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食玉米高效栽培技术要点
鲜食玉米在田间管理上的方法建议

鲜食玉米在田间管理上的方法建议
对于鲜食玉米的田间管理,以下是一些建议:
1. 种植密度:根据土壤肥力和玉米品种确定种植密度,一般每亩种植株。
2. 施肥管理: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适时追肥。
追肥时要注意氮、磷、钾肥的配比,避免偏施氮肥。
3. 浇水:保持土壤湿润,特别是在抽穗期和灌浆期,要保证水分供应充足。
4. 除草:定期除草,避免杂草与玉米争抢养分。
5. 病虫害防治:定期检查,发现病虫害及时防治。
在防治时,要选择低毒、低残留的农药,确保食品安全。
6. 采收时间:鲜食玉米要在最佳的食用期内采收,一般是玉米灌浆期后20天左右。
7. 储存保鲜:采收后的玉米要及时储存,可以采用低温冷藏的方式延长保鲜期。
以上是鲜食玉米田间管理的一些基本方法,实际操作中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鲜食玉米的大棚高效栽培技术

鲜食玉米的大棚高效栽培技术
冬暖大棚在春季生产后期棚内蔬菜植株老化,产量、品质下降,市场价格低,种植效益降低。
此时在冬暖棚内移栽鲜食玉米,能合理利用大棚资源,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一、选用优良品种根据当地情况选用优质鲜食玉米良种,如中糯1号、苏玉糯1号、鸢者1号等。
二、育苗2月下旬播种,钵体育苗,先在沙基上催芽,待种子萌芽后再播,一钵一粒,播后覆土3厘米厚。
播种后钵体排放在棚内空隙处,大棚可继续生产蔬菜。
保持棚内温度白天不超过30℃,晚上不低于6℃,移栽前放风炼苗。
三、整地起垄在4月中旬玉米长到6片~7片叶时,拔除棚内蔬菜。
翻土后起垄,垄距0.5米。
同时每公顷施入农家肥45000千克,施入225千克复合肥,整平土地后盖上地膜并压紧。
四、移栽按株距30厘米挖窝栽苗,先浇水后封土。
移栽时要对幼苗进行挑选,选择大小基本一致、长势健壮、根系发达的秧苗进行移栽,移苗后第2天浇一次水,防止小苗脱水。
五、合理密植为了使每一株玉米都生长出一个好的商品果穗,种植不宜过密,以每公顷5.4万株为宜。
六、管理棚内防止高温烧苗,当棚内温度达到35℃以上时,需放风降温,到生长中期即可将棚撤掉。
七、采收当鲜食玉米雌穗吐丝后20天~25天即可采收上市,此时鲜穗正值乳熟期,口感适中。
一般在6月中旬即可上市,比露地栽培提前一个月左右,具有较高的商品价值。
鲜食玉米产量约是多少 鲜食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鲜食玉米产量约是多少鲜食玉米高产栽培技术鲜食玉米又叫糯玉米,中国是糯玉米的起源地之一。
糯玉米营养丰富,食用价值高,被当今世界广泛种植。
下面我们谈谈鲜食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同时讲讲一般鲜食玉米产量约是多少。
一、鲜食玉米产量约是多少甜玉米每亩种植株数在2800株左右,每株单穗,单穗鲜重400克左右,亩产裸穗2240斤左右。
鲜食玉米对茬口要求不严,以麦茬、豆茬为好。
但由于部分品种种子籽粒较瘪,粒小,发芽拱土,出苗比普通玉米种子困难,选地时要选择土质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地块。
地块要伏秋整地,整平耙细,有条件要进行秋起垄夹肥。
二、鲜食玉米高产栽培技术1、种植品种与密度鲜食玉米完全是一种商品。
收获果穗的大小和种植密度有很大的关系,提高果穗1、2等商品率,是实现效益倍增的关键。
这两年我场生产上种植的品种是垦粘一号和京科诺2000。
通过试验,在一般中等肥力土壤,采取直播和覆膜栽培的种植密度以3000-3500株为宜,生产出的果穗1、2等商品率高,经济效益高。
2、鲜食玉米的播种方法种植鲜食玉米主要是果穗进行加工,因此,种植鲜食玉米要根据工厂的加工能力进行分期播种,并且早、中、晚熟品种搭配,以提高经济效益。
覆膜播种:采用机械双行覆膜播种施肥一次成。
垄距1.3米,播深3-4厘米,双行间距40-45厘米。
直播:采用耕播机水平点播或耕播机正常点播,播种、施肥同时完成,播深4-5厘米,播深一致。
3、鲜食玉米的田间管理间苗、定苗:出苗后,应及时查苗补苗,当幼苗3~4片叶时间苗,4-5片叶时定苗。
间定、苗的原则是除大,除小,留中间苗,保证全田幼苗均匀一致。
中耕深松:深松要早。
玉米苗照垄后,马上进行深松,深度30厘米,深松要带小耢子,迷死缝隙,减少水分莛泼。
接着进行第一遍中耕,用鸭掌埋死田间杂草。
病虫害防治:鲜食玉米的病害主要是大小斑病为主,虫害主要是粘虫和玉米螟。
要根据实际发生情况及时防治,喷药时间宜选择晴天上午露水干后或下午4-6时喷雾,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的药剂。
鲜食玉米的栽培技术

鲜食玉米的栽培技术
玉米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粮食作物,也是世界各国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作物之一。
为了获得高质量的鲜食玉米,栽培技术是必不可少的,下面介绍一些鲜食玉米栽培技术:
一、土壤条件选择:鲜食玉米要求土壤肥沃、排水良好,适宜的PH 值在5.5-7.5之间,可以播种的土壤温度约在20℃,在栽培之前可以进行土壤调查和测试,以确定合适的种植地。
二、种子选择:鲜食玉米的种子要求要新鲜,外观不能有病虫害的痕迹,推荐大型、加工后的种子,可以保证播种效果,也可以避免病虫害的发生。
三、灌溉:鲜食玉米种植要求有规律的灌溉,一般在栽种后3天灌一次温水,灌水量以土壤表面翻1层为宜,每次灌水量控制在0.5-1.5mm,以确保土壤湿润即可。
四、施肥:鲜食玉米的施肥应在种子播种时施入,可以使用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采取对称施肥的方式,种子播种前一次施肥,种子播种后一次施肥,以保证植物充分的营养元素。
五、防治病虫害:为抑制鲜食玉米病虫害,在种植前应先进行病虫害防治,中间和收获前以做好田间管理,避免虫害发生,还可以使用有效的除虫药。
鲜食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论文

鲜食玉米高产栽培技术1.整地选择地面平整、土壤肥沃的地块种植。
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耕翻20~30cm,耙碎整平,表土层上虚下实,无大土块。
开好田边沟及中间沟,做到三沟配套,以便灌水和排涝。
2.配方施肥玉米需肥量大,总施肥量约亩施过钙30-50公斤,氯化钾20-30公斤,尿素20-25公斤,结合测土配方施肥建议调整施肥用量和比例。
磷钾肥可一次在播种前作基肥施用,氮肥一般作追肥分三次施用。
①苗肥,当苗长到4-5片时结合定苗,追施一次氮肥,追肥量约占总氮量的20%,约亩施尿素5公斤。
②壮秆肥:8-9片叶(约出苗后20天)追施攻秆肥,目的是壮秆发棵,形成健壮营养体,用肥量约占总追肥量的30-40%,约亩施尿素7-10公斤。
③攻穗肥:出苗后40天左右,长到大喇叭口期,这时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最旺盛时期,也是成穗成粒的关键期,追肥量应占总氮肥量的40-50%,约亩施尿素10-12公斤。
3.合理排灌玉米苗期怕涝,春播多雨季节应注意排水,苗期要适当“蹲苗”,促进根系下扎,进入大喇叭口期,以及抽雄前10天,花后20天是玉米生长发育灌浆鼓粒的关键期,这时期一定要保持土壤湿润,及时浇水,田间土壤持水量应保持70%以上。
4.良种选用与种子处理甜玉米种皮有多种颜色,可根据用户的要求而定。
不论哪种种皮的品种都必须是棒穗含糖量高、穗大粒多、抗病耐密、高产的品种。
种子确定后播种前晒种2~3d,以杀灭种子表面的病菌,增强种胚生长和吸水能力,提高发芽率、出苗率,使苗整体一致。
5.适期播种早播早收是提高鲜食玉米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措施。
鲜食玉米的播种时期应根据气候季节、品种特性,并结合鲜食玉米市场供应时间、速冻加工厂的生产季节忙闲和前作收获期等因素来综合考虑,春季最早播种期应在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2℃时开始播种(松江地区在4月6日左右),如采用地膜覆盖栽培可提早10d播种,采用薄膜育苗移栽可提早13-15d。
秋季最迟播期必须保证采收期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8℃以上。
鲜食玉米的栽培技术要点分析

Z a i p e i j i s h u鲜食玉米是指不需要等到完全发育成熟便可直接收获食用的玉米品种,例如甜玉米、糯玉米、甜糯玉米等。
这些品种的玉米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粗纤维含量可达到16.45%,其中“硒”的含量比普通的玉米品种高出7倍左右,被人食用后能够有效增强其免疫功能,颇受市场欢迎。
为了满足市场对此类鲜食玉米的需求,需要通过科学高效的栽培技术提高产量。
1、产地选择鲜食玉米的栽培与种植需要特别考虑环境因素,此类品种对种植区域的环境要求较高,空气新鲜,土壤肥沃且耕作层深厚,要求土壤的保墒能力较高。
在选址时应当注意尽量避免农业污染源较大的区域,且农田排灌设施应当完善,提高灌溉效率。
产地的质量环境应当满足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的要求,严格按照基肥配置规则科学施肥培育土壤,在源头上保证鲜食玉米的产量与质量。
2、品种选择在栽培种,常见的鲜食玉米品种被分为普通甜玉米、超甜玉米以及糯玉米三大类。
超甜玉米以及糯玉米在种植中,应当注意早熟、中熟和晚熟不同品种的科学搭配。
品种的选择要以抗性较高、丰产、生长势能好为标准,为错期播种,分期投入市场提供条件。
如华珍和金银818超甜玉米、甜糯5号等。
黑龙江省位于鲜食玉米的黄金生产带,年均产量不断增加,特殊的气候条件为促进产量的提升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确保鲜食玉米收获时的质量,防止不同品种玉米出现相互串粉现象,需要将鲜食玉米与其他普通型玉米进行隔离栽培,隔离方法可采取空间隔离或时间隔离的方式。
根据黑龙江地区的地势与气候条件,选择空间隔离的效果最好,不同品种的玉米种植间隔控制在400m 以上。
3、精细化整地整地是改善玉米栽培条件的关键环节,对后期玉米的长势起着重要影响。
一是整地筑畦。
鲜食玉米与普通玉米品种相比,其种子的发芽能力与顶土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在整地时要确保土壤肥力的充足、通透性好、灌水便捷。
为了实现壮苗的目标,在进行播种前必须经过深耕晒垡,以提高土壤的疏松性,便于玉米植株根系的延伸,为玉米创造一个深、松、细、肥的良好环境,达到出苗快、发育整齐、抗倒伏性好的目标。
鲜食玉米的栽培技术

鲜食玉米的栽培技术鲜食玉米是一种受欢迎的蔬菜,具有高营养价值和美味口感。
正确的栽培技术对于玉米的生长和产量至关重要。
以下是鲜食玉米的栽培技术介绍。
1.土壤选择:选择适合玉米生长的土壤,通常为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
如果土壤质量较差,可以在种植前进行改良,加入有机肥料和矿质肥料,提高土壤肥力。
2.种子选择:选择适合鲜食的玉米品种,比如金麦葱、黏脆等,具有耐热、耐寒性强的特点。
确保种子品质优良、无病虫害。
3.播种时间:鲜食玉米适合在气温较暖、日照充足的季节进行种植。
通常在春季或夏季早期开始种植。
播种时间的选择与地理位置有关,一般在地温达到10-12摄氏度时开始播种。
4.播种方式:鲜食玉米可以直接撒种或者通过幼苗移栽的方式进行。
如果直接撒种,可以将种子均匀撒在沟壕中,用土覆盖,间距约为30-40厘米。
如果通过幼苗移栽,可以在育苗盘中培育幼苗,然后将幼苗移栽到田地中。
5.生长管理:玉米喜欢充足的阳光照射,因此要避免阴暗、通风不良的种植环境。
在生长过程中,要及时清除杂草,保持田地整洁。
同时,要进行适当的灌溉,保持土壤湿润,但要避免积水。
6.施肥和病虫害防治:在种植前可以施入基肥,比如有机肥料和矿质肥料。
生长过程中,根据玉米的生长情况进行追肥。
同时,要注意常规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定期进行病虫害巡检,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7.收获时间:根据不同品种和生长环境,鲜食玉米的生长周期一般为70-90天。
当鲜食玉米的穗丝变为暗褐色时,表明玉米已经成熟。
可以采用手感和目测的方式,检查玉米的成熟度。
一般采摘玉米时,要将玉米从株上整株拔起,以避免对玉米的损伤。
通过正确的种植技术,可以提高鲜食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同时要注意合理的施肥、灌溉和病虫害防治,确保玉米生长的健康和无污染。
鲜食玉米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1 对产 地环境 要 求
鲜食 玉米 种 植 地要 求 空气 新 鲜 ,土壤 肥沃 , 耕
作层 深厚 , 土壤 保肥 保水 能 力 强 , 业 污染 源少 , 农 农
田排灌设 施 配套 、 灌 自如 。产地 环境 质 量条 件应 排
以鲜果 穗 或 速冻 鲜 果 穗 上市 , 菜 兼 用 , 受 广 大 果 深
松 江 区小 昆 山 镇 是 上海 郊 区 鲜食 玉米 的重 要
产 区 , 其 是近 年 来 , 尤 因种 植 鲜食 玉 米 的经 济 效 益 较 好 ,种 植 面 积 逐 年 扩 大 ,0 0年 全 镇 共 种 植 21 188m 。鲜食 玉米 籽粒 含 糖量 高 、 养 丰 富 , 要 0. h 营 主
为保证 番茄果形 大小一 致 ,开花后 要及 时疏花 疏果 , 一般每 个花序 只 留 3 4朵花或 小果 。  ̄ 44 中耕 除草 .
啉可湿性 粉剂 2 o 倍 液 交替 防治 ;2 00 ( )蚜 虫 :可 用
l%吡虫啉粉 剂 20 倍 液 防治 ;3 0 00 ( )美洲斑潜 叶蝇 : 可选 用 2 %灭幼脲悬 浮剂 20 5 00倍液 、 1 %阿维 菌 或 . 8
稻草 以利 保湿 , 防止 青枯 病菌从 伤 口侵入 。
5 病虫害 防治
51 病 害 .
~
果实充 分膨 大 , 皮 由绿 色变 黄或者红 色时 , 果 选
择 晴天进行采 收 。 生长期 间施 过化 学农 药 的番茄 , 采 摘前 1 2 须 进行 快速 农 药 残 留检 测 ,经 检测 合 - d必
绿 色食 品标 准 的鲜 食 玉 米 优 质 高 产 集 成 技 术 , 为 发展 我 镇 规 模 化 、 学 化 、 范化 鲜 食 玉 米 生 产 , 科 规 全面 提 高鲜 食玉 米 产 品质 量 与 产 量 ,增 强 市 场 竞 争力 , 高 经济 和社 会 效 益 , 进 农 业 良性 循 环 创 提 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鲜食玉米高效栽培技术要点-农学论文
鲜食玉米高效栽培技术要点
王宝磊1.翟光辉1.王瑞军2
(1.山东省青岛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山东青岛266100;2.兵团第二师农业技术推广站)
摘要:鲜食玉米(本文主要指甜、糯玉米)既可以鲜食,又可以加工,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和种植户的欢迎。
近几年来,伴随鲜食玉米加工业的快速发展,我国鲜食玉米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栽培技术也日趋成熟。
本文就鲜食玉米种植环境、品种选择、栽培管理及采收等方面需要注意的事项作了简要阐述,为高产高效种植鲜食玉米提供参考。
关键词:鲜食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1种植环境
鲜食玉米种植区域应具有优质的土壤、水质、大气环境:其次,要利于排灌:再者,要利于采用空间、自然屏障或时间等方法进行隔离,避免非本鲜食玉米品种间相互传粉杂交影响品质。
2品种选择
鲜食玉米品种应选择正规种子公司(厂家)生产的国家(或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审定的品种。
另外,最好结合当地农业技术部门的品种试验,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丰产优质且抗病的品种。
这样,既可以保证降低所购种子出现质量问题的风险,又可以用到最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良品种。
3栽培管理
3.1播种日期
不论是春播还是秋播,也不论是直播还是育苗移栽,都应注意根据所种植鲜食玉米品种的特征特性,结合当地气候特点适时播种。
春播要求地温稳定在12℃以上,特早熟品种一般不提倡育苗移栽。
另外,要避免花期遭遇高温干旱天气影响授粉,以提高玉米穗的商品性。
农户若不是联合规模种植或为加工厂订单种植,还应注意鲜食玉米的上市日期,避免过于集中上市,以追求最大经济效益。
另外,由于甜玉米果穗的适宜采摘期短,在生产上除做好早、中、晚不同熟期品种的合理搭配外,通常还采用分期播种的方法,以便分期采收,分批上市。
3.2苗期管理
及时查苗、补苗、间苗、定苗和中耕除草。
甜玉米特别是超甜玉米,种子干物质积累少,储存的养分不能很好地满足种子发芽及3叶期前自身生长的需要,因此,更应加强苗期管理。
3.3肥水管理
结合玉米生长情况及时浇水施肥,特别注意穗肥的追施。
要注意有机肥和化学肥料配合施用,氮、磷、钾及微量元素肥料要搭配合理,避免偏施氮肥从而影响鲜食玉米的品质。
有机肥营养全面且利于改善土壤状况,要充分利用,但必须腐熟后施用。
另外,可以选择施用一些微生物肥料、腐殖酸类肥料、叶面(根外)肥料或无机(矿物质)肥料等其他肥料,确保营养元素全面,以提高玉米的产量及玉米的鲜食品质和商品性。
3.4病虫害防治
鲜食玉米对外观和食用品质的要求较高,因此,病虫害要以预防为主。
玉米苗期主要有粗缩病、矮花叶病、地老虎、蛴螬、蝼蛄、黏虫、蚜虫、蓟马等病虫害:中后期病虫害主要有大斑病、小斑病、丝黑穗病、黑粉病、青枯病、茎腐
病、锈病、玉米螟、黏虫、棉铃虫、蚜虫等。
农业防治可选用抗病或耐病品种,通过轮作、清除田间残留病株和改善通风透光等措施预防病虫害。
鲜食玉米病虫害发生较重时,应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和无公害农药进行防治,禁止使用剧毒农药。
4采收
根据不同品种的生育特点,在果穗苞叶有点松、花丝开始干枯变黑,且籽粒饱满有光泽时,及时带苞叶采收上市,以保证玉米的品质。
一般来说糯玉米品种以授粉后23~ 24d采收为宜:甜玉米品种以授粉后20~22 d为宜:早熟品种应适当提前1~2d。
参考文献
[1]刘闰.鲜食玉米种植技术[J].农家之友,2011(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