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肾损害检测指标的比较研究

合集下载

早期急性肾损伤标志物肾损伤分子1研究进展

早期急性肾损伤标志物肾损伤分子1研究进展

早期急性肾损伤标志物肾损伤分子1研究进展肾损伤分子1(Kim-1)是一种Ⅰ型跨膜糖蛋白,在正常肾脏中不能检测出,但在肾脏缺血或者毒性损伤后在近端小管细胞的细胞膜顶端表达增强,能够促进损伤的上皮细胞修复。

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Kim-1可能是代表急性肾损伤早期、无创的近端小管生物标志物。

标签:急性肾损伤;肾损伤分子1;生物学标志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一个常见而又严重的临床问题,最新的调查显示,每年近200万人死于AKI,就算有幸存活其发生慢性肾脏疾病的风险将增大[1]。

AKI的病死率一直居高不下,部分原因可能是到目前为止仍缺乏一个可靠的早期损伤生物标志物,以至于不能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

肾损伤分子1(kidney injury molecule-1,Kim-1)是早期发现AKI的一种近端小管损伤生物标志物。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Kim-1分子在早期检测AKI比其他分子更有优势,尤其是在24 h内血清肌酐增加之前。

本文将对Kim-1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 AKI及其生物标志物AKI是指肾功能突然或者持续下降,导致含氮废物与非含氮物质在体内潴留以及水电解质平衡调节失调。

尽管AKI在病因和发病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迅速,但其临床的早期检测和诊断仍存在争议。

目前AKI的诊断主要根据RIFLE标准[2],即主要依靠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血肌酐升高以及有无少尿,分为5个等级:风险期(risk)、损伤期(iniury)、衰竭期(failure)、丧失期(loss)、终末期(end-stage)。

但是由于血肌酐升高缺乏敏感性和特异性,常常在肾损害48~72 h后才升高,因此其不能全面早期准确地反映肾损伤。

而且,血肌酐升高与否及其升高的幅度还受其他一些因素,如患者的年龄、营养状况以及是否合并慢性肾衰竭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寻找更为准确、有效的临床早期诊断指标,及时早期治疗,已成为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之一[3]。

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尿β2-微球蛋白等肾早期损伤检测项目及临床意义和参考值

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尿β2-微球蛋白等肾早期损伤检测项目及临床意义和参考值

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尿β2-微球蛋白等肾早期损伤检测项目及临床意义和参考值传统肾功能检查项目反映肾小球滤过率变化,且只有当GFR下降到正常的1/2—1/3时才有病理性的升高。

一旦血浆尿素、肌酐水平升高,肾脏病变多进入不可逆期。

项目组成肾早期损伤检测项目1、尿微量白蛋白;2、尿β2-微球蛋白(β2-m);3、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4、尿肌酐。

标本及要求标本类型:晨尿、随意尿或24h尿,最好用晨尿。

临床意义一、尿微量白蛋白1、糖尿病肾病:mAlb是肾小球滤过膜电荷选择性屏障损伤的重要标志蛋白质,其测定的应用被称为80年代对糖尿病学的两大贡献之一。

随着糖尿病病程的进展,糖尿病人的慢性并发症特别是血管并发症,已成为糖尿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

DN没有特殊的临床和实验室表现,尿蛋白仍是诊断DN的主要线索。

尿蛋白排出率<20ug/min,为正常白蛋白尿期;若尿蛋白排出率20~200ug/min,为微量蛋白尿期,临床诊断为早期糖尿病肾病,目前主张用晨尿标本,测定时至少应在6个月内连续查2—3次尿,取平均值达到20~200ug/min方可诊断;当尿蛋白排出率持续>200ug/min或常规尿蛋白定量>0.5g/24h,即可诊断DN。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大量蛋白尿,对DN也不具有特异性。

临床诊断DN必须仔细排除其它引起蛋白尿的原因。

2、高血压肾病:研究表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定期进行尿mAlb 测定,有助于及早发现高血压肾病,尿mAlb测定可用于判断高血压肾病的病情和预后。

mAlb尿是特发性高血压病人心血管危险综合指标。

3、其它疾病:mAlb升高也见于其它情况如外伤、烧伤、急性胰腺炎和大手术后,其值与病情程度呈正比。

肾外恶性肿瘤患者也有mAlb升高。

二、尿β2-微球蛋白β2-m是由100个氨基酸组成的单链多肽,作为HLA的轻链存在于除红细胞和胎盘滋养层细胞以外的所有有核细胞,尤其在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存在丰富。

早期肾功能损害患者肾脏排泄尿酸各指标的比较与分析

早期肾功能损害患者肾脏排泄尿酸各指标的比较与分析
泄尿酸水平 的方法 。 资料与方法
(< 5 m lL 。 2 0 ̄ o ) /
3 统计学方法
计量 资料 采用 ( ±s 表 示 ; 量资料 的 ) 计
3 间均数 比较 采 用 单 因 素方 差 分析 ;u 水 平 与 2 u、 组 Sr 4hU r
1 资料
收集 2 1 0 0年 1 2月 ~ 0 1 6月青 岛市 市立医 F U C rE rF、 u e 21 年 E A、u、 uG U r r等之 间的相 关 分析 采用 S er a /U p am n
些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分为高尿酸组( 30lnlL 、 > 5 xo ) 中尿酸组 (5 30 g lL 、 a / 2O一 5 mo )低尿酸组(< 5 m lL , 测 患者 的 空腹血 / 20i o ) 检  ̄ /
肌 酐( e) 血尿酸( u )2 Sr、 S r 、4h尿肌 酐(4hU r 、 2 c) 尿尿酸( u) T  ̄ 等指标 , 算尿酸排 泄分数 ( F A) 尿酸 清除率( u ) 单位 J 计 Eu 、 Cr、

5 ・ 4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1 o 2年 1月第 1 3卷 第 1期
CIWI,au r 2 1 , o.3, o 1 JT  ̄ Jn ay 0 2 V 11 N .
早 期 肾功能 损 害患 者 肾脏 排 泄 尿 酸各 指标 的 比较 与分 析
张云静 ① 邹作 君① 于龙 丽①
随空腹血糖( P ) e F F U 、 u 、 u / c 的降低 而升 高 , F G 、G R、E A C rU A U r 差异有 统计 学意 义( P<0 O , . 1 P<0 0 P<0 O , .5, . 1 P<0 0 、 . 5 P< .5 P< .5 。Ser n相 关分析 显示 S r 00 、 0 0 ) pama U 水平 与 2 u、 u 4hU r E F无 明显相关性 ( : .0 P<0 O ; : .0 P> r 0 22, . l r 0 17, 0 0 ) U 与 F U 、 u 、 u/ c 呈 负相 关性( =一 .7 , 0 0 ; = 一 .3 , 0 0 ; =一 .0 , 0 0 1 , . 5 。S r E rC rU rU r r 0 7 9 P< . 5 r 0 6 2 P< .5 r 0 4 2 P= .0 ) 差异 有 统计 学意 义。结论 : 早期 肾功能损 害的 患者 ,E A、 u、 u/ c 均 可反应 肾脏排泄尿酸的 水平 , 中 F U F U C rU rU r 其 E A较其 他指标 更准

胱抑素C和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价值分析

胱抑素C和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价值分析

胱抑素C和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价值分析一、胱抑素C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生物学特性1. 胱抑素C(Cystatin C)胱抑素C是一种由细胞产生的蛋白质,与肾小球滤过有关。

与肌酐不同,胱抑素C不受肌肉量和性别的影响,更为准确地反映肾小球滤过率。

胱抑素C被认为是评估肾功能的一个更好的指标。

2. 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超敏C反应蛋白是一种慢性炎症指标,其水平与体内炎症程度密切相关。

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往往伴有慢性炎症,而且超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

1. 早期诊断研究表明,胱抑素C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联合检测可以帮助医生早期发现糖尿病患者的肾脏损害,尤其是无症状糖尿病肾病。

这种联合检测可以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肾功能状况,有助于早期干预和治疗。

2. 疗效监测在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胱抑素C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联合检测也可以用于监测治疗效果。

一项研究表明,治疗后这两种指标的水平会有所改善,反映出肾功能的逐渐恢复。

3. 预测并发症尽管胱抑素C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联合检测在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害方面表现出了很多优势,但其在临床应用中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1. 费用胱抑素C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联合检测需要专门的检测设备和试剂,费用较高,不是所有医疗机构和个人都能承受。

2. 标准化问题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来规范胱抑素C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检测方法和结果解读,这给临床应用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3. 交叉干扰胱抑素C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受许多因素影响,例如炎症、肾小球滤过率、肌肉量等,这些因素可能会对其诊断价值产生一定的干扰。

四、结语胱抑素C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联合检测在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害方面具有较高的价值。

它能够帮助医生早期发现肾脏损害,监测治疗效果,并预测并发症风险。

由于其在临床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未来需要进一步完善检测方法和标准,降低成本,提高检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临床经验的积累,胱抑素C和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将在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评估早期肾损害指标:尿微量白蛋白

评估早期肾损害指标:尿微量白蛋白

评估早期肾损害指标:尿微量白蛋白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据统计,在病程超过25年的糖尿病患者中,大约20%-40%的糖尿病患者会发生糖尿病肾病,危害较大,是终末期肾病(即尿毒症)的主要原因。

糖尿病肾病没有特殊治疗方法,早期发现,及早干预对阻止和延缓进一步发展为终末期肾病非常重要。

尿微量白蛋白检查是目前临床上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的最有效的检测手段,是糖尿病患者肾健康的晴雨表。

尿微量白蛋白是指24小时白蛋白的排泄量为30~300mg,且用常规方法不能测出尿蛋白,这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其他肾病的早期诊断有价值,但并非特异性指标。

尿蛋白包括所有蛋白(如小分子的溶菌酶、免疫球蛋白;中分子的白蛋白、转铁蛋白;大分子的脂蛋白、a2微球蛋白、纤维蛋白原等),临床上所说的蛋白尿是指24小时内尿蛋白大于150mg,或定性试验为阳性。

可见于肾脏疾病,如肾小球、肾小管间质性疾病。

尿微量白蛋白正常值的参考值为0-20mg/L。

测定尿微量白蛋白理想的方法是留取24小时标本,但因留取困难,在实际应用上受到限制,所以随机尿测定是目前常用、易行的方法。

尿微量白蛋白测定是一种灵敏、简便、快速的测定方法,对早期肾损害的诊断远远优于常规定性或半定量试验。

相对尿微量白蛋白的定量检查,我们平常所说的检测尿常规是对尿蛋白的定性检查,结果以“+”表示,“+”越多,表示尿里的蛋白越多。

蛋白尿是指尿液中总蛋白超标,尿常规检查尿蛋白定性检查阳性和(或)尿蛋白定量检查超过150mg/24h。

若超过3.5g/24h,则称为大量蛋白尿。

尿常规中的蛋白(干化学法)和尿微量白蛋白是筛查肾脏疾病时常用的两个检测项目,但许多人对这两个指标不是很了解,经常混淆或者对两个项目检测结果不一致的情况存在疑问。

今天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尿常规中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的区别。

尿常规中的蛋白正常情况下,一些蛋白质可以透过肾小球的滤过屏障进入原尿中,但经肾小管重吸收后,只有极少量的蛋白质进入尿液中。

Cys C、RBP、BUN和Cr联合检测早期诊断肾脏疾病的意义研究

Cys C、RBP、BUN和Cr联合检测早期诊断肾脏疾病的意义研究

Cys C、RBP、BUN和Cr联合检测早期诊断肾脏疾病的意义研究目的探讨胱抑素C(Cys C)、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血清尿素氮(BUN)和血清肌酐(Cr)联合检测早期诊断肾脏疾病的意义,为临床中对于肾脏疾病的早期肾功能的损害的诊断提供指导。

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接诊的150例肾脏疾病患者进行研究,并选择来我院健康体检的60例作为对照组。

所有受检者在入院后,均抽取静脉血,分离血清后,采用东芝TBA-1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分析所有患者的Cys C、RBP、BUN和Cr水平,进而分析患者的肾病状况及对疾病诊断的阳性率。

结果肾小球肾炎、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及肾功能衰竭患者的Cys C、RBP、BUN和Cr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与对照组相比,4项指标的检测阳性率明显升高(P<0.05),且RBP阳性率>Cr阳性率>Cys C阳性率>BUN阳性率,表明RBP在对早期肾脏疾病诊断的效果最好,Cys C次之,4项指标联合诊断的阳性率较高。

结论Cys C、RBP、BUN和Cr联合检测早期诊断肾脏疾病的应用价值较高,对于肾脏疾病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状况的诊断有指导性意义。

标签:肾脏疾病;胱抑素C;视黄醇结合蛋白;血清尿素氮;血清肌酐肾脏疾病在临床中较为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之一,起病较为隐匿,病因也较复杂。

患者早期缺乏明显的特征表现和体征,且患者就诊时肾功能损伤常已进入尿毒症阶段[1-2]。

因此,对于肾脏疾病患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改善和逆转患者肾脏损害的重要环节[3]。

由于肾小球代偿功能较强,患者直至出现>50%的肾功能损害时,才会出现相应的症状。

目前,临床中对于肾脏疾病诊断的传统指标是血清尿素氮(BUN)和血清肌酐(Cr)。

BUN是人体蛋白质的终末产物,是肾功能的主要指标之一,早期肾功能损害患者由于肾小球的滤过作用,不会出现BUN的升高。

直至患者>50%的肾损害时才会出现明显的BUN水平的升高,Cr是人体肌肉代谢的产物,也是通常用于肾功能诊断的一种指标。

铅作业工人慢性肾损害早期监测指标的研究

铅作业工人慢性肾损害早期监测指标的研究
K-7 S C i 与 A C的预后密切相关。当然 ,A C的预后 是受很多 6 SC
[ ] K rae . orl i fpoirt gcl nc a te ses 5 akvl G C r ao o r f i e ul ra i nass・ s a e tn le n a l e n g
肝、 骨等组织 , 导致 S C A C患者术 后生存率 低 , 预后较差。李正

考文Leabharlann 献 [ ] G re ,cw bU, e k e a. rd ci ffm uem n . 1 edsJ Sh a L m eH,t1 Pout no os oo o l
c o a n i o y r a t ewi u n n c e ra t e s o itd w t l n la t d e ci t f h ma u la n i n a s c ae ih b v hl g
反映肿瘤细胞的增殖 状态 只是辅 助方式 之一 , 还须 结合 肿瘤 的 T M分期 、 N 病理学 类型 、 手术 切 除范 围等判 断指 标进 行综 合分析 , 才能更加准确地判断肿瘤的预后 。
batm aifr [ ]A t acrR s19 1( )5 1— 3 . l o am tomeJ . nin e e,95, 2 :3 56 s li c 5 ( 收稿 日期 :07— 2— 2 修 回日期 :07— 3— 4) 20 0 0 20 0 1
胞不受机体调控 , 能够无 限制地增 长 , 因而肿 瘤细胞 的增殖活
性 即成为判断其预后的重 要因素之一 。细胞 动力学 研究能 够反映肿瘤细胞 的增殖能力 , i 7表达指数 的检测 是细胞动 K- 6 力学的常用方法之一 , 本研究通 过测定 K - i 7在 S C 6 A C组织 中

高血压早期肾损害不同诊断指标的临床比较

高血压早期肾损害不同诊断指标的临床比较
肾病 的关系。
男性 C r m/ i)=[ 10一年龄)×体重 ( g ] 7 C ( lmn (4 k ) 2×
在探讨早期诊断高血压肾损 害的敏感指标 , 以观察其 与高血压 S r p o ) 8 . C ( . VL ]X 84 m
女性 C rm/ i) [ 10 年龄) 体重 ( g ] [2× C( l n = (4 一 m × k) 二 7
fntni a et wt crnr at ydsaeT eT E D( r l u co pt ns i o ay r r ies h R N T a i n i h o e i
tni hprni aetta dw hlma [ ]A e i yeeseptn et i s' J . m JM d o n t v i sr e t o t n
肾脏可调节水及 电解 质平衡 , 同时具 多种内分泌功 能 , 既 用生化仪测 定 , B N正常范 围 2 9— . m lL 血 S r 血 U . 7 5m o , C 正 / 是血压调节的重要器官 , 也是高血压损 害的靶器 官之 一。高血 常范 围 l 4~13 p o/ 。内 生肌 酐 清 除 率 ( C ) C C - 3 . lL m C r 用 o K 压引起的肾脏损害往往与 高血压 的持续 时间和严重 程度密切 Co. ul公式计算 : rt a fG t 相关… , 但高血压肾病起病 隐匿 , 期诊断较 为 困难。本文 旨 早
[ 文章编号]17- 6 (080 - 5- 63 7820 )6 82 2 7 0 0

高 血 压 早 期 肾 损 害 不 同 诊 断 指 标 的 临 床 比 较
曾 春 苏慧萍 覃冬青 ( , , , 广西壮族 自治区人民医院肾内科, 南宁 502 ; 30 1 广西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内科 , 40 ) 5 00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ey words】 Early renal damage Detection index comparatively
前言
• 肾脏病变的早期阶段常常无明显的形态学变化,也无特异
性的症状和体征,只是反映在血液和尿液的检查上。肾组 织活检是确定肾损伤的金指标,但对于病人的损害很大, 病人也难以接受,因此我们需要采用一些生化指标的变化 来作出判断。尿素(Urea)、肌酐(Cr)、尿酸(UA)、 β2微球蛋白(β2M)、胱抑素C(Cys-c)、α1微球蛋白 (α1M)、尿微量清蛋白(mAlb)、尿N-乙酰-β-D氨基葡 萄糖苷酶(NAG)等都是常用的生化指标。但在这些指标 中,有些指标只有到了肾脏损害的中晚期才发生变化,而 且受多种因素影响,因此本文将对这些指标在肾脏早期损 害中的变化进行比较研究,以探讨它们对肾脏早期损害的 预测及诊断的价值。
0.0(0)
注:与健康体检者相比X2值:*1=16.00,*2=11.97,*3=11.97; ▲1=38.89,▲2=42.85,▲3=38.89; ★1=49.25,★2=47.05,★3=53.85;P<0.01 。
3 讨论
• 肾脏是人体最重要的排泄器官,因为其代偿能力较强大,
故早期损害不易发现。而某些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严 重时必然会累及肾脏,因此如何能够判断出肾脏的早期损 害显得尤为重要。虽然肾组织活检是确诊肾脏损伤的金标 准,但此方法对患者的损伤严重,病患往往难以接受。菊 粉和放射性核素物质影响因素较少,被认为是测定肾小球 滤过率的金指标。但菊粉清除率操作复杂,仅在实验研究 中应用;测定放射性核素物质的清除率,价格昂贵且具有 放射性,某些患者如孕妇不适用,限制其临床应用。因此 从临床角度出发,有必要找到一种既快捷又经济、又能准 确反映肾脏损害的标记物。
[关键词] 早期肾损害 检测指标 比较
【ABSTRACT】Objective: to know the blood beta 2 micro globulin (beta 2 M), GSH inhibition change C (Cys-C), urine α 1 small globulin (α 1 M), beta 2 micro globulin (beta 2 M), trace albumin (mAlb), N-b-beta D amino glycosidase enzymes (NAG) such indicators in the kidney damage of the changes in the early and significance. Methods: use automatic biochemistry analyzer to 150 urinalysis normal patients and 50 cases of normal serum and the index of urine testing, test results statistical analysis. Results: in the early days of glomerular damage mAlb and plasma in urine Cys-c sensitivity is higher; In the early renal tubular damage of α 1-M urine and urine NAG high sensitivity. Conclusion: determine plasma Cys-c, urine mAlb, urine alpha 1M and urine NAG help early diagnosis kidney damage.
2.0(1)
0.0(0)
0.0(0)
注:与健康体检者相比X2值:*1=14.85,*2=11.96,*3=8.27; ▲1=61.29, ▲2=53.84,▲3=44.92; ★1=38.89,★2=12.00,★3=28.38;P<0.01。
组别
表4 肾小管各项指标的阳性率[﹪(例)]
例数
尿β2M
尿α1M
NAG
高血压患者 50
糖尿病患者 50
慢性肾炎缓 50 解期 健康体检者 50
36.0(18)*1 56.0(28)▲1 66.0(33)★1 30.0(15)*2 60.0(30)▲2 64.0(32)★2 30.0(15)*3 56.0(28)▲3 70.0(35) ★3
4.0(2)
0.0(0)
胱抑素C(Cys-c)又称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蛋白C,为一 种122个氨基酸残基的非糖基化碱性蛋白。胱抑素C能在几 乎所有的有核细胞内以恒定的速度持续的转录与表达,无
组织学特性,故可在体内以恒定的速度产生,不受年龄、 性别、炎症等的影响。胱抑素C分子量低,生理条件下带 正电荷,能完全被肾小球滤过,原尿中的胱抑素C几乎全 部被肾小管重吸收,并在肾小管上皮细胞降解,不回到血 中。肾小管上皮细胞也不分泌胱抑素C。那么血浆胱抑素C 浓度的主要受到是肾小球滤过功能的影响。因此胱抑素C 被认为是一种简单、准确、快速的反映肾脏早期损伤的内 源性标志物,尤其推荐血浆胱抑素C测定作为临床反映肾 小球滤过功能的首选指标。
65.33±46.40 ★1
73.50±65.21 ★2
70.51±59.73 ★3
0.09±0.05
4.32±5.72
8.35±9.30
注:与健康体检者相比t值:*1=4.60,*2=4.50,*3=6.70; ▲1=7.50, ▲2=7.34, ▲3=7.00; ★1=8.14, ★2=6.99, ★3=7.27;P<0.01。
7.42±3.35★1
糖尿病患者 50
1.79±0.21*2
4.52±2.25▲2
7.93±2.58★2
慢性肾炎缓 50 解期
健康体检者 50
1.72±0.15*3
6.59±3.05▲3
8.51±3.12★3
1.52±0.35
1.20±1.53
5.25±2.50
注:与健康体检者相比t值:*1=2.83,*2=3.38,*3=4.00; ▲1=8.10, ▲2=8.74, ▲3=11.23; ★1=3.68, ★2=5.25, ★3=5.72;P<0.01。
各项指标以超出正常参考值上限为阳性:;均采用日立 式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每个项目的室内质控均 在控。
1.3 统计学处理:各指标浓度以(χ±s)表示,组间比较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1差异显著,有统计 学意义。
2 结果
• 50例健康体检者和50例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
炎缓解期患者各项指标检测结果分别见表1、表2, 各项指标检测阳性率分表见表3、表4,与健康体 检者比较,各项指标检测水平及阳性率均有统计 学意义。
组别
表1 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各项指标水平比较(χ±s)
例数
• 血β2M
Cys-c
尿mAlb
高血压患者 50
1.81±0.86*1
4.20±2.15▲1
各项指标参考范围:血β2微球蛋白(β2M):1.28-1.95㎎ /L,尿β2微球蛋白(β2M):0.03-0.14㎎/L,胱抑素C (Cys-c):0.6-2.5㎎/L,尿α1微球蛋白(α1M):0-12 ㎎/L,尿微量清蛋白(mAlb):2.2-7.4㎎/g Cr(随机 尿),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0.3-12U/L。
组别
表3 肾小球各项指标的阳性率[﹪(例)]
例数
血β2M
Cys-c
尿mAlb
高血压患者 50
30.0(15) *1 76.0(38) ▲1 56.0(28) ★1
糖尿病患者 50
26.0(13) *2 70.0(35) ▲2 50.0(25) ★2
慢性肾炎缓 50 解期
健康体检者 50
20.0(10) *3 62.0(31) ▲3 52.0(26) ★3
肾脏肾早期脏损害早指标期的比损较研害究 指标的比较研究
早期肾损害检测指标的比较研究
作者:李静 学院、班级:医学检验学院 07级检验 本科 3班 单位:保定市徐水县人民医院 指导老师:李萍
[摘要] 目的:了解血β2微球蛋白(β2M)、血浆胱抑素C (Cys-c)、尿微量清蛋白(mAlb)、尿β2微球蛋白 (β2M)、尿α1微球蛋白(α1M)、尿N-乙酰-β-D氨基葡 萄糖苷酶(NAG)等各项指标在肾脏早期损害中的变化及意 义。方法: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150例尿常规检查正常 的患者和50例正常人血清及尿液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检测 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早期肾小球的损害中尿微量 清蛋白(mAlb)及血浆胱抑素C(Cys-c)的敏感性较高;在 早期肾小管的损害中尿α1微球蛋白(α1M)及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的敏感性较高。结论:测定血 浆Cys-c、尿mAlb、尿α-1M及尿NAG有助于早期诊断肾损害。
最常用的评价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标志物有尿素(Urea)、 肌酐(Cr)、尿酸(UA)、血β2微球蛋白(β2M)、胱抑 素C(Cys-c)、尿微量清蛋白(mAlb)等。由于肾脏具有 强大的代偿功能,当肾脏轻度受损时尿素(Urea)、肌酐 (Cr)、尿酸(UA)可无变化,而当尿素(Urea)、肌酐 (Cr)、尿酸(UA)超出正常值时,已经表明有60﹪~70﹪ 的肾单位受到损害。因此尿素(Urea)、肌酐(Cr)、尿 酸(UA)这些指标的敏感性较差,不能作为肾脏早期功能 受损的指标。另外,尿素(Urea)、肌酐(Cr)、尿酸 (UA)还受到蛋白质摄入量、体内代谢水平、某些药物及 年和方法
1.1对象:病例组:观察2009年~2011年以来,我院患有长 期高血压、糖尿病以及慢性肾炎缓解期的病人,并且在常 规检查中病人的尿常规检查均显示正常。其中高血压组50 人, 糖尿病组 50 人,慢性肾炎缓解期病人 50人 ,年龄 在 22~78岁,平均年龄43.6±18.2岁。对照组:为2011年我院 健康体检者,共50例,年龄25~70岁,平均41.2±19.3岁。 1.2方法: 1.2.1 标本采集:患者及健康体检者均空腹抽取静脉血2ml, 分离血清后测定。并于同日随机留取新鲜尿液于尿杯中, 离心沉淀取上清液用于检测。标本均在采集后的4h内检测 完毕。 1.2.2 测定方法:β2微球蛋白(β2M)采用胶乳增强免疫 比浊法,胱抑素C(Cys-c)采用乳胶颗粒增强免疫比浊法, α1 微 球 蛋 白 ( α1M ) 采 用 免 疫 浊 度 法 , 尿 微 量 清 蛋 白 (mAlb)采用免疫比浊法,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 (NAG)采用比色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