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超纯水设备的巴氏消毒法原理解析
巴氏消毒的原理及其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

巴氏消毒的原理及其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安全要求也越来越高。
食品生产中的消毒工作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
巴氏消毒是一种常用的消毒方法,其主要原理是通过加热杀灭微生物,以达到消毒的目的。
本文将对巴氏消毒的原理及其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巴氏消毒的原理巴氏消毒是一种热处理方法,它通过加热杀死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以达到消毒的目的。
巴氏消毒一般分为两种,即巴氏杀菌和巴氏灭菌。
巴氏杀菌是指将食品在摄氏72℃下加热15秒钟,或摄氏62℃下加热30分钟,或摄氏55℃下加热60分钟。
这样可以杀死大部分细菌和一些病毒,但不能彻底杀死霉菌和孢子。
巴氏灭菌是指将食品在摄氏121℃下加热15分钟。
这样可以彻底杀死细菌、病毒、霉菌和孢子等微生物,达到完全消毒的目的。
巴氏消毒的原理是利用热量对微生物的破坏作用。
微生物的菌体蛋白、核酸、细胞膜等都会在高温环境下发生变性、凝固和破坏,从而使微生物死亡。
此外,高温还会破坏微生物的代谢和生长能力,阻断微生物的再生能力,从而起到彻底消毒的效果。
二、巴氏消毒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巴氏消毒广泛应用于乳制品、果汁、饮料、肉制品等食品的生产中。
以下是巴氏消毒在不同食品生产中的应用。
1.巴氏消毒在乳制品生产中的应用乳制品是容易被细菌污染的食品,在生产中必须进行消毒。
巴氏消毒在乳制品生产中广泛应用,它可以杀死大部分致病菌和腐败菌,有效保证乳制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2.巴氏消毒在果汁、饮料生产中的应用果汁、饮料等饮品在生产中也必须进行消毒处理,以保证其卫生安全。
巴氏消毒可以杀死细菌和病毒,有效保证果汁、饮料等饮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3.巴氏消毒在肉制品生产中的应用肉制品易被致病菌污染,如果不进行消毒处理,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巴氏消毒在肉制品生产中应用广泛,可以杀死肉制品中的致病菌和腐败菌,有效保证肉制品的品质和卫生安全。
总之,巴氏消毒是一种常用的消毒方法,其主要原理是通过加热杀灭微生物。
纯化水消毒

制药用水医药纯化水系统的消毒和灭菌来源:发布日期:2011-03-02纯化水系统现已广泛应用在社会的各个行业中,制药用水医院应用纯化水系统进行消毒和灭菌,超纯水处理设备,是指水中的导电介质几乎完全去除,同时不离解的气体、胶体以及有机物也去除至很低程度的水。
在医药中的应用本文详解,主要是进行消毒和灭菌。
一、巴斯德消毒巴斯德灭菌(Pasteurization)是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发明的灭菌法,因其对象主要是病源微生物及其他生长态菌,故又称巴氏消毒。
巴氏消毒系指将饮料或其他食物(如牛奶或啤酒)加热到一定温度并持续一段时间,以杀死可能导致疾病、变质或不需要的发酵微生物的过程。
它也可指射线杀菌法破坏某种食品(如鱼或蚌肉)内的大部分微生物以防止其变质的过程。
对制药用水系统而言,巴氏消毒常指低温灭菌。
经典的巴氏消毒主要使用在食品工业中对牛奶进行消毒处理,在杀灭牛奶中的结核菌的同时,保留了牛奶中对人体生长所需的维生素的蛋白质,使牛奶成为安全的营养品,将牛奶进行巴氏消毒的程序与一般无菌产品的灭菌程序相仿,所不同的是温度较低,时间较长,通常先将牛奶加热到80℃,停留一定时间,进行消毒,完成消毒后,将其冷却至常温即成为消毒牛奶。
所采用的设备为多效巴氏消毒器,以节约能源。
在多效消毒器中,第一效是用已消毒好的热牛奶对待消毒的冷牛奶通过热交换器进行预热;第二效是将已预热待消毒的牛奶加热至80℃并停留一段时间,完成对牛奶的消毒;第三效是用水将一效已回收能量的消毒牛奶进一步冷却至常温,然后出消毒器。
巴斯德消毒的另一个经常采用的重点部位是使用回路,即用80℃以上的热水循环1-2h,这种方法行之有效。
采用这一消毒手段的纯化水系统,其微生物污染水平通常能有效地控制在低于50CFU/ml的水平。
由于巴氏消毒能有效地控制系统的内源性微生物污染。
一个前处理能力较好的水系统,细菌内毒素则可控制在5EU/ml的水平。
二、臭氧消毒在水处理系统中,水箱、交换柱以及各种过滤器、膜和管道,均会不断的滋生和繁殖细菌。
巴氏杀菌法的原理及应用

巴氏杀菌法的原理及应用
巴氏杀菌法(Pasteurization)是一种温度低于沸点的短时间加
热处理方法,以杀灭大部分微生物,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巴氏杀菌法的原理是利用热量对细菌的杀灭作用。
食品被加热到60-85摄氏度的温度下,持续一定的时间,一般为15-30分钟。
这个温度范围杀死了大部分细菌,包括致病菌,但同时也会保留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风味。
巴氏杀菌法的应用广泛。
它最常用于牛奶和果汁等液态食品的处理过程中,以延长其保质期同时保持其营养成分。
巴氏杀菌法也被应用于酿造啤酒和葡萄酒等饮料的生产中,以保持酒的口感和风味,同时杀灭可能存在的微生物。
此外,巴氏杀菌法也可以应用于其他食品的加工过程中,如肉制品、罐头食品等。
这种加热处理方法可以杀死细菌,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同时也保持了食物的口感和风味。
然而,巴氏杀菌法并不能杀灭所有的微生物,一些耐热性较强的细菌仍可能存活,因此巴氏杀菌过程仍需与其他处理方法相结合,如冷却、真空封装等,以确保食品的安全性。
纯化水巴氏消毒原理

纯化水巴氏消毒原理纯化水巴氏消毒原理简介什么是纯化水巴氏消毒?纯化水巴氏消毒是一种常用的水质处理方法,通过巴氏消毒设备对水进行处理,以消除水中的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
该方法广泛应用于饮用水、医疗卫生、食品加工等领域。
消毒原理如何实现?纯化水巴氏消毒采用的主要原理是热处理和物理冲击。
1. 热处理热处理是通过加热水体,使其中的微生物无法存活。
常用的巴氏消毒设备中,水被加热至70℃以上,并在高温下保持一定时间。
这种热处理的时间和温度取决于不同的需要,以达到消毒效果。
2. 物理冲击物理冲击是指通过高压水流对水体进行冲击,用来破坏微生物的细胞结构和代谢功能。
巴氏消毒设备通常配备了高压喷嘴,通过喷射技术产生高速水流,使水体经历高压冲击。
这样的物理冲击能够有效地杀灭微生物并提高消毒效果。
纯化水巴氏消毒的优势纯化水巴氏消毒与传统的化学消毒方法相比,具有以下优势:•无化学药剂添加:不需要使用消毒剂,避免了化学残留问题,使水质更加安全和可靠。
•不产生有毒物质:相比于其他消毒方法,纯化水巴氏消毒过程中不会产生有毒物质,不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高效杀菌效果:通过热处理和物理冲击相结合,纯化水巴氏消毒能够高效杀灭水中的微生物,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用水。
总结纯化水巴氏消毒通过热处理和物理冲击相结合的方式,有效地杀灭水中的微生物,确保水质安全可靠。
与传统的化学消毒方法相比,它不需要使用化学药剂,不产生有毒物质,并具有高效杀菌的优势。
因此,纯化水巴氏消毒在饮用水、医疗卫生、食品加工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缺点和改进纯化水巴氏消毒虽然具有许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热处理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造成能源浪费。
这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同时也增加了运营成本。
为了降低能源消耗,可以考虑采用节能的巴氏消毒设备或结合其他能源优化装置,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其次,物理冲击过程中需要使用高压喷嘴,产生噪音和震动,对周围环境和设备造成一定的影响。
污水处理中的巴氏消技术与安全管理

污水处理中的巴氏消技术与安全管理污水处理是环境保护的重要一环,而巴氏消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处理方法,在污水处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巴氏消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并探讨在污水处理中的安全管理措施。
一、巴氏消技术的原理巴氏消技术(Bardex)是一种常用于污水处理的物理化学处理方法。
它基于压力和剪切力的原理,通过将水体通过巴氏消机器进行一系列的处理,达到去除污染物的目的。
巴氏消技术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压力效应:巴氏消机器通过高压力下的剪切力作用,使污水中的颗粒物质迅速分离,并达到去除固体悬浮物的效果。
2. 气泡效应:在巴氏消机器中,通过注入气体形成微小气泡,这些气泡在水中迅速形成并上浮,带走不溶解性气体、油脂和悬浮颗粒。
3. 化学添加剂:巴氏消技术还可以结合化学添加剂的使用,例如聚合氯化铝等,以促进污水中的沉淀和净化。
二、巴氏消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巴氏消技术在污水处理中有广泛的应用。
下面列举了其中几个常见的应用领域:1. 工业废水处理:巴氏消技术可以有效处理工业废水中的悬浮物、油脂和污染物,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保护环境。
2. 城市污水处理:巴氏消技术可以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的二次处理过程,去除残留的固体悬浮物和有机物,提高出水质量。
3.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巴氏消技术可以应用于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水处理,去除富含氨氮和悬浮物的污染物,减少对地下水的污染。
4. 水域富营养化治理:巴氏消技术可以用于水域富营养化治理,去除水中的营养物质,减少水华的发生。
三、污水处理中的安全管理措施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安全管理至关重要。
以下是常见的污水处理中的安全管理措施:1. 安全防护设施:污水处理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安全防护设施,包括安全围栏、安全警示标识等,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2. 员工培训与管理:企业应定期进行员工安全培训,让员工了解巴氏消技术的操作规程和安全风险,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3. 设备维护与检查:污水处理设备应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查,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和操作符合规范。
反渗透超纯水设备灭菌消毒的几种方法

反渗透超纯水设备灭菌消毒的几种方法2020年5月7日反渗透超纯水设备因为水质能够满足很多行业的用水需求,所以在工业生产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
熟悉反渗透超纯水设备的用户都知道,反渗透超纯水设备主要是依靠增压泵使水能顺利的进入到反渗透膜中进行深度净化处理,如果设备的水压没有达到指定标准,也会影响出水量以及出水水质。
在反渗透超纯水设备的整个系统运行过程中消毒灭菌起到重要的作用,要想保障严格、高标准的出水水质,灭菌消毒是重要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反渗透超纯水设备有哪些灭菌消毒的方法呢?1.巴氏消毒在反渗透超纯水设备系统中,巴氏消毒的主要作用是:用于纯化水系统中的活性碳等预处理单元、RO反渗透、EDI模块以及纯化水储存与分配管路的周期性消毒;也用于注射用水系统正常运行时的微生物抑制。
2.紫外线杀菌紫外线杀菌是反渗透超纯水设备常用的杀菌方法,主要有杀菌、降解TOC和破除臭氧的作用。
紫外线杀菌的效果由紫外线的强度、紫外线的光谱度和照射时间决定。
当波长为253.7mm时可以获得优秀的杀菌效果。
因为紫外灯只能抑制微生物的繁殖速度,不能快速有效的降低水中微生物的负荷,且只能灭杀系统中的部分微生物菌,所以不能代替巴氏消毒、臭氧消毒的周期性消毒或者杀菌功能。
3.臭氧杀菌与前面介绍的紫外线杀菌以及巴氏消毒相比,臭氧杀菌通过氧化作用来灭杀细菌繁殖体和芽孢、病毒、真菌,还能够破坏肉毒杆菌霉素。
臭氧能够有效除去水中的卤化物并降解生物膜,同时没有残留物,是目前纯化水系统和高纯水系统中能连续去除细菌和病毒的优秀方法。
臭氧杀菌方法已经成为国内外常用的纯化水消毒方式。
此外,臭氧还可以氧化、分解水中的污染物,在水处理中对嗅味、脱色、杀菌、去除酚、氰、铁、锰和降低COD、BOD等都具有显著的杀灭效果。
以上就是对于反渗透超纯水设备灭菌消毒的方法介绍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灭菌消毒净化了水质,在系统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超纯水系统有哪几种消毒方式也是需要我们了解的,有助于水质的净化。
巴氏杀菌机工作原理

巴氏杀菌机工作原理
巴氏杀菌机是一种常见的食品加工设备,主要用于对液体食品进行杀菌处理。
它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加热、保温和冷却三个过程。
首先,巴氏杀菌机通过加热来提高液体食品的温度。
当液体食品进入巴氏杀菌机后,会经过预热区域,其中的加热元件可以将食品的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
一般来说,液体食品的温度会升至70-75摄氏度。
接下来,巴氏杀菌机会将已经加热到一定温度的液体食品保持在一定的温度下,以保证杀菌的效果。
这个过程被称为保温过程,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
在此期间,温度保持在70-75摄氏度之间,以确保将食品中的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杀灭。
最后,巴氏杀菌机会将已经经过加热和保温的液体食品迅速冷却。
这是为了防止杀菌过程中产生二次污染。
通过快速冷却,液体食品的温度可以降至40摄氏度以下,同时保持其杀菌效果。
总的来说,巴氏杀菌机通过加热、保温和冷却三个过程来杀灭食品中的微生物,从而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它被广泛应用于乳制品、果汁、饮料等液体食品的生产过程中。
巴氏杀菌机工艺与其控制方案

巴氏杀菌机的工艺及其控制方案姓名时间:2016.08.10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巴氏杀菌机的杀菌原理,工艺特点以及自动化控制方式。
并且根据设计和调试巴氏杀菌机时的经验描述了平时遇见的一些常见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对巴氏杀菌机的运行时每个步骤的动作以及该动作的作用都有详细的说明。
在自动化控制方面,对整体的硬件结构以及一些难度比较高的自动化解决方案进行了描述。
目录1.巴氏杀菌机工艺介绍 (3)1.1巴氏杀菌机的工作原理 (3)1.1.1巴氏杀菌法 (3)1.1.2巴氏杀菌机的工作原理 (5)1.2 巴氏杀菌机的工艺特点 (6)1.2.1 工艺介绍 (7)1.2.2 巴氏工艺特点 (10)1.3 巴氏杀菌机调试时常见问题 (13)2.巴氏杀菌机的控制方案 (20)2.1硬件系统 (22)2.2控制方案 (21)2.1.1程序结构 (21)2.1.2主步序说明 (22)2.1.3功能程序 (24)2.3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26)3.结论 (28)4.参考文献 (29)巴氏杀菌机工艺介绍关键字:巴氏杀菌法,CIP,SIP,板式换热器,均质机,PLC,HMI,PID闭环控制。
1.1巴氏杀菌机的工作原理1.1.1 巴氏杀菌法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越低,细菌繁殖越慢;温度越高,繁殖越快(一般微生物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8℃—37℃)。
但温度太高,细菌就会死亡。
不同的细菌有不同的最适生长温度和耐热、耐冷能力。
巴氏消毒其实就是利用病原体不是很耐热的特点,用适当的温度和保温时间处理,将其全部杀灭。
但经巴氏消毒后,仍保留了小部分无害或有益、较耐热的细菌或细菌芽孢,因此巴氏消毒牛奶要在4℃左右的温度下保存,且只能保存3~10天,最多16天。
当今使用的巴氏杀菌程序种类繁多。
“低温长时间”(LTLT)处理是一个间歇过程,如今只被小型乳品厂用来生产一些奶酪制品。
“高温短时间”(HTST)处理是一个“流动”过程,通常在板式热交换器中进行,如今被广泛应用于饮用牛奶的生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述超纯水设备的巴氏消毒法原理解析
巴氏消毒法是指利用低于100℃的湿热杀死微生物的消毒方法。
此消毒方法最早产生来源于巴斯德解决啤酒变酸的问题。
现在常用的巴氏消毒法为:60~62℃作用30min;70~72℃作用
20min;80~82℃作用10min。
这几种方法消毒出来后,可将其中非芽孢原菌杀死。
此方法主要用于不耐高温的流质食品、棉织物、清洁工具的消毒;在生物医学领域巴氏消毒法可用于血清的消毒
和疫苗的制备。
在超纯水设备制取超纯水的过程中,各种功能设施运行均对细菌有阻拦作用,设备长期运行势必加剧细菌积累。
纯化水作为在生物制药领域生产用水,细菌过多的积累在超纯水设备处理中,无论从哪方面考虑都是不利的。
2010年的我国新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中第九十九
条提到;纯化水、注射用水的制备、贮存和分配应当能够防止微
生物的滋生。
纯化水可采用循环,注射用水可采用70℃以上保
温循环。
第一百零一条提到;应当按照操作规程对纯化水、注射
用水管道进行清洗消毒,并有相关记录。
发现制药用水微生物污染达到警戒限度、纠偏限度时应当按照操作规程处理。
所以说制药企业在制取纯化水中,从制水设备源头就应该加强防止细菌的滋生,把任何潜在的危险从源头加以杜绝掉。
巴氏消毒法在制水设备中的应用设计
超纯水设备的消毒灭菌过程共分三个功能段。
消毒灭菌操作程序如下:
1、预处理至一级RO系统;
2、二级RO系统;
3、EDI系统。
超纯水设备进行巴氏消毒时须从第三部分(EDI系统)开始,因为EDI系统中的流量计为玻璃转子流量计,高温灭菌后不可以立刻通过冷水否则流量计会损坏。
所以应先灭菌EDI系统、后灭菌二级RO系统、最后灭菌预处理至一级RO系统,这样刚好有一定的时间留给EDI系统中的流量计冷却的时间。
再因为设备系统内板式换热器是用于产水时控制水温用的,因此板式换热器中含大量预处理水,从节水角度考虑,灭菌过程中先消毒灭菌EDI只要排放一次水即可。
超纯水设备(二级反渗透+EDI)巴氏消毒灭菌操作程序:
1、EDI功能段灭菌程序:
EDI系统前的阀门不需要调节,和工作状态下一样。
打开3、8、33、34、36、47、38、49号阀门,关闭42、39、37阀门,
2#淡水箱的水通过板式换热器自动从36阀门处排出,过23分钟后关闭36阀门,启动EDI水泵过23分钟关闭47、48两阀门让
其自动循环。
把全自动温控温度设定在80℃之间,打开5、6、7阀门和蒸汽阀门:给水加温过程10分钟关闭7阀门。
当水温控
制在80℃以上时对EDI系统灭菌30分钟,30分钟以后(先关闭
蒸汽阀门)停止EDI水泵让其系统自动冷却至常温才可以进冷水,并调节阀门至运行状态时的样子,关闭3、8、33、34、36、47、38、48阀门打开42、39、37阀门。
2、二级RO功能段灭菌程序:
打开2、9、26、27、28、18、17、45、19、16、20、25、41、46阀门和2#计量泵处于停止状态,启动淡水泵和二级高压
泵让其自动循环并打开蒸汽阀门,当水温加热到80℃时开始记时,对二级RO系统灭菌30分钟后先关闭阀门后停二级高压泵再停淡水泵,并打开16、19、20、25、45、41阀门和2#计量泵处于自动状态,关闭2、9、26、27、28阀门。
3、预处理与一级RO功能段灭菌程序:
打开机械过滤器中操作屏上的总进水阀,正洗阀和活性炭过滤器操作屏上的正洗阀、出水阀和1、10、18、19、28、25阀门,微开14阀门,关闭其他预处理和RO主机上的所有阀门,启动原水泵和一级高压泵,当水温加热到80℃时开始记时对预处理和一级RO系统灭菌30分钟,灭菌完成后关闭蒸汽阀门;调整所有阀门到正常运行状态。
此种三步消毒步骤,在消毒使用过程中温度控制比较稳定,各段进出水温差较小,消毒灭菌结果比较理想,操作起来简单实用。
但要注意的是:预处理系统、反渗透(RO)系统的膜及膜壳、EDI系统的配置应按耐高温设计考虑,原有的制水设备增加巴氏消毒灭菌工艺更要值得注意,且不可盲目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