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铜行情回顾暨2012年铜价走势分析
2011年铜行情回顾暨2012年铜价走势分析

2011年铜行情回顾暨2012年铜价走势分析2011年铜市的主题始终围绕中国紧缩、经济下滑、主权债务危机三重奏进行,为此我们把铜价分为如下几个阶段:1、2010年末-2011年2月初:流动性余威下铜价冲顶阶段。
在美国量化宽松推动全球流动性泛滥的背景下,尽管中国开始通过货币政策紧缩流动性,但难阻全球流动性余威,铜价加速赶顶,伦铜最高突破10000美元,沪铜最高突破77000元;2、2011年2月-2011年5月:中国连续紧缩,欧债危机深化,铜价见顶回落。
中国从2010年10月开始连续4次加息并且每隔一个月上调一次存款准备金率,流动性拐点终于出现;与此同时欧债危机深化,欧洲危机国家主权评级被连续下调,国债收益率连续上升。
在宏观系统性风险的打压下,中国在传统的消费旺季“旺季不旺”,铜价开始年内第一轮下跌,伦铜下跌至8500美元,沪铜下跌至65000元一线;3、2011年6月-2011年7月:中国紧缩放缓,美国QE3预期,铜价反弹。
由于全球经济出现下滑迹象,中国货币政策紧缩力度放缓,国内政策出现真空期,同时美联储主席的发言引发了市场对QE3的预期,铜价获得反弹机会,伦铜最高逼近一万美元的,但国内跟涨力度疲弱,仅反弹至73000一线;4、2011年8月-10月中旬:多重利空打压下铜价崩盘。
全球经济出现衰退迹象,主要经济体PMI均逼近荣枯分水岭;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进一步扩散至意大利等核心国家,美国也受债务比例高企影响失去了维持一百年的AAA级评级;与此同时美联储却未推出进一步的量化宽松政策,而是实行“扭转操作”,美元突破4个月的盘整区间反转。
在多重利空打压下铜价崩盘,其中9月份伦铜暴跌24%,为2008年10月以来最深跌幅,伦铜和沪铜分别下跌至6600美元、50000元一线方才止跌;5、2011年10月下旬至今:铜价企稳,宽幅震荡。
由于欧债危机恶化,全球经济再度陷于衰退边缘,欧洲国家领导人终于开始实质性讨论欧债危机的解决方案,并在10月26日的欧盟领导人峰会上达成一揽子协议。
2011年上半年中国废铜市场评述

2011年上半年中国废铜市场评述北京安泰科信息开发有限公司王伟伟张家港联合铜业有限公司张千树陈翔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铜消费国,同时也是最大的精铜生产国,但是中国的铜资源严重短缺,铜原料主要依赖进口。
近些年来,随着国内精铜产量和消费量的不断扩张,铜原料供应已经成为制约中国铜工业发展的瓶颈。
废铜作为原料,具有节能、环保、循环经济等优势,已经成为中国最重要的铜原料之一,在中国铜市场的供需平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北京安泰科的数据显示:2011年1-6月全球精炼铜产量945万吨,中国产量251.9万吨,占全球的26.7%。
在中国的精铜产量中有36.6%来自于再生铜。
图1 中国精铜产量及再生铜比例一、废铜价格变动趋势分析(注:本文废铜价格以浙江沪1#光亮铜(Cu 99%)为例)2011年上半年国内废铜价格跟随精铜价呈现高位震荡格局。
上半年国内废铜的平均价格为68870元/吨,同比上涨29%。
从价格走势上看:1月,国内市场对未来需求有较大期待,特别是中国春节后贸易商认为,消费商有重启补充库存的行为,由此铜价较为坚挺,持续上行,废铜价格受益,月均价高达67498元/吨,环比增长6.67%,与铜价差值较大,至3339元/吨,废铜价格优势明显,由此深受追捧。
2-5月,国内铜价带动废铜价格震荡剧烈。
2月15日废铜价格才升至上半年最高位71400元/吨。
随后震荡下滑,并于5月12日创出上半年低点66584元/吨,废铜与精铜的价差大幅缩窄,甚至偶尔会出现废铜价格(含税)比电解铜价格还高的倒挂现象。
分析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增值税退税政策取消,2011年全年不再享受之前优惠政策,此政策使得废铜成本优势渐消,特别是在铜价处于下降趋势期间,废铜的抗跌性使得商家采购废铜的积极性大幅降低,大多企业改选用含铜量较低的废铜进行生产。
二是自二季度开始,中国持续偏紧的货币政策,对市场影响逐渐凸显,据了解,以废铜为原料进行生产的小企业受资金紧缺的影响较为明显。
2012年9月铜行情分析及10月预测(10月)

铜价走势战略分析月报(2012年9月)一、2012年1-9月铜价走势回顾2012年9月铜价铜均价为58592元/T,整体在56215—60270区间冲高回落,走势符合我们的预判,但因美国和欧盟意外的宽松政策,波动区间超出了我们的预计。
9月趋势评述:虽然因美国QE3和欧盟的宽松政策,全部大宗物资包括铜走了一波上涨行情,但需求支撑乏力,随着美指的走强,铜价将回落到区间波动为主,后续走势主要因素回到欧债危机进展以及中国后续的经济政策。
主要表现如下:1、在美国、欧盟、日本相继出台宽松政策后,中国在十八大之后的经济政策普遍预期也会出台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作为用铜量最大的国家,对铜的需求进行支撑。
2、美国9月的非农数据意外强劲,失业率下降到7.8%,同时修正上调8月、7月和6月的新增就业人数;美国的制造业PMI指数恢复到了50%以上,代表美国经济在强劲复苏中。
3、欧债危机解决进程缓慢,且西班牙和欧盟处于博弈当中。
市场在等待欧债危机解决或深度恶化的那一刻,也处于观望中。
二、宏观数据1、主要用铜国家制造业PMI指数(中国、美国、欧元欧)注:如果PMI大于50%,表示经济上升,反之则趋向下降。
一般来说,汇总后的制造业综合指数高于50%,表示整个制造业经济在增长,低于50%表示制造业经济下降。
三大经济体PMI数据都有回升,美国恢复到50%的枯荣线以上2、美国非农数据2012年美国非农数据(9月)增长就业人数(万人)失业率月度预测 结果 预测 结果2012-9月 11.50 11.40 8.20%7.80%2012-8月 12.50 9.60 8.30%8.10%2012-7月 10.00 16.30 8.20%8.30%2012-6月 9.00 8.00 8.20%8.20%2012-5月 15.00 6.90 8.10%8.20%2012-4月 16.50 11.50 8.20%8.10%2012-3月 20.30 12.00 8.30%8.20%2012-2月 21.00 22.70 8.20%8.30%2012-1月 15.00 24.30 8.50%8.30%注:一般是指美国非农就业率,非农业就业人数与失业率这三个数值,由美国劳工部每月发布一次,反应美国经济的趋势,数据好说明经济好转,数据差说明经济转坏。
2011年铜市场回顾与2012年展望

2011年铜市场回顾与2012年展望张文海【摘要】一、2011年行情回顾2011年全年铜市走势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上半年的宽幅震荡行情,二是下半年的深幅回调行情。
上半年铜价高位宽幅震荡,年初伦铜强势上涨创下历史新高的10184美元/吨,受此影响沪铜震荡走高,但上行幅度不及伦铜,但也创下76950元/吨的历史第二高位。
虽然在5~7月期间,铜价受债务危机的影响暂时缓解,【期刊名称】《资源再生》【年(卷),期】2011(000)012【总页数】3页(P56-58)【关键词】市场回顾;铜;展望;行情;宽幅;历史【作者】张文海【作者单位】不详【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14.1212011 年全年铜市走势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上半年的宽幅震荡行情,二是下半年的深幅回调行情。
上半年铜价高位宽幅震荡,年初伦铜强势上涨创下历史新高的10 184美元/吨,受此影响沪铜震荡走高,但上行幅度不及伦铜,但也创下76 950元/吨的历史第二高位。
虽然在5~7月期间,铜价受债务危机的影响暂时缓解,美国经济数据改善的作用下,出现了三个月的上涨行情,但却为下半年的深幅调整埋下了伏笔。
进入8月份,欧美债务再起波澜,欧美经济显著放缓并引发深层恐慌,全球市场大幅下滑,铜市上行戛然而止,在经历三个月上涨之后走出连阴,跌幅逾7%,几日跌去三个月涨幅。
8月铜市跌5.91%,9月跌24.42%。
随着欧元区首脑于27日凌晨就解决债务危机达成一揽子协议,利好铜市止跌反弹。
但解决方案并未触及根源问题,且欧洲经济的好转短期内难以显现,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铜市反弹高度,10月反弹幅度14.43%。
进入11月市场关注力重新回到意大利,意大利借贷成本触及欧元问世以来的最高水平,加重了“形势继续恶化,该国可能会寻求援助”的忧虑。
这促使投资者买入美元避险,撤离对经济增长反应敏感的资产。
再加上意大利总理贝鲁斯柯尼顶住在欧债危机最新发展中要求其辞职的压力,拖累铜价走低。
2011年铜市场回顾及2012年展望

2011年铜市场回顾及2012年展望 迈科期货研发中心任纲黄健云1. 2011年回顾2011年的铜市场基本以8~9月为分界线,上半年形势一片大好,多数铜产业链中的企业开工率增加,终端消费产品产量高速增长,铜价也维持高位震荡,产业景气度较高。
但自6月之后的中国紧缩政策以及以美国信用降级为开端的发达国家债务问题使形势急转,商品市场价格出现大幅的震荡下跌。
出口放慢,企业资金短缺,部分产品价格跌至成本之下,而矿产价格跌幅小于成品,压缩企业盈利空间;终端产品补库过程完成、刺激政策退出都造成终端消费品销售困难,产成品库存上升,企业开工率及营销利润明显下滑,中小企业经营陷入困境。
整体来看,铜价在2011年呈现出冲高回落、震荡下跌的格局,波动频率及程度都明显加大,绝大多数时间表现出震荡的特征。
相对其他有色金属,铜价依然远离成本,这主要得益于整体的供应面依然偏紧,以及全球的供应相对短缺。
供需层面,需求放缓比较明显,主要受到出口以及国内政策效果减退的影响;供应面则由上半年主要消耗废铜、电铜进口下滑转变为下半年主要消耗电铜、电铜进口大幅回升的局面。
虽然在2011年最后几个月消费减弱,但全年中国铜材产量依旧高速增长,预计增幅超过15%。
从数据结构图上可以发现比较明显的降库存动作(图2,实际企业库存下降更明显)。
同时,也可以从消费商偏低的库存得以印证。
到2011年底,铜价表现出上下两难的境地,上涨受到欧债问题的打压以及消费下降的影响,下跌则受到供应问题的支撑。
图1 2011年铜价走势 图2 全球交易所库存2. 全球宏观经济变化继续主导市场影响2011年金融市场的最大因素就是各国的主权债务问题,主要包括美国、欧元区的集中爆发,由于欧元及欧元区的特殊机制,导致欧元区的问题最为严重和受到市场关注,也对金融市场影响最大。
对于美国以及中国等非欧元区国家,由于主权相对集中,政府债务问题相对比较好解决,如果债务问题实在严重,那么可以通过本币贬值来化解。
铜价波动的影响因素及未来走势

铜价波动的影响因素及未来走势作者:徐力来源:《中国市场》2012年第37期摘要:在2011年铜价走势回顾的基础上,对铜价波动的国际及国内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世界经济增速放慢,铜需求的中国因素“褪色”。
2012年铜价的大体趋势是先抑后扬。
关键词:铜价;流动性;中国经济紧缩政策;融资铜;金属属性中图分类号:F416.32一、2011年铜价走势回顾2011 年铜价紧紧围绕中国经济政策紧缩、欧债危机等宏观经济事件上下波动,我们将铜价走势分成以下四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2011年年初至2月中旬:流动性宽松背景下铜价虚高。
美国两轮量化宽松政策导致全球流动性泛滥,在货币充裕的条件下,铜价一路上扬,LME三个月期铜价格突破10000 美元/t,沪铜也站上76000元/t的高位。
第二阶段:2011年2月中旬至8月:“中国因素”褪色、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美国QE3 推出的预期等影响因素交织,铜价呈现圆弧底型走势。
从2011年初至6月下旬,中国连续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两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中国的紧缩政策成为铜价下滑的主要“推手”,加之市场对欧债危机的爆发持续担忧,铜价下降至这一阶段的最低点,LME铜价下跌到8900美元/t一线,沪铜下跌到67000元/t。
其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美国QE3预期成为市场能够抓住的“最后的稻草”,市场一度反弹,LME铜价上升到9840 美元/t,沪铜回升至73000 元/t。
第三阶段:2011年8月至10月中旬:利空齐袭,铜价“断崖”式下跌。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逐步向核心国家扩散,美国遭遇评级机构下调AAA级评级,美国推出QE3的市场预期破灭,市场遭遇重创,引发了铜价两波“断崖”式下跌。
LME 铜价下跌到年内低点6735美元,沪铜在同一时点下跌到年内低点51170元/t。
第四阶段:2011年10月中旬至年末:铜价在各种消息面的影响下企稳震荡。
欧债危机的再度爆发引发欧洲国家出台各种措施解决主权债务问题,中国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出现微调,美国经济数据出现好转,以上因素使得铜价企稳,宽幅震荡。
2011年度沪铜投资行情分析回顾与展望

2011年沪铜回顾与展望锦泰期货一、行情回顾1、总体走势7月以来,伦铜终于结束了前期震荡,大幅上扬。
有效突破9580美元的压力铜价将向9800美元进军,涨幅约为7%。
整体来看伦铜的强势特征明显,仍有向上反弹的空间。
(图1)沪铜主力合约1109近期走势和伦铜相似,涨幅约为5.6%。
受国内经济环境的影响,沪铜走势弱于伦铜。
(图2)2、2011年上半年走势2011年1月,铜价延续了去年的涨势,创近期高点77450点。
1月14日,央行首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标志着今年紧缩货币政策的开始。
但这一货币政策收效甚微,未能削弱沪铜上涨动力。
2月9日,央行首次上调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25个百分点,紧接着2月18日,央行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接二连三的货币政策表明了政府抑制通胀的决心,市场出现恐慌,铜价开始震荡下行。
其间,在4月6日央行二次加息0.25个百分点;3月18日,4月17日,5月12日分别提高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至此今年已经历2次加息,5次提准,5月12日时跌至年内新低63810。
随后市场开始出现“利空出尽”的声音,期铜触底反弹。
此时通胀仍在继续,CPI逐月增加,现货与期货价差进一步缩小,期货价格获得支撑。
库存继续减少、美元的持续走低和伦铜的反弹也限制了沪铜的下跌空间,但此时,国内经济环境不佳,紧缩的货币政策继续执行,铜价前景未明,进入宽幅整理区域。
6月,现货铜对期铜出现持续升水,月初的电荒也在一定程度上给铜提供了成本支撑,沪铜走势进一步好转。
5月CPI数据高达5.5%,市场加息预期强烈,然后最后落地的政策仅仅是提准。
相对于加息,提准可看做是利多,市场再一次猜测“利空出尽”。
提准后,存款准备金率已到达21%的高位,可上调空间不大。
加上美国经济数据的好转,希腊问题的解决,沪铜表现出明显的抗跌性。
6月30日,受外盘提振,沪铜跳空高开于69000上方,开始了新一轮的涨势。
2011年11月铜价分析

欧债危机暂告段落,11月铜价震荡反弹我们综合判断:伦铜中线呈止跌震荡态势,11月份伦铜在7374—8650区间内震荡反弹的可能性最大;而如果11月初的G20峰会和11月下旬美国两党都出现扯皮,伦铜11月则存在再度回踩7000美元的风险。
需特别关注的是美国两党11月下旬是否会就债务上限和减赤进行的第二轮讨论再次出现扯皮,关注11月欧盟财长会议落实欧盟峰会决议细节进行讨论的结果,以及11月3-4日G20峰会是会进一步联合出手拯救措施还是会围绕贸易平衡和汇率等问题扯皮!!具体分析如下:宏观经济方面,2-3季度除日本受地震影响出现衰退外,主要经济体总体继续增长,但几乎都增速回落;10月份PMI则涨跌互现;这预示着11月份全球铜消费将企稳反弹。
1、欧洲央行总裁特里谢9月8日说,欧洲经济展望充满不确定性,下滑风险加大。
欧洲央行将欧元区今年经济成长预期下调至1.4%~1.8%。
而将明年经济增长的预期下调至0.4%~2.2%。
2、IMF9月20日将今明两年全球经济成长预估下调至4.0%,并下调全球几乎每个地区的成长预估,IMF警告,如果不采取全球协调行动,美欧经济面临严重的衰退和一个“失去的十年”。
IMF 称,未来数年美国经济成长相对于历史平均水平将保持温和,但将美国2011年成长预估从6月时预估的2.5%下调至1.5%,明年成长预估从2.7%下调至1.8%。
3、欧洲央行13日发布月度公报称,主权债务危机使得欧洲及全球金融市场都面临了相当大的压力,而金融市场的此类承压状况则有可能对欧元区实体经济状况造成外溢性影响。
图1:2011年2-3季度,除日本因地震影响而负增长外,其他经济体依然保持增长态势,但大多增速回落。
图2:主要经济体10月的PMI指数涨跌互现。
欧英澳巴等仍在50以下的衰退区间内运行;而铜消费主体的中美日印俄等均在50以上的增长区间运行,这预示着11月份全球铜消费企稳增长。
欧洲债务方面,欧元区领导人7月21日关于欧洲债务问题的布鲁塞尔峰会后达成第二轮援助希腊的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铜行情回顾暨2012年铜价走势分析
2011年铜市的主题始终围绕中国紧缩、经济下滑、主权债务危机三重奏进行,为此我们把铜价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1、2010年末-2011年2月初:流动性余威下铜价冲顶阶段。
在美国量化宽松推动全球流动性泛滥的背景下,尽管中国开始通过货币政策紧缩流动性,但难阻全球流动性余威,铜价加速赶顶,伦铜最高突破10000美元,沪铜最高突破77000元;
2、2011年2月-2011年5月:中国连续紧缩,欧债危机深化,铜价见顶回落。
中国从2010年10月开始连续4次加息并且每隔一个月上调一次存款准备金率,流动性拐点终于出现;与此同时欧债危机深化,欧洲危机国家主权评级被连续下调,国债收益率连续上升。
在宏观系统性风险的打压下,中国在传统的消费旺季“旺季不旺”,铜价开始年内第一轮下跌,伦铜下跌至8500美元,沪铜下跌至65000元一线;
3、2011年6月-2011年7月:中国紧缩放缓,美国QE3预期,铜价反弹。
由于全球经济出现下滑迹象,中国货币政策紧缩力度放缓,国内政策出现真空期,同时美联储主席的发言引发了市场对QE3的预期,铜价获得反弹机会,伦铜最高逼近一万美元的,但国内跟涨力度疲弱,仅反弹至73000一线;
4、2011年8月-10月中旬:多重利空打压下铜价崩盘。
全球经济出现衰退迹象,主要经济体PMI均逼近荣枯分水岭;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进一步扩散至意大利等核心国家,美国也受债务比例高企影响失去了维持一百年的AAA级评级;与此同时美联储却未推出进一步的量化宽松政策,而是实行“扭转操作”,美元突破4个月的盘整区间反转。
在多重利空打压下铜价崩盘,其中9月份伦铜暴跌24%,为2008年10月以来最深跌幅,伦铜和沪铜分别下跌至6600美元、50000元一线方才止跌;
5、2011年10月下旬至今:铜价企稳,宽幅震荡。
由于欧债危机恶化,全球经济再度陷于衰退边缘,欧洲国家领导人终于开始实质性讨论欧债危机的解决方案,并在10月26
日的欧盟领导人峰会上达成一揽子协议。
与此同时,由于国内抗通胀取得实质成果,中央货币政策取向发生一定转变,温总理在天津调研时表示货币政策将适度微调,铜价受到提振结束连续暴跌,陷入宽幅震荡格局。
2012年铜价展望
宏观背景:1、美国:虽然两党间的政治博弈依然存在,但稳定经济复苏,扩大就业增长将是美国大选之年重中之重。
不排除明年美国政府为改善国内经济再启QE3,但前提条件是通胀率回落,经济复苏动力不足。
2、欧洲:经济将现衰退。
债务解决是长期性问题,保住欧元地位,稳定市场信心,改善欧元区现状是欧盟成员国明年共同努力的目标。
我们认为:解决债务危机的唯一方法仍是货币刺激,在大规模量化前各国间的政治博弈依然继续。
3、中国:防通胀与保增长之间的再平衡。
“十二五规划仍将以促内需、稳发展、调结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等战略目标贯穿在未来经济发展中。
目前看,国内中小企业生存环境恶劣,严重缺乏资金支持。
“维稳和保增长”将重新回到政府的决策考虑之中。
预计:明年中国货币政策将有所调整,逐步放开对实体经济的支持。
综述:资金的流动性是保障经济增长的血液,从2008年金融危机到各国刺激再回到银根收缩,市场经历了一轮周期性起落。
然后,在没有寻求到新的经济增长点前,资金过度收紧显然对经济增长不利,这或使得2012年的货币政策相比2011年有所好转,但大宗商品金融属性有所退色,未来商品属性将更多的支配商品价格。
基本面分析:1、供应情况:供应瓶颈仍存,理由如下:1、欧美债务危机,资金不足将限制新矿的投资开采;2、由于资金不到位,许多新矿或扩产项目被迫推迟或取消;3、过去几年新发现的铜矿几乎没有;4、现有铜矿开采深度不断增加,品位逐步下降;5、政府监管越来越严格;6、环境保护要求越来越高;7、各国资源税水涨船高;8、社会和政体不稳定;9、地缘冲突加剧;10、现有铜矿以及新矿的成本不断增加。
2、需求情况:西方国家需求放缓,中国需求保持增长
10月精炼铜表观消费同比上升42.42%,环比增长1.85%,1-10月精炼铜表观消费同比增长1.51%。
10月铜材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长7.38%,环比下降5.96%,1-10月同比增长2.89%。
10月铜材产量同比增长9.24%,环比下降5.11%,1-10月铜材产量同比增长4.29%。
10月精炼铜产量同比增长20.70%,环比下降1.88%,自今年8月产量大幅创新高后已经连续第二月下滑,1-10月精炼铜产量同比增长14.76%。
3、供需平衡表:受全球经济放缓影响,明年供需缺口将有所收窄。
4、进口情况
10月精炼铜净进口同比增长75.24%,环比增长8.10%,1-10月精炼铜净进口同比下降20.70%。
中国10月精炼铜进口同比增长74%,至29.5万吨,创去年5月以来新高,主要是由于中国买家借全球铜价偏低之际增加库存。
10月废铜进口同比增长19.94%,环比下降9.78%,1-10月废铜进口同比增
长6.64%。
5、库存情况
LME铜库存开始减少,这主要由亚洲库存降低所引发的。
国内企业进口铜具有一定的投机性,大体与经济的衰退,而铜价的下滑相关,体现了企业希望利用铜价较低的时机来重建库存的动机,而背后的逻辑则是企业主对铜价未来前景的看好,而产生的一些投机性补库。
6、下游消费
预计:2012年家电行业增速将继续放缓,但仍能实现8%的增长率。
增长主要来自于农村消费——农村居民收入提高和家电下乡政策的刺激。
由于资金压力,2012年保障性住房计划或将下调规模。
预计:明年电力投资保持增长。
“十二五”期间,国家电网公司预算1.5万亿元用于电网建设,比“十一五”期间增加25%投入。
预计:2012年汽车产量增速有望恢复至10%以上。
原因在于:1)2011年的低比较基数;2)政策风险消退;3)产能扩张的速度将较汽车需求增速高5%-10%。
7、资金持仓
评述:由于上半年宏观局势的波动,铜市持仓出现下滑,但这不意味着市场开始出现转市。
随着经济形式的进一步明朗,不排除资金再一次卷土重来。
总体来看,我们认为2012年铜价将是探底——筑底——反弹的过程,铜价探底的深度以及周期均面临很大不确定性,我们预计伦铜和沪铜在一季度将分别调整至6500-7000美元、50000-55000元一线,二季度至年中铜价将筑底反弹。
但我们认为明年铜价的波幅将不会出现2008年或2009年那样的极端情况。
按照50%的正常波动幅度,我们预计沪铜反弹的高度为68000左右,伦铜反弹的高度在9000美元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