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的国共两党

抗日战争时期的国共两党
抗日战争时期的国共两党

民族解放斗争的胜利是国、共两党共同取得的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存在两个矛盾。一为民族矛盾,二为阶级矛盾,国民党与共产党的地位、作用,同这两个矛盾的性质与相互关系直接相联。抗日战争是全民族战争,这是民族矛盾居于主导地位所造成的。在全民族战争中起作用的有各派政治势力,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由十年内战转为结成统一战线合作抗日,是抗日战争实现并坚持下来的基础。

蒋介石国民党及其各派系,在抗战爆发前基本上掌握着国家政权,有蒋政权参加,才有全民抗战。共产党先把“反蒋抗日”改为“拥蒋抗日”,抗战实现以后又反复强调国共合作,强调全国团结抗战,就是说明了这个事实。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力量的兴起、壮大,是抗日战争实现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本条件之一。共产党政治上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创导者,军事上领导着敌后战场,有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力量的参加,全民抗战才有了力量重心。西安事变后,蒋政权由“攘外必先安内”转为准备抗日。抗战开始不久,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关于国共合作抗日宣言和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共产党的应有地位和国共合作抗日,就是说明了这个事实。国共两党合作成为一个历史关键。中国内部新的团结格局由此确定下来。全国各阶级,各民族团结起来,一致抗日救亡。中华民族使自己的觉醒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的高度。抗日战争就是这样实现的和虽然经历惊涛骇浪终于坚持到底了的。从双方合作奠定抗日战争的基础来看,国民党与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基本是相同的。它们这时都站在争取民族解放斗争的关键位置上,力挽日本军国主义汹涌而来的狂澜。这是历史事实。

抗日战争中,民族矛盾起主导作用,阶级矛盾并没有消失。蒋政权这时具有两面性格。参加抗日民族解放战争,这一面是爱国的,带着革命性的;坚持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这一面是反民主、反人民,带着反革命性的。前一面符合民族利益,后一面违反民族利益。抗战初期,前一面表现得比较明显。战争进人相持阶段,日本对重庆加紧诱降,共产党在敌后战场上很快发展,国民党的态度逆转。蒋介石这时谈话多次拿抗日、反共并列,甚至认为反共重于抗日。他要求美国给予军事经济援助时也把担心“国内中共之猖狂”作为重点。中国因此几度出现国共分裂内战、抗日战争中途夭折的严重危险

战场比较先说谁是抗日的主力。

全面抗日战争开始后,国共两党并不处于同等的地位。当时国民党已经完成182个陆军师的整编,空军拥有600余架飞机,海军舰艇百余艘共6万吨,而红军改编时仅有4万余人,国共两党军事实力悬殊。也正是由于这种实力的差别,在共产党参加的国防会议上,两党进行了抗日作战的分工,即由国民党军队担负正面抗击日军侵略的任务,而由共产党的军队担负侧面牵制日军的任务。战争的初期,两党军队正是按照这样的分工很好地进行了作战配合。从这点来看,国民党理所当然应该成为中国抗日的主力。但是,抗日战争还有一个重要的规律,这就是中日双方矛盾的各自特点以及由此决定战争律。敌强我弱决定了日本可以比较快地占领中国大片国土;而敌小我大、敌寡我众又决定了它不可能很快占领全部中国。于是,在日军推进线之后,形成了广大空间,这就使中国抗日军队在这里有了用武之地。而按照两党约定的战略分工,共产党的军队成为了开辟敌后战场和在这里消灭牵制敌人的主力。两个战场由此形成。两个战场互相支撑、相辅相成,并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8年的正面战场和8年的敌后战场同样面对血腥和杀戳。国共两党的信仰不同、军队战略战术不同、规模实力不同、群众基础不同,但都在为民族危亡浴血奋战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到底哪一个战场的作用更大一些呢?这似乎是回答本文命题的关键。先来看一组统计数字:据国共两党战后公布,国共两党军队在抗日战争中的作战情况如下:国民党正面战场,在8年期间共举行过22次重大战役,军队伤亡321万(其中阵亡131万),歼灭日军100余万;共产党敌后战场,大小作战12万余次,军队伤亡是60万,歼灭日军52.7万,此外还歼灭118万伪军。除一九三二年一二八淞沪抗战和一九三三年长城抗战——即榆关、热河、长城三大战役外,自一九三七年七月至一九四五年八月之八年间,中华民国政府军发动大型会战22次,重要战斗1117次,小型战斗28931次。陆军阵亡、负伤、失踪3211419人。空军阵亡4321人,毁机2468驾。海军舰艇损失殆尽。此外国民党还牺牲了包括张自忠再在内的11名上将,34名中将,50名少将从上述数字来看,正面战场的牺牲和战果明显地高于敌后战场。但是,还有另外一种统计,即按兵力多少来算,敌后战场平均每个兵员歼敌数字和平均伤亡率又高于正面战场。仅以上述统计为依据,就可以得出两种不

同的答案。但是我却认为,无论是哪种答案,源于这样的依据都是不能使人信服的。在我看来,尽管如前述战争规律决定了中国的抗日战争划分成了正面和敌后两个战场,但抗日战争面对的不是任何一个党派的敌人,而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敌人,因而这个战争是中华民族争取生存权利的整体战争。而从军事方面来看,两个战场也是缺一不可。没有战争初期正面战场的顽强抵抗,就没有敌后战场的开辟;反过来,没有敌后战场对敌人的牵制和消耗,正面战场也难以长期坚持。因此我认为,上述统计数字,虽是寻求答案的客观依据,却不是问题的关键。既然两个战场缺一不可,那么“抗战胜利”,就不能单纯地归结为是“蒋干”的结果,同样也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是“共工”的结果。

“七七”事变标志中华民族同仇敌忾、全面抗战的开始

全民抗战没有能在日本侵占东北三省时开始,也没有能在日本侵入华北时开始,归根结底是因为国民党政府对侵略者妥协让步的缘故。全民抗战之所以能在“七七”事变后爆发,主要原因是:

首先,面临亡国的危机,全国人民的抗日要求已形成不可抗拒之势。在“九一八”事变后,北平和其他各地学生群众首先起来要求南京国民党政府抗日,他们的要求虽被拒绝,但得到了各阶层人民的同情和支持。民族资产阶级和上层知识分子,也开始对国民党政府所实行的政策表示怀疑和反对。在日本侵略者咄咄逼人的攻势下,许多地方,违反国民党政府的意志,发生局部的抗战。在东北,有些国民党将领和民间力量,组织义勇军,抗击侵略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联军更是在敌人统治下长期坚持作战。1932年十九路军在上海抗击日本侵略军三个月,使侵略军不能完全得逞。1933年3月,在古北口、喜峰口等长城各口的部分国民党守军自动抗敌。1933年5月,冯玉祥、吉鸿昌、方振武等在张家口组成察哈尔抗日同盟军,奋起与侵入察省的日军作战。1936年傅作义率部反击日军对绥远的侵略。这些局部抗战都得到全国人民的热烈支持,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人民群众中的爱国情绪在国民党政府压制下,如同急待迸发的火山。1935年的“一二九”学生运动就成了火山口,全国各地各阶层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随之兴起,势不可当。国民党和国民党军队内的爱国力量也响应人民的要求而逐渐活跃。1933年11月,蔡廷锴等一部分国民党力量在福建一度组成人民革命政府就是一个表现。发生在1936年12月12日的“西安事变”,是张学良、杨虎城率领的东北军和西北军对人民群众的救亡运动的积极响应,对局势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其次,中国共产党及时地提出国共合作,团结全国一切爱国力量,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自从1927年国共分裂以后,共产党坚持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纲领,为争取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和土地改革而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占据全国政权的国民党,内部四分五裂,连年发生内战,并且用主要力量进行反共战争。日本帝国主义者把这种情形看做侵略中国的可乘之机。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利益的全局出发,主张停止一切内战,团结抗日。早在1933年1月,共产党已发表宣言,准备为实现这个主张和全国任何军队合作。在1934年到1935年的长征途中,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克服了党内“左”的错误后,系统地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1936年8月《中国共产党致中国国民党书》痛切申述,当前全国全民族的危险是国民党所实行的错误政策招来的,这种错误政策必须彻底改变。信中郑重地向国民党表示:“我们愿意同你们结成一个坚固的革命的统一战线,如象1925年至1927年第一次中国大革命时两党结成反对民族压迫与封建压迫的伟大的统一战线一样,因为这是今日救亡图存的唯一正确的道路。”“只有国共重新合作以及同全国各党各派各界的总合作,才能真正的救亡图存”。这个建议虽然没有立即被国民党最高当局接受,但是在国民党内外都引起了热烈的反响。共产党的主张集中表达了人民的意志,因而为人民所拥护。共产党积极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为国共合作创造了有利条件。在“西安事变”前,共产党已派出代表和国民党当局商谈。在“双十二”事变后、“七七”事变前,国共两党中央正式代表先后在西安、杭州、庐山进行合作谈判。同时,共产党积极参与和领导各界人民中的抗日救亡运动,并且同国民党内爱国人士和要求抗日的地方实力派共商救国大计,实行具体合作。中国共产党的创议和努力,对于“七七”事变后迅速形成以国共合作为核心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全国全民团结抗日战争,起了重大作用。

第三,“七七”事变前夕,国民党领导层除了一小部分彻底的亲日分子外,已经觉得不能继续执行几年来的妥协退让政策,“七七”事变后,终于实现了政策上的重大转变。事变发生后,蒋介石要求各地部队“确实准备”的密电,“实际上是秘密的全国动员令”。国民党原以为,日本的侵略会适可而止。他们更为日本政府的“合作反共”之说所打动,以为日本侵略者仍将承认国民党统治政权,并将帮助它消灭共产党。

但是事实表明,日本的侵略目的是吞并整个中国,不仅企图消灭在民族斗争中最坚决的共产党,而且也要用亲日的傀儡政权来代替原来的国民党政权。就国内形势说,国民党当局如果仍继续执行误国政策,势必为全国人民所不容,而且势必造成国民党内部的更大分裂。因此,“七七”事变不但使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关头,也使国民党政权面临生死存亡关头。国民党最高领导人蒋介石在这样的关头,毅然改弦更张,决定接受共产党的建议,承认第二次国共合作,实行抗日战争,对国家和民族立了功。国民党当时是执政党,拥有300万军队。国民党当局的政策转变对于抗日战争的兴起有十分重要意义,这是无疑的。国民党军队众多局部战争的失败和将其整个8年抗战定义为消极抗战是两个有本质区别的完全不同的概念。前者是军事范畴,后者是政治范畴。这是国共合作的基础和政策底线。由于国民党军队的基础比较复杂,抗战期间大量军阀和地方武装披上”国军“的战衣,鱼目混珠,良莠不齐,很多部队的确没有多少战斗力。因而,8年抗战初期和相持阶段,正面战场形势严峻,边抵抗边溃败的例子很多,总体上说是中日两国国力和军力的巨大差距,具体说有的是战略战术的失误,也不排除有临阵脱逃之徒,“但是对于一个与共产党并肩战斗8年的合作者不能简单用”消极抗战“几个字加以概括,将其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战争不是聊天喝茶,功过是非可以随意评说。战场上几百万国民党军人的鲜血和共产党军人的鲜血没有什么不同,都是在用血肉之躯拯救中华民族于危难之中。在当时的条件下面对强敌,难道将第18集团军或新编第4军拉上去与日军进行大兵团阵地战,就有把握稳操胜券?如果失败了就是逃脱或”消极抗战“?8年中,国民党正面战场局部反击和主动进攻始终没有停止,国民党始终坚持抗战没有投降,22次较大规模的会战是国共两党公认的历史事实。这是我们观察问题、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最基本的东西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的形势同样严峻。八路军和新四军等武装力量在敌后战场也不是一帆风顺、天天打胜仗的常胜之军。面对强大的日本军队的烧杀抢掠,扫荡与反扫荡,争夺与反争夺、溃败与重新聚集每天都在发生。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幸运是忠实地执行了毛泽东同志机动灵活的军事战略,使敌人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通过坚苦卓绝的斗争牵制和消灭了大量敌有生力量,给正面战场极大的支援,使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形成联手抗日的有机整体。关于敌后战场是积极抗战,而正面战场是消极抗战的结论违背历史事实。

因此,对待历史的正确态度,是以史为鉴,国民党的历史是悲哀的、可耻的,中国共产党必须汲取其中的经验和教训,有些人的错误思维和言论是根本错误的,甚至是可耻的,是必须要放弃的,历史是一面镜子,从中我们可以认识到某些人的真实面目,以史为鉴,我们才可能避免悲剧的重复,对日本的认识如此,对国民党的认识也应该如此。

中华民族的解放战争是国共两党共同争取取得的,在抗日战争时期,我们社会存在两种基本矛盾,一是民族矛盾.一是阶级矛盾.而在抗战时期的主要矛盾是由民族矛盾决定的.事实上,国民政府是当时中国的惟一合法政府,也是国际社会所认可的,他拥有几百万人的庞大军队.也由此它在国人心目中就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正以因如此,日本在发动“卢沟桥事变”后,把主要的精力放在逼迫国民政府的投降上。其次,当时中国共产党的力量还比较弱小,无论兵力、武器装备等都还与日本有较大差距,尤其是武器装备。国民政府始终未曾投降过日本,而是为最终打败日本侵略者作出了自己的努力.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力量的兴起、壮大,是抗日战争实现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本条件之一。共产党政治上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创导者,军事上领导着敌后战场,有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力量的参加,全民抗战才有了力量重心。

首先,国民党正面战场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国民党的抗战主要集中于正面战场。抗战初期,毫无疑问,正面战场是抗战的主战场,没有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的坚持抗战,牵制敌人大部分的兵力,就不可能有中共开辟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因此,是正面战场配合了敌后根据地的开辟;当进入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后,由于受到日本的诱降,国民党内部出现动摇,但其抗战的基本政策没有改变,仍在为抗日做着巨大的努力和牺牲,也由此中

国民族解放战争,在国民党正面抗战和中共党敌后抗日的共同合作努力下,取得一些明显成效.因此,我们可以肯定国民党为中国解放战争所做出的牺牲和奉献.

其次,中共党开辟的敌后抗日根据地,积极配合正面战场的抗战,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全国各族人民经过极其艰苦的斗争,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取得的。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是全民族利益的最坚定的维护者,是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是取得抗战胜利的决定性力量。中国共产党根据战争形势的发展变化和历史特点,及时调整并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及战略、战术,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指明了正确的发展方向。积极推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指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属于中国。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广泛发动和组织以农民为主力的各阶层群众,开展游击战争,使大量侵华日军陷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在这场战争中付出极大牺牲,为夺取抗日战争胜利也作出了重大贡献.

总之,国共两党在争取民族解放和独立都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努力.国共两党,将民族大义上升为主体地位,联合世界反法西斯共同抗日,取得了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同时这在中国革命史上也开辟了一个新纪元。这也将给中国革命以广大的深刻的影响,将对于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发生决定的作用.但国共两党的合作,是双方都有军队、政权的合作,是既无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又无两党见诸于文件的共同遵循的共同纲领。这些特点和合作形式,必然会造成统一战线中的矛盾和冲突,必然会出现难以预料的尖锐复杂的斗争局面.抗日既要为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努力,又要保持政党在政治上的独立性,也因此抗战结束后中共与国共陷入了内战之争.但两党合作却为世界反法西斯的胜利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取得人类正义之战的最终胜利!

民族解放斗争的胜利是国、共两党共同取得的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存在两个矛盾。一为民族矛盾,二为阶级矛盾,国民党与共产党的地位、作用,同这两个矛盾的性质与相互关系直接相联。抗日战争是全民族战争,这是民族矛盾居于主导地位所造成的。在全民族战争中起作用的有各派政治势力,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由十年内战转为结成统一战线合作抗日,是抗日战争实现并坚持下来的基础。

蒋介石国民党及其各派系,在抗战爆发前基本上掌握着国家政权,有蒋政权参加,才有全民抗战。共产党先把“反蒋抗日”改为“拥蒋抗日”,抗战实现以后又反复强调国共合作,强调全国团结抗战,就是说明了这个事实。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力量的兴起、壮大,是抗日战争实现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本条件之一。共产党政治上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创导者,军事上领导着敌后战场,有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力量的参加,全民抗战才有了力量重心。西安事变后,蒋政权由“攘外必先安内”转为准备抗日。抗战开始不久,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关于国共合作抗日宣言和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共产党的应有地位和国共合作抗日,就是说明了这个事实。国共两党合作成为一个历史关键。中国内部新的团结格局由此确定下来。全国各阶级,各民族团结起来,一致抗日救亡。中华民族使自己的觉醒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的高度。抗日战争就是这样实现的和虽然经历惊涛骇浪终于坚持到底了的。从双方合作奠定抗日战争的基础来看,国民党与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基本是相同的。它们这时都站在争取民族解放斗争的关键位置上,力挽日本军国主义汹涌而来的狂澜。这是历史事实。

中考历史总复习主题六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2年模拟题组)模拟试题

拼十年寒窗挑灯苦读不畏难;携双亲期盼背水勇战定夺魁。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2年模拟题组 一、选择题 1.(2018河北保定二模,15)下图所示目录摘选自《困境中的突围:重大突发事件与国民政府的对策》一书,由此判断国民政府是针对哪一事件采取的对策( ) A.国共内战 B.西安事变 C.九一八事变 D.七七事变 2.(2018河北邯郸二模,17)1932年,民族资本家宋裴卿创办的天津东亚毛纺厂纺出第一批毛线,正值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事变刚刚过去半年,全国民众纷纷联合起来抵制日货。在这种情况下,宋裴卿将这批产品注册为“抵羊”牌,是取“抵制洋货”之意,志在创国货名牌,与洋货竞争。“□□□”应是( ) A.九一八 B.双十二 C.卢沟桥 D.八一三 3.(2018河北秦皇岛海港一模,12)为促使国民党蒋介石政府合作抗日,中共中央不断调整政策,从“抗日反蒋”发展为“逼蒋抗日”“联蒋抗日”,特别是力促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国共两党合作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为全民族抗战的形成提供了前提条件。由此可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共制定了正确的政策 B.民族危机的不断加剧 C.民众民族意识的觉醒 D.两党决策者的努力 4.(2018河北唐山路南一模,13)1940年9月4日,蒋介石发出一则通电:“迭电均悉。贵部窥此良机,断然出击,予敌甚大打击,特电嘉奖。……勿予敌喘息机会,彻底断绝其交通为要。”此电文嘉奖的是( ) A.平型关大捷 B.淞沪会战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抗日战争中的两条路线

抗日战争中的两条路线〔1〕 (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四日) 中国问题的关键 谈到国内形势,我们还应对中国抗日战争加以具体的分析。 中国是全世界参加反法西斯战争的数个孜大的国家之一,是在亚洲大陆上反对日本侵略者的主要国家。中国人民不但在抗日战争中起了极大的作用,而且在保障战后世界和平上将起极大的作用,在保障东方和平上则将起决定的作用。中国在八年抗日战争中,为了自己的解放,为了帮助各同盟国,曾经作了强大的努力。这种努力,主要地是属于中国人民方面的。中国军队的广大官兵,在前线流血战斗,中国的工人、农民、知识界、产业界,在后方努力工作,海外华侨输财助战,一切抗日政党,除了那些反人民分子外,都对战争有所尽力。总之,中国人民以自己的血和汗同日本侵略者英勇地奋战了八年之久。但是多年以来,中国反动分子造作谣言,蒙蔽舆论,不使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所起作用的真相为世人所知。同时,对于中国八年抗日战争的各项经验,也还没有人作出全面的总结来。因此,我们的大会,应当对这些经验作出适当的总结,借以教育人民,并为我党决定政策的根据。 提到总结经验,那末,大家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在中国有两条不同的指导路线,一条是能够打败日本侵略者的,一条是不但不能打败日本侵略者,而且在某些方面说来它是在实际上帮助日本侵略者危害抗日战争的。 国民党政府所采取的对日消极作战的政策和对内积极摧残人民的反动政策,昭致了战争的挫折,大部国土的沦陷,财政经济的危机,人民的被压迫,人民生活的痛苦,民族团结的破坏。这种反动政策妨碍了动员和统一一切中国人民的抗日力量进行有效的战争,妨碍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和团结。但是,中国人民的觉醒和团结的运动并没有停止,它是在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政府的双重压迫之下曲折地发展着。两条路线:国民党政府压迫中国人民实行消极抗战的路线和中国人民觉醒起来团结起来实行人民战争的路线,很久以来,就明显地在中国存在着。这就是一切中国问题的关键所在。 走着曲折道路的历史 为了使大家明了何以这个两条路线问题是一切中国问题的关键所在,必须回溯一下我们抗日战争的历史。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在曲折的道路上发展起来的。这个战争,还是在一九三一年就开始了。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本侵略者占领沈阳〔2〕,几个月内,就把东三省占领了。国民党政府采取了不抵抗政策。但是东三省的人民,东三省的一部分爱国军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或协助之下,违反国民党政府的意志,组织了东三省的抗日义勇军和抗日联军,从事英勇的游击战争。这个英勇的游击战争,曾经发展到很大的规模,中间经过许多困难挫折,始终

抗日战争简介

抗日战争简介 双方损失 中国抗日战争(Anti-Japanese War),又称为日本侵华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主战场。指在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由于日本帝国非法入侵中华民国引发的战争,主战场在中国大陆,发生时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事之前与期间,最终以日本投降、中国胜利而告终。 整个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队共进行大规模和较[1]大规模的会战22次,重要战役200余次, 日本投降的媒体报道 大小战斗近20万次,总计歼灭日军150余万人、伪军118万人。战争结束时,接收投降日军128万余人,接收投降伪军146万余人。关于八年抗战中国的损失,抗战胜利后,抗战赔偿委员会作出的《中国责令日本赔偿损失之说贴》指出,沦陷区有26省1500余县市,面积600余万平方公里,人民受战争损害者至少在2亿人以上。自1937年7月7日至战争结束,我军伤亡331万多人,人民伤亡842万多人,其他因逃避战火,流离颠沛,冻饿疾病而死伤者更不可胜计。直接财产损失313亿美元,间接财产损失204亿美元,此数尚不包括东北、台湾、海外华侨所受损失及41.6亿美元的军费损失和1000多万军民伤亡损害。此外,七七事变以前中国的损失未予计算;中共敌后抗日所受损失也不在内。经过中国历史学家多年研究考证、计算得出,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伤亡共3500多万人,中国损失财产及战争消耗达5600余亿美元。 战争胜利意义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胜利。它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名称释疑 习惯上,中国人所说的“抗日战争”一般指称“中国抗日战争”。但各地华人习惯上也将各自国家或地区同时期反抗日本侵略的战争称为“抗日战争”,并将其和中国抗日战争视为一体,或作为它们的总称。“中国抗日战争”在中国大陆地区也被称作“八年抗战”(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中国最高领导人蒋介石于7月31日发表《告全体将士书》宣告全面抗战开始算起),但在世界其他地区一般被称作“十四年抗战”(于警钟长鸣,勿忘国耻。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算起)。这场战争在日本被称为“日中战争”。日本也习惯把“珍珠港事变”以前的中国抗日战争称为所谓的“支那事变”或所谓的“日华事变”,原因是当时日本帝国并未和中华民国相互正式宣战,因此“技术上”并非一场战争。“珍珠港事件”爆发以后的中国抗日战争,则被日本视为“大东亚战争”(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太平洋战场、中国战场和印缅战场)的一部分。 这场战争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名称。中华民国政府及多数华人称其为八年抗战、中日战争等等,简称抗战,中国共产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称其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日本称其为日华战争(日语:日中戦争)或支那事变(支那事変),西方国家多数称其为第二次中日战争(把甲午战争称为“第一次中日战争”)。 起讫时间 抗日战争结束于1945年8月15日,但对于其开始的时间存在争议。比较普遍的观点认为,全面的抗日战争起于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时结束,历时九十七月又八天,共为八年,八年抗战名称因此而来。另一种观点认为这场战

2019秋人教版_2019_历史必修同步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第24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24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课后篇巩固提升 合格考专练 1.1937年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中国守军在此与日军激战长达三个月之久。这场战役是()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武汉会战 “1937年8月13日”,地点在上海,反映的是淞沪会战,故选A项。 2.在一次会战中,八路军某部取得了全面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这次会战是()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枣宜会战 年9月25日,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在平型关取得首战大捷,平型关大捷是太原会战的一部分,故选B项。 3.下图是一位学生在学习某战役时制作的学习卡片,卡片横线空白处应填写的是()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百团大战 D.徐州会战 ,这是指1940年下半年,八路军在彭德怀指挥之下发动的百团大战,C项正确。 4.1941年,蒋介石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发展到顶点,下令进攻南方新四军,制造了“亲者痛,仇者快”的() A.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B.皖南事变 C.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D.西安事变 “1941年”“进攻南方新四军”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是皖南事变,故选B项。 5.下面是漫画家王贞创作于抗战时期的漫画《在泥沼中越陷越深》。该漫画()

A.揭露了日寇的侵华罪行 B.表达了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念 C.唤起了民众抗日积极性 D.讴歌了军民抗战的爱国精神 在泥沼中越陷越深”反映了日本侵略者陷入泥沼而灭亡,表达了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念,故B项正确;漫画并未涉及日寇的侵华罪行,故A项排除;漫画主旨并不是唤起民众抗日积极性,而是说明日军必亡、抗战必胜,故C项排除;漫画材料并没有讴歌军民抗战的爱国精神,故D项排除。 6.1942年2月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与日军浴血奋战,成功解救出被围英军。这说明() A.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已经超越英国 B.中国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力量 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盟军由守转攻 D.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全民族的抗战 ,是国际反法西斯的重要力量,故B项正确;中国国际地位没有超越英国,A项错误;1942年2月,盟军还没有由守转攻,C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国外作战而不是强调在中国境内的抗战,故D项错误。 7.这次会议为夺取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这次会议召开于() A.民国13年 B.民国24年 C.民国34年 D.民国38年 1945年召开的中共七大,按照民国纪年换算是民国34年,故选C项。 8.抗日战争能够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是() A.国共两党合作抗日 B.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支持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D.海外华侨的帮助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专题知识点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基础梳理】 第14课难忘九一八、西安事变 1、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 (1)背景:1929—1933年经济危机,使日本经济困难,为转移矛盾。(2)时间:1931年9月18日 (3)地点:沈阳柳条湖 (4)借口:日军有预谋地炸毁了南满铁路柳条湖一段路轨,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 (5)政府政策:蒋介石下令实行不抵抗政策。 (6)结果:日军占领沈阳不到半年,东北三省沦陷。 (7)抗战:抗日义勇军、杨靖宇 (8)影响:标志中国局部抗战开始。 (9)中国局部抗战开始的表现: A、东北人民和为撤走的东北军部队,组织起东北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 B、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在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 C、嫩江大桥之战是九一八事变以来,中国东北守军与日军第一次激烈的战斗。在马占山率领下,多次击退强敌。 2、西安事变(“双十二事变”) (1)背景:日本侵华,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2)中共主张“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南京沦陷,1937.12国民政府迁都重庆(战时陪都)屠杀中国军民30万人以 上 1937年12月13日,日军占领南京,六周之内屠杀军民30 多万人,体现了日本法西斯的凶残和野蛮。(与火烧圆明园类似) 3、近年来,日本出现了一股美化侵略战争的逆流,对此你有何认识? ①这种行径不利于今天中日关系健康、友好、正常地发展。 ②日本应正视历史、以史为鉴、反对战争、珍爱和平,这样才能把握未来,取信于亚洲和世界人民。 ③我们应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4、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的侵略中国的事迹::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 5、抗日战争时期的民族英雄:杨靖宇、佟麟阁、赵登禹、左权。 抗日战争胜利(1937.7.7—1945.8.15) 1、平型关大捷:(中共)和台儿庄战役(国民党) (1)平型关大捷:1937年9月,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林彪) (2)台儿庄战役:1938年春、李宗仁,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2、百团大战(中共) (1)中共总后方:延安 (2)时间:1940.8 (3)领导人:彭德怀 (4)主要目标:破坏敌人的交通线,摧毁日伪军的据点。 (5)意义: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3、中共七大

10.如何正确认识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民族解放斗争的胜利是国、共两党共同取得的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存在两个矛盾。一为民族矛盾,二为阶级矛盾,国民党与共产党的地位、作用,同这两个矛盾的性质与相互关系直接相联。抗日战争是全民族战争,这是民族矛盾居于主导地位所造成的。在全民族战争中起作用的有各派政治势力,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由十年内战转为结成统一战线合作抗日,是抗日战争实现并坚持下来的基础。 蒋介石国民党及其各派系,在抗战爆发前基本上掌握着国家政权,有蒋政权参加,才有全民抗战。共产党先把“反蒋抗日”改为“拥蒋抗日”,抗战实现以后又反复强调国共合作,强调全国团结抗战,就是说明了这个事实。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力量的兴起、壮大,是抗日战争实现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本条件之一。共产党政治上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创导者,军事上领导着敌后战场,有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力量的参加,全民抗战才有了力量重心。西安事变后,蒋政权由“攘外必先安内”转为准备抗日。抗战开始不久,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关于国共合作抗日宣言和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共产党的应有地位和国共合作抗日,就是说明了这个事实。国共两党合作成为一个历史关键。中国内部新的团结格局由此确定下来。全国各阶级,各民族团结起来,一致抗日救亡。中华民族使自己的觉醒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的高度。抗日战争就是这样实现的和虽然经历惊涛骇浪终于坚持到底了的。从双方合作奠定抗日战争的基础来看,国民党与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基本是相同的。它们这时都站在争取民族解放斗争的关键位置上,力挽日本军国主义汹涌而来的狂澜。这是历史事实。 抗日战争中,民族矛盾起主导作用,阶级矛盾并没有消失。蒋政权这时具有两面性格。参加抗日民族解放战争,这一面是爱国的,带着革命性的;坚持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这一面是反民主、反人民,带着反革命性的。前一面符合民族利益,后一面违反民族利益。抗战初期,前一面表现得比较明显。战争进人相持阶段,日本对重庆加紧诱降,共产党在敌后战场上很快发展,国民党的态度逆转。蒋介石这时谈话多次拿抗日、反共并列,甚至认为反共重于抗日。他要求美国给予军事经济援助时也把担心“国内中共之猖狂”作为重点。中国因此几度出现国共分裂内战、抗日战争中途夭折的严重危险。 民族解放斗争的胜利是国、共两党共同取得的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存在两个矛盾。一为民族矛盾,二为阶级矛盾,国民党与共产党的地位、作用,同这两个矛盾的性质与相互关系直接相联。抗日战争是全民族战争,这是民族矛盾居于主导地位所造成的。在全民族战争中起作用的有各派政治势力,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由十年内战转为结成统一战线合作抗日,是抗日战

中国抗日战争大事年表

中国抗日战争大事年表 中国抗日战争的开始,史说为七七芦沟桥事变。然日本对中国本土的侵略,实以九一八事变为肇端。为全面说明这个过程,本大事年表亦始于九一八。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 在高级参谋坂垣征四郎、作战主任参谋石原莞尔和特务机关长土肥原贤二的策划下,日本驻中国关东军于午后十时破坏南满铁路柳条沟段路轨,并诬指中国军队所为,以此为借口,向东北军北大营及沈阳发起进攻。当时东北军首脑张学良上将正养病北平,即电令沈阳守将王以哲中将不得抵抗,静候中央循外交途径解决。国民政府向日本提出严重抗议,并向国际联盟提出控诉。五日后,辽宁、吉林两省大部沦陷。 1931年9月28日民众要求抗日 南京中央大学学生要求政府抗日,赴外交部请愿。迄十二月,外埠涌入南京请愿学生达七万之众。全国民情鼎沸,要求政府收复东北。当时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坚持“安内攘外”及尽力延迟对日战争的方针。 1931年10月12日黑龙江沦陷 1932年1月28日淞沪事变 1933年4月15日日军进犯冀东 日军进犯长城无功,遂改变作战计划,向滦东进攻。先后陷秦皇岛、滦州,5月14日占领宁河。平津震动,故宫博物院所藏国宝,装箱南运。5月31日,中日在塘沽签订以划定冀东非武装区为主要内容的停战协定。华北将领宋哲元上将等四十七人联名通电反对该协定。 1935年5月29日《何梅协定》 日本中国驻屯军参谋长酒井隆大佐向军委会北平分会代委员长何应钦上将提出“中国中央军由河北省撤退,严予取缔华北抗日侮日行为”等要求。国民政府为遂行“安内攘外”政策,允许何向日本中国驻屯军司令梅津美治郎中将表示自行实施所提要求,日方称为《何梅协定》。 1935年8月1日中共《八?一宣言》 中共于“长征”途中在四川毛儿盖发表《八?一宣言》,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全国人民联合国防政府” 1935年11月24日冀东内蒙脱离中央 1936年5月5日国共初步议和 在到达延安后,中共中央发出“停战议和”通电,随即由周恩来代表中共赴上海与政府代表张冲会商。稍后应陈立夫之邀到南京谈判,条件大体谈妥,张冲陪周返延安复命。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 全国陆海空三军副总司令张学良上将和西安绥靖公署主任杨虎城在西安扣压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随即通电全国,提出八项抗日主张。16日国民政府任命何应钦为讨逆军总司令,国军向西安采取包围攻势。蒋夫人宋美龄、宋子文、戴笠等先后飞赴西安,中共则派以周恩来为首的代表团赴西安协助解决事变。25日张学良陪同蒋介石飞洛阳,次日抵南京。

论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论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摘要: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中仅有的以中华民族的完全胜利而告终的民族解放战争。从1840年开始,中国就不断的遭受西方列强的欺负,渐渐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直到中华民国的建立。虽然中国暂时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仍旧没有摆脱落后的现状,祖国领土不完整,民国仍然是列强手里的一块肥肉。 关键词:抗日战争民族复兴民族精神民族解放 引言:1931年9月18日,日军以中国军队炸毁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为借口发动突袭,从而占领沈阳,继而攻占了吉林,黑龙江,至此,东北三省被日军所侵占,并利用前清废帝溥仪在东本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日军仅用微少军队就攻占下了东北三省,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有着莫大的关联,也使得日本军队在中国领土上更加的肆无忌怠。1936年12月12日,张学娘、杨虎城在多次劝谏将结束无果的情况下发动了西安事变,蒋介石才被迫答应组织抗日。 1937年7月7日,日军以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卢沟桥头的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当晚八点,日寇突然向卢沟桥发动进攻。中国人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抗日战争从此开始了。 1.抗日战争的胜利 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中国在近代不断遭受着列强的野蛮侵略。1840年到1919年间,清政府五次与西方列强的碰撞中均以失败告终,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是,中国人民从未放弃反抗外来侵略。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狼子野心的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企图在三个月内全面占领中国以实现“东亚共荣”。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努力和抗日民主运动日益高涨的形势下,国共进行第二次合作,共同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国共联合抗日的作用下,加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影响,1945年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这是105年来中国抵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彻底胜利,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实现了民族独立,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从民族矛盾变成了阶级矛盾,主要革命任务从反帝反封建变成了反对官僚资产阶级,因此,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是实现民族复兴的转折点。 2.民族精神的觉醒 当日本侵略者的铁骑开始踏入中国,民族空前危机的时候,中国人民弘扬了比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都更激昂、更博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励中国人民共同抗战的团结精神,向往民主的自有精神。 中国的衰落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激发了中国人民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掀起了波澜壮阔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抗日战争。抗日战争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取得前所未有的进步,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不畏强敌、敢于胜利的民族精神。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创造性提出发挥了全体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国共两党合作为中心的中国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各爱国军队、各阶层爱国人士以及包括海外华侨在内的全体力量团结一致,为着同一个目标而奋斗牺牲,开始了中国近代以来空前规模的民族革命战争,开辟了中国革命史的新纪元,也是中华民族向往自由向往民主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正是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仍需弘扬以爱国主义、团结主义、自由主义为核心的,这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动力。 3.解放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石 抗日战争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阶段,极大地推进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 抗日战争的胜利极大地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心目中的威望,成为团结和带领全国人民进行中国革命的坚强领导核心。全国抗战爆发时,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主要集中在红军、陕甘宁边区及其他一些小块根据地,在全国范围内,特别是在国民党统治区,党的力量非常弱小的。为了适应抗日战争的需要,我党做出了大量发展党员的决定,经过几次整风运动,在党员数量增高的基础上,新党员的质量也得到提高。到抗日战争后期,全国党员的数量由抗战时的4万人发展到120万人,党的群众基础进一步扩大。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武装坚持独立自主的抗日游击战争,放手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根据地,壮大一支善于作战的人民军队,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抗日战争

第5章练习题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一.单项选择题 1 .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政权的民主建设主要体现为() A .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B .实行“三三制”原则 C .开展整风运动 D .推行精兵简政政策 2 . 1938 年 10 月,日本侵略军占领广州、武汉后改变了侵华战略方针,这是因为() A .日军战线太长,兵力与财力不足 B .英美等国政府支援强国抗战 C .国民政府在抗日问题上出现动摇 D .汪精卫成立了效忠日本的伪政权 3 .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是() A .八七会议 B .遵义会议 C .中共七大 D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4 .“地道战”“地雷战”“鸡毛信”“小兵张嘎”是哪个时期的象征() A .北伐战争 B .解放战争 C .抗日战争 D .十年内战 5.1937 年日本积极策划全面侵华的根本原因是() A .缓和国内阶级矛盾 B .扩大在中国的殖民统治 C .摆脱国内经济危机 D .制定了所谓的“国策基准” 6 .七七事变后全民族的抗战开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中国军队开始抵抗 B .国民政府正式宣战 C .日本旨在侵略全中国 D .引起全国人民的广泛抗战 7 .中共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是在() A .八七会议 B .遵义会议 C .瓦窑堡会议 D .洛川会议 8 .抗战初期两条不同抗战路线的根本区别是() A .是否抵抗日本侵略 B .是否依靠人民群众 C .是否合作抗战 D .是否积极抗战 9 .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A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B .国民政府发表自卫宣言 C .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 D .国民党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10 .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因素是() A .实行全民族抗战 B .战争的正义性 C .国际反法西斯力量配合 D .正确的战略战术 11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蒋介石掀起了三次反共高潮。其中,最为险恶、影响最大、反共面目也暴露最彻底的一次事件发生在() A . 1939 年底 B . 1940 年秋 C . 1941 年初 D . 1943 年夏 12 .造成抗战时期蒋介石集团政治态度两面性的主要原因是() A .日本灭亡中国的方针没有改变 B .中国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的发展壮大 C .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 D .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相互作用

国共两党在抗战中的地位和作用

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工农商学兵、各族各界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国外侨胞广泛参加的全民族的抗战。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存在两个矛盾。一为民族矛盾,二为阶级矛盾,国民党与共产党的地位、作用,同这两个矛盾的性质与相互关系直接相联。 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分别担任了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任务。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组织了一系列大仗,特别是淞沪、徐州、武汉等战役,给日军以沉重的打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游击队、东北抗日联军和其他人民抗日武装力量奋勇作战,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敌后战场牵制和歼灭了日军大量的军力,逐渐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国民党在抗战的地位和作用 抗战初期阶段的正面战场 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初期抗战,虽然有许多失误, 即国民党存在侥幸心理,企图依靠国联,从而执行片面抗战路线和消极防御作战,加上国民党军队思想混乱,派系林立等因素,造成了许多本来可以避免的损失,但它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仍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发挥了极其重要地作用: 第一、国民党正面战场是抗日的主力。国民政府组织了一系列的大规模会战。如淞沪战役、晋北忻口战役、徐州和武汉的战役,都给日军以沉重的打击,是中国抗日战争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由于正面战场的顽强抵抗,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在3个月灭亡中国的战略计划和“速战速决”的方针。消耗了日本的军事、经济实力,使其陷入长期战争的泥坑而不能自拔。使日军兵力分散,战线延长,为战略相持阶段的到来,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第三、支援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敌后战场的开辟,为敌后游击战争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四、国民党中爱国官兵的抗战英雄业绩,振奋了民族精神,大长了中华民族的志气,促进了全国的团结和进步,坚定了中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念; 第五、“唤起了国际舆论的同情和支持”,扩大了中国抗战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第六、掩护了西南抗战基地的营建,为领导机构和沿江、沿海工厂、学校、科研机构的内迁争取了时间,为中国长期抗战创造了有利条件。 抗战相持与反攻阶段的正面战场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由于日本侵华方针的改变,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上采取消极对敌,避战观战,消极抗日的态度,确定了“防共、限共、溶共、反共”的反动方针,建立了“防共委员会”。蒋介石则运用一切办法尽力限制八路军、新四军的发展。此后将大量军队用于对付中共军队相继掀起三次反共高潮,限制全国抗日民主力量。在政治上和军事上基本上都是

中国抗日战争历程必掌握70题

中国抗日战争历程必掌握70题 2015年8月12日10:54 阅读2131 1.1927 年6 月27 日,针对中国大革命和北伐战争的形势,为制定日本对华政策,日本外务省在东京召开了(),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在会上宣读了《对华政策纲要》,表明了日本对华动用武力的强硬政策。 A.“北方会议” B.“东方会议” C.“西方会议” 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的标志是()。这一事件也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争策源地正式形成。 A.万宝山事件 B.九一八事变 C.一二八事变 3.九一八事变后,面对中日民族矛盾上升的情况,蒋介石国民党政府奉行的方针和政策是()。 A.“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和“不抵抗”政策 B.“一致对外”的方针和“积极抵抗”政策 C.“全面抗战”的方针和“不抵抗”政策 4.九一八事变后,1931 年9 月20 日,中国共产党发表(),明确提出坚决反对日本侵占中国东北三省等主张。 A.《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 B.《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满洲事变的决议》 C.《对日战争宣言》 5.1932 年5 月5 日,国民党政府与日本签订()。该协定是国民党政府对日妥协退让政策的产物,规定日军可留驻上海,为日后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提供条件。 A.《淞沪停战协定》 B.《何梅协定》 C.《秦土协定》 6.察哈尔抗日同盟军失败后,被国民党政府逮捕、临刑前写下“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的著名将领是()。 A.冯玉祥 B.杨虎城 C.吉鸿昌

7.1934 年7 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和中国工农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以中国工农红军第7 军团为主,由军团长寻淮洲率领,准备进行抗日斗争的部队名称是()。 A.北上抗日先遣队 B.抗日义勇军 C.抗日同盟军 8.1935 年10 月1 日,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和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名义在法国巴黎出版的《救国报》发表了著名的()。 A.《八一宣言》 B.《战争指导方案》 C.《自卫抗战声明书》 9.1935 年12 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由北平学联组织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抗日爱国示威游行,史称()运动。 A.五四 B.一二九 C.一二一六 10.1935 年12 月17 日至25 日,中共中央召开()。会议着重讨论全国政治形势和党的策略路线、军事战略,确立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策略,并相应地调整了各项具体政策,通过了《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 A.遵义会议 B.瓦窑堡会议 C.洛川会议 11.1935 年12 月27 日,毛泽东在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了()报告,对于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和利用地主买办营垒内部矛盾的可能性问题,作了精辟的分析。 A.《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B.《论持久战》 C.《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12.瓦窑堡会议后,中共中央着重争取在西北的国民党军队上层人士是()两位著名将军。 A.宋哲元与王以哲 B.冯玉祥与吉鸿昌 C.张学良与杨虎城 13.东北人民革命军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英勇作战,涌现出许多民族英雄。1935 年 11 月,()在反对日、伪军对哈尔滨东部地区的“讨伐”中在左撇子沟与敌人激战一日,不幸受伤被俘,1936 年8 月英勇就义。 A.杨靖宇

抗日战争练习题

抗日战争专项训练 1.歌曲《松花江上》唱出了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也唱出了全国人民对日军野蛮侵占我国东北的愤懑之情。东北的沦陷开始于() A九一八事变B“双十二事变”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 2.“晚上十点半板垣征四郎下令按动了爆炸柳条湖铁轨的按钮,中日延续了十四年的第二次战争从此爆发。”材料所指的是() A.鸦片战争B.七·七事变C.甲午中日战争D.九·一八事变3.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有所抬头:篡改历史教科书、否定南京大屠杀、不顾国晖舆论谴责频繁参拜靖国神社、疯狂扩充军备、制造“中国威胁论”……为此,中华儿女要牢记历史,警钟长鸣。下列导致我东北三省沦陷的历史事件是() A.西安事变B.七七事变C.九一八事变D.八一三事变 4.中共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根本出发点是() A.力图改善国共两党之间的关系B.粉碎国民党内亲日派的企图 C.从全民族利益出发,实现共同抗日D.粉碎日本想引起中国内战而趁机扩大侵略的企图5.国共两党由内战开始走向联合抗日的标志是() A.创建黄埔军校B.北伐胜利进军C.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D.卢沟桥事变6.“对于西安演出的这场惊险好戏的动机或政治背景,我们怎么说都行,但是有一点必须承认,它所选择的时机可谓高明之极。……国共恩怨不可谓不深,但是共产党干得委实漂亮,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该材料评价的是()A.西安事变B.华北事变C.七七事变D.九一八事变 7.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国共两党开始致力于() A.打倒列强推翻军阀 B.停止内战团结抗日 C.避免内战和平建国D和平统一一国两制8.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里称赞“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1937年在这里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表明() A.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B.中华民族的全国性抗战从此开始 C.加速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D.中国实现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 9.下列选项描述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事件的是() A.歌曲《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B.诗句“宛平城外狼狗叫,卢沟桥上枪声急” C.诗句“鲜血凝固的那个时候,长江呜咽钟山悲泣……三十万冤魂在地狱中哭泣” D.电影《甲午风云》 10.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日本人制造的南京大屠杀事件中遇难的中国人达() A10多万人B20多万人C30多万人以上D300多万人以上 11.从2014年开始,我国把每年12月13日确定为国家公祭日,其历史依据是()A.唐山大地震B.南京大屠杀C.旅顺大屠杀D.火烧圆明园12.著名戏剧家田汉在1938年中国军队取得某战役重大胜利后,写下了这样的祝捷歌词:“将士的喊声,震动了南部山东,榴弹掷处血光红,敌人如鼠我如龙。”这一战役是()A.贺胜桥战役B.平型关大捷C.台儿庄战役D.百团大战13.李宗仁将军曾说:”我们在内战中搅了二十多年,……黑白不明,是非不分,败虽不足耻胜亦不足武。现在真是天如人愿,让我们这些人这辈子有个抗日救国的机会。”李宗仁将军践行“救国机会”的最突出表现是()

6.部编历史中考复习之教材知识梳理近代史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 模块二中国近代史 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全国视野·教材改编题 1. (2018绵阳)1931年9月18日,日本突然袭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随即占领沈阳。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从材料中可以得出的正确信息是()A. 日本首次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B. 中国抗日战争从九一八事变开始 C. 国民党正面战场开始了全面抗战 D. 中国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 (2019咸宁闭卷)1937年11月28日伦敦《泰晤士报》报道:“此次两军作战,双方伤亡惨重,但十周之英勇抵抗,已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此前所未闻者。……上海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影响。”此报道所描述战役的意义在于() A. 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B. 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 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D. 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3. (2019河池闭卷)1941年12月,日军调集10余万兵力,以空军为掩护,对某地发动进攻。面对日军的进攻,中国军队与日军鏖战肉搏,反复争夺阵地,最后取得了会战的胜利。这场“会战”是()A. 淞沪会战 B. 武汉保卫战 C. 台儿庄战役 D. 第三次长沙会战 2020备考好题精练 选择题 1. 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标志着() A.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B. 中国抗日战争的开始 C.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确立 D. 中国全面抗战开始 2.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可以说是一件不幸中的幸事,既帮助统一了国家,也停止了内战。蒋中正(介石)不再被看作是抗击日军的绊脚石……”对于材料所讲述事件结局的评述正确的是()A. 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B. 揭开了全国性抗日战争的序幕 C. 蒋介石主动授受了停止内战的主张 D. 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

抗日战争竞赛题库

抗日战争竞赛题库 单选题 1、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在中国______市郊柳条湖爆破铁路,制造借口向中国军队进攻。“九·一八”事变后,日军迅即侵占我国东北三省。 沈阳 长春 大连 2、1932年1月28日,日军向上海闸北中国驻军进攻,中国爱国将领蒋光鼐、蔡廷锴率领_______奋起抵抗,发动了一二八淞沪抗战。 第二十九军 第十九路军 第二十六路军 3、1933年3月,第29军大刀队,在长城要隘_____向来犯日军展开全线反击,歼敌3000余名,取得了长城抗战中的一次重大胜利。 喜峰口 山海关 古北口 4、日军为进行灭绝人性的细菌战,在哈尔滨南郊平房一带建立了臭名昭著的_______细菌部队,在这座杀人魔窟里,日军以活人解剖、细菌试验等残忍手段,杀害了无数抗日志士和中国同胞。 七三○ 七三一 七三二 5、“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进一步发动华北事变,企图使_______五省脱离中国,由日本控制。在这个历史背景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了“一二·九”学生抗日救亡爱国运动。 冀、鲁、晋、察、吉

冀、鲁、晋、察、绥 冀、鲁、晋、察、辽 6、1936年____,东北军爱国将领张学良、西北军爱国将领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扣留了蒋介石,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下,获得和平解决,迫使蒋介石同意停止内战、共同抗日。 10月10日 12月9日 12月12日 7、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突然袭击宛平城,挑起卢沟桥事变。我国驻军奋起反击,中国全民族抗日战争从此开始。在北平南郊南苑的战斗中,第29军副军长佟麟阁、第132师师长_______壮烈殉国。 赵登禹 王铭章 郝梦龄 8、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是_______。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红军主力及游击队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 国民党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和讲解时发表承认中共合法地位的讲话 9、洛川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向抗日战争转变和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重大历史转折关头召开的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这次会议,确立了__________的抗战路线,确定了全国抗战的持久战战略总方针和人民军队的军事战略方针、任务,这对于坚持长期抗战、争取全国抗战的最后胜利,具有重大的意义。 全面的全民族 依靠政府 依靠军队 10、1937年8月25日,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总指挥朱德,副总指挥彭德怀,第115、第120、第129师的师长分别是林彪、贺龙、刘伯承。其后方留守处在延安成立,统一指挥留守部队9000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练习题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练习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9·湖北四地七校联考)1938年11月,日本首相近卫文麿发表声明:“此次战争的目的在于建立东亚新秩序”“国民政府倘能抛弃从来错误政策,另由其他人员从事更生之建树,秩序之维持,则帝国亦不事拒绝。”12月为“建立东亚新秩序”,又提出所谓“善邻友好”“共同防共”“经济提携”三原则。这主要表明( ) A.国民政府的亲英美路线引起中日冲突 B.为灭亡中国日本在策略发生了新变化 C.日本根本目的在于准备发动太平洋战争 D.敌后抗日根据地广泛开辟引起日本警惕 解析:选B 据材料“国民政府倘能抛弃从来错误政策……则帝国亦不事拒绝”表明日本对国民政府由军事进攻转变为诱降为主,故B项正确。 2.(2019·合肥模拟)九一八事变后,《东三省各界联合会宣言》发表:“东北有三千余万民众,两百余万健儿,各输其财,各捐其躯,誓与日本帝国主义者作最后决斗。宁教白山黑水尽化为赤血之区,不愿华胄倭奴同立于黄海之岸!”据此可知( ) A.全民族抗战的局面由此开始形成 B.东北地区是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C.东北民众是中华民族抗日的先锋 D.中日矛盾已经上升为主要矛盾 解析:选C 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形成是在1937年卢沟桥事变之后开始的,故A项错误;题干反映东北人民抗战的决心,没有涉及战场问题,故B项错误;面对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东北人民决心抗击日本的侵略,可见东北人民是抗日的先锋,故C项正确;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是在1935年华北事变之后,故D项错误。 3.(2019·太原一模)自1934年开始,国民政府所发动的一些全国性运动,一般多打着“复兴中华民族”的旗号;1937年后,国民党的军政委员多出版过以“民族复兴”为题的宣传著作。这些举动( ) A.表明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B.推动了全国性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C.导致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 D.客观上适应了民族战争形势的变化 解析:选D 近代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是在甲午战争后,故A项错误;九一八事变后,抗日救亡运动就已经兴起,且当时推动抗日救亡运动的是社会自发力量与中国共产党,不是国民政府,故B项错误;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是华北事变后,故C项错误;题干提

抗日战争时期的国共两党、两个战场及其相互关系

抗日战争时期的国共两党、两个战场及其相互关系 抗日战争在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进程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意义。它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沉沦走向复兴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也是中国共产党从小变大、由弱变强的关键时期。 第一,胡锦涛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是评价国共两党、两个战场及其关系的指南。 他指出: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中国人民同凶恶的日本侵略者进行的"气壮山河的斗争" 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组织了一系列大仗,特别是全国抗战初期的淞沪、忻口、徐州、武汉等战役,给日军以沉重打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游击队、东北抗日联军和其他人民抗日武装力量奋勇作战。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百团大战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敌后战场钳制和歼灭日军大量兵力,歼灭大部分伪军,逐渐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第二,在抗日战争的不同阶段,两个战场的地位作用及其关系是不同的。 大体上说,在抗日战争的战略防御阶段,正面战场担负着抗击日军战略进攻的主要任务,国民党军队的抗日是比较积极的,国民政府也实行过若干有利于抗战的政策;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主要是配合正面战场的作战,敌后战场处在开辟和发展阶段;两个战场的配合和国共两党的关系都比较好,以朱德、周恩来等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和八路军领导人同国民党方面的真诚合作成为历史佳话。 在战略相持阶段,国民党及其正面战场的情况比较复杂,需要作具体分析。一方面,国民党的抗战积极性远不如防御阶段,同共产党的关系有所恶化,制造了多次反共摩擦事件,正面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明显下降;另一方面,蒋介石及国民党最高当局面对日本的政治诱降,有过动摇,但是,鉴于国际和国内形势最终没有投降日本,坚持了抗战,并在相持阶段继续组织了一些大的战役,取得了一些胜利, 特别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战区的设立以及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对日作战,明显提升了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与此同时,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迅猛推进,敌后抗日根据地发展壮大, 抗日游击战争提升到战略地位,成为主要的抗日作战形式,敌后战场钳制和歼灭日军大量兵力,歼灭大部分伪军,其地位和作用明显上升,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在战略反攻阶段到来前夕,正面战场却发生了国民党军队在豫湘桂战役中大溃退的严重事件;而在敌后战场,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等人民抗日武装迅速壮大,逐渐改变敌强我

2019年精选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四学习主题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4课 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习题精选三

2019年精选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四学习主题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4课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习题精选三十五 第1题【单选题】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硕果,那么,全国性的抗日战争开始于( )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西安事变 D、八一三事变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2007年12月13日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中30万遇难同胞70周年祭日。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冥思厅的照壁上刻有“让白骨可以入睡,让冤魂能够安眠,把屠刀化铸警钟,把逝名刻作史鉴,让孩童不再惊恐,让母亲不再泣叹,让战争远离人类,让和平洒满人间”,这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沉重愿望是( ) A、勿忘历史、珍爱和平 B、以史为鉴、科学发展 C、正视史实、珍爱和平 D、记住历史、记住仇恨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1937年,日本侵略军攻陷国民政府所在地,在那里屠杀中国同胞30万人以上,而现在却被日本右翼势力称之为“20世纪最大谎言”的事件是( )

A、济南惨案 B、皇姑屯事件 C、卢沟桥事变 D、南京大屠杀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2012·河北模拟)请依据下面四幅图片中历史人物的事迹,提炼出一个学习主题,其名称应是( ) A、北伐战争中涌现的民族英雄 B、甲午战争中涌现的民族英雄 C、反抗日本侵略战争中涌现的民族英雄 D、抗日战争中涌现的民族英雄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为什么要在中国领土上进行军事演习?为什么借口士兵失踪动用大炮?为什么侵略者不撤回兵营,反叫中国守军撤出宛平?”这是美国记者斯诺在1937年参加日军召开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提出的问题,这一连串的质问主要针对( ) A、柳条湖事件 B、九一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说:“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这一时期内,……一时出现了生气蓬勃的新气象。”材料中“新气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的胜利 C、全国性抗战局面的形成 D、百团大战的胜利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抗日战争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于( ) A、九一八事变 B、卢沟桥事变 C、西安事变 D、八一三事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