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建筑中蕴含的风水文化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的风水与宫廷建筑

中国古代的风水与宫廷建筑

中国古代的风水与宫廷建筑一、引言中国古代的风水观念与宫廷建筑密切相关,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依存。

风水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传统,对于建筑设计、位置选址以及宫廷的规划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中国古代风水观念与宫廷建筑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对中国古代宫廷建筑的影响。

二、风水与宫廷建筑的起源由于中国古代人们对自然环境的景仰和崇拜,风水思想在古代便开始形成。

风水观念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易经,认为自然界的地理环境与人的命运息息相关。

宫廷建筑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地位崇高,除了体现统治者的权威与尊贵,还承载着国家运势与命运的象征。

因此,风水观念自然而然地渗透到了宫廷建筑的规划中。

三、风水与宫廷建筑的关系1. 风水与宫殿选址根据风水观念,宫殿的选址要考虑到地理环境的气场与水流,以及山脉与河流的分布。

选择风水宜人的地理位置可以招财纳福,有利于皇室的长治久安。

同时,它还要符合“龙脉”理论,即宫殿应该位于“龙脉”交汇的地方,以获得能量的集聚与传递。

2. 宫廷建筑的整体布局宫廷建筑的整体布局也受到风水观念的影响。

宫廷建筑往往采用严谨的对称形式,追求平衡与和谐。

大殿、花园、庭院等建筑元素的摆放必须符合风水原则,以保持能量的流动和均衡。

同时,根据风水的要求,宫廷建筑也会选择与吉祥寓意相关的建材与装饰。

3. 宫廷建筑的功能与风水宫廷建筑在功能设计上也要考虑风水的观念。

例如,宫殿往往设置有天井或庭院,以增加光线和气流的进入,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与氛围。

同时,宫内的摆设和陈设也要符合风水的原则,以保持宫廷的吉祥纳福。

四、风水与典型宫廷建筑的案例分析1. 故宫故宫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的典范之一。

它的选址位于北京市中心,四周环绕着靠山靠水的地理环境,符合风水的要求。

故宫的布局呈南北轴线对称,大厅与庭院相互交错,体现了对称与平衡的原则。

宫内的建筑装饰也符合风水观念,例如,红色和金色的装饰象征吉祥与权力。

2. 颐和园颐和园是中国清代的皇家园林,以其精美的建筑和富丽堂皇的景观而闻名。

中国传统建筑装饰中的风水思想-建筑风水学论文

中国传统建筑装饰中的风水思想-建筑风水学论文

风水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组成部分,风水思想在传统建筑中有着重要地位,风水思想反映了中国古人的文化理念。

对风水思想进行研究,从中吸取精华将对我国建筑活动起到促进作用。

本文将对风水思想进行简要叙述,并从中国传统建筑装饰中发现风水思想的体现。

引言风水又称堪舆,在中国古代有着重要地位。

中国古代人希望通过风水思想在建筑中的运用,能够获得良好的居住环境,还能通过建筑环境中的风水布局达到祈求阖家幸福、驱凶避祸、广纳福德的目的,实现家族的兴盛。

在当今建筑学、家居设计方面,风水对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和建筑结构有其积极贡献。

风水概念风水是汉族历史悠久的一门玄术,风指的是元气和场能,水是指流动和变化。

风水在中国古代建筑活动中有着重要的影响,是建筑活动的指导原则和操作技术。

从当今的建筑学角度来看,中国风水理论具有很完善的系统性。

风水是中国古人协调人居环境和自然环境的一门理论,风水是中国古人对自然规律总结后得出的思想,风水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观念。

中国风水思想在中国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多个流派,各个流派的风水学理论不同,侧重点也不同。

如形势派,这一流派下又分为峦头派、形象派和形法派,形势派的理论多集中在建筑布局城市规划等方面。

而理气派下的各个流派众多,包含方面也更为丰富,有占卜、住宅布局、还有医学方面的理论。

风水学中的众多流派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风水思想。

风水思想在建筑结构、建筑装饰中的体现反映了中国古人的审美观念和文化思想,对中国风水思想进行研究,是研究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步骤。

风水思想在中国传统建筑装饰中的体现在中国传统建筑中,风水思想占据着重要地位,中国传统建筑在建筑布局、结构设计、建筑选址等重要建设步骤都要以风水进行指导。

古代大户人家在这方面更为讲究,建筑的基础建设结构等方面不但要遵循风水思想,房屋中的各个细节和装饰也要表现出风水文化。

在古代中国人看来,住宅能够运用好风水思想不但能够使居住者拥有良好的居住环境,还能使这个家族获得更多的运气,家族发展的更好,反之,建筑没有形成良好的风水布局,不但影响居住者的居住质量,还会给家族带来噩运,不利于家族成员的发展。

传统建筑中的风水文化与现代科学的联系

传统建筑中的风水文化与现代科学的联系

传统建筑中的风水文化与现代科学的联系
风水文化是在中国传统建筑中被广泛使用的一种哲学思想。

这一文化的知识形式有着深刻的古老内容,旨在传达特定的传统信仰,以及宇宙观和人生观,体现出一种关于平衡、和谐的公平斗争的普遍性理念。

尽管这种传统,在古老的文化中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但它也与现代科学有着深刻的联系。

在当代,科学和技术日新月异,通过科学方法支撑和改善传统文化。

近年来,不少热衷于推动传统文化保护和宣传的人士都把二者联系到一起,融合到一起,从而发掘和发展古老风水文化。

比如,很多古代的风水原则都被实践且被证明是正确的,这种正确性非常符合现代科学原理和普遍的认知,比如避免把室内空间过度叠放窗户,避免在室内放置反背物体或穿行方向形成直线等等,在科学上发现流线型设计,以此改善空气流动质量。

此外,现代科学还发现了风水文化中有许多有用的实用知识,比如用圆形的前廊可以阻挡寒风,亦可减轻冬季的温差;或者说,选择比较隐蔽的地方进行室内建筑,也可以提高建筑的隔热效果。

而室内空间的布置,侧边门的位置以及室外设施的位置也都被融入到其中,使得搭配准确、层次分明,更趋于完美,避免出现风气不佳的现象。

由此可见,传统文化中的风水文化和现代科学仍然有着重要的联系。

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掘和利用传统文化的智慧,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内涵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内涵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内涵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内涵是指中国古代传统建筑所蕴含的思想、文化和艺术。

它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特点,反映出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和卓越性。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内涵有以下几个方面:
1. 阴阳五行思想: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认为,建筑应当符合天地人的三才之道,即阴阳五行的相互关系。

建筑物的朝向、布局、材料、颜色、装饰等方面都要符合阴阳五行的要求。

2. 尊重自然: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主张尊重自然,追求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建筑物的设计必须充分考虑自然因素,如风水、地理环境、气候等。

同时,建筑物的造型和布局也应该与自然环境相适应,形成一种有机的统一。

3. 贴近人性: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注重与人性的贴近,尊重人的情感、需求和感受。

建筑物的设计应该考虑人性因素,如舒适性、便利性、美观性等。

此外,建筑物的布局和功能也应该符合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

4. 艺术表现: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其建筑风格、构造技术、装饰艺术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

建筑物的风格和装饰必须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标准,体现出中国传统建筑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总之,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内涵是建筑艺术、文化和哲学的有机统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内涵的理解和传承,能够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和价值观念,为人们提供重要的文化滋养和精神指导。

中国风水学与传统建筑

中国风水学与传统建筑
•图2:《书经图说•太保相宅 图》反映选址规划成周洛邑" 体国经野、辨方正位"的活动, 即"卜食洛邑"、"攻位洛汭"。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风水学与传统建筑
中国风水学的内容
中国风水学是关于“理”“数”“气”“形”的 理论体系。这一体系遵循如下法则:
自然的法则(The laws of Nature) 自然的数值比(The Numerical Proportions of Nature) 自然的气息(The Breath of Nature) 自然的外形(The Forms and Outlines of Nature)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风水学与传统建筑
中国风水学对中国古建筑的影响
• 古代环境选择思想的产生
• 早在六、七千年前的中华先民们对自身居住环境的选择与认识已达相当高 的水平。仰韶文化时期聚落的选址已有了很明显的“环境选择”的倾向。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风水学与传统建筑
中国风水学对中国古建筑的影响
• 中国风水学是我国建筑,景观等建造法式的知道思想。同 时,我国的传统建筑,园林建造处处体现着风水学的思想。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风水学与传统建筑
中国风水学的历史地位及其价值

风水蕴含着自然知识、人生哲理以及传统的美学、伦理观念等诸多方面的丰富内
容。实际上,风水也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神圣的环境理论和方位理论。风水理论,在景
者把居室建成采光、通风、温度、湿度都很糟的人工环境,任凭多强壮的人,住久了
也是要生病的。从环境建筑学的角度来看,这些都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也是值得认
真地加以研究和借鉴的。在文化环境、文化方位上,风水理论则是以河图、洛书、八

建筑风水文化的内涵与实用功能及在下梅民居古村落祠堂中的应用

建筑风水文化的内涵与实用功能及在下梅民居古村落祠堂中的应用

1072018.01 |正确的。

地质对人体的影响包含许多方面:土壤中含有的钼、氟、锌等元素,通过光合作用散发到空气中,会对人的健康产生直接影响;复杂的地质结构可能会放射有害波,导致人们头痛、内分泌失调等。

第六,顺乘生气。

建筑风水认为,万物的本源是气。

《管子枢言》:“有气则生,无气则死,生则以其气。

”生态的最佳状态就是表现出的勃勃生机,称之为生气。

建筑风水倡导在有生气的地方建造建筑,这叫顺乘生气。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建筑文化风水学认为:房屋的大门为气口,如果有路有水环曲而至,即为得气,这样便于交流,可以得到信息,又可以反馈信息,如果把大门设在闭塞的一方,谓之不得气。

[2]房屋得气时有助于空气的流通,而这样对人的身体也有好处。

建筑光亮通透是吉,建筑阴暗灰秃是凶。

第七,改造风水。

人类认识世界,进而改造世界,是自己有更舒适的生活环境。

人们只有改造环境,才能够创造出更好的生存环境。

四川的都江堰就是一个成功改造风水的典型。

2建筑风水文化的实用功能建筑风水是古人对许多科学思想的总结,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思想。

将建筑风水中科学的部分合理的运用到实际中,能够更好的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最终达到天人合一的状态。

建筑风水文化的实用功能主要包括生态学、哲学、心理学、地理学、美学等。

第一,建筑风水的生态学功能。

建筑风水注重建筑的环境和生态保护,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含有非常超前的强烈生态意识。

第二,建筑风水的哲学功能。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这些古老的哲学命题在建筑风水中得到了很好的运用。

建筑师们也一直在追求人居环境顺应自然的状态。

第三,建筑风水的心理学功能。

风水学给大家带来的最大精神鼓舞便是“趋吉避凶”,当然现代的建筑风水是给人带来喜悦的心理感受,而并非封建迷信,进而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

例如为了聚财修建的关所建筑;为障空补缺而修建的培补建筑等。

第四,建筑风水的地理学功能。

风水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风水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风水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风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已深深嵌入人们的生活中。

尤其在建筑设计领域,风水一直被视为不可或缺的因素,被用来美化环境、增加居住舒适度和提高人们的幸福感。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风水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首先,风水在建筑设计中的最基本原则之一是“山水相依”。

根据传统风水学说,山代表稳定,水代表流动。

因此,选择建筑的位置时,应该考虑周围山水的布局和形态。

例如,选择建筑场所时应避免选择高耸的山脉背后,因为这样会形成“云压山头”的局势,给人们带来压抑和压力。

相反,选择水流平缓的地方建造房屋,有利于家居的和谐与安宁。

其次,风水在建筑中的运用不仅关注室内的布局,也重视室外的环境。

建筑外部的门窗、门道等细节也被视为风水的一部分。

根据风水学说,门道的大小和高低应该与建筑的整体比例相衬。

门窗的布局和形状也应该符合风水学的原则,例如门窗的布局应该合理,门窗的形状应该平衡。

在室内布局方面,风水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根据传统观念,房屋的主卧应该位于整个建筑物的后方,这样有利于主人的健康和长寿。

此外,卧室的床的朝向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床头不能对着门,避免给人带来不安全的感觉。

床的位置要保持稳定,避免放在穿堂风的地方,以免影响人的健康。

除了卧室,客厅也是室内布局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根据风水学说,客厅应该宽敞明亮,通风良好。

家具的摆放应避免冲击客厅的气流,应严禁堆放杂物和杂乱无章的摆放家具。

在风水学的指导下,我们可以合理布局客厅,营造宜人的家居环境。

此外,颜色的运用也是风水设计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根据风水学说,颜色可以影响人们的情绪和心理状态。

因此,在建筑设计中,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房间功能选择不同的颜色。

例如,卧室可以选择柔和的颜色,如浅粉色、淡蓝色等,以营造轻松、宁静的氛围。

而厨房则可以采用明亮的颜色,如红色、橙色等,以增加活力和食欲。

最后,风水设计还关注建筑物的室内采光和通风。

据风水学说,室内采光充足可以带来正能量和好运气。

中国古建筑之风水)

中国古建筑之风水)

• 谶纬之学中的“谶”,是用诡秘的隐语、预言作为神的启 示,向人们昭告吉凶祸福、治乱兴衰,往往有图有文,又 称“图谶” • “纬”——“纬”与“经”相对,是儒生们以天人感应、 阴阳五行、神鬼怪迂等思想对儒家经典进行附会、演绎而 成的神秘说教 • 易学源于易经之学,简称易学,它起始于占卜但高于占卜,易 经中记录了很多上古的古代历史事件,因此易经本于实践。 易理:阴阳消长,互补转化。可分为: 变易: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的。简易:执简驭繁,多样性中 求统一。不易:多样变化之中守常制恒的规律。 易象:是易理的符号化,由--阴爻,—阳爻按天、地、 人的关系组成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卦,象 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后来,观察到的事 物越来越广泛,卦与卦的关系也需探讨,进而出现重卦, 即64卦。
阴阳有道,风生水起
——中国建筑的风水
胡灿阳
风 水 学 的 实 际 应 用
坟 墓 ( 阴 宅 ) 的 风 水
住 宅 ( 阳 宅 ) 的 风 水
都 城 皇 宫 的 风 水
风 水 文 化
科学与迷信的杂糅 ——风水文化
风水术的由来 • 中国的风水又称堪舆术,是一种从古代沿袭至今 的择吉避凶的术数 • “有气则生,无气则死,生者以其气”《管子 枢 言》 • 风水术理论,是以阐释“生气”而架构的 • “风水”一语,最早见于《葬经》:“葬者,乘 生气也。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 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风水之法,得水 为上,藏风次之”
生者安居之法 ——住宅(阳宅)的风水 • 鲍瑗 “丧病贫苦”、“安宅失宜”的故事 • “住宅方圆四面平,地理观此好兴工。不 论宫商角徵羽,家豪福贵旺人丁”。 “此屋若在大树下,孤寡人丁断不差。招 郎乞子家中有,瘟疫怪物定交加。” • 在风水之说产生之前,中国人就已非常重 视居居住地的选址。在仰韶文化时期,人 们将聚居的原始村落选在邻近水源的河谷 台地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水理论在传统聚落中的直接体现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以人应顺应自然的思想对生态环境起了很大的保护作用,其中关于聚落选址、布局,尺度以及环境,包含了大量的科学成分,即使在今天也不乏借鉴的价值。
二、传统建筑
说完了传统聚落,就该探讨一下风水理论对传统建筑的影响了。风水深深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在对建筑环境的选址规划中,还极为重视自然景观的审美,讲究建筑人文美与环境自然美能达到和谐有机的统一,在理论和实践方面,表现出很强的美学性质,显示出中国传统文化的鲜明特色。
面队这样的状况我们不得不思考我们的建筑究竟要走向何方,我们的传统建筑文化还能够支撑多久的浸蚀。城市建设的同时形式性功能固然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它牵扯到城市形象,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使用性因为使用才是建筑最本质的功能。要把传统建筑文化和今天的城市建设完整的结合起来。最求现代与传统,典雅与华丽相结合的建筑形式。将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社会结合。
风水对传统建筑的影响还体现在平面构图。这点又可细分为追求中轴对称之美和强调方正均衡之美。
中国传统建筑构图中,大量运用平衡对称,强调中轴线的面和立面设计。中国传统美学观所表现出来的含蓄、幽曲和对称之美,在中国风水中得到了丰富的展现。古今中外,许多古城、皇宫、民宅、陵墓多是左右中轴对称的。风水空间位置的这种对称性设计,体现出独特的构图之美。在皇宫建筑群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北京故宫, 它的建筑更是注重对称原则。故宫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960 m,东西宽750 m,平面北高南低,水向南流入金水桥下出门。中轴即是中央子午线,是规划故宫全部宫殿及北京城的基准线,中轴两端的建筑阴阳对称,这条中轴线不仅贯穿在故宫内,而且南达永定门,北到鼓楼、钟楼,贯穿了整个城市,气魄宏伟,规划严整,极为壮观。
我国的传统建筑不仅受到了西方建筑文化的冲击更受到了现代社会文化的冲击。当社会向市场化、世俗化转变之时,建筑从过去更为重视具有恒久价值的审美感受、意识形态的超越性力量、统治者的意志和权威,以及精英阶层的文化趣味,转为重视和强调现实的功利、即时需要、时尚潮流等等。建筑也就从文化和物质的结合体变成了一种商业行为。这种变化更大的体现在城市建筑上面,丰富多彩的传统城市建筑被磁砖贴面、蓝玻璃的现代建筑所取代。建筑在变的世俗化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它形式功能实用性功能受到忽视,城市建筑中的广场就是最好的代表。然而建筑本身就不是孤立的存在,它和社会、自然相结合,构成了独特的建筑文化,因此建筑文化从其本质而言也是一种环境文化。在这种建筑理念的指导之下,建筑不仅要具有形式上的功能更要有实用性的功能。因此,伴随社会世俗化而进行的建筑世俗化在扼杀着建筑的本质,当然也在侵蚀着中国传统建筑文化。
三、近代建筑的发展
风水思想的基本原则是主张人与自然和谐,要求人类居住的建筑空间与自然环境相互协调。风水的这种整体有机自然观,不仅造就了中国传统建筑和聚落的独特风格, 而且得到近现代建筑和城市规划思想的认同、筛选乃至升华,使风水关于人、建筑、自然环境三者的合理关系,得到最有效的继承与发扬,最后能形成一种具有民族风格的建筑文化。
虽然聚落和建筑都可以说是人选择的居住环境,但是前者偏重于宏观层次,后者则是微观层次,还是有一些差别的,因此,我们在讨论中国传统环境观对传统聚落、建筑的影响时可以将对这两者的解析分开进行。
首先研究一下风水理论对传统聚落的影响。中国的传统聚落是在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所以他们的选址多考虑要靠近农田或山林,以方便生产并能留有发展余地,同时还要能与周围的山水形势相协调。满足“好风水”研究的聚落选址原则包括:坐北朝南,面迎阳光;背依山丘,前有对景,左右有适于防御的小的丘陵环护;选地近水,最好位于水流环抱的区域。这也就是所谓所的“负阴抱阳,背山面水”的理想的风水格局。我们可以从生存需要、安全需要、精神需要三方面来寻找风水理论带给传统聚落的痕迹。
风水理论中有很多内容是充满人文理性和科学思想的,这些也正是我们在研究传统聚落、传统建筑所要借鉴的。所以要想研究中国传统环境观即风水理论对传统聚落、建筑的影响,我们必须弄清楚风水理论的核心思想——天人合一、人地和谐、尊重环境。中国传统风水观习惯于从生态的角度看世界,总是把宇宙看成是一个自然有机体,人类居住的大地也是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有机体,而大地有机正是人地和谐的前提。这种思想认为人是自然的组成部分,自然界与人是平等的,而且认为天地运动往往直接与人有关,人与自然是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搞清楚了这些东西,传统聚落、建筑的一些特点就很容易理解和接受了。
传统选择地址的风水的主要原则有三项。一是看周围的地形:它需要呈马蹄形的隐蔽地形,它以马蹄形的山丘为靠背,前面能有临水的开阔地形,最吉祥的地点——风水穴,位于山脊当中主山峰的山脚下。二是看水:吉祥地本身必须是干燥的,但距吉祥地点不远的前方应该有水。三是看方位:具有以上条件的地方还应该面向吉祥的方向,一般来说是向阳的方向,最好朝南。负阴抱阳,背山面水,这是建筑选址最基本的原则和基本格局。所谓负阴抱阳,即基址后面有主峰“来龙山”左右有次峰或岗阜的左辅右弼山,或称为“青龙山”“白虎山”,山上要保持丰茂植被。前面有月牙形的池塘,称为“朱雀”。面还有一个对景山“案山”,基址正好处于这个山水环抱的中央,地势平坦而具有一定的坡度,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皆全的“四灵守中”的风水格局。风水注重人与自然的有机联系及其交互感,因而注重人与自然种种关系的整体把握,即整体思维。
关键词:传统聚落、传统建筑、近代建筑
一、传统聚落
当我们走进一座古建筑或者古村寨时,观察它周边的环境,我们可能会发现一些规律,但是又说不出这些规律具体是什么,只是感觉它很熟悉,似乎是伴随着自己的成长,深入自己内心的一道刻痕。那便是中国几千年历史堆积形成的传统环境观所烙下的影子。那么怎么给这个虚无缥缈的中国传统环境观下定义呢?从某种程度上说,它是一种建立在环境决定论基础上的理论,认为人们的生活环境条件决定一个人、家庭、家族、村落的吉凶祸福。可以用一个我们很熟悉的词来诠释这种理论——风水观。
中国传统建筑讲究平面方正、体形均衡、风水格局完美无缺等,完全符合风水学备无缺等,都是吉利的表现形态,反之认为是凶煞的兆头。如房屋的前高后低,建筑形体的杂乱,大两扇门扉宽窄不同等,均被认为是不吉利的。北京的四合院在中国传统住宅建筑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其营建从择地、定位、平面构图到确定每幢建筑的具体尺度都要按风水理论来进行。
相信不久的将来我国的建筑事业会取得更大的发展,我国的建筑文化也会愈加丰富多彩。
提起风水这个词,很多人都会不屑,因为它是一种迷信思想啊。其实如果我们褪去风水说的迷信外衣,还其“科学的内核”,那么我们可以看到,风水理论不乏中国古人朴素的生态和谐观。古代人观风水有两大原点:一是关注人的原点,即主动寻求人在自然中的和谐生存;一是自然的原点构成,主要依据自然的地质、气候、地貌、水文、景观、环境狭义的等因素,并寻求这些因素在时间与空间的有机、合理的运转。风水的现实操作性与理论形态实际都是一种具体化、现实化的生态学理论,其运行的整体脉络,其实就是包含自然、社会、文化的复合性生态系统。
传统建筑中蕴含的风水文化
系 别
( )
专 业
****
班 级
--------
学 号
*88*88**
姓 名
***
二零一二年六月
传统建筑中蕴含的风水文化
摘 要:要选择一个体现中国古代哲学、美学、建筑学、景观学;体现一个民族文化风情;体现一个经久不衰的泱泱大国文明的载体,我选择中国的传统建筑。通过中国传统建筑,我看到的更多的是中国的风水文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