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钻测井

合集下载

随钻测量

随钻测量
遥测系统工作时,在隔离器11的周围、钻柱9与接收天线12之间的岩石中将有电流流过,在地表装置中接收的信号是上述电流造成的电位差。接收装置2借助相关分析方法处理来自井底的信号,并把测得的参数显示在屏幕13上。
这种系统有几个优点:
(1)数据传输速度快,载波信息量大;
(2)受泥浆介质和水泵特性的影响小,即使在提下钻过程中也能检测数据。
(1)电传导(硬导线系统)
(2)电磁发射;
(3)地震(声)波;
(4)钻井液压力脉冲。
直到1960年,这些遥测系统的研究主要是为了随钻测井。定向井的日益增加,特别是花费高昂的近海地区,刺激了人们去开发既能处理定向测量数据又能处理地层评价数据的随钻测量系统。由于在海上平台中利用传统测量工具费用很高,人们不久就认识到使用定向随钻测量仪器更具有商业潜力。起初的MWD系统就只提供定向数据,紧接着就有了可以附加测量钻井参数和地层数据的另外—些工具。尽管有关其它3种遥测方法的研究还在继续着,但迄今为止却只有这些依靠钻井液压力脉冲的MWD系统在技术上和经济上是成熟的。
第二节
信号发射器和地面的信号接收、处理设备一起构成了钻井液压力脉冲式MWD信号传输系统。现有的钻井液脉冲传输系统的主要区别是采用哪种处理方法来传送数据。目前使用的钻井液压力脉冲式MWD主要采用三种方式在井底将数据编码、信号传输和在地面上译码,这三种钻井液脉冲传输方式井内仪器执行元件控制。
(1)坚固可靠的传感器,可在钻进动态条件下在钻头处或钻头附近测量需要的数据;
(2)将资料传送到地面的方法简单有效;
(3)可以方便地在任何钻机上安装并操作的系统,对正常钻进作业影响不大;
(4)成本合理,并能给作业者带来效益。
为开发满足这些要求的系统,人们作过多次尝试。主要问题是井下和地面之间的遥测传输系统。从1930年到1960年,人们研究了4种不同的遥测系统:

随钻测井 LWD

随钻测井 LWD
▪ arcVISION 感应电阻率 ▪ geoVISION 侧向电阻率 ▪ adnVISION 方位中子密度 ▪ proVISION 随钻核磁共振 ▪ sonicVISION 随钻声波 ▪ seismicVISION 随钻地震
geoVISION 侧向电阻 率
▪ 适用于高导电性泥浆环境 ▪ 提供钻头,环形电极以及三个方位聚焦纽扣电极的电阻率 ▪ 高分辨率侧向测井减小了邻层的影响 ▪ 钻头电阻率提供实时下套管和取心点的选择 ▪ 三个方位纽扣电极提供三种深度的微电阻率随钻成像,可解
– 随钻测井技术和工具: • 岩性,工具测量曲线
• 工程应用软件和电脑技术
– 可视化的井眼轨迹位置和超前预测的工程应用软件 – 可实现基于网络的井下数据处理和存取 – 远程服

• 人员和作业程序
– 地质导向师进行实时导向服务 – 客户地质师 – 钻井工程师和定向井工程师
随钻测井技术和工具
斯伦贝谢随钻测井技术—Vision系列
井斜 well deflection, well deviation
• 井斜角就是井眼方向线与重力线之间的夹 角
井眼方向线与重力线都是有方向 的。井斜角表示了井眼轨迹在某 点处倾斜的大小。
斜度与分类
• 1.低斜度定向井:井斜小于15度
• 2.中斜度定向井:井斜在15-45度之间
• 3.大斜度定向井:井斜在46-85度之间
随钻测井
定义
• 随钻测井LWD :一般是指在钻井的过程中 测量地层岩石物理参数,并用数据遥测系 统将测量结果实时送到地面进行处理。由 于目前数据传输技术的限制,大量的数据 存储在井下存储器中,起钻后回放
• 随钻测量MWD: 一般是指钻井工程参数 测量,如井斜、方位和工具面等的测量。 有时,MWD泛指钻井时所有的井下测量。

随钻测井

随钻测井

以下是地质导向钻井中使用的典型的井底组合和钻 柱组合:钻头 + 地质导向系统(测传马达,近钻头 电阻率,咖玛和井斜,发射至接受端节)+ 地质导 向工具接受端节(用于接受来自导向系统的据, LWD测井质量,电阻率和咖玛数据)+ MWD测斜仪 (测量的心脏,供电测斜和数据传输)+ 无磁钻铤 (是为把MWD的位误差减至最小或安装LWD的中 子空隙度仪器)+ 钻杆。
正脉冲原理
随钻测井优势
1、井况复杂情况下完成测井资料采集任务; 2、更及时、更真实的测井,降低测井资料受泥浆侵入和井 壁破坏的影响,更能反映原状地层特性,有利油气发现;
3、精确地质导向,提高油气采收率,同时提高水平井钻井
效率,降低费用; 4、多次推移测井,有利识别油气层和渗透率分析; 5、实时监测、分析井内异常,避免井控事故,降低损失; 6、安全可靠性更强,适应各种恶劣作业环境。
谢谢!
不足之处望领导批评指正!
水平井成功钻进的基础是LWD数据和MWD方向数据。 LWD工具提供能评价井眼所钻地层的信息。这些数据 决定如何改井眼的方向使之达到所希望的目标。这种 方法就是所说的“地质导向”(geosteering)。 地质导向技术包括可靠的导向系统(MWD)、改进 的新型地层物理测量、测井数据模型,近钻头传感器 和测传马达,以及具有三维地震方法处理的详细的构 造图。
一、随钻技术简介
二、MWD介绍
三、其他
一、随钻技术简介 MWD 无线随钻测斜仪是在有线随钻测斜仪的基础 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随钻测量仪器。它与有线 随钻测斜仪的主要区别在于井下测量数据以无线方 式传输。无线MWD按传输通道分为泥浆脉冲、电 磁波、声波和光纤四种方式。其中泥浆脉冲和电磁 波方式已经应用到生产实践中,以泥浆脉冲式使用 最为广泛。

随钻测井及地质导向钻井技术

随钻测井及地质导向钻井技术

泥浆
立管压力
叶片连续转动,波形连续变化
时间
二、随钻测量技术
随钻测井及地质导向钻井技术
报告提纲
一、地质导向钻井技术概述 二、随钻测量技术 三、LWD地质导向仪器 四、地质导向技术应用实例 五、结论与认识
一、地质导向钻井技术概述
按照预先设计的井眼轨道钻井。
任务是对钻井设计井眼轨道负责,使
实钻轨迹尽量靠近设计轨道,以保证

几何导向
井眼准确钻入设计靶区。(由于地质
(2)井口设备:进行随钻测量时, 必须要用电缆把探管送至井下, 并通 过电缆给井下仪器供电, 同时把井下探管测量到的那些数据信息输送到地面 计算机。另外, 随钻测量时井下采用动力钻具, 循环泥浆。因此, 井口设备 完成两个功能: I.电缆密封;Ⅱ.保证泥浆正常循环。
二、随钻测量技术
2、MWD技术
MWD(Measurement While Drilling)无线随钻测量仪,是对 定向井、水平井井眼轨迹随钻监测并指导完成井眼轨迹控制的测量 仪器。 MWD无线随钻测量仪器在油田勘探开发各个阶段中,为高难 度定向井、水平井、大位移井、分支井提供高精度导向测量。同时 由于实时无电缆传输的优势,满足了滑动钻井和旋转钻井的要求, 为各种井型提供高效率的井下工程及地质数据传输,从而大幅度地 提高钻井效率和降低整体钻井成本。并为后续多地质参数的测量提 供了挂接条件和数据结构平台,使随钻测井进而实现地质导向成为 可能。
二、随钻测量技术
1、有线随钻测量技术
探管工作原理
探管坐标系及参数定义 井斜角(INC):井眼轴线上任一点的井眼切线方向线,与通过该点的重 力线之间的夹角。
G2 INCarctg X
GY2
GZ

随钻测井数据传输技术应用现状及展望

随钻测井数据传输技术应用现状及展望

随钻测井数据传输技术应用现状及展望一、本文概述随钻测井(Logging-While-Drilling, LWD)技术作为现代石油勘探领域的重要技术之一,对于提高钻井效率和油气藏评价准确性起到了关键作用。

在随钻测井过程中,数据传输技术的应用更是关乎到实时数据采集、处理与解释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本文旨在探讨随钻测井数据传输技术的现状,包括其发展历程、主要技术特点、应用领域以及存在的问题。

本文还将对随钻测井数据传输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分析可能的技术革新和行业趋势,以期为该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随钻测井数据传输技术现状随钻测井数据传输技术作为现代石油勘探领域的关键技术之一,其发展现状直接反映了石油工业的科技进步水平。

目前,随钻测井数据传输技术主要依赖于有线和无线两种传输方式。

有线传输技术方面,主要依赖于电缆或光纤等物理介质,将测井数据实时传输至地面。

这种传输方式具有传输速度快、稳定性高等优点,但受限于物理介质的长度和强度,对于超深井或复杂地质环境的应用存在一定的挑战。

有线传输方式还需要考虑钻杆旋转和井眼环境对数据传输的影响。

无线传输技术则以其灵活性和便捷性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无线传输技术主要包括声波传输、电磁波传输以及泥浆脉冲传输等。

声波传输利用井筒中的声波作为载体,通过声波信号的调制和解调实现数据传输。

电磁波传输则利用电磁波在井筒中的传播特性进行数据传输,但其受限于井筒环境和电磁波衰减的问题。

泥浆脉冲传输则是一种通过改变泥浆流量或压力来产生脉冲信号,进而实现数据传输的方式。

这种方式虽然传输速度较慢,但适应性强,能在复杂地质环境中稳定工作。

总体来看,随钻测井数据传输技术在有线和无线传输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面临着传输速度、稳定性、适应性和成本等多方面的挑战。

随着石油勘探的深入和地质环境的日益复杂,对随钻测井数据传输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未来随钻测井数据传输技术的发展将更加注重技术的创新和融合,以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和稳定性,适应更复杂的地质环境和勘探需求。

随钻中子测井数据校正分析

随钻中子测井数据校正分析

随钻中子测井数据校正分析随钻中子测井是一种常用的地质测井方法,它可以获取地层的中子密度信息,并用于地层的物性分析、岩性划分、油气藏评价等领域。

随钻中子测井数据在实际应用中往往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需要进行数据校正和分析,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针对随钻中子测井数据的校正分析进行详细探讨。

一、随钻中子测井原理随钻中子测井技术是利用中子射线在地层中的散射和吸收特性,测定地层的中子密度,并由此推算地层的孔隙度、含水量和饱和度等信息的方法。

测井工具在井眼中下放至感兴趣地层,通过向地层发射中子射线,并测定地层中子散射和吸收反应的强度,由此得到地层的中子密度信息。

1. 温度校正在实际应用中,井下地面温度和地层温度可能存在一定差异,而中子测井数据会受到温度的影响。

需要对测得的中子密度数据进行温度校正,以消除温度带来的影响。

一般而言,温度校正可以采用测得的地层温度与标定温度的差值进行修正,以得到精确的中子密度数据。

2. 地层参数校正地层参数校正是针对地层岩石成分和孔隙结构的校正分析。

由于地层的岩石成分和孔隙结构可能存在多样性,导致中子密度数据的变化。

在进行中子密度数据解释时,需要对地层参数进行校正,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地层参数校正可以通过岩心分析、地震资料解释等手段进行,以获取地层的真实物性参数。

3. 仪器响应校正随钻中子测井仪器的不同型号和品牌,其响应特性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需要进行仪器响应的校正分析。

通过对不同型号仪器的标定和比对,可以获得仪器的响应曲线,并校正实际测得的中子密度数据,以消除仪器带来的误差。

地层环境的变化也可能会影响中子测井数据的准确性,例如地层水含量、钻井液性质、孔隙流体等因素都会对中子密度数据造成影响。

需要对地层环境因素进行校正分析,以确保中子密度数据的准确性。

5. 数据融合校正数据融合校正是指将不同测井方法获取的地层信息进行融合校正,以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精度。

可以将中子密度数据与声波测井、电阻率测井等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数据融合的方式,获得更为准确的地层信息。

随钻测井

随钻测井

随钻测井一、随钻测井的引入在油气田勘探、开发过程中,钻井之后必须进行测井,以便了解地层的含油气情况。

一般来说,测井资料的获取总是在钻井完工之后,再用电缆将仪器放入井中进行测量. 遇到的问题:1、某些情况下,如井的斜度超过65 度的大斜度井甚至水平井,用电缆很难将仪器放下去2、井壁状况不好易发生坍塌或堵塞3、钻完之后再测井,地层的各种参数与刚钻开地层时有所差别.(由于钻井过程中要用钻井液循环,带出钻碎的岩屑,钻井液滤液总要侵入地层二、随钻测井的概念随钻测井(因为它不用电缆传输井下信息,所以也称为无电缆测井):是在钻开地层的同时, 对所钻地层的地质和岩石物理参数进行测量和评价的一种测井技术.首先,随钻测井在钻井的同时完成测井作业,减少了井场钻机占用的时间,从钻井—测井一体化服务的整体上又节省了成本。

其次,随钻测井资料是在泥浆侵入地层之前或侵入很浅时测得的,更真实地反映了原状地层的地质特征,可提高地层评价的准确性.而且,某些大斜度井或特殊地质环境(如膨胀粘土或高压地层)钻井时,电缆测井困难或风险加大以致于不能作业时,随钻测井是唯一可用的测井技术。

另外,近二十年来海洋定向钻井大量增加。

采用随钻定向测井,可以知道钻头在井底的航向,指导司钻操作;可以预测预报井底地层压力异常,防止井喷;可以提高钻井效、钻井速度和精度,降低成本,达到钻井最优化(现代随钻测井技术大致可分为三代)●20 世纪80 年代后期以前属于第一代可提供基本的方位测量和地层评价测量在水平井和大斜度井用作“保险”测井数据,但其主要应用是在井眼附近进行地层和构造相关对比以及地层评价;随钻测井确保能采集到在确定产能和经济性、减少钻井风险时所需要的测井数据。

●20 世纪90 年代初至90 年代中期属于第二代过地质导向精确地确定井眼轨迹;司钻能用实时方位测量,并结合井眼成像、地层倾角和密度数据发现目标位臵。

这些进展导致了多种类型的井尤其是大斜度井、超长井和水平井的钻井取得很高的成功率。

LWD技术简介

LWD技术简介

2.2 LWD技术简介随钻测井(LWD——Logging While Drilling)是在随钻测量(MWD——Measurement While Drilling)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用于解决水平井和多分枝井地层评价及钻井地质导向而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的测井综合应用技术。

随钻测井和随钻测量都是在钻井过程中同步进行的测量活动,实施随钻测井和随钻测量时都必须将测量工具装在接近钻柱底部的钻铤内,。

不同的是随钻测量主要测量井斜、井斜方位、井下扭矩、钻头承重等钻井工程参数,辅以测量自然伽马、电阻率等地球物理信息,用以导向钻井;而随钻测井则以测量钻过地层的地球物理信息为主,可以在钻井的同时获得电阻率、密度、中子、声波时差、井径、自然伽马等电缆测井所能提供的测井资料。

与MWD相比,LWD能提供更多、更丰富的地层信息。

2.2.1 L WD系统组成及工作方式随钻测井系统一般由井下仪器和井场信息处理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前导模拟软件是井场信息处理系统的核心;井下仪器提供实时测量数据。

前导模拟软件完成大斜度井和水平井钻井设计、实时解释和现场决策,指导钻井施工。

随钻测井系统有实时数据传输方式和井下数据存储方式两种工作方式。

1)实时数据传输方式:将随钻测井仪在钻进时测量得到的信息实时传至驱动器,驱动器驱动脉冲发生器将这些信息采用特定的方式编码后传至地表压力传感器,地面信息处理与解码系统再将其转化为软件界面上可供显示或打印的数字化、图形化格式,为客户提供最终产品。

2)井下数据存储方式:将随钻测井仪器起下钻或钻进时采集到的信息存储于仪器的存储器内,待仪器的数据下载接口起至转盘面上约1.5米处,通过数据下载线将其传输到地表计算机内供处理、显示,一般可以在30min内提交处理好的数据磁盘并打印成图。

2.2.2 L WD主要功能及优点主要功能:测量井斜、方位、工具面等井眼几何参数。

随钻地质测井:采用实时和记忆方式同时进行地层参数的测量-- 电阻率、伽马、岩石密度、中子孔隙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Ⅰ水平井测井技术
改善油藏开发效果
提高经济效益
$
$$$$
Ⅰ水平井测井技术
设 计 井 位 示 意
Ⅰ水平井测井技术
水平井井身剖面设计是水平井施工的重要环节,剖 面优化能有效地降低钻进过程中的摩阻扭矩、降低施工 难度。从曲率半径分: 常规水平井首选类型
优点:水平井总进尺及定向 控制段比长曲率半径少、施
深侧向(Ωm)
200 180
声波时差(μs/ft)
40
自然伽马(API)
10 160 0.2
深侧向(Ωm)
200 180
声波时差(μs/ft)
40
深 度 (m)
自然电位(mv)
50 100 0.2
浅侧向(Ωm)
200 86
补偿中子(%)
-14
井径(cm)
18 43 0.2
1980 1990 2000 2010 2020 2030
涡轮发电机 井斜 方位
自然伽马 工具面、温度
随钻测井
★四个补偿功能的双频发射线圈、 两个接收线圈; ★8个探测深度、32个测量数值 ★2MHz高垂直分辩率,区分薄层和 油水界面 ★400MHz横向探测范围大(原状地 层),地质导向,早期地层边界 探测和油水界面确定 ★适用造斜率30°/100ft
随钻测井
随钻测井
近钻头地质导向: XX井实钻轨迹图
高油藏钻遇率 增加有效泄油面积,提 高单井产量 井眼轨迹位于油藏最佳位置 井身位于油藏物性较好 的部位 井眼保持在油水界面安 全距离之上
随钻测井
近钻头地质导向:
保持井眼轨动态监 测都会造成不 利影响。
设计
150
TZ40-H7 Horizontal Section Pre-Job Model - GR Formation Property
DEN CNL GR
DEN CNL GR
Ⅰ水平井测井技术
XX井实钻轨迹图
Ⅰ水平井测井技术
自然伽马(API)
10 160 0.2
深侧向(Ωm)
200 180
声波时差(μs/ft)
40
深 度 (m)
自然伽马(API)
10 160
自然电位(mv)
50 100 0.2
浅侧向(Ωm)
200 86
补偿中子(%)
Ⅰ水平井测井技术
中子 浅探测曲线
密度
声波 自然伽马 双侧向
环 境 校 正 深探测曲线
双感应
为什么?
Ⅰ水平井测井技术
储层参数 流体性质分析
测 井 解 释
井眼轨迹分析
油藏描述 地质数据体 轨迹精细分析
修正数据体误差
Ⅰ水平井测井技术
XX井实钻轨迹图
Ⅰ水平井测井技术
当使用随钻测 量仪时,随钻测 量资料可作为测 井环境校正和侵 入校正的最重要 参照资料之一。 实时测量 地层未受污 染或侵入很浅
-14
深 度
1920
深侧向(Ωm)
0.2 200
浅侧向(Ωm)
0.2 200
井径(cm)
18 43 0.2
1920 1940 1950 1960
微球聚焦(Ωm)
200 1.2
补偿密度(g/cm3)
2.8
(m)
1930
1930
1940 1950 1960
Ⅰ水平井测井技术
自然伽马(API)
10 160 0.2
微球聚焦(Ωm)
200 1.2
补偿密度(g/cm3)
2.8
深 度 (m)
自然电位(mv)
50 100 0.2
浅侧向(Ωm)
200 86
补偿中子(%)
-14
井径(cm)
18 43 0.2
2110 2120 2130 2140 2150
微球聚焦(Ωm)
200 1.2
补偿密度(g/cm3)
2.8
Ⅰ水平井测井技术
挠性管输送
不需钻机 不需对接 可进行常规打捞作业
Ⅰ水平井测井技术
众所周知, 几乎所有测 井仪器都是 以近于铅直 穿过近水平 地层的常规 垂直井而设 计的。
Ⅰ水平井测井技术
模拟试 验条件 为均匀 无限介 质。
Ⅰ水平井测井技术
在仪器使用和资料解释评价过程中,我们 始终假设(这一假设被约定俗成)地层以井轴 为对称轴径向对称,在垂直井中这一假设通常 是比较接近实际的。但在定向井(大位移、大 斜度)和水平井中,这个假设就很难成立了。 地层不是以井轴为对称轴径向对称,而是 径向不对称和各向异性。
Ⅰ水平井测井技术
XX井实钻轨迹图
Ⅰ水平井测井技术
XX井实钻轨迹图
Ⅰ水平井测井技术
GR:8in CNL:12in DEN:6in
径向平均
定向聚焦
Ⅰ水平井测井技术
泥岩—砂岩:
砂岩 泥岩
DEN GR CNL
泥岩
泥岩
砂岩
砂岩
DEN GR CNL
Ⅰ水平井测井技术
砂岩—泥岩:
泥岩
砂岩
泥岩
砂岩
砂岩
泥岩
砂岩
滑动方式 转动方式
Ⅰ水平井测井技术
水平井侵入特性:
垂直井
水平井
Ⅰ水平井测井技术
双感应、球型聚焦
仪 器 探 测 特 性
径向平均型
双侧向 补偿中子
自然伽马
定向聚焦型 密度 微球型聚焦 地层倾角
Ⅰ水平井测井技术
双感应测井仪器探测深度较深,常用于确定水平 井井眼与地层界面的距离,当中感应探测到地层 界面信息时,曲线才有反映。但此时无法确定井 眼到底是临近地层的上界面还是下界面。
Ⅰ水平井测井技术
水平井井眼几何特性:
Ⅰ水平井测井技术
坍塌
水 平 井 泥 浆 侵 入
保持井壁稳定 重泥浆
漏失
湍流清除 清除钻屑 堆积 钻具研磨
Ⅰ水平井测井技术
螺纹井眼:
层 流 清 除
湍流清除 25°-65°
泥浆流动方向
前冲力
浮力 重力
浪状波纹
岩屑床
Ⅰ水平井测井技术
螺纹井眼:
角 度 固 定
最 大 主 应 力
LWD_GR(API)
0 150
PD_LWD(¦ m) ¸ î É È ¶ (m)
0.3 30 0.3
AT_LWD(¦ m) ¸
30
1900
GR(API)
0 150
RILD(¦ m) ¸
0.3 30 0.3
RILM(¦ m) ¸
30
1950 2000 2050 2100 2150 2200 2250 2300 2350 2400 2450 255
Ⅰ水平井测井技术
水平井测井响应:
Ⅰ水平井测井技术
水平井测井响应:
在垂直井中,仪器的测量值主要是仪器所 在地层贡献;在水平井中,仪器的测量值常常 是仪器所在地层和围岩特性参数的加权平均。 在极端情况下贴井壁测量仪器两个极板测 量值可能差异很大。 仪器响应受径向不对称性和各向异性的影 响程度取决于它们各自的探测深度。探测深度 越深,影响程度就越严重。
随钻测井
Pad 开
Pad 关
•近钻头井斜方位测量 •可用于 6“ – 22” 井眼 •最高压力和温度 – 20000psi 135 C •可利用马达推动 PowerDrive/PowerV, 加大扭矩, 加大转速, 更进一步提高钻速
随钻测井
PowerDrive:
★钻具旋转时进行导向
摩阻类型发生变化
工难度比短曲率半径小
26°/30m
630°/30m
510°/ m
长半径水平井
中半径水平井
短半径水平井
Ⅰ水平井测井技术
M-11井:BP公司于英国南部Wytch Farm开发区, 垂直井深1605米,水平位移10114米,97年5月 开钻,98年1月完井。随钻测井、随钻测量、地 质导向、电缆测井。
水平井测井技术与随钻测井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勘探与生产工程监督中心
Ⅰ水平井测井技术
水平井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最 早出现在美国,八十年代中期因油价影 响被油公司高度关注并取得革命性发展。 我国的水平井技术始于1965年在四 川钻探的磨3井,受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 未达到预期的设计效果。
Ⅰ水平井测井技术
成对水平井
1400 1410 1420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½Î ËÆ¶ m “拱”型水平井
常规水平井
分枝水平井
侧钻井水平井
连通水平井 A AA B BB
H0.7
Ⅰ水平井测井技术
多目标勘探与评价:
Ⅰ水平井测井技术
增加泄油面积:
Ⅰ水平井测井技术
克服地面条件限制:
深度校正:
在直井中井眼与地层接近正交,曲线的半 幅点对应于地层界面,利用基准曲线法和校深 曲线法基本能实现所有曲线在深度上对齐。 在水平井中井眼与地层的交角很小,曲线 的半幅点不一定都对应地层的界面,传统的校 深方法受到挑战。 使用校深曲线法进行校深时,要保证校深 测井仪器两次测量时的运行轨迹尽量一致。
通过“八五”技术攻关,我国的水平 井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形成了水平 井设计、钻井、测井、完井、射孔、采 油、动态监测等一系列配套应用技术。 目前国内外完钻的水平井五花八门, 各有千秋,其主要目的和应用大致可分 为:
阶梯式水平井
多靶点水平井
三维水平井
水 平 井 类 型
1380 1390
m ¹ î ´ É
降低钻具粘卡的风险 井眼更平滑 解决井眼净化问题 提高钻速 ★ 用于定向井, 大斜度井, 大位移井和水平井 ★在划眼和倒划眼时仪器都能正常工作
随钻测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