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

合集下载

试析宫腔镜Ⅱ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放置与不放置球囊预防复粘疗效

试析宫腔镜Ⅱ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放置与不放置球囊预防复粘疗效

试析宫腔镜Ⅱ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放置与不放置球囊预防复粘疗效摘要:目的:为接受宫腔镜Ⅱ度宫腔粘连分离术的患者实施放置与不放置球囊对预防其出现复粘的效果进行分析。

方法:本文的研究样本均选取于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接受宫腔镜Ⅱ度宫腔粘连分离术治疗的患者,共100例,根据入院时间将样本平均分为比较组1和比较组2,比较组2术后不放置球囊,比较组1术后放置球囊,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比较组1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2.00%)明显高于比较组2(84.00%)(X2=9.5238,P=0.0020);比较组1患者并发症的总发生率(8.00%)明显低于比较组2(18.00%)(X2=13.7363,P=0.0002)。

结论:为接受宫腔镜Ⅱ度宫腔粘连分离术的患者实施术后放置球囊,对预防复粘效果显著,可以减少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有效降低复发率,提升临床疗效,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宫腔镜Ⅱ度宫腔粘连分离术;放置球囊;不放置球囊;预防复粘;效果患者在接受宫腔镜手术之后由于创口感染或者其他外部因素的影响,非常容易产生再次宫腔粘连,从而引发患者的子宫内膜出现纤维化,并与子宫肌壁层出现粘连,临床表现:月经量逐渐减少、痛经、闭经以及妊娠结果差等,严重者会出现不孕的情况。

为患者实施宫腔镜Ⅱ度宫腔粘连分离术是目前临床中对于该病症的标准治疗方式,但是患者在手术之后仍存在较高的复发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育状态和身体健康情况[1]。

本文针对为接受宫腔镜Ⅱ度宫腔粘连分离术的患者实施放置与不放置球囊对预防其出现复粘的效果进行研究,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文的研究样本均选取于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接受宫腔镜Ⅱ度宫腔粘连分离术治疗的患者,共100例。

在患者及患者家属知情的情况下,根据入院时间将其分为比较组1和比较组2,每组50例。

比较组1年龄24到35岁之间,平均年龄(29.56±3.01)岁;比较组2年龄22到34岁之间,平均年龄(28.09±3.22)岁。

影响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为主综合治疗疗效相关因素分析

影响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为主综合治疗疗效相关因素分析

a d h e s i o n s X U F a n g 1 . S HE NX i a o l u 1 . Z H E NG Y u a n y u a n 1 . Z H A0 J u n z h a o 2 1 . D e p a r t me n t o f Ob s t e t r i c s a n d G y n e c o l o g y , W e n z h o u T h i r d C l i n i c a l I n s t i t u t e f o W e n z h o u Me d i c a l C o l l e g e , t h e P e o p l e ’ s Ho s p i t a l f o W e n z h o u , W e n z h o u . 3 2 5 0 0 0 ; 2 . D e p a r t me n t f o O b s t e t r i c s a n d G y n e c o l o g y , t h e F i r s t A f f i l i a t e d Ho s p i t a l f o We n z h o u Me d i c a l
治愈组的 1 4 . 5 %( 9 / 6 2 )和 有 效 组 的 3 O . 8 %( 8 / 2 6 ) 。② 术 中情 况 比 较 :三 组 粘 连 范 围、 粘连 性质 存 在 显著
相关 ( P<组 高于 治愈组及有效组 ( P<0 . 0 1 ) 。单侧 宫角封 闭及子
年 7月至 2 0 1 2 年 3月在温州医学院温州市第三 临床 学院收治的 i 1 2 例 因不孕就诊的宫腔 镜下分 离术为主综
合 治 疗 的 宫 腔 粘 连 患 者 的 临床 资料 , 根 据 术后 第 3 周期 雌 孕 激 素 序 贯 治 疗撤 退 出血 后 宫腔 镜 二 次探 查结 果 分 为三 组 。 治 愈 组 ( n = 6 2 ) : 月经 恢 复 , 由 无到 有 , 由 少到 多 , 宫腔 形 态 正 常 , 宫腔 镜 下 见双 侧 宫 角 与输

手术讲解模板:宫腔粘连分离术

手术讲解模板:宫腔粘连分离术

手生活。
手术资料:宫腔粘连分离术
术前准备: 3.认真了解月经周期。
手术资料:宫腔粘连分离术
术前准备: 4.带环者术前应透视或行B超检查。
手术资料:宫腔粘连分离术
术前准备: 5.建立输液通道,随时准备输血。
手术资料:宫腔粘连分离术
术前准备: 6.伴有炎症又需手术者,于术前开始使用 抗生素,直至术后3~5d。
术后处理: 3.如不需避孕,4~8周后取出IUD,观察 2~3个月经周期后复查。
手术资料:宫腔粘连分离术
术后处理: 4.术后复查确定宫腔粘连分离不全者,可 在半年后再行粘连分离术。
手术资料:宫腔粘连分离术
并发症: 1.可出现闭经。
手术资料:宫腔粘连分离术
并发症: (2)周期性腹痛出现突发性下腹痉挛性疼 痛,其中有一半以上伴有肛门坠胀感。
谢谢!
手术资料:宫腔粘连分离术
手术步骤: 1.排空膀胱,取膀胱截石位,消毒外阴及 阴道,铺消毒手术巾。
手术资料:宫腔粘连分离术
手术步骤: 2.双合诊检查了解子宫大小、方位、质地、 活动度、形态及与周围脏器的关系,两侧 附件有无异常。
手术资料:宫腔粘连分离术
手术步骤: 3.安放窥器,暴露宫颈,消毒阴道及宫颈, 用宫颈钳钳夹前唇,向外牵拉,使子宫呈 水平位(图11.1.1.1.3-2)。
手术资料:宫腔粘连分离术
概述: 子宫内容结构见下图(图11.1.1.1.3-1)。
手术资料:宫腔粘连分离术
概述:
手术资料:宫腔粘连分离术
适应证: 宫腔粘连分离术适用于:
手术资料:宫腔粘连分离术
适应证: 1.既往月经正常,刮宫后或人流后继发不 孕,有时伴闭经或下腹周期性疼痛。
手术资料:宫腔粘连分离术

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为主导的综合疗法治疗重度宫腔粘连30例临床分析

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为主导的综合疗法治疗重度宫腔粘连30例临床分析

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为主导的综合疗法治疗重度宫腔粘连30例临床分析李淑红; 翟妍; 张震宇; 王淑珍【期刊名称】《《中国微创外科杂志》》【年(卷),期】2019(019)012【总页数】5页(P1074-1078)【关键词】重度宫腔粘连; 宫腔镜; 宫腔粘连分离术【作者】李淑红; 翟妍; 张震宇; 王淑珍【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妇产科北京 100020【正文语种】中文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s, IUA)是由于子宫内膜基底层受到损伤后导致内膜纤维化引起宫腔部分或全部封闭的现象,又称Asherman综合征[1],表现为月经量减少、闭经、痛经、不孕以及反复流产等症状,严重危害育龄期妇女的生殖生理健康。

流行病学结果显示,引起IUA的首要原因是宫腔操作,尤其是妊娠期刮宫,IUA发生率可高达30%~40%[2]。

目前,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adhesions, TCRA)是治疗IUA的首选方案[3]。

术后再次IUA发生率为3.1%~23.5%,特别是重度IUA患者再次IUA发生率可高达50%以上[4]。

预防TCRA术后再次粘连形成的方法较多包括:宫内环、宫腔支撑球囊、医用几丁糖、羊膜制品、干细胞、中医药以及应用人工周期治疗等,但无明确的统一治疗方式。

TCRA术后妊娠成功率仅22.5%~33.3%[5],预防术后粘连形成成为手术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6]。

2015年1月~2018年1月我院采用TCRA术后联合宫腔球囊及医用几丁糖、人工周期的综合疗法治疗30例重度IUA,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30例,年龄27~45岁(33.8±4.2)岁。

孕产次G1~10P0~1。

10例闭经,15例月经为点滴出血,5例月经小于正常量的1/2。

术前超声提示子宫内膜厚度(3.17±0.38)mm。

宫腔镜下宫腔肌性粘连分离术临床研究

宫腔镜下宫腔肌性粘连分离术临床研究
dig s d a ns nt a t rne a h nso e e op r t d hyse o o c ly i o s m ldu ng J ne 0 o J ne 2 0 a no e s d e i r u e i de e i n w r e a e e t r s pi e a n ur ho pi r u 2 03 t u 0 7. Th l ia i e ci c l n daa nd f lo —up r s ls w e e n l e d e r s ci ey. Re l Al p r tons w e e s c es u wiho ny c t a ol w — e u t r a a ys rt o p tv l e sut l o s: e a i r u c s f l t ut a omplc to . Afe ia i ns tra 6—40 m on hs ol t f l ow —u p, no m a e tua i n n l te e e r t r e 1 te s e e r n e e r lm nsr to i a lpa int w r e o atd. 9 pa int xp e c d pr gna i i 2 te s w ho s nce n 7 pa int s
wa td t a e a c i n e o h v hl d.Co cu i n Hy t r s o i d e in y i i a e a d e fc i e n lso : se o c p c a h o l ss s s f n f t . s e v
部 常规 消毒铺 洞 巾 ,窥 器暴 露宫 颈 ,阴道 宫颈再 次 消毒 ,扩宫棒 扩 张宫颈 至 l 号 ,置人 官腔 电切 镜 ,以 5 2 %葡 萄糖 液作为膨 宫液 ,流 量为 10 /分钟 , 5ml 运用 针状 电切 自宫颈 内 口向上 纵形切割 5 次形 ~7

Ⅲ度及以上宫腔粘连分离术后两种预防再粘连方法的比较

Ⅲ度及以上宫腔粘连分离术后两种预防再粘连方法的比较

【 中图分类号】734 R 1.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64 42 (000 — 08 0 17 - 00 21)5 05 — 3
di1.9 9 ji n 17 4 2 .0 00 .1 o:03 6 /. s .6 4— 0 0 2 1 .50 8 s
Th o p rs n o wo m e ho si r v n i g r c r e ta h so e c m a io ft t d n p e e t e u r n d e i n n
通 讯 作 者 : — i:45 6 3 @ q .o Ema 7 17 39 qcm l
【 摘
要 】 目的
比较宫腔镜 下分 离宫腔 粘连后 两种抗粘连 方法 的疗效。方法
4 例 官腔 镜 下宫腔 3
I 度 及 以上 粘 连 分 离术后 患者 , I I 随机 分为 宫 内 节 育 器(n atr ecn aet e ei , U 组 (2例 ) 几 丁 it ue n ot cpv v e I D) 2 r i r i d c 和
C e g u S c u n,6 0 8 hn d i a h 10 1
【 bt c】 O j t e o t yh eetfw e os n r etgeu etde o t as rcl A s at r b cv T u e fcoto t d o e nn cr n ahs n frr c v a ei s d t m h p v i r r i ae tn e i
s e a h n i n w ih w s4 . 1 i UD o p wa lo mu h h g e a h t n c i s n g o p w ih Wa . 6 u d e so h c a 0 9 % n I r g u sas c i h r h n t a ht a r u h c s 4 7 % t i o

宫腔粘连分离术

宫腔粘连分离术

宫腔粘连分离术【导读】宫腔粘连综合征患者一般均有子宫腔操作史,如人工流产术、清宫术、子宫肌瘤剔除术,甚至足月分娩或中期引产后等。

患上了宫腔粘连或许就意味着一个手术的来临,一起来了解宫腔粘连分离术!宫腔粘连分离术是什么宫腔粘连临床表现各种各样,如闭经、月经过少、痛经、反复流产及不孕等。

诊断依据为病史、子宫探针试验、子宫碘油造影及宫腔镜检查等。

确诊后展开治疗,宫腔粘连分离术作为普遍被接受的治疗方法,你了解多少呢?宫腔粘连分离术主要为宫腔镜疗法,为宫腔镜在临床中的应用,一些较难处理的妇科疾病能直观、简单、安全地解决。

不但可以判断粘连的程度、粘连的类型,且可以判断粘连的坚韧度。

对于膜性粘连、纤维肌性粘连可在宫腔镜下分离或用手术剪除;而对于结缔组织样致密粘连则需在B超监护下行电切分离术,术后放置宫内节育器防再粘连,并给予雌孕激素续贯用药,促使内膜生长。

使患者恢复月经来潮,有的患者可以再次怀孕。

宫腔镜分离术属于微创手术,对身体损伤小,恢复快,但是手术后并发症比较多,且容易再次粘连。

相较而言,中医治疗应用中医望闻问切治疗,提高怀孕的几率,副作用小,但是中医治疗时间长,且擅长治疗这方面的中医不好找。

宫腔粘连要做哪些检查?宫腔粘连手术前是需要一系列检查的,判断是否为宫腔粘连,病症严重如何?对于这个病,我们要做哪些检查呢?下面我们就来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下这方面的知识!1、子宫腔镜检查可了解有无宫腔粘连,并确定粘连部位、范围、程度及粘连的组织。

各组粘连的特点为:子宫内膜粘连与周围的内膜很相似;肌纤维粘连最常见,其特点为有一薄层子宫内膜覆在上面,表面有很多腺体开口;而结缔组织粘连则表面无内膜彤成。

2、子宫探针检查一般子宫探针插入宫颈内约l—3厘米处即有阻力感,以2厘米左右为最多见。

阻力可按粘连组织不同而异,仅内膜粘连探针很易插入;肌层粘连时须按子宫方向稍用力方能将探针插入;如感组织韧硬,探针不易插入时,不可盲目用力。

以免造成子宫穿孔。

宫腔镜手术治疗宫腔粘连495例临床分析

宫腔镜手术治疗宫腔粘连495例临床分析

宫腔镜手术治疗宫腔粘连495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联合超声手术治疗宫腔粘连的价值。

方法:对495例诊断有宫腔粘连的患者进行粘连分离,术后予以上环及促内膜生长治疗,3个月后复查宫腔形态,并长期随访其月经恢复情况。

结果:495例手术成功416例,成功率84%。

5例子宫穿孔,8例窦道形成。

术后随访2~34个月,随访率90.9%。

术后3个月复查宫腔镜,宫腔形态正常416例,月经改善426例。

结论:宫腔镜联合超声手术予上环、促内膜生长是治疗宫腔粘连患者的理想方法。

关键词宫腔镜手术超声检查宫腔粘连宫腔粘连是引起月经减少或闭经,流产、早产、死胎或不孕的宫腔异常原因之一。

2009年1月~2010年6月应用宫腔镜联合超声手术治疗宫腔粘连患者495例,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09年1月~2010年6月收治宫腔粘连患者495例,年龄21~59岁,平均32岁,其中20~40岁461例(93.1%)。

重度致密粘连170例,其中宫腔闭锁22例。

宫颈管粘连148例,均系人流术后。

无宫腔操作2例;产后14例;绝经后取环6例;4例合并有息肉;其余均有1~15次人流或清宫史。

门诊手术325例均为轻、中度粘连或宫颈管粘连;其余严重致密粘连均住院手术,住院时间2~4天。

检查及手术方法:术前行妇科检查及各项常规化验,排除心、肝、肾严重疾病,确认无手术禁忌证。

手术在月经干净3~7天内进行。

术中均采用B超监视,探头频率3.5MHz,均选用静脉麻醉。

术前先充盈膀胱。

麻醉成功后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铺无菌巾单。

B超监测手术全过程提示分离的范围和深度,用针状电极划开致密粘连组织或微形剪剪开粘连,尽量使宫腔形态恢复正常,并尽量暴露双侧宫角及输卵管开口。

手术后放置IUD 3个月或先放置宫腔气囊3~7天后取出再置入避孕环3个月,并常规促子宫内膜生长治疗3个月后宫腔镜下取环,复查宫腔镜形态。

结果148例颈管粘连及177例轻、中度宫腔粘连患者次性完成手术,无水中毒,无脏器损伤,无术后感染等并发症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
内容来源:广东医学院附属生殖医学中心()
临床上,有很多女性不孕患者都由宫腔粘连引起。

那么,何为宫腔粘连?如何治疗宫腔粘连?宫腔粘连是指子宫内膜收到损伤,导致宫腔内出现感染,进而引发组织粘连,使宫腔部分或全部闭锁,或子宫颈内口闭锁,并由此引发的月经异常、不孕、习惯性流产等一系列并发症。

目前,采用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有效治愈由宫腔内粘连而导致的不孕、习惯性流产等病症。

引起宫腔粘连的原因、宫腔粘连的症状有哪些?
任何引起子宫内膜破坏的因素都可引起子宫腔粘连,临床常见于行人工流产术、自然流产刮宫术后、产后出血刮宫术后。

常因刮宫时深度过深或者刮宫过度,吸宫时压力过长时间较长而产生术后宫腔粘连。

临床常见的症状有以下几点:
1)闭经或月经过少。

宫腔完全粘连者,可出现闭经,闭经时间可很长,且用雌激素、孕激素治疗不引起撤退性出血。

宫腔部分粘连或内膜部分破坏者,则表现为月经过少,但月经周期正常。

2)周期性腹痛。

一般在人工流产或刮宫术后一个月左右,出现突发性下腹痉挛性疼痛,其中有一半以上伴有肛门坠胀感;有些患者腹痛剧烈,坐卧不安,行动困难,甚至连排气、排便都很痛苦,有时有里急后重感。

3)不孕及反复流产、早产。

子宫腔粘连后易发生继发性不孕,即使怀孕也容易发生反复
流产及早产。

由于子宫腔粘连,内膜损坏,子宫容积减小,影响胚胎正常着床。

并影响胎儿在宫腔内存活至足月。

4)腹部有压痛、拒按。

妇科检查发现子宫体大小正常或稍大、较软,有明显压痛,有时有宫颈举痛;双侧附件检查,轻者正常,重者可有压痛或增厚,或扪及肿块。

传统疗法治疗宫腔粘连,不易彻底、临床效果差
传统治疗宫腔粘连,是按照不同病情采取不同治疗方法,常见的有一般治疗,如:解除患者思想顾虑,增强治疗的信心,增加营养,锻炼身体,注意劳逸结合,提高机体抵抗力。

临床常采取中药腹腔灌注疗法,但临床效果差、治疗不易彻底。

对于宫腔粘连的诊断,过去多用输卵管碘油造影或B超,这些方法仅适用于一些较轻的粘连患者。

如今,上海申江不孕不育医院专家将腔镜技术巧妙的运于临床,宫腔粘连的治疗由于宫腔镜在临床中的应用,一些较难处理的宫腔粘连都能直观、简单、安全地解决。

临床证明: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安全彻底
宫腔镜具有检查、治疗的双重功能,不仅能对粘连部位、范围及组织类型作出判断,还可准确、完全地分离粘连病灶,快速恢复宫腔形态,防止分离后的再度粘连,促进损坏的子宫内膜修复,促使内膜生长。

使患者恢复月经来潮,达到治愈月经不调、女性不孕、习惯性流产、早产等系列病症。

相对传统疗法,宫腔镜下分离术具以下优势:
1)精准测定:宫腔镜对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准确率在94%~99%之间,而诊断性刮宫准确率是70%~80%。

由于宫腔镜可以明确病变部位,其诊断结果还能为放疗、手术的定位提供重要依据。

2)诊断更准确:高科技纤维光源内窥镜,包括宫腔镜、能源系统、光源系统、灌流系统和成像系统,更直接、准确、可靠、减少漏诊,明显提高诊断准确率,不仅能直接看到检查子宫内生理、病理病变,还能疏通闭塞的宫腔粘连。

3)不需开腹、保留子宫:作为微创手术的典范,宫腔镜手术具有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不影响卵巢功能等特点,保留子宫的生理完整性,创伤小。

经宫腔镜治疗后不仅使患者避免了开腹手术,同时还可保留子宫的完整。

4)痛苦小、恢复快:宫腔镜最大的优势在于治疗,由于不需要开腹,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因此患者痛苦比较小,耐受力高。

手术只分离粘连的宫腔组织,不影响子宫的内分泌功能,不会破坏盆腔底部的结构,患者痛苦小、恢复快。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是宫腔粘连手术治疗的最佳选择。

它有安全、直观、损伤小、恢复快等特点,同时具有检查和治疗的功能,能较好、较快地解决宫腔粘连问题,在直视下分离粘连,可以尽可能少地损伤正常子宫内膜,最大限度地保护
了子宫内膜功能,为月经、生育功能的恢复提供了保障。

专家提醒:采用宫腔镜下分离术后的注意事项
1)及早适当地活动:除高危患者外,术后6小时内可指导患者床上适当翻身活动,6-8小时后可下床活动,并逐渐增加活动量。

2)饮食护理:术后可进营养丰富的软食,减少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3)观察阴道出血:术后要注意观察阴道出血情况,如有大量鲜血流出,应及时报告医生,遵医嘱给予处理。

如无异常一般术后24小时撤掉宫腔气囊导尿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