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工程或电子信息工程收音机课程设计报告

通信工程或电子信息工程收音机课程设计报告
通信工程或电子信息工程收音机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

2009级通信工程

张勇

一:实训的目的及意义:

1.收音机是最常用的家用电器之一,通过这次实训,我们应该在了解其基本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学会安装、调试、使用,并学会排除一些常见故障。

2.焊接技术是电工的基本操作技能之一,通过实训要求大家在初步掌握这一技术的同时,注意培养自己在工作中耐心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二:实验器材:

1.电阻13个(R1,R2,R3,R4,R5,R6,R7,R8,R9,R10,R11,R12,R13);

2.二极管3个;

3.电位器1个;

4.电解电容4个(100μF2个,4.7μF2个);

5.连接线4根;

6.线路板1块;

7.双联CBM223P 1个;

8.变压器2个;

9.中周4个;

10.三极管7个;

11.周率板1个;

12.电位盘1个;

13.调谐盘1个;

14.正极片2个;

15.磁负极弹簧2个;

16.棒和线圈1套;

17.磁棒支架1个;

18.罗钉5个;

19.喇叭1个;

20.拎带1根;

21.前框后盖各1个;

22.万用表,烙铁,焊锡,螺丝刀。

三.收音机安装:

1. 首先对照元件列表认清元件,核对数量;

2. 先照着实验报告把电路板的正面安装,安装过程中注意,二极管、三极管、电解电容器的极性,不要装错;

3. 焊接把所有元件都插上后,剪去多余的引脚,只留下离铜箔2-3mm长开始焊接;

4. 板焊好后,印制板背面的安装,棒和线圈按上去,焊好四根线头;

5. 前框准备,撕去周率板正面的保护膜和背面的双面胶,将喇叭安装在前框,同时将拎带套在前框,将调谐盘安装在双联轴上用M2.5×4的螺钉固定,将导线焊在喇叭与电路板上,将正负电源线焊在电路板的指定位置;

6.测量五个测试点的电流,第一个测试点的电流为0.18~0.22 mA,第二个测试点的电流为0.4~0.8 mA,第三个测试点的电流1~2 mA,第四个测试点的电流14~10 mA,第五个测试点的电流3~5 mA,当电流正常时,连接五个测试点,将印制电路板安装在前框上。

四.调试:

第一步打开收音机,随便找一个低端电台,先调黑中周B5调到声音响亮为止,然后调白中周B4,最后调黄中周B3,当本地电台已调到很响时,改收弱的外地电台,用第一步的方法调整,再调到声音最响为止,按上述方法从后向前的次序,反复细调二、三遍,在550-700KHz 范围内选一个电台,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640KHz,调红中周B2调到640KHz电台声音最大;在1400-1600KHz范围内选一个电台,如1500KHz将协调盘指针指在周率板刻度1500KHz的位置调节双联左上角的微调电容,使电台声音最大,以上1、2两步需反复二到三次,频率刻度才能调准,收一个最低端电台,调整线圈在磁棒上的位置,使声音最响,收一个最高端电台,调节双联上的微调电容,使声音最响,调试完成。

五.实验原理图

天线回路选出所需的电台信号,经过变压器B1耦合到变频管V1的基极。与此同时,由变频管V1、振荡线圈Tr2、双联同轴可变电容C1B等元器件组成的共基调射型变压器反馈式本机振荡器,其本振信号经电容C3注入到变频管V1的发射极。电台信号与本振信号在变频管V1中进行混频,混频后,V1管集电极电流中将含有一系列的组合频率分量,其中也包含本振信号与电台信号的差频分量,经过中周Tr3,选出所需的中频分量,并耦合到中放管V2的基极。图中电阻R3是用来进一步提高抗干扰性能的,二极管VD3是用以限制混频后中频信号振幅。

中放是由V2、V3等元器件组成的两级小信号谐振放大器。通过两级中放将混频后所获得的中频信号放大后,送入下一级的检波器。检波器是由三极管V4(相当于二极管)等元件组成的大信号包络检波器。检波器将放大了的中频调幅信号还原为所需的音频信号,经耦合电容C10送入后级低频放大器中进行放大。在检波过程中,除产生了所需的音频信号之外,还产生了反映了输入信号强弱的直流分量,由检波电容之一C7两端取出后,经R8、

C4组成的低通滤波器滤波后,作为AGC电压(-UAGC)加到中放管V2的基极,实现反向AGC。即当输入信号增强时,AGC电压降低,中放管V2的基极偏置电压降低,工作电流IE将减小,中放增益随之降低,从而使得检波器输出的电平能够维持在一定的范围。

低放部分是由前置放大器和低频功率放大器组成。由V5组成的变压器耦合式前置放大器将检波器输出的音频信号放大后,经输入变压器Tr6送入功率放大器中进行功率放大。功率放大器是由V6、V7等元器件组成的,它们组成了变压器耦合式乙类推挽功率放大器,将音频信号的功率放大到足够大后,经输出变压器Tr7耦合去推动扬声器发声。其中R11、VD4是用来给功放管V6、V7提供合适的偏置电压,消除交越失真。

本机由3V 直流电压供电。为了提高功放的输出功率,因此,3V 直流电压经滤波电容C15去耦滤波后,直接给低频功率放大器供电。而前面各级电路是用3V 直流电压经过由R12、VD1、VD2组成的简单稳压电路稳压后(稳定电压约为1.4V )供电。目的是用来提高各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稳定性。

六.安装中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1.在安装最前面电阻的分辨大小费了一定的时间,而且容易分辨错误。

处理方法:在于电阻值的大小,我们可以通过其上面的色环读出其阻值的大小, 对于4

色环电阻,其阻值计算方法位:阻值=(第1色环数值*10+第2色环数值)*第3位色

环代表之所乘数。

2.有些焊点由于大了点接到了一起;有一个三极管的c ,e 级焊错了;元器件的

排列不够美观;有一根细铜丝断了。

K DC

处理方法:我将那些焊在一起的焊点,除去后重新焊了一遍。对于焊点是否接在一起,我们可是估计焊点的多少去使用焊锡的多少,又将焊错的三极管拆下来将重新焊接好。铜线问题:首先找到线的断处用锡将断头连好,重新将线接好这些都没有问题。至于元器件排列不够美观,我就使用手轻轻的吧那些排列的器件调节动一下,这样看上去就好点了。

3.当我把这些大致检查好后,在后面装上两节五号电池,打开开关,发现收音机没有声音。还有就是在调试的时候只有响亮的杂声收不到清晰的电台。

处理方法:首先我就检查焊接点有没有虚焊,焊接的地方是否使印刷电路板损坏,再检查各个电阻是否同图纸相同,各个二极管、三极管是否有极性焊错、位置装错以及是否有电路板线条断线或短路,焊接时有无焊接造成的短路现象,电源的引出线的正负极是否正确。结果发现这些都没有错误。然后装上电池用万用表测试五个测试点的电流是否有,是否在规定的范围之内。第一个测试点的电流

0.2mA,第二个0.5mA,第三个1.33mA,第四个5.5mA,第五个为3.99mA,均在规定的范围之内。这些都没有问题,猜想还是线圈的问题,后来突然想起是我把那个铜线线头剪了,后来焊接的时候,没有重新把绝缘层给刮了,导致不导电。

4.当我把上面出现问题的线圈重新弄好以后,再次按上电池,听见电流声,但是电台模糊不清。

处理方法:移动线圈在磁铁的位置,后来听见大的声音,此时我根据实验报告上的调试的方法,经过一番调试以后,加上能听见声音的估计有六七个广播台。

七.安装体会和收获及不足:

经过安装后,我们学会了电子元器件的识别,我们还学会了基本的焊接技术,收音机的检测与测试,知道了电子产品的装配经过,知道了整机的装配工艺,这些都培养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及严谨的工作作风,也为我们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很不错的基础.以前上课,总觉得老师讲得太抽象,通过本次动手过程,又重新明白了许多东西.而且这在我们以后的专业课学习中应该也是很有用的,就我们自己的专业而言,我们也是要学习信号与系统以及通信电路数字信号处理等方面的知识,而本次我们在收音机的安装及测试经过中都用到了。在实际的电路焊接过程中,遇到困难,我们通过自我检查,自我解决,从而达到自我学习的目的。测

试是一个非常艰难而又需要耐心的任务,可是它的目地和意义是十分重大的.我们要通过对收音机的检测与测试,明白—般电子产品的生产测试经过,初步学习测试电子产品的办法,培养检测能力及—丝不苟得科学作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自己亲手安装,才真正感觉到其复杂性。这也让我们意识到了只有细心、耐心、用心才能做好所做的事情。不足的是元件的放置不够美观,还有有些元件的有位号的一面未放到外侧以致不方便检测。还有就是焊接水平还有待提高,焊接是金属加工的基本方法之一。其基本操作“五步法”——准备施焊,加热焊件,熔化焊料,移开焊锡,移开烙铁(又“三步法”)——看似容易,实则需要长时间练习才能掌握。但焊接考核逼迫我们用仅仅一天的时间完成考核目标,可以说是必须要有质的飞跃。于是我耐下心思,戒骄戒躁,慢慢来。在不断挑战自我的过程中,我拿着烙铁的手不抖了,送焊锡的手基本能掌握用量了,焊接技术日趋成熟。当我终于能用最短时间完成一个合格焊点时,对焊接的恐惧早已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对自己动手能力的信心。在这一过程当中深深的感觉到,看似简单的,实际上可能并非如此。总而言之,我们的实践能力还很欠缺,尤其表现在理论与实联系践的方面。主要的原因可能是思考得少以至眼界不是十分的开阔,进一步导致在实践的过程中敢想而不敢做,敢做了又表现得力不从心。虽然在装配中中会遇到难题,但是从中我学到了很多,使自己的动手能力也有所提高,我想在以后的理论学习中我就能够明白自己的学习方向,增进专业知识的强化。我也很乐于此次的动手装配,它让我对我们的专业学习更加有兴趣。

2011/11/13 下午16:14完成于716室

通信专业综合课程设计报告

专业综合课程设计 指导书 班级通信D101 指导教师董自健 淮海工学院电子工程学院 通信工程系

2013年10 月18 日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 本次课程设计是根据“通信工程专业培养计划”要求而制定的。综合课程设计是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学完所有专业课后进行的综合性课程设计。其目的在于使学生在课程设计过程中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充分利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研究设计过程中出现的各类技术问题,巩固和扩大所学知识面,为以后走向工作岗位进行设计打下一定的基础。 课程设计的任务是:(1)掌握一般通信系统设计的过程、步骤、要求、工作内容及设计方法;掌握用计算机仿真通信系统的方法。(2)训练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进行通信工程设计的能力。 二、教学要求 由于是专业综合性课程设计,因此设计的内容应该围绕主干专业课程,如:通信原理、程控交换技术、传输设备,通信网点等。 课程设计要求的主要步骤有: 1、明确所选课题的设计目的和任务,对设计课题进行具体分析,充分了解系 统的性能、指标、内容等。 2、进行方案选择。根据掌握的知识和资料,针对系统提出的任务、要求和条 件,完成系统的功能设计。从多个方案中选择出设计合理、可靠、满足要求的一个方案。并且对方案要不断进行可行性和优缺点的分析,最后设计出一个完整框图。

3、原理设计; 4、调试阶段; 5、说明书编制。 本次课程设计在校内完成,主要方式是以理论设计为主,进行实验或计算机仿真,得出结论。 三、设计内容 本次综合课程设计内容为数字通信系统的性能分析与仿真。应该包括以下设计内容: 1、使用一种分组码或者卷积码进行信道纠错编码。 2、使用格雷码对数据进行映射。 3、使用MQAM举行调制,M可选择8、16、32、6 4、128、256。 4、选择合适的升余弦参数,使用升余弦对基带信号举行滤波。 5、在解调端,进行滤波、MQAM的解调、格雷码逆映射、纠错解码。 6、改变信噪比,分析系统性能。 四、设计内容介绍: MQAM是一种基本的相位-幅度联合调制方式。研究这种基本的数字调制信号的性能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字通信的基本特点。 本次课程设计,学生可以自己选择符合要求的技术,如信道纠错编码可以是分组码或者卷积码,M必须选择数字8、16、32、64、128、256中的至少3个,以分析各种M下的QAM系统性能。应用Matlab进行仿真,仿真采用蒙特卡罗模型。仿真基本框图是:

合工大电子信息工程系综合课程设计报告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系综合课程设计报告 专业班级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学生姓名及学号 指导教师 老师 课题名称 基于51单片机智能家庭小管家 2013~2014 学年第三学期

一、课题的基本描述 目标:本课题目标主要是通过多点采集室内温度、湿度、光线强度、以及检测室内是否有人来控制室内一些家用电器的自动工作。采集到的温度和湿度显示与实际温度和湿度误差小于1度;控制速度小于10分钟。具体家用电器涉及到:1、空气加湿器;2、电风扇;3、应急灯等。 意义: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人类的双手,对人们日常生活中本来就不太注意的一些生活细节通过单片机进行自动控制,以此提高人们日常生活的质量。 二、设计的基本要求 本课题通过热释电人体红外传感器检测室内是否有人,如果检测到有人则控制家用电器正常工作,否则所控制的家电则自动断电。 各个家用电器的控制过程: (1)对应急灯的控制:应急灯只在有人晚上回家时自动打开,以避免人晚上回到家时屋内漆黑一片所造成的不便;并且当有人打开屋内的日常照明灯时则自动关闭应急灯;但是当晚上人们关灯睡觉后应急灯也不会自动打开。 (2)对空气加湿器的控制:一般人们处在湿度在40%~50%之间会感觉比较舒适,当湿度过低或者过高时则会引起人们的不适;所以当湿度低于50%时空气加湿器就自动打开,并且湿度越低加湿器运行速度越快、湿度越接近50%运行速度越慢,当室内湿度超过50%时则自动断电。 (3)对电风扇的控制:当温度高于25 ℃时人体就会开始从外界吸收热量,当温度高于30℃人就会热得比较难受时,为了保证电风扇的工作有意义,所以只有当从机2能检测到人时才会打开。所以当温度高于25 ℃并且从机2能检测到人时电风扇就会打开一档,当温度高于30 ℃时打开二档。 三、技术方案及关键问题 从实际考虑出发,由于各个家用电器可能处于屋内的不同地方,甚至相隔比较远,而且家电还可能根据个人需要移动位置,所以如果想只用一块单片机通过有线的方式去控制所有家电的话不太现实、也不够灵活。因此我设计成主从机模式,一个主机、多个从机,采用星型方式通过无线模块进行相互通信。同时为了使所采集到的信息能够更加准确的反应室内的真实情况,主机和每个从机都携带了相关的传感器。其中主机主要实现人机对话,以及将接收到的从从机发来的数据整理并打包之后再发向各个从机;并且还执行向从机发送指令的任务;而从机主要实现接收主机发来的数据并将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处理,之后根据处理结果对家电进行相关控制。 对于热释电人体红外感应模块,当感应到有人时会输出高电平(3.3V),当感应不到人时输出低电平(0V);而且其最大感应距离是7米,因此为了避免人体感应存在盲

课程设计报告收音机报告

1 收音机课程设计报告 一、课程设计目的: 1.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2.丰富自身知识,增加学生专业知识的了解。 3.训练学生用实验方法分析。研究电子学问题。 4.培养学生养成工作品德和严肃的实验态度。 5.引导和启发学生将模拟电路、数学逻辑电路与科学研究和实践相结合,为今后的学习、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收音机的发展: 广播方式从调幅(AM)广播时代开始,经历了调频(FM)广播、调频立体声(FM STEREO)广播、数字音频广播(DAB)等阶段。目前,科学家正研究短波段的数字广播(DRM)。民用广播所使用的频率,经历了长波(LW)、中波(MW)、短波(SW)、超短波调频(FM)、卫星调频广播等阶段;广播的传播距离和覆盖范围也从近距离到利用人造地球卫星进行全球转播等;收音机从矿石收音机、电子管收音机、晶体管收音机、集成电路收音机,到使用微电脑处理器的数字调谐收音机;收音机的基本电路形式、也从直接放大式,到超外差式、多次变频式电路。收音机的体积也从笨重变小到微型,而音质却越来越好...... 20-60年代电子管电路/直放式,外差式长波/中波/短波 50-70年代晶体管电路/外差式,多次变频中波/短波/调频

70-80年代集成电路/外差式,多次变频,数字调谐中波/短波/调频90年代集成电路/外差式,多次变频,数字调谐中波/短波/调频/数字广播 三、超外差式收音机特点及工作原理: 最初的收音机属于直放式收音机,它的特点是:从天线上接收到的高频信号,在检波以前,一直不改变它原来的高频频率(即高频信号直接放大)。它的缺点是:在接收频段的高端和低段的放大不一样整个波段的灵敏度不均匀。如果是多波段收音机,这个矛盾更突出。其次,如果要提高灵敏度,必须增加高频放大的级数,由此带来各级之间的统一调谐的困难,而且高频放大器增益做不高,容易产生自激。 如果能够把收音机接收到的高频信号,都变换成固定的中频信号进行放大检波。由于中频频率比变换前的信号频率低,而且频率固定不变,所以任何电台的信号都能得到相等的放大量,同时总的放大量也可以较高。从而克服了上述矛盾。 振荡器产生一个始终比接收信号高一个中频频率的振荡信号,在混频器内利用晶体管的非线性将振荡信号与接收信号相减产生一个新的频率即中频,这就是"外差"。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技术讲座报告

电子通信工程系电子信息技术讲座报告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班级学号 姓名 日期2014/6/11

最近上了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讲座,我收获良多,本篇文章就这几次讲课的内容来谈谈我对电子信息技术的认识以及其中感兴趣的内容做一些阐述。 电子信息工程(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是一门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进行电子信息控制和信息处理的学科,主要研究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信息工程已经涵盖了社会的诸多方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集现代电子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于一体的专业。像电话交换局里怎么处理各种电话信号,手机是怎样传递我们的声音甚至图像的,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基础知识的学习认识这些东西,并能够应用更先进的技术进行新产品的研究。 本专业培养掌握现代电子技术理论、通晓电子系统设计原理与设计方法,本专业培养掌握现代电子技术理论、通晓电子系统设计原理与设计方法,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外语和相应工程技术应用能力,面向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和智能控制、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等电子、信息、通信领域的宽口径、高素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开发。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主要是学习基本电路知识,并掌握用计算机等处理信息的方法。首先要有扎实的数学知识,对物理学的要求也很高,并且主要是电学方面;要学习许多电路知识、电工基础、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计算机控制原理、通信原理等基本课程。学习电子信息工程自己还要动手设计、连接一些电路并结合计算机进行实验,对动手操作和使用工具的要求也是比较高的。譬如自己连接传感器的电路,用计算机设置小的通信系统,还会参观一些大公司的电子和信息处理设备,理解手机信号、有线电视是如何传输的等,并能有机会在老师指导下参与大的工程设计。学习电子信息工程,要喜欢钻研思考,善于开动脑筋发现问题。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各行业大都需要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而且薪金很高。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设计、应用开发以及技术管理等。比如,做电子工程师,设计开发一些电子、通信器件;做软件工程师,设计开发与硬件相关的各种软件;做项目主管,策划一些大的系统,这对经验、知识要求很高;还可以继续进修成为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等。 该专业是前沿学科,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及人们日常生活等都与电子信息

数据通信课程设计报告

《计算机控制技术》 课程设计 目录一....................................................................... 课程设计目的.. (3) 二....................................................................... 课程设计题目和要求. (3) 2.1 课程设计题目 2.2课程设计要求 三....................................................................... 设计内容 (4) 3.1 设计方案的选定与说明 3.2 系统总体框图 3.3论述方案的各部分工作原理; 3.4 设计说明书 四....................................................................... 设

计总结 (11) 参考书目 (11)

一.课程设计目的 通过本课程设计主要目的是实现两台西门子1200PLC之间的通信,利用PLC1发 送指令给PLC2 PLC2接到指令后控制电动机的启停,主要训练和培养学生的以下能 力: (1).查阅资料:搜集与本设计有关的资料(包括从已发表的文献中或者通过网络 交流平台搜集)的能力; (2).软件使用:了解并掌握西门子S7-1200软件的使用,明白网络通信实现的机 理与过程; (3).用简洁的文字,清晰的图表来表达自己设计思想的能力。 .课程设计题目和要求 2.1课程设计题目 题目:当一台S7-1200上发出一个启停信号时,另一台S7-1200收到信号,并启停一台电动机 1)主要软硬件配置 一套Step7 Basic v10.5(或以上版本),一根网线,2台CPU 1214C 2)相关指令:TSEND_C (发送数据指令),TRCV_C(接受数据指令) 3)硬件组态与编程 新建工程--- 添加硬件--- 用子网连接两个cpu ----- 编写主控cpu程序----- 调整主控cpu连接参数 --- 编写另一台cpu程序----- 调整另一台cpu连接参数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开题报告范文word版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开题报告范文 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这是一种新的应用写作文体,这种文字体裁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应运而生的。下面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开题报告范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课题来源 本课题来源于试验室建设,研究对象为信号的调制与解调的matlab仿真。 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目的 我选择了《信号的调制与解调的MATLAB仿真》这个课题作为毕业设计其主要目的是通 过此次课程设计进一步学习和巩固通信原理及其相关知识,并学会利用所学的知识能,在设计过程中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内容,进一步熟悉和掌握MATLAB的使用方法;对信号的调制与解 调原理及其实现有较深的了解;为即将进入社会参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掌握收集资料、消 化资料和综合资料的能力等等。 2、意义 从事电子通信业而不能熟练操作使用MATLAB电子线路设计软件,在工作和学习中将是 寸步难行的;在数学、电子、金融等行业,使用MATLAB等计算机软件对产品进行设计、仿 真在很早以前就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这类软件的问世也极大地提高了设计人员在通信、电子等行业的产品设计质量与效率;众所周知,实际过程中信号传输都要经过调制与解调这一过程,由于消息传过来的原始信号即调制信号具有频谱较低的频谱分量,这种信号在许多信道中不宜传输。因而,在通信系统的发送端通常需要有调制过程,反之在接收端则需要有解调过程。 3、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研究现状 MATLAB是由MATHWORKS公司于1984年推出的一种面向科学与工程的计算软件,通过MATLAB和相关工具箱,工程师、科研人员、数学家和教育工作者可以在统一的平台下完成相应的科学计算工作。 MATLAB本身包含了6余个用于数学计算、统计和工程处理的函数,这样,就可以迅速完成科学计算任务而不必进行额外的开发。业内领先的工具箱算法极大的扩展了MATLAB的应

超外差式收音机课程设计报告

收音机课程设计报告 姓名:学号:班级: 一、课程设计目的 1.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2.丰富自身知识,增加学生专业知识的了解。 3.训练学生用实验方法分析。研究电子学问题。 4.培养学生养成工作品德和严肃的实验态度。 5.引导和启发学生将模拟电路、数学逻辑电路与科学研究和实践相结合,为今后的学习、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收音机的发展 广播方式从调幅(AM)广播时代开始,经历了调频(FM)广播、调频立体声(FM STEREO)广播、数字音频广播(DAB)等阶段。目前,科学家正研究短波段的数字广播(DRM)。民用广播所使用的频率,经历了长波(LW)、中波(MW)、短波(SW)、超短波调频(FM)、卫星调频广播等阶段;广播的传播距离和覆盖范围也从近距离到利用人造地球卫星进行全球转播等;收音机从矿石收音机、电子管收音机、晶体管收音机、集成电路收音机,到使用微电脑处理器的数字调谐收音机;收音机的基本电路形式、也从直接放大式,到超外差式、多次变频式电路。收音机的体积也从笨重变小到微型,而音质却越来越好...... 20-60年代电子管电路/直放式,外差式长波/中波/短波 50-70年代晶体管电路/外差式,多次变频中波/短波/调频 70-80年代集成电路/外差式,多次变频,数字调谐中波/短波/调频 90年代集成电路/外差式,多次变频,数字调谐中波/短波/调频/数字广播 三、超外差式收音机特点及工作原理 1、特点 最初的收音机属于直放式收音机,它的特点是:从天线上接收到的高频信号,在检波以前,一直不改变它原来的高频频率(即高频信号直接放大)。它的缺点是:在接收频段的高端和低段的放大不一样整个波段的灵敏度不均匀。如果是多波段收音机,这个矛盾更突出。其次,如果要提高灵敏度,必须增加高频放大的级数,由此带来各级之间的统一调谐的困难,而且高频放大器增益做不高,容易产生自激。 如果能够把收音机接收到的高频信号,都变换成固定的中频信号进行放大检波。由于中频频率比变换前的信号频率低,而且频率固定不变,所以任何电台的信号都能得到相等的放大量,同时总的放大量也可以较高。从而克服了上述矛盾。 振荡器产生一个始终比接收信号高一个中频频率的振荡信号,在混频器内利用晶体管的非线性将振荡信号与接收信号相减产生一个新的频率即中频,这就是"外差"。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讲座总结报告

在专业讲座中,结合大二以来对专业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我更深刻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了我所学习的专业,重新审视自己,重新规划未来的学习生活。 电子信息技术是研究开发、设计、生产、维护和管理电子信息产品和系统的理论与技术;也是工业实现信息化的技术。属于“技术科学”和“应用科学”范畴,它是“工学”大类各学科中涵盖面最广、渗透力最强的学科。它和强电结合,产生了“电力电子”,它同机械结合,产生了“机械电子”。从技术角度讲,它包括:信息获取(语音获取、图像获取、物理参数、获取、遥感技术、雷达、GPS 定位等)、信息传输(编码、调制、检测、固定通信、移动通信、光纤传输、电波天线、微波中继等)、信息处理(语音处理、图像处理、文字处理、信号处理、信息处理、神经网络、模式识别等)、信息服务、信息存储(磁存储、光存储、半导体存储、网络存储、纳米存储等)、智能、传感、软件工程等。 电子信息工程是集现代电子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于一体的专业,它是一门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进行电子信息控制和信息处理的学科,主要研究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现在,电子信息工程已经涵盖了社会的诸多方面,像电话交换局里怎么处理各种电话信号,手机是怎样传递我们的声音甚至图像的,我们周围的网络怎样传递数据,甚至信息化时代军队的信息传递中如何保密等都要涉及电子信息工程的应用技术。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基础知识的学习认识这些东西,并能够应用更先进的技术进行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主要培养掌握现代电子技术理论、通晓电子系统设计原理与设计方法,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外语和相应工程技术应用能力,面向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和智能控制、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等电子、信息、通信领域的宽口径、高素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 电子信息工程的主修课程有以下几方面,电路理论系列课程、计算机技术系列课程、信息理论与编码、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电磁场理论、自动控制原

通信与现场总线课程设计报告书

电气工程学院 通信与现场总线课程设计

目录 一:设计任务 (4) 理想模型: (4) 实验中用到的任务模型 (5) 二:力控软件平台建立的实验模型 (5) 三、实验设备与仪器 (6) 四、设计思路与过程 (6) 五、调试和功能 (13) 六、联机调试:C/S方式的远程控制 (26) 七、课设总结与心得 (29)

(一)本次课程设计题目: 通过三维力控组态软件实现对搅拌罐的网络控制 (二)主要容及要求 在组态软件Forecontrol V6.1平台上,通过工业以太网,分别以C/S方式(客户端/服务器)及B/S方式(浏览器/服务器)完成对SIEMENS的可编程序控制器通过工业现场总线PROFIBUS方式与2台SIEMENS MM440变频器控制的三相异步电机的实际工程平台,实现对搅拌罐PLC控制系统(含本地控制和远程控制)的网络控制。 独立完成,承担系统设计、系统分析、组态软件的学习与编程、网络系统调试等任务,要求提供最终的解决程序(验收)和相关文件,并以报告论文方式说明实现的思路及工程应用前景。 (三)进度安排: (1)在第一次课堂上了解并知道了Forecontrol V6.1软件的初步使用。 (2)根据相关资料,熟悉并设计并完成客户端组态软件的实际工艺流程界面界面的绘制。 (3)对搅拌罐工程相关控制进行了编程。 (4)熟悉服务器端通信参数的要求,完成C/S的网络控制。 (4)3月30日在实验室完成整个系统的软件调试及最后联机调试。 (5)撰写设计报告。

通过三维力控组态软件实现 对搅拌罐的网络控制 一:设计任务 在组态软件Forecontrol V6.1平台上,通过工业以太网,分别以C/S方式(客户端/服务器)及B/S方式(浏览器/服务器)完成对SIEMENS的可编程序控制器通过工业现场总线PROFIBUS方式与2台SIEMENS MM440变频器控制的三相异步电机的实际工程平台,实现对搅拌罐PLC控制系统(含本地控制和远程控制)的网络控制。 本次课程设计中,我们主要运用了C/S(客户端/服务器)方式,实现对搅拌罐PLC控制系统(含本地控制和远程控制)的网络控制。 理想模型:

超外差式收音机课程设计报告

超外差式收音机课程设计报告 姓名:xx 学号:xx 人类自从发现能利用电波传递信息以来,就不断去研究出不同的方法来增加通信的可靠 性﹑通信的距离﹑设备的微型化、省电化、轻巧化等。接受信息所用的接收机,俗称为收音机。 一、课程设计目的 1.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2.丰富自身知识,增加学生专业知识的了解。 3.训练学生用实验方法分析。研究电子学问题。 4.培养学生养成工作品德和严肃的实验态度。 5.引导和启发学生将模拟电路、数学逻辑电路与科学研究和实践相结合,为今后的学习、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收音机的发展 广播方式从调幅(AM)广播时代开始,经历了调频(FM)广播、调频立体声(FM STEREO)广播、数字音频广播(DAB)等阶段。目前,科学家正研究短波段的数字广播(DRM)。 民用广播所使用的频率,经历了长波(LW)、中波(MW)、短波(SW)、超短波调频(FM)、卫星调频广播等阶段;广播的传播距离和覆盖范围也从近距离到利用人造地球卫星进行全球转播等;收音机从矿石收音机、电子管收音机、晶体管收音机、集成电路收音机,到使用微电脑处理器的数字调谐收音机;收音机的基本电路形式、也从直接放大式,到超外差式、多次变频式电路。收音机的体积也从笨重变小到微型,而音质却越来越好...... 20-60年代 电子管电路/直放式,外差式 长波/中波/短波 50-70年代 晶体管电路/外差式,多次变频 中波/短波/调频 70-80年代 集成电路/外差式,多次变频,数字调谐 中波/短波/调频 90年代 集成电路/外差式,多次变频,数字调谐 中波/短波/调频/数字广播 三、电磁波频率、周期与波长 在气温是15摄氏度的时候,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是340米/秒,而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约为300,000,000米/秒。电磁波的频率、波长和周期是三个表达一个电磁波内在性质的重要单位: (1)频率(f ) 指的是电磁波在一秒钟内电磁波振动方向改变的次数; (2)波长(λ) 则是电磁波的另一个表达单位,指的是电磁波每个周期的相对距离,它可以通过电磁波的传输速度除以频率算出。低频率的电磁波有着较长的波长,较高频率的电磁波有着较短的波长。 (3)周期(T ) 与频率和波长之间的关系为T f /λ=。 四、超外差式收音机特点及工作原理 1、特点 最初的收音机属于直放式收音机,它的特点是:从天线上接收到的高频信号,在检波以前,一直不改变它原来的高频频率(即高频信号直接放大)。它的缺点是:在接收频段的高端和低段的放大不一样整个波段的灵敏度不均匀。如果是多波段收音机,这个矛盾更突出。其次,如果要提高灵敏度,必须增加高频放大的级数,由此带来各级之间的统一调谐的困难,而且高频放大器增益做不高,容易产生自激。 如果能够把收音机接收到的高频信号,都变换成固定的中频信号进行放大检波。由于中频频率比变换前的信号频率低,而且频率固定不变,所以任何电台的信号都能得到相等的放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认识实习报告(新选版)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认识实习报 告(新选版) Report on the cognition practice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 实习报告 ) 汇报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职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适用于工作总结/工作汇报/年终总结/全文可改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认识实习报告(新选版)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认识实习报告 学院:轻工学院 班级:04电信1班 指导教师:孟如 时间:20xx.06.19-20xx.06.30 地点:河北理工大学 指导老师:孟如 内容: 1.认识电子元器件、电子材料 认识电子元器件、电子材料,学会电子工艺实践中常用测试仪器的操作。 2.焊接训练 介绍电子工艺技术中产生各种不安全因素的原因及防护常识;

进行焊接训练,熟悉焊接工具。焊接材料的选择和焊接质量的评价。 3.利用protel软件进行电路板的设计 对给定的电路原理图利用protel软件进行绘制,并在此基础上将原理图进行pcb电路板图设计。 4.电子装置的装配调试 对一完整电子装置或一部分(具有部分完整的功能)进行装配调试,要求整体设计达到工作状态,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产品 一.常见的电子元气件有:电阻、电容、电感、电池、在线电阻、信号发生、逻辑笔、二极管、三极管、稳压管、恒流管、单结晶体管、场效应管、功率管、高压硅堆、可控硅、光电开关、霍尔元件、LED二极管、数码管、光敏电阻、光电耦合器、光电开关、辉光数码管、LED点阵显示器、LCD显示屏、真空器件、变压器、电动机、特种开关、继电器、扬声器、压电陶瓷片、驻极话筒、普通话筒、石英晶体、照明灯具、霓虹灯、仪器表头、运算放大器、磁性元件、热敏元件、力敏元件、气敏元件、压敏元件、线性集成元件、各类经典、电源IC、开关电源IC、CD4000的特性、特种电子模块、等等,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2

¥ 课程设计报告? < 课程名称通信原理 设计题目 DSB与2ASK调制与解调 专业通信工程 班级 学号 姓名 完成日期 …

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DSB与2ASK调制与解调 设计内容与要求: 设计内容: 1.根据DSB的调制原理设计线路,进行仿真模拟调制DSB的调制和解调过程,并通过仿真软件观察信号以及的调制过程中信号波形和频谱的变化。 2. 根据ASK的调制原理设计线路,进行仿真模拟调制DSB的调制和解调过程,并通过仿真软件观察信号以及的调制过程中信号波形和频谱的变化。 3.在设计过程中分析信号变化的过程和思考仿真过程的设计原理。 ; 设计要求: 1.独立完成DSB与ASK的调制与解调; 2.运用仿真软件设计出DSB与ASK的调制线路 3.分析信号波形和频谱 指导教师:范文 2012年12月16日 课程设计评语 ( 成绩: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

年月日

一.调制原理: 调制: 将各种数字基带信号转换成适于信道传输的数字调制信号(已调信号或频带信号); 时域定义:调制就是用基带信号去控制载波信号的某个或几个参量的变化,将信息荷载在其上形成已调信号传输,而解调是调制的反过程,通过具体的方法从已调信号的参量变化中将恢复原始的基带信号。 频域定义:调制就是将基带信号的频谱搬移到信道通带中或者其中的某个频段上的过程,而解调是将信道中来的频带信号恢复为基带信号的反过程. 根据所控制的信号参量的不同,调制可分为: 调幅,使载波的幅度随着调制信号的大小变化而变化的调制方式。 调频,使载波的瞬时频率随着调制信号的大小而变,而幅度保持不变的调制方式。 调相,利用原始信号控制载波信号的相位。 调制的目的是把要传输的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变换成适合信道传输的信号,这就意味着把基带信号(信源)转变为一个相对基带频率而言频率非常高的代通信号。该信号称为已调信号,而基带信号称为调制信号。调制可以通过使高频载波随信号幅度的变化而改变载波的幅度、相位或者频率来实现。调制过程用于通信系统的发端。在接收端需将已调信号还原成要传输的原始信号,也就是将基带信号从载波中提取出来以便预定的接受者(信宿)处理和理解的过程。该过程称为解调。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 重庆科技学院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成果 院(系):_电子信息工程学院_班级:自普本2008— 01 学生姓名:_袁小敏___________ 学号:_2008440910 _________ 设计地点(单位)1404 _________________ 设计题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成日期:2010 年7月9 日 指导教师评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绩(五级记分制): _______________ 教师签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 设计任务和指标要求. (3) 二、............................................................ 设计框图及整机概述3 三、................................................ 各单元电路的设计方案及原理说明4 四、........................................................ 仿真调试过程及结果分析7 五、.................................................... 设计、安装及调试中的体会8 六、.................................................... 对本次课程设计的意见及建议9 七、...................................................................... 参考资料10 八、.......................................................................... 附录11 附件1 整机逻辑电路图 (11) 附件2 元器件清单 (12)

收音机课设报告

摘要 在这里以超外差式调幅收音机为例,现在的S66E将原来的插座改为立体声耳机插座,电路原理图未变,步线有所调整。更改后的收音机灵敏度更高、声音更洪亮、用途更广泛,适合MP3、单放机等机型所使用的耳机。散件为3V 低压金硅管六管超外差式收音机,具有安装调试方便、工作稳定、声音洪亮、耗电省等优点。 关键词 S66E 超外差统调 设计的目的 1.收音机是最常用的家用电器之一,通过这次实习,我们应该在了解其基本工作原理的基 础上学会安装、调试、使用,并学会排除一些常见故障。 2.锡焊技术是电工、电子工艺的基本操作技能之一,通过实习要求大家在初步掌握这一技 术的同时,注意培养自己在工作中耐心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用到的仪器和器件 三极管(9018、9014、9013H)、发光管、磁棒线圈、中周、输入变压器、扬声器、电阻器(100Ω、120Ω、330Ω、1.8k、30k、100k、120k、200k)、电位器、电解电容(0.47uF、10uF、100uF)、瓷片电容(682、103、223)、双联电容、拨盘、电池正负极片、耳机插座、电路板等。 电路基本原理 1.输入调谐电路 由双连可调电容器的CA和T1的初级线圈Lab组成,是一并联谐振电路,T1是磁性天线线圈,从天线接进来的高频信号,通过输入调谐的谐振选出需要的电台信号,电台信号频率以是f=1/2πLabCA,当改变CA时,就能收到不同电台信号。 2.变频电路 本机振荡和混合起来称为变频电路。变频电路是以VT1为中心,它的作用是通过输入调谐电路收到的不同频率电台(高频信号)变换固定的465KHZ中频信号。 3.混频回路 混频电路的负载是中频变压器,T3的初级线圈和内部电容级成的并联谐振电路,电的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习报告.docx

实习报告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班级: 08 统本电信 00 班学号: 姓名: 时间: 2012 年 01 月 25 日

一实习目的 1、通过实习加深对本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并掌握一些理论常识。 2、通过毕业实习掌握本专业的一些基本技能,熟悉公司生产的一些基本生产 流程。 3、培养我们理论联系实际、从实际出发分析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所学知识系统化。 4、通过毕业实习为毕业后走向社会、参加工作做好准备。 二实习时间 2011 年 11 月 24 日—— 2012 年 01 月 08 日 三实习单位和部门 1、实习单位:天津通广集团数字通信有限公司 2、实习部门:组装制造部 四实习单位简介 天津通广集团数字通信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4 年 8 月,公司占地面积 16000 ㎡,拥有现代化的厂房,雄厚的技术力量、先进的制造设备和加工工艺,具有高新 技术产品开发研制能力。公司主要从事集群、移动通信、数字通信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和精密电子产品配套加工。公司一直坚持贯彻执行集团公司的质量方针(走科技创新之路、取持续改进之法、赢顾客满意之心)和目标(不断完善质量体系、确保产品一流水平、持续满足用户需求)。在经营理念上始终 坚持:“第一流的技术、第一流的管理、第一流的产品、第一流的服务。”为目 标不动摇。 五实习内容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生产实习主要以观摩和实际操作实习为主。学习如何 组装制造简单的电子产品。学习后进行了相关的测试,测试通过后,带领我们进行参观和实际操作。 首先组织我们进行了入职前的基本常识和理论的学习。 来到公司的第一天,由人力资源部给我们开展了培训。给我们讲述了公司 的历史、概况、业务、发展规划、产品和技术概况以及公司的经营理念、核心价 值观、员工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接下来给我们讲述了公司的基本人事制度和安 全质量管理。 还对我们进行了几项专题类的培训,主要包括 5S 现场管理、防 ESD 知识和物料控制的培训。记忆最深刻的当属 5S 现场管理的培训。 “ 5S是”整理( Seiri )、整顿( Seiton )、清扫( Seiso )、清洁( Seiketsu )和素养(Shitsuke )这 5 个词的缩写。因为这 5 个词在日语中罗马拼音的第一个 字母都是“S,”所以简称为“5S。” 1、整理 要与不要的人、事、物分开,再将不需要的人、事、物加以处理,这是开始改 善生产现场的第一步。其要点是对生产现场的现实摆放和停滞的各种物品进行分类,区分什么是现场需要的,什么是现场不需要的;其次,对于现场不需要的

通信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报告_饶文彬

燕京理工学院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生日管家 专业通信工程 班级通信1002班 学号100250047 姓名饶文彬 指导教师尹倩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2、页面不够可附加页

摘要 ? 1 生日管家是一款手机端的生日提醒软件。使用生日管家可以方便地管理亲友的生日,并设置时间适时提醒。支持公历/农历提醒。还包含琳琅满目的生日祝福短信供挑选。生日管家提供的生日云端备份,多天多次提醒方案,使用户再也不会担心忘记亲友的生日。基于安卓系统开发,并访问移动网络,使人在移动生活中得到更多体验。给人与人间的相处增加一个很好的媒介安卓为第一考虑对象,软件版本第一优先为安卓手机使用用户,同时因为时代发展,更多人开始使用iphone与ipad,同时进行ios系统版本的研发 2,因为移动通信网的兴起,联通,移动,电信开始加大对移动通信网的发展与支持,而安卓手机支持三家公司的通信信号运营,可研发兼容信号的版本 功能需求 ?软件目的是为用户提供生日提醒服务,所以最原始用户需求是准确自动对用户进行提醒和允许用户自动设置提醒时间 ?生日祝福实在让人费脑子,而生日蛋糕因为距离原因总是不好进行购买,所以软件应该具备可以让用户选择的生日祝福语,网络贺卡,生日蛋糕订购服务 ?考虑用户可能并不是十分清楚好友生日,软件可和通讯录进行关联,使用短信,微信等通讯方式让用户好友进行配合记录生日 关键词:生日管家;生日模块

目录 摘要........................................................................................................................................... III 目录........................................................................................................................................... I V 第1章绪论.. (1) 1.1编写目的 (1) 1.2生日管家的意义. (1) 1.3参考资料. (1) 1.4 系统概述. (1) 1.5 系统功能定义 (1) 第2章软件说明 (2) 2.1总体结构说明 (2) 2.2功能模块简要说明 (3) 2.3模块程序构件结构图 (4) 2.4更多模块流程图 (5) 2.5生日模块 (5) 2.9 总体界面结构说明 (7) 结论 (10) 参考文献 (11) 附录 (12)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导论学习心得

专业导论学习心得 班级:电信1301 姓名: 学号: 在本学期学习的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中,我对自己电子信息工程这个专业由之前的略知到现在有了更深、更全面的认知,了解了我们专业在社会中起到的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推动着现代科技事业、电子事业的发展,而我更是掌握了些近年来我们专业的就业发展及趋势。我们专业主要是研究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而最基本的知识便是要学习电路的知识,并且要有一定的数学、物理基础。而要学的好的话,那便是要将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因为我们学的是技术,对实际的操作能力更为重要。所以要学好本专业,那一定要培养自己动操作的能力,并且要时常练习,研究。还可以常去实验多问问老师们,或者多请教身边的同学。所以这还需要我们一定的自学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很好的耐心。 老师在本学期的专业导论的教学中主要是介绍了专业的发展以及本校该专业的历史以及取得的成就。并且向我们介绍了校内省内、国家等相关的大赛。如电子设计大赛、程序设计大赛等。引起了我们很大的兴趣。老师基本介绍了我们上学四年的学习计划。而我们的专业知识大多也是在大二正式学习。但我们这届的学习进度相比往年的要快了半个学期。可是我们在课堂上还是没有见到什么实体的电子设备或电子产品。只是听着老师的描述加以想象。本学期老师也只拿了一

个收音机来,并没有让我们每个人都看的清楚。所以希望老师以后能多拿些电子产品给我们接触、了解些。不过老师给我们介绍的著名大学的网上教学方法还是挺方便的,这让我们与一些名校拉近了距离,让我们感受到了不同的学习环境。在这个方面。我觉得老师还可以在课上放一段上课视频,然后与我们在课堂上一起讨论,可以讨论老师讲课的方式,或者课内的内容等。至于教材修改方面的话,我认为可以多提供一些实验零件的图片,功能介绍等。让我们能够提早接触专业实验。 本学期的专业导论可让我们与自己的专业间的距离近了很大的一步,通过了解了自己的专业,似乎自己也有了更明确的规划。所以,专业导论是我们学习专业知识必修的一课!

通信工程 数字信号调制课程设计报告

烟台大学 通信工程专业综合课程设计 数字调制系统仿真 院系:光电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专业:通信工程 班级:光114-1 姓名:(组长)姜祥乾201157501326 (1号)泮宜志201157504119 (2号)罗志丹201157504122 指导老师:贺鹏飞 2014年11月18 日

一、课程设计原理 (Ⅰ)二进制数字调制 (1)2ASK (二进制振幅键控)调制的原理及产生过程: 振幅键控是利用载波的幅度变化来传递数字信息,而其频率和初始相位保持不变。在2ASK 中载波的幅度只有两种变化状态,分别对应二进制信息“0”或“1”。一种常用的、也是最简单的二进制振幅键控方式称为通-断键控,“通-断键控(OOK)”信号表达 式为 波形 1 1 t s T () s t 载波 t t 2ASK 2ASK 信号的一般表达式 其中 Ts - 码元持续时间; g(t) - 持续时间为Ts 的基带脉冲波形,通常假设是高度为1,宽度等于Ts 的矩形脉冲; n a - 第N 个符号的电平取值,若取 则相应的2ASK 信号就是OOK 信号 产生方法通常有两种:模拟调制法(相乘器法)和键控法。 模拟调制法(相乘器法): ?? ?-=”时发送“以概率,”时发送“以概率0P 101P t, Acos )(c OOK ωt e ()t t s t e c ωcos )(2ASK =∑ -=n s n nT t g a t s )()(???-=P 0P 1a n 1,,概率为概率为

乘法器 ) (2t e ASK 二进制不归零信号 t c ωcos ) (t s 键控法: t c ωcos ) (t s ) (2t e ASK 开关电路 (2) 2FSK (二进制频移键控)调制的原理及产生过程:频移键控是利用载波的频率变化来传递数字信息。在2FSK 中,载波的频率随二进制基带信号在f1和f2两个频率点间变化。故其表达式为 典型波形: 1 0t 10 t t 1 ()2FSK a 信号 ()11) cos b s t t ω(()22() cos c s t t ω 由图可见,2FSK 信号的波形(a)可以分解为波形(b)和波形(c ),也就是说,一个2FSK 信号可以看成是两个不同载频的2ASK 信号的叠加。因此,2FSK 信号的时域表达式又可写成 式中 g(t) - 单个矩形脉冲, Ts - 脉冲持续时间; ?? ?++=”时发送“”时发送“0), cos(A 1),cos(A )(212FSK n n t t t e θω?ω)cos()()cos()()(212FSK n n s n n n s n t nT t g a t nT t g a t e θω?ω+???? ??-++??????-=∑ ∑

电子课程设计

电子系统课程设计 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设计 姓名:李春阳 院系: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学号:20906021026 指导老师:周云艳

目录 1.函数发生器总方案及原理框图 (3) 1.1函数发生器的总方案论证 (3) 1.2原理框图 (4) 2.课程设计的目的和设计的任务 (4) 2.1 设计目的 (4) 2.2设计任务 (4) 3.元器件选择 (5) 4.各组成部分的工作原理及实现功能 (5) 4.1 方波发生电路的工作原理 (5) 4.2 方波---三角波转换电路的工作原理 (6) 4.3 三角波---正弦波转换电路的工作原理 (8) 4.4电路的参数选择及计算 (9) 4.5 总电路图 (10) 5.电路的安装与调试 (11) 5.1 方波---三角波发生电路的安装与调试 (11) 5.2 三角波---正弦波转换电路的安装与调试 (11) 5.3 总电路的安装与调试 (12) 5.4调试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12) 6.实验总结 (13) 7.参考文献 (13)

1.函数发生器总方案及原理框图 1.1函数发生器的总方案论证 函数发生器一般是指能自动产生正弦波、三角波、方波及锯齿波、阶梯波等电压波形的电路或仪器。根据用途不同,有产生三种或多种波形的函数发生器,使用的器件可以是分立器件(如低频信号函数发生器S101全部采用晶体管),也可以采用集成电路(如单片函数发生器模块)。为进一步掌握电路的基本理论及实验调试技术,本课题采用由集成运算放大器与晶体管差分放大器共同组成的方波三角波正弦波锯齿波函数发生器的设计方法。 产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锯齿波的方案有多种,如首先产生正弦波,然后通过整形电路将正弦波变换成方波,再由积分电路将方波变成三角波和锯齿波;也可以首先产生三角波—方波,再将三角波变成正弦波或将方波变成正弦波和锯齿波等等。本课题采用先产生方波-三角波和锯齿波,再将三角波变换成正弦波的电路设计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