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件式钢管脚手架验收规范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验收规范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验收规范一、构配件检查与验收

1.1 新钢管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

2、应有质量检验报告,钢管材质检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金属拉伸试验方法 (GB/T 228)的有关规定,质量应符合本规范第1.1 条的规定;

3、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

4、钢管外径、壁厚、端面等的偏差,应分别符合本规范表1.5的规定;

5、钢管必须涂有防锈漆;

1.2 旧钢管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1、表面锈蚀深度应符合本规范表1.5 序号 3 的规定,锈蚀检查应每年一次。

检查时,应在锈蚀严重的钢管中抽取三根,在每根锈蚀严重的部位横向截断取样检查,当锈蚀深度超过规定值时不得使用; 2、钢管弯曲变形应符合本规范表1.5 序号 4 的规定; 1.3 扣件的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新扣件应有生产许可证、法定检测单位的测试报告和产品质量合格证,当对扣件质量有怀疑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 (GB--15831)的规定抽样检测;

2、旧扣件使用前应进行质量检查,有裂必须更换;

3、新、旧扣件均应进行防锈处理;

1.4 脚手板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冲压钢脚手板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新脚手板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

2)尺寸偏差应符合本规范表1.5 序号 5 的规定; 3)新、旧脚手板均应涂防锈漆;

2、木脚手板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木脚手板的宽度不宜小于 200mm 厚度,腐朽的脚手板不得使用;

2)竹笆脚手板、竹串片脚手板的材料应符合要求; 构配件的偏差应符合表1.5 的规定

二、脚手架检查与验收

2.1、脚手架及其地基基础应在下列阶段进行检查与验收: 1)基础完工后及脚手架搭设前;

2)作业层上施加荷载前;

3)每搭设完 10~13m 高度后;

4)达到设计高度后;

5)遇有六级大风与大雨后,寒冷地区开冻后; 6)停用超过一个月;

2.2、进行脚手架检查、验收时应根据下列技术文件: 1)本规范第2.3、2.5 条的规定

2)施工组织设计及变更文件;

3)技术交底文件;

2.3、脚手架使用中,应定期检查下列项目:

1、杆件的设置和连接连墙件支撑门洞桁架等的构造是否符合要求;

2、地基是否积水、底座是否松动、立杆是否悬空;

3、扣件螺栓是否松动;

4、高度在 24m 以上的脚手架,其立杆的沉降与垂直度的偏差是否符合本规范表2.4 项次1、2 的规定;

5、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要求;

6、是否超载;

2.4、脚手架搭设的技术要求、允许偏差与检验方法,应符合规定;

2.5、安装后的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应采用扭力扳手检查,抽样方法

应按随机分布原则进行。抽样检查数目与质量判定标准,应按表2.5 的规定确定,不合格的必须重新拧紧,直至合格为止。

三、安全管理

3.1、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须是经过按现行国家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

核管理规则》(GB-5036)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上岗人员应定期体检,合格者方

可持证上岗;

3.2、搭设脚手架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 3.3、脚手架的构

配件质量与搭设质量应按本规范第一章的规定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准使用;

3.4、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不得将模板支架、缆

风绳、泵送混凝土和砂浆的输送管等固定在脚手架上,严禁悬挂起重设备;

3.5、当有六级及六级以上大风和雾、雨、雪天气时应停止脚手架搭设与拆除

作业;雨、雪后上架作业应有防滑措施,并应扫除积雪; 3.6、脚手架的安全检查与维护,应按本规范第2.2 、2.5 条的规定进行,安全网应按有关规定搭设或拆除;

3.7、在脚手架使用期间,严禁拆除下列杆件:

1)主节点处的纵、横向水平杆,纵、横向扫地杆; 2)连墙件;

3.8、不得在脚手架基础及其邻近处进行挖掘作业,否则应采取安全措施,并

报主管部门批准;

3.9、临街搭设脚手架时,外侧应有防止坠物伤人的防护措施; 3.10、在脚手

架上进行电、气焊作业时,必须有防火措施和专人看守; 3.11、工地临时用电线路的架设及脚手架接地、避雷措施等,应按现

行行业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46)的有关规定执行;

3.12、搭拆脚手架时,地面应设围栏和警戒标志,并派专人看守。严禁非操作人员入内。

下面红色字体部分是赠送的散文欣赏摘自网络,不需要的朋友下载后可以编辑删除~~~谢谢~~~

可依靠的唯有自己

这是发生在一个普通犹太人家庭里,父亲和儿子的故事:

儿子叫约翰,在他4岁那年,有一天他和姐姐在客厅玩捉迷藏。他们玩得正高兴,父亲抱起小约翰,把他放在沙发椅上面,然后伸出双手做出接的姿势,叫他往下跳。小约翰毫不犹豫地往下跳,在即将抓住父亲的瞬间,父亲缩回了双手,约翰摔到了地板上,他号啕大哭起来。小约翰向坐在沙发上的妈妈求助,妈妈若无其事地坐着,并不去扶他,只是微笑着说:“呵,好坏的爸爸~”父亲站在一边,以嘲弄的眼光望着上当受骗的小约翰。

这便是犹太家庭教子的方法之一,这样做的目的是灌输给孩子一个理念:社会是复杂的,不要轻信他人,唯一可依赖的就是自己。

犹太家庭的孩子都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假如有一天房子被烧着了,你将带着什么东西逃跑,”如果孩子回答是钱财,母亲会进一步问:“有一种没有形状、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宝贝,你知道是什么吗,”如果孩子回答不出来,母亲会告诉他:“孩子,你要带走的不是钱财,而是智慧。因为智慧是任何人都抢不走的,你只要活着,智慧就永远跟着你。”

你对爸爸的爱,远远胜过那部车

一个犹太家庭的父亲,存钱存了很久,终于买了一辆自己向往已久的新车。新车开到家后,他珍爱有加,每天都要洗车打蜡。他5岁的儿子见父亲这么爱车,也常常乐此不疲地帮爸爸一起洗车。

有一天,这位父亲开车回到家后,累得一动也不想动。于是他决定破一次例,改天再洗车,尽管自己的爱车因淋了雨,而显得脏乱不堪。

这时,5岁的儿子见父亲这么累,就自告奋勇地要帮爸爸洗车,见他这么小的年纪,就知道体谅自己,心里甚感欣慰,便放手让儿子去洗。

儿子要动手洗车了,却找不到洗车用的毛巾。于是他走进厨房,立刻便想到母亲平时煮菜洗锅时,都是用钢刷使劲刷才刷干净的,所以既然没有毛巾,就用钢刷吧~他拿起钢刷用力地洗起车来,一遍又一遍,像刷锅一样地刷车。

等他洗完之后,听见“哇”的一声,他失声大哭起来,车子怎么都花了,这下可闯大祸了,他急忙跑去找父亲,边哭边说:“爸爸,对不起,爸爸,你来看~”父亲疑惑地跟着儿子走到车旁,他也“哇”的一声,“我的车,我的车~”

这位父亲怒气冲冲地走进房间,气急败坏地跪在地上祷告:“上帝呀,请你告诉我,我该怎么做,那是我新买的车,一个月不到,就变成这样,我该怎么处罚我的孩子,”

他才祷告完,耳边忽然出现一个声音“世人都是看表面,而我却是看内心~”突然间,他彻悟了。

他走出房门,儿子正害怕地流着泪,动也不敢动。

父亲走上前去,把孩子紧紧地拥在怀里,亲切地说:“谢谢你帮爸爸洗车,爸爸对你的爱,远远胜过对那部车子。”

凡事要透过表面去看本质,当家人或朋友无意间做错了某件事时,我们要理智对待,不要只看事情的表面,而忽略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学会用爱心去包容爱心,家会让你感觉自己的周围,时时洋溢温暖的阳光。小饭馆的生意很好,因为物美价廉,因为他的谦和和妻子的热情。每天早晨,三四点钟他就早早起来去采购,直到天亮才把所需要的蔬菜、鲜肉拉回家。没有雇人手,两个人忙得像陀螺。常常,因为缺乏睡眠,他的眼睛红红的。不久,一个推着三轮车的老人来到他门

前。她驼背,走路一跛一跛的,用手比划着,想为他提供蔬菜和鲜肉,绝对新鲜,价格还便宜。老人是个哑巴,脸上满是灰尘,额角和眼边的几块疤痕让她看上去面目丑陋。妻子不同意,老人的样子,看上去实在不舒服。可他却不顾妻子的反对,答应下来。不知怎的,眼前的老人让他突然想起了母亲。

老人很讲信用,每次应他要求运来的蔬菜果然都是新鲜的。于是,每天早晨六点钟,满满一三轮车的菜准时送到他的饭馆门前。他偶尔也请老人吃碗面,老人吃得很慢,很享受的样子。他心里酸酸的,对老人说,她每天都可以在这儿吃碗面。老人笑了,一跛一跛地走过来。他看着她,不知怎的,又想起了母亲,突然有一种想哭的冲动。

一晃,两年又过去了,他的饭馆成了酒楼,他也有了一笔数目可观的积蓄,买了房子。可为他送菜的,依旧是那个老人。

又过了半个月,突然有一天,他在门前等了很久,却一直等不到老人。时间已经过了一个小时,老人还没有来。他没有她的联系方式,无奈,只好让工人去买菜。两小时后,工人拉回了菜,仔细看看,他心里有了疙瘩,这车菜远远比不上老人送的莱。老人送来的菜全经过精心挑选,几乎没有干叶子,棵棵都清爽。

只是,从那天后,老人再未出现。

春节就要到了,他包着饺子,突然对妻子说想给老人送去一碗,顺便看看她发生了什么事。怎么一个星期都没有送菜,这可是从没有过的事。妻子点头。煮了饺子,他拎着,反复打听一个跛脚的送菜老人,终于在离他酒楼两个街道的胡同里,打听到她了。

他敲了半天门,无人应答。门虚掩着,他顺手推开。昏暗狭小的屋子里,老人在床上躺着,骨瘦如柴。老人看到他,诧异地睁大眼,想坐起来,却无能为力。他把饺子放到床边,问老人是不是病了。老人张张嘴,想说什么,却没说出来。他坐

下来,打量这间小屋子,突然,墙上的几张照片让他吃惊地张大嘴巴。竟然是他和妈妈的合影~他5岁时,10岁时,17岁时……墙角,一只用旧布包着的包袱,包袱皮上,绣着一朵梅花。他转过头,呆呆地看着老人,问她是谁。老人怔怔地,突然脱口而出:儿啊。

他彻底惊呆了~眼前的老人,不是哑巴,为他送了两年菜的老人,是他的母亲, 那沙哑的声音分明如此熟悉,不是他母亲又能是谁,他呆愣愣地,突然上前,

一把抱住母亲,号啕痛哭,母子俩的眼泪沾到了一起。不知哭了多久,他先抬起头,哽咽着说看到了母亲的坟,以为她去世了,所以才离开家。母亲擦擦眼泪,说是她让邻居这么做的。她做工的爆竹厂发生爆炸,她侥幸活下来,却毁了容,瘸了腿。看看自己的模样,想想儿子进过监狱,家里又穷,以后他一定连媳妇都娶不上。为了不拖累他,她想出了这个主意,说自己去世,让他远走他乡,在异地生根,娶妻生子。得知他离开了家乡,她回到村子。辗转打听,才知道他来到了这个城市。她以捡破烂为生,寻找他四年,终于在这家小饭馆里找到他。她欣喜若狂,看着儿子忙碌,她又感到心痛。为了每天见到儿子,帮他减轻负担,她开始替他买菜,一买就是两年。可现在,她的腿脚不利索,下不了床了,所以,再不能为他送菜。

这种信任和理解真的很重要。

这个故事对于众多家长来说有很强的的启迪和警示作用:“你到底爱的是孩

子,还是孩子努力的结果,如果是后者,那说明你不会爱~”亦或是“你到底是爱自己的孩子,还是爱那个你心目中的孩子,如果是后者,那说明你不会爱~”,往往,在和孩子互动过程中,我们关注自己的感受,关注孩子是否改错,关注孩子是否优秀,而我们忽略了关注孩子本身,这些都是打着爱的旗号伤害着孩子,但我们往往认为这就是爱。请牢记,孩子本身最重要~

让孩子去开辟自己的天空

《一个犹太人的家庭教育》讲的是一个伟大的犹太母亲把三个孩子培养成才的理念和方法。这位母亲生在上海,父亲是犹太人,在她12岁那年去世了,随后母亲也离她而去,她成了孤儿。长大后在上海铜厂做女工,结婚后生下三个孩子,但不久后丈夫又离她而去了。为了逃避痛苦,她成为中以建交后第一批回到以色列的犹太后裔。

为了生存,也为了三个孩子能早日回到以色列,她先发奋学习希伯来语,然后,在路边摆了个小摊卖春卷。以色列的官方货币是谢克尔,一谢克尔兑换人民币2块钱,更小的币值是雅戈洛,一谢克尔等于100雅戈洛。她的春卷小摊每天只能赚到十来个谢克尔……

1993年,她接回了三个孩子,大儿子14岁,二儿子13岁,小女儿11岁。开始她一直秉承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原则,依旧做着合格的中国式妈妈。把孩子送去学校读书,她卖春卷,孩子放学,她就停止营业,在小炉子上面给他们做馄饨或者面条。这一幕被邻居看到了,就来训斥大儿子:“你已经是大孩子了,你应该学会去帮助你的母亲,而不是看着你母亲忙碌,自己就像废物一样。”然后转过头训斥母亲:“不要把那种落后的中国式教育带到以色列来……”

大儿子和她都很难受,但他们都在慢慢地改变,大儿子不但学会了做春卷,还把春卷带到学校卖,每天,三个小孩子能赚到10个谢克尔,回家交给母亲。母亲觉得很心酸,让他们小小年纪就担起生活的担子,但犹太人不这么认为,在犹太家庭里,孩子们没有免费的食物和照顾,任何东西都是有价格的,每个孩子都必须学会赚钱,才能获得自己需要的一切。

于是妈妈不再提供免费的餐食和服务,同时也给他们赚钱的机会,以每个春卷30雅戈洛的价钱批发给他们,带到学校后,可自行加价出售,利润部分自由支配。

三个孩子卖春卷的方式竟然截然不同。小女儿最老实,按老价钱50雅戈洛一个零售;二儿子则以40雅戈洛的价钱批发给学校餐厅,每天让他送100个春卷;大儿子则举办了一个“带你走进中国”的讲座,讲座的噱头就在于可以免费品尝美味的中国春卷,但需要买入场券,每人10雅戈洛,结果收入1500雅戈洛。

随后他们琢磨出了更多更新颖的赚钱方法,他们很努力地去学习和思考,学业并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同样作为父母,是不是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我们每天一睁开眼睛就为了孩子忙活,做饭、洗衣服、接送、辅导作业,然后才是做自己的事情,每天忙的团团转,累得筋疲力尽。一发牢骚,孩子还会心生厌烦,根本不理解我的付出。再回头看看,每一位中国母亲不都是这样吗,这样我们就很伟大吗,我们付出了很多,却造就了一个又一个“小皇帝”、“小公主”……

我们希望孩子成才,却又过度的保护他们,使得孩子变得无能无法自立;过分的溺爱,带来孩子的无情;过多的干涉,让孩子多了很多无奈;过多的指责,让孩子变得不知所措,找不到前进的方向……

想要为孩子创造一个无忧无虑,快乐成长的天空,但却发现自己完完全全的占据了创造者的位置,其实,这个位置也要有一部分让孩子承担。现在的照顾,也许会暂时保护着他们,但是他们总有一天会长大,会在长大后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那个时候,我们是如何也帮不了他们的……也许,让孩子过早的面对金钱面对名利面对社会,会有不舍和心疼,但他们总有一天要面对,总有一天要承担。

我们为何不像那位犹太母亲那样,放开手,让孩子自己去开辟属于他们自己的天空呢,

脚手架验收规范

脚手架验收规范 1 总则 1.0.1 为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设计与施工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用落地式(底撑式)单、双排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设计与施工,以及水平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中模板支架的设计与施工。 单排脚手架不适用于下列情况: 1)墙体厚度小于或等于180mm; 2)建筑物高度超过24m; 3)空斗砖墙、加气块墙等轻质墙体; 4)砌筑砂浆强度等级小于或等于M1.0的砖墙。 1.0.3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施工前,应按本规范的规定对脚手回结构构件与立杆地基承载力进行设计计算,但在本规范第5.1.5条规定的情况下,相应杆件可不再进行设计计算。 1.0.4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施工前,应根据本规范的规定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1.0.5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设计与施工,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术语、符号 2.1 术语 2.1.1 脚手架 为建筑施工面搭设的上料、堆料与施工作业用的临时结构架。 2.1.2 单排脚手架(单排架) 只有一排立杆,横向水平杆的一端搁置在墙体上的脚手架。 2.1.3 双排脚手架(双排架) 由内外两排立杆和水平杆等构成的脚手架。 2.1.4 结构脚手架 用于砌筑和结构工程施工作业的脚手架。 2.1.5 装修脚手架 用于装修工程施工作业的脚手架。 2.1.6 敞开式脚手架 仅设有作业层栏杆和挡脚板,无其它遮挡设施的脚手架。 2.1.7 局部封闭脚手架 遮挡面积小于30%的脚手架。 2.1.8 半封闭脚手架 遮挡面积占30%~70%的脚手架。 2.1.9 全封闭脚手架 沿脚手架外侧全长和全高封闭的脚手架 2.1.10 模板支架 用于支撑模板的、采用脚手架材料搭设的架子。 2.1.11 开口型脚手架 沿建筑周边非交圈设置的脚手架。 2.1.12 封圈型脚手架 沿建筑周边交圈设置的脚手架。 2.1.13 扣件 采用螺栓紧固的扣接连接件。 2.1.14 直角扣件 用于垂直交叉杆件间连接的扣件。 2.1.15 旋转扣件 用于平行或斜交杆件间连接的扣件。 2.1.16 对接扣件 用于杆件对接连接的扣件。 2.1.17 防滑扣件 根据抗滑要求增设的非连接用途扣件。 2.1.18 底座 设于立杆底部的垫座。 2.1.19 固定底座

脚手架验收规范

脚手架事故的预防措施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规定,“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须是经过按现行国家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5036)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上岗人员应定期体检,合格者方可持证上岗”。 1)脚手架作业层防护要求 脚手板:脚手架作业层应满铺脚手板,板与板之间紧靠,离开墙面120-150mm;当作业层脚手板与建筑物之间缝隙大于150mm时,应采取防护措施。脚手板一般应至少两层,上层为作业层,下层为防护层。只设一层脚手板时,应在脚手板下设随层(兜网。自顶层作业层的脚手板向下宜每隔12m满铺一层脚手板。防护栏杆和挡脚板:均应搭设在外立杆内侧;上栏杆上皮高度应为1.2m;挡脚板高度180mm;中栏杆应居中设置。密目网与兜网:脚手架外排立杆内侧,要采用密目式安全网全封闭。密目网必须用符合要求的系绳将网周边每隔45cm系牢在脚手管上。建筑物首层要设置兜网,向上每隔3层设置一道,作业层下设随层网。兜网要采用符合质量要求的平网,并用系绳系牢,不可留有漏洞。密目网和兜网破损严重时,不得使用。 (2)连墙件的设置要求 连墙件的布置间距除满足计算要求外,尚不应大于最大间距;连墙件宜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应从底层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开始设置,否则应采用其它可靠措施固定;宜优先采用菱形布置,也可采用方形、矩形布置;一字形、开口型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连墙件,连墙件的垂直间距不应大于建筑物的层高,并不应大于4m;高度24m以下的单、双排架,宜采用

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亦可采用拉筋和顶撑配合使用的附墙连接方式,严禁使用仅有拉筋的柔性连墙件;高度24m以上的双排架,必须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连墙件中的连墙杆或拉筋宜水平设置,当不能水平设置时,与脚手架连接的一端应下斜连接,不应采用上斜连接。 (3)剪刀撑设置要求 每组剪刀撑跨越立杆根数为5-7根;高度在24m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必须在外侧立面的两端各设置一组,由底部到顶部随脚手架的搭设连续设置;高度24m以上的双排架,在外侧立面必须沿长度和高度连续设置;剪刀撑斜杆应与立杆和伸出的横向水平杆进行连接;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均采用搭接。 (4)横向水平杆设置要求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作业层上非主节点处的横向水平杆,宜根据支承脚手板的需要等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应大于纵距的1/2;使用钢脚手板、木脚手板、竹串片脚手板时,双排架的横向水平杆两端均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5)脚手架拆除要求拆除前的准备工作:全面检查脚手架的扣件连接、连墙件、支撑体系是否符合构造要求;根据检查结果补充完善施工方案中的拆除顺序和措施,经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由工程施工负责人进行拆除安全技术交底;清除脚手架上杂物及地面障碍物。拆除时应做到:拆除作业必须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连墙件必须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应大于2步,如大于2步应增设连墙件加固;当脚手架拆至下部最后一根长立杆的高度时,应先在适当位置搭设临时抛撑加固后,再拆除连墙件;当脚手架分段、分立面拆除时,对不拆除的脚手架两端,应按照规范要求设置连墙件和横向斜撑加固;各构配件严禁抛掷至地面。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验收规范标准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验收规范 一、构配件检查与验收 1.1 新钢管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 2、应有质量检验报告,钢管材质检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金属拉伸试验方法的有关规定,质量应符合本规范第1.1 条的规定; 3、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 4、钢管外径、壁厚、端面等的偏差,应分别符合本规范表1.5的规定; 5、钢管必须涂有防锈漆; 1.2 旧钢管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1、表面锈蚀深度应符合本规范表1.5 序号3 的规定,锈蚀检查应每年一次。 检查时,应在锈蚀严重的钢管中抽取三根,在每根锈蚀严重的部位横向截断取样检查,当锈蚀深度超过规定值时不得使用; 2、钢管弯曲变形应符合本规范表1.5 序号4 的规定; 1.3 扣件的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新扣件应有生产许可证、法定检测单位的测试报告和产品质量合格证,当对扣件质量有怀疑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

的规定抽样检测; 2、旧扣件使用前应进行质量检查,有裂必须更换; 3、新、旧扣件均应进行防锈处理; 1.4 脚手板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冲压钢脚手板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新脚手板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 2>尺寸偏差应符合本规范表1.5 序号5 的规定; 3>新、旧脚手板均应涂防锈漆; 2、木脚手板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木脚手板的宽度不宜小于200mm 厚度,腐朽的脚手板不得使用; 2>竹笆脚手板、竹串片脚手板的材料应符合要求; 构配件的偏差应符合表1.5 的规定 二、脚手架检查与验收 2.1、脚手架及其地基基础应在下列阶段进行检查与验收: 1>基础完工后及脚手架搭设前; 2>作业层上施加荷载前; 3>每搭设完10~13m 高度后; 4>达到设计高度后; 5>遇有六级大风与大雨后,寒冷地区开冻后; 6>停用超过一个月; 2.2、进行脚手架检查、验收时应根据下列技术文件:

施工现场脚手架模板支撑架验收标准

施工现场脚手架模板支撑架验收标准 北京市社会管理职业学院项目监理部 脚手架、模板架验收标准 编写:张加平 一、常用脚手架种类 1、扣件式钢管脚手架 2、悬挑式脚手架 3、附着式升降脚手架 4、门式钢管脚手架 5、碗扣式钢管脚手架 6、承插型盘扣式钢管脚手架 7、满堂脚手架 二、依据规范 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2、《建筑施工碗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 3、《钢管脚手架、模板支架安全选用技术规程》DB11/T583-2015 4、《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2009】87 、《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2010 5 6、《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31—2010 7、《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02-2010 8、《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9、《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中的Q235普通钢管 10、《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中的Q235A普通钢管

11、《可锻铸铁件》GB9440 12、《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 13、脚手架方案 14、模架方案 三、材料要求 1、钢管直径48。3mm,允许偏差正负0。5mm。壁厚3。6mm,允许偏差正负0。36mm,最小壁厚为3。24mm。 2、钢管、扣件应有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质检报告、复试报告. 3、钢管、扣件进场应进行抽样复试(钢管三根,每根1米。直角10个、旋转10个、对接10个)。 4、立杆常用型号LG-120、180、240、300; 直径:48mmx3.5mm。 5、横杆常用型号HG—30、60、90、120、150、180;直径:48mmx3.5mm。 6、U托钢板厚度不小于5mm、底座钢板厚度不小于6mm,丝杆外径不小于 36mm。 7、垫板、脚手板厚50mm、长4米。 四、规范强条 (一、外脚手架) 1、脚手架工程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2、脚手架搭设高度大于50米应进行专家论证; 3、基础平整、夯实,设排水沟; 4、架体下方铺设通常垫板; 5、扫地纵杆距地面不大于20cm,扫地横杆放在纵杆下方; 6、横杆、立杆接头相互错开,同一平面内接头不大于50%; 7、连墙件采用刚性拉结,垂直间距不大于4m,水平间距不大于6m;

盘扣式脚手架验收规范

盘扣式脚手架验收规范 盘扣式脚手架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施工工具,它具有搭建快速、拆卸方便、安全稳定等优点。为了保证盘扣式脚手架的质量和安全性,下面给出其验收规范。 一、脚手架验收前准备 1.脚手架材料的检验:检查脚手架的材料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包括管材、扣件、脚杯、脚轮等。 2.脚手架搭建图纸的检查:检查搭建脚手架所采用的图纸是否 符合相关的规范和标准。 3.搭建脚手架的工艺方案:评审搭建脚手架所采用的工艺方案,确保它满足安全、稳定和施工要求。 二、基础工程验收 1.脚手架基础的验收:检查脚手架的基础是否牢固、平整,是 否满足要求的安全和稳定性能。 2.脚手架基础的资料查验:核对脚手架基础的施工记录、材料 检验报告等资料,确保基础工程的合法性和质量。 三、脚手架主体验收 1.脚手架主体的材料检验:对脚手架的管材、扣件、脚杯等进

行检查,保证其质量符合设计和施工要求。 2.脚手架的安全性检查:对脚手架的结构、连接部位、支撑系统等进行检查,确保其满足安全要求。 3.脚手架的尺寸和垂直度检查:检查脚手架的横、竖向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垂直度是否达到要求。 4.脚手架的水平度检查:测量脚手架的水平度,确保其平整度符合要求。 5.脚手架的防护设施检查:检查脚手架的防护设施是否完善,包括脚手板、护栏、脚手架周边的安全网等。 四、脚手架使用前验收 1.脚手架的验收图纸和验收记录:核对脚手架的验收图纸和验收记录,确保其完整、准确。 2.脚手架的使用许可证审查:核对脚手架的使用许可证,确保其合法性和有效性。 3.脚手架负责人的资格审查:核实脚手架负责人的相关资格证书和经验,确保其具备相关安全技能。 4.脚手架的安全管理制度审查:评估施工单位的脚手架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其完善和有效。

施工现场脚手架、模板支撑架验收标准

北京市社会管理职业学院项目监理部 脚手架、模板架验收标准 编写:张加平 一、常用脚手架种类 1、扣件式钢管脚手架 2、悬挑式脚手架 3、附着式升降脚手架 4、门式钢管脚手架 5、碗扣式钢管脚手架 6、承插型盘扣式钢管脚手架 7、满堂脚手架 二、依据规范 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2、《建筑施工碗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 3、《钢管脚手架、模板支架安全选用技术规程》DB11/T583-2015 4、《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2009】87 5、《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2010 6、《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31-2010 7、《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02-2010 8、《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9、《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中的Q235普通钢管 10、《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中的Q235A普通钢管 11、《可锻铸铁件》GB9440 12、《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 13、脚手架方案 14、模架方案

三、材料要求 1、钢管直径48.3mm,允许偏差正负0.5mm。壁厚3.6mm,允许偏差正负0.36mm,最小壁厚为3.24mm。 2、钢管、扣件应有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质检报告、复试报告。 3、钢管、扣件进场应进行抽样复试(钢管三根,每根1米。直角10个、旋转10个、对接10个)。 4、立杆常用型号LG—120、180、240、300;直径:48mmx3.5mm。 5、横杆常用型号HG—30、60、90、120、150、180;直径:48mmx3.5mm。 6、U托钢板厚度不小于5mm、底座钢板厚度不小于6mm,丝杆外径不小于36mm。 7、垫板、脚手板厚50mm、长4米。 四、规范强条 (一、外脚手架) 1、脚手架工程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2、脚手架搭设高度大于50米应进行专家论证; 3、基础平整、夯实,设排水沟; 4、架体下方铺设通常垫板; 5、扫地纵杆距地面不大于20cm,扫地横杆放在纵杆下方; 6、横杆、立杆接头相互错开,同一平面内接头不大于50%; 7、连墙件采用刚性拉结,垂直间距不大于4m,水平间距不大于6m; 8、剪刀撑4~6跨(5~7根立杆)设一组,从下到上连续设置。 9、剪刀撑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米,不少于三个旋转扣件; 10、剪刀撑与地面夹角为30~60度。 11、操作层脚手板应满铺,并且要固定。脚手板可以搭接或对接,小横杆距脚手板端头不大于15cm; 12、操作层外侧应做两道护身栏杆,栏杆间距60cm,总高为1.2米; 13、操作层外侧应设一道挡脚板,并且与架体固定; 14、脚手架首层应张挂大眼水平网,脚手板下应挂水平网; 15、脚手架搭设高度超35米时,在架体高度2/3处采用钢丝绳卸荷措施;

脚手架检查与验收规范

扣件式脚手架检查与验收 一、扣件式脚手架构造要求 1、纵向水平杆构造纵向水平杆宜设置在立杆内侧,长度不宜小于3 跨;纵向 水平杆接长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也可采用搭接。采用对接扣件应交织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者同跨内,不同步或者不同跨两个相邻接 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 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1/3;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间距设置3 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 纵向水平杆设置在 横向杆上时,应等间距布置,且间距不应大于400mm 2、横向水平杆的构造 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主节点处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应大于150mm 在双排脚手架中,靠墙一端的外伸长度a 不应大于0.4l,且不应大于500mm 3、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 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t 的立杆上。横 向扫地杆亦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当立杆基础不 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 不应大于1R1 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 4、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 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织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 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 应采用不少于 2 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 立杆顶端宜高出女儿墙上皮1m,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施工质量与验收标准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施工质量与验收标准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是建筑施工中常用的架设工具,广泛应用于高层 建筑、桥梁、烟囱、水塔等结构的施工作业中。然而,为保证施工质 量和安全,需按照相应的验收标准进行验收。本文将针对扣件式钢管 脚手架的施工质量和验收标准进行详细论述,从而提高工程施工的质 量和安全性。 一、材料选择与准备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所选用的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扣件 的材质应为优质碳钢,且表面应平整无划痕、无裂纹、无锈蚀等缺陷。钢管应为无焊接缺陷、表面平整光滑的无缝钢管。同时,还应按照使 用要求检查连接螺栓、横杆、纵杆、斜杆等附件的完好性和规格尺寸 是否符合要求。 二、施工过程控制 1.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搭设应由专业人员按照设计图纸和方案进行,严格控制材料的使用和搭设过程。在搭设过程中,需先进行地基处理,确保地基坚固稳定。根据搭设高度和结构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施工方 法和步骤。 2. 在搭设脚手架的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脚手架的设计要求进行布置。所有主柱、副柱、横杆、纵杆、支撑等构件的连接必须牢固可靠,不 得有松动现象。同时,每个连接点都需要使用扣件固定,确保结构的 稳定性和安全性。

3. 搭设完成后,应进行整体调整和检查。确保脚手架水平线和垂直 线的偏差不超过规定范围,保证整个脚手架的平稳性和安全性。对于 高层脚手架,还需采取防倾斜和防坠落措施,如使用安全带、设置护 栏等。 三、验收标准 1. 施工质量验收:在脚手架搭设完成后,应进行全面的施工质量验收。首先,检查脚手架的整体稳定性和结构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其次,检查各连接点是否紧固可靠,无松动现象。最后,检查脚手架的平整度、垂直度和水平度是否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2. 安全验收:在施工质量验收通过后,需要进行安全验收。检查脚 手架是否设置防坠落设施,如安全带、防护网等是否齐全有效。检查 脚手架结构是否符合安全标准,如护栏高度和密度是否满足要求。同时,还需检查脚手架周围是否设置了警示标志,以确保施工现场的安 全性。 3. 文件验收:所有的验收工作结束后,应及时整理相关文件并录入 档案。包括施工图纸、扣件式钢管脚手架设计计算书、验收记录等。 这些文件是脚手架使用和维护的依据,对于日后的维修、验收和拆除 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施工质量和验收标准是确保施工安全、保证工 程质量的重要环节。通过选择合适的材料、严格控制施工过程、按照

最新脚手架验收规范

最新脚手架验收规范 预防脚手架事故的措施 根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脚手架的搭设人员必须是经过国家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并且上岗人员应定期体检并持证上岗。 1.脚手架作业层防护要求 脚手板应满铺,板与板之间紧靠,离开墙面120-150mm。当作业层脚手板与建筑物之间缝隙大于150mm时,应采取防 护措施。脚手板应至少两层,上层为作业层,下层为防护层。只设一层脚手板时,应在脚手板下设随层(兜网)。自顶层作业层的脚手板向下宜每隔12m满铺一层脚手板。防护栏杆和 挡脚板应搭设在外立杆内侧,上栏杆上皮高度应为1.2m,挡 脚板高度180mm,中栏杆应居中设置。脚手架外排立杆内侧 应采用密目式安全网全封闭。密目网必须用符合要求的系绳将网周边每隔45cm系牢在脚手管上。建筑物首层要设置兜网, 向上每隔3层设置一道,作业层下设随层网。兜网要采用符合

质量要求的平网,并用系绳系牢,不可留有漏洞。密目网和兜网破损严重时,不得使用。 2.连墙件的设置要求 连墙件的布置间距除满足计算要求外,还应不大于最大距离。连墙件宜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应从底层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开始设置,否则应采用 其他可靠措施固定。宜优先采用菱形布置,也可采用方形、矩形布置。一字形、开口型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连墙件,连墙件的垂直间距不应大于建筑物的层高,并不应大于4m。高度 24m以下的单、双排架,宜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亦可采用拉筋和顶撑配合使用的附墙连接方式,严禁使用仅有拉筋的柔性连墙件。高度24m以上的双排架,必须采用刚性 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连墙件中的连墙杆或拉筋宜水平设置,当不能水平设置时,与脚手架连接的一端应下斜连接,不应采用上斜连接。 3.剪刀撑设置要求 每组剪刀撑跨越立杆根数为5-7根。高度在24m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必须在外侧立面的两端各设置一组,由底部

脚手架验收规范

脚手架事故的预防措施之阿布丰王创作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平安技术规范》规定,“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须是经过按现行国家尺度《特种作业人员平安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5036)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上岗人员应定期体检,合格者方可持证上岗”。 1)脚手架作业层防护要求 脚手板:脚手架作业层应满铺脚手板,板与板之间紧靠,离开墙面120-150mm;当作业层脚手板与建筑物之间缝隙大于150mm 时,应采纳防护措施。脚手板一般应至少两层,上层为作业层,下层为防护层。只设一层脚手板时,应在脚手板下设随层(兜网。自顶层作业层的脚手板向下宜每隔12m满铺一层脚手板。防护栏杆和挡脚板:均应搭设在外立杆内侧;上栏杆上皮高度应为;挡脚板高度180mm;中栏杆应居中设置。密目网与兜网:脚手架外排立杆内侧,要采取密目式平安网全封闭。密目网必须用符合要求的系绳将网周边每隔45cm系牢在脚手管上。建筑物首层要设置兜网,向上每隔3层设置一道,作业层下设随层网。兜网要采取符合质量要求的平网,并用系绳系牢,不成留有漏洞。密目网和兜网破损严重时,不得使用。 (2)连墙件的设置要求 连墙件的安插间距除满足计算要求外,尚不该大于最大间距;连墙件宜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该大于300mm;应从底层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开始设置,否则应采取其它可靠措施

固定;宜优先采取菱形安插,也可采取方形、矩形安插;一字形、开口型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连墙件,连墙件的垂直间距不该大于建筑物的层高,其实不该大于4m;高度24m以下的单、双排架,宜采取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亦可采取拉筋和顶撑配合使用的附墙连接方式,严禁使用仅有拉筋的柔性连墙件;高度24m以上的双排架,必须采取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连墙件中的连墙杆或拉筋宜水平设置,当不克不及水平设置时,与脚手架连接的一端应下斜连接,不该采取上斜连接。(3)剪刀撑设置要求 每组剪刀撑跨越立杆根数为5-7根;高度在24m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必须在外侧立面的两端各设置一组,由底部到顶部随脚手架的搭设连续设置;高度24m以上的双排架,在外侧立面必须沿长度和高度连续设置;剪刀撑斜杆应与立杆和伸出的横向水平杆进行连接;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均采取搭接。 (4)横向水平杆设置要求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裁撤;作业层上非主节点处的横向水平杆,宜根据支承脚手板的需要等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该大于纵距的1/2;使用钢脚手板、木脚手板、竹串片脚手板时,双排架的横向水平杆两端均应采取直角扣件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5)脚手架裁撤要求裁撤前的准备工作:全面检查脚手架的扣件连接、连墙件、支撑体系是否符合构造要求;根据检查结果弥补完善施工方案中的裁撤顺序和措施,经主管部分批准后实施;由

钢管扣件式脚手架规范

钢管扣件式脚手架规范 钢管扣件式脚手架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施工配套设备,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为了保障施工的安全性和质量,需要遵守相关的规范和标准。下面是关于钢管扣件式脚手架的规范,共计1000字。 一、脚手架设计规范 1. 设计人员应根据实际工程情况,综合考虑荷载、强度、刚度、稳定性等因素进行设计。 2. 脚手架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如《建筑脚手架结构设计规范》(GB 5766-1997)等。 3. 设计荷载应考虑人员、材料、工具等在脚手架上的荷载,并按照规范计算脚手架的强度和刚度。 二、脚手架搭设规范 1. 脚手架搭设前应编制详细的搭设方案,并按照方案进行搭设。 2. 搭设脚手架的施工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技术知识和经验,熟悉脚手架的搭设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3. 脚手架的结构件应采用合格的材料,确保其质量和稳定性。对于脚手架的钢管和扣件等组件,应进行检验和验收。

4. 搭设脚手架时,应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的要求进行拼装和固定,确保脚手架的稳定性。 5. 脚手架的立杆和横杆应正确设置和固定,并保证其连接处紧密、牢固,避免出现倾斜、松动等情况。 6. 脚手架的斜撑和斜拉杆应设置在适当的位置,并确保其稳定性和牢固性。 7. 脚手架的加载平台应按照规范的要求进行设置和固定,保证其平整、牢固,并设置防滑措施。 8. 在搭设脚手架过程中,应及时清理脚手架上的积水、杂物等,确保脚手架的安全使用。 三、脚手架使用规范 1. 使用脚手架的施工人员应经过相关培训,掌握脚手架的安全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 使用脚手架时,应按照规范要求进行上下脚手架,严禁跳跃、攀爬等危险动作。 3. 在使用脚手架过程中,应注意自己的动作和姿势,保持平稳和均衡,避免引起脚手架的晃动和倾斜。 4. 在使用脚手架时,应注意脚手架上的建筑材料、工具等物品的摆放和堆放,确保不影响施工和安全。

施工现场脚手架、模板支撑架验收标准

市社会管理职业学院项目监理部 脚手架、模板架验收标准 编写:加平 一、常用脚手架种类 1、扣件式钢管脚手架 2、悬挑式脚手架 3、附着式升降脚手架 4、门式钢管脚手架 5、碗扣式钢管脚手架 6、承插型盘扣式钢管脚手架 7、满堂脚手架 二、依据规 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JGJ130—2011 2、《建筑施工碗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JGJ166—2008 3、《钢管脚手架、模板支架安全选用技术规程》DB11/T583-2015 4、《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方法》[2009]87 5、《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JGJ128-2010 6、《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JGJ231-2010 7、《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JGJ202-2010 8、《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JGJ162-2008 9、《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中的Q235普通钢管 10、《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中的Q235A普通钢管 11、《可锻铸铁件》GB9440 12、《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 13、脚手架方案 14、模架方案

三、材料要求 1、钢管直径48.3mm,允许偏差正负0.5mm。壁厚 3.6mm,允许偏差正负0.36mm,最小壁厚为3.24mm。 2、钢管、扣件应有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质检报告、复试报告。 3、钢管、扣件进场应进行抽样复试(钢管三根,每根1米。直角10个、旋转10个、对接10个)。 4、立杆常用型号LG—120、180、240、300;直径:48mmx3.5mm。 5、横杆常用型号HG—30、60、90、120、150、180;直径:48mmx3.5mm。 6、U托钢板厚度不小于5mm、底座钢板厚度不小于6mm,丝杆外径不小于36mm。 7、垫板、脚手板厚50mm、长4米。 四、规强条 (一、外脚手架) 1、脚手架工程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2、脚手架搭设高度大于50米应进行专家论证; 3、基础平整、夯实,设排水沟; 4、架体下方铺设通常垫板; 5、扫地纵杆距地面不大于20cm,扫地横杆放在纵杆下方; 6、横杆、立杆接头相互错开,同一平面接头不大于50%; 7、连墙件采用刚性拉结,垂直间距不大于4m,水平间距不大于6m; 8、剪刀撑4~6跨(5~7根立杆)设一组,从下到上连续设置。 9、剪刀撑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米,不少于三个旋转扣件; 10、剪刀撑与地面夹角为30~60度。 11、操作层脚手板应满铺,并且要固定。脚手板可以搭接或对接,小横杆距脚手板端头不大于15cm; 12、操作层外侧应做两道护身栏杆,栏杆间距60cm,总高为1.2米; 13、操作层外侧应设一道挡脚板,并且与架体固定; 14、脚手架首层应挂大眼水平网,脚手板下应挂水平网; 15、脚手架搭设高度超35米时,在架体高度2/3处采用钢丝绳卸荷措施;

脚手架质量验收标准规范

脚手架质量验收标准规范 固定;每层作业层应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固定;横向水平杆的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过规定的最大间距;横向水平杆的长度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不得过长或过短;横向水平杆的连接应采用直角扣件或者螺栓连接,连接牢固,不得出现松动现象。 论安-安全智库认为,脚手架作业是建筑施工中的重要环节,脚手架质量验收标准规范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施工安全至关重要。在脚手架作业层防护要求方面,必须满铺脚手板并采取防护措施,防护栏杆和挡脚板等应合理设置。在连墙件的设置要求方面,应注意间距、布置方式和连接方式等问题。剪刀撑的设置也应符合规范要求。横向水平杆的设置也是必不可少的,应注意长度、间距和连接方式等问题。所有这些要求都是为了保障脚手架的稳定性和工人的安全。 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2)现场勘察: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确定脚手架的搭设位置、高度、承重能力等参数。

3)脚手架设计:根据勘察结果,进行脚手架的设计,包 括结构、构配件、支撑体系等。 4)搭设方案:制定具体的搭设方案,包括搭设顺序、搭 设方法、安全措施等。 5)安全技术交底:在施工前,由工程施工负责人对搭设 方案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确保施工人员了解并遵守安全规定。 脚手架拆除方案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1)检查准备:全面检查脚手架的扣件连接、连墙件、支 撑体系等,补充完善拆除方案。 2)安全技术交底:由工程施工负责人进行拆除安全技术 交底,确保施工人员了解并遵守安全规定。 3)清理准备:清除脚手架上的杂物及地面障碍物,为拆 除作业做好准备。 4)拆除作业:按照规定的拆除顺序和措施,由上而下逐 层进行拆除,严禁上下同时作业。拆除过程中要注意连墙件的拆除顺序和加固措施,严禁抛掷构配件至地面。 5)安全加固:在拆至下部最后一根长立杆的高度时,应 先搭设临时抛撑加固后再拆除连墙件。对不拆除的脚手架两端,应按照规范要求设置连墙件和横向斜撑加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