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教育——为学生插上飞翔的翅膀

合集下载

让智慧赏识为学生习作插上翅膀_

让智慧赏识为学生习作插上翅膀_
赏识,是一个人生命的阳光。再这灿烂的阳光下,人的创作愿望就能 得到激发,写作能力就能得到提高。
第3页共3页
在小学生作文教学过程中,学生最珍重教师对习作〔或者说是自身〕 金〞,挖掘闪光点,让学生赏识自己的“劳动〞成果。具体做法应是:
的评价。教师赏识性的评价有丰富学生的情感、促进思维进展的作用。因
评语里充分确定。在评语中充分确定文章的优点,哪怕是一个词一个
此,教师批阅小学生习作,坚信“习作没有失败〞的赏识原则,善待学生 句子,然后再中肯地提出存在的问题及修改方法,同时实行优等次制。
获就会很大。一位学生在《校内一角》中写道:“教室门前的花园里长了 理解、记忆就显得尤为深刻。娴熟于手,再加了然于心,这又为学生的表
很多树木花草。有桂花树、冬青树、黄杨树、美人蕉、月季花……桂花树 述带来便利。充分利用这一“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引导学生用赏识的
是园中之王,长得特别茂密,它的枝条向四面伸展着,叶子碧绿的,远远 心态看四周的一切,农村作文教学必将焕发出勃勃生机。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页眉双击删除即可。
让智慧赏识为学生习作插上翅膀_
和事物,在观看细致的基础上写出内容比较具体的片段,怎么说就怎么写, 把话写得完好通顺。〞每个学生观看的角度不同,观看的顺序不同,观看
到的内容就不同,自然的,内心的体验不同,对景物的理解也就不同。学
【摘 要】有名教育家、特级教师李镇西曾经说过:“赏识的力量是 生站在自己的角度观看世界,描摹景物,“我手写我心,我手写我口〞,
望去,似乎一顶撑开的绿绒大伞。农历八月,桂花开了,金灿灿的,学校
四、赏识生活,培育学生健全人格
第2页共3页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页眉双击删除即可。

教学体会-用爱和赏识为学生插上“隐形的翅膀”

教学体会-用爱和赏识为学生插上“隐形的翅膀”

用爱和赏识为学生插上“隐形的翅膀”“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高尔基也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

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爱是教育的灵魂。

作为一个教师,首先必须满腔热忱,真诚热爱学生,并用这种爱去塑造学生,变学生被动教育转化成主动接受教育,在自己和学生之间架起一座相互信赖的桥梁,使师生在感情和心理上产生协调和共鸣。

我们都知道,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是教育的真理,热爱是教育的保证,教师热爱学生与学生热爱教师互为条件。

多一份爱心,就多一份对学生的情感,学生也就喜爱你,爱跟你谈话,爱帮你做事,爱听你讲的道理,教师的言行风范便成了学生的无声楷模。

作家魏巍在《我的老师》一文中写道:“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的老师魏云芝先生,她爱我们,……像这样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并且愿意和她亲近呢?即使她写字的时候,我们也默默地看着她,连她握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

对于教师来说,什么是生命里最重要的东西呢?苏霍姆林斯基回答:“热爱儿童。

”从走上讲坛的第一天起,这句话一直牢牢地印在我的心里。

如何做到真心关爱学生?在今天这个追求教育公平的时代,爱学生就是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受教育者。

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无论优等生或者后进生,无论是穷人的孩子或者是富人的孩子,无论是好学生或者是问题孩子,无论他们长得漂亮还是丑陋,性格温和还是暴躁。

在教师的眼里,就如同在母亲的眼里,他们都是可爱的孩子。

为人师者,要关爱每一名学生,用真情、真心、真诚教育和影响学生,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一、用深情的爱,赏识每一位学生赏识教育的前提,首先应该对学生具有真诚和科学的爱。

这种爱包藏着热爱、理解、尊重、依赖、鼓励、期望等在内的复杂情绪体验。

赏识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至关重要。

这要求老师对学生的态度要和蔼可亲,真心赞扬学生,要关心保护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工作中切不可急于求成,简单粗暴,而要如春风般温暖人心,像春雨一样滋润心田。

给孩子插上自信的翅膀——浅谈赏识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给孩子插上自信的翅膀——浅谈赏识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给孩子插上自信的翅膀——浅谈赏识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摘要:随着近年来新课改的持续推进,我国的教育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各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已经逐渐被广大老师们所接受和使用。

赏识教育作为新时期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它不仅能够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这种教育方法也越来越受到家长和教育工作者们的重视,但是由于我国的赏识教育模式发展起步较晚,仍有很多的教育机构和老师们没有充分认识到赏识教育在学生培养上的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将主要通过对赏识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进行深入的阐释,然后提出一些帮助老师们更好进行赏识教育的具体措施,希望能够给相关的教育机构和老师们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赏识教育;应用;措施小学生正处于人生性格养成的关键时机,老师们的教育方法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孩子们未来的性格发展。

传统的教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会扼杀孩子们的天性,有可能让他们变得呆板。

因此随着近年来人们对于教育工作的不断重视,越来越多的家长和教育工作者会选择赏识教育的方法。

赏识教育就是让老师和家长们学会发现孩子们的长处,帮助他们更好的认清自己的优势,从而引导他们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下面将对常识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进行深入的阐述。

一、赏识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小学语文教学是帮助学生们发展自我意识、健全思想的重要途径,对一个人的成长和未来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小学阶段正是学生们自我意识和自尊心逐步养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在此时期所表现的明显特点就是希望能得到其他人的肯定和赞赏。

尤其是在现在的教育大环境下,孩子们的日常时间都是待在学校与其他同学在一起,很多孩子们的愿望就是能够得到老师的赞扬和同学们的认同。

但是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方法更加偏重于批评教育,以“强制性的命令”来要求学生,这在一定程度上会让部分小学生在受到批评之后不敢再表现自我,从而变的内向,性格孤僻,在严重情况下,还会严重影响学生们的上课积极性,形成厌学的心理。

赏识教育——为学生插上飞翔的翅膀

赏识教育——为学生插上飞翔的翅膀

赏识教育——为学生插上飞翔的翅膀摘要:赏识教育有利于师生关系的融洽,有利于发掘学生的潜能。

本文从四个细节来阐述赏识教育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发自内心去关爱每一名学生;俯下身子去关注每一名学生;有的放矢去指导每一名学生;把握分寸去表扬每一名学生。

通过赏识教育,教育工作者要为学生插上飞翔的翅膀。

关键词:赏识教育;学生;做法每每接到新一届的学生,笔者总爱送给他们一句话: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笔者希望学生能够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遨游,在知识的天空中展翅飞翔。

十余年的教学工作使笔者深深感觉到:学校是浩瀚的海洋,学生就是那想要跃龙门的鲤鱼;学校是辽阔的天空,学生就是那渴望飞翔的雄鹰。

关键是我们如何给学生插上飞翔的翅膀,如何送给学生跃龙门的力量。

回想我们中国流传很久的话“师道尊严”、“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这些话语,无不提醒人们应该绝对地尊敬教师,把教师放在很高的位置去尊敬,可这也在无形之中拉远了学生与教师心理之间的距离。

哈佛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

若与我们的潜能相比,我们只是半醒状态。

我们只利用了我们的肉体和心智能源的极小一部分而已。

往大处讲,每一个人离他的极限还远得很。

他拥有各种能力,就看能不能唤出它们。

而慷慨的赞美就是唤出它们一部分的一个有用方法。

”更多地去赏识学生,让每一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是我们兰苑中学的办学宗旨,也是大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倾力实施的爱心。

关于赏识教育,笔者想说的是,有几个细节是我们应该多加重视的。

一、赏识学生,就要发自内心去关爱每一名学生没有爱的赏识,是肤浅的,也是冷漠的,它不会让学生感到幸福,也不会真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像笔者所教学生中有一个女孩,她来自农村小学,性格比较内向,不善言辞,更难得主动找教师交流思想。

可是从她的作文中笔者能感受到她对于接近教师的渴望,更能体会到她对于教师点评的重视。

笔者就试着走近她,去点评她的点滴进步。

赏识教育——让孩子起飞的翅膀

赏识教育——让孩子起飞的翅膀

母都 是教育 家 ,捡 回您遗忘 的宝藏。” 那 么 ,从 你 自己身 上挖掘 出曾经拥有 的
生违 纪违规行为 的积极干预 ,能有 效地
在教 学一线 的教师 ,普 遍困惑 ,师道尊 严不 复存在 ,甚至 到了教师害怕学生 的 地步 ,学生 中辱 骂、殴打教师 的现象非
常正常 ,我校一位 老教师在批评一位学
( 作者单位 :江苏省南京 市六合 区 横梁初级 中学 )
则学 校都设立 以派 出所 所长担任副校长
的校 园 10干什 么 ! 1 我认 为 ,一位好教 师必须有君威 、
出高徒 ” “ 师道尊严”的戒条 , 而如今 ,



教 好她 !
察 每个 孩子 ,用心去发现他们 身上的闪 光点 。有 一名学生 回答 问题 细声 细气 , 像 蚊子叫 ,但朗读课文却很 流利 ,充满 了感情 。于是 ,我就对他说 : “ 会读 书 的人把一 段文字读成一个 画面 ,你 的朗 读水平很高 , 听你 朗读课文是一种享受 , 若能大声地 读 ,效果就更好 了。”孩子 惊奇地 看着我 : “ 老师 ,我真 的读得 这 么好 吗?怎么从 来没有人对我说过 ?” 我拍拍 他的肩膀说 : “ 孩子 ,你确 实很 棒 ,以前没有人 注意到你 ,那是 因为你 没有把 自己展示 给大家看 。如果你能在
于校 园 ,师生奈何不得 ,警察经常来校 处理 纠纷和打架事 件 ,这些学生被别 的 学生尊为老大 ,一旦从派 出所送 回 ,学 生夹道欢呼。 学生调戏女教师也很多见 ,
比如我校初三许 多男生就敢站在三楼上
面对着干 的。有教 师就说 我们要到少林 寺培训以防身 了。 在这里我不是说学生都可怕 ,而是
不在少数 的学生 已经让教师敬畏 了,已

给学生插上梦想的翅膀论赏识教育的魅力

给学生插上梦想的翅膀论赏识教育的魅力

给学生插上梦想的翅膀------论赏识教育的魅力“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教师爱学生就要把欣赏的目光投向每一个学生,让更多的孩子从中感受到殷切的期望,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取向上的动力。

实践证明:一个学生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生活在欣赏与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愉快和感激;生活在认可和承认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并建立目标。

因此,赏识教育是教师的教育机智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

赏识教育,不仅是对学生,也是对老师自己。

一、赏识学生:孩子们的进步,成就了我的魅力。

人类都有一个共同的心理特点,那就是自尊心强,爱面子,希望受人重视和肯定。

赏识学生,就可以找回他们失落已久的宝贵的自尊,校正他们迷失的价值追求的方向。

有了老师的赏识,学生便获得了求真、求美、求善的不竭动力。

由于社会背景、家庭状况、生长环境、个性特点等原因,学生还存在个性差异,所以赏识教育在不同的学生身上要有所不同。

教师要在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基础上,扬长避短,对症下药。

所以,教师应该有虚怀若谷、海纳百川的胸怀,在细微处寻找每一个学生的亮点,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在温暖学生的同时,也亮丽了自己。

(一)赏识学困生:自尊使他们在鼓励与鞭策中成长学困生并不是一无是处,无可救药。

我们班的韩军同学,由于父母离异,虽然有爷爷奶奶的疼爱和老师同学们的关心,但成天看上去都没精打采的。

在学习中更是懒惰至极,经常不完成作业,考试成绩一直排在最后。

我在做了一些了解后,决定留心观察这个孩子。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这个孩子热爱劳动,对待老师和同学很有礼貌,写出的汉字字体间架结构匀称等优点。

于是,他只要有一点进步,我就不吝其烦地及时予以表扬。

就这样,这个孩子让我夸他的机会越来越多,这个“差生”在我的一次次暗示、鼓励中找回自信和前进的动力,各方面都在不断地进步。

对于学困生,一定要先赏识后教育。

先帮学困生找回自尊,再引导他在老师同学的督促下自我教育。

赏识,助学子扬帆远航

赏识,助学子扬帆远航

赏识,助学子扬帆远航发布时间:2021-05-07T07:47:48.906Z 来源:《当代教育家》2021年10期作者:黄颖[导读] 赏识教育是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背景下诞生的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是以尊重学生人格和个性差异为前提,建立在信任、理解、宽容等基础上,重视对学生有效激励作用的“正强化”教育。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真正理解其内涵,把握赏识的技巧,正确看待学生的优缺点,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黄颖湖北省黄冈市红安思源实验学校 438400摘要:赏识教育是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背景下诞生的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是以尊重学生人格和个性差异为前提,建立在信任、理解、宽容等基础上,重视对学生有效激励作用的“正强化”教育。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真正理解其内涵,把握赏识的技巧,正确看待学生的优缺点,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关键词:赏识;优点;缺点;能力;引言:赏识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模式,赏识是一种以欣赏、表扬、鼓励为主的教育手段,也是一种适合学生需求、改变学生心理感受的心理战术。

人人都有一种渴望得到认同和赞许的心理,正如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所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

”学生更是如此。

赏识就像魔术师手中富有魅力的魔杖,能开启孩子的心扉,点燃心灵的火花,绽放智慧的花朵。

下面,笔者就赏识教育谈谈自己在实践中获得的粗浅的认识。

一、用天使之心爱学生赏识教育植根于爱。

正如我国教育家丏尊所言:“教育不能没有爱,犹如池塘不能没有水。

”爱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教师的爱是学生心目中的第二个太阳,直接关系到学生们的健康成长。

只有爱孩子的人才可以教育好孩子。

在关爱学生时,要有一颗天使之心,要一视同仁,宽容公正、博大无私,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二、用放大镜欣赏学生优点作为教师,恐怕没有人不宠爱那些品学兼优的学生。

但是,过分的宠爱可能会导致他们的恃宠而骄,所以在欣赏其优点时,我们要注意尺度,尽量不要滋生或助长他们的骄纵任性。

赏识教育-让教育焕发出生命的光彩

赏识教育-让教育焕发出生命的光彩

赏识学生——让每一个孩子的生命都焕发光彩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不单要欣赏那些成绩好的、聪明的、讨人喜欢的孩子,更要欣赏那些不起眼学生。

在这种环境中学习,才能让每一个学生找到人生的感觉,才能让学生放飞创造的翅膀,才能让每个孩子绽放生命的光彩。

赏识,其本质是爱。

学会赏识,就是学会爱。

赏识就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赏识就是热爱生命、善待生命;赏识就是开发生命潜能、保护生命资源;赏识就是充满人情味、充满生命力。

赏识学生是促进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审美的有效途径。

一、赏识学生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找到快乐成长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教会孩子学会生活,热爱生命,热爱生命最直观的体现便是孩子快乐地成长。

赏识学生就是教师应尽最大努力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学生身上不是缺少闪光点,而是缺少发现优点的心灵。

大多时候是我们有眼看不见,有耳听不到。

有的学生尽管学习不优秀,但劳动积极;有的学生不善言谈,但懂得默默地关心同学;有的学生爱调皮捣蛋,却有创新意识……赏识学生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用赏识的目光看待整个世界,对人生始终报一种感恩的心态,那样他就会在日常烦琐的生活中寻找点滴的光芒,学会在阴云密布的日子里享受阳光。

大人看来现在的学生衣食无愁,父母长辈只要求他学习成绩优秀,别的什么事也不用干,他们真幸福。

其实不然,很多学生并不觉得自己快乐。

教育成败的关键是孩子的心情是否舒展,当孩子的心情舒展时,他就能快乐而轻松地飞。

老师都有这样的体验:如果哪一天,表扬了哪个学生,一整天,这个学生的学习情绪都会很高涨,认真写作业,积极参与学习,好像换了个人似的。

原因就在于那一天学生的心灵是快乐的、舒展的。

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们要给学生树立信心,及时给予鼓励与肯定,使他们产生一种即时成功感,享受成功的乐趣。

关注学生的心情,珍视学生童年生活的价值,学生才会把你当作真正的朋友,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才是真正的力量源泉。

真正“亲其师,信其道”。

二、赏识学生,让学生养成独立学习、生活的好习惯每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树有树的美,花有花的美,草有草的美,万物各成其美,人是万物之灵,更是如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赏识教育——为学生插上飞翔的翅膀
发表时间:2014-08-19T08:39:00.593Z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年第8期上供稿作者:陈玲玲
[导读] 每每接到新一届的学生,笔者总爱送给他们一句话: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陈玲玲
摘要:赏识教育有利于师生关系的融洽,有利于发掘学生的潜能。

本文从四个细节来阐述赏识教育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发自内心去关爱每一名学生;俯下身子去关注每一名学生;有的放矢去指导每一名学生;把握分寸去表扬每一名学生。

通过赏识教育,教育工作者要为学生插上飞翔的翅膀。

关键词:赏识教育;学生;做法
每每接到新一届的学生,笔者总爱送给他们一句话: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笔者希望学生能够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遨游,在知识的天空中展翅飞翔。

十余年的教学工作使笔者深深感觉到:学校是浩瀚的海洋,学生就是那想要跃龙门的鲤鱼;学校是辽阔的天空,学生就是那渴望飞翔的雄鹰。

关键是我们如何给学生插上飞翔的翅膀,如何送给学生跃龙门的力量。

回想我们中国流传很久的话“师道尊严”、“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这些话语,无不提醒人们应该绝对地尊敬教师,把教师放在很高的位置去尊敬,可这也在无形之中拉远了学生与教师心理之间的距离。

哈佛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

若与我们的潜能相比,我们只是半醒状态。

我们只利用了我们的肉体和心智能源的极小一部分而已。

往大处讲,每一个人离他的极限还远得很。

他拥有各种能力,就看能不能唤出它们。

而慷慨的赞美就是唤出它们一部分的一个有用方法。

”更多地去赏识学生,让每一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是我们兰苑中学的办学宗旨,也是大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倾力实施的爱心。

关于赏识教育,笔者想说的是,有几个细节是我们应该多加重视的。

一、赏识学生,就要发自内心去关爱每一名学生
没有爱的赏识,是肤浅的,也是冷漠的,它不会让学生感到幸福,也不会真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像笔者所教学生中有一个女孩,她来自农村小学,性格比较内向,不善言辞,更难得主动找教师交流思想。

可是从她的作文中笔者能感受到她对于接近教师的渴望,更能体会到她对于教师点评的重视。

笔者就试着走近她,去点评她的点滴进步。

笔者利用课间十分钟和她谈心,谈学习,也谈生活,笔者看到了她越来越多的笑容;利用作业批改给她鼓励性的评语,告诉她她是优秀的,激励她不断上进,课堂上,笔者听到了她越来越多自信的回答和大胆的质疑。

因为教师的爱,因为教师真正的关注,她的性格在转变,成绩也有可喜的提高。

她就是笔者班上有突出进步的黄婧同学。

在她的身上,笔者更多地感受到关注内向学生的必要性,也体会到一个教师如果爱学生了,收到的反馈力量有多大。

无论哪个孩子,只要我们耐心寻找,必定能发现他的优点,即使他做错了事,我们也可以从中找到闪光点,关键是一个“爱”字。

爱,是人类所特有的、最伟大的情感。

如果说亲子之爱是基于血缘关系的本能的爱,那么教师的爱更多的是博爱。

因为教育是无选择性的,所有的孩子都有理由获得爱,爱才是教师最美的语言。

二、赏识学生,就要俯下身子去关注每一名学生
注意认真倾听学生的心声,这样才能抓住关键去鼓励学生。

教学过程中,的确有很多教师注重了对学生的赏识教育,可是却有一个细节很多人忽视了,那就是我们的赏识只是根据教师的观察所进行的,并没有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也不知学生的心里想法。

所以,我们的激情表扬,并不一定是学生真正想要的。

在平时的接触中,教师的聆听非常重要。

像笔者班上有一个个性较强的男孩李某,在很多方面做得不尽如人意。

一开始,笔者没有一味地指责批评,而是经常表扬他的某些进步的地方,可是收效并不太大,他的缺点还是经常显露出来。

后来,笔者多次在办公室和他谈心,听一听他的苦恼,听一听他的喜悦,慢慢地笔者自然能感受到他的情感倾向,也知道了他在哪一方面的进步。

这样有针对性的表扬和鼓励,他很乐意接受,因为他感觉到了教师就像是他的知己,很能懂得他的心思,自然地,他与教师的距离也缩短了许多。

教师的赏识,做到对症下药自然效果颇佳。

三、赏识学生,就要有的放矢去指导每一名学生
如果赏识教育只是停留在表扬完就结束,那学生的进步也可能就此结束。

所以,教师应该多指导,多给学生定方向和确立目标。

“乘胜追击”是我们经常说的一个词,当学生有了进步,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他的前进动力是十足的。

但是如果学生“力有余而心不足”,空有一身力量却不知道该往哪里去使,只有盲目的付出却没有明显的成效,那也不行。

无舵之船只能顺水漂流却不能掌握航标,没有方向的努力是徒劳的。

如果教师能够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就好似拨开云雾的清风,送来了光明;又仿佛冬日里暖人的阳光,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教师的温暖和关爱。

一个人如果充满了感激之情,再加上明确的奋斗目标和强大的动力,他的进步肯定会让教师吃惊的。

在一次班会上,笔者面带微笑,用信任的目光望着全班学生,说:“今天,我让同学们写写自身的闪光点──优点,看看自己有哪些长处,学会自己赞赏自己。

”话音未落,全班同学炸开了锅。

这个说:“真新鲜,哪有自己赞赏自己的。

”那个说:“老师,缺点还写吗?”顿时,笔者意识到传统美德教育已在学生心灵深处扎下了根。

但此时,笔者要让学生们在教师对他们的理解、尊重中寻找自己的长处,找回自信,树立自尊;笔者要让学生们明白,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赏识其实是一种提醒、一种暗示、一种激励。

听了笔者的一番解释,同学们渐渐地进入了角色。

过了一会儿,笔者发现班上一名学习成绩最差的学生里呼某只字未写,焦急得抓耳挠腮。

学习上的劣势使他饱尝了失败的痛苦,让他失去了自信。

他时常感觉到自己处处不如别人,所以在班上发言时,总是低声细气,连头都不敢抬。

此刻,鼓励他树立自信的机会来了。

于是,笔者让同学们帮他找闪光点。

有的说:“他热爱班集体。

上次秋季田径运动,他主动帮助运动员拿东西,帮生活委员买东西,运动会取得好成绩还有他的一份功劳呢!”有的说:“他经常与劳动委员检查班上清洁区的卫生。

”还有的说:“他主动帮助同学修理课桌椅。

”……听到同学们热烈的赞扬,看到老师和同学们赞许的目光,他感动了,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他第一次沉浸在受人尊重的气氛中,他体会到了受人赞赏的喜悦。

打那以后,他变了,真的变了。

他上课敢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了,学习比以前主动了,作业基本能完成了,还多次得到过教师的表扬。

这正如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所告诫教师们的那样:“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

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

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


赏识学生,就要把握分寸去表扬每一名学生。

掌握合适的度,凡事多则滥,赏识教育也是如此。

教师的表扬和鼓励一定要掌握好一个
度。

毕竟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初中生,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辨别能力,也有了自己的思考。

如果教师的鼓励太过于频繁,他们会觉得很假,也会觉得很不自然,甚至产生抵触情绪。

一味地赏识而不批评最要不得。

这个世界不会遍地鲜花,也不是到处都充满欢声笑语。

如果学生只能听表扬,而不能听到别人一句指责,那么,他们的心灵会很脆弱。

试想,这么脆弱的心灵如何能适应社会,如何去面对竞争过程中的失败?教师的得体批评不失为赏识教育的必要补充。

让学生锻炼一下抗挫折能力,促使其形成健全的人格,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是很重要的。

总之,赏识是教育原则,也是教育艺术,而教育的科学性最强,因此我们要多用赏识,还要善用赏识。

笔者相信学生会从教师的赏识中获得动力,取得更大的进步的。

作者单位:河南省鹤壁市兰苑中学邮政编码:458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