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一则成功堵截电信诈骗的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2024年银行成功堵截电信诈骗案件简报范文(3篇)

2024年银行成功堵截电信诈骗案件简报范文(3篇)

银行成功堵截电信诈骗案件简报范文(3篇)银行成功堵截电信诈骗案件简报范文(精选3篇)银行成功堵截电信诈骗案件简报范文篇1近日,一男一女两位客户神色慌张,匆匆忙忙的来到中国银行勉县支行营业部。

客户称自己在网上办理了一笔贷款,不但没有办下来,而且现在需要额外向对方汇10000元,还被客服告知如果不汇钱至指定账户,将被告知其和家人进行司法查询。

在该支行内控副行长与理财经理共同询问事情经过后得知,原来,客户因急需用钱,在网上咨询小额贷款业务,并与一位自称“__银行客服”的人取得了联系,“__银行客服”向他发送了一则短信后,客户点击短信中的链接下载了一款名为“__银行借贷”APP。

在APP上上传身份证与银行卡后,APP系统提示客户卡号输入有误。

随后,“__银行客服”给客户打来电话,告知客户:“系统显示您提款的银行卡号有误,该笔资金现处于冻结状态”,要求客户转账10000元到指定账户中,用于贷款资金的解冻,如果不立刻进行转账,客户不仅无法获得这笔贷款,而且还会因为未按时偿还本息被纳入失信人员名单,面临被起诉的风险,并将对客户进行司法查询。

“__银行客服”的一通欺诈说辞令客户惊慌失措,但心中也是疑惑不解,便立刻赶到支行寻求帮助。

听完客户的描述后,该行内控副行长与理财经理确定客户遭遇网络贷款类电信诈骗,客户再次拨打“__银行客服”电话,“__银行客服”听闻客户身在银行网点,随立刻挂断电话。

同时,经客户同意查看了客户手机中的贷款APP后,将发现的疑点一一讲给客户:一是客户下载的“__银行借贷”APP与官方APP相比,除图标类似外,其他完全不同;二是办理贷款类业务是不需要向账户内存钱的;三是拨打“__银行”官方客服电话,未查询到客户任何贷款申请记录。

至此,客户意识到自己遭遇到了电信网络诈骗,放弃了转账,并对该行工作人员认真负责的态度表示感谢。

该行工作人员向客户推荐下载了国家反诈APP,并关注“平安中行”微信公众号,用一个个鲜明的案例向客户普及防诈骗知识,提高反诈意识。

银行柜台堵截诈骗案例

银行柜台堵截诈骗案例

银行柜台堵截诈骗案例近年来,银行柜台堵截诈骗案例屡见不鲜,给银行业务办理和客户资金安全带来了严重的挑战。

柜台堵截诈骗是指诈骗分子在银行柜台进行诈骗活动,他们通常会冒充客户或银行工作人员,以转账、取款、办理业务为名,向银行柜员提出虚假要求,通过欺骗手段获取客户资金或银行信息的行为。

一、案例描述。

某日,一名诈骗分子冒充客户前来银行柜台,声称需要紧急转账,并提供了一张虚假的转账凭证。

柜员在核对凭证时发现其中有不符合规定的疑点,立即采取了堵截措施,要求该客户提供更多的身份证明和相关信息。

在柜员的细心核对下,最终确认了该客户身份的真实性,并成功阻止了一起潜在的诈骗行为。

二、案例分析。

银行柜台堵截诈骗的成功案例得益于柜员的高度警惕和严谨的工作态度。

首先,柜员对客户提出的要求进行了仔细核对,发现了虚假凭证中的疑点。

其次,柜员主动要求客户提供更多的身份证明和相关信息,加强了对客户身份真实性的确认。

最后,柜员在确认客户身份后,及时采取了堵截措施,成功阻止了诈骗行为的发生。

三、案例启示。

银行柜台堵截诈骗案例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总结。

首先,柜员在办理业务时应保持高度的警惕,对客户提出的要求进行严格核对,及时发现和阻止诈骗行为。

其次,柜员应加强对客户身份真实性的确认,要求客户提供更多的身份证明和相关信息,确保办理业务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最后,柜员应及时采取堵截措施,防止诈骗行为的发生,保障客户资金和银行信息的安全。

四、结语。

银行柜台堵截诈骗案例的成功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在日常工作中,银行柜员应保持高度的警惕和严谨的工作态度,加强对客户身份真实性的确认,及时发现和阻止诈骗行为的发生,为客户资金和银行信息的安全保驾护航。

希望通过银行柜台堵截诈骗案例的分享,能够引起更多人的重视和关注,共同维护银行业务办理和客户资金安全。

我行成功堵截一起电信诈骗

我行成功堵截一起电信诈骗

防范金融诈骗,做好金融卫士——湖大支行成功堵截一起电信诈骗案例近日,湖大支行成功堵截了一起电信诈骗案件,为客户挽回了4万多元的经济损失,获得客户称赞。

8月23日下午3点钟左右,一名大学生模样的年轻男子神色慌张,情绪激动的进入我行营业网点,直接奔向高柜窗口,告知工作人员自己接到了诈骗电话,并且卡内的4万元学费钱已经被莫名转走。

工作人员听到客户的陈述后,当即判断明显是一起诈骗事件,立马为客户办理了挂失手续,先将客户银行账户设为止付状态,以防更大的损失;随后,在系统中查询客户当天是有两笔金额合计4万元的转出交易,但是转入的账号并不是他人或者商户账号,而是430083538开头的内部账号,经与同事沟通工作人员发现这是一起省行前两天刚刚发文学习一起利用网银账户保证金诈骗的案例。

随后上报了我行委派营运主管,将学习的文件拿出比对,果然是我行的账户商品保证金内部账户。

确定了诈骗分子的途径之后,我们立即联系了网点经理将客户带至电子银行服务区,要客户登录网银,进入账户商品保证金查看,4万多元果然在保证金账号,当即为客户转回银行卡内。

再到柜台办理了解挂,关闭网银、销户转出等业务。

及时、高效的为客户挽回了损失。

不法分子借助电信、网络等手段实行诈骗犯罪的案件呈高发态势,诈骗手法不断翻新,给银行客户资金安全造成较大危害,各营业网点对当前案件防范形势应有充分的认识,要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建设最安全银行活动,加强员工的案防教育,进一步提升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发动全员积极参与电信诈骗防范工作,积极开展电信诈骗协防工作,保护客户资金安全,维护银行声誉,从以下方面进一步做好电信诈骗协防工作:一是深刻认识协防电信诈骗犯罪的重要意义。

有效开展电信诈骗协防工作;二是做好宣传。

积极向客户进行宣讲,解释银行业务办理的常识、电信诈骗犯罪的特点等。

通过柜面宣传引导、张贴提示标语、大堂经理或客户经理温馨提示等方式告诫客户不要轻信各类中奖信息、不要轻信别人的投资误导等;提醒客户保护好自己的密码和存款介质;三是强化学习。

银行堵截电信诈骗案例启示

银行堵截电信诈骗案例启示

银行堵拦电信诈骗案例启示电信诈骗是当前社会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经常发生在银行客户身上。

为了有效防范电信诈骗,银行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其中堵拦是一种重要手段。

以下通过一起银行成功堵拦电信诈骗案例,探讨银行应对电信诈骗的启示。

事件回顾某银行收到了一名客户的求助电话,称他被电信诈骗团伙骗取了财产,希望银行帮助挽回损失。

经过调查,银行发现客户在接到电话后被诈骗者冒充银行工作人员,谎称其银行账户存在异常情况,需立即操作转账等操作。

客户出于信任,按照诈骗者要求进行了操作,导致财产损失。

银行通过查看客户的账户流水发现了异常转账记录,立即冻结了账户,阻止了进一步损失的发生。

同时,银行协助警方追踪嫌疑人,最终将涉案人员抓获并挽回了客户的部分损失。

启示一:加强客户教育银行应该加强对客户的教育,告知他们银行绝不会以电话、短信等方式要求客户操作转账等敏感操作,防止客户受到电信诈骗的影响。

此外,银行还应该不断提醒客户保护个人信息,不随意泄露账户密码、身份信息等重要数据。

启示二:建立及时堵拦机制银行需要建立快速反应机制,一旦发现客户存在被电信诈骗的可能,能够及时堵拦,冻结账户、暂停操作,避免进一步损失。

银行应当投入必要的资源和技术,提高监控能力和反应速度,保障客户资金安全。

启示三:与警方合作银行应积极与警方合作,协助警方打击电信诈骗犯罪团伙,追踪嫌疑人,挽回受害客户的损失,并为警方提供相关线索和协助。

只有银行和警方共同合作,形成合力才能有效遏制电信诈骗的发生。

结语本案例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银行应该做好防范电信诈骗的工作,加强客户教育,建立及时堵拦机制,并与警方合作,共同应对电信诈骗现象,保护客户资金和信息安全。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应对电信诈骗带来的威胁,确保银行业的安全稳健发展。

成功劝堵新型电信诈骗案件的案例

成功劝堵新型电信诈骗案件的案例

成功劝堵新型电信诈骗案件的案例一、案件经过支行营业部成功劝堵了一起新型电信诈骗案件。

从受骗客户所提供的通话记录内容来分析,不法分子已经瞄向电子密码器这一新产品,其中透露出电信诈骗的一些新特点和新套路。

一天,支行营业部接到一个自称为***的客户来电,称其兄今天下午接到一个电话后行为突然有些怪异,具体原因不明,想请银行配合暂时不要为其办卡。

放下电话后,工作人员起初也觉得新鲜奇怪,但本着对客户负责的精神,该网点立即关照所有柜员加以留意。

果然不久之后,一位满头大汗的客户急匆匆地来到柜台要求开卡并办理电子密码器,柜员接过身份证一看,姓名正是客户***其兄,便询问其办卡的原因,得到的回答是炒股,再询问则没有任何回答。

见此情景,柜员立即回拨了客户***的手机,得到的态度也是含糊其辞说不清,最后也甚至表示可以为其兄办卡。

但该网点柜员警惕性很高,立即将这一情况向网点主任汇报并将客户请到主任室详谈。

刚开始客户其兄还是一言不发,经过耐心的攀谈和开导,终于说出了事情的原委:当日中午,他接到一个自称是公安局陈警官打来的电话,称其在广东深圳涉及洗钱案件,其在金融系统工作的同伙已被抓,下午将开庭,原本要求他必须出庭,后因时间已来不及,遂要求其先配合公安办案。

接着陈警官自称办公室内声音嘈杂,转由另一个警官做电话录音。

接着对方就询问并记录了他在多家银行的卡号及密码,指名道姓要办理电子密码器,并不要开通短信提醒服务,卡密码必须统一设定。

最后,对方还一再告诫因案件侦办需要,要求他不要和任何人透露此事,否则影响案件办理要承担相关责任并严肃处理。

客户其兄接完电话后十分焦急,立即驱车赶到营业网点,并严格按照陈警官的指令到银行办卡,途中还因不停地接打电话导致两部手机相继断电,紧张得浑身上下衣服湿透。

快到关门时,经过长时间的沟通交流并经现场出警的公安110证实,客户其兄终于从这场精心设置的骗局中醒悟过来。

在沟通过程中,他还将自己随手记录的重点通话记录提供给该网点作分析研究,并称如果不是被银行劝阻,自己所有银行卡中的存款就可能被一步步地转到骗子的“安全账户”中,因此他对银行人的关心和劝阻行为一再表示感谢。

银行成功阻止电话诈骗的案例

银行成功阻止电话诈骗的案例

银行成功阻止电话诈骗的案例.doc 建行合肥科技支行堵截电信诈骗事件
近年来,电信诈骗屡见不鲜,作为银行,帮助客户保护自己的“钱袋子”,是义不容辞的事情。

近日,合肥科技支行工作人员吴昊接到客户史先生来电,告知其母亲李女士自己开公司,在科技支行开立了对公基本存款账户。

今日上午收到银行电话,告知可以办理200万银行贷款,因此向支行询问贷款相关手续。

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察觉到一丝异样,因为我行贷款额度的确定都需经过评估、查询征信等流程,不可能如此随意地告知贷款额度。

工作人员立即联系客户经理,得知并没有人联系过其母亲。

因此工作人员立即告诉史先生,其母亲很有可能是遇到诈骗分子了,并让其立即阻止其母亲与对方进一步联系。

大约半个小时后,史先生再次来电,告知其母亲对贷款深信不疑,电话里对史先生进行了斥责,且已经拒绝接听史先生的电话。

同时史先生还告知工作人员,其母亲做过脑部手术,思维经常会出现认知障碍。

吴昊立即安抚史先生,并表示将尝试帮其联系其母亲。

随后吴昊拨打其母亲李女士电话,联系2次都拒绝接听电话,直到第3次拨打,电话才接通。

电话中吴昊向其反复解释事件的可疑性,并请客户来银行网点进行核实,在吴昊的反复劝解下,李女士才去网点进行了核对,最终确认了骗子的真实身份。

李女士告知,对方向其发送了一条短信链接,要求其自主点开链接进行贷款
额度查询及贷款办理,而李女士差点就准备点击链接进行操作了。

对此李女士再三向工作人员表示了感谢。

由此,一起电信诈骗事件被及时进行了堵截。

一则成功堵截电信诈骗的案例分析

一则成功堵截电信诈骗的案例分析

一则成功堵截电信诈骗的案例分析一、案例经过11月01日下午,一位女客户来到XX支行营业部,要求办理跨行汇款业务.因当时跨行大额汇款系统的业务处理时间已过,汇款要次日才能转出,于是经办柜员便向客户说明情况,请她明天再来办理.随后,该客户转身走出营业厅,在大门口接了一个,又返回柜台要求办理开卡业务,而且要开两张卡,并且在填审请表的同时还在持与人通话,填好申请表后,要求柜员为其办理两张卡,各存活期5万元,钱从另一XX行卡里转出.见此,经办柜员关切地问:“为什么要同时开两张卡,现在用的卡不好用吗多开两张卡要出年费,而且也不好保管,开一张吧,原来的卡还是可用的.现在已经下班了,真的是需要那么急办理吗”女客户马上神色恐慌地说:“一定要办,必须办,卡里的资金才安全,一张卡给丈夫用,另一张卡自已用”.接着,经办柜员问该客户新开卡的年费是在原来的卡里取还是用现金支付女客户说卡里没钱了,用现金,但身上没有现金,要到车上拿,一会说有钱交年费一会又说没有钱.经办柜员见该客户讲话有点语无伦次,又不停地响,还不停地催促快点办理,便马上警觉起来,有意拖延办理业务的时间,说要核实一下客户所填的号码,并设法使其暂停与人通话.经办柜员一边请当班业务主管“核实号码的真实性”,一边让大堂经理倒一杯水给客户,让她缓和一下情绪.突然,该女客户说了一句,“里面有105万元给公安局冻结了”.经办人员意识到这很可能是一起诈骗.为及时堵截这起诈骗,避免客户资金损失,经办人员耐心向客户了解情况,原来该客户于当天开立帐户,并办理了网上银行,当天跨行转入115万元,通过网上银行转出100万元.因我行网银有当天转入的钱当天转出不能超100万元的限制,该客户又在我行的ATM转出了5万元,当前帐户余额为10万元.得知此情况后,为了不让客户的资金再受损失,网点负责人和内控主管耐心向客户解释这是诈骗分子骗钱的圈套,千万不要再上当受骗.在银行员工的反复提醒、劝说下,女客户这才慢慢清醒过来,意识到这是诈骗,随即报了警.目前公安机关正介入调查.二、案例分析在此事件中,该支行员工凭着敏锐的警觉和想为客户所想,急为客户所急,认真细致、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成功地堵截了一起诈骗案件,不仅使客户避免了大额资金损失,也进一步提升了我行的服务形象.三、案例启示近年来,不法分子借助电信、网络等手段实行诈骗犯罪的案件呈高发态势,诈骗手法不断翻新,给银行客户资金安全造成较大危害,各营业网点对当前案件防范形势应有充分的认识,要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建设最安全银行活动,加强员工的案防教育,进一步提升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发动全员积极参与电信诈骗防范工作,积极开展电信诈骗协防工作,保护客户资金安全,维护银行声誉,从以下方面进一步做好电信诈骗协防工作:一是深刻认识协防电信诈骗犯罪的重要意义,加强宣贯电信诈骗协防两个“口诀”,有效开展电信诈骗协防工作;二是做好宣传.积极向客户进行宣讲,解释银行业务办理的常识、电信诈骗犯罪的特点等.通过柜面宣传引导、张贴提示标语、大堂经理或客户经理温馨提示等方式告诫客户不要轻信各类中奖信息、不要轻信别人的投资误导等;提醒客户保护好自己的密码和存款介质.对于陌生、短信和诈骗分子谎称家人在外地突发疾病、遇到车祸等情形时,让客户一定要准确核实,擦亮眼睛,从源头上防止电信诈骗事情的发生.三是强化学习.把“电信诈骗协防工作”列入晨会,通过学习,提高员工防范电信诈骗的意识.积极加强对一线临柜、大堂经理和保安人员的防电信诈骗的安全防范教育培训工作.重点学习防诈骗宣传册和员工防范电信诈骗操作口诀;同时要求大堂经理、临柜人员、保安人员勤观察、勤沟通、勤核实,及时提醒客户、掌握大额汇款用途、避免客户资金损失.四是对在开展电信诈骗协防中出现的情况、案例,及时上报,以便上级行及时掌握犯罪分子使用的涉案账号等相关信息,为下一步账号布控等做好准备.五是注重细节.提高电信诈骗识别能力和防范技巧.在客户办理业务时,做到一看,看客户办理业务的种类和内容;二听,倾听客户的话;三了解,了解汇款人的用途.面对汇款客户,密切关注客户办理业务时的情绪与意向,对于违反常规的人和事多留心、多关注、多提醒.善意提醒客户对可疑,短信等电信诈骗案件的警惕与防范,保护自己的资金安全.在与客户的交流过程中,通过“看、听、问”等方法,有效甄别客户信息的真实性,以对电信诈骗进行堵截.不让一笔可疑交易从手中漏过,做好防范电信诈骗风险提示和前台柜面的防范工作.。

电信诈骗案例分析

电信诈骗案例分析

电信诈骗案例分析引言:电信诈骗是以电信网络为媒介进行的欺诈行为,近年来已成为全球性的犯罪问题。

在中国,电信诈骗案件不断增加,给公民的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带来了严重威胁。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个电信诈骗案例,探讨该案例中的犯罪手段、犯罪动机和法律责任,以期对防范和打击电信诈骗犯罪提供启示。

案例概述:在某省A市,公安机关成功破获一起以电话诈骗为手段的诈骗团伙案件。

该团伙成员以谋取不正当利益为目的,冒充公安机关工作人员、银行工作人员等角色,通过电话与受害人联系,以提供帮助、办理业务、借款等方式,引诱受害人提供银行卡密码、转账款项等财产信息,最终骗取受害人的财产。

案例分析:1. 犯罪手段分析: 该团伙通过冒充公安机关、银行工作人员等角色,利用电话进行诈骗,打压受害人的警惕性。

他们熟悉银行业务流程,能够以专业、可信的方式与受害人交流,并精确获取受害人的个人信息和财产信息。

这种犯罪手段具有技术性和欺骗性的特点,能够迅速获得大量财产。

2. 犯罪动机分析: 该团伙的犯罪动机是谋取非法利益。

电信诈骗通常涉及巨额财产,具有高额回报的特点。

犯罪团伙通过冒充公安机关和银行工作人员,利用受害人对这些机构的信任,诱使其提供银行卡密码、转账款项等财产信息。

一旦获取到这些信息,犯罪团伙往往会立即将资金转到其他账户,使追查困难。

3. 法律责任分析: 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利用计算机信息网络、无线电通讯、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体进行诈骗活动,严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依法处以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因此,该团伙成员应依法受到严厉的惩罚。

另外,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六十一条也明确规定,利用计算机网络实施的非法侵入行为、非法控制行为、非法使用行为等,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结论:电信诈骗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一大犯罪问题,对公民的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对于打击和防范电信诈骗犯罪,我们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警惕性和辨别能力,加强执法力度,加大对电信诈骗犯罪的应对力度,切实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则成功堵截电信诈骗的案例分析
欧阳光明(2021.03.07)
一、案例经过
11月01日下午,一位女客户来到XX支行营业部,要求办理跨行汇款业务。

因当时跨行大额汇款系统的业务处理时间已过,汇款要次日才能转出,于是经办柜员便向客户说明情况,请她明天再来办理。

随后,该客户转身走出营业厅,在大门口接了一个电话,又返回柜台要求办理开卡业务,而且要开两张卡,并且在填审请表的同时还在持手机与人通话,填好申请表后,要求柜员为其办理两张卡,各存活期5万元,钱从另一XX行卡里转出。

见此,经办柜员关切地问:“为什么要同时开两张卡,现在用的卡不好用吗?多开两张卡要出年费,而且也不好保管,开一张吧,原来的卡还是可用的。

现在已经下班了,真的是需要那么急办理吗?”女客户马上神色恐慌地说:“一定要办,必须办,卡里的资金才安全,一张卡给丈夫用,另一张卡自已用”。

接着,经办柜员问该客户新开卡的年费是在原来的卡里取还是用现金支付?女客户说卡里没钱了,用现金,但身上没有现金,要到车上拿,一会说有钱交年费一会又说没有钱。

经办柜员见该客户讲话有点语无伦次,电话又不停地响,还不停地催促快点办理,便马
上警觉起来,有意拖延办理业务的时间,说要核实一下客户所填的电话号码,并设法使其暂停与人通话。

经办柜员一边请当班业务主管“核实电话号码的真实性”,一边让大堂经理倒一杯水给客户,让她缓和一下情绪。

突然,该女客户说了一句,“里面有105万元给公安局冻结了”。

经办人员意识到这很可能是一起电话诈骗。

为及时堵截这起诈骗,避免客户资金损失,经办人员耐心向客户了解情况,原来该客户于当天开立帐户,并办理了网上银行,当天跨行转入115万元,通过网上银行转出100万元。

因我行网银有当天转入的钱当天转出不能超 100万元的限制,该客户又在我行的ATM转出了5万元,当前帐户余额为10万元。

得知此情况后,为了不让客户的资金再受损失, 网点负责人和内控主管耐心向客户解释这是诈骗分子骗钱的圈套,千万不要再上当受骗。

在银行员工的反复提醒、劝说下,女客户这才慢慢清醒过来,意识到这是诈骗,随即报了警。

目前公安机关正介入调查。

二、案例分析
在此事件中,该支行员工凭着敏锐的警觉和想为客户所想,急为客户所急,认真细致、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成功地堵截了一起电话诈骗案件,不仅使客户避免了大额资金损失,也进一步提升了我行的服务形象。

三、案例启示
近年来,不法分子借助电信、网络等手段实行诈骗犯罪的案件呈高发态势,诈骗手法不断翻新,给银行客户资金安全造成较大危害,各营业网点对当前案件防范形势应有充分的认识,要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建设最安全银行活动,加强员工的案防教育,进一步提升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发动全员积极参与电信诈骗防范工作,积极开展电信诈骗协防工作,保护客户资金安全,维护银行声誉,从以下方面进一步做好电信诈骗协防工作:
一是深刻认识协防电信诈骗犯罪的重要意义,加强宣贯电信诈骗协防两个“口诀”,有效开展电信诈骗协防工作;
二是做好宣传。

积极向客户进行宣讲,解释银行业务办理的常识、电信诈骗犯罪的特点等。

通过柜面宣传引导、张贴提示标语、大堂经理或客户经理温馨提示等方式告诫客户不要轻信各类中奖信息、不要轻信别人的投资误导等;提醒客户保护好自己的密码和存款介质。

对于陌生电话、短信和诈骗分子谎称家人在外地突发疾病、遇到车祸等情形时,让客户一定要准确核实,擦亮眼睛,从源头上防止电信诈骗事情的发生。

三是强化学习。

把“电信诈骗协防工作”列入晨会,通过学习,提高员工防范电信诈骗的意识。

积极加强对一线临柜、大堂经理和保安人员的防电信诈骗的安全防范教育培训工作。

重点学习《防诈骗宣传册》和《员工防范电信诈骗操作口诀》;同时要求大堂经理、
临柜人员、保安人员勤观察、勤沟通、勤核实,及时提醒客户、掌握大额汇款用途、避免客户资金损失。

四是对在开展电信诈骗协防中出现的情况、案例,及时上报,以便上级行及时掌握犯罪分子使用的涉案账号等相关信息,为下一步账号布控等做好准备。

五是注重细节。

提高电信诈骗识别能力和防范技巧。

在客户办理业务时,做到一看,看客户办理业务的种类和内容;二听,倾听客户的话;三了解,了解汇款人的用途。

面对汇款客户,密切关注客户办理业务时的情绪与意向,对于违反常规的人和事多留心、多关注、多提醒。

善意提醒客户对可疑电话,短信等电信诈骗案件的警惕与防范,保护自己的资金安全。

在与客户的交流过程中,通过“看、听、问”等方法,有效甄别客户信息的真实性,以对电信诈骗进行堵截。

不让一笔可疑交易从手中漏过,做好防范电信诈骗风险提示和前台柜面的防范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