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慰剂和阳性对照药在临床研究中的选择
接受临床实验 安慰剂

接受临床实验安慰剂临床实验是现代医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能够帮助医生和研究人员评估新药物或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在临床实验中,安慰剂的作用不可忽视。
本文将探讨接受临床实验中使用安慰剂的意义和必要性。
一、安慰剂的定义和作用安慰剂,又称为安慰药或虚药,是指在临床实验中使用并与待测药物保持相似性质的物质,但并不具备治疗效果。
它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心理暗示和心理治疗来缓解病人的不适和疼痛感。
二、安慰剂对比试验接受临床实验的患者通常会被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会给予待测药物,而对照组会给予安慰剂。
这种对比试验的设计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更准确地评估待测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三、安慰剂的益处1. 减轻病人的症状:安慰剂可以通过心理暗示和心理治疗减轻病人的症状,如疼痛感、焦虑和抑郁等。
它的作用类似于一种心理支持,为病人提供安慰和安心的感觉。
2. 评估药物的真实效果:在对比试验中,对照组接受安慰剂,这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更准确地判断待测药物的真实效果。
如果待测药物的效果与安慰剂组没有明显差异,可能说明该药物的疗效并不显著。
3. 伦理考虑:在某些情况下,使用待测药物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
通过给予对照组安慰剂,可以避免潜在的伦理问题和人体安全风险,保护患者的权益。
四、安慰剂在临床实验中的限制1. 伦理问题:在某些情况下,对照组接受安慰剂可能引发伦理问题。
如果待测药物已经被证明对某种疾病有效,但对照组接受安慰剂,可能会造成对治疗的拒绝或延误,导致患者情况恶化。
2. 个体差异:不同的患者对安慰剂的反应有差异,有些患者可能对安慰剂产生了一定的疗效,而有些患者则没有明显改善。
这种个体差异可能会影响对待测药物效果的评估。
五、安慰剂的应用范围安慰剂并非适用于所有临床实验,它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 评估特定疾病的药物效果:对于一些疾病,如慢性疼痛或心理疾病,安慰剂对比试验可以帮助评估药物的真实疗效,减少心理偏差的影响。
2. 研究新的治疗方法:一些新的治疗方法或手段可能无法通过传统的药理学和生理学解释,这时使用安慰剂可以帮助评估新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安慰剂和阳性对照药在临床研究中的选择

安慰剂和阳性对照药在临床研究中的选择安慰剂和阳性对照药在临床研究中的选择1.引言在临床研究中,安慰剂和阳性对照药被广泛应用于控制试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以验证新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正确选择安慰剂和阳性对照药对于准确评估药物的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2.安慰剂的选择2.1 定义和作用安慰剂是指没有治疗效果的药物或措施,被用作对照组接受的处理。
它的目的是模拟新药物的治疗效果,排除心理因素对临床试验结果的影响,帮助评估被试药物的真正疗效。
2.2 安慰剂的种类2.2.1 给药剂型安慰剂可以采用与被试药物相同的给药剂型,如片剂、胶囊或注射剂等,以保持两组患者的盲法。
2.2.2 模拟治疗剂安慰剂也可以采用模拟治疗剂,如糖丸、盐水注射剂或表面处理相似的器械等,以更好地模拟实际治疗的效果。
2.3 安慰剂的选择原则2.3.1 临床可接受性安慰剂应不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同时不会对受试者的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2.3.2 盲法保持安慰剂的外观、口感和使用方式应与实际药物尽可能接近,以维持盲法的有效性。
2.3.3 可操作性安慰剂的制备和给药过程应方便、简单并易于操作,以提高临床试验的执行效率。
3.阳性对照药的选择3.1 定义和作用阳性对照药是已知具有特定治疗效果的药物,被用作参照药物与新药物进行比较。
其作用是验证临床试验的可信度和有效性。
3.2 阳性对照药的选择原则3.2.1 治疗效果明确阳性对照药应已经在临床实践中被证实具有明确的治疗效果。
3.2.2 相似适应症阳性对照药的药物适应症应与被试药物相似,以确保对比的临床效果可比较。
3.2.3 安全性和耐受性阳性对照药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应已经得到充分研究和证明,以保证试验过程中的参与者的安全性。
3.2.4 可得性阳性对照药应在临床试验期间能够稳定、充足地供应,以确保试验的正常进行。
4.结束语本文详细介绍了在临床研究中选择安慰剂和阳性对照药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合理选择安慰剂和阳性对照药对于评估药物疗效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对照药品指临床试验中用于

对照药品指临床试验中用于在临床试验中,对照药品是指用于与试验药品进行对照的标准药物或安慰剂。
通过对照药品的设置,可以更好地评估试验药品的疗效和安全性。
1. 对照药品的作用对照药品在临床试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作用:•评估疗效:对照药品可以作为一个标准,帮助研究人员评估试验药品的真实疗效。
通过对比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可以更客观地判断试验药品的效果优劣。
•对比安全性:除了疗效,对照药品还可以用来对比试验药品的安全性。
通过观察对照组和试验组的不良反应情况,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药品的安全性。
•减少偏倚:对照药品的设置可以有效减少试验结果的偏倚,提高试验的可信度。
对照组的存在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控制一些未知因素的影响,让试验结果更加可靠。
2. 对照药品的类型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和试验设计,对照药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阳性对照:阳性对照是指对照药品具有明确的治疗效果,通常是已经经过证实有效的药物。
研究人员通过与试验药品对比,来验证试验药品的疗效是否优于已有的治疗方法。
•阴性对照:阴性对照是指对照药品不具有治疗效果,通常是安慰剂或者无效药物。
通过与试验药品对比,可以评估试验药品的疗效是否显著高于无效药物。
•活性对照:活性对照是指对照药品具有部分的治疗效果,通常是与试验药品有相似机制或相同疾病领域的药物。
通过与试验药品对比,可以更准确地评估试验药品的优劣。
3. 对照药品的设置原则在临床试验中,对照药品的设置需要遵循一些原则,以确保试验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随机分组:对照组和试验组的分组应该是随机的,避免人为干预或选择性偏倚。
•双盲设计:对照药品和试验药品的分配应该是双盲的,即既不告诉受试者属于哪个组,也不告诉研究人员哪个组是对照组和试验组,以避免主观干预。
•平行设计:对照组和试验组应该采用平行设计,以保持两组在研究开始时具有相似的特征。
4. 结语对照药品在临床试验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通过对照组和试验组的对比,可以更客观地评估药品的疗效和安全性。
中医临床科研设计的几个问题(下)

中医临床科研设计的几个问题(下)(六)盲法盲法系指按研究方案的规定,尽量不让参与临床研究中的受试者、研究者、参与疗效和安全性评价的医务人员、监视员、数据管理人员和统计分析人员知道病人所接受的是何种药物,即研究新药或对照药物,从而避免他们对研究结果的人为干扰。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常常分为双盲和单盲两种临床研究。
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应当采用双盲研究,尤其是在研究的主要指标是易受主观因素干扰的指标时更应采用双盲研究。
若条件不完全具备时,也可采用单盲设计。
确实难以实施者,也可不采用盲法。
采用单盲或非盲法研究应在研究方案中申述理由。
盲法研究时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安慰剂与阳性对照药在双盲临床研究中,不论是安慰剂对照,还是阳性药物对照,需要具备药品检验部门的检定,同时要求研究简要剂型、外形等一致。
若难以实现,可采用胶囊技术或双模拟技术,即为研究药与对照各准备一种安慰剂,以达到研究组与对照组在用药的外观与给药方法上的一致。
2. 应急信件与紧急揭盲从医学伦理学方面考虑,双盲研究应为每一个编盲号设置一个应急信件,信件内容为该编号的受试者所分如的组别。
应急信件是密封的,随相应编号的研究药物发往各临床研究中心,有该中心负责人保存,非必要时切勿拆阅。
在发生紧急情况(如严重不良事件),或病人需要抢救)必须知道该别人教授的是何种处理时,由该中心负责人拆阅。
一旦被拆阅,该编号病例就作为脱落处理,不计入疗效分析,但有不良反应时仍需计入安全性分析,应急信件的拆阅率超过20%时,意味着双盲研究的失败。
所有应急信件在研究技术后随病例报告表一起收回.3. 单盲和非盲研究单盲研究和非盲研究,尽可能按照双盲要求进行,即随机产生处理编码,每个编码封存于一个信封之中,并由各临床研究中心保存。
只有当病例符合纳入标准并确定入组时,方可打开对应的编码信封,按编码入组。
在单盲研究和非盲中,最好另请一位不知道处理编码的研究者协助观察,尽可能地避免主观偏性。
《临床药理学》考点解析:药物临床试验

《临床药理学》考点解析:药物临床试验2017《临床药理学》考点解析:药物临床试验知识不常常巩固是很容易就忘记了,现在店铺分享2017《临床药理学》考点解析:药物临床试验给大家,希望对您有帮助!1、药物临床试验概述(1)※概念:指任何在人体(病人或健康志愿者)进行药品的系统性研究,以证实或揭示试验用药品的作用、不良反应/或试验用药品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目的是确定试验用药品的疗效与安全性(2)目的:确定试验用新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3)内容:临床试验、生物等效性试验2、临床试验受试者权益的保障:知情同意书、伦理委员会3、※※我国关于药物的临床试验的分期(1)新药的临床研究包括临床试验和生物等效性试验。
(2)新药的临床试验分为Ⅰ、Ⅱ、Ⅲ、Ⅳ期。
Ⅰ期新药临床试验Ⅰ期新药临床试验初步的临床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评价试验,是新药临床试验的起始阶段。
观察人体对于新药的耐受程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为制定给药方案提供依据。
内容为药物耐受性试验与药代动力学研究。
试验对象为健康志愿者(20~30例)Ⅱ期新药临床试验Ⅱ期新药临床试验随机盲法对照临床试验。
对新药有效性及安全性作出初步评价,推荐临床给药剂量。
治疗作用初步评价阶段,试验对象为病人(100例)。
其目的是初步评价药物对目标适应症患者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也包括为III期临床试验研究设计和给药剂量方案的确定提供依据。
此阶段的研究设计可以根据具体的.研究目的,采用多种形式,包括随机盲法对照临床试验。
试验设计的“四性原则”Ⅲ期新药临床试验扩大的多中心临床试验。
应遵循随机对照原则。
进一步评价有效性、安全性。
治疗作用确证阶段。
其目的是进一步验证药物对目标适应症患者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评价利益与风险关系,最终为药物注册申请获得批准提供充份的依据。
试验一般应为具有足够样本量的随机盲法对照试验。
应在II期临床试验之后,新药申报生产前完成。
病例数:试验组≥300例。
单一适应证:随机对照100对,另200例开放试验2种以上适应证:随机对照200对,另有100例开放试验Ⅳ期新药临床试验新药上市后监测。
安慰剂和阳性对照药在临床研究中的选择

安慰剂和阳性对照药在临床研究中的选择在临床研究中,安慰剂和阳性对照药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这两种药物在研究中具有不同的作用和用途。
首先,安慰剂是一种无治疗效果的虚假药物,常用于对照组,目的是检测实验药物的疗效是否优于安慰剂治疗。
安慰剂的作用是通过心理暗示和期望效应产生一种假象的治疗效果,对照组接受安慰剂治疗,可以排除心理因素对结果的干扰,提高实验药物真实效果的可信度。
因此,在选择安慰剂时应注意其无治疗效果和与实验药物相似的外观、口感等特点,以确保对照组和实验组在除药物本身效果外的其他因素保持一致。
然而,不同的研究需要选择不同类型的安慰剂。
例如,对于一些研究,如抗抑郁药的研究,可以选择一种无活性成分的糖丸作为安慰剂。
而对于一些需要模拟特定药物副作用的研究,安慰剂可以选择一种无活性成分但具有相似副作用的药物。
其次,阳性对照药是已知具有治疗效果的药物,常用于对照组,目的是验证实验药物的疗效是否优于已知治疗方法。
阳性对照药有两个重要作用:一是验证实验药物在该疾病治疗上的有效性,二是确保研究结果的可比性和实用性。
通过与阳性对照药进行比较,可以评估实验药物的相对疗效,并对不同药物之间的差异进行客观的比较。
因此,在选择阳性对照药时,应注意其疗效已经得到充分验证,并具有广泛应用的临床意义。
同样地,不同的研究需要选择不同类型的阳性对照药。
例如,对于一些疼痛药物的研究,可以选择一种既有治疗效果又常用的非处方药物作为阳性对照药。
而对于一些生物制剂的研究,可以选择一种已经被批准上市的相同或相似的生物制剂作为阳性对照药。
在选择安慰剂和阳性对照药时,还需要考虑一些伦理和法律问题。
首先,选择安慰剂和阳性对照药应符合伦理原则,并得到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其次,选择安慰剂和阳性对照药需要考虑是否存在潜在的危害或风险。
如果存在潜在的危害或风险,需要对研究对象进行充分的知情同意,并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进行保护。
总之,选择安慰剂和阳性对照药在临床研究中非常重要,这两种药物的选择应根据具体的研究目的和要求,符合伦理原则,并且得到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临床试验对照设计的类型有安慰剂对照

临床试验对照设计的类型有安慰剂对照摘要:1.临床试验对照设计的重要性2.安慰剂对照的定义和作用3.临床试验中其他对照类型的介绍4.各种对照类型在不同临床试验中的应用场景正文:临床试验是评估新药、治疗方案或医疗器械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关键环节。
在这个过程中,对照组的设计和设置至关重要。
对照组的作用是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以便更准确地评估所研究的干预措施对研究对象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临床试验中的一种常见对照类型——安慰剂对照,以及其他对照类型及其应用场景。
一、临床试验对照设计的重要性临床试验对照设计是排除混杂因素的主要手段,有助于减少实验结果的偏差。
对照组与实验组在除干预措施外其他条件上保持一致,从而确保实验结果是由所研究的干预措施引起的。
临床试验的三个基本原则是随机、对照和重复。
二、安慰剂对照的定义和作用安慰剂对照是一种对照组设计,在其中一组研究对象接受实验药物,另一组接受外观相似但不含活性成分的安慰剂。
安慰剂对照的作用是排除心理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以及研究对象对药物疗效的期望。
在安慰剂对照组中,研究对象不知道自己接受的是药物还是安慰剂,从而降低心理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三、临床试验中其他对照类型的介绍1.阳性对照:阳性对照组接受已知的有效治疗或干预措施,与实验组进行比较。
阳性对照有助于评估实验药物或治疗方案相对于现有标准的疗效。
2.阴性对照:阴性对照组不接受任何治疗或干预措施,与实验组进行比较。
阴性对照用于评估实验药物或治疗方案的疗效,同时排除无治疗带来的自然好转或恶化。
3.自身对照:自身对照是将同一研究对象在不同时间点或不同条件下的数据进行比较。
这种对照类型有助于评估实验药物或治疗方案的持久性和效果。
4.剂量反应对照:剂量反应对照组根据不同剂量的药物或干预措施进行分组,以评估药物或干预措施的效果与剂量之间的关系。
5.外部对照:外部对照是将与实验组相似的患者群体分为接受实验药物和未接受实验药物的两组。
临床研究中对照组的设定

临床研究中对照组的设定茅益民临床试验中设立对照组的目的是为了判断受试者治疗前后的变化是由试验药物引起的,还是由其他原因引起。
对照组的设置通常包括五种类型,即安慰剂对照、空白对照、剂量对照、阳性药物对照和外部对照。
前四种对照方式需要试验组和对照组来自同一个病人总体,并且随机地进入各组别;第五种外部对照受试者来自与试验组不同的病人总体,它只适合于一些特殊目的或特殊情况的试验。
保证各对照组间患者分布的均一性、基础情况的均衡性是对照临床试验取得科学结论的前提。
对照可以是平行对照,可以是交叉对照;可以是盲法,也可以是非盲法;同一个临床试验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类型的对照组形式,需视具体情况或试验目的而定。
本文重点介绍安慰剂对照和阳性药物对照。
一、安慰剂对照设置安慰剂对照的目的在于克服研究者、受试者、参与评价疗效和安全性的工作人员等由于心理因素所形成的偏倚,控制安慰作用。
准确地说,安慰剂对照控制了除受试药物药理作用之外的所有对真实和表观病程的潜在影响,这些影响包括自发性的改变(疾病的自然史)、受试者或研究者的期望、使用其他治疗以及诊断或评估中的主观因素。
安慰剂对照试验是安慰剂与受试药进行比较的试验,常常是双盲临床试验。
临床试验中,受试药和安慰剂之间所测得结果的差异就是在这种研究条件下受试药物作用的大小,这种安慰剂对照设计方式,不仅可反映受试药物作用是否存在,而且可测定受试药物的绝对药物作用大小。
但需要指出的是,不是每一项含有安慰剂的试验都是安慰剂对照试验。
例如,在阳性药物对照试验中,为了保证双盲试验的执行,常采用双模拟技巧,受试药和阳性对照药都制作了安慰剂以利于设盲,这样的临床试验是阳性药物对照试验,而不是安慰剂对照试验。
安慰剂对照试验的优点包括:1、能可靠地证明受试药物的疗效;2、可检测受试药的“绝对”有效性和安全性;3、与其他任何平行对照试验相比具有较高的效率,只需要较小的样本量就可以证明受试药的治疗作用;4、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受试者和研究者的主观期望和偏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慰剂和阳性对照药在临床研究中的选择
茅益民
临床试验中对照组的设置通常包括五种类型,即安慰剂对照、空白对照、剂量对照、阳性药物对照和外部对照。
而对照药分为阴性对照药(安慰剂)和阳性对照药(有
活性的药物)。
本文根据笔者多年临床试验的经验并结合新药审评的角度,简单介绍在临床试验设计中如何合理地选择安慰剂或阳性对照药物。
一、临床研究中的安慰剂选择
安慰剂是一种“模拟”药,其物理特性如外观、大小、颜色、剂型、重量、味道和气味都要尽可能与试验药物相同,但不能含有试验药的有效成份。
安慰剂常用于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
因能可靠地证明受试药物的疗效,并可反映受试药的“绝对”有效性和安全性,所以在很多需要证明受试药绝对作用大小的临床试验中选择安慰
剂作对照,只有证实受试药显著优于安慰剂时,才能确定受试药本身的药效作用。
有时,安慰剂可用于阳性药物对照试验中。
为了保证双盲试验的执行,常采用双模拟技巧,受试药和阳性对照药都制作了安慰剂以利于设盲;另外,在阳性药物对照试验中加入安慰剂
,可提高临床试验的效率。
临床研究中采用安慰剂最大的问题是伦理学方面的原因。
一般认为,安慰剂适用于轻症或功能性疾病患者。
在急性、重症或有较严重器质性病变的患者,通常不用安慰剂进行对照;当
一种现行治疗已知可以防止受试者疾病发生进展时,一般也不宜用安慰剂进行对照。
一种新药用于尚无已知有效药物可以治疗的疾病进行临床试验时,对新药和安慰剂进行比较试验通
常不存在伦理学问题,可以选择以安慰剂作为对照药;在一些情况下,停用或延迟有效治疗不会造成受试者较大的健康风险时,即使可能会导致患者感到不适,但只要他们参加临床试
验是非强迫性的,而且他们对可能有的治疗及延迟治疗的后果完全知情,要求患者参加安慰剂对照试验可以认为是合乎伦理的。
对新药选择安慰剂进行对照是否能被受试者和研究者接
受是一个由研究者、患者和机构审查委员会或独立伦理委员会(IRB/IEC)判断的问题。
另外,在早期脱离、随机撤药试验中也经常选择安慰剂作对照。
在随机撤药试验中接受一定时间试验药物治疗的受试者被随机分配继续使用受试药治疗或安慰剂治疗。
继续接受药物治
疗组和安慰剂组之间出现的任何差异都可以证明受试药的作用。
随机撤药方法适合于下列几种情况,首先,可适用于对付复发性疾病发作的药物,在这种情况下,撤药试验实际上是一
个防止复发的试验;其次,可用于能够抑制症状或体征的、但难以进行长期安慰剂对照试验的药物,在这种情况下,该试验可确立长期的药物疗效;第三,这一设计可用于确定治疗的
持续时间。
因此,临床设计时可根据上述原则,在试验的不同背景、不同阶段选择安慰剂进行对照。
通常对化学药品注册分类1、2的制剂,为了确定受试药的绝对作用,常选用安慰剂进行对照
;对化学药品注册分类3、4、5、6的制剂,临床设计时常选择阳性药物进行对照,如果加上安慰剂同时进行对照,则可提高临床试验的效率;在I期临床人体耐受性研究中也常加
入安慰剂进行对照。
二、临床研究中的阳性对照药物选择
阳性药物对照试验是将受试药物与已知的活性有效药物进行对照的临床试验,根据试验的目的常分为优效性试验和非劣效性或等效性试验两种。
试验设计的关键,是通过阳性药物对照
来证明受试药和对照药之间的差别(优效性),或证明两药之间的非劣效性或等效性。
一般而言,为观察受试药物作用是否存在、为比较两种药物疗效和安全性的临床试验中,通常采用阳性药物进行对照。
阳性对照药物必须能被试验所在区域接受,必须是在相关专业领域内得到学术界公认的、对所研究的适应症疗效最为肯定并且是最安全的药物,特别是在最近药典中收载的药物。
原则
上应选择与受试药有相同结构、相同药理作用、相同作用机制、相同剂型、相同给药途径的已在国内上市的同一类药物。
根据上述原则,对化学药品注册分类6已有国家药品标准的制剂,生物等效性试验的参比制剂应按上述要求选择;对于仿制已在我国上市的进口药品的制剂,不论是生物等效性研究,
还是进行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其参比制剂或阳性对照药物应为已在我国上市的原发明厂的同剂型进口药;对
化学药品注册分类5改变国内已上市销售药品的剂型但不改变给药途径的制
剂,不论是生物等效性研究,还是进行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其参比制剂或阳性对照药物应为已上市销售药品的原剂型;对化学药品注册分类4改变已上市销售盐类的酸根、碱基(或金
属元素)但不改变药理作用的制剂,其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和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参比制剂或阳性对照药物应为已上市销售的原制剂;对化学药品注册分类3.1已在国外上市销售但
未在国内上市的制剂,其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和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参比制剂或阳性对照药物应选择已在国内上市的同一家族的药物(可以和受试药结构不同,但通常药理作用、作用
机制相同或相似);对化学药品注册分类3.2已在国外上市销售但未在国内上市的复方制剂,其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和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各复方成份的参比制剂或阳性对照药物应
选择已在国内上市的各复方成份制剂,且各复方成份剂型应尽可能与复方一致;对化学药品注册分类3.3改变给药途径已在国外上市销售的制剂,其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和随机对照
临床试验的参比制剂或阳性对照药物应选择已在国内上市的同一家族的药物(可以和受试药结构不同,但通常药理作用、作用机制相同或相似,剂型尽可能与国外上市销售的制剂保持
一致);化学药品注册分类1、2的药品,为了确定受试药的绝对作用,通常选用安慰剂进行对照,有时临床设计时用安慰剂+阳性药物对照,由于该类受试药国内外均未上市,因此
,阳性对照药物一般选择对该适应症公认的已在国内上市的同一家族的药物(可以和受试药结构不同,但通常药理作用、作用机制相同或相似);新药上市后为了证实对某种疾病或适
应症具有优于其他药物的优势,可以选择特定适应症和选择对这种适应症公认最有效的药物(可以和受试药结构不同,不同家族但具有类似作用的药物)作为对照。
中药和生物制品可
参照化学药品要求选择阳性对照药。
在选择阳性对照药物进行临床试验时,需特别注意对照药剂量的选择。
为对照药选择一个适当的剂量和给药方案非常重要,因为它足以影响临床试验的成败,例如,是否选用了药物作
用显然较差而且剂量过低的对照药;或者是否使用了耐受性显然较差而且剂量过大的对照药。
总之,安慰剂或阳性药物的选择既要符合伦理学要求,也要符合相关的法规要求,可根据受试新药的类别、临床试验的不同背景、临床试验的不同阶段等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加以选择。
以上为个人学习ICH等有关指导原则一些体会及认识,供大家参考。
有不妥之处欢迎讨论、交流。
类别:审评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