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养羊技术圈养羊技术
养羊技术及羊的养殖方法

养羊技术及羊的养殖方法
养羊技术需要注意的几点:
1. 圈养和放牧结合:在羊的养殖过程中,可以采取圈养和放牧相结合的方法。
在固定的场地内圈养羊只和提供充足的饲料,而在适宜的季节里让羊到户外放牧。
2. 合理饲料搭配:给羊提供适宜的饲料非常重要,常见的饲料包括玉米、豆饼、麦麸等,可以根据不同生长阶段和不同季节进行搭配。
3. 定期检疫:定期给羊加强免疫,预防羊传染性疾病,保持羊的健康状态。
4. 合理繁殖:控制好羊的繁殖数量,合理安排羊群的结构,避免因数量过多而养殖难度增加。
羊的养殖方法:
1. 圈养饲养:将羊圈养在固定的场地内,提供充足的饲料、水和适宜的生活环境,使羊群能够安全、健康的生长。
2. 放牧饲养:在适宜的季节里,将羊群放到户外进行放牧,让羊自由觅食,增加运动量,提高羊的抗病能力。
3. 经济林草牧:在林木下利用草坪进行放牧,使羊群在林木环境中自由取食,增加羊群的饲料来源。
4. 粪便处理:合理处理羊粪,将其作为有机肥料使用,提高农田土壤的肥力,实现循环利用。
圈舍饲养羊养殖技术及管理模式

圈舍饲养羊养殖技术及管理模式圈舍饲养羊的技术主要包括饲料管理、疫病防控和繁殖管理。
一、饲料管理是确保羊健康生长的关键。
饲料的选择要根据不同季节和发育阶段的羊的需求进行科学搭配,确保能够提供足够的能量和蛋白质。
在饲喂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好饲料的投放量,避免浪费和过度饲喂,合理分配饲料,保证每只羊都能够得到充分的营养。
二、疫病防控是圈舍饲养羊的重要环节。
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疫病有口蹄疫、羊痘、细小病毒性腹泻等,必须做好防控工作。
一方面,要保持圈舍的清洁卫生,经常清理粪便和垃圾,消毒消毒用具和草料。
要定期给羊进行疫苗接种,提高羊的免疫力,预防常见的疫病的发生。
三、繁殖管理是羊养殖中的一个关键环节。
繁殖一般分为自然配种和人工授精两种方式。
在圈舍饲养羊中,一般采用人工授精的方式,以提高繁殖效率和后代品质。
在选择母羊和公羊时,要注意选择优良的品种和个体,并注意血缘关系,避免近亲交配。
还要定期进行配种和妊娠检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圈舍饲养羊的管理模式可以根据养殖规模的大小和自身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一般分为全封闭式和半封闭式两种。
全封闭式管理模式适合规模较大的羊场,圈舍内设有自动控制系统和设备,能够实现自动生成饲料、自动喂养和排泄物的清理等功能。
这种管理模式能够大大提高养殖效率和羊的生长质量。
半封闭式管理模式适合规模较小的养殖户,圈舍内对气温和湿度进行控制,但较少使用自动化设备。
养殖户需要自行喂养和清理圈舍,管理工作更为繁琐,但成本相对较低。
圈舍饲养羊的技术和管理模式对于羊的生长和养殖效益至关重要。
通过科学合理的饲料管理、疫病防控和繁殖管理,可以提高羊的生产性能和产品质量,从而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养殖利润。
选择合适的管理模式,能够根据自身条件和需求灵活调整养殖方式,实现养殖效益最大化。
圈舍饲养羊养殖技术及管理模式

圈舍饲养羊养殖技术及管理模式圈舍饲养羊是指将羊群圈养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场地中,通过合理的技术和管理模式进行养殖。
下面将介绍圈舍饲养羊的技术及管理模式。
一、圈舍建设圈舍建设是圈舍饲养羊的基础,主要包括圈舍的选址、规划和建筑。
选址要选择地势开阔、通风良好、排水便利的地方,避免污水淤积和恶臭。
规划要根据养殖规模和羊群数量确定圈舍的大小和分区情况。
建筑要结实牢固,保证羊群的安全和舒适。
二、饲料供给圈舍饲养羊需要科学合理地供给饲料,以满足羊群的营养需求。
饲料包括粗饲料和精饲料。
粗饲料主要是各种青饲料和粗纤维饲料,如苜蓿、玉米秸秆等。
精饲料主要是青绿料和浓缩饲料,如麦麸、豆饼等。
供给饲料要根据羊群的生长阶段和生产特点,合理配置饲料成分和比例。
三、疾病防控圈舍饲养羊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袭,要进行疾病的防控工作。
首先要对羊群进行定期的兽医检查和预防接种,以增强免疫能力。
其次要保持圈舍的清洁卫生,定期消毒,避免病毒和细菌的滋生。
对于发生疾病的羊要及时隔离治疗,防止疾病传播。
四、繁殖管理繁殖是羊群增殖的关键,要进行科学合理的繁殖管理。
首先要对羊群进行品种选择,选用适应当地气候和饲养环境的优良品种。
其次要进行羊的配种管理,选择优良的公羊进行配种,避免近亲配种,以提高羊群的品质和数量。
另外要进行羔羊的断奶和断群管理,以保证羊群的健康和生长发育。
五、环境控制圈舍饲养羊要进行环境控制,以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
首先要控制圈舍的温度,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避免过冷或过热。
其次要控制圈舍的湿度,避免湿气过重引发疾病。
另外要进行通风控制,保持空气新鲜和流通,避免空气污浊和异味。
圈舍饲养羊的技术及管理模式包括圈舍建设、饲料供给、疾病防控、繁殖管理和环境控制等方面。
只有科学合理地进行这些工作,才能保证羊群的健康和生产性能,提高养殖效益。
圈舍饲养羊养殖技术及管理模式

圈舍饲养羊养殖技术及管理模式
圈舍饲养羊是一种常见的羊养殖方式,它适用于大规模养殖和冬季养殖。
圈舍饲养羊的技术和管理模式主要包括圈舍建设、圈舍内的设施、饲料管理、疾病防控和日常管理。
圈舍建设是圈舍饲养羊的基础。
圈舍应选址在通风良好、阳光充足的地方,离村庄和交通要便利。
圈舍的规模应根据养殖数量进行科学规划,保证每只羊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圈舍的建筑材料应选择耐久、保温性能好的材料,同时要注意加强防火措施。
圈舍内的设施要合理布置。
圈舍内应有饮水设施,饮水设施要保持清洁,并供给足够的水量。
圈舍内还应有饲料储存室和饲料投放机构,方便饲养人员投喂。
圈舍内还应有适当的气候控制设备,维持室内温度和湿度的稳定。
饲料管理是圈舍饲养羊的重要环节。
要根据羊的品种、年龄和季节,合理配制饲料。
饲料的种类应包括主食、精饲料和矿物质饲料等,以满足羊的日常需求。
饲料的投喂量要根据羊的需求和饲养规模进行科学计算,避免浪费和营养不良。
疾病防控是圈舍饲养羊的关键。
要定期检查羊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疾病。
要做好圈舍的卫生工作,定期清理圈舍内的秽物,并对圈舍进行消毒。
要根据不同季节和气候变化,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防止疫病暴发。
日常管理是圈舍饲养羊的基本工作。
要建立羊的档案,记录羊的生产性能、饲养情况和疾病情况等。
定期进行羊群的统计和评价,及时调整饲养和管理措施。
饲养人员要定期进行培训,提升饲养技术和管理水平。
山羊的圈养技术研究与规模化养殖技术示范

山羊的圈养技术研究与规模化养殖技术示范一、山羊的圈养技术研究1. 圈舍设计:山羊的圈舍应根据山羊的品种、数量和天气条件合理设计,确保山羊有足够的空间活动,并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
2. 饲料管理:山羊的饲料主要包括青草、饲料配合料等。
在圈养过程中,需要根据山羊的生长阶段和体重来合理配给饲料,保证山羊的营养需求。
3. 疾病防控:山羊容易受到一些常见疾病的困扰,如传染性胃肠炎、肺炎等。
圈养山羊时,要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保持圈舍的清洁卫生,防止疾病传播。
4. 繁殖管理:山羊的繁殖是保证规模化养殖成功的关键。
圈养山羊时,需要进行配种管理,确保山羊繁殖的健康和高效。
二、规模化养殖技术示范1. 圈舍建设:规模化养殖需要建设较大规模的圈舍,确保山羊有足够的空间活动。
圈舍的设计应考虑通风、排水等因素,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2. 饲料供应:规模化养殖需要保证大量的饲料供应。
可以采用种植饲料、购买饲料或与农户合作等方式,确保山羊有足够的饲料摄入。
3. 疾病监测:规模化养殖中,疾病的防控尤为重要。
可以配备专业的兽医团队,定期监测山羊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疾病问题。
4. 数据管理:规模化养殖需要对山羊的生长、繁殖等数据进行管理。
可以使用电子标识、追溯系统等技术手段,记录和分析山羊的相关数据,提高养殖效益。
5. 市场销售:规模化养殖需要考虑山羊产品的市场销售。
可以与畜牧产品加工企业合作,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确保山羊产品的销售渠道畅通。
山羊的圈养技术研究和规模化养殖技术示范是提高山羊养殖效益的重要手段。
只有通过科学的圈养技术和规模化管理,才能实现山羊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研究和示范项目,推动山羊养殖行业的发展。
科学养羊技术圈养羊技术

科学养羊技术第一章肉羊优良品种一、肉羊的基本特征目前;全世界约有绵羊品种600多个;山羊品种200多个;纯肉用品种占10%左右..肉羊的特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体形和外貌1.肉用型绵羊躯体粗长低矮;皮下结缔组织及内脏器官发达;脂肪沉积量多;皮肤薄而疏松..头短而宽;鼻梁呈拱形..颈部较短;宽深呈圆形..脊椎两侧较长和棘突较短;脊柱上长有大量的肌肉和脂肪;使背线和髻甲构成一直线..宽而平的背..肋骨开张良好..腰部肉多;显得平、宽、直..臀部与背部、腰部一致;肌肉丰满..后视;两后腿之间呈"∩"形..四肢短而细;肢势端正;坚实有力..2.肉用型山羊:背腰宽而平;臀部丰满;肋骨开张良好..二早熟性早熟性是肉羊的一个重要的生理要素;表现在生长早熟和发育早熟上..1.生长早熟在羊的幼龄时期;体重就达成年羊体重的70%~75%或以上..如小尾寒羊公羔在饲养条件较好的情况下;周岁时体重达成年公羊的80%;母羔周岁体重达成年母羊的94%..各品种的生长发育;一般是母羊比公羊快..2.性早熟达到配种体重的年龄早..小尾寒羊、湖羊同样在5~7月龄就性成熟..大多数肉羊品种具有性成熟早、四季发情的特点..可以利用绵羊、山羊早期生长快的特点进行育肥;生产羔羊肉;利用羊性成熟早的特点进行一年2产或两年3产;加速羊的增殖率..三体重和生长速度肉用羊的共同特点是生长快、体重大、肉的品质好..大多数品种繁殖力高..3-6月龄时生长速度最快;在正常的饲养条件下;一般日增重250~300克..到成年1.5岁以后;公羊体重100~110千克;母羊60~70千克..出肉率也高;屠宰率在50%以上..四肉的品质羊的肌肉无论是羔羊肉或成年羊肉;肌肉细嫩坚实;脂肪不多;均匀分布在肌纤维间;尤以羔羊肉肉汁多;无膻味..五繁殖力肉羊的繁殖力较高;性成熟早;四季发情..有一年2产或两年3产的能力;还有一胎产2羔以上..肉用品种的母羊一般具有四季发情、多胎多产、保姆性好、泌乳力高的特点..在正常的饲养管理条件下;一只产羔母羊年生产羔羊胴体重比繁殖力低的母羊高出1.5-2.5倍;甚至更高..六屠宰活重和屠宰率屠宰率通常用胴体重占屠宰活重的百分比表示;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羊只的产肉能力;如早熟肉用品种的屠宰率高达65-70%;而细毛羊仅为35-40%;其他品种一般为45-50%..七膘情膘情主要指羊只的营养度;它影响羊肉的品质;膘情好的羊只肉质亦好;反之肉质较差..二、适宜肉羊饲养的山羊品种山羊肉色泽较红;脂肪含量低..山羊肉中蛋白质含量为20.65%;脂肪含量4.30%;灰分1.25%;其营养价值与中等肥度牛肉相似..一地方优良品种1.成都麻羊主产于四川成都平原及其附近丘陵地区;是乳、肉、皮兼用的地方良种..体格较小;生长发良较快;产肉性能较好;屠宰率51%;产奶性能较低;成熟较早;繁殖力强;4-8个月龄开始发情;1岁龄初配;为全年发情;一年可产两胎;每胎产羔2-3只;产羔率209%..2.黄淮山羊是产于安徽、河南、江苏三省淮河流域的优良地方品种;也是该地区当家品种..该羊3月龄性成熟;4-5月龄即可配种..繁殖率高;母羊终年发情;一年可产两胎;每胎平均产羔率为227%..黄淮山羊早期生产发育快;周岁体重达成年体重的80%以上..成年母羊平均体重22.4千克;屠宰率在50%左右..其它还有马头山羊、牛腿山羊、南江黄羊、伏牛白山羊、河南肉奶山羊、盖县白绒山羊、内蒙古白绒山羊、鲁北白山羊等..二国外肉羊品种1.萨能奶山羊原产于瑞士萨能山谷;是世界着名的奶山羊品种之一;体格高大;头、颈、背腰、四肢均较长;结构匀称、细致紧凑;母羊颈扁长;公羊颈粗壮;体躯长;尻部略斜;侧看呈楔形体型;胸部宽广;胁骨拱圆;腰长;腹大而不下垂;四肢高、干燥而少肉;乳房发育良好..成年公羊体重80-95千克;母羊55-70千克;体高分别为80-90厘米和70-79厘米;体长分别为88-97厘米和80-88厘米..初产羊产羔率为160%以上;经产羊为200-290%..2.波尔山羊原产于南非好望角..被毛白色;头颈为红褐色;耳宽下垂;公羊角较宽;腿短;肉用;体型好;后躯发育良好;肌肉发达..成年公羊体重平均90千克;母羊65-75千克..周岁以上羊只的屠宰率为50-60%..波尔山羊四季发情;产羔率150-190%;;多产的个体加上优良饲养管理;窝产羔可达 2.25只;繁殖成活率123-184%..波尔山羊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专门的肉用山羊品种;具有成熟早;四季发情;繁殖力高;生长发育快;生长率和产肉力高;抗寄生虫病能力强;适用性好等品种特性;为培育肉用山羊品种提供了良好的父本素材..三、适宜肉羊饲养的绵羊品种绵羊肉的规格标准为:1.一级肉肌肉发育最佳;骨不外露;全身充满脂肪;在肩胛骨上附有柔软脂肪层..2.二级肉肌肉发育良好;骨不外露;全身充满脂肪;肩胛骨稍突起;脊椎上附有肌肉..3.三级肉肌肉不甚发达;仅脊椎、肋骨外露;并附有细条的脂肪层;在臀部、骨盆部有瘦肉..4.四级肉肌肉不发达;骨骼明显外露;体腔上部附有沉积脂肪层..一地方优良品种1.阿勒泰大尾羊属肉用粗毛羊品种;体格大;腿高结实;股部肌肉丰满;脂尾大并有纵沟;乳房发育良好;被毛多为褐色..成年公羊体重可达80-130千克;剪毛量约2.47千克;成年母羊体重60-70千克;剪毛量约2.07千克;产羔率平均为110%;屠宰率53%..2.乌珠穆沁羊体格高大;体躯长;背腰宽;肌肉丰满;全身结构匀称;公羊无角或螺旋状角;母羊多数无角;体躯白色、头颈为黑色者居多..成年羊公羊体重平均为74.4千克;母羊58.4千克;屠宰率平均为51.4%;繁殖力不高;产羔率平均为100.2%..3.小尾寒羊分布在山东荷泽、济宁以及相毗邻的河北、河南、江苏等省部分地区..此羊四肢较长;脂尾短..公羊有角;母羊约半数无角..毛色绝大多数为白色..成年公羊体重100千克以上;母羊55千克..在改善饲养条件或进行早期育肥时;日增重可达200克以上..周岁育肥公羊宰前平均活重72.9千克;平均胴体重40.5千克;屠宰率55.60%;平均净肉重33.41千克;净肉率45.9%..小尾寒羊具有早熟多胎;四季发情、适应性好和遗传性稳定的繁殖特性..公、母羊均在5-6月龄达到性成熟;当年可产羔..母羊常年发情;四季均可配种..平均胎产羔数2.5只;母羊一年可2产或两年3产..其它还有湖羊、同羊、大尾寒羊、豫西脂尾羊..二国外肉羊品种美利奴羊早熟;羔羊生长发育快;产肉力高;繁殖力强;被毛品质好..体重成年公羊为100-140千克;母羊70-80千克;泌乳性能好;羔羊生长发育快;该品种对气候干燥、降水量少的地区有良好的适应能力;且耐粗饲..其它还有夏洛来羊、陶塞特羊、萨福克羊等..肉羊营养需要和饲料调制→第二章肉羊营养需要和饲料调制一羊的营养特点1.蛋白质在羊体新陈代谢过程中;需要从所食各种草料中吸收蛋白质;作为各种体组织的结构物质和更新物质;蛋白质的需要实际上是对氨基酸的需要;喂草料的多样化;有利于保证蛋白质营养的全价..2.能量物质碳水化合物是主要的能量物质..羊对能量的需要与活动程序有关;草原上放牧的羊比舍饲的多消耗10-100%的能量..3.矿物质是构成羊体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常量元素主要有钙、磷、钠、钾、氯、镁、硫等..微量元素主要有铁、铜、锌、硒、碘、钴、钼等..它们对动物机体的消化、吸收、代谢、酸碱平衡、渗透压的维持和畜体的构成;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4.维生素主要作用是调节生理功能、保持健康和预防疾病..脂溶性维生素有VA、VD、VE、VK四种;水溶性维生素包括B族维生素和VC、VP等..羊通过瘤胃微生物能够合成一定数量的B族维生素;在一般饲料VD、VE、VK含量丰富;最易缺乏的是VA..因此;在肉羊饲羊过程中特别注意VA的补充..二、肉羊的饲料种类羊饲料的种类很多;概括起来分为植物性饲料、动物性饲料、矿物质饲料和特殊饲料四大类型..一植物性饲料植物性饲料种类多;来源广;是羊最基本的饲料..1.青绿饲料包括各种新鲜野生杂草、栽培牧草、青割饲料、树叶、青干草及青贮饲料等..特点是体积大;水分含量高;维生素含量丰富;适口性好;羊喜爱采食;消化利用率高..2.作物秸秆饲料各种作物的秸秆、藤蔓和秕壳;是羊越冬和早春常用饲料..这类饲料体积大;粗纤维含量高;水含量低、蛋白质含量少;除维生素D外;其他维生素缺乏;适口性差;营养价值低;缺乏钙和磷..3.多汁饲料包括块根、块茎、各种瓜类及蔬菜等..这类饲料富含淀粉、糖类、维生素及水分..适口性好;消化率高;是母羊、奶山羊、种公羊在冬春季不可缺少的饲料;以补充维生素的不足..4.精饲料包括各种作物的籽实、饼粕、糠麸及其他加工副产品..该饲料体积小;纤维素和水分含量少;营养丰富;容易消化..各种精饲料营养物质含量不均衡;所以精料应配合饲喂;使营养物质得到互补;提高营养价值..二动物性饲料动物性饲料包括鱼粉、蚕蛹、蛋类及奶类等..动物性饲料的营养价值高;蛋白质含量丰富;含必需氨基酸全面;钙、磷和维生素含量高;是品质很好的蛋白质补充饲料..在日粮中加入动物性饲料;能提高饲料的消化率和日粮品质..种公羊在配种期增喂动物性饲料;可提高精液的品质和母羊的受胎率及繁殖率..三矿物质饲料矿物质饲料有食盐、骨粉、石粉及贝壳粉等..加喂矿物质饲料是为了补充饲料中的钙、磷、钠和氯的不足..该饲料的补喂量一般占精料量的3%左右;食盐最好让羊自由舔食..四特殊饲料特殊饲料是维生素、抗生素、激素、尿素和氨基酸等人工培养或化学合成的产品;作为饲料的添加成分;这类饲料作用各不相同;可补充日粮中某些营养物质的不足;强化饲料的生产效用;调整体内代谢等..三、肉羊的饲养标准饲养标准是指根据肉羊的性别、年龄、体重、生理状态和生产性能等条件;制订的肉羊能量及其他营养物质供给量..按照饲养标准所规定的营养供给量饲喂肉羊;对提高肉羊生产性能和饲料利用效率都有明显的效果..以下标准供参考:四、饲料添加剂一肉羊用添加剂的种类1. 营养性添加剂主要有氨基酸添加剂、维生素添加剂、矿物质添加剂、非蛋白氮添加剂..其用途是平衡日粮中的营养成分;以达到全价日粮的效果..2.药物性添加剂主要包括抗生素添加剂、激素制剂类添加剂、驱虫药类添加剂、抗菌促生剂、中药添加剂等..其用途是抑制、杀灭羊体内的有害病原菌;增进健康;促使有益微生素群落繁衍;提高育肥效果..五、肉羊饲料加工和调制一饲料的加工1.青绿多汁饲料的加工调制一般的青草、作物秸秆;采集回来后应先洗净;去掉泥沙等污染物;切成1-2厘米;拌入适量的干碎草喂羊即可..多汁饲料块根类;应先洗净;再切成小块或片状、条状;一般是3厘米×2.5厘米..2.干草的调制方法干草的调制主要是切碎..喂成年羊时应切成1.5-2厘米的小段;喂老弱羊和羔羊时再短些..3.青贮饲料的调制青贮饲料原料十分广泛;一般无毒无害的青绿植物均可青贮..含糖分高的易于青贮;如玉米秆、高粱秆、禾本科牧草、甜菜、胡萝卜、甘薯秧等..青贮饲料的制作要做到随割、随运、随切、随装、随压、随封;长度不超过3厘米;每装20-30厘米就应彻底压一遍;整个装压结束后;把上面用塑料布盖严;压好上边和四周;不让漏气..青贮料是喂羊的好饲料;但不能长期单一饲喂;应和其他饲草配合使用..一般情况下;哺乳羊每天可喂1.5-3千克;育成羊喂1-1.5千克;公羊喂1-1.5千克..4.秸秆氨化经氨化处理的秸秆或其他粗饲料;能增加含氮量0.8-1% ;约使粗蛋白质含量增加5-6%;并能增加羊的采食量..麦秸、稻草、玉米秸经氨化处理后可使消化率提高30%左右;其具体制作方法是:在100千克秸秆中浇入20%的氨水12千克;其液温不低于20℃..压好;决不能漏气..经过20天左右后启封;让其自然通风12-24小时;氨味消除后再喂羊..使用尿素时;氨化比例为尿素:水:麦秸=1:10:25..5.秸秆微贮利用生物技术筛选培育出的微生物活干菌剂;经溶解复活后;对入浓度1%的盐水中;再喷洒到铡短的作物秸秆上;在厌氧条件下由微生物生长繁殖来完成的..6.精饲料根据饲养标准;可用玉米、豆粕、麸皮及其它配合饲料..二肉羊日粮配合1.一般方法肉羊日粮配合应以营养全价、成本低廉、原料广泛、贮运方便、饲用安全为原则..①在选择饲料时;还要注意饲料的有关特性;如适口性、有毒有害成分的含量、有无霉变、来源是否充足;价格是否合理等..②为了确保羊只每天能够吃进所需要的营养;必须考虑羊的采食量与饲料容积及饲料养分浓度之间的关系..一般羊只每100千克体重每日所需干物质数量在2.5-3.5千克..③日粮的组成多样化;这样可以发挥各种饲料原料之间的营养互补作用..饲料的组成应相对稳定;如果必须改变饲料种类时;应逐步更换;否则会导致羊只的消化系统疾病;影响羊的生产性能..2.配合步骤在实际生产中;将日粮标准应用于主要生产环节;力求合理饲养;针对各种不同影响因素;运用可以控制的日粮部分控制实际饲喂效果..日粮包括精饲料和粗饲料;精饲料进食量基本上可以控制;用此来调整因牧草采食量波动而造成的能量摄入的余缺..第四章肉羊的饲养和管理一、羊的生物学特性一羊的生活习性1.适应性强羊的适应性很强;耐粗饲、耐渴、耐寒、抗病等..放牧条件下各种羊只要吃跑饮足;一般发病较少..2.采食性广羊嘴尖唇薄;舌灵齿利;上唇中央有一纵沟;下门齿向外有一定的倾斜度;故对采食地面低草、小草、花蕾和灌木枝叶很有利..羊最喜欢吃的是那些多汁、柔嫩、低短、略带咸味或苦味的各种植物;不喜欢吃不洁净的草;凡被践踏、躺卧或污染的草;一般都避而不吃..3.合群性强在外出放牧时;羊只都是成群采食;从不离群远走失散;因此可以利用羊的这一特性组织放牧..健康的羊都应有合群性..如出现经常掉队的羊;往往不是因病跟不上;就是因老弱跟不上群..但长期圈养的羊;合群性较差.. 4.喜干怕湿羊最怕潮湿的牧地和圈舍..潮湿的环境易使羊发生寄生虫病和腐蹄病;因此;在管理上应给予重视..5.其他特性母羊识别自己的儿女;主要靠嗅觉;视觉和听觉只起辅助作用..山羊善游走;喜登高、善跳跃;机警灵敏;活泼好动;能较好听从人的指挥..而绵羊则胆小怯懦;反应较迟钝;易受惊..绵羊怕热;夏季炎热常有"扎堆"现象;因此在炎热季节;尽量避开最热的时间放牧..二、羊的生殖特点一性成熟羊生长发育到一定的年龄;生殖器官已基本发育完全;具备了繁殖能力;达到性成熟..性成熟时;公羊开始具有正常的性行为;母羊开始出现正常的发情和排卵..一般绵羊为4-10月龄;山羊为4-7月龄;公母羔羊身体尚未发育成熟;这个时期开始配种;一方面严重阻碍本身的生长发育;另一方面生育能力较低;会严重影响后代的体质和生产性能..因此;羔羊在3-3.5月龄时就应公母分群饲养或放牧;以防早配和乱配..羊性成熟后;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发育;才能达到体成熟;这时具备成年羊所应有的形态和结构;一般在12-18月龄时就可进行配种..当母羊体重达到成年羊体重的70-80%时就进行第一次配种;种公羊最好到18月龄后再进行配种使用..二发情母羊达到性成熟年龄后;卵巢出现周期性的排卵现象;随着每次排卵;生殖器官也发生周期性的系列变化..通常把母羊有性行为的初期叫发情;两次排卵之间的时间称为发情周期..一般绵羊的发情周期为16-19天;平均17天;山羊的发情周期为18-21天..平均20天..1.发情前期卵巢内黄体萎缩;新卵泡开始发育;但还小..此时母羊没有性欲表现..2.发情期母羊出现强烈的性兴奋;卵巢上卵泡发育增快;直至成熟、排卵..子宫蠕动加强;阴道充血潮红;腺体分泌加强;子宫颈口张开;阴道排出粘液;阴唇肿胀..精神兴奋;情绪不安;不断的哞叫、爬墙、顶门;或站立圈口不停地摆动尾巴;食欲减退;放牧时离群;喜接近公羊;接受爬跨;也爬跨别的羊只..此期是配种适期;应及时配种..一般情况下;绵羊的发情持续期平均30个小时;山羊40个小时..3.发情后期排卵后卵泡内黄体开始形成;发情期间生殖道发生一系列变化逐渐消失而恢复原状;性欲显着减退..4.休情期发情过后到下一次发情到来之前的一段时间;母羊精神状态正常.. 5.产后发情羊分娩后;若在繁殖季节内;仍能发情..产后发情的时间;绵羊一般为30-59 天;平均35天;山羊平均20-40天;奶山羊为10-14天..小尾寒羊还有热配的性能;即在产后2-5天内就可配种..三妊娠期羊的妊娠期是147-153天;平均150天;母羊配种怀孕后;食欲增加;增膘较快;比较温顺;1个月后阴户干燥收缩;粘膜颜色发紫;阴道流出透明而略带黄色的粘液..随孕期的增长;腹围逐渐增大..也可以从眼的巩膜上观察是否怀孕..即翻开上眼皮;观察巩膜的血管;若瞳孔上方的巩膜表面有比较粗大的微血管充血;且凸起于巩膜的表面;呈紫红色;就是怀孕的征兆..三、肉羊配种技术一确定配种季节确定肉羊的配种季节;首先要考虑肉羊繁殖的季节性特点;还要考虑产品的上市时间..公羊没有明显配种季节;但秋季性活动最高、冬季最低;最佳时间是在秋季和春季..母羊有较严格的配种季节;年产1胎的母羊;有冬羔和春羔之分;产冬羔的母羊要在8-9份配种;在1-2月份产羔;产春羔母羊应在11-12月份配种;在4-5月份产羔..两年3产的母羊;一般是第一年5月份配种;在10月份产羔;第二年1月份配种6月份产羔;9月份配种;第三年2月份产羔..一年2产的母羊;可安排4月份初配种;当年9月份产羔;第二胎要在10月份配种;下年3月份产羔..二发情鉴定1.外部观察山羊发情表现尤为明显;发情母山羊兴奋不安;食欲减退;反刍停止;大声鸣叫;强烈摇尾..外阴部及阴道充血、肿胀、松驰;流出大量粘液..绵羊发情时间短;外部表现不大明显;判断发情时要细致地观察;发现母羊喜欢接近公羊;并强烈摇动尾部;在公羊靠近或爬跨时站立不动;外阴部分泌少量粘液等状况时;即可确定为发情..2.阴道检查法通过开膣器观察阴道粘膜、分泌物和子宫颈口的变化情况来判断发情与否..3.试情法在羊群较大时;鉴定母羊发情最好采用公羊试情法..试情公羊主要用来寻找发情母羊..公羊必须体格健壮、无病、年龄在2-5岁之间..为防止试情中偷配;要在试情公羊腹部结系一块40厘米×35厘米、四角各有一条带子的白布;也可做输精管结扎或阴颈移位术..试情公羊与母羊比例以1:40为宜..试情时间一般是清晨..当发现试情公羊用鼻去嗅母羊;或用蹄去挑逗母羊;甚至爬跨到母羊背上;而母羊站立不动或接近公羊时;这样母羊即为发情羊..每次试情时间1小时左右为宜..三配种方法1.自由交配通常根据母羊的数量;将选好的种公羊放入母羊群中任其自由寻找发情母羊进行交配..在非配种季节;公羊和母羊要分群饲养与管理;配种按1:25的公母比例将公羊放入母羊群;配种结束时把公羊隔离出来;每年群与群之间要有计划地调换公羊;以免近亲交配..2.人工辅助交配是将公羊、母羊分群隔离放牧;先用试提高繁殖率的措施情公羊试情;再有计划地安排公母羊配种..这种配种方式不仅可以提高种公羊的利用率;增加利用年限;而且能够有计划的选配;提高后代质量..交配时间一般是早晨配种;山羊可向后延迟一些..为了确保受胎;最好在第一次配种后间隔12小时左右复配一次..3.人工授精是用器械先采取公羊的精液;经过精液品质检查和一系列处理后;再将精液输入到发情母羊生殖道内;达到母羊受精目的..这种方式的优点是提高优秀种公羊的利用率;节约饲养费用;防止疾病传播..四、提高繁殖率的措施一控制发情通过控制发情;使羊群发情期基本一致;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对母羊进行配种并使其在预定的时间内集中产羔..控制发情的机理是;利用激素或激素类似药物;干预母羊的生殖生理过程;改变其自然发情的周期性;使所有经过药物处理的母羊;都在人们规定的时间内;同时集中发情和排卵..二诱导发情在母羊季节性乏情期;使用外源激素;引起母羊正常发情..这样可以缩短繁殖周期..一年内可产羔2次;或在两年中可产羔3次..三公羊性机能激活有些公羊到性成熟年龄时;甚至到体成熟之后;性机能的活动仍表现不正常..激活这些公羊性机能活动必须实行合理的放牧和喂羊;特别要按照营养标准配合好饲料日粮;并进行合理运动..使用外源激素治疗;提高血液中睾酮的浓度也可起到激活性机能的作用..五、产羔和产后母羊和羔羊的护理一产羔前的准备工作1.产房的准备在妊娠母羊群进入分娩期以前;把作为产房的羊舍修整完善;并做好产房的防寒保温工作..地面要打扫干净;墙壁和地面彻底消毒;以后在产羔期间;最好还能再消毒两次..2.用具、备用品和记录的准备产羔前;必须把产羔所用的饲槽、水槽、草架、水桶、拌料用具;以及与接产有关的器械、药品、标记和记录等用品准备齐全.. 3.草饲、饲料的准备母羊在临产至产后的20天;要停止放牧;准备的饲草、饲料量要比其他时间多;而且质量也比较高;既要营养丰富;又要容易消化..草、料;一定要种类多、数量足、质量优..混合精料一定要是营养比较全面的配合料和混合料;干草最好是富含豆料牧草和适口性强、容易消化的杂拌干草;还要有一定数量的块根块茎饲料和青贮饲料..4.羊群调整产羔前;应当根据繁殖母羊的配种记录;按预产期的前后顺序;重新组成羊群;以利于组织和安排产羔期的生产;以便观察和及时发现临产的母羊..二产羔期羊群的组织和周转在产羔期间;按照较科学的管理羊群的方法;应把繁殖母羊划分为空怀母羊、妊娠母羊、临产母羊、在小圈产羔和带羔的母羊、母子小群母羊、带羔哺乳的大群母羊6类..1.空怀母羊的管理空怀母羊;包括没发情配种、未受胎及流产、死产和失羔的母羊..按照空怀母羊的饲养管理要求;实行单独的放牧、补饲和管理..2.妊娠母羊的管理妊娠母羊;在怀孕前3个月;可按妊娠前期母羊的饲养标准和管理要求;加以放牧、补饲和管理..怀孕达4个月以后;除了必须要按照妊娠后期母羊的营养标准;注意加强放牧和喂羊;以确保胎儿发育良好外;一定要严格防止母羊受挤、受压;以及羊群狂奔、跳沟和滑跌;不要让羊吃发霉的饲草、。
圈养山羊的养殖技术

圈养山羊的养殖技术圈养山羊是指将山羊关在一个围栏或圈舍内进行养殖的一种方式。
这种方法在现代畜牧业中很常见,因为它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圈养山羊需要特殊的养殖技术,以下是一些关键点:1.圈舍建设:圈舍的大小需要根据羊的数量来决定,每只山羊至少需要1.5平方米的空间。
圈舍内要保持干燥,通风,避免过度拥挤和潮湿,否则将容易引起疾病和感染。
圈舍内要安装喂食器和水槽,喂食器要定期清洁消毒,水槽的水不能太冷或太热,避免影响山羊的饮水量。
2.饲料供应:山羊是杂食性动物,除了草本植物外还需要补充矿物质和蛋白质。
圈养山羊需要配备富含蛋白质、钙、磷、盐等营养成分的饲料。
通常使用的饲料有精饲料、粗饲料和浓缩饲料,要根据山羊的年龄、性别、体重和胃口来决定饲料的配比和供应量。
饲料的种类和质量会直接影响山羊的生产力和健康状况,因此要注意饲料的选择和管理。
3.疾病预防:在圈养山羊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疾病,如胃肠道疾病、呼吸道疾病、皮肤病等等。
预防疾病的最好方法是加强运动、保持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检查和接种必要的疫苗。
同时,还要定期消毒饲料器具,以免病菌传播。
如果发现山羊有明显的不适症状,要及时请兽医进行治疗,避免疾病扩散。
4.繁殖管理:圈养山羊的繁殖管理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到后代的数量和质量。
在繁殖前要先进行配种,确保品种和性别匹配,具体时间则需要根据山羊的生理特点和交配季节来选择。
母羊怀孕期为150天左右,要给予足够的饲料和水,避免感染疾病。
当新生羊出生时,应注意保暖和帮助新生羊吃奶。
圈养山羊需要掌握科学的养殖技术,从环境、饲料、疾病预防和繁殖管理等多个方面来保证山羊的健康和生产力。
只有不断地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才能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圈舍饲养羊养殖技术及管理模式

圈舍饲养羊养殖技术及管理模式羊养殖是农业生产中常见的养殖方式,而圈舍饲养是现代化养殖模式的一种,其特点是节约空间、方便管理,并且能够提高养殖效益。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圈舍饲养羊养殖的技术和管理模式。
1. 圈舍规划与设计圈舍的规划与设计是养殖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主要包括圈舍面积、通风采光、围栏、饮水设备等方面。
圈舍面积要根据饲养的羊只数量来确定,一般每只羊需要3-5平方米的圈舍空间。
通风采光要保证圈舍内空气流通,并且有充足的阳光照射。
围栏要结实牢固,防止羊只逃逸。
饮水设备要方便羊只饮水,水源要保持清洁。
2. 饲料供给与营养配方圈舍饲养羊养殖要重视饲料供给与营养配方,以保证羊只的健康成长。
饲养时要根据羊只的品种、年龄、体重等确定饲养标准,并且要合理安排饲料的种类和比例。
常见的饲料包括精料、粗料和添加剂等,其中精料主要提供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粗料主要提供纤维素和能量,添加剂主要提供微量元素和药物等。
3. 疾病防治与免疫圈舍饲养羊养殖过程中要重视疾病防治与免疫工作,以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一方面要保持圈舍卫生,定期清洗消毒。
另一方面要加强疫苗接种,提高羊只的免疫力。
常见的羊只疾病包括传染性胸膜肺炎、口蹄疫、疥癣等,要及时发现和治疗。
4. 羊只管理与环境控制圈舍饲养羊养殖要注重羊只管理与环境控制,以保持饲养环境的稳定。
羊只管理包括定期体检、喂养、清洗等工作,要做到科学、规范。
环境控制包括温度、湿度、光照、气流等方面,要根据羊只的需求进行调控。
1. 集约化管理圈舍饲养羊养殖采用集约化管理模式,即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现代化技术手段来提高养殖效益。
这种管理模式注重信息化管理,通过计算机软件、传感器等设备来监测和控制养殖过程中的温度、湿度、饲料供给等因素,实现精确管理和高效运营。
2. 标准化操作圈舍饲养羊养殖要求操作规范,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操作流程和标准,从而保证养殖过程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定期检查羊只的体重、体温和粪便等,合理安排饲料的供给和饮水的量,及时清理圈舍,防止疾病的发生和传播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养羊技术
第一章肉羊优良品种
一、肉羊的基本特征
目前,全世界约有绵羊品种600多个,山羊品种200多个,纯肉用品种占10%左右。
肉羊的特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体形和外貌
1.肉用型绵羊躯体粗长低矮,皮下结缔组织及内脏器官发达,脂肪沉积量多,皮肤薄而疏松。
头短而宽,鼻梁呈拱形。
颈部较短,宽深呈圆形。
脊椎两侧较长和棘突较短,脊柱上长有大量的肌肉和脂肪,使背线和髻甲构成一直线。
宽而平的背。
肋骨开张良好。
腰部肉多,显得平、宽、直。
臀部与背部、腰部一致,肌肉丰满。
后视,两后腿之间呈"∩"形。
四肢短而细,肢势端正,坚实有力。
2.肉用型山羊:背腰宽而平,臀部丰满,肋骨开张良好。
(二)早熟性
早熟性是肉羊的一个重要的生理要素,表现在生长早熟和发育早熟上。
1.生长早熟在羊的幼龄时期,体重就达成年羊体重的70%~75%或以上。
如小尾寒羊公羔在饲养条件较好的情况下,周岁时体重达成年公羊的80%,母羔周岁体重达成年母羊的94%。
各品种的生长发育,一般是母羊比公羊快。
2.性早熟达到配种体重的年龄早。
小尾寒羊、湖羊同样在5~7月龄就性成熟。
大多数肉羊品种具有性成熟早、四季发情的特点。
可以利用绵羊、山羊早期生长快的特点进行育肥,生产羔羊肉;利用羊性成熟早的特点进行一年2产或两年3产,加速羊的增殖率。
(三)体重和生长速度
肉用羊的共同特点是生长快、体重大、肉的品质好。
大多数品种繁殖力高。
3-6月龄时生长速度最快,在正常的饲养条件下,一般日增重250~300克。
到成年(1.5岁)以后,公羊体重100~110千克,母羊60~70千克。
出肉率也高,屠宰率在50%以上。
(四)肉的品质
羊的肌肉无论是羔羊肉或成年羊肉,肌肉细嫩坚实,脂肪不多,均匀分布在肌纤维间,尤以羔羊肉肉汁多,无膻味。
(五)繁殖力
肉羊的繁殖力较高,性成熟早,四季发情。
有一年2产或两年3产的能力,还有一胎产2羔以上。
肉用品种的母羊一般具有四季发情、多胎多产、保姆性好、泌乳力高的特点。
在正常的饲养管理条件下,一只产羔母羊年生产(羔羊)胴体重比繁殖力低的母羊高出1.5-2.5倍,甚至更高。
(六)屠宰活重和屠宰率
屠宰率通常用胴体重占屠宰活重的百分比表示,它在一
定程度上反映了羊只的产肉能力,如早熟肉用品种的屠宰率高达65-70%,而细毛羊仅为35-40%,其他品种一般为45-50%。
(七)膘情
膘情主要指羊只的营养度,它影响羊肉的品质,膘情好的羊只肉质亦好,反之肉质较差。
二、适宜肉羊饲养的山羊品种
山羊肉色泽较红,脂肪含量低。
山羊肉中蛋白质含量为20.65%,脂肪含量4.30%,灰分1.25%,其营养价值与中等肥度牛肉相似。
(一)地方优良品种
1.成都麻羊主产于四川成都平原及其附近丘陵地区,是乳、肉、皮兼用的地方良种。
体格较小,生长发良较快,产肉性能较好,屠宰率51%,产奶性能较低,成熟较早,繁殖力强,4-8个月龄开始发情,1岁龄初配,为全年发情,一年可产两胎,每胎产羔2-3只,产羔率209%。
2.黄淮山羊是产于安徽、河南、江苏三省淮河流域的优良地方品种,也是该地区当家品种。
该羊3月龄性成熟,4-5月龄即可配种。
繁殖率高,母羊终年发情,一年可产两胎,每胎平均产羔率为227%。
黄淮山羊早期生产发育快,周岁体重达成年体重的80%以上。
成年母羊平均体重22.4千克,屠宰率在50%左右。
其它还有马头山羊、牛腿山羊、南江黄羊、伏牛白山羊、河南肉奶山羊、盖县白绒山羊、内蒙古白绒山羊、鲁北白山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