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成长各阶段特征
婴幼儿各年龄段特点

婴幼儿各年龄段特点婴幼儿是指年龄在出生后一个月至三岁的儿童,这一阶段的成长发育对于他们后续的生活和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婴幼儿的成长过程中,他们会经历不同的年龄段,每个年龄段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成长需求。
本文将就婴幼儿不同年龄段的特点进行阐述。
0-6个月:发育迅速、依赖性强在出生后的最初几个月,婴幼儿的生活完全依赖于父母或护理者的照料和镇抚。
此时的婴幼儿的主要特点包括:1.生理发展:在这个阶段,婴幼儿的生理发育迅速,他们能够抬头,转动,甚至能够尝试翻身。
他们还在探索视觉和听觉感知能力,并逐渐开始掌握抓握物体的技巧。
2.特殊需求:婴幼儿在0-6个月的阶段对于安全、抚养和温暖的环境有着极高的需求。
他们对于吃、睡的需求也十分频繁,需要父母或者护理者提供足够的食物和安静的睡眠环境。
3.情感联系:婴幼儿在这个阶段与父母或照顾者之间形成了强烈的情感联系,特别是母亲。
他们需要得到关爱、安抚和安全感,这对于他们的全面发展尤为重要。
7-12个月:运动能力增强、社交意识开始形成在婴幼儿7个月至12个月之间,他们进一步发展了运动能力和社交意识,主要特点如下:1.运动发展:在这个阶段,婴幼儿的运动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他们能够爬行、翻滚、坐立并尝试自己站立、行走。
他们开始探索周围的环境,并对于玩具和其他物体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2.社交意识:在7-12个月的阶段,婴幼儿开始对他人的存在和互动产生兴趣。
他们可以通过模仿和表达情感来与他人建立联系,并逐渐展示出自己的个性特征。
3.语言发展:在语言发展方面,婴幼儿会开始模仿一些简单的音节,并试图复制成人的语音和声音。
他们可以通过指物、声音和表情来与他人进行沟通。
1-3岁:独立性增强、语言和认知能力进一步发展在婴幼儿1-3岁的阶段,他们逐渐发展出更强的独立性,并体现出更加复杂的语言和认知能力,具体特点如下:1.独立性:在1-3岁的阶段,婴幼儿会表现出独立性的增强。
他们会试图尝试自己穿衣、洗手等日常自理能力,并展示出对自己决策的强烈需求。
幼儿各年龄段的年龄特点与心理特点

幼儿时期是儿童成长的关键阶段,每个年龄段都有其独特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
以下是幼儿各年龄段的年龄特点与心理特点的详细说明:1.0-1岁婴幼儿期:年龄特点:-身体发展迅速,逐渐学会坐、爬、站和行走。
-语言能力尚未发展,主要以哭泣、咿呀声和面部表情来表达需求。
-需要大量的食物和睡眠来促进生长和发展。
心理特点:-通过触摸、咀嚼物品等方式来探索和认识世界。
-对父母和主要照顾者的亲近和依赖性较强。
-具有直觉思维,对环境变化敏感。
2.1-2岁幼儿期:年龄特点:-学会站稳和行走,开始探索环境和物品。
-语言能力逐渐发展,能说出简单的词语和短语。
-具有自主性和探索欲望,倾向于自己尝试和实验。
心理特点:-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如勺子、杯子等。
-学会模仿和表达自己的感情,如摇头表示拒绝、笑表示高兴等。
-具有“自我中心”思维,只关注自己的需求和感受。
3.2-3岁幼儿期:年龄特点:-具有丰富的动作能力,能够跑、跳、爬等。
-语言能力显著增强,能够说出完整的句子和表达愿望、需求。
-开始对事物的分类和排序有一定的认识。
心理特点:-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喜欢提问并探索新事物。
-开始培养社会技能,如分享玩具、等待轮流等。
-具有逆反心理,倾向于挑战和反抗成人的规定和限制。
4.3-5岁幼儿期:年龄特点:-大脑发展迅速,思维逐渐理性化,开始实施计划、解决问题。
-语言能力大幅增强,能够使用复杂的句子和语法结构。
-协调能力提升,例如能够踩脚踏车、穿衣服、梳头等。
心理特点:-开始发展独立性和自主性,愿意尝试自己解决问题。
-具有群体意识,逐渐学会分享和合作,并形成友谊。
-增强社交技能,能够根据他人的情绪和需要去表达自己的关心和帮助。
综上所述,幼儿各年龄段的年龄特点与心理特点在身体发展、语言能力、认知发展以及社交技能方面都有具体的差异。
了解这些特点有助于家长和教师更好地理解幼儿,为他们提供适当的指导和支持,促进他们全面健康的成长和发展。
婴幼儿成长各阶段特征

婴幼儿成长各阶段特征1.出生到3个月:感知和反应在出生后的头几个月,婴幼儿通过感官对周围世界进行探索。
他们开始对声音、视觉和触觉等感官刺激做出反应。
他们开始对人脸和眼睛表情感到兴奋并试图与他人进行眼神接触。
此外,婴幼儿在这个阶段开始展示对声音的反应,可以通过哭泣、笑和舔嘴唇等方式表达满足或不满的情绪。
2.4个月到9个月:发展运动技能在这个阶段,婴幼儿的运动系统逐渐发展起来。
他们开始学会控制头部和上半身的肌肉,能够抬起头部并保持稳定。
婴幼儿还会逐渐学会翻身、坐立和爬行,并尝试站立和行走的动作。
他们开始尝试使用手部和手指进行抓握、抓取和放置物品的动作,展示了手眼协调的能力。
3.10个月到18个月:独立性的探索在这一阶段,婴幼儿开始表现出更多的独立性和好奇心。
他们会尝试自己独立吃饭、穿衣服、洗脸等日常活动,虽然可能会遇到挫折,但会很有动力地尝试。
他们还会通过大力举起和放下物品、探索新的玩具和环境等行为来满足好奇心,发展认知和感知技能。
这个阶段的婴幼儿也会开始说一些简单的词语,如“爸爸”、“妈妈”等。
4.18个月到2岁:语言和社交发展在这个阶段,婴幼儿开始表达自己的意愿和需求。
他们会学会使用更多的词语和短语来沟通,能够理解简单的指令并尝试回应。
他们也开始表现出对身份和独立性的认识,比如说“我是宝宝”或“我不要”。
婴幼儿在社交方面也开始有所发展,能够与其他儿童一起玩耍并开始分享玩具和注意力。
5.3岁以上:认知和情感发展在这一阶段,婴幼儿的认知发展迅速。
他们开始展示空间和数学概念的理解,并能够辨别和命名物体的颜色、形状和大小。
他们在思维上也变得更为复杂,能够思考和解决简单的问题。
此外,婴幼儿开始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感和他人的情感,并能够通过语言和行为表达。
他们会与同伴合作玩耍并表现出更多的友谊和同理心。
总的来说,婴幼儿成长的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特征和发展表现。
通过了解和理解这些特征,家长和照顾者可以更好地支持和促进婴幼儿的成长和发展。
婴幼儿成长各阶段特征(0-12个月)

婴幼儿成长各阶段特征(0-12个月)婴幼儿成长各阶段特征(0-12个月)婴幼儿的成长是一个连续而神奇的过程,他们在出生后的头几年里经历了许多重要的阶段。
这篇文章将探讨婴幼儿在0-12个月期间的成长特征,以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和支持他们的宝宝。
出生至1个月:新生儿阶段新生儿的第一个月是一个适应外界环境的过程。
在这个阶段,他们的大脑和感官器官正在快速发展。
新生儿会通过眼神交流、发声和表情来与父母互动。
他们对声音和光线非常敏感,会对嘈杂的声音和强烈的光线有反应。
2个月至4个月:互动期在2个月至4个月的时候,婴幼儿开始展现出更多的互动能力。
他们会用笑声和咯咯声作出回应,能够追随移动的物体,并开始探索周围的环境。
婴幼儿也能够更好地控制头部的运动并试图用手抓住东西。
4个月至6个月:发展期在这个时候,婴幼儿的身体控制能力不断提高。
他们可以翻身、坐起来,并试图趴爬。
婴幼儿还开始对语言产生兴趣,会模仿简单的声音和表情。
此外,他们的手眼协调也得到了显著改善,能够更好地控制玩具并试图用手指指向物体。
6个月至9个月:运动阶段在这个阶段,婴幼儿的运动能力得到了飞跃。
他们可以坐稳、爬行,甚至尝试站立和行走。
婴幼儿开始能够控制手指进行更精细的动作,例如捏握物体和转动玩具。
他们也能够理解简单的指令,并通过发声表达自己的需求。
9个月至12个月:认知发展在这一阶段,婴幼儿开始展示出更高级的认知能力。
他们能够理解简单的物体名称、动作和位置。
婴幼儿还能够模仿日常活动,如拍手和挥手。
他们开始发展语言能力,并能够发出简单的词语和声音。
此外,婴幼儿对周围环境的好奇心也在不断增加,会试图去探索新的东西。
总结:婴幼儿在0-12个月期间经历了许多重要的发展阶段。
他们从依赖父母到逐渐控制自己的身体运动,同时也逐渐展现出对外界的积极探索。
了解和支持婴幼儿在这些关键阶段的特征和需求,有助于家长更好地应对宝宝的成长过程,为他们提供适宜的环境和支持,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
婴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和发展趋势

婴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和发展趋势在婴幼儿的成长过程中,身心发展是一个关键的阶段。
了解婴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和发展趋势,对家长和教育工作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讨论不同年龄段婴幼儿的身心发展特征以及对应的发展趋势。
0-3个月在出生后的头几个月里,婴儿主要通过感官来感受外界。
他们的视觉和听觉系统正在发展,他们会对亮光和声音产生兴趣。
他们会通过眨眼、眼神交流和微笑来与父母互动。
此时期的婴儿通常需要大量的安抚和抚触,以满足他们的发展需求。
3-6个月在这个时期,婴儿逐渐开始掌握头部控制能力。
他们能够自行抬起头部并保持坐姿。
婴儿的听觉和视觉系统进一步发展,他们开始对周围的声音和物体表现出更大的兴趣。
此时期的婴儿可以通过简单的手势与父母进行互动,比如挥手和握住物体。
6-9个月在这个时期,婴儿开始试图爬行和翻身。
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得到了提高,能够更好地使用自己的手和指头来探索周围的环境。
他们也开始学会发出简单的声音,尝试模仿周围的语言。
9-12个月这是婴幼儿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
在这个时候,婴儿可以坐起来并尝试站立。
他们开始学会走路,并逐渐独立探索周围的环境。
他们的语言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可以发出一些简单的单词和短语。
此时期的婴儿对周围的人和事物表现出更大的好奇心。
1-2岁在这个阶段,儿童的身心发展迅速。
他们能够熟练地走路并开始掌握一些基本的运动技能,比如跑步、跳跃和攀爬。
他们开始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比如勺子和杯子。
他们的语言能力进一步提高,可以组成简单的句子并进行基本的交流。
他们也开始展示一些社交技能,比如与其他儿童一起玩耍和分享玩具。
2-3岁在这个时期,孩子的身心发展进一步完善。
他们的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可以进行更精细的操作,比如穿衣服和使用文具。
他们已经掌握了大部分日常生活技能,并且能够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想法。
他们的社交技能不断发展,能够与其他儿童进行更复杂的互动。
总体而言,婴幼儿的身心发展在头几年内取得了显着的进展。
婴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和发展趋势

婴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和发展趋势婴幼儿期是儿童成长中非常关键的阶段,其身心发展具有一系列独特的年龄特征和发展趋势。
了解和关注这些特征和趋势,对于父母和教育工作者促进婴幼儿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以婴幼儿身心发展为主线,探讨其年龄特征和发展趋势。
1. 生理发展在婴幼儿期,生理发展是重要的基础。
从出生到6个月,婴幼儿的身体迅速增长,并逐渐掌握了抬头、坐立和爬行等基本动作。
6个月至1岁期间,婴幼儿开始尝试站立和行走。
1岁到3岁,他们逐渐发展出各种精细动作的能力,如握持、穿插和搭建等。
这一阶段还见证了婴幼儿从液体食物过渡到固体食物的饮食发展。
2. 认知发展婴幼儿期是认知能力迅速发展的时期。
在0至6个月,婴儿开始对声音和面孔产生兴趣,并通过触觉和听觉感受外界。
6个月到1岁,他们逐渐发展出对象的持久性,能够跟踪物体,并理解简单的指令。
1岁到3岁,婴幼儿开始表现出探索和好奇的特质,通过模仿和试错来学习和理解世界。
3. 情感社交发展婴幼儿从出生起就具有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的能力。
在0至6个月,婴儿开始与主要照顾者建立牢固的依恋关系,并通过微笑、哭泣和注视等方式表达情感。
6个月到1岁,婴幼儿逐渐发展出分离焦虑,但也能够体验到与他人的互动和玩耍的快乐。
1岁到3岁,他们开始与同伴互动,并逐渐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
4. 语言发展语言对于婴幼儿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从出生到6个月,婴儿开始通过哭闹来表达情感和需求,并逐渐对声音和语言产生兴趣。
6个月到1岁,婴儿开始学习发音,并尝试模仿简单的语音。
1岁到3岁,他们能够理解和使用越来越多的词语和简单的句子,并开始建立基本的语言交流能力。
5. 精神发展婴幼儿期的精神发展主要体现在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上。
从出生到1岁,婴儿逐渐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并开始体验到喜怒哀乐等情感。
1岁到3岁,他们逐渐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情感和需求,并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婴幼儿身心发展的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整体发展婴幼儿身心发展是一个整体、系统的过程。
婴幼儿成长各阶段特征个月

婴幼儿成长各阶段特征个月0-3个月:在这个阶段,婴儿经历了从完全依赖于成人照料到可以开始表达需求的过渡。
关于婴儿成长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运动发展:3个月内的婴儿开始控制头部的运动,并能够将头部稳定地保持在直立的位置。
他们也开始对声音和光线产生兴趣,并尝试通过摆动手臂和腿部来与环境互动。
2.社交发展:在这个阶段,婴儿很容易对人类的面部表情产生反应。
他们能够区分出不同的面部表情,并开始对人类面孔产生兴趣。
3.睡眠和饮食:在0-3个月期间,婴儿的睡眠和饮食模式会发生变化。
他们会经历多次喂养和睡眠,而且睡眠时间会变得更加规律。
4.感官发展:在这个阶段,婴儿的感官器官和功能正在逐渐发育。
他们能够通过听觉、视觉、触觉和嗅觉来感知他们周围的环境。
4-6个月:在这个阶段,婴儿开始发展一些更加复杂的运动技能和认知能力。
以下是婴儿4-6个月时的特征和特点:1.运动发展:在这个阶段,婴儿能够坐起来并保持平衡。
他们也开始爬行和滚动,试图通过摇摆、扭动和踢腿来探索他们周围的环境。
2.语言和沟通:4-6个月的婴儿开始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并能够模仿成人的笑声和咿呀声。
他们也能够通过哭泣、咿呀声和表情来表达需求和情感。
3.情感和社交发展:在这个阶段,婴儿开始对其他人和他们周围的环境更加感兴趣。
他们能够通过触摸、握手和咀嚼玩具来与成人和其他婴儿互动。
4.手眼协调:4-6个月的婴儿开始运用手部和眼部的协调能力。
他们能够伸手抓住物体,并尝试将物体放入嘴里以进行口腔探索。
7-12个月:在这个阶段,婴儿能够更加独立地探索他们周围的环境,并开始展示一些自我主张的行为。
以下是婴儿7-12个月时的特征和特点:1.立体动作和行动发展:在这个阶段,婴儿能够爬行、站立和在家具上行走。
他们也开始用手指指向物体,并尝试更复杂的动作,如捏、敲打和撕裂。
2.语言和沟通:7-12个月的婴儿能够发出更复杂的声音,并能够模仿成人的语言。
他们也能够识别一些简单的词语,并开始尝试使用手势、声音和表情来表达需求和情感。
婴幼儿生长发育对照表

婴幼儿生长发育对照表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是家长们特别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
不同年龄的婴幼儿在生长和发育方面会有一定的差异,因此了解婴幼儿生长发育对照表可以帮助家长们更好地了解并评估他们的孩子的生长情况。
本文将介绍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对照表,并结合具体的年龄段来详细讨论。
第一阶段:0-6个月在0到6个月的这个阶段,婴儿的生长迅速,身体各项指标都在不断发展。
体重:新生儿的平均体重在出生后的第10天左右回升到出生体重的110%左右,一个月时增加到出生体重的120%至130%。
3个月时,体重大约是出生体重的150%至160%。
到6个月时,体重增加到出生体重的170%至180%。
身高:婴儿的身高每月增长大约2.5厘米至3.8厘米。
到6个月时,婴儿的身高大约是出生时的1.2倍至1.3倍。
头围:婴儿头围在出生后的3个月内持续增长,经过一段时间的缓慢增长后,到6个月时,婴儿的头围大约会增加到出生时的1.3倍。
第二阶段:6-12个月在6个月到1岁之间,婴儿的生长速度会相对减缓。
体重:从6个月到1岁,婴儿的体重增长速度会明显下降。
大约每个月增加450克至900克。
到1岁时,婴儿的体重会达到出生时的2倍至2.5倍。
身高:6个月到1岁期间,婴儿的身高增长速度会明显减缓。
大约每个月增长0.6厘米至1.3厘米。
到1岁时,婴儿的身高大约会达到出生时的1.4倍至1.6倍。
头围:6个月到1岁期间,婴儿的头围增长速度也会放缓。
大约每个月增加0.4厘米至0.8厘米。
到1岁时,婴儿的头围大约会增加到出生时的1.6倍。
第三阶段:1-3岁在这个阶段,婴幼儿的生长速度进一步减缓,但身体各项指标仍然在稳步增长。
体重:从1岁到3岁,婴幼儿的体重增长速度减慢至大约每年增加2至3公斤。
到3岁时,婴幼儿的体重大约是出生时的3倍至4倍。
身高:从1岁到3岁,婴幼儿的身高增长速度相对较慢,大约每年增长5至10厘米。
到3岁时,婴幼儿的身高大约是出生时的1.7倍至2.0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婴幼儿成长各阶段特征
第一个月护理:尽量坚持母乳喂养,实施三早:早开奶、早接触、早吮吸。
充分皮肤接触,多搂抱、多抚摸。
动作:能竖抱抬头,以配合喂奶,给小儿随音乐节拍,做四肢运动。
言语:时刻不忘和宝宝对话,和宝宝相距20厘米,以微笑和丰富表情看着宝宝。
认知:悬挂一些色彩鲜艳,能发出一些声响的东西,让宝宝集中视力、视听。
情绪和社交:训练宝宝能注视玩具的摇晃,并随着玩具发声,手足舞动。
生活自理:通过视—便盆,听—声音(用“嘘”表示小便,“呜”表示大便,让宝宝形成排泄的条件反射。
第二个月护理:合理营养,坚持母乳喂养,预防肥胖症。
开始把大小便。
动作:练习俯卧抬头,每天至少2次,每次半小时以上。
看自己小手。
语言:引逗发音(单音节)。
认知:视力集中,视听定向。
嗅、味觉训练。
情绪和社交:笑和条件反射。
户外活动,坚持日光浴(弱阳光)、空气浴、水浴、做婴儿体操。
生活自理:把大小便。
第三个月护理:注意预防佝偻病。
服第一粒预防小儿麻痹糖丸。
注意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动作:能俯卧抬头,够物抓握,能四肢运动,坚持作婴儿被动操。
言语:能找声源,对声音有反应。
给婴儿讲故事,听音乐,进行母子对话。
认知:触摸物体,能亲近母亲,将视线随声音或物体的移动而转移。
情绪和社交:会出声搭话,见人会笑。
生活自理: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晚上逐渐停止喂奶,早饭
后定时大便。
第四个月护理:坚持母乳喂养。
预防贫血,添加蛋黄,肝泥等。
防治消化不良。
服第二次预防小儿麻痹糖丸,注射第一次“白百破”混合药剂动作:能用前臂支撑俯卧抬头、翻身、拉坐,能够取玩具,准确抓握,见物伸手并朝物体接近。
言语:能咿呀学语,学发声。
认知:能寻找目标,头转向声源,感知物体,喜欢照镜。
情绪和社交:抚摸妈妈的脸,做“藏猫”游戏。
生活自理:用勺大口舔食,培养良好的睡眠习。
第五个月护理:添加辅食:蛋黄、米糊、鱼泥、水果泥、青菜汁等。
服第三次预防小儿麻痹糖丸,注射第2次“白百破”混合制剂。
预防缺铁性贫血。
动作:每日扶坐、扶站、扶蹦,引导抓悬吊玩具。
用抓握玩具训练手指的运动。
言语:模仿发音,理解自己的名字,叫名回头。
认知:寻找失落玩具或铃铛,认识物名,从看到指。
情绪和社交:继续玩照镜子游戏,训练分辨面部表情。
生活自理:引导宝宝自喂饼干等软的易拿食品。
第六个月护理:添加辅食:肉泥、鱼泥、动物血、菜泥、水果泥。
出牙数0-2个。
动作:继续每日做婴儿操,练习翻身。
让小儿练习独坐,匍行。
够取小物体,选择物体,能将玩具扔掉再拿,将玩具换手。
言语:模仿发音,能发4-5个辅音,听声辨别人物,听声拿玩具,听儿歌做动作。
认知:会认生,以哭表示反抗。
情绪和社交:伸双臂求抱,扩大交际范围。
生活自理:自喂食品。
第七个月护理:添加固体食物,如饼干,肉末等,增加含铁
高的食物。
注意卫生,预防传染病。
动作:由匍行转到爬行,能连续翻滚,继续练习抓握小玩具,能双手玩玩具,并能够对击。
言语:用动作表示语言,懂得“不”的意义。
认知:认识身体部位,如鼻子。
寻找小的物品。
情绪和社交:学习挥手,拱手动作。
生活自理:喝杯中的水,与同伴交往,养成安静入睡,高兴洗脸,定时定地大小便的好习惯。
第八个月护理:辅食多样化,添加含蛋白质多的食物。
要逐渐增加饮食,注意消化不良。
动作:要孩子充分爬行,不爬或爬行不足是造成感觉统合失调的主要原因。
充分爬行是全方位的感觉统合训练。
能够拉物站起。
能捏取小的物品,如小糖果,花生米等。
言语:注意孩子的发音,跟着重复他所发的音。
用动作表示音的意义。
表示“要”,并用动作表示“谢谢”。
训练语言动作联系,服从简单的言语命令,如“坐下”、“给我”等。
认知:继续认身体部位。
配合音乐,节奏感知。
寻找被遮住的玩具。
情绪和社交:能通过镜子认识自己,妈妈等。
继续让孩子多与人交往,注视大人行动。
生活自理:学拿勺子喂饭。
第九个月护理:母乳开始减少,早、中、晚餐以辅食为主。
动作:能够帮助站立、坐下,并示意迈步,能向前、向后、向左、向右等花样爬行。
言语:理解简单的语言,能说一些简单动词,如走、坐等。
简单的言语动作练习。
给幼儿念儿歌,讲故事,看色彩鲜艳的图书。
认知:识图认物,逐渐接近生人。
情绪和社交:模仿大人动作,并配上相应的简单的儿歌或短语。
生活自理:训练宝宝养成大
小便坐盆的习惯,配合穿衣。
第十个月护理:制定断母乳计划。
主食逐渐代替辅食。
与父母同桌进餐。
动作:由扶行到独走,能灵活站起坐下,能够按指令将东西放进去,拿出来。
言语:继续练习模仿发音,扩大范围,能指图回答问题。
认知:用食指表示1,训练小儿有意识模仿动作,能够识图,识物,识字。
情绪和社交:继续训练模仿大人动作,寻找物体,如小球。
生活自理:能捧杯喝水,配合穿脱衣服。
第十一个月护理:注意饮食的科学化,避免偏食和挑食。
动作:可以用色彩鲜艳的蜡笔在纸上乱涂乱画,把书打开又合上。
能够爬越障碍,能用脚踢球。
言语:用一个音表示要求,给宝宝念押韵的儿歌,唐诗建立其韵律感知觉。
认知:有大与小的概念、会指图中有特征的部分。
情绪和社交:能随节奏明快的音乐点头,拍手,同小朋友一起玩。
培养愉快的情绪。
生活自理:培养安静坐着吃饭的习惯。
进一步学习用勺子。
第十二个月护理:用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给婴儿注射乙脑疫苗。
动作:能独立走几步,扶住床边或沙发蹦跳,能独立翻书,继续加强手的动作。
言语:能有意识的发音,表达自己的愿望。
认知:认识颜色一种。
情绪和社交:能主动配合大人的日常生活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用动作表达愿望。
生活自理:控制排便。
能在大人帮助下完成脱帽、戴帽子等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