可育株拔除,并把不 育株上的主苔摘除,这样做的目的一是给不育株 作标记,二是可将不育株的花期适当推迟,以避 免在两用系中可育株尚末拔除的情况下就授粉。
异质稳定的群体,原种生产大多采用母系选择法 进行提纯。
具体做法:秋季在采种田或生产大田中,从莲座 期到结球期进行认真观察,选择若干具有本品种 典型性状的优良单株,加以标记。在采收前再复 选一遍,淘汰表现不良或后期感病的植株,将复 选选中的植株连根挖出,根上加以标记,置于窖 中妥为保存。
第二年春季于大约3月中、下旬定植。定植前1~2 周将叶球切开,然后应将种株及时晾晒,将植株 定植在采种田或大棚内。
在不同地区的不同气候条件下,生产方式有多种。 第一种方式是前一年底到当年年初苗床育苗,到2月底3月
初定植于采种田,这是华北地区常用的方法; 第二种是冬前选择优良单株采种田露地直播或育苗移栽,
以7-8叶大的幼苗露地越冬,必要时进行简易覆盖; 第三种是春季直播,当年夏季收获种子。
小株采种法的特点
当母本行一级侧枝开花时,可育株基本拔除完毕, 即可与父本自然授粉杂交。
种子成熟后,在母本行上采收的种子即为杂交种 子。
利用两用系生产一代杂交种子技术的关键是 拔除可育株,一般要求从初花期开始,每隔1~2d 检查拔除一次,直到拔除干净为止。
不育株上生产的种子50%不育,50%可育。 在安全隔离条件下,让兄妹株自然授粉,从不育
株上获得的种子即为两用系种子,其中50%不育。 为了在采种田区别可育株和不育株,应在花期进
行检查,将不育株做好标记,以便成熟时收获。
(2)杂交种子生产技术
将可育株在始花期拔除,再让父本给其授粉,就 可配成一代杂交种。
如定植在采种田,则四周必须进行2000m以上隔 离,周围不得有任何其他十字花科品种植物种植。 当植株开花后,让群体内株间自然传粉,如在大 棚内定植,棚内要放蜜蜂辅助授粉。
种子成熟后,各单株分别采收、脱粒、留种和保 存。
第二年秋季各单株的种子分别种一个小区,建立 母系圃。
在各个生育时期进行观察比较,选出具有本品种 特征特性的、系内株间无差异的、系间也基本表 现一致的、抗病丰产的母系若干个,插杆标记。
成株采种法的特点
优点:需经过充实叶球阶段,可对种株进行严格 的选择,从而能保证品种的种性和纯度,甚至可 逐代提高。
缺点:占地时间长,又需经过冬藏,种株定植后 比较弱,甚至腐烂死株,种子产量不高。
2.小株采种法
利用大白菜萌动的种子就能感受低温而通过春化,在长日 照条件下不经过结球就能抽薹开花结实的特性进行种子生 产。
花前2~4d。 采用成株采种法
授粉时,用小镊子剥开花蕾,露出柱头,然后用 当天开放花朵的花粉涂抹在柱头上。
授粉结束后可将花序末端以及新生的花蕾去掉, 以免消耗营养。
有时为了节省蕾期授粉用工,可在开花期每隔1一 2d用5%食盐水喷一次,喷时要尽量喷到柱头上。
(2)大白菜杂交种子的生产技术
常采用小株采种法 于冬前在阳畦或大棚播种,父母本播种量相等,
选择效果及后代生产力等方面居于前两者之间。
采用上述方法生产大白菜良种时,因白 菜为虫媒花植物,所以空间隔离距离应在 1000m以上。
(四)大白菜杂交制种技术
主要以利用自交不亲和性为主,还有利用雄 性不育两用系及三系配套制种。
1.利用自交不亲和系杂交制种
(1)自交不亲和系的原种繁殖技术。 方法是进行蕾期授粉,蕾期授粉的最佳蕾龄为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