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组织的内分泌功能研究进展(一)
脂联素与骨代谢的研究进展

脂联素与骨代谢的研究进展
郝东升;黎明
【期刊名称】《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年(卷),期】2009(2)4
【摘要】体重影响着骨转换和骨密度,体重增加可以降低骨折风险;具有内分泌功能的脂肪组织,其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尤其是由脂肪细胞分泌的具有活性作用的脂肪因子,脂联素,对骨的作用备受关注.脂联素与骨代谢关系的研究将为骨质疏松的治疗开辟新的道路.
【总页数】8页(P260-267)
【作者】郝东升;黎明
【作者单位】100730,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骨科;100730,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卫生部内分泌重点实验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36
【相关文献】
1.脂联素在骨质疏松性骨代谢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J], 王迎彬;王金花
2.脂联素通过调控骨代谢在骨质疏松症中的研究与进展 [J], 黄磊涛;吴霞;赖琦;陈贵平;刘远;张斌;戴闽
3.脂联素通过调控骨代谢在骨质疏松症中的研究与进展 [J], 黄磊涛;吴霞;赖琦;陈贵平;刘远;张斌;戴闽;;;;;;;
4.甲亢患者血清瘦素脂联素水平与甲状腺激素和骨代谢指标的关系 [J], 张弢; 于扬; 隋淼; 许静宜; 杨晓辉
5.脂联素在骨代谢中的研究进展 [J], 冯瑶;贾婷婷;王亚楠;张东姣;徐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脂肪细胞的内分泌和自分泌/旁分泌功能

m t S h C 。 s wn . 9 5. 7 ll 9 11 L c 1 9 2 0} 8 — 92
O az to l d 1 9 .7( ) 2 6 - 2 6 yiuN e L Bo ,9 6 8 6  ̄3 1 3 8 o Is N r i h
L r r
;
娄 固醇 I
8
9
0
胞 园子
纤 溶 酶 原激 话 因子 抑 制物 ・ 1
( A11 【l P .) 2
国 家 自 然 科 学 基 金 资 助 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爿 ( 3 10 7 N 0 7 6 4)
肿 瘤 坏 死 因子 ( N  ̄ ) T F 血 管 紧张 素原 ( ) j A 自 细 胞 舟 素 (14) 龚 花 生 馥 I 5㈣ . 离脂 肪 酸 ( F 【】 F A) 前 列腺 素 E ( c 2 1 2 P E )】 体 成 分 前 刊腺 素 乜( c P 止) 生长园子 健 酰 化 蛋 白 ( P) AS
维普资讯
《 生命 的化 学 ? o 2年 2  ̄ o 2 2卷 2期
丈 章 编 号 :0  ̄ 13 2 0 ) 20 2 44 10) 6( 0 2 o -1 9 ) 一3
脂 肪 细 胞 的 内 分 泌 和 自分 泌/ 分 泌 功 能 旁
杨在 清 甘 莉 雷 霆 夏 涛
Ad p , i e ni i
作 者 简 彳 : 在 清 ( 92 ) 卜 杨 15 一 男 . 旌 . 土 , 授 . 议 博 教 博
士 生 导 师
一 ~ -一 一 一 + ~ ■一 +
脂肪组织的功能范文

脂肪组织的功能范文脂肪组织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的结缔组织,具有多种功能。
以下是关于脂肪组织功能的详细说明。
1.能量储存:脂肪组织是能量的主要储存库,也是体内能量平衡的重要因素。
脂肪细胞内的脂肪被称为三酸甘油酯,可以在需要时被分解为能量供给全身。
当食物摄入过多时,多余的能量会被转化为脂肪并储存在脂肪组织中;而当体内能量不足时,脂肪组织中的脂肪会被分解为葡萄糖和脂肪酸提供给身体各个器官和组织。
2.保护作用:脂肪组织位于体内脏器和肌肉周围形成一种保护层,起到保护这些器官的作用。
脂肪的高度柔软性和弹性使其能够吸收外部冲击和震动,减缓对内脏器官的压力和伤害。
同时,脂肪还起到保护神经组织的作用,形成神经的保护套。
3.绝缘保温:脂肪组织具有较高的绝缘性能,能够阻止热量的散失。
通过形成保温层,脂肪组织可以减少体表冷热交替引起的温度变化,保持体内温度的稳定。
4. 内分泌功能:脂肪组织是一个重要的内分泌器官,能够分泌多种激素和细胞因子。
脂肪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包括瘦素(leptin)、脂肪细胞因子(adipokines)、丰胱胺酸过氧化物酶1(thioredoxin 1)等。
这些激素和细胞因子调节了能量代谢、食欲、胰岛素敏感性、炎症反应等重要生理过程。
5.营养吸收和运输:脂肪组织中的脂肪细胞具有吸收和运输营养物质的功能。
脂肪细胞通过表面上的膜蛋白进行脂肪酸的吸收和释放,并通过血液循环将脂肪酸运输到其他组织和器官进行能量代谢。
6.体型塑造:脂肪组织的分布和数量可以改变个体的体型。
当脂肪组织增加时,体型会变得丰满;相反,当脂肪组织减少时,体型会变得瘦削。
这些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遗传因素和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
总之,脂肪组织不仅仅是一种能量储存器,还具有保护器官、绝缘保温、内分泌调节、营养吸收和运输、体型塑造等多种功能。
了解脂肪组织的功能对于维持人体健康、预防和治疗一些相关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胎儿脂联素相关研究的进展

胎儿脂联素相关研究的进展张翠萍;董玲【期刊名称】《现代妇产科进展》【年(卷),期】2007(16)12【摘要】近年脂肪组织分泌的具有调节内分泌、代谢、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的蛋白激素:瘦素、脂联素、抑制素等受到普遍关注。
脂联素具有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和抗炎作用,是成人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的保护性因子。
胎儿脂肪组织与成人明显不同,胎儿脂联素的来源和影响因素,与宫内生长发育的关系以及与成人后发生代谢综合征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是本文关注的重点。
胎儿脂联素的主要来源是胎儿脂肪组织。
脐带血脂联素水平与孕周、出生体重、孕期营养、妊娠糖尿病等关系密切。
胎儿脂联素与瘦素、胰岛素、血脂之间的关系与成人明显不同,表明在宫内生长发育阶段胎儿脂联素在代谢调节机制中的作用有别于成人,具有独特性。
【总页数】3页(P944-946)【关键词】脂联素;妊娠;胎儿【作者】张翠萍;董玲【作者单位】天津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4.256【相关文献】1.妊娠期糖尿病胎儿相关指标与脂联素关系的研究 [J], 唐莉;左婵;隗伏冰2.肥胖患者脂联素基因第45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血浆脂联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研究 [J], 陈晓毓;李希圣;林夏鸿;高宏志;李秋兰;查金顺3.胎儿宫内发育迟缓与胎儿脐血瘦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和脂联素的相关性研究 [J], 李亚钦4.血清游离雌三醇和脂联素水平与妊娠糖尿病孕晚期发生胎儿窘迫的相关性研究[J], 陈霏; 王碧5.痰湿体质高血压病患者脂联素异常与脂联素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 [J], 钱岳晟;张怡;周晓鸥;张伟忠;高平进;朱鼎良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脂联素基因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研究进展

脂联素基因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研究进展吴芸;彭珊;陈瑶;张素英【摘要】脂联素是脂肪细胞所分泌的细胞因子,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唯一与肥胖呈负相关的脂肪细胞因子,具有调节葡萄糖、脂肪酸代谢及调控生物体能量稳态等功能.现就脂联素的基因结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动物分子育种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期刊名称】《遵义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0(012)002【总页数】4页(P64-67)【关键词】脂联素;脂质代谢;动物生产【作者】吴芸;彭珊;陈瑶;张素英【作者单位】遵义师范学院生物系,贵州遵义563002;贵阳市农业委员会,贵州贵阳550081;遵义师范学院生物系,贵州遵义563002;遵义师范学院化学系,贵州遵义563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13.3在动物生产中,动物摄入能量用于维持和生产,剩余的部分便以脂肪的形式储存,过多的脂肪沉积会使动物肉产品不受消费者欢迎,也会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面临多种食物选择的机会,对动物肉产品的需求也正悄然发生变化,人们希望消费优质的动物肉产品。
影响肉品质的因素很多,但遗传和营养因素是最主要的。
影响动物脂肪沉积的基因目前成为国内外动物遗传育种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
长久以来,脂肪组织一直被认为是被动的、不活跃的组织。
脂肪细胞内分泌功能的发现是近年内分泌学科领域的突破性进展之一,打破了脂肪组织仅仅作为能量储存组织的传统观念。
脂肪组织不仅能够储存能量,还参与能量代谢和平衡[1]。
脂肪组织以内分泌、旁分泌和自分泌的形式分泌大量的生物活性物质——脂肪细胞因子,如:瘦素、血浆抵抗素、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6、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脂联素等[2]。
脂联素是脂肪细胞所分泌的若干细胞因子中含量最高的,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唯一与肥胖呈负相关的细胞因子,它以内分泌方式循环于血液中,参与调节葡萄糖、脂肪酸代谢及抵抗炎症反应等生命活动。
肥胖科普文章

疾病科普——肥胖症[导读]肥胖(obesity)是体内脂肪积聚过多而呈现的一种状态。
严重的肥胖可以看成是一种以身体脂肪含量过多为主要特征的病态。
肥胖病的病因是多方面的,经常与多种...肥胖(obesity)是体内脂肪积聚过多而呈现的一种状态。
严重的肥胖可以看成是一种以身体脂肪含量过多为主要特征的病态。
肥胖病的病因是多方面的,经常与多种慢性病伴随发生,并且促进和加重这些疾病。
对肥胖程度的判断和划分,最直观的方法是目测法,通过对人体观察的直觉判断来估计肥胖及消瘦的程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初筛,并粗可以排除因肌肉发达、体格健壮所致的相对体重较高。
在世界范围已普遍采用BMI来判断***的肥胖程度。
然而BMI法和身高标准体重法均不能判定肌肉发达而体脂量并不多的情况,还应根据体脂含量来进一步判断。
体脂含量测定的经典方法是水下称重法,也叫体密度测定法(根据瘦组织和脂肪组织的比重不同,按阿基米德原理,用人体排水的体积和在水下减轻的重量来计算身体的密度,从而得出脂肪占体重的百分比),但此类仪器设备昂贵且操作麻烦,无法普遍采用。
利用对全身的稳定同位素钾扫描法测定总体钾以判断瘦组织(因钾主要在瘦组织中)的方法所需的设备,全世界也只有少数几台。
另-种方法是用生物电阻抗法根据瘦组织和脂肪组织的导电性差别,从而得出体脂的百分比。
该仪器相对便宜和测定快速,但不同人种的推算方程式可能有差别,在实际应用中有一定意义,但在结果的解释方面要小心。
通过测量肱三头肌、肱二头肌、肩胛下、脐周等处的皮褶(皮下脂肪)厚度和上臂围(周长),运用一定的公式计算,间接测定体脂含量的方法,其操作较简单,但准确度和精度有一定限制。
根据体脂百分比能判定肥胖程度,-般认为,成年男性的体脂百分比超过20%为轻度肥胖,超过25%为中度肥胖,超过30%及以上为重度肥胖;而成年女性的体脂百分比超过30%为轻度肥胖,超过35%为中度肥胖,40%及以上为重度肥胖。
不同年龄、性别的体脂百分含量的判定标准不同。
心外膜脂肪组织的临床研究进展

心外膜脂肪组织的临床研究进展心外膜脂肪组织(Epicardial adipose tissue,EAT)是位于心肌和心包脏层之间的脂肪组织,近年来因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潜在作用而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将对心外膜脂肪组织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详细阐述。
一、心外膜脂肪组织的解剖与生理心外膜脂肪组织直接覆盖在心肌表面,与冠状动脉、心肌细胞紧密相邻。
它不仅具有储存能量的功能,还能分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脂肪细胞因子、炎症介质等。
这些物质可以通过旁分泌和内分泌的方式影响心肌和冠状动脉的功能。
二、心外膜脂肪组织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1、冠心病大量研究表明,心外膜脂肪组织的体积增加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心外膜脂肪组织可以释放游离脂肪酸,导致冠状动脉内皮功能障碍,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此外,它分泌的炎症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 等,可加重冠状动脉的炎症反应,增加斑块的不稳定性,从而增加冠心病的发病风险。
2、心律失常心外膜脂肪组织的堆积可能会影响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导致心律失常的发生。
尤其是心房颤动,研究发现心外膜脂肪组织与心房的纤维化和电重构有关,是心房颤动发生和维持的重要因素。
3、心力衰竭心外膜脂肪组织分泌的生物活性物质可能参与心肌重构的过程,导致心肌收缩和舒张功能障碍,进而促进心力衰竭的发展。
三、心外膜脂肪组织的评估方法1、影像学检查(1)超声心动图:是一种常用的无创检查方法,可以测量心外膜脂肪组织的厚度。
但其准确性可能受到操作者经验和图像质量的影响。
(2)计算机断层扫描(CT):能够精确测量心外膜脂肪组织的体积,是目前评估心外膜脂肪组织较为准确的方法之一。
(3)磁共振成像(MRI):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率,可以清晰地显示心外膜脂肪组织,但检查费用较高,临床应用相对受限。
2、生物标志物检测某些生物标志物如瘦素、脂联素等的水平变化可能反映心外膜脂肪组织的功能状态,但目前尚缺乏特异性和敏感性较高的标志物。
脂联素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脂联素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赵勇【摘要】脂肪组织已经不是普通意义上的脂肪仓库,而是一个内分泌器官。
脂联素作为脂肪组织特异分泌的一种具有重要功能的脂肪细胞因子,在能量代谢和糖脂代谢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
脂联素具有广泛的生物功能,与肿瘤方面、骨代谢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高血压、房颤、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血液病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等有一定关联。
现就其在临床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期刊名称】《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4(000)003【总页数】3页(P49-51)【关键词】脂联素;脂联素受体;细胞因子【作者】赵勇【作者单位】天津市红桥医院检验科,天津 3001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64.3脂肪细胞能够分泌多种脂肪细胞因子和蛋白因子,如瘦素、脂联素、抵抗素、白细胞介素6等。
脂联素在细胞葡萄糖和脂肪酸等能量代谢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并参与细胞增殖肥大和免疫功能的调控[1]。
脂联素具有调节体内能量平衡、糖脂代谢、抗炎症、抗动脉硬化和抗纤维化等多种作用,是一种具有广泛生物效应的细胞因子。
脂联素分泌异常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肝纤维化糖尿病[2]等发生密切相关,还与肿瘤、骨代谢疾病、房颤、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血液病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等有一定的关联。
近年来发现脂联素与前列腺癌、肾细胞癌、胃癌密切相关。
Beebe-Dimmer等[3]研究在北美男性脂联素和R1中遗传变异、与肥胖和前列腺癌的相关性。
提取DNA样本中的脂联素和脂联素受体,结果显示肥胖的脂联素受体却能预测前列腺癌的发生风险。
2010年Chou等[4]使用免疫组织化学研究了R1和R2与肾细胞癌的关系,证实脂联素受体在肾细胞癌中的存在。
证实R1在肥胖相关性肿瘤中的表达高于非肥胖相关性肿瘤R1的表达更多。
2011年Tsukada等[5]通过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R1和R2在胃癌细胞株(MKN45、TMK-1、NUGC3和NUGC4)中的表达,结果显示在胃癌中,脂联素通过R1抑制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同时R1可能成为治疗胃癌的新靶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脂肪组织的内分泌功能研究进展(一)
【摘要】脂肪组织是机体储存能量的主要场所,在机体需要时动员,释放能量。
但是近几年的研究发现,脂肪组织还是一个活跃的内分泌器官。
已有的研究发现脂肪组织可以分泌一系列激素和细胞因子,参与调节一些生理病理过程,与2型糖尿病、肥胖、心血管疾病、免疫反应等疾病和病理过程有密切的关系。
本文将对今年来的一些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脂肪组织;内分泌
【Abstract】Thisclassicalviewofadiposetissueasaratherspecializedpassivestorageorgan.Startingwiththediscove ryofleptinasanadipocyte-derivedsatietyfactor,adiposetissueisincreasinglybeingrecognizedasanend ocrineorgan.Agrowingnumberofadipocyte-derivedfactorshavebeendescribedandtheircontribution tothepathophysiologyofthemetabolicsyndrome,characterizedby,insulinresistance,dyslipidemia,hy pertension,chronicinflammationstate,isbeinginvestigated.Thisreviewfocusesonrecentadvancesint hephysiologyandpharmacologyofadipose-derivedfactorswithparticularemphasisontheirtherapeuti cpotential.
【Keywords】adiposetissue;endocrine
长期以来,脂肪组织一直被视作一个惰性的储能器官。
只有在饥饿等机体需要能量时,脂肪组织才变得活跃,释放能量。
但是自从1994年Friedman等克隆了肥胖基因表达产物-瘦素(Leptin),发现其可以抑制食欲,从而降低体重,开始了脂肪组织内分泌功能的研究。
接着,Scherer等发现了脂肪细胞特异性合成、分泌的蛋白-脂联素,其同样具有减肥功能,但和瘦素的作用机制不同。
随着其他重要的脂源性激素和细胞因子陆续被发现,脂肪组织作为内分泌器官的观点逐渐被接受。
1脂肪组织的内分泌功能
1.1脂肪因子和激素(Adipokine)脂肪组织除了分泌瘦素、脂联素等脂肪因子外,目前已经确定的还有许多,包括:抵抗素(Resistin)、肿瘤坏死因子(TNF-α)、内脏脂肪因子(Visfatin)、白介素6(IL-6)、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血管紧张素Ⅱ(AGⅡ)、自由脂肪酸(FFA)、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不同生物学活性的细胞因子和激素。
它们分别参与能量代谢、免疫和炎症反应、发育和生殖等生理、病理活动。
1.2抵抗素(Resistin)抵抗素〔1〕由白色脂肪组织分泌,由114个氨基酸组成,其氨基酸顺序中包括N端信号肽及一高度保守的胱氨酸残基序列。
因为抵抗素可以引起胰岛素抵抗,因而得名。
但是,也有研究〔2〕显示,抵抗素也能减少肝脏的糖异生。
因为敲除抵抗素的小鼠空腹后表现出低血糖。
最近的研究〔3〕发现抵抗素可以引起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紊乱和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增值,从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抵抗素基因的表达及蛋白质的分泌可被抗糖尿病药物噻唑烷二酮类(TZDs)显著抑制,可以解释TZDs类药物抗糖尿病作用的部分机理。
1.3瘦素(Leptin)1994年,Friedman等〔4〕克隆的ob基因的表达产物瘦素,从此,研究者开始重视脂肪细胞和脂肪组织的内分泌功能。
研究〔5〕发现,瘦素可以通过下丘脑的核团,抑制食欲,从而降低体重。
人类ob基因的突变和受体的突变均导致肥胖和与肥胖相关的2型糖尿病。
有趣的是,瘦素对心血管疾病影响可能既起保护作用,又起促进其发生的作用。
在骨骼肌〔6〕,瘦素通过AMPK信号通路和中枢刺激脂肪酸的氧化,从而调节胰岛素的敏感性。
另外有研究显示瘦素参与发育和生殖,Leptin高峰的出现预告青春期即将来临,也是月经初潮及周期建立的重要前提。
ob/ob小鼠表现出不育症。
最新的研究〔7〕表明瘦素在骨形成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ob/ob和db/db小鼠均表现出Highbonemass(HBM),而给予ob/ob小鼠注射瘦素,则可以逆转这种现象。
进一步研究表明,瘦素是一方面〔7~9〕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和节律基因来调控成骨细胞的增殖,一方面〔10〕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和交感神
经共同调节破骨细胞的增殖。
1.4脂联素(Adiponectin)脂联素〔11〕首先由四个研究小组同时克隆的一个脂肪细胞因子。
它是有247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
包含有N端的信号肽序列、22个Gly-X-Y重复序列形成的胶原样序列和C端的球状结构域序列。
在血液循环中,脂联素有多种存在形式,主要是全长蛋白和其形成的多聚体以及蛋白酶酶切产生的球状结构域序列。
它们起相同的或不同的生理功能。
研究发现,脂联素负性调节肥胖、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
最近的研究发现,脂联素还参与心肌肥厚〔12〕、保护心肌的缺血再灌注损伤〔13〕等过程。
脂联素敲除的小鼠具有更肥厚的心肌和更高的死亡率,机制研究发现这种现象和小鼠心肌的ERK水平上升,而AMPK水平降低。
提示脂联素是通过下调心肌的ERK水平和上调AMPK水平的分子机制来防止心肌肥厚的。
同时,研究表明脂联素是通过AMPK和COX-2两种信号通路来共同保护心肌,防止缺血再灌注损伤。
另外也有研究〔14〕表明,脂联素可以通过COX-2/PGEs途径抑制脂肪细胞分化。
1.5肿瘤坏死因子(TNF-α)TNF-α是一种分子量为25kD的膜蛋白,并以17kD大小存在于循环中。
这主要是由于糖基化水平不同造成的。
它主要来源于单核—巨噬细胞。
TNF-α是第一个被发现的可以由脂肪细胞合成的分泌产物。
在肥胖和胰岛素抵抗患者,TNF-α的血浆水平是上调的,而且血浆中可溶性的TNF-α受体水平也升高。
在脂肪组织,TNF-α下调某些和脂肪细胞分化相关的转录因子水平,从而抑制脂肪细胞分化;TNF-α可能通过以下机制导致胰岛素抵抗:抑制胰岛素受体自身磷酸化而损害胰岛素信号、降低葡萄糖转运体(GLUT)-4的基因表达、降低脂蛋白脂酶的活性、刺激肝脏的脂肪分解。
1.6内脏脂肪因子(Visfatin)一直认为内脏的脂肪组织比皮下的脂肪组织对于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更起作用。
但是最新的研究发现了一个由内脏脂肪组织合成并分泌的蛋白质,所以命名为内脏脂肪因子(Visfatin)〔15〕。
在此前一年,JiaSH等〔16〕人报道了前B细胞克隆刺激因子(pre-Bcellcolony-enhancingfactor)可以抑制中性粒细胞的凋亡。
后来证明此蛋白就是内脏脂肪因子。
它是一个52kD的蛋白质,在内脏脂肪的发育过程中分泌且表达水平上升,而且在细胞培养实验中证明它具有胰岛素样的降糖作用,在小鼠体内也可以产生降糖效应。
内脏脂肪因子杂合突变的小鼠表现严重的高血糖。
同时研究发现它可以结合并激活胰岛素受体。
1.7补体D(Adiposin)Adiposin由脂肪组织合成并分泌,也是第一个从脂肪细胞系克隆的补体成分。
无论是ob/ob、db/db小鼠,饮食诱导的肥胖大鼠,Adipsin浓度均显著降低。
但人类肥胖患者Adipsin水平却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