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叶皂苷钠治疗脑血管病的药理机制与临床

合集下载

分析七叶皂苷钠联合血塞通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效果及特点

分析七叶皂苷钠联合血塞通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效果及特点

投稿邮箱:sjzxyx88@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年第18卷第57期129·药物与临床·(下转第132页)0 引言脑血栓是脑梗死的常见类型,由脑动脉主干或皮质支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多表现为管腔狭窄、血管增厚,导致血栓形成。

脑血栓患者的脑部会出现局部血流减少的情况,脑部供血中断,导致脑组织缺氧坏死,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可造成威胁。

幸存患者多存在言语障碍、运动障碍等后遗症,预后较差。

由于脑血栓患者多在安静状态或在睡眠中发病,若未能获得及时治疗,很容易危及生命。

因此,脑血栓患者应提前采取预防措施,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本次研究,对本院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50例脑血栓患者予以对比研究,旨在探究七叶皂苷钠联合血塞通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效果及特点。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50例脑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n =75)中有39例男性、36例女性;年龄54~76岁,平均(58.39±3.87)岁。

研究组(n =75)中有41例男性、34例女性;年龄54~76岁,平均(58.44±3.54)岁。

2组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2组均予以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控制,维持其水电解质平衡,消肿利尿以及抗感染等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以七叶皂苷钠(生产地址:山东绿叶制药有限公司;批号:国药准字H20003240;规格:10mg×10瓶)联合血塞通(冻干)(生产地址:哈尔滨珍宝制药有限公司;批号:E20026437;规格:400mg×10支)治疗,均将20~30mg 七叶皂苷钠溶于250mL 5%葡萄糖注射液中进行静脉滴注,1次/d;使用250mL 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800mg 血塞通,稀释后进行静脉滴注,1次/d。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依达拉奉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脑出血的临床观察

依达拉奉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脑出血的临床观察

依达拉奉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脑出血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

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3月-2013年8月内科收治的90例脑出血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实验组各45例。

两组患者均给予内科常规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30mg依达拉奉和10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2次/日,1个疗程14d,疗程治疗按照病情变化进行。

实验组在观察组基础上,联合20mg七叶皂苷钠和25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1次/日,1个疗程14d,疗程治疗按照病情变化进行。

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状况,实验组相比观察组神经缺损程度明显下降;总有效率对比,实验组(88.89%)明显高于观察组(60.00%),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采用依达拉奉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脑出血疗效较好,缩短了病程,降低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依达拉奉;七叶皂苷钠;脑出血脑出血临床中即一种原发性外伤性脑实质内出现小动脉硬化、静脉血管破裂从而引发了脑出血。

此病发病急,病死率高,多发于中老年人身上。

给予患者依达拉奉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的方式,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12年3月-2013年8月内科收治的90例脑出血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实验组。

其中男52例,女38例;年龄44-75岁,平均年龄(55.2±2.3)岁。

脑叶出血36例,基底节出血28例,脑干出血26例。

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病情等基本资料,差异不明显,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对两组患者入院后均先进行常规治疗,比如监测心电图、保持患者呼吸道顺畅、血压控制等。

给予观察组患者30mg依达拉奉(西安利君制药公司)和10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2次/日,1个疗程14d,疗程治疗按照病情变化进行。

实验组在观察组基础上,联合20mg七叶皂苷钠(山东绿叶制药公司)和25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1次/日,1个疗程14d,疗程治疗按照病情变化进行。

七叶皂苷钠

七叶皂苷钠

●品名: 注射用七叶皂苷钠(麦通纳®)●产品简述:七叶皂苷钠(Sodium Aescinate)是由中国药典一部收载的中药娑罗子的干燥成熟果实中提取的三萜皂甙的钠盐。

国外由德国药典收载的生药欧马粟(Aesculus hippocastanum L.,英文名horse chestnut)的成熟果实提取,原德Dr.Madaus 药厂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它在抗炎、抗渗出、消肿胀方面作用显著,能恢复毛细血管的正常通透性,增加静脉张力,改善微循环。

经过长期数千例的临床观察,认为七叶皂苷钠对外伤及外周血管疾病有很高的治疗价值。

许多国家相继生产七叶皂苷钠。

八十年代初,德国学者来我国考察,找到了同科同属的原料——娑罗子,并提取出与国外完全一致的七叶皂苷钠,经深入的理化与药理研究得到证实。

七叶皂苷钠是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味苦而辛,在水和甲醇中易溶,在乙醇和丁醇中溶解,在氯仿和乙酸中不溶,在水是不够稳定,故用冻干法制成注射用七叶皂苷钠供静脉用,每西林瓶含七叶皂苷钠5mg、10mg、15mg。

●主要特点:1、绿叶七叶皂苷钠是选用中国药典收载的中药娑罗子为原料,采用先进工艺提取精制而成的。

2、抗炎消肿,一举两得,同时具显著神经保护作用。

3、绿叶制药冻干粉针剂车间已经通过了国家GMP认证,(证书编号:B0292)。

4、绿叶七叶皂苷钠首批达到了国家部颁标准(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03239/H20003240/H20023113/H20023112)5、包装新颖高雅,临床使用更方便。

6、有效控制了产品组分比例,质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7、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少。

药品名称】通用名:注射用七叶皂苷钠曾用名:注射用β-七叶皂甙钠英文名:Sodium Aescinate for Injection汉语拼音:Zhusheyong Qiyezaoganna本品的主要成分为七叶皂苷钠A和七叶皂苷钠B,是从七叶树科植物天师栗的干燥成熟种子中提取的一种含酯键的三萜皂苷。

七叶皂苷钠作用与功效

七叶皂苷钠作用与功效

七叶皂苷钠作用与功效七叶皂苷钠(Sodium aescinate)是从七叶树(Aesculus hippocastanum Linn.)种子中提取得到的化学物质,也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成分。

七叶皂苷钠在中医药领域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并有许多独特的药理作用和功效。

本文将详细介绍七叶皂苷钠的作用及其在不同疾病治疗中的功效。

一、七叶皂苷钠的作用:1.舒张血管作用:七叶皂苷钠具有抗炎、抗氧化和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可以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释放一氧化氮,进而使血管舒张,降低血液黏稠度。

此外,七叶皂苷钠还可以增加微循环血流量,改善微循环障碍,减轻组织缺血和缺氧状况。

2.抗炎作用:七叶皂苷钠可以抑制炎症反应的发生和发展,减轻炎症性疾病的症状。

其抗炎作用主要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和炎症细胞的活化来实现。

七叶皂苷钠可以下调白细胞激活因子等炎症介质的表达,减少白细胞的浸润和蛋白质的渗出,从而减轻炎症反应。

3.抗凝血作用:七叶皂苷钠可以阻断血小板聚集和血液凝固的过程,减少血栓的形成。

其抗凝血作用主要通过抑制血小板激活因子、减少纤维蛋白原的转化以及调节凝血酶和抗凝酶系统来实现。

七叶皂苷钠可以减少凝血因子的合成和活化,降低血小板聚集率,从而达到抗凝血作用。

4.增强免疫功能:七叶皂苷钠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对外界病原微生物和损伤的抵抗力。

其增强免疫功能的机制主要包括:提高抗体生成和淋巴细胞活性,增加淋巴细胞的增殖和杀伤活性,调节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以及增强自由基清除作用等。

5.抗肿瘤作用:七叶皂苷钠具有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的作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活性。

其抗肿瘤作用主要包括: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阻断肿瘤细胞的血供,增强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等。

二、七叶皂苷钠在不同疾病治疗中的功效:1.心血管疾病:七叶皂苷钠可以降低血压,改善血小板聚集,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七叶皂苷钠对于高血压、动脉硬化、心绞痛、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β-七叶皂苷钠治疗老年脑出血合并脑梗死的体会

β-七叶皂苷钠治疗老年脑出血合并脑梗死的体会

β-七叶皂苷钠治疗老年脑出血合并脑梗死的体会关键词β -七叶皂苷钠脑出血脑梗死治疗脑出血、脑梗死发病率为60~80/10万,而近90%是中老年患者。

病情急剧,死亡率高,救治困难。

关于脑出血合并脑梗死患者有零星报道。

治疗上无统一方案,临床上存在众多探索。

我们应用β-七叶皂苷钠治疗4例,疗效显著。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老年患者4例,均为男性,发病1~3天入院。

年龄78~90岁。

临床表现为头晕、头痛,间有恶心、呕吐、流涎、构音障碍、肢体运动、平衡功能差。

无大小便失禁。

基础病有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脑萎缩、冠心病。

影像学资料(CT)中1例为右额叶脑实质出血,量约7~10ml。

合并基底节区腔隙性梗死,周围伴水肿带形成。

1例为左额叶区大面积梗死,合并右内囊区少量出血3~5ml。

2例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小脑区梗死。

治疗与转归:基础病用药执行《内科学》治疗标准。

20%甘露醇100ml静滴,1次/日×3天。

β-七叶皂苷钠20mg+5%葡萄糖液250ml静滴,1次/日×15天。

出院时情况:血肿基本吸收、梗死区消散(影像学复查)。

头晕、头痛、呕吐症状消失;语言、肢体运动、平衡功能恢复。

无明显后遗症。

讨论相关研究资料显示,脑出血或脑梗死发生后,其主要病理改变为脑细胞水肿,进而影响脑细胞功能,从而产生相应临床症状。

其发生机制如下:①血管源性脑细胞水肿,表现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

②细胞毒性脑细胞水肿,表现为脑细胞摄水增多,微血管通透性不增高。

相关研究显示, β-七叶皂苷钠能促使机体提高ACTH和可的松的血浆浓度。

能促进血管壁增加PGF2岬姆置冢钥沽姿帷⒆榘泛突杭る牡妊仔缘葜实淖饔谩G宄遄杂苫跎傺云琳辖峁购凸δ艿钠苹担銮磕芰看唬纳葡赴谕釴a+/K+分布,减少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细胞的水份,恢复毛细血管的正常通透性。

大脑的微血管系统均由星形胶质细胞终足所包被,这对于血脑屏障完整形态的保持也很有必要。

GFAP是星形胶质细胞的特异蛋白和细胞骨架成分之一,其表达的高低反映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动状态。

七叶皂苷的药理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七叶皂苷的药理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七叶皂苷的药理作用机制研究进展作者:田伟刚来源:《新教育时代·学生版》2017年第19期摘要:七叶皂苷通过临床实验证明,七叶皂苷药理作用有消炎、抗渗出、抗水肿、改善血液循环以及纠正脑功能失常等作用。

七叶皂苷作为一种天然的植物药。

通过七叶树科植物的干燥成熟种子里提取的皂苷钠盐,再经过冷冻和干燥的无菌制剂而成。

本文对七叶皂苷的药理作用机制研究发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七叶皂苷钠七叶皂苷临床实验药理作用引言七叶皂苷是从七叶树种子里提取出主要的活性成分,种子和幼枝的外皮可以用作药物。

七叶皂苷在欧洲应用广泛,属于三萜皂苷类药物。

七叶皂苷它是呈现白色或者类似白色结晶性的粉末,味道有些苦,并且放在水里不稳定,容易溶于水。

七叶皂苷药物具有抗渗出,所以可以恢复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有着消除水肿等作用。

在欧洲作为解热治疗的,后面发展成为用于痔疮、水肿、哮喘等辅助治疗。

随着医学的不断改革和不断创新,对该药进行深入的研究,治疗的范围逐渐的扩大。

[1]一、七叶皂苷药理作用由于七叶皂苷具有着抗炎、抗水肿和增强静脉张力的作用。

所以可以让低氧状态下的组织细胞三磷酸腺苷的含量减少,这样使得维持细胞泵功能,从而也可以减轻由黄嘌呤氧化酶的大量产生导致的大量活性氧生产。

七叶皂苷具有抑制肿瘤坏死因子(TNF)的产生和释放,并且可以减弱神经毒性的作用。

七叶皂苷,它通过提高组织中前列腺素的水平,从而减轻血管内皮细胞和组织细胞的损害,让血管产生紧张性作用,从而减少渗出。

七叶皂苷对于毛细血管发生缺血损伤时有保护作用,有效的抑制住血管通透性的改变和减少脑组织局部炎症反应,同时缩小梗死亡面积以及增强抗凋亡基因的表达,达到保护神经、减少细胞色素的释放、抗氧自由基等作用。

七叶皂苷协同抗肿瘤作用,让肿瘤的增殖、转移位置和肿瘤内部的血管形成一种相互联系的关系。

七叶皂苷,它本身不能使得肿瘤细胞死亡却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但在七叶皂苷剂量和时间上有着依赖作用,需要在一定的剂量范围内,才能发挥效果。

七叶皂苷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研究

七叶皂苷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研究
张 国用
山东省德州市中医院 ,山东 德州 230 500
【 摘
要 】 目的 :探讨七叶皂苷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方法 :对我 院应 用七 叶皂 苷的大量 临床资 料进行 回顾性分 析 ,观察 其临床
效果 。结果 :发现七叶皂苷对急性胰腺炎 、流行性 乙型脑炎 、脑 出血 、椎 间盘 突出症 以及 软组织损伤等 ,均有 明显疗 效。结论 :七 叶皂苷 具有抗渗炎 、消肿 、改善脑功能等作用 ,值得 临床研究和应用 。
减少细胞色 素释放 ,抑制髓 过氧 化酶 ,减少 中性 粒细 胞 在
制 胃排空 、清 除活性 氧 以及抗肿瘤等作 用… 。早 在 1 8世 纪
用于解热治疗 ,l 纪后期用 于痔疮 、水肿 、哮喘 等辅 助 9世 治疗 。近几年来 ,随着 对该 药 的研究 不断 深入 ,其治 疗范 围也在逐渐扩大 ,现就 对七 叶皂 苷 的药理作 用及 其 临床应 用进行综述如 下。
七 叶皂 苷 可 以
1 七 叶皂苷药理作用
1 1 抗 炎 、抗 水 肿 和 增 强 静 脉 张 力 的 作 用 .
胃酸分泌 。七叶 皂苷 不论是 在 胃 内给药 ,还 是在 十二 指肠
致使低氧状态下 组织 细胞 三磷 酸腺 苷 的含量 下降 ,维 持 细 胞泵功能 ,减轻 由黄 嘌呤氧 化酶 的大 量生成 造成 的大量 活 性氧的生成 ,具 有抑 制 T F— 的产 生和 释放 ,减少 组织 N 中腺苷含量 ,减 轻神 经毒 性 的作用 。七叶皂 苷 主要通 过提 高 S D 活性 ,抑制 N 的神经 毒性 ,达 到保护 神经 细胞 的 O O 目的,根据 有关研究显示 ,七 叶皂 苷钠 可能具 有抑 制 M MP
G nwt e印piao i c aaw r rt set eyaa zd o sre ec nc f c eu s o n i ea a f - a i t hh l t no c n a dt ee e op cvl n ye , bevdt l ia e et sl u dQ Z oG no c i f l il r i l h i l .R t F Y a

依达拉奉联合七叶皂甙钠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依达拉奉联合七叶皂甙钠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依达拉奉联合七叶皂甙钠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七叶皂甙钠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

方法将80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

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上加用依达拉奉及七叶皂甙钠。

对2组治疗前、治疗14d后功能缺损及临床疗效进行评价。

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疗效、NIHS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七叶皂甙钠可改善大面积脑梗死预后关键词:依达拉奉;七叶皂甙钠;大面积脑梗死;疗效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及生活压力的增加,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

脑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死因的第一位[1]。

大面积脑梗死发病率在脑血管疾病中占10%-15%,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2]。

我院于2012年12月-2016年1月将依达拉奉联合七叶皂甙钠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住院大面积脑梗死患者80例,年龄18-89岁,大面积脑梗死诊断明确[3],入院后行内科治疗,发病7d内用药,治疗前NIHSS评分>1分,既往无严重功能障碍性疾病。

2组性别、年龄、病情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予治疗基础病、脱水、抗凝、抗血小板、调脂等常规治疗[4]。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上加用依达拉奉30mg+NS 100ml 2次/天,七叶皂甙钠15mg+NS 250ml,1次/天。

2组疗程均为14天。

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进行NIHSS评分。

1.3疗效评价以NIHSS量表评价患者入院时、14d后神经功能,将疗效分为:基本痊愈(评分下降90%以上);显著进步(评分下降46%-89%);进步(评分下降18%-45%);无变化(评分下降<18%或增幅≤18%);恶化(评分上升>18%,或死亡)[5]。

1.4统计学方法SPSS1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使用x2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讨.黑龙江医药科学,2006,29(3):12811 韩伟,刘志平,马婧,等.金银花中绿原酸的超滤纯化.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1(4):1712 C aiB X.S t udy ofm e mb rane separati on p rocesses of a betai ne-li ke me-d i ci nal s o l uti on.D esali nati on,2006,191(1-3):43213 管萍,胡小玲,范晓东,等.纳滤膜分离技术分离纯化多肽和氨基酸.化学通报,2006,2:9114 W ang K Y,X i ao Y C,Chung T S.Che m i call y m od ifi ed pol ybenz i m i d-azole nanofil trati on m e m bran e for t he separation of el ectrol ytes and ceph-al exi n.Ch e m Eng Sc,i2006,61(17):580715 奚灏锵,江学文,雷德柱.超滤和纳滤膜分离提取纳他霉素.广东化工,2007,34(8):5816 邵江娟,吴昊.纳滤分离技术在制备中草药产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9,40(5):38817 岑琴,周丽莉,礼彤.膜分离技术及其在中药领域中的应用.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8,25(1):7718 张治国,王世展,姜作禹,等.板式反渗透装置在链霉素生产工艺中的应用.水处理技术,1994,20(6):34919 翟建文,王文正,姬朝青.麻黄生物碱的反渗透透过性研究.膜科学与技术,1990,10(3):6320 高红宁,金万勤,郭立玮.陶瓷膜微滤膜与大孔吸附树脂联用精制苦参水提液中总黄酮.中成药,2001,23(9):62921 Hu ang S E,W u X Y.App lication of m e m brane filtrati on t o g l uta m i caci d recovery.T ech B i otechno,l1995,64:10922 梅映东,徐兰,李波膜.分离技术提取分离抗生素FKR1565.中国抗生素杂志,2008,33(8):50323 赵磊,赵平.膜分离拆分对映异构体研究进展.河北工业科技,2009,26(1):5324 卢春阳,马向霞,何锡文,等.邻香草醛分子印迹聚合物膜的制备及其透过选择性质的研究.化学学报,2005,63(6):47925 Lai J P,H e X W,J i ang Y,e ta l.Reparative separati onal deter m i nationofm atri ne fro m the Ch i n ese m edici nal p l an t Sophora flavescens A i t by m olecu l arl y i m pri n t ed soli d phase extracti on.An alB i oanalCh e m,2003, 375(2):26426 Yosh i ka m aM,OoiT,Izum i J.Novelm e mb ran e materi als h avi ng EEEderi vati ves as a ch iral recogn iti on s i te.Euro Pol ym J,2001,37:335 27 吴洪,赵艳艳,喻应霞,等.分子印迹壳聚糖膜分离手性苯丙氨酸.功能高分子学报,2007,20(3):26228 环国兰,杜启云,王薇.膜蒸馏技术研究现状.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09,28(4):1229 王许云,张林,陈欢林.膜蒸馏技术最新研究现状及进展.化工进展,2007,26(2):16830 吴庸烈,卫永弟,刘静芝,等.膜蒸馏技术处理人参露和洗参水的实验研究.科学通报,1988,43(10):75331 纪晓声,楼永通,高从堦.膜分离技术在中药制备中的应用.水处理技术,2006,32(3):11七叶皂苷钠治疗脑血管病的药理机制与临床*张 玲,孟宪春,张富赓(天津市环湖医院,天津 300060)中图分类号:R9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687(2010)02-0069-04脑血管病是广泛的血管源性病因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CNS)疾病的总称。

这类疾病由脑供血不足导致脑梗死,或有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脑实质及蛛网膜下腔引起的神经功能障碍[1]。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脑血管病居全球死亡原因第二位[2],也是发达国家四大主要致死原因之一[3]。

七叶皂苷钠(sodi u m aesci n ate)2005年收载于 中国药典 [4],是从七叶树科植物天师粟Aescu l u s w ils onii Rehd干燥成熟果实娑罗子中提取的三萜皂苷的钠盐,有 和 两构型,其中 -七叶皂苷钠具有药理活性[5],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153.24,具有消炎、抗渗出、消肿胀、增加静脉张力、改善血液循环、恢复毛细血管正常通透性及纠正脑功能失常、减轻脑水肿等作用,在临床上应用范围广泛[6]。

近年来对该药物在治疗脑血管病药理机制方面的研究不断深入,临床应用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本文介绍七叶皂苷治疗脑血管疾病的药理与临床研究新进展,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依据。

1 药理作用研究七叶皂苷钠能促使肌体提高ACT H和可的松的血浆浓度,早期的药理研究表明[5],七叶皂苷钠具有消除水肿、抗炎和提高静脉张力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对其药理作用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显示其对于治疗脑血管病具有多方面作用。

1 1 清除氧自由基 脑缺血再灌注是一个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脑缺血时血管受阻,局部组织血流下降或终止,导致细胞功能障碍或形态破坏,再灌注后被阻的血管再通或周围侧支循环开放,使缺血组织部分或全部恢复血液供应,但此时反而导致该组织原有病变加重引起再灌注损伤。

目前认为缺血再灌注后氧自由基增多是导致脑损伤加重的主要原因[7]。

大脑组织含高浓度的不饱和脂肪酸,其耗氧量很大,对氧化损伤极为敏感;有些脑组织富含铁质,后者亦会生成自由基和脂*收稿日期:2009-11-03质过氧化物的催化剂[8]。

脑组织缺血期氧自由基在短时间内爆发性增多,大量生成的氧自由基作用于生物膜发生脂质过氧化,产生MDA(丙二醛)等有毒醛基产物,攻击细胞膜及细胞内结构,导致其结构破坏和功能丧失;同时自由基也可造成微血管通透性增加及微循环障碍。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可以通过催化超氧阴离子发生歧化反应清除自由基,在体内形成一套解毒系统,从而对肌体起保护作用[9],但SOD所含巯基易被自由基氧化而使酶失活。

由于缺血后再灌注时氧自由基仍大量生成,SOD受自由基的影响,其催化活性仍不能恢复正常。

王超等[10]给予大鼠七叶皂苷钠后缺血脑组织中SOD的活性明显提高,表明七叶皂苷钠对氧自由基的产生具有抑制作用,同时也增加内源性氧自由基清除系统的功能,达到对缺血脑组织的保护。

1 2 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 VEGF 又称血管通透因子,是一种具有肝素活性的生长因子,因其特异性促进内皮细胞增殖,参与血管生长,并增加血管通透性,在胚胎发育、伤口愈合、炎症、肿瘤和缺血缺氧等多种生理病理过程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

多种细胞,如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胶质细胞、神经元、内皮细胞和肿瘤细胞等均能表达VEGF,且在正常人组织中VEGF呈低水平表达,而在缺血性心肌细胞和肿瘤细胞中呈高水平表达。

Lennm yr F等[11]发现,VEGF 在脑缺血周边区24h达高峰,持续到第7d,表达细胞主要为小神经胶质细胞和巨噬细胞,这提示脑组织缺血时VEGF的表达增加,同时发现脑组织含水量增加,富含 型胶原的脑血床基膜破坏,提示VEGF在缺血早期有增加血脑屏障通透性的作用。

由此推测VEGF 与缺血再灌注后血脑屏障开放、脑水肿形成有关,引起缺血性脑损伤。

基质金属蛋白酶(MM Ps)是分解细胞外基质(ex tracellular m atri x,EC M)的蛋白酶类中最重要的一类,其中MM P-2/9是MMPs家族的成员。

近几年的研究表明,MM P-2/9参与了缺血和出血性脑损伤[12],由于MMP-2/9的作用使EC M降解的正常平衡被破坏,从而导致多种病理过程的发生,如髓鞘脱失、血脑屏障损伤等。

许宏伟等[13]研究推测VEGF表达增加可能作为媒介之一诱导了脑内MMP-9的表达,降解微血管基底膜和细胞外基质,破坏血管壁的完整性,从而影响到血脑屏障通透性和脑水肿的变化。

由于VEGF与MM P-9关系密切,VEGF在继发性脑损伤中扮演了一个关键性的角色。

七叶皂苷钠可通过对VEGF表达的抑制来稳定血脑屏障通透性,恢复毛细血管正常通透性,控制炎症,发挥其对抗脑损伤后继发性脑水肿的作用。

1 3 抑制神经胶质原纤维蛋白(GFAP) 大脑的微血管系统均由星形胶质细胞包被,这对于血脑屏障完整形态的保持很有必要。

GFAP是星形胶质细胞的特异蛋白和细胞骨架成分之一,其表达的高低反映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状态。

应激反应的星形胶质细胞可以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介导炎症反应,促进内皮细胞坏死,引起血脑屏障的开放[14]。

谢晓利等[15]研究发现,在脑血肿周围和皮质区GFAP阳性细胞给予七叶皂苷钠治疗后,该细胞明显减少,提示七叶皂苷钠可通过抑制和(或)延缓星形胶质细胞的过度活化,减少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的释放而减轻脑水肿。

1 4 抑制肿瘤坏死因子- (TNF- ) TNF- 是一种具有广泛生物学功能的多肽类细胞因子,是肌体炎症及免疫应答的重要调节因子。

大量研究显示,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等都可产生TNF- ,TNF- 在脑缺血后的损伤作用已得到广泛证实。

许宏伟等[16]研究并推测七叶皂苷钠可通过对TNF- 表达的抑制来稳定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恢复毛细血管正常通透性,控制炎症,发挥其抗脑损伤继发性脑水肿的作用。

2 治疗脑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2 1 脑梗死 脑梗死是由于脑血管阻塞引起的脑组织缺氧或营养缺乏,进而造成神经元、神经质及血管系统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

脑梗死是缺血性中风的总称,其中包括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腔隙性梗塞等。

脑梗死应尽早及时治疗,这对于降低病死率、减轻后遗症、促进功能恢复有着重要意义。

急性期的治疗原则是改善脑循环,防止脑水肿,治疗并发症。

有研究表明,七叶皂苷钠能显著减少脑梗死面积,降低过氧化物酶(MPO)活性以及黏附分子的表达,从而发挥有利于治疗脑梗死的作用[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