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生石灰与熟石灰的区别

你不知道的生石灰与熟石灰的区别
你不知道的生石灰与熟石灰的区别

你不知道的生石灰与熟石灰的区别

石灰有生石灰和熟石灰之分,两者虽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区别是很大的,具体如下:

成分的区别:生石灰的主要成份是氧化钙CaO,熟石灰的主要成份是氢氧化钙,生石灰由石灰岩在石灰窑中高温烧制而成,生石灰具有很强的吸水性,所以我们通常在许多商品的包装里面会看到一个很小包装的白色颗粒的东西。那便是生石灰干燥剂。生石灰一旦与水接触便会发生反应,产生大量的热量生成氢氧化钙Ca(OH)2,即熟石灰{CaO+H2O=Ca(OH)2}。

用途的区别:生石灰、熟石灰与复合碱外观上都属于粉白色,都能够应用到废水处理当中作为碱剂提高废水的碱度,都可以混凝除磷。但是,据生产销售氢氧化钙多年的神龙钙业介绍:生石灰更多应用于建筑,由于它吸水放热的物理性质,会导致废水处理上放热烧坏管道与设备,土壤施肥方面与雨水接触烧伤农作物。熟石灰更多的应用于鱼塘消毒与土壤PH值提高,但熟石灰应用于鱼塘消毒将会产生比较多的泥渣。

生产工艺的区别:

生石灰生产工艺:生石灰的原料:凡是以碳酸钙为主要成分的天然岩石,如石灰岩、白垩、白云质石灰岩等,都可用来生产石灰。将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的天然岩石,在适当温度下煅烧,排除分解出的二氧化碳后,所得的以氧化钙(CaO)为主要成分的产品即为石灰,又称生石灰。

熟石灰生产工艺:

1.干法氢氧化钙生产工艺:合格的生石灰经鄂式破碎机破碎至3mm左右。经由斗式提升机、仓式振动输送机送入石灰料仓。

料仓中的石灰经星形加料定量加入消石灰预消化器,在搅拌杆的强烈搅拌下初步消化,然后进入消化器完成消化过程。消化好的石灰由消石灰提升机和进仓螺旋输送机输入消石灰仓,然后由加灰螺旋风分离器得到合格的精消石灰。精消石灰卸入成品消石灰仓,根据用户需要再进行分包装。

2.氢氧化钙的湿法生产工艺(食品级)--石灰消化法:将石灰石在煅烧成氧化钙后,经精选与水按1:(3~

3.5)的比例消化,生成氢氧化钙(灰钙粉)料液经净化分离除渣,再经离心脱水,于150~300℃下干燥,再筛选(120目以上)即为氢氧化钙(灰钙粉)成品。

其反应的过程是:CaCO3→CaO+CO2↑CaO+H2O→Ca(OH)2,再在其中精心筛选检测出重金属含量达标色泽外观优质的高纯食品级氢氧化钙,其含量高,无杂质黑点,白度好,活性度高。

虽说两者很多地方有区别但是两者也有联系:生石灰(CaO)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的过程,称为石灰的熟化或消化。反应生成的产物氢氧化钙称为熟石灰或消石灰。

石灰石粉

石灰石粉(碳酸钙)用途 2013-6-2 10:51:17 点击:36 石灰石是常见的一种非金属矿产。我国石灰石矿产资源丰富,占世界总储量的64 %以上,是一种具有优势的天然资源。目前国外较发达国家如日本、美国等在石灰石利用和深加工方面成果累累,专利有400~500 项。随着国外高档碳酸钙材料、填料进入中国市场,促进了国内的技术进步,加快了我国碳酸钙深加工品种的快速增长,并向着多元化、专业化、精细化方向迅速发展,拓展开更多的应用领域。 1.石灰石用途 石灰石用途广泛,产品市场前景看好,但因为石灰石在中国面广量丰,无地方资源优势可言,必须靠实力和其他优势获取市场份额。因此,面对这一资源,在开发应用时,应慎重选择,取最短的工序,最可能简单的方法,最现实的市场,以低成本、高质量,提高市场竞争能力。综合国内外石灰石产品深加工发展现状,介绍我国石灰石矿几种主要用途。 (1) 最常见的是生产硅酸盐水泥。一般石灰石经过破碎、磨矿后均能达到水泥原料的要求。随着对外开放、国民经济建设的加快,水泥工业发展迅速,据估计国内未来20年左右仅水泥工业一项将需求石灰石290 亿吨。 (2) 生产高档造纸用涂布级重质碳酸钙产品。这类高附加值的微细、超细及活性重质碳酸钙在造纸工艺中应用十分广泛,粉碎后一般粒径- 2μm ≥90 %的用于中性施胶造纸工艺; - 2μm 粒径≥50 %的主要用于涂布纸的填料。 (3) 用作塑料、涂料等生产工艺中的填料。作该类产品原料的天然碳酸钙矿物,即石灰石要求含CaCO3 (干基) :优级品9810 % ,一等品9610 % ,二等品9410 % , Fe2O3 ≤011 % , Mn ≤0102 % , Cu ≤01001 % ,白度90 以上。此外,一般平均粒径10~15μm 的粉矿用作涂料填充料, - 10μm 的用作塑料、橡胶、造纸的填料, - 5μm 的经活化处理后作油墨填充料。 (4) 生产机械制造用的铸造型砂。石灰石生产的铸砂粒度为28~75 目,这种型砂具有比石英砂更优的性能,溃散性好,易于落砂清理,提高铸件表面质量,增加铸件表面光洁度,同时基本消除职工矽肺的危害。据统计仅各大钢铁公司每年要外购铸造型砂几万吨,这对冶金行业的石灰石矿是一个潜在的市场。 (5) 生产脱硫吸收剂。石灰石破碎到0 ~2mm ,其中+ 2 mm < 5 %、0~0. 45 mm > 50 %的粉状代替原石灰或消石灰,在吸收塔内与水混合搅拌成浆液,吸收浆液与烟气接触混合,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与浆液中的碳酸钙以及鼓入的空气进行化学反应被脱除,最终反应产物为石膏。脱硫后的烟气经加热升温后排入烟囱。该工艺设备成熟,脱硫效率高,适用范围宽。目前贵州铝厂石灰石矿已建成一条石灰石脱硫剂生产线,其效益十分看好。 (6) 石灰石经煅烧、碳化后可生产轻质碳酸钙产品。轻质碳酸钙按平均粒径可分为5 个粒度等级:微粒+ 5μm、微粉1~5μm、微细, <, /SPAN>011~1μm、超细0102~011μm、超微细- 0102μm。目前纳米级轻钙工

石灰知识点总结

1. 原料:主要以富含氧化钙的岩石为主,亦可使用含有氧化钙和部分氧化镁的 岩石。 2. 块状生石灰 石灰产品的种类 生石灰粉 熟石灰粉 3. 由于石灰仅能够在空气中在水的参与下凝结硬化,而不能在水中硬化,所以 称石灰为气硬性胶凝材料. 4. 优质的石灰呈洁白或带灰色,质量较轻,质地松软,块状石灰的堆积密度为 800~10003/m kg 5. 石灰在烧制的过程中,由于石灰窑炉温偏差或波动,造成窑内温度过高或温 度偏低,温度过高时烧成过烧石灰,而偏低则烧成欠火石灰. (各自危害) 6. 细度 物理性质 石灰的主要 含水量 技术性质 有效钙镁含量 化学性质 二氧化碳含量 残渣量 7. 石灰的组分中,产生黏结性的有效成分是活性氧化钙和氧化镁。 结合氧化钙(在煅烧中生成的钙盐,在石灰中不起胶凝作用) 石灰中的氧化钙 非活性氧化钙(由“渣化”或“过 游离氧化钙 烧”造成的) 活性氧化钙 有效氧化钙:在普通条件下能与水反应的那部分氧化钙,主要来源于活性的游离 氧化钙。 8. 石灰加水,通过水化反应由生石灰转化为熟石灰,这一过程称为石灰的消化。 该过程用化学式可表示为: mol kj OH Ca O H CaO /9.64)(22+?+ 由于过烧石灰在日后的凝结硬化滞后带来的消极影响,消化后的石灰往往要 “陈伏”一段时间,用于消除过烧石灰造成的危害,陈伏时间通常大约为15d. 石灰浆在陈伏期间,其表面应有一层水分,使之与空气隔绝,以防碳化。 9. (1)反应产物的转移速度小于水化反应速度 石灰消化过程中其 体积增大的原因 (2)固相体积增加的同时,要引起孔隙体积的增加,从 而产生体积膨胀。 10. 改变石灰细度 控制石灰体积 改变水灰比 变化的方法 改变消化温度 掺加石膏等外加剂 11. 影响石灰水 石灰煅烧条件 化反应能力 水化温度 的主要因素 外加剂 粉碎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变质专题

学习目标: 1识记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主要的性质。 2.能灵活运用酸碱盐的相关性质分析问题。 学习重难点: 熟练运用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变质分析问题学习过程及 要求: 一.基础知识梳理(5分钟) 1、氢氧化钠的变质及检验 2.氢氧化钙的变质及检验

注意:氧化钙变质后的成分可能是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钙等。 4 ?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氧化钙能与空气中的成分发生反应,因而需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点拨 题型1氢氧化钠变质 【例1】(湖南娄底)化学课后,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整理实验桌时,发现有一瓶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塞橡皮塞,征得老师同意后,开展了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1】该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了呢? 【实验探究1】 【提出问题2】该氢氧化钠溶液是全部变质还是部分变质呢? 【猜想与假设】

猜想1 :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猜想 2 :氢氧化钠溶液全部变质。 【查阅资料】(1)氯化钙溶液呈中性。(2)氯化钙溶液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 CaCb+ NE2CG=CaCQj+ 2NaCI 【实验探究2】 【实验结论】该氢氧化钠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 (填“部分”或“全部”)变质 【反思与评价】(1)氢氧化钠溶液露置于空气中容易变质,请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式: (2)在上述【实验探究2】中,小明提出可用氢氧化钙溶液代替氯化钙溶液,你认为该方案(填“可行”或“不可行”)。 【理解与应用】氢氧化钠溶液容易变质,必须密封保存。实验室必须密封保存的药品还有很多,试另举一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拨: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滴加足量的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便可以知道。而检验部分变质还是全部变质,就需要用到可溶且中性钙盐、钡盐。注意不能用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钡,因为它们与碳酸钠反应都生成 NaOH干扰氢氧化 钠是否完全变质的确定。 题型2氢氧化钙变质 【例2】小明和小艳在实验室配制石灰水时,小明同学将两药匙熟石灰样品放入小烧杯中,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充分搅拌后发现烧杯底部仍有不溶性的固体,于是他认为熟石灰样品已经变质。小艳同学不同意他的判断,你认为小艳

消石灰与生石灰

关于消石灰与生石灰:施工技术规范中只写是石 灰/干土,而对石灰是消石灰还是生是石灰的界定却很模糊,而预算定额中则明确提出用量为生石灰用量,根据经验数据,1m 3 消石灰需要428.4kg 生石灰(生石灰中50% 块;50%粉末),消石灰的松方干密度为550kg/m 3 。那么可以计算,掺生石灰与掺消石灰的系数:550/428.4=1.28 。所以在施工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往往会要求按下面公式计算掺灰量: m二说p 干x i% 式中: m ------ 掺灰质量(kg) v ------- 混合料压实体积(m3) p 干 -- -- 混合料最大干密度(取系数1 .7g/cm 31 700kg/m3) i% ---------- 设计灰剂量 计算出石灰重量后,再乘以 1.2 左右的一个系数后作为应掺加的消石灰用量。 其掺灰质量是多少?一般,白灰粉即消石灰的密度是600kg/m3,素土的密度是1800kg/m3。干灰块应该是1200kg/m3,消解后体积膨胀质量下降折半变成600kg/m3,这样就比较合理。 m=1(X 10X 0.2 x 1700X 0.12=4080kg 往往实际操作中用的是体积并不过秤,所以我们要求出,灰土中灰所

占的体积消石灰的密度为600kg/m3 所以可得4080kg的白灰体积是4080kg -600kg/m3 =6.8m3 摊分到以上面积中白灰所占的厚度为 6.8m3-100 m2 =0.068m 如果把最大干密度取1800kg/m3那么消解灰的厚度即为0.072m比较接近常用数20cm灰土中用灰量为7.3cm的经验数据。 所以这样以后在施工中就比较容易掌控和便于实际操作。 10液土的计算方法及用灰剂量: m=1X 10X 0.2 x 1700X 0.仁3400kg 可得3400kg 的白灰体积是3400kg -600kg/m3=5.7m3 摊分到以上面积中白灰所占的厚度为 5.7m3-100 m =0.057m 如果把最大干密度取1800kg/m3那么消解灰的厚度即为0.06m 8液土的计算方法及用灰剂量: m=1X 10X 0.2 x 1700X 0.08=2720kg 可得2720kg 的白灰体积是2720kg -600kg/m3=4.53m3 摊分到以上面积中白灰所占的厚度为 4.53m3+ 100 m =0.045m 如果把最大干密度取1800kg/m3那么消解灰的厚度即为0.048m 这样安排的话在实际应用当中就比较合理了。 灰土的民间叫法: 三七灰土体积比换算灰剂量

生石灰变质探究

生石灰变质探究 母题研讨:课本58页第4题:某些食品的包装袋内,有一个装有白色颗粒状固体的小纸袋,上面写着“干燥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为什么生石灰能做干燥剂?如果将小纸袋拿出来敞口放在空气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纸袋内的白色颗粒粘在一起成为块状。这是为什么?请试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评析:此题的目的在于让同学们了解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通过久置于空气中的生石灰的变化,考查生石灰作干燥剂的原理和变质后的成分的探究。由于生石灰能与水发生反应,因此可用作干燥剂。生石灰放在空气中,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熟石灰再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转化成块状碳酸钙。相 关化学方程式有:CaO+H 2O==Ca(OH) 2 ; Ca(OH) 2 + CO 2 ==CaCO 3 ↓+ H 2 O。 中考动态:生石灰作为食品干燥剂是中考中时常出现的情景,考查形式是此 题的延伸。考查内容主要是掌握生石灰作干燥剂的原理、设计实验探究久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得到的固体成分、碳酸盐的检验方法。 对氧化钙的考察首先是它与水反应放热,升温了,可以测温度来检验;其次考察它与水反应得到微溶性碱Ca(OH) 2 ,其水溶液就是澄清的石灰水,通过对 Ca(OH) 2 的检验说明氧化钙的存在。 对Ca(OH) 2的检验可以利用它与CO 2 气体反应、与Na 2 CO 3 溶液反应得到白色 沉淀;也可以用指示剂的变色或测PH的方法。 对CaCO 3的考察是它的溶解性及与酸反应可生成CO 2 气体。 母题迁移: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一包久置的生石灰(CaO)干燥剂产生了好奇,于是他们对这包干燥剂的成分展开了探究。 【提出问题】这包干燥剂是否变质,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 猜想一:全部是CaO;猜想二:是CaO和Ca(OH) 2 的混合物; 猜想三:全部是Ca(OH) 2;猜想四:是Ca(OH) 2 和CaCO 3 的混合物。 猜想五:。(请你完成)【实验探究】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化学方程式知识分享

1 碱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1.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硫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氢氧化钠溶液与三氧化硫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氢氧化钠溶液与氯化铁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氢氧化钙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氢氧化钙溶液与盐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钾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氢氧化钾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氢氧化钾溶液与盐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氧化钙和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图是关于盐酸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 ”表示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A 、C 属于不同类...别. 的化合物。完善这个知识网络: (1)写出A 、B 、C 的化学式:A ;B ;C 。 (2)根据自己得出的知识网络写出一个复分解反应..... 化学方程式:

生石灰消毒原理

生石灰消毒原理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生石灰消毒原理 生石灰主要成分为氧化钙,为白色或灰白色硬块;无臭;易吸收水份,水溶液呈强碱性。生石灰是无机盐类中最常用的一种消毒药物,即可作为消毒剂,又可作为水质改良剂。今天重点介绍其作为消毒剂的原理。 生石灰消毒原理:我们知道生石灰与水会发生反应变成熟石灰,并且伴有巨大的热量放出,那么因为生石灰的强碱性质本身就能够使水质呈强碱性,导致病微生物和野杂鱼虾难以存活而死亡,从而达到清塘消毒的目的。对大多数繁殖型病原菌有较强的消毒作用。 还有一个好处便是随着生石灰的碱性把水体的PH值提高以后,它便能够与水里的一些重金属离子相结合从而达到减轻水体的毒性的目的。并且能够使水中的悬浮物絮凝沉淀下去,使得水变得干净透亮。更能够改良底质,增加钙肥,提高水生植物对钙、磷的利用率,有利于浮游生物繁殖,保持水体良好的生态环境。 对于生石灰消毒的一个用法用量的标准建议:我们每一种消毒的方法对生石灰的用量是有所差别的。例如:干法清塘时每亩用量60-80Kg,带水清塘时每亩每米水深用量100-150Kg;水体消毒时每亩每米水深用量10-20Kg。 以上是湖南皕成科技给大家一个大体的建议参考用量,可根据实际情况去进行相对应的调整。但是我们在利用生石灰消毒的过程中我们有几点是需要特别注意的,例如:(一)不能直接将生石灰铺撒在路面上 有些养殖场小区在场区或场外道路上铺撒生石灰或漂白粉等消毒药物进行消毒,或者是在场区大门口消毒池中铺撒生石灰为人员和车辆进行消毒。其实,实际上却只是作了表面文章,消毒效果并未达到。

石灰 石灰有生石灰和熟石灰(即消石灰)

石灰石灰有生石灰和熟石灰(即消石灰) 目录 ?1.简介 ?2.生产工艺 ?3.原料及生产 ?4.熟化与硬化 ?5.性能及应用 1.简介 一种以氧化钙为主要成分的气硬性无机胶凝材料。石灰是用石灰石、白云石、白垩、贝壳等碳酸钙含量高的原料,经900~1100℃煅烧而成。石灰是人类最早应用的胶凝材料。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人已用于建筑,中国也在公元前7世纪开始使用石灰。至今石灰仍然是用途广泛的建筑材料。石灰有生石灰和熟石灰(即消石灰),按其氧化镁含量(以5%为限)又可分为钙质石灰和镁质石灰。由于其原料分布广,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在土木工程中应用广泛。 2.生产工艺 原始的石灰生产工艺是将石灰石与燃料(木材)分层铺放,引火煅烧一周即得。现代则采用机械化、半机械化立窑以及回转窑、沸腾炉等设备进行生产。煅烧时间也相应地缩短,用回转窑生产石灰仅需2~4小时,比用立窑生产可提高生产效率5倍以上。近年来,又出现了横流式、双斜坡式及烧油环行立窑和带预热器的短回转窑等节能效果显著的工艺和设备,燃料也扩大为煤、焦炭、重油或液化气等。 3.原料及生产 凡是以碳酸钙为主要成分的天然岩石,如石灰岩、白垩、白云质石灰岩等,都可用来生产石灰。 将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的天然岩石,在适当温度下煅烧,排除分解出的二氧化碳后,所得的以氧化钙(CaO)为主要成分的产品即为石灰,又称生石灰。 在实际生产中,为加快分解,煅烧温度常提高到1000~1100℃。由于石灰石原料的尺寸大或煅烧时窑中温度分布不匀等原因,石灰中常含有欠火石灰和过火石灰。欠火石灰中的碳酸钙未完全分解,使用时缺乏粘结力。过火石灰结构密实,表面常包覆一层熔融物,熟化很慢。由于生产原料中常含有碳酸镁(MgCO3),因此生石灰中还含有次要成分氧化镁(MgO),根据氧化镁含量的多少,生石灰分为钙质石灰(MgO≤5%)和镁质石灰(MgO>5%)。 生石灰呈白色或灰色块状,为便于使用,块状生石灰常需加工成生石灰粉、消石灰粉或石灰膏。生石灰粉是由块状生石灰磨细而得到的细粉,其主要成分是CaO;消石灰粉是块状生石灰用适量水熟化而得到的粉末,又称熟石灰,其主要成分是Ca(OH)2;石灰膏是块状生石灰用较多的水(约为生石灰体积的3—4倍)熟化而得到的膏状物.也称石灰浆。其主要成分也是Ca(OH)2。 4.熟化与硬化 生石灰(CaO)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的过程,称为石灰的熟化或消化。反应生成的产物氢氧化钙称为熟石灰或消石灰。 石灰熟化时放出大量的热,体积增大1—2.5倍。煅烧良好、氧化钙含量高的石灰熟化较快,放热量和体积增大也较多。 根据加水量的不同,石灰可熟化成消石灰粉或石灰膏。石灰熟化的理论需水量为石灰重量的32%。在生石灰中,均匀加入60%~80%的水,可得到颗粒细小、分散均匀的消石灰粉。

氧化钙、氢氧化钙变质

1.(2009·哈尔滨)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以“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否发生反应”为课题进行了科学探究。 同学们在烧杯中加入10mL稀硫酸。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接着分两次向烧杯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第一次滴加几滴氢氧化钠溶液后,不断搅拌,第二次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则第一次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溶液中溶质(不考虑酚酞)的质量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第二次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上述实验同学们得出了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的结论。 [提出问题]是否可以用其他试剂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呢? [甲组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现象:向a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无明显现象,再滴加几滴硫酸铜溶液时出现蓝色沉淀。 结论:用硫酸铜溶液可以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 [乙组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现象:向b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无明显现象,再滴加几滴氯化钡溶液时出现白色沉淀。 结论:用氯化钡溶液可以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 [交流评价]请你评价甲、乙两组同学由实验现象获得的结论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正确或错误理由 甲组 乙组 2.实验室里有一包氯化钠和氯化镁的混合固体。晓阳设计以下实验把它们分离出来,请你帮助他完成下列实验。 实验步骤: (1)把混合物加水溶解,向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填实验操作),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有关的化学方程式:MgCl2 + 2NaOH = Mg(OH)2↓ + 2NaCl。 (2)将白色沉淀洗涤,,得到氯化镁固体。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 (3)将无色滤液,得到氯化钠固体。 氢氧化钙、氧化钙、氢氧化钠变质专题 一、生石灰、熟石灰的变质问题 考点:1.氧化钙(俗称:生石灰,CaO,常用作干燥剂,因为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并与水反应,久置会变质。与水反应放热) 2.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消石灰,Ca(OH)2,不能用作干燥剂,久置会变质。)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变质的知识归纳

三.实验一:浓硫酸的稀释 常见离子的检验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变质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变质的知识归纳 碱的性质是九年级化学的重要学习内容,其中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是最重要的碱,关于二者变质的相关问题是中考的热点,为了能掌握二者变质问题,首先回顾一下基础知识。 一、氢氧化钙与氢氧化钠性质对比 探究问题: 1、检验变质程度时为什么氢氧化钙可以直接过滤,滴加酚酞来检查是否存在氢氧化钙,而 氢氧化钠不行呢? 2、检验氢氧化钠变质程度时,用的是氯化钙溶液,能不能使用氢氢化钙呢?

解析:由于氢氧化钠变质的产物是碳酸钠溶液,并且碳酸钠溶液呈碱性,因此不能直接用酚酞;当检查氢氧化钠变质程度时,用氯化钙的目的是将其中的碳酸根离子转化沉淀,用稀盐酸来检验碳酸根离子的存在,如果用氢氧化钙时,虽可将碳酸根离子转化为沉淀,但由于氢氧化钙呈碱性,对氢氧化钠检验产生干扰。 练习题 1、实验室有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为了探究其成分,甲、乙、丙、丁分别设计如下实 验,请你帮助其完成下面的探究: 甲同学欲证明这瓶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乙同学:猜想该氢氧化钠固体可能并未完全变质,于是他设计实验加以验证:取少量固体溶解,向溶液中滴加少量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乙同学得出结论:氢氧化钠没有完全变质。丙同学:丙认为乙同学的结论并不可靠,原因是。 如果得到正确可靠的结论需要增加一个实验,请你将需要增加的实验方案写在下面: 。 实验中酚酞还可以用替代。 丁同学:通过实验证明该固体部分变质,既然并未完全变质,丁同学认为可以通过适当的方法制得纯净的氢氧化钠固体,有以下试剂可以选择: A、Ca(OH)2 B、CaCl2 C、HCl 将固体溶解,用胶头滴管逐渐滴加(填序号)试剂,直到不再产生沉淀为止,进行操作和操作,最终得到纯净的烧碱固体。 保存氢氧化钠溶液的方法是。 2、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都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对实验中的两份变质的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固体,某同学提出了猜想并探究其组成,请你与他一起完成探究过程。(1)对已变质的氢氧化钙进行探究。 【猜想】①可能完全变成了碳酸钙; ②可能部分变质,其成分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钙的混合物。 【猜想】①可能完全变质成了碳酸钠。 ②可能部分变质,其成分是。 【进行实验】 【反思交流】实验室中的某些药品能与空气中的物质反应,他们都应保存。 1.某同学做实验时发现,盛放NaOH溶液的瓶口与橡皮塞上,常有白色粉末出现。为探究这种白色粉末的成分,设计了如下实验。请你完成实验报告。

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探究“生石灰干燥剂”变质过程

常见的酸和碱复习课—— 《探究“生石灰干燥剂”变质过程》 (初三化学殷艺瑗)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巩固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钙的化学性质并形成相应知识网络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分析推论”的探究过程, 初步建立科学探究的意识,提高科学探究品质,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感受化学对日常生产生活的重要性 二、教材分析 学生在新课学习时,对于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碳酸钙这三种物质分别在教材(人教版)的不同单元中学习过相关的知识和习题,具体内容如下表: 教学内容教材单元教材相关练习 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第六单元课题3 教材(上)P125页课后练习7 氧化钙与水反应第七单元课题2 教材(上)P150页课后练习9 氢氧化钙的性质第十单元课题1 教材(下)P59页课后练习4 碳酸钙的性质第十一单元课题1 教材(下)P78页课后练习1 由上表可知,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碳酸钙这三种含钙化合物的性质和检验是初中化学学习的重点之一。但是在新课学习时,学生是按单一物质分别学习的,没有形成对这三种物质相互联系的认识,缺乏利用物质的化学性质进行成分检测和检验的思路和方法。针对这种情况,在中考总复习中,教师可以以“探究生石灰变质问题”为主题进行物质的检验的复习教学。“探究生石灰变质”这节主题复习课,实际上是有关酸、碱、盐知识的一节复习课,它既是对以前所学核心知识的归纳、总结和应用,又是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化学问题和科学探究过程的进一步体验、理解和提升。 三、学情分析 在讲授本节课之前,通过前测了解到:学生在复习该内容之前,大部分的学生已经知道氧化钙的俗称是生石灰,也能够判断出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钙的物质类别,能够列举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钙的性质,能正确书写含钙系列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但学生对于检验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钙的试剂和现象掌握的情况并不理想。由此可见,学生在知识储备、生活经验和实际技能等方面有一定的基础。但是同样要看到学生在一个新情景中,再书写同样的一个化学方程式正确率只有40%,更困难的是只有20%的学生会运用含钙化合物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因此,教学设计思路的重点是:第一,将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碳酸钙这三种物质建立联系,通过复习这些物质的性质、反应与检验、使学生建立对含钙化合物之间联系与转化的认识;第二,通过对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碳酸钙检验方法的复习和实验,使学生明确物质成分猜测及检验的思路和方法,进一步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发展运用实验探究物质性质与检验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 巩固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钙的化学性质以及相互转化;强化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五、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通过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钙的化学性质来解决“干燥剂生石灰”变质问题;提升科学探究分析能力

2020中考化学总复习练习(2019新题):专项(07) 生石灰、熟石灰变质的实验探究

专项(七)生石灰、熟石灰变质的实验探究 类型一生石灰变质 1.物质常常要密封保存,主要是因为敞口会与空气中某些气体作用而发生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食物长时间存放变质与二氧化碳、水蒸气有关 B.生石灰堆放久了后变质与二氧化碳、水蒸气有关 C.钢铁生锈与氧气、水蒸气有关 D.氢氧化钠固体潮解、变质与水蒸气、二氧化碳有关 2.[2018·广东]向一定质量的水中加入生石灰,下列曲线错误的是() 图G7-1 3.兰兰在家里发现了一包过期的海苔,包装内有一个小纸袋,上面写着“石灰干燥剂”(主要成分为CaO)。海苔过期了,石灰干燥剂有没有变质呢?兰兰拿着这包石灰干燥剂约化学老师一起到实验室进行如下探究。 辨析俗称 “石灰干燥剂”中的石灰是指(填序号)。 A.消石灰 B.生石灰 C.石灰石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石灰干燥剂没有变质; 猜想二:石灰干燥剂部分变质; 猜想三:石灰干燥剂完全变质。 进行实验 兰兰分别取该石灰干燥剂进行如下表实验,并记录。

异常现象 兰兰整理实验器材,清洗仪器时,突然发现实验二中的烧杯壁明显发热。 分析释疑 实验二的结论不准确,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烧杯壁明显发热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更正结论该石灰干燥剂部分变质,猜想二成立。 反思与评价 石灰干燥剂表面的覆盖物,影响了正确结论的得出,兰兰由此联想到生活中有些物质表面的覆盖物,是起保护作用的。试举一例: 。 拓展延伸 从确定这包石灰干燥剂成分的角度,请你再提出一个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4.某化学兴趣小组对一包完全变质的生石灰干燥剂产生了好奇,为确定其成分展开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这包已完全变质的干燥剂成分是什么? 猜想猜想Ⅰ:Ca(OH)2; 猜想Ⅱ:Ca(OH)2和CaCO3; 猜想Ⅲ:CaCO3。 实验探究 (1)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稀盐酸,无气泡产生,于是小莉认为没有CaCO3。小晶却不同意小莉的结论,理由是。 (2)为进一步确定其成分,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如表方案,请你完成实验报告。

石灰石的用途及生产线工艺流程

石灰石的用途及生产线工艺流程 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常用做建筑材料,也是许多工业的重要原料,石灰由可分为生石灰和熟石灰;石灰石可直接加工成石料和烧制成生石灰,生石灰的主要成分是CaO,一般呈块状,纯的为白色,含有杂质时为淡灰色或淡黄色,生石灰也叫活性石灰;生石灰吸潮或加水就成为消石灰,也称作熟石灰,它的主要成分是Ca(OH)2;熟石灰经调配成石灰浆、石灰膏、石灰砂浆等,用作涂装材料和砖瓦粘合剂。 两种不同的石灰的用途都比较广泛,根据不同行业对其应用的不同,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生产线设备将石灰石生产成为我们想要的材料: 1、砂石料:我们可以通过砂石生产线对石灰石进行破碎,生产成为建筑砂石料,其生产线设备主要包括:给料机、石灰石制砂机、洗砂机、输送机等设备; 2、生石灰(活性石灰石):给料机、提升机、输送机、回转窑等设备; 一、石灰石砂石料生产线工艺流程 首先,原料由给料机至带式输送机输送至石灰石制砂机进行破碎,石灰石制砂机在开始工作时,首先要保证制砂机内没有任何物料,然后才可以启动电机,在电机的带动下,制砂机破碎腔内的转子高速旋转,物料进入第一破碎腔初次对石灰石进行破碎,石灰石再与转子上的反击板锤撞击破碎,然后进入第二破碎腔进行同理破碎,破碎粒度达到要求时,石料便会通过蓖条,从出料口排出,通过输送设备运输到下一工序。 二、活性石灰石生产线工艺流程: 石灰石存放在贮仓内,由上、下两个料位计控制加料量,然后通过下料管将石灰石均匀分布到预热器各个室,在这个过程中,石灰石在预热器被1150摄氏度窑烟气加热到900摄氏度左右,约有30%分解,然后经液压推杆推入回转窑内,石灰石在回转窑内发生化学反应,经焙烧分解为CaO和CO2;分解后生成石灰进入冷却器,在冷却器内被鼓入的冷空气冷却到100摄氏度以下排出。经热交换的600摄氏度热空气进入窑与煤气混合燃料。 废气再兑入冷风经引风机进入袋式除尘器,再经排风机排入烟囱,排出冷却器的石灰经振动给料机、斗式提升机、带式输送机等设备送入石灰贮库。根据用户需要确定是否进行筛分等工序。在整个石灰焙烧系统中,预热器根据产量不同分成若干个预热室,每个预热室配备一套液压推料装置,并配有自动化控制系统将相关数据输送至中控室的PLC控制平台,实现中央集中控制。 此系统自动化程度高,可实现单点可控,提高了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生产效率,使生产过程更加人性化和智能化,使生产过程更便捷。 以上两种生产线是根据石灰石生产的特点和用途配置的高效生产线工艺,不仅高效节能、而且生产的石灰质量比较高,能够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在很多砂石厂和石灰厂都广泛的应用。

生石灰和消石灰分析

生石灰和消石灰分析 一、有效钙(蔗糖钙-----配位滴定法) 准确称取约0.5g试样,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4g蔗糖,并放入一根磁力搅拌子,加40----50mL新煮沸的已冷却的蒸馏水,立即加盖,然后置于电磁搅拌器上搅拌10分钟,打开瓶盖,将溶液及残渣立即转移至250mL容量瓶中,洗净锥形瓶,以水稀释至标线,摇匀。 移取25mL溶液(应尽量防止吸入残渣)于400mL烧杯中,加入200mL蒸馏水,放入适量的CMP混合指示剂,以200g/L KOH调至绿色荧光出现并过量5----7mL,然后以0.015mol/L EDTA标液滴至绿色荧光消失,出现稳定的红色为止。 T CaO×V×10 X CaO == ----------------------------------- ×100 m ×1000 式中:T CaO---------每毫升EDTA标液相当于CaO的毫克数。 V --------- 滴定时消耗EDTA标液的体积。 m --------- 试料的质量。 10 ----------- 全部试样溶液与分取试样溶液的体积比。 二、酸不溶物 准确称取0.5g试样,置于300mL烧杯中,用水润湿,盖上表面皿,从杯口慢慢加入40mL (1+5) HCl,待作用停止后,用水冲洗表面皿和杯壁,并稀释至约100mL,将溶液加热煮沸,待试样充分溶解后,再继续煮沸3----5min,用慢速滤纸过滤,滤液收集于250mL容量瓶中。残渣以热HCl (3+97)溶液洗涤数次之后,再用热水洗涤至无Cl ---为止(以10g/L硝酸银溶液检验),保存溶量瓶中的滤液及洗液,以供测定CaO、MgO、Fe2O3、Al2O3之用。 将滤纸及残渣一并移入已灼烧至恒重的瓷坩埚中,灰化后于950----1000℃的高温下灼烧20min,取出坩埚,冷却,称量,如此反复灼烧,直至恒重。 m1 酸不溶物== ----------------------- ×100 m 式中:m1 -------- 灼烧后残渣的质量. m --------- 试料的质量. 三、Fe2O3、Al2O3、CaO、MgO(EDTA配位滴定法) 将测定酸不溶物时分离不溶物后盛于250mL容量瓶中的滤液加水稀释至标线摇匀,然后按“石灰石分析”之Fe2O3、Al2O3、CaO、MgO的分析步骤测定。 四、单独称样连续测定CaO、MgO(EDT A配位滴定法) 准确称量0.5g试样,置于400mL烧杯中,用少量水润湿,盖上表面皿,从杯口加入5mL

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探究久置生石灰干燥剂的成分

探究久置生石灰干燥剂的成分 淮南实验中学李娟 一、三维目标 1.通过对干燥剂成分的探究知道物质是在不断的发展变化的,氧化钙在空气中容易变质,能写出生石灰干燥剂的干燥原理,学会从标签上获得信息的方法。。 2.根据提供的氧化钙与水反应的实验背景资料,能设计证明氧化钙存在的方案;从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中受到启发,从而设计出检验氢氧化钙存在的方法;根据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方法,来设计实验进行碳酸钙的检验。 3.通过设计方案和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以及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科学结论的能力。会运用过滤操作分离混合物。 4.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化学,体验到科学探究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通过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历史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用自制的微型装置实验,培养学生节约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以食品中的干燥剂为载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成分,并设计方案验证自己的猜想。本节课探究的物质跟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有更高的思维含量,使学生对课本上的有关知识达到灵活运用的层次,真正做到学以致用。通过日常生活中能搜集到的物品作为实验器材,使学生感受到一些物品的再利用能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三、学情分析及学法指导 九年级的学生求知欲望强,个性活泼,思维活跃,对化学学习充满了热情。从知识储备上看,学生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已经了解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知道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可以制取二氧化碳。这里只要再提供氧化钙与水反应放热的背景资料,他们就可以去探究生石灰干燥剂中可能存在的物质了。通过探究使学生们更深刻的体会到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猜想,学会证明碳酸钙、氧化钙、氢氧化钙存在的简单方法。 难点:根据已有知识和提供的信息学会设计合理、可行、简单易操作的实验。 五、实验准备

初中化学: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性质与用途

培优(三)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性质与用途 1.氢氧化钙的俗称是() A.消石灰 B.苛性钠 C.石灰石 D.生石灰 2.在充满CO2的铝制易拉罐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后封口, 易拉罐立即变瘪,其主要原因是: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一会儿变瘪的易拉罐又鼓起,其原因是:Al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了H2,同时有偏铝酸钠(化学式为:NaAlO2)生成。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氢气使易拉罐内的压强增大,从而使变瘪的易拉罐重新鼓起。请写出Al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此反应属于反应(填“置换”或“复分解”)。 3.结合NaOH、Ca(OH)2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固体是; (2)从微观角度看,他们的溶液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 (3)除去NaOH溶液中混有的少量Ca(OH)2,可选用的试剂是。 4.同学们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乙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甲、乙、丙三个实验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废液缸中,最终看到废液缸出现浑浊并呈红色,产生疑问。 【提出问题】废液中含有哪些物质? 【交流讨论】①废液缸中一定含有的物质:碳酸钙、指示剂、水和; ②还含有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是什么?同学们有如下猜想。小云认为:只有碳酸钠小红认为:只有氢氧化钙

小林认为: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你认为还可能是 (写一种猜想) 【实验设计】小方想用氯化钙溶液来验证小云、小红、小林的猜想。查阅 资料获悉氯化钙溶液呈中性,并设计如下实验。请你将小方的实验设计补 充完整。 实验内容预计现象预计结论 取少量废液缸中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静置①有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的猜想正确 ②小云的猜想正确 ③溶液无明显变化小红的猜想正确 【反思拓展】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 。 5.某农村中学的化学兴趣小组在开展实验活动时,用山泉水配制氢氧化钠溶液,结果几次配制所得的溶液都出现浑浊现象,放置一段时间后,容器底部还出现白色沉淀物。该兴趣小组的同学针对此奇异的现象展开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用山泉水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为什么会出现浑浊?白色沉淀是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Ⅰ.氢氧化钠样品不纯,含不溶性杂质; Ⅱ.氢氧化钠与溶解在山泉水中的某物质发生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物质。 (1)小明通过实验很快就排除了猜想Ⅰ,他的实验是 。 查阅资料:本地山泉水是硬水,含较多的碳酸氢钙。碳酸氢钙[Ca(HCO3)2]受热会分解,也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且都有碳酸钙生成。 (2)小红取来少量的山泉水于烧杯中,往其中加入适量的肥皂水,搅拌,观察到 的现象,确认所取的山泉水是硬水。 (3)小明和小红取含有碳酸钙的沉淀物进行实验:取少量的沉淀物,加入适量稀盐酸,实验现象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该山泉水经过(填操作名称),就可用于配制氢氧化钠溶液。

生石灰与熟石灰的区别与联系

生石灰与熟石灰的区别与联系 生石灰和熟石灰,仅一字之差。很多人,包括在校的学生,都很容易就混淆于两者之间。 为了让大家更加清楚的辨别这两者,今天湖南皕成科技就来给大家整理一下,关于生石灰与熟石灰的区别与联系。 生石灰 生石灰成分是氧化钙,加水之后会产生化学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生石灰的消解是施工拌和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具体施工中要对其过程进行有效地控制,生石灰的消解实际上是一个的水化(H2O)放热反映过程,要正确地控制加水量和加水速度,使消解后的消石灰即不能过干而“扬尘”,也不能过湿而“粘结发软”,表面看起来要松散,实测含水量不超过35%,以有利于二灰结石混合料的均匀拌和,实际施工中通常采用提前消解、打堆闷料、覆盖、过筛的办法来满足施工需要(提前消解的时间一般在7-10天)。 生石灰污水治理已成为关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一项重大问题。在控制工业污染物排放量的增长方面,国家采取严格措施,生石灰对造纸、酿造、化工、印染行业,加大治理和改造力度,淘汰高耗水、重污染的落后工艺和设备。 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生石灰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加,因不达标排放给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和危害,生石灰在钢铁、电力、化工、煤炭等重点行业、推广废水循环利用,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同时,生石灰工业废水处理工艺、技术不断提高,生石灰给水处理絮凝剂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熟石灰 熟石灰是一种白色粉末状固体。化学式Ca(OH)2,又称氢氧化钙、消石灰,加入水后,呈上下两层,上层水溶液称作澄清石灰水,下层悬浊液称作石灰乳或石灰浆。上层清液澄清石灰水可以检验二氧化碳,下层浑浊液体石灰乳是一种建筑材料。氢氧化钙是一种白色粉末状固体,微溶于水。氢氧化钙是一种二元强碱,具有碱的通性,是一种强碱,对皮肤,织物有腐蚀。 氢氧化钙在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白色粉末,由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它的饱和水溶液叫做石灰水。是常用的建筑材料,也用作杀菌剂和化工原料等。 熟石灰与生石灰联系: 生石灰与水反应(同时放出大量的热),或吸收潮湿空气中的水分,即成熟石灰[氢氧化钙Ca(OH)2,又称“消石灰”。熟石灰在一升水中溶解1.56克(20℃),它的饱和溶液称为“石灰水”,呈碱性,在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而成碳酸钙沉淀。

熟石灰变质

实验探究题精选习题 姓名 1、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一瓶久置的熟石灰粉末的组成进行实验探究,请你 一起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这瓶熟石灰粉末是否已经变质生或了CaCO 3? [进行猜想]猜想一:熟石灰全部变成了CaCO 3。 猜想二:熟石灰部分变成了CaCO 3。 猜想三:熟石灰没有变质。 [设计实验]该小组同学对猜想一设计了下列探究方案,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表中相关实验内容。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样,加适量水,搅拌,过滤 ②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入酚酞试液 ③取少量滤渣于试管中,加入盐酸 ② 。 ③ 。 猜想成立 [反思与应用]①要证明猜想二成立,可参照上述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在步骤②中产生的实验现象是 。 ②熟石灰变质是由于 的缘故。在初中化学我们所学过的物质中还有 (举一例)等具有这样的性质,因此象熟石灰这类物质在实验室应 保存。 2、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对一瓶没有塞橡皮塞的氢氧化钙溶液进行探究,请你一起参与。 【提出问题】该氢氧化钙溶液是否全部变质? 【猜想与假设】猜想①:氢氧化钙溶液可能全部变质,变成碳酸钙。 猜想②:氢氧化钙溶液可能部分变质,其成分是 。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取样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有 气泡 原溶液里一定有碳酸钙 (2)另取样于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 。 溶液成红色 原溶液一定有 【实验结论】综合上述实验(1)、(2),你得出的结论是猜想 成立。 【反思拓展】(1)氢氧化钙露置于空气中容易变质,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在分析化学反应的物质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的是 。 3.在化学兴趣小组活动中,小山把一标有“生石灰 干燥剂”的小纸袋带到学校进行实验。干燥剂是否变质?小山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请你帮他完成实验报告。 (1) (2)既然干燥剂中已有Ca(OH)2,小山又猜想还可能有另一种物质生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请你设计实验证明小山的猜想(简要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西认为步骤②不严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愉快的小组活动结束了,除以上猜想及实验,你还想对该干燥剂的万分进行哪些方面的探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① 干燥剂中含有CaO ②取少量用样品制得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 干燥剂中含有Ca(OH)2 干燥剂部分变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