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曝注胶猪肉黑幕 先注入化学制剂再注水

合集下载

什么是注胶猪肉

什么是注胶猪肉

什么是注胶猪肉注胶猪肉是注水肉的升级版,一般很难拿肉眼看得出来,它是利用一些化学的东西,可以将猪肉的颜色变得更鲜艳,而且里面含保水剂的成份,即使这个肉卖臭了,颜色还是新鲜的,一点水都没有。

猪肉是百姓日常生活的主要副食品,一些不法商贩、屠宰厂却通过给猪喂食“瘦肉精”、注水等方式,牟取暴利。

给猪灌水能排出来,灌了胶就排不出来,为了使每头猪增重7-10斤,让猪长“膘”,居然将一种胶质的合成剂强行灌注在活猪体内。

不管是红心鸡鸭蛋、还是下蛋的鸡鸭;也不管食品保鲜膜含毒,还是某些农副产品农药含量超标;不管是豇豆含毒,还是火锅中的“一滴香”、“辣椒精”和“火锅红”等,已经切实反映出食品添加剂领域的确乱象频现。

这些年来,不管是苏丹红、红心蛋,还是毒大米、毒奶粉、毒猪肉,此类事件之所以屡罚屡现,根源还是因为有三大“顽疾”久未得到根治。

其一,企业社会责任感缺失,将获取利益作为唯一目的,这一“顽疾”存在,酿成企业顾钱不顾德。

为了有个卖相,养猪户让猪们吃“瘦肉精”,使猪得到外表美。

因为他们知道,生猪停喂“瘦肉精”一周,就检测不出来了。

因肥肉少、瘦肉多,企业屠宰加工“瘦肉精”猪后,每头可多挣不少钱。

济源双汇一天能宰五六千头,一年因此而增加的利润之大可想而知。

企业与个人一旦失去基本的社会责任感,就是迷失基本的道德底线。

总认为别人加瘦肉精,我也得加。

尽管他们的脑中早就明白,我国法律早已明令禁止添加瘦肉精。

再者,不仅企业捡了监督者之漏,而且监管者更像是“稻草人”。

诚如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所指出的那样,这起事件暴露出严重的监管缺失。

当前在抽检中,按百分之几的比例对生猪实行“瘦肉精”项目抽检,难免就有“漏网之猪”。

据悉,全国每年出栏生猪6亿头。

应对如此庞大的生猪生产量,全部检测或高比例检测难度当然较大。

但我们完全可以改变我们的抽检程序,比如是否将抽检的周期缩短,是否该怀疑一切所谓的名牌企业。

只要我们的抽捡程序设置上更科学、更全面、更严密一些,作为品牌企业的双汇就难以捡到这个监管之漏的。

北京市查抄六处猪肉注水黑窝

北京市查抄六处猪肉注水黑窝

北京市查抄六处猪肉注水黑窝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畜牧业》
【年(卷),期】1994(000)011
【摘要】据《肉禽蛋信息》报道,8月26日凌晨4点20分,北京市朝阳区工商局根据群众举报,在来广营派出所和联防队的配合下,在来广营乡红军村当场查获6起猪肉注水案。

案犯7人分别是河北省任丘县和河南省
【总页数】1页(P33-3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03
【相关文献】
1.挂羊头卖猪肉冯卯镇取缔一羊肉片加工“黑窝点” [J], 张松青
2.正义终将战胜邪恶--北京市塑料十三厂查抄假冒口罩纪实 [J], 王孝辉;于振江
3.水猪肉、注水猪肉、白肌猪肉的兽医卫生检验 [J], 赵晓瑞
4.项城市捣毁一病死猪肉屠宰黑窝点 [J],
5.北京市劳动局在拓宽就业渠道方面实现六处突破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市场上“注胶肉”越来越多,大家要学会识别了

市场上“注胶肉”越来越多,大家要学会识别了

市场上“注胶肉”越来越多,大家要学会识别了继“注水肉”后,最近一种叫“注胶肉”的肉类又泛滥了。

“注胶肉”从外表上看和真肉几乎没有区别,吃起来也相差无几,但是没什么营养价值,让人吃后浑身无力,精神萎靡,具有很大的迷惑性和危险性。

如何定义注胶肉:就是在动物体内注入食用胶和血水的混合物,锁住水分,以便增加肉的重量。

目的只有一个,当然是为了高利润。

为了让注胶肉不变质,商家会添加很多添加剂,对人体的危害不言而喻。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那么市场上什么肉是注胶肉呢第一种就是便宜的牛肉现在有很多人喜欢吃牛肉,但是大家知道,牛肉比鸡肉,猪肉贵多了。

但是网上却出现了各种卖牛排的商家,主播,价格低到离谱。

也许大家不知道,这些打着味道好,价格便宜实惠的口号的牛肉,大部分是注胶肉做成的。

由于买的人多,销量大,所以商家比卖真牛肉更挣钱。

第二种就是火锅店里各式各样的肉丸子。

一到冬天天气降温,大家最喜欢的就是约家人朋友去吃火锅,很享受那种氛围。

大家知道,火锅的菜无非就是肉、蔬菜,还有丸子。

丸子里面最常见的就是牛丸和鱼丸。

由于价格“公道”,味道可口,丸子深受大家的喜爱。

只是大家不知道,这些瓦子不是肉做的,而是用食用胶和添加剂合成的,没有营养价值不说,还大大增加了患病风险。

第三种就是羊肉卷和牛肉卷等“高档食材”可以说这些羊肉卷和牛肉卷也是用食用胶做的,虽然口感非常好,大危害也是很大的。

注胶肉的识别方法:一按二看三闻。

一摸就是摸肉质,正常肉又手按下去会逐渐恢复,而注胶肉不会恢复。

二看就是看颜色。

注胶肉大多呈现淡黄色,那是因为含有卡拉胶。

三闻就是闻气味。

卡拉胶的气味是刺鼻的。

注胶肉价格便宜,口感很好,但是没有营养价值,含添加剂太多,为了健康,大家在生活中尽量避免食用才是。

注水猪肉法律案例(3篇)

注水猪肉法律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其中注水猪肉事件更是引起了广泛关注。

注水猪肉是指在猪肉加工过程中,人为地将水注入猪肉中,使猪肉重量增加,以提高销售价格。

这种行为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破坏了市场秩序。

本案例以某市发生的注水猪肉事件为例,分析注水猪肉的法律责任。

二、案情简介2018年3月,某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例行检查中发现,某猪肉批发市场的部分猪肉摊位销售的猪肉存在注水现象。

经调查,这些猪肉来源于某屠宰场。

随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涉案的猪肉摊位和屠宰场进行了查处。

三、案件处理1. 涉案猪肉摊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四条的规定,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涉案猪肉摊位作出了以下处罚:(1)没收违法所得;(2)罚款人民币5万元;(3)吊销食品经营许可证。

2. 涉案屠宰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三条的规定,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涉案屠宰场作出了以下处罚:(1)没收违法所得;(2)罚款人民币10万元;(3)吊销生猪定点屠宰证。

四、案例分析1. 注水猪肉的法律性质注水猪肉属于违法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保证食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不得生产经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

注水猪肉因注入水分,导致猪肉质量下降,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属于违法行为。

2. 注水猪肉的法律责任(1)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条的规定,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行政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和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并可以没收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一)用非食品原料生产食品、食品添加剂,或者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食品、食品添加剂的;(二)生产经营营养成分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的;(三)生产经营或者使用有毒、有害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的;(四)生产经营或者使用国家禁止使用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的;(五)生产经营或者使用未按规定进行检疫或者检疫不合格的肉类,或者生产经营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加工品;(六)生产经营或者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食品添加剂;(七)生产经营或者使用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肉类及其制品;(八)生产经营或者使用注水或者注入其他物质的肉类;(九)生产经营或者使用未按规定进行检疫或者检疫不合格的肉类,或者生产经营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加工品;(十)生产经营或者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十一)生产经营或者使用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肉类及其制品;(十二)生产经营或者使用注水或者注入其他物质的肉类。

记者曝注胶猪肉黑幕 先注入化学制剂再注水

记者曝注胶猪肉黑幕 先注入化学制剂再注水

记者曝注胶猪肉黑幕先注入化学制剂再注水导读:猪肉是百姓日常生活的主要副食品,然而,近日有媒体曝光称在盐城市滨海县有超过60%以上的猪肉是“注水猪肉”,已经形成了一条“注水肉”产业链。

据了解猪在被注水后,胃肠道细菌可通过血液循环进入肌肉,人体食用后对健康极其不利,长期食用还可损伤智力有致癌风险。

猪肉是百姓日常生活的主要副食品,近几年一些不法商贩、屠宰厂却通过给猪喂食“瘦肉精”、注水等方式,牟取暴利,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国家商务部、公安部、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以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部门经过几年的全力打击,这类违法行为得到了遏制。

但不久前记者接到举报,称在盐城市滨海县有超过60%以上的猪肉是“注水猪肉”,已经形成了一条“注水肉”产业链,当地居民是人心惶惶,急切盼望有关部门能管一管。

据知情者介绍,盐城滨海县孟舍新菜场是全县最大的猪肉批发集散地,“注水猪肉”就是通过这个菜场输入滨海县城,上到居民的餐桌上,当地的小刀手称这种“注水猪肉”叫“水货”。

一位知情者称:“现在整个市场上注水注胶肉,占整个滨海肉市场的60%到70%,他们主要的进货渠道,一是在本省以涟水‘水货’为主,在山东主要以临沂和日照这两个地方的‘水货’比较严重。

”猪被注水知情者透露,目前外地屠宰厂普通存在生猪注水现象,这在行内已经成为一条心照不宣的铁律,不给生猪注水的屠宰厂因为难以压低肉价,有的被迫转变经营,有的甚至倒闭,但更多的却是随波逐流。

“比如说200斤的猪,不动手脚的话,可以杀到130斤左右的毛猪,就是白条猪,现在经过注水或注胶,能过到 150斤或160斤,这不得了,这水就变成肉了。

”知情人透露。

新鲜的猪肉一般色泽亮丽,注水后不仅颜色黯淡,且肌肉松弛,消费者凭肉眼就能分辩,那么这些屠宰厂是用什么方式瞒天过海呢?知情人说出了其中的秘密:“注胶肉是注水肉的升级版,一般老百姓很难拿肉眼看得出来,利用一些化学的东西,可以将猪肉的颜色变得更鲜艳,而且里面含保水剂的成份,即使这个肉卖臭了,颜色还是新鲜的,一点水都没有。

花样翻新 肉里注水 一成不变 坑骗顾客

花样翻新  肉里注水  一成不变  坑骗顾客

花样翻新肉里注水一成不变坑骗顾客
王景聚
【期刊名称】《中国质量万里行》
【年(卷),期】1994(000)006
【摘要】向猪、牛、羊肉里注水,坑骗消费者已成为严重的社会公害。

不仅个体屠宰户这么干,一些集体、国营屠宰、经销单位也这么干。

"注水肉"成了一种生财之道。

注水的方法也花样翻新.现已出现了"科技型"注水法
【总页数】1页(P5-5)
【作者】王景聚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03
【相关文献】
1.病死肉、变质肉和注水肉的鉴别方法 [J], 徐炳成;马艳菲;林鹏超;吴树军
2.当前注水肉新的表现形式分析与对策——关于苏北地区注水肉的市场调研与思考[J], 陈宽平;丁文卫;张洪让
3.PSE肉、注水肉、注胶肉的主要危害及检验方法 [J], 程灵豪;王余良;林绍伟
4.“注水肉”、“注胶肉”、“注药肉”的鉴别和处理 [J], 王芳璐; 王红
5.注水牛肉进京城——千吨污水注入肉里令人心惊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头活牛被注水60公斤背后的残忍黑幕

一头活牛被注水60公斤背后的残忍黑幕

一头活牛被注水60公斤背后的残忍黑幕作者:来源:《文萃报·周五版》2018年第47期10月底的一个凌晨,南京润恒肉类冻品交易市场内的许多牛羊肉批发部热火朝天。

现场准备购买牛肉的商户说,这家的牛肉价格每公斤在56到60元之间,要比其他商家便宜6块钱左右,如果要得多,还能再便宜些。

便宜的背后隐藏着残忍的黑幕。

记者跟踪一辆货车,找到了位于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高桥村的一处屠宰点。

11月1日晚上8点左右,记者来到了这家屠宰点附近,黑漆漆的夜空中不时传来牛的惨叫声。

透过屠宰点的窗户,记者看到4头待宰的黄牛被拴在一个围栏上,而在这几头牛的鼻孔上,都插着一根塑料水管。

一头牛注水大约60公斤,以此来达到给牛增重的目的。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些牛的肚子已经被撑得滚圆,身上还出现了浮肿。

就在记者拍摄时,一头被大量注水承受不住而跪倒在地的牛,眼中流出了痛苦的泪水。

记者在长时间的跟踪调查过程中发现,向南京销售注水肉牛的屠宰点不止全椒这一处。

在安徽省来安县水口镇,同样有一个注水牛屠宰点。

11月16日,南京市公安局食品药品环境犯罪侦查支队联合多个部门对位于安徽全椒、来安的两个注水牛屠宰点进行突击查处,抓获犯罪嫌疑人29名。

注水肉危害多因操作简单方便、成本低、利润大,个别经营肉食的不法商贩为了牟取暴利,在宰前或宰后对畜禽人为地采用注射器、压力泵等工具,强行给畜禽注入水分,以此增加畜禽胴体的重量。

注水肉含水量高,水以肉价出售,利润丰厚。

据统计,每头牛注入水量大约是牛本身重量的20%左右。

注水肉不仅仅损害经营者的信用,还会对消费者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

据动物检疫站专家介绍,因为注水进入动物的肌体后,会引起肌肉的膨胀性破裂,导致蛋白质流失多。

肉汁中的生化内环境及酶生化系统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使肉的尸僵成熟过程延缓,降低了肉品的质量。

此外,因为水中含病原微生物,加上操作過程中缺乏消毒手段,因此易造成病原微生物的污染。

这样不仅使肉的营养成分受到破坏,而且将产生大量细菌毒素物质。

你买了注水猪肉吗

你买了注水猪肉吗

龙源期刊网 你买了注水猪肉吗作者:成志文来源:《保健与生活》2007年第11期说起注水肉,以前我们谈论较多的是牛肉和羊肉。

今年上半年开始的猪肉价格的持续上涨,也让一些不法商贩在猪肉上动起了歪脑筋。

为了牟取暴利,他们想方设法给猪肉增重,通过各种手段往猪肉里面注水。

“现在肉价那么贵,一些商贩还要捣鬼,缺斤少两不说,还在猪肉里面加东西。

”一位正在买肉的大妈的怨言道出了大多数消费者的愤慨,而更多的是无奈。

给猪肉注水,不仅是商业上的欺诈,更重要的是对食用者的健康有极大的潜在威胁。

对此,全国优质商品瘦肉猪生产基地县之一的潼南县工商局李局长说:“这不仅仅是短斤少两的问题。

给猪肉注水等于注毒,食用后对人的身体健康有极大危害。

”细数注水猪肉的危害,主要有3点。

一是会降低肉的品质。

因为大量的水进入动物体内后,会引起细胞膨胀性的破裂,导致蛋白质流失,肉质中的生化内环境及酶生化系统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从而降低了肉的品质。

二是产生有毒物质。

给猪灌人大量水后,猪胃肠严重弛张,收缩能力减弱,肠道蠕动缓慢。

猪胃肠道内的食物会腐败,然后分解产生氨、胺、甲酚、硫化氢等有毒物质。

这些有毒物质通过重复吸收后,遍布猪的全身肌肉,最后被人吃进。

此外,大量灌水,猪的胸腔受到压迫,呼吸困难,造成其组织缺氧,机体处于半窒息和自身中毒状态,胃肠道细菌通过血液循环进入肌肉,食用后对人体也不利。

三是易造成病原微生物的污染。

注入猪体内的水内往往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和各种病原微生物,注入了大量水分的猪肉被消费者购买食用后,就可能发生不明原因的食物中毒和各种疾病,给人们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

另外,为了让猪吸收更快,有的贩子甚至还在水中加入洗衣粉。

注水猪肉对人体健康的威胁是较大的,消费者购买时一定要注意鉴别。

而注水猪肉在市场上销售的价格偏低,对消费者又有一定的诱惑力。

在购买猪肉时,要做到“一看,二摸,三试”。

一看正常的新鲜猪肉,肌肉有光泽,红色均匀,脂肪洁白,表面微干,有皱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者曝注胶猪肉黑幕先注入化学制剂再注水导读:猪肉是百姓日常生活的主要副食品,然而,近日有媒体曝光称在盐城市滨海县有超过60%以上的猪肉是“注水猪肉”,已经形成了一条“注水肉”产业链。

据了解猪在被注水后,胃肠道细菌可通过血液循环进入肌肉,人体食用后对健康极其不利,长期食用还可损伤智力有致癌风险。

猪肉是百姓日常生活的主要副食品,近几年一些不法商贩、屠宰厂却通过给猪喂食“瘦肉精”、注水等方式,牟取暴利,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国家商务部、公安部、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以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部门经过几年的全力打击,这类违法行为得到了遏制。

但不久前记者接到举报,称在盐城市滨海县有超过60%以上的猪肉是“注水猪肉”,已经形成了一条“注水肉”产业链,当地居民是人心惶惶,急切盼望有关部门能管一管。

据知情者介绍,盐城滨海县孟舍新菜场是全县最大的猪肉批发集散地,“注水猪肉”就是通过这个菜场输入滨海县城,上到居民的餐桌上,当地的小刀手称这种“注水猪肉”叫“水货”。

一位知情者称:“现在整个市场上注水注胶肉,占整个滨海肉市场的60%到70%,他们主要的进货渠道,一是在本省以涟水‘水货’为主,在山东主要以临沂和日照这两个地方的‘水货’比较严重。

”猪被注水知情者透露,目前外地屠宰厂普通存在生猪注水现象,这在行内已经成为一条心照不宣的铁律,不给生猪注水的屠宰厂因为难以压低肉价,有的被迫转变经营,有的甚至倒闭,但更多的却是随波逐流。

“比如说200斤的猪,不动手脚的话,可以杀到130斤左右的毛猪,就是白条猪,现在经过注水或注胶,能过到 150斤或160斤,这不得了,这水就变成肉了。

”知情人透露。

新鲜的猪肉一般色泽亮丽,注水后不仅颜色黯淡,且肌肉松弛,消费者凭肉眼就能分辩,那么这些屠宰厂是用什么方式瞒天过海呢?知情人说出了其中的秘密:“注胶肉是注水肉的升级版,一般老百姓很难拿肉眼看得出来,利用一些化学的东西,可以将猪肉的颜色变得更鲜艳,而且里面含保水剂的成份,即使这个肉卖臭了,颜色还是新鲜的,一点水都没有。

”知情者告诉记者,滨海县的注水注胶猪肉一半以上来自山东,由一家名为“祥龙食品有限公司”的屠宰厂供给孟舍新菜场一个姓李的猪肉批发商,再由他分给各个菜场的肉贩:“李家的猪肉主要从日照拿为主,在西湖镇那个地方,由他集中采购,然后分散经销,阜宁、东台、大丰也有客户来拿注胶的猪肉,拿回本地去卖。

”情况是否如知情者所说,在国家几次三番的严打下,仍有不法屠宰厂对生猪注水注胶,记者随后以南京一家超市采购员的身份驱车来到山东日照,在线人的帮助下联系到了屠宰厂的老板,在屠宰厂的院子里,记者发现了一辆滨海牌照的货车,知情人确认这就是李某拉货的车。

山东祥龙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焦老板称:“我们这边三四百头没问题,要上量,不上量真的不行,什么货都有。

”焦老板介绍,他的猪肉分四级,四级肉质最差,但不管是哪一级的猪肉,都要注水,只是水量的多少不一样:“猪不灌水不可能的,这里头有时候他的价格低,肯定不正常,你不能说货好价格又便宜。

”伙计也表示,这个水分的多少可以控制。

记者表示供给超市的猪肉最好不要注水,对此焦老板显得很不屑,他表示南京许多公司和超市都有“注水肉”:“南京超市也送,送到苏食。

苏食我看什么地方都有送的,还挺多。

”焦老板坦言,往生猪体内注水已成了屠宰业内公开的秘密:“我们也不想冒这个险,现在查得也严,要是做干货咱们也不怕,但我们从良心上来讲,都想做干货,谁也不想做水货,但现在市场就那样。

”记者想看生猪注水现场,焦老板表示注水都要到晚上,并拒绝了记者在厂里等到晚上的请求。

第二天晚上8点,记者赶到涟水县一家名为“鹏达冷冻厂”的屠宰厂,站在厂门外就听见猪撕心裂肺的叫声,知情人告诉记者,这是厂里的工人在做注水的前期准备。

趁屠宰厂老板不备,记者混进了办公室后面的猪圈,几名工人正用一根根绳索套往猪的上唇,死死捆绑在铁栏杆上。

一名工人告诉记者,不将猪绑牢的话,灌水时皮管很容易戳伤猪内脏,导致猪死亡,猪肉的品质自然大打折扣。

工人说:“有二遍水的,有三遍水的,还有最少的,还有不问水大的,随你灌。

”工人表示,生猪体内注水多少决定了宰杀后猪肉的价格,因此一般由猪肉批发商提出要求,再由屠宰厂工人操作。

随后,这名工人以注水现场过于残忍为由,将记者赶了出来。

但在厂办公室,记者借屠宰厂负责人短暂离开的机会,透过办公室后窗,还是拍到了工人注水的画面。

屠宰厂负责人告诉记者,就在上个月厂里差点出了事,因此加强了管理:“上回一个猪贩从我家拿猪,拿药(胶)打的,不是差一点坐牢啊。

”这名负责人表示,现在厂里只给猪注水,但在涟水县一家名为“东联食品有限公司”的屠宰厂,老板一直给猪体内注胶,以保证注水后猪肉色泽依旧:“金老板家就注的胶,里面就含瘦肉精,只要注了东西检测,我敢保证,站这就能测出来。

”不过,这名负责人十分羡慕那个金老板的“防检”措施:“都是多少道门封起来了,要厂门好进,早已经叫他曝光了,兽医逮过几回没逮到。

”真如这名负责人所说,一个屠宰厂如此戒备森严?第三天,记者通过中间人联系上了金老板,刚进入厂区就发现四周布满摄像头。

听说记者是南京一家大型连锁超市的采购员,金老板拍胸脯保证他的猪肉是全涟水卖相最好的:“你看我那腿子,剁下来那腿子,挂在那一滴水不出来,你看有水吗?”知情人告诉记者,只要往猪肉内掺杂一些特殊物质,就能保证注水后不溢出,且卖相很好:“注胶肉分两种,有一种是直接掺和在水里,掺一种叫卡拉胶,掺一些凝固剂和人工色素,直接和水和在一起,利用高压泵打到猪身上,还有一种叫打针剂,这个打到猪上,里面有沙丁胺醇和保水剂的东西,打完针后猪特别的渴,然后就要不停往猪身上注水,注完后就可以将药稀释了。

”金老板否认自己往生猪体内注水注胶,但当记者谈到其它屠宰厂都注水时,他却显得很在行。

他说:“能跑的猪,水不一定小,我告诉你怎么弄的,几百头猪当中里头,肯定要死到几十头猪。

”等待了两个小时后,金老板才同意带记者参观工厂,穿过一片空地,又绕过一堵高墙,记者才进入猪圈,此时许多猪都大腹便便,有些连走路都困难,而在不远处,还有几头死猪挂在钩子上,知情人告诉记者,那几头猪是被水撑死的。

根据国务院颁布的《生猪屠宰管理条例》以及商务部、公安部、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等部门对“放心肉”的要求,不允许屠宰厂向生猪体内注水或注入其它物质,并要求动物检疫部门派人驻厂监管,商务局也会派人不定期检查,事实上,在记者调查期间,根本没见到一名主管部门的监管人员,猪肉出厂时却依旧能具备检疫合格证。

知情人解释到:“各个部门都怕找事,关键是注水肉、注胶肉,第一是取证难,第二涉及到检疫检验的东西比较麻烦。

”“注水肉”的宰杀管理出现真空,那么进入销售环节时,又是否监管有力呢?从生猪养殖、屠宰直到批发零售,国家有关部门制定了大量法规加以约束,当异地猪肉进入本地市场时,地方主管部门也会进行复检,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含水量是否超标、猪肉内是否添加“瘦肉精”等有害物质,都会被检验出来。

那么日照、涟水生产的“注水肉”又是如何瞒天过海,输入到滨海县境内呢?据知情人称,孟舍新市场的徐某是滨海县第一个销售“注水肉”的批发商,而供货的正是涟水县东联食品有限公司金老板,我们记者进行了一次跟踪采访。

晚上8点多,记者跟随徐某的货车来到东联食品有限公司。

据知情人透露,为了保证猪不死亡,工人往往将水分几次注入猪的体内,但在注水时猪的胸腔受到压迫,会处于半窒息和自身中毒状态,因此二三个小时后宰杀最合适。

果然,记者在等待了3个小时后,一辆货车驶离了东联食品有限公司。

凌晨1点半,这辆货车开进了滨海县孟舍新市场,停在了一家名为“徐二鲜肉店”门口。

按规定,异地猪肉进入滨海市场,必须经过滨海县检疫部门复检后,才能对外销售,但守候在徐某店门口的肉贩们等不及了。

凌晨三点,一名戴着帽子的检疫人员赶到市场,记者跟随他进入一家刚到货的猪肉店里,这名检疫人员接过批发商提供的外地猪肉检疫合格证,开始为每头猪出具单个检疫合格证明,却始终没对猪肉进行复检,甚至摸都没摸一下。

记者举报旁边徐某家没等检疫便卖光了猪肉,而且猪肉涉嫌注水注胶,但这名检疫人员毫不在乎。

他说:“不管打胶不打胶,省里也不好查除非你在食品站发现把猪打趴那个地方,我们检查是不是有病,工商部门检查食品安全。

”很快这名检疫人员开好了检疫合格证明,随后向猪肉批发商提出收费。

猪肉批发商提出质疑:“你们就晓得收钱,怎么不查查,人家讲打水的没人问,打胶的没人问。

”该检疫人员回答:“他家说你家,你家说他家。

”见批发商不愿意付钱,这名检疫人员也不恼火,收拾东西后便匆匆奔往下一家。

按规定,检疫人员开出的检疫合格证明,在猪肉进入菜市场销售时,必须张贴在显眼处,以便顾客查询。

早上七点多,记者来到滨海县城北菜场,发现这里没有一个摊点按规定张贴检疫合格证明。

记者逛了一圈发现,许多肉摊的新鲜猪肉上渗出一层细细的水珠,拿纸巾贴上去后,很容易就扯了下来,而新鲜猪肉因为有一定黏性,不会出现这类现象。

见记者有点懂行,一名肉贩急了,称:“鲜肉才这样的啊,反正我们这个肉比你们南京的好,你们南京的肉水大。

”听了肉贩的话,一旁正在买肉的居民很生气:“都是胶和水注起来,老百姓买不到好肉吃,我们就拣好肉挑吧,像他腰子好的,我就买这个。

”居民告诉记者,大菜场的肉相对好些,水比较少,但在一些露天市场,猪肉往往比市价还要便宜,水自然要多一些,有些甚至注了有害物质。

记者随后找到了一处露天市场,当天滨海市场五花肉价格为每斤13块,但这里的肉贩报价都比较低。

滨海县露天市场肉贩说:“本地肉,你看,12块一斤,这是昨天的。

”记者假称是一家单位食堂的采购员,立即有几名肉贩围了上来,一名肉贩称自己的猪肉是自家宰杀的:“没有注水,我自家杀的。

”但记者表示对私自宰杀的猪肉不放心,那名肉贩赶紧又摸出一张检疫合格证明,称自己是正规食品站供货:“今天早上在食品站杀来的你把这个带食堂去,这就是今天早上杀的,今天早上只杀一个,报税报了47,不杀猪没得这个单子。

”市场如此混乱,难怪“注水猪肉”横行,记者拨打了滨海县工商局315投诉电话,对方却要求记者找工商局下属的另一个部门。

滨海县工商局工作人员说:“这是我们放心消费办公室的电话。

”记者又拨通了食品放心消费创建办的电话,对方称记者找错人了:“我们是放心创建办公室,监督的话还要找市场监督办公室。

”当记者举报说滨海县有很多注水猪肉后,这名工作人员粗暴地挂断了电话。

但滨海县工商局市场监督办公室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因为国家对注水猪肉没有检测标准,所以无法上门查处:“我们到了现场,你说是注水的,他说不是注水的。

”记者告诉他,国家关于猪肉含水量是有明确标准的,那就是不超过76.5%,这名工作人员则表示:“我们工商部门是行政管理,怎么检测呢?你说检测部门动检啊,都没有办法了,你说我们行政管理怎么来检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