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有效措施
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煤矿作为煤炭资源的重要开采地,是我国能源产业的支柱之一。
煤矿的开采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安全隐患,其中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问题尤为突出。
机电设备是煤矿生产的重要保障,但其安全管理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煤矿生产的安全和效率。
本文将针对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煤矿生产安全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问题分析1.设备老化、维护不及时由于煤矿机电设备长期使用,设备老化严重,给设备的安全运行带来了危险。
由于设备维护保养不及时,设备故障频发,给煤矿生产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2.设备管理不规范在一些煤矿生产现场,设备管理不规范现象比较严重。
一方面,管理人员对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管理不到位,员工对设备的使用和保养也缺乏规范的操作流程,导致设备的安全隐患无法及时发现和处理。
3.员工安全意识不强煤矿员工普遍存在安全意识淡漠的现象,对于设备安全管理重视不够,忽视一些风险行为,导致设备的安全隐患没有得到良好的控制,给生产安全带来了严重的隐患。
二、对策提出1.加强设备维护保养针对设备老化和维护不及时的问题,煤矿应当建立健全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制定科学的设备检修计划,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保养,并建立设备维护保养档案,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2.规范设备管理制度煤矿应当制定完善的设备管理制度,明确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管理责任,建立设备使用和维护的标准化操作流程,加强对设备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设备管理水平,减少设备的安全隐患。
3.加强安全教育培训煤矿应当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使员工意识到设备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增强员工的风险防范能力,减少设备操作中的安全事故发生。
4.引入先进设备管理技术煤矿可以引入一些先进的设备管理技术,如智能设备监控系统、预防性维护技术等,提高设备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减少设备故障的发生,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
三、结语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是煤矿生产安全的重要环节,解决好设备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对于煤矿的安全生产和高效开采具有重要的意义。
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是保障煤矿生产安全的关键环节,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及时解决。
本文将从煤矿机电设备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以及解决办法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存在的问题1. 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目前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制度存在缺陷,缺乏科学性和针对性,难以有效指导实际工作。
2. 人员素质不高:煤矿机电设备的运行、维护和管理需要具备高素质的工人,但现实情况是,部分职工缺乏专业技能和安全意识,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3. 管理责任不落实:在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中,部分管理人员对安全工作重视不够,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不到位,监督检查不力,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
4. 预防措施不足:煤矿机电设备是高风险作业,需要建立完善的预防措施,但实际工作中,预防措施不健全,防护设备不完善,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二、解决办法1.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制定科学、规范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作业规程、应急预案等,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管理职责,为安全管理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
2. 加强员工培训:加强对煤矿机电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确保他们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技能,能够安全操作和维护设备。
4. 完善预防措施:加强对煤矿机电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护,完善设备的防护装置,增加安全设备的使用,如安全防护网、灭火器等,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5. 加强监督检查:建立定期的安全检查制度,派出专业人员对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设备安全可靠运行。
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需要引起足够重视,通过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员工培训和管理责任落实、完善预防措施以及加强监督检查等措施,可以有效解决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问题,确保煤矿生产的安全稳定。
煤矿机电设备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措施分析

煤矿机电设备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措施分析煤矿是中国能源工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煤矿机电设备作为保障煤矿生产安全和高效运转的关键设备,其安全稳定运行对于煤矿生产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长期以来,煤矿机电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犹如“隐患导火索”,一旦出现故障将极大地影响煤矿的安全生产和效益。
对煤矿机电设备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对于保障煤矿安全和提高生产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存在的问题1. 设备老化导致的故障频发煤矿机电设备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到煤尘、高温、高湿等恶劣环境的影响,很容易导致设备老化损坏。
机电设备的老化导致故障频发,例如电动机、输送带等设备常常出现断裂、擦伤、短路等故障,造成生产中断、安全事故的隐患。
2. 安全控制系统不完善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控制系统不完善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目前,绝大多数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控制系统仍然采用传统的电气控制方式,很难完全满足煤矿安全生产的需求。
特别是在矿井深部和采空区域,常常存在气体爆炸、火灾等安全隐患,而传统的安全控制系统无法及时有效地监测和控制这些安全隐患,难以保证煤矿的安全生产。
3. 设备维护管理不到位煤矿机电设备的维护管理问题也十分突出。
由于煤矿机电设备数量庞大、分布广泛,加之煤矿环境的恶劣性,设备维护管理存在诸多问题,例如维修人员难以及时发现故障、难以准确定位故障点、难以及时予以修复等问题,加大了故障的发生和安全事故的风险。
二、改进措施分析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采取措施进行改进,以确保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1. 资源更新、设备更新需要加大对现有机电设备的维护和更新力度。
通过定期进行设备大修、更换老化的设备零部件,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对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控制系统进行升级改造,采用先进的数字化控制技术,提高设备的智能化水平,提升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可以采用先进的检测技术和设备状态监测系统,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态,及时发现设备故障、隐患,并实施及时维护,降低故障的发生率,提高设备的可靠性。
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措施

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措施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是矿山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实践中往往存在不少问题。
本文就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存在问题:1.监控不全面现有的煤矿机电设备监控设备往往只能对设备的基本信息进行监测,而对于设备的性能和运行状态等关键信息监控却不够全面,导致了安全风险的存在。
2.故障处理不及时煤矿机电设备故障处理不及时,主要是因为缺少专业技术人员,对于一些设备故障,难以在第一时间进行排查和修理,这样就会对矿山生产造成严重的影响。
3.缺少管理制度目前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缺少明确的制度和规范,各矿山的管理经验也不同,难以形成一套有机的管理模式,这样在实际操作中问题较多。
4.知识普及不足针对一些煤矿机电设备的基本知识以及安全使用和维护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普及不足,导致矿工在操作设备时出现失误和操作不当等情况,从而增加了设备故障和事故的发生几率。
对策措施:1.加强监控装备应针对煤矿机电设备现状,建立完善的监控系统,对于设备的各项运行参数进行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发出警报,并对设备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制定出合理的监控方案,提高监控的全面性和及时性。
2.培训专业人员针对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应加强人员培训工作,引进专业技术人员,提高管理水平,通过合理的人员组织和技术支持,及时解决煤矿机电设备故障,避免因设备故障而导致的生产延误。
针对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不规范的问题,应制定并完善各个方面的管理制度,建立有效的管理体系,既要摆脱传统而陈旧的观念,同时也要与时俱进地更新与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4.加强安全教育针对煤矿机电设备的操作人员,应加强安全教育工作,对他们进行相关操作技能的培训和学习,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让他们了解设备细节和相关规定,保证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总之,煤矿机电设备是矿山生产的重要设备之一,针对其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对策措施的提出,可以避免潜在安全风险的发生,实现矿山生产安全的可持续发展。
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有效改进策略

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有效改进策略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工作中常见的问题包括设备故障率高、设备维修周期长、设备维护成本高和设备管理不完善等。
为了有效改进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工作,可以采取如下策略:1. 建立完善的设备维护体系:建立设备维护计划和维护记录,制定设备维护的标准和流程,确保设备定期检修和维护。
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运用智能设备管理系统,实现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测和远程控制,节省人力成本和维修时间。
2. 强化设备维修技术培训:加强对设备操作员和维修工人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维修能力。
可以邀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开展技能竞赛,激励员工学习和创新。
3. 引进先进的设备维修技术和设备:引进先进的设备维修技术和设备,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维修效率。
可以与设备供应商合作开展技术创新,引进国内外先进的设备和技术。
加强设备维修工作与设备管理部门的沟通和合作,及时掌握设备的使用情况和维修需求。
4. 确保设备运行环境和操作规范:制定设备运行环境和操作规范,加强对设备周围环境的管理和维护。
如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洁和检查,防止灰尘和异物进入设备,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加强对设备操作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他们的操作规范和安全意识。
5. 加强设备故障分析和预防:建立设备故障分析和预防机制,对设备故障进行分析和研究,找出故障的原因和规律,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可以采用故障树分析、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等方法,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维修效率。
通过以上策略的有效实施,可以解决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工作中的问题,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维修效率,降低设备维护成本,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有效改进策略

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有效改进策略煤矿机电设备是煤矿生产的核心设备之一,对煤矿生产的安全、高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常见的问题,如设备损坏率高、维修周期长、维修成本高等。
本文将探讨这些问题的原因及有效的改进策略。
问题一:设备损坏率高煤矿机电设备的损坏率高是当前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工作中的一个普遍问题。
主要原因包括:(1)设备的制造和安装质量不高(2)运行环境恶劣(3)设备维护不当针对这些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1)优选设备供应商,保证设备质量(2)改善设备运行环境,如减少进出矿车的行驶速度,降低震动和冲击(3)制定详细的设备维护计划,配备专业的维护人员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
问题二:维修周期长煤矿机电设备维修周期长是另一个常见的问题。
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可能有:(1)设备配件的供应不及时(2)设备维修人员的维修效率低(3)维修流程不够合理(2)提高维修人员的技能水平,加强维修人员的培训与考核(3)优化设备维修流程,如加强故障诊断与排除,优化工作安排等。
问题三:维修成本高(1)设备维修不当,导致更换不必要的配件(2)设备维修周期长,造成更多的停机时间和人力费用(3)设备管理不规范,导致部分设备未能得到及时检修和保养(2)优化设备维修流程,减少停机时间(3)确保设备管理规范,设立定期检修制度,加大设备维护力度。
综上所述,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设备损坏率高、维修周期长和维修成本高等。
针对这些问题,可采取对策如优选设备供应商、改善设备运行环境、制定详细的设备维护计划、建立良好的设备供应链、提高维修人员的技能水平、优化设备维修流程、加强设备管理规范等。
只有从这些方面入手,才能更好地保证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高效运行。
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煤矿机电设备是煤矿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它对煤矿的生产效率和安全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于煤矿生产环境的特殊性和机电设备的复杂性,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存在着一系列问题,给煤矿生产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本文将分析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办法。
一、问题分析1.设备老化问题随着煤矿机电设备的使用时间不断增长,设备老化现象逐渐显现。
老化的设备存在着更大的安全隐患,易发生故障,给煤矿生产带来较大的安全风险。
2.零部件质量参差不齐煤矿机电设备的零部件质量参差不齐,部分厂家为了降低成本使用了劣质的零部件,容易导致设备故障。
3.缺乏定期维护由于煤矿生产的特殊性,设备使用频繁且环境恶劣,但是很多煤矿对设备的定期维护不够重视,导致设备故障频发。
4.管理不到位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体系不完善,缺乏有效的监管和管理手段,一些隐患往往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
二、解决办法1.建立健全的设备老化更新机制对于老化严重的设备,要及时实行更新换代,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提高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煤矿应该建立零部件质量监控制度,对进行零部件采购的厂家进行认真筛选,确保零部件的质量。
建立健全的设备定期维护管理制度,对设备进行定期检修,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隐患,以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
4.完善设备管理体系加强设备管理,建立完善的设备档案和台账,做到设备的实时监控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加强员工培训加强员工对煤矿机电设备的操作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降低操作失误带来的安全隐患。
煤矿机电设备是煤矿生产的重要保障,加强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对于提高煤矿的生产效率、保障煤矿生产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只有通过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加强设备的维护和更新,加强员工的培训,才能有效降低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隐患,保障煤矿的安全生产。
希望煤矿管理部门和相关工作人员能够认真对待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问题,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水平,确保煤矿生产的安全和稳定。
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措施

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措施煤矿机电设备是煤矿生产中重要的设备,对于确保生产安全和提高煤炭采选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如以下几个方面:一、煤矿机电设备保养管理不规范煤矿机电设备保养管理不规范是导致设备故障率高的一个原因。
目前一些煤矿多为应急维修,缺乏常规的设备保养和维护。
由于有些设备使用时间长,没有及时保养,容易出现过度磨损,降低设备使用寿命。
而且,由于煤矿机电设备的复杂性,如果不进行常规保养及时排查隐患,会导致严重的故障发生,影响生产。
二、机械设备安全与环保设施不完备煤矿机电设备安全和环保设施不完备,也是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存在的一个问题。
一些煤矿没有完善的安全监测设备和环保设施,对于设备的运转和环境的保护存在缺陷。
比如,煤矿井下通风设备和并风系统不完善,容易造成井下浓烟、有毒气体等害人事件,对于井下安全构成威胁。
三、煤矿机电设备操作人员技术水平不高煤矿机电设备操作人员技术水平不高也是导致设备安全管理问题的原因之一。
目前,一些煤矿机电操作人员普遍接受的是长期的仿效式培训和直接上岗培训,没有得到规范化的职业培训,因此操作技术不够精湛,在应对突发事件时无法快速确定行动方向,容易造成安全事故。
为了改善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现状,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强化设备保养管理,加强设备检查和维护,做好常规保养工作,确保设备安全、顺利运转。
二、加强机械设备安全和环保设施建设,安装完善的设备安全监测装置和环保设施,确保设备运行和环境保护的双重要求。
三、加强员工技术培训,提升操作人员操作技能,建立健全职业技术培训机制,规范化培训,确保员工技术素质和安全意识。
综上所述,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问题需要重视和解决,只有加强设备保养、加强设备安全和环保设施建设、加强员工技术培训,才能确保设备安全、保障生产,进一步推动煤矿的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有效措施
引言
我国是煤炭能源大国,煤炭蕴藏量十分丰富。
但是因为我国煤矿主要分为露天开采和井下开采,施工作业的环境和工作难度变的越来越复杂,所以需要配备更加完善的机电设备,研究好机电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加强对机电设备的管理,促进我国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和开采。
1 机电设备管理方法
在机电设备管理的过程中,主要就是进行机电设备的技术管理,是对机电设备的型号选择、设备安装、检验、后期的使用和定期维护等内容,机电设备管理作为矿井生产过程中重要的工作内容和任务,对煤矿的正常开采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对于年代比较久远的矿井,设备出现老化和故障,瓦斯浓度高以及设备运输距离比较长等条件下,更需要加强对机电设备的管理,保证其有序运转[1].
机电设备的管理方法有:第一,加强对设备的维修和检修,保证机电设备的整体质量和工作质量。
作业人员应该按照机电设备维修的规律,定期组织人员对设备进行检修和保养,并且按照设备不同的情况进行具体的分类,制定检修计划,以此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较少磨损。
第二,对机电设备进行优化管理,不同的机电设备指定不同的工作人员进行维护,实行岗位责任制和人员配比。
此外,还可以根据各个部分生产的实际情况,确定相应的任务量,使机电设备
工作量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
第三,还要对设备管理和运行进行具体的规范,建立业务保安责任制度,以便于使煤矿机电设备得以正常运行。
2 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理念的严重滞后
煤矿企业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营目的是提高企业的经济收益,所以现在很多的煤矿企业领导把大部分的精力投入到煤矿开采和生产的过程中,只注重煤炭的产量,忽视了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没有认识到现代化的机电设备对煤矿生产的重要性,忽视了机电设备对煤矿开采的重要性。
电子机电管理部门没有实权,部门职责被淡化。
机电设备及其部门本身的制度不完善,并且经常出现未落实的问题。
机电设备的管理人员也并没有真正发挥它的作用,只是满足目前的生产需要,管理理念严重滞后,容易发生煤矿机电设备的故障问题。
2.2 机电设备的监督不健全
煤矿机电设备的日常管理在做好日常工作以后,离不开有效的监督和控制。
煤矿机电管理和监督需要专业性较强的工作人员,原因就在于检查过程中,工作人员相对较少,但是煤矿生产的矿井较长,范围面积大,所以通常采用抽样检查。
该方法具有很大的随意性,缺乏全面性,导致机电设备的监督不完善。
除此之外,煤矿企业内部并没有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很多情况下工作人员缺乏工作的耐心与细心,认为不会存在什么大问题,由此导致很多的监督检查工作流于形
式。
2.3 机电设备的检修不到位
煤矿机电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随着使用时间的叠加,会存在设备磨损和机器零部件损坏的问题,工作人员要加强对机电设备的检修,能够及时发现机电设备潜在的问题,及时解决和排除隐患。
但是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部分企业的领导没有认识到设备检修的重要性,再加上检修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不认真,缺乏安全意识和认真的态度,使机电设备检修的效果不明显,不能真正发挥作用。
最终导致无法及时发现煤矿机电设备所存在的安全隐患,继而致使故障和问题扩大化,由机电设备的问题引发尤为严重的事故,既威胁了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同时为煤矿企业带来诸多经济损失[2].
2.4 机电设备的本身存在故障
在新的历史时期,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煤矿生产的环境和条件要求越来越高,工作环境变的更加复杂,煤矿生产的机电设备也要与时俱进,满足日益复杂的生产条件要求。
机电设备的更新换代和技术发展比较滞后,很多煤矿机电设备本身均存在着一些问题乃至缺陷,设备老化、未安装保护设施等,这些都为煤矿的生产埋下了隐患,同时也对机电设备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机电设备存在的问题也会影响煤矿的生产,这便对机电设备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 做好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的措施
3.1 完善机电设备的基础管理措施
1)建立健全机电设备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方法,在煤矿企业生产的过程中,机电设备管理是一个复杂系统性的工程,设备的基础管理工作比较细致,需要制定一套严格完善的机电管理办法。
我国现有的《隔爆电气设备失爆检查规范》、《煤矿矿井机电设备完好标准》《采区机电管理办法》、《机电设备管理制度》、《机电设备档案管理制度》等,为机电设备管理人员提供了管理的依据和办法,能够依照具体的制度进行,保证机电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在进行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建立专门的机电管理机构开展管理,企业在内部需要建立完善机电管理体系。
可以指定专门的领导负责机电管理工作,各个基层单位要设置专门进行机电管理的机构和管理人员,责任、分工明确,主要负责制定设备管理的各项责任制度和目标。
还应该对机电设备管理人员和维护人员的工作进行绩效考核,并且制定科学的评判标准[3].
3)加强对煤矿机电设备的监管。
认识到煤矿机电设备对煤矿正常生产的重要性,是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物质基础。
在进行机电设备的基础管理时,为了提高设备的完好率、防爆率以及降低机电设备的待修率、故障率、维修次数等,达到标准的规定,就需要对机电设备进行考核,使每个目标具体化,并分解到各个煤矿基层单位。
为了使机电设备各项管理制度落到实处,要设置专职的设备管理人员,并且对这些人员的工作进行全方位监督。
3.2 做好机电设备的检修
首先,应做好对机电设备的日常检修工作,立足于煤矿生产
的实际情况,煤矿单位指定日常的检修工作计划和管理办法,制定严格的检修表和工作时间表,保证每天都会对机电设备进行检修;其次,要进行大规模的定期检查,煤矿每年进行12个检修日进行停产检查,工作人员制定检修计划,检修完成以后需要总结,检修的过程中,特别注意机电设备零部件的磨损问题,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再次,要重视机电设备的大修,任何1台设备都是有使用寿命的,煤矿单位应当根据现有机电设备的基本情况,制定机电设备大修的计划,还要进行资金支持,根据各个基层生产的情况,给予不同情况的费用支持。
3.3 推进机电设备管理质量的标准化
在进行机电设备管理的过程中,质量管理的标准化是不容忽视的工作内容,煤矿全员做到掌握标准、执行标准,全面推进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对于夯实煤矿安全基础,从而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和安全保障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质量标准化工作过程当中,应当依靠和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认识到质量标准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在逐渐完善中形成机电设备质量标准化建设。
4 结语
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煤炭资源的需求必然会呈现出日益增多的趋势,同时对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的工作也会变得更加艰巨。
所以,要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管理问题的研究,切实做好对机电设备日常的维护和检查,并且找出机电设备中常见的问题与安全隐患,及时的排除故障。
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煤矿机电设备的使用寿命,保障设备的安全运行,对煤矿企业的有序生产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王世锋。
浅谈机电设备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意义[J].山东煤炭科技,2015(1):175-176.
[2]刘洋。
浅谈煤矿机电设备管理[J].民营科技,2013(6):84-85.
[3]程乾飞,蔡德兵。
加强机电设备管理促进地方煤矿安全生产[J].科技信息,2010(13):361-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