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赏析之漆器共105页

合集下载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作品之《漆器》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作品之《漆器》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作品之《漆器》我们只专注漆艺行业的传承、发展、创新内容来源于网络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成立于1912年,至今已经走过百余年的光辉历程。

百余年来中国国家博物馆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已发展成为世界级大博物馆。

这里记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足迹,展示着我们伟大祖国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社会发展的光辉成就,是中华儿女传承历史、开拓未来的精神家园。

同时,这里也是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对话的重要窗口,是展示整个人类文明的宏伟殿堂。

今天我带大家欣赏有精美的漆器出土文物,还有近代邻国赠送的漆器哦···漆器残片商1973年河北省藁城台西墓葬出土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就开始制作漆器了,1978年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距今7000年前的木胎漆碗,这是目前中国已发现的最早的漆器。

到了商代,在湖北黄陂盘龙城、河北藁城、河南安阳、罗山等地出土多件漆器的残片,能辨认出器形的有碗、盘、盆等。

出土时这些漆器残片共有几十片,朱红地,黑漆花,绘有饕餮纹、夔纹、雷纹、蕉叶纹等纹饰。

有的花纹上还嵌有绿松石,贴着钻花金箔。

根据残片观察,商代有了薄板胎漆器。

河南安阳侯家庄发现漆绘雕花木器,上面嵌有蚌壳、玉石等,反映了商代匠人在晒漆、兑色、髹漆等方面的技巧和镶嵌技术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漆耳杯战国曾酒具 1978年湖北省随县擂鼓墩1号墓出土高4.2厘米、口长14.6厘米、宽11厘米这件木胎漆耳杯器外髹黑漆,内髹朱漆,边缘及双耳绘云纹。

此墓出土漆器很多,因为是诸侯之墓,随葬漆器的工艺非常精美。

耳杯是战国漆器中十分流行的一种饮食器,其椭圆形带双耳的造型很独特、时尚。

黑漆朱绘凭几战国凭倚用具高40.5厘米、长57厘米、宽10厘米这件木制凭几通体髹黑漆,上绘朱漆花纹,造型美观。

漆器工艺是中国古代传统的艺术工艺,新石器时代即有出现,到战国已进入繁盛和高度发展的时期。

战国时期漆器用途极广,饮食器具、日用家具器皿、文具、乐器、兵器、交通工具、丧葬用具往往用漆器制作。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赏析之漆器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赏析之漆器

战国漆器的特点
战国时代漆器工艺继承了商周时期的技术,生产 规模日趋扩大,成为历史上重要成长时期,漆器已 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漆器的制作已社会化,漆器 的使用得到社会的认可,其轻便、无异味、耐腐蚀、 保暖隔热的特性已被人们普遍认知。漆器制品广泛 应用于各个阶层。从墓葬出土的文物来看,显示统 治者地位的陪葬品中,漆器逐渐增多,而青铜器逐 渐减少,这说明当时漆器工艺已相当成熟。 战国时期,漆器制造业成为独立的手工业部门 和冶铁业技术的提高,使漆器制作在制胎和加工方 面的水平大大提高。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大量的漆 器以商品的形式进入了市场。战国时期已经有了专 门培植漆树的园圃,漆工的管理也具有了一定的规 模和组织,内部分工细致。
乐舞纹鸳鸯盒 战国 长10.3cm 宽6.4cm
高8.6cm
1978年随县曾侯乙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木胎,雕制。鸳鸯身为两半分别制作再粘合 而成。盒里髹红漆,盒外髹黑漆,用红漆与金色 绘鸳鸯的眼、嘴及羽毛等纹样。并在鸳鸯盒两侧 绘图:一幅龙形双层架座,上层悬两个甬钟,下 层挂两件石磬,一乐师手持长棒背向撞钟;另一 幅是乐师捶击建鼓,并有戴冠佩剑的舞人伴舞。
春秋漆器的特点
春秋时期,漆器由于轻便、精巧,被广泛用于当时社 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王亲国卿、宫廷贵族竞相使用漆 器替代青铜器,在上层社会蔚然成风,使其成为丰富 当时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时期 出土的漆器数量之多、品种之繁、制作之精、分布之 广,都远远超过了前代。 春秋时期的漆器除了木胎,还有竹胎、 石胎和铜胎。漆器的种类有: (1)饮食器,如杯、盘、豆、勺、俎、壶 等。 (2)家居用器,如奁、盒、几、案、床、 衣箱、屏风等。 (3)兵器,如漆弓、漆盾、甲胄及各种兵 器的杆、柄、鞘等。 (4)乐器,如琴、瑟、鼓、笙等。 (5)生产用器,如工具箱、工具鞘等。 (6)丧葬器,如葬棺、椁以及镇墓兽等。 (7)交通工具,如车、船等。

中国传统工艺——漆器(组图)

中国传统工艺——漆器(组图)

中国传统工艺——漆器(组图)巧法造化,质则人身,纹象阴阳。

《髹饰录》漆器是以木或其它材料造型,经髹漆而成的器物。

在中国, 漆之为用历史悠久。

1978年在距今约7000年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出土的朱漆木碗,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漆器。

河姆渡文化朱漆木碗,浙江省博物馆藏。

此碗是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漆器,外壁涂有一层薄薄的朱红色天然漆,微见光泽。

新石器时代,漆器制造处于探索阶段。

夏、商、西周、春秋时期,漆器经历了它最初的繁荣期。

到了战国、汉代,漆树栽培受到重视,漆器生产规模宏大,盛况持续数百年。

战国时期,设有专官对漆器生产进行管理。

《史记》记载庄子(约前369—前286)“尝为漆园吏”,说明庄子曾任管理漆园的官职。

汉代的漆器生产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而且,当时的漆器生产组织严谨,分工很细。

1932年,朝鲜乐浪出土的汉代漆器铭文中详细记录了制作的时间、地点、分工、工官等。

各工种各司其职,如素工制作漆胎灰底,髹工涂漆,画工彩绘,上工在漆器口缘上铜扣,清工最后修饰,漆工专门制漆,供工供应材料等。

战国早期彩绘漆内棺,湖北省随州市曾侯乙墓出土,湖北省博物馆藏。

战国早期,漆器制作采用木胎,比较厚重。

到了后期,器胎类型开始变得丰富:有轻便的木片卷粘胎、多变的夹(今称脱胎,由漆灰制成,再用麻布裱糊表面)和坚韧轻便的皮胎(由牛皮制作,多制成漆盾)。

战国漆器的制造以楚国为中心,主要出土地点在湖北江陵、湖南长沙和河南信阳。

漆器的色彩一般是黑红两色,以黑地红纹为多,对比明快,既朴素又华美。

装饰纹样有动物纹、几何纹,以及车马、舞蹈、狩猎等社会题材,具有清新活泼、形象生动的特点。

漆器品种丰富,兼具实用性与观赏性,不仅可用于装饰家具、器皿、文具,还可应用于乐器、兵器、丧葬用具等,取代了部分青铜器。

所以,尽管当时漆器价格不菲,仍备受新兴诸侯的宠爱。

汉代漆工艺在继承战国风格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产地分布也更广,以四川的蜀郡和广汉郡为中心。

漆器ppt

漆器ppt

雕漆以剔红、剔黑为主,其他如红底
黑花、黑底红花、黄底红花、绿底红花 以及黄、绿、红三色的剔彩也常见。雕 漆产品的制作过程和制作技艺是: 1.设计 根据客户需要或设计师的创作 . 进行。 2.制胎 根据造型设计制成胎型,称为 . 制胎。 3.光漆 在做好的胎型上反复涂上漆层, . 称为光漆 4.画工 将设计好的图案和纹样画在光 . 漆后的胎型上称为画工。 5.雕刻 图案纹样画好后就可以按照所 . 画图案进行雕刻 6.烘干、磨光 将雕刻后的器皿放入干 .烘干、 燥室内烘干,使其坚固。
漆器的技法
• 漆器的技法主要以油漆和雕漆为主。
即可使用。 即可使用。
油漆技术是用漆涂饰 油漆技术 器物的工艺。中国古 代所用漆,是漆树分 泌的一种汁液,经日 晒脱水后,即成为可 作涂料的熟漆。同时 常在漆中加入桐油一 类干性植物油。作漆 器时,以木、竹蔑、 麻布等为胎骨,然后 以漆涂其外表,干燥 后即可使用。
剔红罐子
剔红碗
紫砂雕漆 剔红盘子
漆器的保护
漆器保护大体可分为出土漆器保护和陈列保管 漆器保护。 二、陈列和保管中的漆器保护 一、出土漆器保护
(1)自然干燥法 (1)脱水后的漆器保护 (2)冷冻干燥法 (3)蔗糖法 (2)破损漆器的修复 (4)真空干燥法 (5)乙二酫法
结语
本文主要是简单介绍了漆器的 发源和发展过程, 发源和发展过程,没有过多具 体的漆器成品介绍, 体的漆器成品介绍,只是对漆 器的概念和漆器制作的工艺进 步根据考古发现做了总结。 步根据考古发现做了总结
明 清 宋 时 时 期 期

商 周 战
器 石 新
国 时 期


新石器时代的漆器
商周战国时期漆器
唐宋时期的漆器

小学美术19 中国漆器 课件ppt课件

小学美术19 中国漆器 课件ppt课件


彩绘牛马鸟纹漆扁 壶 水器
纹样
植物纹 样 动物纹样
工艺 彩绘 彩绘

夹苎佛
礼器
素面
夹苎(脱胎)

园林仕女图戗金朱漆 首饰盒 奁
人物、 植物纹样
戗金

栀子纹剔红盘 置物 观赏 植物纹样
剔红(雕漆)

双龙捧寿纹雕填漆箱 储物
动物纹样
雕填

描金朱地龙凤纹漆手

暖手
动物纹样
描金
作用 观赏性越来越强
漆器的发展 工艺 工艺越来越精湛
纹样 越来越精美
同学们
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同学们
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中国漆器
·中国漆器
漆器:是用漆涂在 各种器物表面上所 制成的日常器具及 工艺品、美术品。
最古老的漆器:木胎朱漆碗
浙江河姆余姚渡遗址 6000多年
漆的作用:
防腐 装饰
漆器研究 思考:漆器的艺术特色?
1、2
漆器的年代
3、4
漆器的作用
5、6
漆器的工艺
年 代
图片名称作用源自战国彩绘描漆虎座双鸟鼓 乐器

第五讲_第一节_中国古代漆器PPT课件

第五讲_第一节_中国古代漆器PPT课件

一、调 漆
为了使颜料溶解 得更均匀,提高附 着力,色漆使用前, 还需加入一定量的 植物油,因此,通 常将调制好的色漆 称为油漆。最早使 用的植物油是从紫 苏草籽中提取的荏 油,大约北宋时期, 开始使用桐油。
二、调 胎
胎体可由简单加工 的天然材料制成,如 木胎、竹胎、皮胎等, 也有通过复杂工序加 工制作的胎体,如陶 胎、铜胎、夹纻胎等。 木头是制作漆器胎体 最常用的材料。早期 漆器使用的多是厚木 胎。
六、中国漆器的传播
在亚洲,中国 漆器流传至朝鲜、 日本。
朝鲜朱漆嵌螺钿木槿花图案长方盒
日本漆器清酒杯
鉴真坐像
六、中国漆器的传播
16世纪,荷兰、英国、 法国商船将中国漆器运 载到欧洲。此外,在康 熙二十六年抵达中国的 法国传教士李明等在寄 回本国的书简上,也描 述了中国漆器的生产技 术情况。所有这些,促 使法国、丹麦、奥地利、 英国等国的漆器在18世 纪有了迅速发展,成为 欧洲漆器历史上的黄金 时代。
元代雕漆大家张成雕漆云纹盘
五、雕 漆
剔红、剔黄、剔黑是指 用于雕刻的漆层分别由红 色、黄色、黑色漆构成。 剔彩时,先在器物胎骨上 以不同颜色的漆分层涂饰, 每层各涂若干道,使各颜 色漆层都有一定的厚度。 然后雕刻,每一部分都剔 除其他色彩的漆层,只保 留或露出所需要的色彩漆 层,并在上面雕刻花纹。
三、彩 绘
战国至西汉时期是中 国历史上漆器发展的第 一个高峰,这一时期的 漆器基本上都采用彩绘 的方法进行装饰。彩绘 是中国出现最早、应用 最广的一种漆器装饰手 段。从彩绘手法看,基 本采用单线勾勒加平涂 的方式,以毛笔着色。 从颜色上看,有黑、红、 褐、蓝、绿、黄、白、 金、银等多种颜色,但 以黑、红两色为主。
西汉漆器

(完整版)中国古代漆器剖析.doc

(完整版)中国古代漆器剖析.doc

一、新石器时代古朴的漆器艺术新石器时代的漆工艺,从公元前五千年至前二千年,经过了长达三千年的发展。

新石器时代前期的漆器,目前已发现两处: 1974 年发现的距今七千年的浙江河姆渡遗址和 1973 年发现的距约五千五百年的江苏常州圩墩马家滨文化遗址。

河姆渡遗址出土两件漆器:朱漆瓜稜碗和緾藤篾朱漆筒形器。

这是目前考古发现世界上最早的漆器。

但是,这两件漆器,已经使用了朱漆,而从本色漆(褐黑色)到色漆(朱色漆)的使用,中间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说明河姆渡遗址的漆器,只是中国漆器的流,还不是源。

常州圩墩遗址出土了漆筒形罐和喇叭形器,这些漆器使用了红黑两色漆,说明漆工艺进步了,但时间上比河姆渡晚了二千五百年,漆工艺在早期的进展是多么缓慢和多么不容易!新石器时代后期的漆器发现增多了,主要有江苏吴江梅堰良渚文化遗址的黑漆陶罐、棕红色漆陶杯,浙江余杭瑶山良渚文化遗址的嵌玉高柄朱漆杯等,山西襄汾陶寺文化遗址的彩绘漆鼓、案、豆、俎等。

根据上述考古资料,长江下游的江浙地区,很可能是漆工艺的摇篮,此后,逐渐扩展到黄河流域等地。

新石器时代的漆工艺,时间虽然长达三千年,但由于生产力低下,进展缓慢。

这个时期漆器制作工艺简单,主要是用石器作工具,将木料砍制或挖制成胎,再涂漆而成。

胎骨比较厚重。

前期只有木胎一种,后期出现了陶胎漆器。

这个时期漆器艺术的表现手法,无论是造型艺术,还是装饰艺术,均处于古朴的阶段,其特点是朴素、单纯,像天真的儿童,像大树初生只有两片叶子一样,给人以纯真和朴素的美感。

如饰带纹、回纹、云纹等简单的几何纹饰;绘红、黑等并不复杂的色彩;器形则注重实用,几乎没有附加装饰。

值得注意的,是余坑良渚出土的朱漆杯,镶嵌了平平整整一周白玉珠,朱漆与白玉交相辉映,非常美观,证明在距今四五千年前,就已经出现了漆器镶嵌工艺,这是一项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二、夏商周神秘、威严、庄重的漆器艺术里所的夏周三代,是指我国史上的夏、商、西周和春秋四个期,从公元前二千年到前四百七十五年,是我国史上的奴隶制代,也是我国考古学上的青器代。

漆器工艺PPT课件

漆器工艺PPT课件

.
41
八、元朝时期的漆器
• 2.2工艺特点 • 总体淳朴浑成,而细部又极精细,在质感上又有一种特
殊的魅力。元代的螺钿又有发展,不仅所嵌蚊片极薄,图 案而极精彩。制作工艺有金漆、雕漆、素髹器、木质银裹 漆瓮。
.
42
八、元朝时期的漆器
• 2.3纹样特点 • 经典的纹样有人物纹、动物纹、忍冬纹、桂花纹、飞天
话传说和吉祥、几何纹饰等。
.
49
九、明朝时期的漆器
• 9.3.1花卉题材 • 缠枝花、折枝花和宝相花,如折枝石榴、海棠、桃花、
杏花等,花卉底层多綴以各种形式的锦地纹,具有锦添花 之妙
.
50
九、明朝时期的漆器
• 9.3.2山水人物
• 这种题材采用三种不同形式的锦地纹,以表现自然界中
不同的空间背景,天空用曲折回转的单线刻画,产生窄长
.
35
七、两宋时期的漆器
• 2.2工艺特点 • 雕漆、金漆、犀皮、螺钿、素漆等多种,最讲究手法是
“雕漆”始于唐代,至宋朝得到进一步发展,出现很美观的作 品,其制法是在胎上涂漆数十层,有时甚至达百余层,使 漆达到一定厚度,待漆半干时描上画稿,然后雕镂人物, 楼台,花鸟等纹样。
.
36
七、两宋时期的漆器
• 2.2工艺特点 • 商代:彩绘雕填、镶嵌装饰技术 • 周代:用蚌泡作为镶嵌
.
5
二、先秦时期的漆器
• 2.3纹样特点 • 云雷纹、龙纹、虎纹、饕餮纹、回纹等
回纹
.
6
二、先秦时期的漆器
• 2.4造型器具 • 盘、豆、盒、觚、碗
漆盒
.
7
二、先秦时期的漆器
• 2.5代表作品
木胎漆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