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直角坐标系典型例题含答案知识讲解

平面直角坐标系典型例题含答案知识讲解
平面直角坐标系典型例题含答案知识讲解

平面直角坐标系

一、知识点复习

1.有序数对:有顺序的两个数a 与b 组成的数对,记作),(b a 。注意a 与b 的先后顺序对位置的影响。

2.平面直角坐标系

(1)定义:在同一平面内画两条相互垂直并且原点重合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这个平面叫做坐标平面。

(2)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通常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点A ,过点A 作横轴的垂线,垂足在横轴上的坐标为a ,过点A 作纵轴的垂线,垂足在纵轴上的坐标为b ,有序实数对),(b a 叫做点A 的坐标,其中

a 叫横坐标,

b 叫做纵坐标。

3.各象限内的点与坐标轴上的点的坐标特征:

4. 特殊位置点的特殊坐标

5.对称点的坐标特征:

6.点到坐标轴的距离:

点)

,

(y

x

P到X轴距离为y,到y轴的距离为x。

7.点的平移坐标变化规律:简单记为“左减右加,上加下减”

二、典型例题讲解

考点1:点的坐标与象限的关系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 (-2,3)在第( )象限. A .一 B .二 C .三 D .四

2.若点)2,(-a a P 在第四象限,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02<<-a

B.20<

C.2>a

D.0

1.点)1,3(++m m P 在x 轴上,则P 点坐标为( ) A .)2,0(- B.)0,2( C.)0,4( D.)4,0(-

2.已知点)12,(-m m P 在y 轴上,则P 点的坐标是 。

3.若点P(x,y)的坐标满足xy=0(x≠y),则点P必在()

A.原点上 B.x轴上 C.y轴上 D.x轴上或y轴上(除原点)

考点3:对称点的坐标

1.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与点)3

,2(-关于原点中心对称的点是()

A.)2,3

(- D.(2,3)

,3(- C.)3,2

(- B.)2

2.已知点A的坐标为(-2,3),点B与点A关于x轴对称,点C与点B关于y轴对称,则点C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A.(2,-3) B.(-2,3) C.(2,3) D.(-2,-3)

3.若坐标平面上点P(a,1)与点Q(-4,b)关于x轴对称,则()

A.a=4,b=-1 B.a=-4,b=1 C.a=-4,b=-1 D.a=4,b=1

考点4:点的平移

1.已知点A(-2,4),将点A往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往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点A′,则点A′的坐标是()

A.(-5,6) B.(1,2) C.(1,6) D.(-5,2)

2.已知A(2,3),其关于x轴的对称点是B,B关于y轴对称点是C,那么相当于将A经过()的平移到了C.

A.向左平移4个单位,再向上平移6个单位

B.向左平移4个单位,再向下平移6个单位

C.向右平移4个单位,再向上平移6个单位

D.向下平移6个单位,再向右平移4个单位

3.如图,A,B的坐标为(2,0),(0,1),若将线段AB平移至A1B1,则a+b的值为()

A.2 B.3 C.4 D.5

考点5:点到坐标轴的距离

1.点M(-3,-2)到y轴的距离是()

A.3 B.2 C.-3 D.-2

2.点P到x轴的距离是5,到y轴的距离是6,且点P在x轴的上方,则P点的坐标

为.

考点6:平行于x轴或y轴的直线的特点

1.如图,AD∥BC∥x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与D的横坐标相同 B.C与D的横坐标相同

C.B与C的纵坐标相同 D.B与D的纵坐标相同

2.已知点A(m+1,-2)和点B(3,m-1),若直线AB∥x轴,则m的值为()

A.2 B.-4 C.-1 D.3

3.已知点M(-2,3),线段MN=3,且MN∥y轴,则点N的坐标是()

A.(-2,0) B.(1,3)

C.(1,3)或(-5,3) D.(-2,0)或(-2,6)

考点7:角平分线的理解

1.已知点A(3a+5,a-3)在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上,则a= .

考点8:特定条件下点的坐标

1.如图,已知棋子“车”的坐标为(﹣2,3),棋子“马”的坐标为(1,3),则棋子“炮”的坐标为()

A.(3,2)B.(3,1)C.(2,2)D.(﹣2,2)

考点9:面积的求法(割补法)

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下列3个点:A(-1,0),B(3,-1),C(4,3);( 2)顺次连接A,B,C,组成△ABC,求△ABC的面积.

参考答案:(1)略(2)8.5

2.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D的四个点的坐标分别为(0,2)(1,0)(6,2)(2,4),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

3.在图中A(2,-4)、B(4,-3)、C(5,0),求四边形ABCO的面积.

考点10:根据坐标或面积的特点求未知点的坐标

1.已知A(a,0)和B点(0,10)两点,且AB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等于20,则a

的值为()

A.2 B.4 C.0或4 D.4或-4

2.如图,已知:)4,5

B、)2,0(

-

C。

A、)2

(-

,2

(-

(1)求ABC

?的面积;

(2)y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PBC

?的面积相等,若存在求出P点的坐标,若

?面积与ABC

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考点11:有规律的点的坐标

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动点从原点O出发,按向上,向右,向下,向右的方向不断地移动,每次移动一个单位,得到点A1(0,1),A2(1,1),A3(1,0),A4(2,0),…

(n为自然数)的坐标为(用n表示).

那么点A4n

+1

2.一个质点在第一象限及x轴、y轴上运动,在第一秒钟,它从原点运动到(0,1),然后接着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运动,即(0,0)→(0,1)→(1,1)→(1,0)→…,且每秒移动一个单位,那么第35秒时质点所在位置的坐标是.

三、课后作业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点中位于第四象限的点是( )

A .(3,4)

B .(-3,4)

C .(3,-4)

D .(-3,-4) 2.已知a >0,b <0,那么点P (a ,b )在第( )象限. A .一 B .二 C .三 D .四 3.点)1,2(-M 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

A.)1,2(--

B.)1,2(

C.)1,2(-

D.)2,1(-

4.若点A (3-m ,n+2)关于原点的对称点B 的坐标是(-3,2),则m ,n 的值为( ) A .m=-6,n=-4 B .m=O ,n=-4 C .m=6,n=4 D .m=6,n=-4 5.若点P (x ,y )的坐标满足xy=0,则点P 的位置是( )

A .在x 轴上

B .在y 轴上

C .是坐标原点

D .在x 轴上或在y 轴上

6.若点N 在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且点N 到y 轴的距离为2,则点N 的坐标是( ) A .(2,2) B .(-2,-2) C .(2,2)或(-2,-2) D .(-2,2)或(2,-2)

7. 点(2,3),(1,0),(0,-2),(0,0),(-3,2)中,不属于任何象限的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8. 将△ABC 的三个顶点的横坐标乘以-1,纵坐标不变,则所得图形( ) A .与原图形关于y 轴对称 B .与原图形关于x 轴对称 C .与原图形关于原点对称 D .向x 轴的负方向平移了一个单位

9.点P (﹣2,﹣3)向左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则所得到的点的坐标为( ) A .(﹣3,0) B .(﹣1,6) C .(﹣3,﹣6) D .(﹣1,0) 10.若点P (a ,-b )在第三象限,则M (ab ,-a )应在(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二、填空题

11.已知点)12,(-m m P 在y 轴上,则P 点的坐标是 。

12.在如图所示的象棋盘上,若“将”位于点(1,-2)上,“象”位于点(3,-2)上,则“炮”位于点 上。

1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2,a),B(b,3),点A在点B的左边,已知AB=3,且AB ∥x轴,则a= ;b= 。

三、解答题

14.已知点P(-3a-4,2+a),解答下列各题:

(1)若点P在x轴上,则点P的坐标为;

(2)若Q(5,8),且PQ∥y轴,则点P的坐标为;

(3)若点P在第二象限,且它到x轴、y轴的距离相等,求a2018+2018的值.

15.如图,直角坐标系中,△ABC的顶点都在网格点上,其中,C点坐标为(1,2).

(1)写出点A、B的坐标:A( , ),B( , );

(2)将△ABC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A′B′C′,则A′B′C′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是A′(,)、B′(,)、C′(,).

(3)△ABC的面积为.

四、典型例题讲解

考点1:点的坐标与象限的关系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 (-2,3)在第( )象限. B .一 B .二 C .三 D .四 参考答案:B

2.若点)2,(-a a P 在第四象限,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B. 02<<-a B.20<

C.2>a

D.0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 (-2,12+x )所在的象限是(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参考答案:B

考点2:点在坐标轴上的特点

1.点)1,3(++m m P 在x 轴上,则P 点坐标为( ) A .)2,0(- B.)0,2( C.)0,4( D.)4,0(- 参考答案:B

2.已知点)12,(-m m P 在y 轴上,则P 点的坐标是 。

参考答案:)1

,0(-

3.若点P(x,y)的坐标满足xy=0(x≠y),则点P必在()

A.原点上 B.x轴上 C.y轴上 D.x轴上或y轴上(除原点)

参考答案:D

考点3:对称点的坐标

1.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与点)3

,2(-关于原点中心对称的点是()

A.)2,3

,3(- C.)3,2

(- D.(2,3)

(- B.)2

参考答案:C

2.已知点A的坐标为(-2,3),点B与点A关于x轴对称,点C与点B关于y轴对称,则点C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A.(2,-3) B.(-2,3) C.(2,3) D.(-2,-3)

参考答案:C

3.若坐标平面上点P(a,1)与点Q(-4,b)关于x轴对称,则()

B.a=4,b=-1 B.a=-4,b=1 C.a=-4,b=-1 D.a=4,b=1

参考答案:C

考点4:点的平移

1.已知点A(-2,4),将点A往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往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点A′,则点A′的坐标是()

A.(-5,6) B.(1,2) C.(1,6) D.(-5,2)

参考答案:A

2.已知A(2,3),其关于x轴的对称点是B,B关于y轴对称点是C,那么相当于将A经过()的平移到了C.

A.向左平移4个单位,再向上平移6个单位

B.向左平移4个单位,再向下平移6个单位

C.向右平移4个单位,再向上平移6个单位

D.向下平移6个单位,再向右平移4个单位

参考答案:B

3.如图,A,B的坐标为(2,0),(0,1),若将线段AB平移至A1B1,则a+b的值为()

A.2 B.3 C.4 D.5

参考答案:A

考点5:点到坐标轴的距离

参考答案:D

考点6:平行于x轴或y轴的直线的特点

1.如图,AD∥BC∥x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A与D的横坐标相同 B.C与D的横坐标相同

C.B与C的纵坐标相同 D.B与D的纵坐标相同

参考答案:C

2.已知点A(m+1,-2)和点B(3,m-1),若直线AB∥x轴,则m的值为()A.2 B.-4 C.-1 D.3

参考答案:C

3.已知点M(-2,3),线段MN=3,且MN∥y轴,则点N的坐标是()

A.(-2,0) B.(1,3)

C.(1,3)或(-5,3) D.(-2,0)或(-2,6)

参考答案:D

考点7:角平分线的理解

1.如图,已知棋子“车”的坐标为(﹣2,3),棋子“马”的坐标为(1,3),则棋子“炮”的坐标为()

A.(3,2)B.(3,1)C.(2,2)D.(﹣2,2)

参考答案:A

考点9:面积的求法(割补法)

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下列3个点:A(-1,0),B(3,-1),C(4,3);( 2)顺次连接A,B,C,组成△ABC,求△ABC的面积.

参考答案:(1)略(2)8.5

2.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D的四个点的坐标分别为(0,2)(1,0)(6,2)(2,4),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

参考答案:12

3.在图中A(2,-4)、B(4,-3)、C(5,0),求四边形ABCO的面积.

参考答案:12.5

考点10:根据坐标或面积的特点求未知点的坐标

1.已知A(a,0)和B点(0,10)两点,且AB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等于20,则a

的值为()

A.2 B.4 C.0或4 D.4或-4

参考答案:D

2.如图,已知:)4,5

B、)2,0(

-

C。

(-

A、)2

,2

(-

(3)求ABC

?的面积;

(4)y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PBC

?的面积相等,若存在求出P点的坐标,若

?面积与ABC

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考点11:有规律的点的坐标

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动点从原点O出发,按向上,向右,向下,向右的方向不断地移动,每次移动一个单位,得到点A1(0,1),A2(1,1),A3(1,0),A4(2,0),…

(n为自然数)的坐标为(用n表示).

那么点A4n

+1

2.一个质点在第一象限及x轴、y轴上运动,在第一秒钟,它从原点运动到(0,1),然后接着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运动,即(0,0)→(0,1)→(1,1)→(1,0)→…,且每秒移动一个单位,那么第35秒时质点所在位置的坐标是.

三、课后作业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点中位于第四象限的点是()

A.(3,4) B.(-3,4) C.(3,-4) D.(-3,-4)

参考答案:C

2.已知a>0,b<0,那么点P(a,b)在第()象限.

A.一 B.二 C.三 D.四

参考答案:D

3.点)1,2

M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

A.)1

,1(-

- B.)1,2( C.)1

,2(- D.)2

,2

(-

参考答案:A

4.若点A(3-m,n+2)关于原点的对称点B的坐标是(-3,2),则m,n的值为()A.m=-6,n=-4 B.m=O,n=-4 C.m=6,n=4 D.m=6,n=-4

参考答案:B

5.若点P(x,y)的坐标满足xy=0,则点P的位置是()

A.在x轴上 B.在y轴上 C.是坐标原点 D.在x轴上或在y轴上

参考答案:D

6.若点N在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且点N到y轴的距离为2,则点N的坐标是()A.(2,2) B.(-2,-2)

C.(2,2)或(-2,-2) D.(-2,2)或(2,-2)

参考答案: C

9.点(2,3),(1,0),(0,-2),(0,0),(-3,2)中,不属于任何象限的有()A.1个 B.2个 C.3个 D.4个

参考答案:C

10.将△ABC的三个顶点的横坐标乘以-1,纵坐标不变,则所得图形()

B.与原图形关于y轴对称 B.与原图形关于x轴对称

C.与原图形关于原点对称 D.向x轴的负方向平移了一个单位

参考答案:A

9.点P(﹣2,﹣3)向左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则所得到的点的坐标为()A.(﹣3,0) B.(﹣1,6) C.(﹣3,﹣6) D.(﹣1,0)

参考答案:A

10.若点P(a,-b)在第三象限,则M(ab,-a)应在()

B.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参考答案:B

二、填空题

11.已知点)1

2,

m

P在y轴上,则P点的坐标是。

m

(-

参考答案:)1

,0(-

12.在如图所示的象棋盘上,若“将”位于点(1,-2)上,“象”位于点(3,-2)上,则“炮”位于点上。

参考答案:(-2,1)

1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2,a),B(b,3),点A在点B的左边,已知AB=3,且AB ∥x轴,则a= ;b= 。

参考答案:a= 3 ;b= 1。

五、解答题

14.已知点P(-3a-4,2+a),解答下列各题:

(1)若点P在x轴上,则点P的坐标为;

(2)若Q(5,8),且PQ∥y轴,则点P的坐标为;

(3)若点P在第二象限,且它到x轴、y轴的距离相等,求a2018+2018的值.

参考答案:(1)(2,0);(2)(5,5)(3)2019

15.如图,直角坐标系中,△ABC的顶点都在网格点上,其中,C点坐标为(1,2).

(1)写出点A、B的坐标:A( , ),B( , );

(2)将△ABC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A′B′C′,则A′B′C′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是A′(,)、B′(,)、C′(,).

(3)△ABC的面积为.

参考答案:(1)A(2,-1)、B(4,3)

(2)A′(0,0)、B′(2,4)、C′(-1,3)(3)5

2016年广东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经典100题(附答案)

广东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经典100题 试题1: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是()。 A: 提高国民素质 B: 发展科学教育 C: 加强道德建设 D: 培养“四有”新人 答案: D 试题2: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基础是()。 A: 实事求是原则 B: 伸张正义原则 C: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实力原则 答案: C 试题3:“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是指()。 A: 通过发动革命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B: 当生产关系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时候以推翻统治阶级的社会变革对生产力发展有重大作用 C: 凡当生产关系制约生产力的时候,就必须发动革命,打破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D: 以上均不对 答案: B 试题4:社会主义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 A: 根本动力 B: 主题 C: 直接动力 D: 中心 答案: C 试题5:“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 A: 指导方针 B: 基本方针 C: 战略方针 D: 以上答案都不对 答案: C 试题6:在()的报告中、将“一国两制”的构想作为基本国策。 A: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B: 六届人大二次会议

C: 党的十三大 D: 党的十四大 答案: B 试题7:1955年,()代表党和国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可能。 A: 毛泽东 B: 周恩来 C: 邓小平 D: 叶剑英 答案: B 试题8: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 A: 内容 B: 目标 C: 指导方针 D: 基本方针 答案: B 试题9: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统治,维护世界和平,是()。 A: 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B: 我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 C: 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D: 我国对外政策的纲领 答案: D 试题10: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改革从()开始。 A: 城市 B: 边远地区 C: 农村 D: 北京 答案: C 试题11:改革的实质和目的是()。 A: 否定或取消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B: 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 C: 实现现代化军事强国的战略目标 D: 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答案: B 试题12: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表现为()。

(完整版)3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点及经典练习题

平面直角坐标系 一、本章的主要知识点 (一)有序数对:有顺序的两个数a 与b 组成的数对。 1、记作(a ,b ); 2、注意:a 、b 的先后顺序对位置的影响。 (二)平面直角坐标系 1、历史:法国数学家笛卡儿最早引入坐标系,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图形 ; 2、构成坐标系的各种名称; 3、各种特殊点的坐标特点。 (三)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1、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 2、用坐标表示平移。 二、平行于坐标轴的直线的点的坐标特点: 平行于x 轴(或横轴)的直线上的点的纵坐标相同; 平行于y 轴(或纵轴)的直线上的点的横坐标相同。 三、各象限的角平分线上的点的坐标特点: 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横纵坐标相同; 第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横纵坐标相反。 四、与坐标轴、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特点: 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关于y 轴对称的点的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 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横坐标、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 五、特殊位置点的特殊坐标: 一、判断题 (1)坐标平面上的点与全体实数一一对应( ) (2)横坐标为0的点在 轴上( ) (3)纵坐标小于0的点一定在轴下方( ) (4)到 轴、 轴距离相等的点一定满足横坐标等于纵坐标( ) 坐标轴上 点P (x ,y ) 连线平行于 坐标轴的点 点P (x ,y )在各象限 的坐标特点 象限角平分线上 的点 X 轴 Y 轴 原点 平行X 轴 平行Y 轴 第一象限 第二象限 第三象限 第四象限 第一、 三象限 第二、四象限 (x,0) (0,y) (0,0) 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不同 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不同 x >0 y >0 x <0 y >0 x <0 y <0 x >0 y <0 (m,m) (m,-m) P (x ,y ) P (x ,y -a ) P (x -a ,y ) P (x +a ,y ) P (x ,y +a ) 向上平移a 个单位 向下平移a 个单位 向右平移a 个单位 向左平移a 个单位

电路各章习题及答案

各章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 1 .举例说明什么是测控? 答:(1) 测控例子: 为了确定一端固定的悬臂梁的固有频率,我们可以采用锤击法对梁进行激振,再利用压电传感器、电荷放大器、波形记录器记录信号波形,由衰减的振荡波形便可以计算出悬臂梁的固有频率。 (2)结论: 由本例可知:测控是指确定被测对象悬臂梁的属性—固有频率的全部操作,是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激振、拾振、记录、数据处理等,获取悬臂梁固有频率的信息的过程。 2. 测控技术的任务是什么? 答:测控技术的任务主要有: 通过模型试验或现场实测,提高产品质量; 通过测控,进行设备强度校验,提高产量和质量; 监测环境振动和噪声,找振源,以便采取减振、防噪措施; 通过测控,发现新的定律、公式等; 通过测控和数据采集,实现对设备的状态监测、质量控制和故障诊断。 3. 以方框图的形式说明测控系统的组成,简述主要部分的作用。 测控系统方框图如下:

(2)各部分的作用如下: ●传感器是将被测信息转换成某种电信号的器件; ●信号的调理是把来自传感器的信号转换成适合传输和处理的形式; ●信号处理环节可对来自信号调理环节的信号,进行各种运算、滤波 和分析; ●信号显示、记录环节将来自信号处理环节的信号显示或存贮。 ●模数(A/D)转换和数模(D/A)转换是进行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相互转换,以 便用计算机处理。 4.测控技术的发展动向是什么? 传感器向新型、微型、智能型方向发展; 测控仪器向高精度、多功能、小型化、在线监测、性能标准化和低价格发展; 参数测量与数据处理向计算机为核心发展; 5. A precise optional signal source can control the output power level to within 1%. A laser is controlled by an input current to yield the power output. A microprocessor controls the input current to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二次根式典型例题讲解+练习及答案(提高).doc

【若缺失公式、图片现象属于系统读取不成功,文档内容齐全完整,请放心下载。】 二次根式(提高) 责编:常春芳 【学习目标】 1、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了解被开方数是非负数的理由. 2、理解并掌握下列结论:,,,并利用它们进 行计算和化简. 【要点梳理】 要点一、二次根式及代数式的概念 1.二次根式:一般地,我们把形如(a ≥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称为二次根号. 要点诠释: 二次根式的两个要素:①根指数为2;②被开方数为非负数. 2.代数式:形如5,a ,a+b ,ab ,,x 3,这些式子,用基本的运算符号(基本运算包括加、减、乘、除、乘方、开方)把数和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起来的式子,我们称这样的式子为代数式. 要点二、二次根式的性质 1、 ; 2.; 3. . 要点诠释: 1.二次根式(a ≥0)的值是非负数。一个非负数可以写成它的算术平方根的形式, 即2()(0a a a =≥). 2.2a 与2()a 要注意区别与联系:1)a 的取值范围不同,2()a 中a ≥0,2a 中a 为任意值. 2)a ≥0时,2()a =2a =a ;a <0时,2()a 无意义,2a =a -. 【典型例题】 类型一、二次根式的概念 1.当x 是__________时,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答案】 x ≥- 且x ≠-1 【解析】依题意,得23010≥①≠②x x +??+?

由①得:x ≥- 由②得:x ≠-1 当x ≥-且x ≠-1时,+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总结升华】本题综合考查了二次根式和分式的概念. 举一反三: 【变式】(2015?随州)若代数式11x x +-有意义,则实数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1 B. x ≥0 C. x≠0 D. x ≥0且x≠1 【答案】D 提示:∵代数式 +有意义, ∴, 解得x ≥0且x ≠1. 类型二、二次根式的性质 2.根据下列条件,求字母x 的取值范围: (1) ; (2). 【答案与解析】(1) (2) 【总结升华】二次根式性质的运用. 举一反三: 【:二次根式及其乘除法(上)例1(1)(2)】 【变式】x 取何值时,下列函数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1)y=x --1 1+x ,___________________;(2)y=222+-x x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01001x x x x -+≠∴≠-Q ≥,≤且 (2)22 22(1)10,x x x x -+=-+>∴Q 为任意实数. 3. (2016?潍坊)实数a ,b 在数轴上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a |+ 的结果是( ) A .﹣2a +b B .2a ﹣b C .﹣b D .b 【思路点拨】直接利用数轴上a ,b 的位置,进而得出a <0,a ﹣b <0,再利用绝对值以及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得出答案.

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含答案

2018年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党的十八大提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 A.小康社会 B.民主社会 C.发达国家 D.现代化国家 【答案】A 2.2017年2月17日,二十国集团外长会议在()闭幕。在为期两天的会议期间,与会代表讨论了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维护和平、加选与非洲合作等议题。 A.波斯 B.杭州 C.大阪 D.慕尼黑 【答案】A 3.习强调的“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与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一致的。 A.以人文本 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C.实现共产主义 D.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答案】B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A.兴国之魂 B.思想指针 C.发展指南 D.兴国之要 【答案】A 5.在每年3月份举行的全国人大会议上,都要有()作《政府工x作报告》。 A.国家主席 B.国务院总理 C.中共中央总书记 D.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答案】B

6.政府职能的行使由()授予并受其监督。 A.行政机关 B.司法机关 C.立法机关 D.中央政府 【答案】C 7.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决定我国公共组织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 A.为人民服务 B.为工人阶级服务 C.为统治阶级服务 D.为人类服务 【答案】A 8.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适当的组织形式是()。 A.“三权分立”制度 B.民主集中制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答案】C 9.()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 A.四化同步 B.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梯次推进战略 D.五位一体 【答案】D 10.转变政府职能的根本途径是()。 A.加强宏观调控 B.完善市场体系 C.实行政企分开 D.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答案】C 11.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

(完整版)七年级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点大全

初七年级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点大全 1、有序数对:我们把这种有顺序的两个数a与b组成的数队,叫做有序数对。 2、平面直角坐标系:我们可以在平面内画两条互相垂直、原点重合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 水平的数轴称为x轴或横轴,习惯上取向右为正方向 竖直的数轴称为y轴或纵轴,取向上方向为正方向 两坐标轴的交战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3、象限: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象限 第一象限:x>0,y>0 第二象限:x<0,y>0 第三象限:x<0,y<0 第四象限:x>0,y<0 横坐标轴上的点:(x,0) 纵坐标轴上的点:(0,y) 4、距离问题:点(x,y)距x轴的距离为y的绝对值 距y轴的距离为x的绝对值 坐标轴上两点间距离:点A(x1,0)点B(x2,0),则AB距离为x1-x2的绝对值 点A(0,y1)点B(0,y2),则AB距离为y1-y2的绝对值 5、绝对值相等的代数问题:a与b的绝对值相等,可推出 1)a=b或者 2)a=-b 6、角平分线问题 若点(x,y)在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则x=y 若点(x,y)在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则x=-y 7、对称问题:一点关于x轴对称,则x同y反 关于y轴对称,则y同x反 关于原点对称,则x反y反 8、距离问题:坐标系上点(x,y)距原点距离为 坐标系中任意两点(x1,y1),(x2,y2)之间距离为 9、中点坐标:点A(x1,0)点B(x2,0),则AB中点坐标为 10、平移: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x,y)向右平移a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a,y) 向左平移a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a,y) 向上平移b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y+b) 向下平移b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y-b) 1

模拟电路典型例题讲解

3.3 频率响应典型习题详解 【3-1】已知某放大器的传递函数为 试画出相应的幅频特性与相频特性渐近波特图,并指出放大器的上限频率f H ,下限频率f L 及中频增益A I 各为多少? 【解】本题用来熟悉:(1)由传递函数画波特图的方法;(2)由波特图确定放大器频响参数的方法。 由传递函数可知,该放大器有两个极点:p 1=-102rad/s ,p 2=-105rad/s 和一个零点z =0。 (1)将A (s )变换成以下标准形式: (2)将s =j ω代入上式得放大器的频率特性: 写出其幅频特性及相频特性表达式如下: 对A (ω)取对数得对数幅频特性: (3)在半对数坐标系中按20lg A (ω)及φ(ω)的关系作波特图,如题图3.1所示。

由题图3.1(a )可得,放大器的中频增益A I =60dB ,上限频率f H =105/2π≈15.9kHz , 下限频率f L =102/2π≈15.9Hz 。 【3-2】已知某放大器的频率特性表达式为 试问该放大器的中频增益、上限频率及增益带宽积各为多少? 【解】本题用来熟悉:由放大器的频率特性表达式确定其频率参数的方法。 将给出的频率特性表达试变换成标准形式: 则 当ω = 0时,A (0) =200,即为放大器的直流增益(或低频增益)。 当ω =ωH 时, ωH =106rad/s 相应的上限频率为 由增益带宽积的定义可求得:GBW=│A (0)·f H │≈31.84MHz 思考:此题是否可用波特图求解? 【3-3】已知某晶体管电流放大倍数β的频率特性波特图如题图3.2(a )所示,试写出β的频率特性表达式,分别指出该管的ωβ、ωT 各为多少?并画出其相频特性的渐近波特图。

公共基础知识中科技常识典型例题.docx

公共基础知识中科技常识典型例题 1.遗传物资的载体是() 。 A.核酸 B.基因 D.染色体 2.判定一零碎是不是同其他零碎处于互为热均衡的标记是()。 A.压力 B.温度 D.动体 3.今世科技成长的两种情势是() 。 A.冲破和融会 B.超出和融会 D.冲破和接收 4.我们常听386,486,586 的说法 ,这是人们对计较机型号的称号,你能说出 X86 详细指甚么 ?() A.硬盘容量 B.显示器种别 C.软件运转速度 D.CPU 的型号 5.在太阳系中 ,离太阳比来的行星是()。 A.火星 B.金星 D.水星 6.() 代表了古希腊数学最高成绩。 A.毕达哥拉斯的《天然哲学的数学道理》 B.欧几里德的《几何本来》 D..培根的《新东西》 7.我国平易近间称之为“扫帚星”的星体是()。 A.水星 B.金星 D.火星 8.下年夜雨的时辰,闪电一过 ,接着就要打雷,这类景象的诠释是()。 A.雷声是在闪电后发生的 B.雷声是闪电的从属物 D.打雷天然而然随着闪电 9.廓清的石灰水用口吹过以后,便会变得混浊,其缘由是 ()。 A.呼出的气体中含一氧化碳

B.呼出的气体中不含氯气 D.呼出的气体含有二氧化碳 10.计较机主机不包罗() 。 A. 中心处置单位CPU B. 输人 /输入装备 C.主板 /板卡 D.内存储器 11.被东方称之为“物理学之父”的迷信家是 () A.阿基米德 B.欧几里德 D.伽利略 12.克隆手艺属于生物手艺中的() A.遗传工程 B.细胞工程 D.化学工程 13.天下上第一台电子计较机发生于() A.1944 年 B.1945 年 C.1946 年 D.1954 年 14.应用试管喷鼻蕉手艺来推行良好喷鼻蕉种类,这类手艺属于() A.基因工程 B.细胞工程 D.发酵工程 15.绝对论的提出者是() 。 A.霍金 B.爱因斯坦 D.居里夫人 16.19 世纪天然迷信的三年夜发现不包罗() A.细胞学说的成立 B.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的发现 D.达尔文退化论的创建 17.在中国的地动探测史中,有一个驰誉中外的地动探测仪,是 () 。 A.浑天仪 B.候风地震仪 D.古代地震仪 l8. 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资是()。

(完整版)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点归纳.doc

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点归纳 1 、 在平面内,两条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组成了平面直角坐标系; 2 、 坐标平面上的任意一点 P 的坐标,都和惟一的一对 有序实数对 ( a,b ) 一一对应;其中, a 为横坐标, b 为纵坐标坐标; 3 、 x 轴上的点,纵坐标等于 0 ; y 轴上的点,横坐标等于 0 ; Y 坐标轴上的点 不属于 任何象限; b P(a,b) 4 、四个象限的点的坐标具有如下特征: 1 象限 横坐标 x 纵坐标 y -3 -2 -1 0 1 a x -1 第一象限 正 正 -2 第二象限 负 正 -3 第三象限 负 负 第四象限 正 负 小结:( 1 )点 P ( x, y )所在的象限 横、纵坐标 x 、 y 的取值的正负性; ( 2 )点 P ( x, y )所在的数轴 横、纵坐标 x 、 y 中必有一数为零; y 5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 P (a,b) ,则 a 点 P 到 x 轴的距离为 b P ( a, b ) (1 ) b ; ( 2 )点 P 到 y 轴的距离为 a ; (3 ) 点 P 到原点 O 的距离为 PO = a 2 b 2 b 6 、平行直线上的点的坐标特征: O a x a) 在与 x 轴平行的直线上, 所有点的纵坐标相等; Y A B 点 A 、 B 的纵坐标都等于 m ; m X b) 在与 y 轴平行的直线上,所有点的横坐标相等; Y C 点 C 、 D 的横坐标都等于 n ; n D X

第五章组合逻辑电路典型例题分析

第五章 组合逻辑电路典型例题分析 第一部分:例题剖析 例1.求以下电路的输出表达式: 解: 例2.由3线-8线译码器T4138构成的电路如图所示,请写出输出函数式. 解: Y = AC BC ABC = AC +BC + ABC = C(AB) +CAB = C (AB) T4138的功能表 & & Y 0 Y 1 Y 2 Y 3 Y 4 Y 5 Y 6 Y 7 “1” T4138 A B C A 2A 1A 0Ya Yb S 1 S 2 S 30 0 00 0 10 1 00 1 11 0 01 0 11 1 01 1 1 S 1S 2S 31 0 01 0 01 0 01 0 01 0 01 0 01 0 01 0 0 A 2A 1A 0Y 0Y 1Y 2Y 3Y 4Y 5Y 6Y 70 1 1 1 1 1 1 11 0 1 1 1 1 1 11 1 0 1 1 1 1 11 1 1 0 1 1 1 11 1 1 1 0 1 1 11 1 1 1 1 0 1 11 1 1 1 1 1 0 11 1 1 1 1 1 1 0

例3.分析如图电路,写出输出函数Z的表达式。CC4512为八选一数据选择器。 解: 例4.某组合逻辑电路的真值表如下,试用最少数目的反相器和与非门实现电路。(表中未出现的输入变量状态组合可作为约束项) CC4512的功能表 A ? DIS INH 2A 1A 0Y 1 ?0 1 0 0 0 00 00 00 0 0 0 0 00 0 ?????0 0 00 0 10 1 00 1 11 0 0 1 0 11 1 01 1 1 高阻态  0D 0D 1D 2D 3D 4D 5D 6D 7 Z CC4512 A 0A 1A 2 D 0 D 1 D 2 D 3 D 4 D 5 D 6 D 7 DIS INH D 1 D A B C D Y 0 0 0 0 1 0 0 0 1 00 0 1 0 10 0 1 1 00 1 0 0 0 CD AB 00 01 11 1000 1 0 0 101 0 1 0 1 11 × × × ×10 0 1 × × A B 第一步画卡诺图第三步画逻辑电路图

二次根式知识点及典型例题练习

第十六章 二次根式 知识点: 1、二次根式的概念:形如(a ≥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 “”,叫做二次根号,简称根号。根号下面的整体“a ”叫做被开方数。 2、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a ≥0; 二次根式没有意义的条件:a 小于0; 例1、 a +1表示二次根式的条件是______。 例2、已知y=2x -+2x -+5,求x y 的值。 例3、若1a ++1b -=0,求a 2004+b 2004的值。 例4、 当x ______时,12--x 有意义,当x ______时,3 1+x 有意义。 例5、若无意义2+x ,则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例6、(1)当x 是多少时,31x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2)当x 是多少时, 2x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3x 呢? 3、二次根式的双重非负性: ≥0;a ≥0 。 例1、 已知+ =0,求x,y的值. 例2、 若实数a、b满足 +=0,则2b-a+1=___. 例3、 已知实a满足,求a-2010的值. 例4、 在实数范围内,求代数式 的值. 例5、 设等式=在实数范围内成立,其中a、x、y是两两不同的实数,求的值. 例6、已知9966 x x x x --=--,且x 为偶数,求(1+x )22541x x x -+-的值. 4、二次根式的性质: (3)

例1、(1) ()25.1=________ (2) ()252 =________ (3) ()2 2.0-=________ (4) 272??? ? ??=________ 例2、化简 (1)9=_____ (2)2(4)-=_____ (3)25=_____ (4)2 52??? ??--=_____ (4)2(3)- =_____ 例3.(1)若2a =a ,则a 可以是什么数? (2)若2a =-a ,则a 是什么数? (3)2a >a ,则a 是什么数? 例4.当x>2,化简2(2)x --2(12)x -. 5、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 (a ≥0,b ≥0)即两个非负数的积的算术平方根,等于积中各因式的 算术平方根的积。 , 6、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 (a ≥0,b >0) 商的算术平方根,等于被除式的算术平方根除以除式的算术平方根。 。 例1、计算 (1)57 (2139(3927 (412 6 例2、化简 (1916?(21681?(3229x y (4)54

公共基础知识宪法经典练习题及答案

公共基础知识宪法经典练习题 1)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有(ABCD )。(多选提) A: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B: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C:监督其他国家机关的工作D:决定国家重大问提 2)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有(ABCD )。(多选提) A:民主集中制原则B:社会主义法制原则C:精简和实行工作责任制原则D:密切联系群众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原则 3)国家机构按其行使职权的性质不同可以分为(ABD )。(多选提) A:立法机关B:行政机关C:咨询机关D:司法机关 4)我国公民在家庭生活方面对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应尽的义务主要包括(ACD )。 (多选提) A:实行计划生育B:实行男女平等C: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D:赡养扶助父母 5)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权利和自由的广泛性表现在(AC )。(多选提) A:享有权利和自由的主体非常广泛B:承担和履行义务的主体非常广泛C:权利和自由的范围十分广泛D:保障权利和自由实现的条件非常充分 6)下列命提中,错误的提法有(BC )。(多选提) A:国籍主要是因出生和因加入而取得B:“公民”是与敌人相对应的政治概念C:人民是指具有某个国家国籍的个人,它是一个法律概念。D:国籍是国家对侨民实行外交保护的法律依据 7)下列财产中,可以成为公民个人合法财产的有(ACD )。(多选提) A: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B:森林等自然资源C:法律允许的生产资料D:林木、文物、图书等 8)特别行政区与其他普通行政区域相比其特点在于(AC )。(多选提) A:依法律规定在相当长期限内不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和政策,原有社会经济制度、生活方式予以保留B:享有独立的外交权C:享有高度的自治权D: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 9)我国民族自治地方不同于一般省、市、县的特点主要在于(BD )。(多选提) A:具有独立B:享有极广泛的自治权C:经济、文化等发展相对比较落后D:主要由本民族人员组成自治机关 10)属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主要内容的有(ACD )。(多选提) A:人民选派代表组成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行使权力的机关B: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C:其他国家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受它监督,向它负责D:人大常委会向本级人大负责

初中七年级下册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点

初中七年级下册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点 初中七年级下册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点 一、目标与要求 1.解有序数对的应用意义,了解平面上确定点的常用方法。 3.掌握坐标变化与图形平移的关系;能利用点的平移规律将平面 图形进行平移;会根据图形上点的坐标的变化,来判定图形的移动过程。 4.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数形结合的意识。 5.坐标表示平移体现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在数学中的应用。 二、重点 掌握坐标变化与图形平移的关系; 有序数对及平面内确定点的方法。 三、难点 利用坐标变化与图形平移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利用有序数对表示平面内的点。 四、知识框架 五、知识点、概念总结 1.有序数对:用含有两个数的词表示一个确定的位置,其中各个数表示不同的含义,我们把这种有顺序的两个数a与b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记作(a,b)其中a表示横轴,b表示纵轴。 2.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同一个平面上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两条数轴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简称为直角坐标系。通常,两条数轴

分别置于水平位置与垂直位置,取向右与向上的方向分别为两条数 轴的正方向。水平的数轴叫做X轴或横轴,竖直的数轴叫做Y轴或 纵轴,X轴或Y轴统称为坐标轴,它们的公共原点O称为直角坐标 系的原点。 3.横轴、纵轴、原点:水平的数轴称为x轴或横轴;竖直的数轴 称为y轴或纵轴;两坐标轴的'交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4.坐标:对于平面内任一点P,过P分别向x轴,y轴作垂线, 垂足分别在x轴,y轴上,对应的数a,b分别叫点P的横坐标和纵 坐标。 5.象限:两条坐标轴把平面分成四个部分,右上部分叫第一象限,按逆时针方向一次叫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坐标轴上的 点不在任何一个象限内。 6.特殊位置的点的坐标的特点 (1)x轴上的点的纵坐标为零;y轴上的点的横坐标为零。 (2)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横、纵坐标相等;第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横、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3)在任意的两点中,如果两点的横坐标相同,则两点的连线平 行于纵轴;如果两点的纵坐标相同,则两点的连线平行于横轴。 (4)点到轴及原点的距离。 点到x轴的距离为|y|;点到y轴的距离为|x|;点到原点的距离为 x的平方加y的平方再开根号; 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称点的特点 (2)关于y成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横反纵同) (3)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的点的坐标,横坐标与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与纵坐标互为相反数。(横纵皆反) 8.各象限内和坐标轴上的点和坐标的规律

电路分析典型习题与解答

中南民族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电路分析典型习题与解答

目录 第一章:集总参数电路中电压、电流的约束关系 (1) 1.1、本章主要内容: (1) 1.2、注意: (1) 1.3、典型例题: (2) 第二章网孔分析与节点分析 (3) 2.1、本章主要内容: (3) 2.2、注意: (3) 2.3、典型例题: (4) 第三章叠加方法与网络函数 (7) 3.1、本章主要内容: (7) 3.2、注意: (7) 3.3、典型例题: (7) 第四章分解方法与单口网络 (9) 4.1、本章主要内容: (9) 4.2、注意: (10) 4.3、典型例题: (10) 第五章电容元件与电感元件 (12) 5.1、本章主要内容: (12) 5.2、注意: (12) 5.3、典型例题: (12) 第六章一阶电路 (14) 6.1、本章主要内容: (14) 6.2、注意: (14)

6.3、典型例题: (15) 第七章二阶电路 (19) 7.1、本章主要内容: (19) 7.2、注意: (19) 7.3、典型例题: (20) 第八章阻抗与导纳 (21) 8.1、本章主要内容: (21) 8.2、注意: (21) 8.3、典型例题: (21) 附录:常系数微分方程的求解方法 (24) 说明 (25)

第一章:集总参数电路中电压、电流的约束关系 1.1、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讲解电路集总假设的条件,描述电路的变量及其参考方向,基尔霍夫定律、电路元件的性质以及支路电流法。 1.2、注意: 1、复杂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的真实方向往往很难确定,电路中只标出参考 方向,KCL,KVL均是对参考方向列方程,根据求解方程的结果的正负与 参考方向比较来确定实际方向. 2、若元件的电压参考方向和电流参考方向一致,为关联的参考方向, 此时元件的吸收功率P吸=UI,或P发=-UI 若元件的电压参考方向和电流参考方向不一致,为非关联的参考方向, 此时元件的吸收功率P吸=-UI,或P发=UI 3、独立电压源的端电压是给定的函数,端电流由外电路确定(一般不为0) 独立电流源的端电流是给定的函数,端电压由外电路确定(一般不为0) 4、受控源本质上不是电源,往往是一个元件或者一个电路的抽象化模型, 不关心如何控制,只关心控制关系,在求解电路时,把受控源当成独立 源去列方程,带入控制关系即可. 5、支路电流法是以电路中b条支路电流为变量,对n-1个独立节点列KCL 方程,由元件的VCR,用支路电流表示支路电压再对m(b-n+1)个网 孔列KVL方程的分析方法.(特点:b个方程,变量多,解方程麻烦)

《二次根式》培优专题之(一)难点指导与典型例题(含答案及解析)

《二次根式》培优专题之一 ——难点指导及典型例题 【难点指导】 1、如果a 是二次根式,则一定有a ≥0;当a ≥0时,必有a ≥0; 2、当a ≥0时,a 表示a 的算术平方根,因此有 ()a a =2;反过来,也可以将一个非负数写成 ()2a 的形式; 3、()2a 表示a 2的算术平方根,因此有a a =2,a 可以是任意实数; 4、区别()a a =2和a a =2 的不同: ( 2a 中的可以取任意实数,()2a 中的a 只能是一个非负数,否则a 无意义. 5、简化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主要有两个途径: (1)因式的内移:因式内移时,若m <0,则将负号留在根号外.即: x m x m 2-=(m <0). (2)因式外移时,若被开数中字母取值范围未指明时,则要进行讨论.即: 6、二次根式的比较: (1)若,则有;(2)若,则有. 说明:一般情况下,可将根号外的因式都移到根号里面去以后再比较大小. < 【典型例题】 1、概念与性质 2、二次根式的化简与计算

例1. 化简a a 1-的结果是( ) A .a - B .a C .-a - D .-a 分析:本题是同学们在做题时常感困惑,容易糊涂的问题.很多同学觉得选项B 形式最简单, 所以选B;还有的同学觉得应有一个负号和原式对应,所以选A 或D;这些都是错误的.本 题对概念的要求是较高的,题中隐含着0a <这个条件,因此原式的结果应该是负值,并 且被开方数必须为非负值. 解:C. 理由如下: { ∵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是1 0a -≥,即0a <, ∴原式= 211 ()()()a a a a a ---=--?-=--.故选C. 例2. 把(a -b )-1 a - b 化成最简二次根式 解: — 例3、先化简,再求值: 11()b a b b a a b ++++,其中a=51+,b=51 -. 3、在实数范围内分解因式 例. 在实数范围内分解因式。(1); (2) ! 4、比较数值 (1)、根式变形法 当0,0a b >>时,①如果a b >a b >a b

公共基础知识典型例题

20XX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卷(B类)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选项中选择最恰当的一项,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相应题号下涂黑所 选答案项的信息点,在试卷上作答一律无效。每题0.8分,共60分。) 1.唯物主义一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 B ) A. 意识的本质问题B.世界的本原问题 C. 事物发展的动力问题D.世界能否认识的问题 2.人在心情愉快时会感到“光阴似箭”,心情抑郁时会感到“度日如年”。这表 明( D ) A. 时间是由人的主观感觉决定的 B.时间随人的感觉的变化而变化 C. 时间的具体特性是可变的 D. 人的时间观念具有相对性 3.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斗争的焦点集中在是否承认( C ) A.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 事物是永恒发展的 C. 事物的内部矛盾D.事物的外部矛盾 4.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 C ) A.联系的观点B.发展的观点 C.实践的观点 D. 科学的观点 5.生产力反映的是( A ) A.人和自然的关系 B. 自然界中物与物的关系 C.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D. 个人和社会的关系 6.英雄史观的理论前提是(B) A.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B.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C.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D.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7.中国近代首先喊出“振兴中华"口号的是( A ) A. 孙中山B.毛泽东 C. 周恩来D.邓小平 8。毛泽东提出,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摹本完成后,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 A ) A.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B. 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C. 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力量 D. 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9. 毛泽东思想形成的主要标志是关于( D ) A.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 B. 武装斗争的理论 C.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领导权的思想 D. 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理论 10.人民解放军解放全国大陆的时间是( D ) A. 1949年10月B.1950年5月 C 1951年5月D.1951年10月 11.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首先要做到( A ) A. 完整地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 B.把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思想区别开来 C. 在实践中发展毛泽东思想 D. 不断捍卫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12.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 B ) A.速度、比例和效率的统一 B. 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统一 C. 科技、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D.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二次根式典型例题和练习题

《二次根式》分类练习题 二次根式的定义: 【例1】下列各式 其中是二次根式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举一反三: 1、下列各式中,一定是二次根式的是( ) A B C D 2中是二次根式的个数有______个 【例2 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 .[来源:学*科*网Z*X*X*K] 举一反三: 1、使代数式 4 3 --x x 有意义的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3 B 、x ≥3 C 、 x>4 D 、x ≥3且x ≠4 2x 的取值范围是 3、如果代数式mn m 1+-有意义,那么,直角坐标系中点P (m ,n )的位 置在(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例3】若y=5-x +x -5+2009,则x+y= 举一反三: 12()x y =+,则 x -y 的值为( ) A .-1 B .1 C .2 D .3 2、若x 、y 都是实数,且y=4x 233x 2+-+-,求 xy 的值 3、当a 1取值最小,并求出这个最小值。 已知a b 是 1 2 a b + +的值。 若3的整数部分是a ,小数部分是b ,则=-b a 3 。 若17 的整数部分为x ,小数部分为y ,求 y x 1 2+ 的值. 知识点二:二次根式的性质 【例4】若()2 240a c --=,则=+-c b a . 举一反三: 1、若0)1(32=++-n m ,则m n +的值为 。 2、已知y x ,为实数,且()02312=-+-y x ,则y x -的值为( ) A .3 B .– 3 C .1 D .– 1 3、已知直角三角形两边x 、y 的长满足|x 2-4|+652+-y y =0,则第三边长为______.

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点归纳

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点归纳 1、在平面内,两条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组成了平面直角坐标系; 2、坐标平面上的任意一点P 的坐标,都和惟一的一对有序实数对 (b a ,) 一一对应;其,a 为横坐标,b 为纵坐标坐标; 3、x 轴上的点,纵坐标等于0;y 轴上的点,横坐标等于0 坐标轴上的点 不属于任何象限; 4、四个象限的点的坐标具有如下特征:

小结:(1)点P ( y x ,)所在的象限横、纵坐标x 、y 的取值的正负性; (2)点P (y x ,)所在的数轴横、纵坐标x 、y 必有一数为零;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已知点P ),(b a ,则(1) 点P 到x 轴的距离 为b ; (2)点P 到y 轴的距离为a ; (3) 点P 到原点O 的距离为PO = 2 2b a + 5、平行直线上的点的坐标特征: a) 在与x 轴平行的直线上, 所有点的纵坐标相等; 点A 、B 的纵坐标都等于m ;

y 点C 、D 的横坐标都等于n ; 6、对称点的坐标特征: a) 点P ),(n m 关于x 轴的对称点为),(1n m P -, 即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P (b a ,) a b x y O X Y A B m B X a b b) 点P ),(n m 关于y 轴的对称点为),(2n m P -, 即纵坐标不变,横坐标互为相反数; 点P ),(n m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3n m P --,即横、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

关于x 关于y 轴对称关于原点对称 7、两条坐标轴夹角平分线上的点的坐标的特征: a) 若点P (n m ,)在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则n m =,即横、纵坐标相等; b) 若点P (n m ,)在第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上,则n m -=,即横、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在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在第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上基本练习: 练习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已知点P (2,5-+m m )在x 轴上,则P 点坐标为 练习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点P ( 4,22 -+m )一定在象限; 练习3:已知点P ( )9,12 --a a 在x 轴的负半轴上,则P 点坐标为 ; 练习4:已知x 轴上一点 A (3,0),y 轴上一点 B (0,b ),且AB=5,则 b 的值为; 练习5:点M (2,-3)关于x 轴的对称点N 的坐标为 ; 关于y 轴的对称点P 的坐标为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Q 的坐标为。

电路各章重点题型解答 第二章

第二章 2-2电路如图所示,其中电阻、电压源和电流源均已给定。求: (1)电压u 2和电流i 2 ; (2)若电阻R 1增大,问对哪些元件的电压、电流有影响?影响如何? 解: (1) S 3232i R R R i += S 323 2222i R R R R i R u += = (2) 若R 1增大,则 R 1上的电压增大,另外,R 1增大时还会影响电 流源电压,因为 S 2R i u u u u 1S -+= 2-4求图示各电路的等效电阻R ab ,其中R 1= R 2=1Ω,R 3= R 4=2Ω,R 5=4Ω,G 1= G 2=1S , R=2Ω。 解: (a)图中R 4短路,原电路等效为 Ω =+ ++=4.4R 1 R 1R 11R R 3215ab (c) 原电路可变换为 i S 3 4 a R 5 (a) b R 3 a b R 2 R 4 ( f ) a b 2Ω

由于21R R =,43R R =,故K 闭合时的等效电阻ab R 与K 打开时的相等。 ()()Ω=++=5.1R R R R R 4231ab (f)将图中1Ω,1Ω,2Ω的Y 形(兰线示之),2Ω,2Ω,1Ω的Y 形分 别转化成等值的△形,则这个等值△形的电阻分别为 Ω= ??? ???++??? ?? ?++=?9202212112121R ab Ω= ??? ???++??? ?? ?++=?21401222221111R ac Ω ==??920 R R ab bc 则该电路的等效电阻为 Ω=++??? ??+?= +?+ +? ??? ??+?+=? ???????269.11920 214092019202140920R 2R 2R R R 2R 2R R R bc bc ac ab bc bc ac ab ab 2-9试问: (1) 图a 中,R ab <16Ω还是R ab >16Ω; (2) 图b 中,R ab <16Ω还是R ab >16Ω; (3) 图c 中,R ab <16Ω还是R ab >16Ω;为什么? 解:(1)利用电源的等效变换,图(a)电路可用下图电路等效。其中 16u 98.0105i 98.0105u ab 33d ??-=??-= ab u 25.306-= 若u ab >0,则()3 d ab 1105100u u i ?+-=>0 故R ab <16Ω (2) 这时u d =306.25u ab >u ab ,则i 1<0,故R ab >16Ω a 5K Ω ( c) a b 5K Ω (a) a b 5K Ω (b) a b Ω u d

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点归纳及例题

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点归纳 1、 在平面内,两条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组成了平面直角坐标系; 2、 坐标平面上的任意一点P 的坐标,都和惟一的一对 有序实数对(b a ,) 一一对应;其中,a 为横坐标,b 为纵坐标坐标; 3、x 轴上的点,纵坐标等于0;y 轴上的点,横坐标等于0; 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象限; 4、 四个象限的点的坐标具有如下特征: 小结:(1)点P (y x ,)所在的象限 横、纵坐标x 、y 的取值的正负性; (2)点P (y x ,)所在的数轴 横、纵坐标x 、y 中必有一数为零; 5、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P ),(b a ,则 (1) 点P 到x 轴的距离为b ; (2)点P 到y 轴的距离为a ; (3) 点P 到原点O 的距离为PO = 22b a 6、 平行直线上的点的坐标特征: a) 在与x 轴平行的直线上, 所有点的纵坐标相等; 点A 、B 的纵坐标都等于m ; b) 在与y 轴平行的直线上,所有点的横坐标相等; 点C 、D 的横坐标都等于n ; 象限 横坐标x 纵坐标y 第一象限 正 正 第二象限 负 正 第三象限 负 负 第四象限 正 负 P (b a ,) a b x y O -3 -2 -1 0 1 a b 1 -1 -2 -3 P(a,b) Y x X Y A B m X Y C D n a b

7、 对称点的坐标特征: a) 点P ),(n m 关于x 轴的对称点为),(1n m P -, 即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b) 点P ),(n m 关于y 轴的对称点为),(2n m P -, 即纵坐标不变,横坐标互为相反数; c) 点P ),(n m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3n m P --,即横、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 关于x 轴对称 关于y 轴对称 关于原点对称 8、 两条坐标轴夹角平分线上的点的坐标的特征: a) 若点P (n m ,)在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则n m =,即横、纵坐标相等; b) 若点P (n m ,)在第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上,则n m -=,即横、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在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 在第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上 习题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线段B C ∥x 轴,则 ( ) A .点B 与C 的横坐标相等 B .点B 与C 的纵坐标相等 C .点B 与C 的横坐标与纵坐标分别相等 D .点B 与C 的横坐标、纵坐标都不相等 2.若点P ),(y x 的坐标满足0=xy 则点P 必在 ( ) A .原点 B .x 轴上 C .y 轴上 D .x 轴或y 轴上 3.点P 在x 轴上 ,且到y 轴的距离为5,则点P 的坐标是 ( ) A .(5,0) B .(0,5) C .(5,0)或(-5,0) D .(0,5)或(0,-5) 4.平面上的点(2,-1)通过上下平移不能与之重合的是 ( ) A .(2,-2) B .(-2,-1) C .(2,0) D .2,-3) 5.将△ABC 各顶点的横坐标分别减去3,纵坐标不变,得到的△A 'B 'C '相应顶点的坐标,则 △A 'B 'C '可以看成△ABC ( ) A .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 B .向右平移三个单位长度得到 X y P 1P n n - m O X y P 2P m m - n O X y P 3P m m -n O n - X y P m n O y P m n O 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