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讲 近代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发展历程

第38讲 近代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发展历程
第38讲 近代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发展历程

第38讲 近代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发展历程

一、文学的繁荣 1.浪漫主义文学

(1)时间: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 (2)背景:

①欧洲的革命和战争加剧了欧洲局势的动荡。

②人们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努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 (3)特征:

①主题内容:反对封建制度,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通过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

②创作风格:以想象力丰富的构思和跌宕起伏的情节为主要特征。 (4)成就:

(1)时间;19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早期。

(2)背景: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3)特征:关注社会问题,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

(4)成就:

(1)背景:两次世界大战、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和严重的社会问题。

(2)特征:强调集中表现自我,手法比较怪诞,语言风格悖离传统。

(3)代表:美国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爱尔兰贝克特的《等待戈多》。

4.苏联社会主义文学

(1)状况:高度繁荣。

(2)成就:高尔基的《母亲》和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5.亚非拉文学

(1)特征:反映了反帝反殖和爱国主义精神。

(2)代表:印度的泰戈尔、中国的鲁迅、哥伦比亚的马尔克斯、尼日利亚的索卡因。

二、艺术

1.美术

演变以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为基础,同时又与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密切相关,从表述内容上看,人们对资本主义从向往到失望,从批判再到迷惘、扭曲。

2.音乐

(1)19世纪:

①浪漫主义音乐:注重抒情性、自传性和个人心理刻画的形式,突出个人感受。杰出代表有德国的贝多芬和奥地利的约翰·施特劳斯。

②歌剧:意大利威尔第的《茶花女》,法国比才的《卡门》。

③民族乐派:俄国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剧《天鹅湖》。

(2)20世纪:

①现代主义音乐:轻松活泼,通俗易懂,广为流传。

②二战后,摇滚乐成为流行音乐的主流。

③影响:改变着人类的娱乐和生活方式,加深了对不同民族音乐的理解和尊重,推动着世界音乐的繁荣。

3.影视

(1)电影:

①条件:科学技术的长足进步。

②历程:

(2)

①20世纪20年代中期,电视出现。

②1929年,英国伦敦首次播送了电视节目;30年代播出第一部电视剧;40年代初,美国开始试播彩色电视节目。

③二战后,电视进入大规模普及运用阶段。

(3)影响:

①反映人类在科学技术方面的进步。

②回应、影响文明的发展和社会风尚的变化。

③满足人们各式各样的审美需要和精神追求。

[巧学助记]

用图示巧记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知识体系构建]

[例1](2012·广东高考)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方某文学流派“以艺术的方式描摹了这一特定时代人的激荡、亢奋而敏感、纤弱的心灵世界,展现了有着强烈个性扩张欲望的自我”。其创作风格是()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古典主义 D.理性主义

[解析]西方近代文学的创作风格主要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古典主义和理性主义均

不属于西方近代文学的创作风格,排除C、D两项。注意时间信息“18世纪末19世纪初”,和这一文学流派的艺术特征“以艺术的方式描摹了这一特定时代人的激荡、亢奋而敏感、纤弱的心灵世界,展现了有着强烈个性扩张欲望的自我”,可知是浪漫主义,故A项正确。

[答案] A

[例2](2009·江苏高考)某学者准备给中学生做有关欧美近代现实主义文学的报告,为

此他去图书馆查阅了部分文学作品,其中与报告内容相关度较高的是(

)

[解析]《巴黎圣母院》是雨果的代表作,属于浪漫主义作品。B项是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的巨著,其风格属于现实主义。《老人与海》是美国现实主义作家海明威较多结合现代主义手法进行创作的代表作。D项是哥伦比亚著名的作家马尔克斯的巨著,是“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

[答案] B

[命题解读]

1.(2012·滨州统考)法国浪漫主义的“产婆”斯塔尔夫人说过:“忧郁的诗歌是最能与哲理相一致的诗歌。忧郁较之其他心灵状态更深地进人的性格和命运。”这种“忧郁”主要反映了人们对()

A.现实社会的强烈不满 B.资产阶级革命的呼唤

C.新社会制度的高度颂扬 D.人性解放的渴望

解析:选A题目中的“忧郁”反映了浪漫主义产生的背景。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中叶,革命或改革相继成功后的欧洲各国并没有出现启蒙学者所描绘的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美好景象,人们普遍感到失望。这种对现实的不满反映到文学艺术领域,就是浪漫主义文学作品的兴起,众多杰出的文学艺术家应运而生。

2.(2012·湖北部分重点中学联考)欧·亨利(1862~1910 年)是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作家,

他善于描写小人物的不幸命运,揭示资本主义的不平等与虚伪;他还以准确的细节描写,制造与再现气氛,特别是大都会夜生活的气氛。在艺术上,他的小说常常以“带泪的微笑”和辛酸的欢乐打动读者,这种写法称为“欧·亨利笔法”。据此判断,“欧·亨利笔法”应该属于()

A.现实主义 B.浪漫主义

C.印象主义 D.现代主义

解析:选A19世纪30年代以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趋尖锐,现实主义文学兴起,逐渐成为文学的主流。它关注社会问题,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联系材料“欧·亨利笔法”的特点,它应属于现实主义。

1.区别

(1)从产生的背景看,现实主义美术是人们对社会现实不满的结果;现代主义美术是社会现实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精神危机的结果。

(2)从表现内容看,现实主义美术侧重于揭露和批判社会现实;现代主义美术侧重于表现个人主义和虚无主义。

(3)从表现手法看,现实主义美术继承传统;现代主义美术虽然也对传统有所继承,但更多的是强调反传统,现代主义美术是反传统的各种流派的统称。

2.联系

(1)二者都表现出对现实的不满。

(2)二者的产生与发展都是由当时的社会现实决定的。

[例3](2011·浙江高考)19世纪诞生的印象主义绘画,追求光色变化中表现对象的整体感。下图,属于后期印象主义绘画代表作的有()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③④

[解析]《向日葵》《星月夜》是后印象派代表画家梵高的作品,《有藤椅的静物》《弹曼陀铃的少女》是立体派画家毕加索的作品,故选C。

[答案] C

[例4](2010·广东高考)“对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工业社会表示怀疑,不屑于表面的客

观真实,致力于探索离奇别致的形式技巧。”具有这一创作精神的作者是( )

A .雪莱

B .毕加索

C .贝多芬

D .巴尔扎克

[解析] “致力于探索离奇别致的形式技巧”表明采用的是反传统的形式,这是现代主义的特征,毕加索是现代派画家的代表人物。

[答案] B [命题解读]

3.(2012·皖南高三联合测评)取消各种混合色,在画布上只并列不同纯色而让观者凭自己的视觉自行加以调合的做法,可以保持每一种纯色的新鲜和光彩,从而创造出更为强烈的发光度。下列作品中属于这种绘画风格的是( )

解析:选A 由“纯色”“纯色的新鲜和光彩”“强烈的发光度”等信息可知,材料表述的是印象派绘画的特点。A 项是印象派绘画作品,B 项是浪漫主义绘画作品,C 项是现实主义绘画作品,D 项是现代主义绘画作品。

4.(2012·无锡调研)观察下面两幅绘画作品,它们的共同点是( )

A.都注重色彩的运用和变化

B.都追求对客观对象的准确描述

C.都反对理性的压制和传统的束缚

D.都着重表达作者的主观感受

解析:选D中国绘画主要是水墨画,故A项不正确。毕加索绘画运用夸张手法,注重表达作者的主观感受,故B项不正确。C项与中国画不符。中国画家不求形似,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表现,D项属于二者的共同点。

(2012·潍坊质检,节选)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文化艺术呈现出多元化和多样性特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世纪上半叶,世界处于剧烈的变革与震荡之中。启蒙思想家所倡导的社会理想与当时的现实之间产生了强烈的反差,一种对社会现状强烈不满、强调抒发个人情感、积极追寻理想世界的新思潮——浪漫主义应运而生。

据材料,概括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各举出一位19世纪英法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写出其主要作品。

[思维流程]

1.审设问,明确阅读重点

本题共有两问,一是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二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作品。

2.定时空,锁定答题范围

由材料和设问可明确界定时空范围是19世纪上半叶的英国、法国。

3.建联系,找解题突破口

第(1)问:概括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归纳概括能力。

第(2)问:举出19世纪英法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作品,考查学生的知识识记迁移能力。

4.读材料,获取有关信息

(1)略读材料,明确大意:

材料表述的是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 (2)精读材料,细研关键语句:

①“19世纪上半叶,世界处于剧烈的变革与震荡之中”――→信息提取

19世纪上半叶,欧洲社会动荡不安,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

②“启蒙思想家所倡导的社会理想与当时的现实之间产生了强烈的反差,一种对社会现状强烈不满”――→信息提取

人们对现实不满,启蒙思想家描绘的蓝图在现实中带给人民的是失落和失望。

5.扣教材,条理作答

[满分之答] 背景:社会动荡;人们对现实不满。

代表人物及作品:英国:雪莱——《西风颂》《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法国:雨果——《悲惨世界》。

[状元纠错本]

1.《巴黎圣母院》和《安娜·卡列尼娜》分别是西方两种不同文学流派的代表作,这两种文学流派的相同点是( )

A .提露社会问题

B .塑造英雄形象

C .鼓吹暴力革命

D .崇尚理性主义

答案:A

2.《西里西亚纺织工人》是德国著名诗人海涅的作品:“忧郁的眼里没有眼泪,他们坐在织机旁,咬牙切齿:德意志,我们在织你的尸布,我们织进三层诅咒——我们织,我们织!”这应属于哪一文学流派( )

A .浪漫主义

B .现实主义

C .现代主义

D .荒诞主义 答案:B

3.下面两幅东、西方绘画作品的共同点是( )

A.准确客观地描绘物像

B.注重表达画家的主观感受

C.运用抽象夸张的手法

D.注重光与色的明度差别

答案:B

[易误点提醒]

1.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文学的侧重点不同

浪漫主义文学侧重于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后者侧重于对丑恶现实的揭露和批判。

2.无产阶级文学的特点

无产阶级文学的基本特点是歌颂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斗争,劳动和人民成为此类文学作品的讴歌对象,这和资产阶级文学有着本质区别。

3.中国画与印象派绘画的比较

中国画里面,与西方印象主义绘画相仿的是写意图。在表现手法上印象主义绘画是油画,中国画是水墨画。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提倡注重艺术家的主观性和自我表现,……抒发对理想世界的追求,以瑰丽的想象,夸张的手法塑造形象,表现激烈奔放的感情。总之,他们重感情轻理性,重色彩轻素描,不满现实,追求幻想。”下列与这一美术风格相近的文学作品是()

解析:选B根据题干“重感情轻理性,重色彩轻素描,不满现实,追求幻想”的描述分析,是浪漫主义文学作品的特点。B项是法国作家雨果的作品属于浪漫主义,它将美与丑融为一体,抨击阴险与邪恶,歌颂美好心灵。C、D两项属于现实主义作品;A项属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

2.(2012·郑州质检)法国文学史家爱弥尔·法盖说:“……是明确地冷静地观察人间的事件,再明确地冷静地将它描写出来的艺术主张。……要从几千几万的现实事件中,选择出最有意义的事件,再将这些事件整理起来,使之产生强烈的印象。”这种文学流派是()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现代主义 D.印象画派

解析:选B根据对材料的理解,这种文学流派是现实主义,现实主义是文学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文学家按照现实生活的具体状貌及本来特征,通过形象的真实描写,注重揭示现实生活内在特征的一种创作方法。

3.(2012·宿州第一次质检)比较下面两部著名作品,对其表述正确的是()

A.二者的创作风格相互交融

B.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秩序的不满

C.描绘了新阶级变动引发的社会变化

D.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

解析:选B本题中的两部小说都是批评现实主义力作,但内容与创作手法反差极大,根本谈不上交融,排除A项;《聊斋志异》与新阶级变动无直接关系,排除C项;《聊斋志异》通过讽刺和借助描写鬼怪的手法,不是真实再现,排除D项。前者表达了对封建社会黑暗统治的不满,后者表达了对资本主义社会弊端的不满,故选B。

4.(2013·洛阳统考)《尤利西斯》用大量篇幅表达主人公的内心独白,不分段落,没有标点,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充分体现了人物意识的自然流动。这部小说体现了哪一文学流派的创作特征()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解析:选D从材料中“不分段落,没有标点,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充分体现了人物意识的自然流动”可知《尤利西斯》符合现代主义文学流派的特征。

5.1876年春天,阳光明媚,某画家背着画夹到野外写生,在同一个地点,同一处景物,同一个角度,画出的三幅作品景物色彩却不一样,呈现出光与色的明度差别及新鲜感,你认为他的画应该属于何种流派()

A.文人山水画派 B.印象画派

C.现代画派 D.风俗画派

解析:选B材料反映该画家追求“光”与“色”。反映了印象画派画家所主张的自然

界的一切事物都应从光的角度来体现,他们在不同的时间对同一景物进行描绘,形成了不同的效果。

6.(2013·马鞍山模拟)以《渔光曲》为代表的中国早期左翼电影关注社会底层,将他们凄惨的生活艺术化地展现在世人面前。下列作品与《渔光曲》艺术风格一致的是() A.《巴黎圣母院》 B.《蓝色(的)多瑙河》

C.《马拉之死》 D.《大卫·科波菲尔》

解析:选D从材料中“关注社会底层”“他们凄惨的生活”可知《渔光曲》属于现实主义作品。A、B两项属于浪漫主义,C项属于新古典主义,D项属于现实主义作品。

7.(2013·福州质检)20世纪30年代,一位艺术批评家在批评某一画派时说:“他们画的是一堆堆由色彩暗淡的平面组成的几何图形,完全没有和谐。”他所指的是() A.浪漫主义画派 B.印象画派

C.现代主义画派 D.现实主义画派

解析:选C由题干信息“20世纪30年代”“画的是一堆堆由色彩暗淡的平面组成的几何图形,完全没有和谐”可知,这与反传统和反理性,重视艺术家内心“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的现代主义画派有关,故C项符合题意。浪漫主义画派、现实主义画派、印象画派不符合题干的时间限制和绘画特点,A、B、D三项均可以排除。

8.19世纪初,世界文学艺术领域兴起了浪漫之风,艺术家、文学家们期望通过以自己的创作来抒发情感、表达理想。以下属于这一类型作品的一组是()

A.《巴黎圣母院》、《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B.《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田园交响曲》

C.《英雄交响曲》、《战争与和平》

D.《田园交响曲》、《日出·印象》

解析:选B从题意判断,要求选出属于浪漫主义流派的作品。A项分别是浪漫主义文学与现实主义美术;B项是浪漫主义文学与音乐;C项是浪漫主义音乐和现实主义文学;D 项是浪漫主义音乐与印象画派。

9.(2012·淮北一模)法国作家小仲马说:“五十年后,也许谁也记不起我的小说《茶花女》了,但威尔第会使它成为不朽。”这主要在于意大利的威尔第把它改编为() A.芭蕾舞剧 B.歌剧

C.交响曲 D.话剧

解析:选B小说《茶花女》是法国作家小仲马的作品,后来意大利的威尔第把它改编为歌剧,因此,本题选B。

10.乔治·萨杜尔在《世界电影史》中写道:“电影的伟大就在于它是很多其他艺术的综合。”电影的“伟大”之处在于它()

①反映科学技术的进步②折射文明发展的进程③渗透大国的强权意识④满足人

们的精神追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C本题考查电影的积极作用。①②④符合题目中“伟大”的含义,③属于电影的负面影响,答案为C。

11.它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当初被称为“破玩意儿”的黑匣子,现在没有什么媒体比它更引人注目,它作为家庭和整个世界联系的纽带,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材料中的“它”是指()

A.电视 B.电影

C.摇滚 D.动漫

解析:选A本题考查电视艺术的特点。电视艺术以其特有的技术手段,增强了人们对世界的了解,及时传递了世界各地的信息,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12.“电影首先是一种产业,其次才是艺术”,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电影具有高度的技术含量

B.电影受社会风气和大众时尚的影响

C.电影具有强大的冲击力和感染力

D.电影具有深厚的商业性质

解析:选D影视艺术不同于文化艺术,它是科技发展的产物,而不仅仅源于人们的精神文化需要。另外,商业利益也在其中发挥着作用。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2分,第14题18分,共40分)

13.(2012·西安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巴黎圣母院》是雨果发表于1831年的一部大型小说。它以离奇和对比的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罗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尔达。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女郎舍身。小说揭露了宗教的虚伪,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的背后,美与恶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共。”这是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表现的艺术追求。

材料二《死魂灵》发表于1842年,是俄国作家果戈里的代表作。作者通过描写“诡计多端”的投机家乞乞科夫遍访各地主庄园的过程,展示了俄罗斯外省地主肖像画廊。《死魂灵》的发表震撼了整个俄国,在作者锋利的笔下,形形色色贪婪愚昧的地主,腐化堕落的官吏以及广大农奴的悲惨处境等可怕的现实,揭露得淋漓尽致,体现出深刻的思想内容、鲜明的批判倾向和巨大的艺术力量,是俄国文学,也是世界文学中讽刺作品的典范。

材料三黑色幽默派是20世纪中后期美国兴起的文学流派。黑色幽默是一种哭笑不得的幽默,悲剧内容和喜剧形式交织的混杂,表现世界的荒诞、社会对人的异化、理性原则破

灭后的惶惑、自我挣扎的徒劳,是其中心内容。面对这一切,人们发出玩世不恭的笑声,用幽默的人生态度拉开与现实的距离,以维护饱受摧残的人的尊严,即所谓的“黑色幽默”。

(1)根据材料一,《巴黎圣母院》的创作手法是什么?对于雨果在其中表现的思想,你怎样理解?(6分)

(2)根据材料二,《死魂灵》表现出的创作手法是什么?列举与其相类似的两部俄国文学作品。(4分)

(3)根据材料三,你怎么评价黑色幽默派,它体现了什么样的艺术特色?(10分)

(4)从上述材料中,你怎样理解文学与社会的关系?(2分)

解析:第(1)问,主要是考查浪漫主义文学的创作手法;第(2)问,考查的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揭露俄国农奴制下罪恶的社会现实,注意结合农奴制改革的相关背景进行分析;第(3)问,考查的是黑色幽默派,要注意理解其特色,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实质就是现代主义文学的一种表现形式。第(4)问结合“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来回答。

答案:(1)浪漫主义。体现了浪漫主义文学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方法上的特点:采用具有强烈感情色彩的体裁,运用夸张,追求强烈的美丑对比,充满异常的情节,神秘的色彩和奇特的情调,以表达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

(2)批判现实主义。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

(3)黑色幽默派体现了面对世界大战和经济大萧条社会危机冲击的人们从理想主义幻梦中的惊醒,它是在深刻批判现实的同时兴起的反传统、反理性的潮流,从本质上讲,属于现代主义文学的范畴。反映在文学艺术领域就是强调个人主观感受,用夸张怪诞的手法警醒世人,淋漓尽致宣泄苦闷、迷惘、虚无情绪和变态心理等精神创伤。

(4)社会现实是文学创作的源泉,文学又反映了社会现实状况。

14.19世纪到20世纪,是一个复杂多变的时代,涌现出风格各异的文学艺术流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德拉克洛瓦的作品荡气回肠,富于激情,成为世界艺术宝库中具有永恒魅力的作品,他本人被誉为“浪漫主义的狮子”。贝多芬说:“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谁能了解我的音乐,谁就能超越常人无法摆脱的痛苦。”

材料二从19世纪开始,西方绘画艺术的变化日新月异,从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等直到抽象主义,如果把这一发展过程描述的概括为一点,基本上可以说是主观因素不断压倒,以至全部取代客观因素的过程。

——朱狄《当代西方美学》材料三爱斯特拉冈:咱们走吧。

弗拉季米尔:咱们不能。

爱斯特拉冈:为什么不能?

弗拉季米尔:咱们在等待戈多。

(1)材料一中的两位伟人在艺术创作中有什么共同点?体现了怎样的时代主题?(9分)

(2)浪漫主义绘画、印象派绘画各自的风格特点是什么?举一个代表作品。(6分)

(3)材料三的对白出自哪一部戏剧作品?属于哪一流派?这一流派的代表人物是谁?(3分)

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浪漫主义文学艺术流派及其时代背景。第(2)问主要考查绘画艺术流派、特点及其代表作。第(3)问主要考查现代主义作品《等待戈多》的艺术流派和作者。

答案:(1)共同点:都是浪漫主义文学艺术的杰出代表。德拉克洛瓦的作品表现了人民反对封建专制,不畏牺牲追求自由的精神;贝多芬的音乐表达了反对封建专制,歌颂资本主义的思想感情。体现的时代主题是:反对封建专制;追求自由、民主。

(2)浪漫主义绘画的特点:偏重感情,重视色彩和笔法的热情奔放。代表作品:《自由引导人民》(德拉克洛瓦)。印象派绘画的特点:重视光和色的运用。代表作品:《日出·印象》(莫奈)。

(3)《等待戈多》。现代主义文学荒诞派。贝克特。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doc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考点提示 近代科学技术 (1)经典力学、相对论、量子论 (2)进化论 (3)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 知识清单 知识梳理 一、物理学的重大进展 (一)近代自然科学产生的背景 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生产经验的积累。 思想准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解放了思想。 个人因素——科学家具有科学精神。 (二)经典力学 1、伽利略——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伟大的天文学家、物理学家。 (1)主张:为了解自然界,必须进行系统地观察和实验。 (2)通过实验证实,外力并不是维持运动状态的原因,只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 (3)通过实验,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等物理学定律,大大改变了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以来有关运动的观念。 (4)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依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为牛顿经典力学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 2、牛顿——17世纪英格兰伟大的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自然哲学家。 (1)牛顿在其经典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提出了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把地球上的物体运动和天体运动概括到同一理论之中,形成了一个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的牛顿力学体系,即经典力学体系。 (2)牛顿经典力学体系对解释和预见物理现象,具有决定性意义。海王星的发现是证明牛顿力学和万有引力定律有效性的最成功的范例。 (3)数学方面,牛顿是微积分的发明者之一。另外牛顿还发现了太阳光的光谱,发明了反射式望远镜等。 (三)相对论的创立: 1、背景:19世纪,随着物理学研究的进展,经典力学无法解释研究中遇到的新问题。20 世纪初,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2、内容:包括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 狭义相对论——物体运动时,质量随着物体运动速度增大而增加,同时空间和时间也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即会发生尺缩效应和钟慢效应。

2021年高考历史一模二模试题分解 世界近代史 6 19世纪的世界文学艺术

2021年高考历史一模二模试题分解世界近代史 6 19世纪的世界文学艺 术 1.(xx·福建龙岩一模·24)“试图用美丽的理想去代替那不足的真实。”这是德国作家席勒对某一文艺流派创作风格的概括。下列文学作品中,最符合这种创作风格的是( ) A.《十日谈》 B.《唐璜》C.《人间喜剧》 D.《战争与和平》 【考点】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的主要成就——浪漫主义文学 【解析】题中信息“试图用美丽的理想去代替那不足的真实”体现了浪漫主义文学的风格;《十日谈》是薄伽丘的作品,属于写实主义 短篇小说集,故A项错误;《唐璜》为拜伦浪漫主义作品,故B项正确;《人间喜剧》为巴尔扎克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故C项错误,《战争与和平》为托尔斯泰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故D项错误。 【答案】B 2.(xx·福建漳州一模·23)浪漫主义注重以强烈的情感作为美学经验的来源,并且开始强调如不安及惊恐等情绪,以及人在遭遇到大自然的壮丽时所表现出的敬畏。这表明浪漫主义( ) A.反思极端理性 B.否定工业化C.批判资本主义 D.正视社会现实【考点】19世纪的世界文学艺术——浪漫主义 【解析】从材料可知,浪漫主义强调直觉、想像力和感觉,是启蒙时代理性主义的反思,故A项正确;浪漫主义产生是工业化的结果,故B项错误;批判资本主义、正视社会现实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特征,故C、D项错误。 【答案】A 3.(xx·福建莆田一模·16)下图是一位同学上课时所记的部分笔记。笔记所体现的文学艺术流派是( )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C.批判现实主义 D.印象派 【考点】19世纪的世界文学艺术——批判现实主义 【解析】根据图片中的内容是主要批判资本主义罪恶,特点是注重细节描写和真实再现人物等信息,可以判断该流派是批判现实主义,选择C项符合题意。 【答案】C 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 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 1.(xx·福建福州一模·24)德国小说家欧内斯特·霍夫圣在评价贝多芬后期的作品时说:“贝多芬的音乐打开了我们胆怯、敬畏、恐惧和痛楚的情感阀门,唤醒了我们无穷无尽的渴望。”他所评论的贝多芬音乐属于( )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 D.印象主义 【考点】19世纪世界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 【解析】贝多芬音乐属于浪漫主义,选择B项符合题意。 【答案】B 30065 7571 畱39080 98A8 風22559 581F 堟29981 751D 甝v027386 6AFA 櫺Ym 32213 7DD5 緕36208 8D70 走|

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化的含义 近代化也叫现代化,以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为主要标志。 从过程来看,它发生在封建社会后期,贯穿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社会主义确立,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经阶段。从内容来看,它是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中心,以机器生产取代家庭作坊和手工工场为主要标志,并引起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的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 在中国近代,近代化也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着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就是要实现社会的转型,即从封建社会转化为近代社会。完成这一任务必须解决两大问题:一是国家的独立和民族解放(政治),二是繁荣富强和持续发展(经济)。 二、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及阶段特征 1、1840-1895年,起步阶段。事件主要是洋务运动。 这一时期,政治体制的近代化尚未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而以军事工业为主体的工业化有所发展,并经历了由重工业到轻工业、由军需到民用、由官营到民营的发展过程。投资形式也由官办、官督商办到商办,经历了从一元到多元的转变。同时,近代化也开始从经济领域逐渐向科技和人才教育领域渗透。 2、1895-1927年,整体发展阶段。 此阶段中,学习西方的科技文化与变革社会制度有机结合。 首先,是在“实业救国”的浪潮下,以工业化为主体的经济近代化有了长足发展。(分为甲午战争后的初步发展和一战期间的短暂春天)。 其次,政治体制的近代化也取得重大突破,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维新派领导戊戌变法、立宪派发动立宪运动和保路运动、革命派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 再次,思想文化的近代化也有发展,开始由传统文化向近代化转型。(表现为“西学东渐”达到高潮。维新派以进化论为理论基础,主张变法维新实行君主立宪;革命派将西方的国家学说发展为三民主义;激进派则大力提倡民主和科学;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思潮的主流。)(新的教育体制开始确立:1905年废除了科举制,为教育体制改革扫清道路;辛亥革命后,南京政府成立了教育部,对教育的内容和学制进行改革。)(产生了新型的知识分子群体,他们的代表是新文化运动的干将。)(产生大量新的文艺作品,文学上有“诗界革命”和“谴责小说”,艺术上有京剧的形成和上海、岭南画派的出现;史学界出现了以梁启超为代表的“史学革命”,发现了甲骨文。)

2020历史中考:《近代化探索专题》

2020历史中考:《近代化探索专题》 中国近代化的含义及探索历程 1、含义:是指中国由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的过程。包括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思想文化 和社会生活上的近代化。核心是经济上的工业化和政治上的民主化。2、探索历程:即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 过程。共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洋务运动侧重学习西方技术;第二阶段: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侧重学 习西方的政治制度;第三阶段:新文化运动侧重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3、特点:从学习西方军事技术到学 习西方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或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递进、不断深入。 【线索梳理】线索1:冲击与反应

线索2:近代化转型1.政治民主化 2.经济工业化 3.思想科学化

线索3:近代化转型近现代社会发展的缩影——城市1.北京北京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主要扮演着政治、文化中心的角色,见证了中国从民主革命到新中国的诞生再到中国开启改革开放,走向富强的历程。 2.上海上海的变迁是中国近现代以来社会发展的缩影。上海不仅是引领中国近代革命的一面旗帜,而且顺应了中国由封闭走向开放的潮流,是近现代中国与世界联系的桥头堡,并最终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 3.南京南京长期是中国近现代南方的政治、经济中心,见证了中国近代的屈辱与抗争、民主法治的伟大探索和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终结,是中国近代化的缩影。

4.广州广州是近代中国开放的第一批通商口岸之一,中国国民革命的大本营,对外开放起步较早的地区,推动了中国近(现)代化进程。 5.重 庆重庆是近代中国开放的第一批内地商埠之一,是抗战时期的政治、军事、外交中心,也是现代我国改革开放时期内地开放较早的地区,是中国从近代衰败到现代崛起的缩影. 线索4:不同国家近代化路径的比较

第38讲近代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发展历程

第38讲近代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发展历程 明备考方向 握主旨精要 课程标准 (1)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 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2)欣赏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美术作 品,了解这些美术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其 艺术价值 (3)列举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音乐作 品,理解这些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多样 性和民族性 (4)了解影视艺术产生与发展的历程, 认识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本讲主要讲述了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 艺术的发展历程。随着科技的发展, 世界政治、经济的巨大变化,世界文 学艺术空前繁荣,文学艺术家们各自 用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创作出了不 朽的文艺作品。文学艺术流派大致经 历了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 和现代主义的发展历程。进入20世纪, 文学艺术与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影视艺 术获得迅猛发展,对人们的生活产生 了重大影响 考纲要求(1)文学的主要成就 (2)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 (3)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 (4)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一、文学的繁荣 1.浪漫主义文学 (1)时间: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 (2)背景: ①欧洲的革命和战争加剧了欧洲局势的动荡。 ②人们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努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 (3)特征: ①主题内容:反对封建制度,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通过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 ②创作风格:以想象力丰富的构思和跌宕起伏的情节为主要特征。 (4)成就:

(1)时间;19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早期。 (2)背景: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3)特征:关注社会问题,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 (4)成就: (1)背景:两次世界大战、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和严重的社会问题。 (2)特征:强调集中表现自我,手法比较怪诞,语言风格悖离传统。 (3)代表:美国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爱尔兰贝克特的《等待戈多》。

世界货币的发展历程

世界货币的发展历程 物物交换 人类使用货币的历史产生于物物交换的时代。在原始社会,人们使用以物易物的方式,交换自己所需要的物资,比如一头羊换一把石斧。但是有时候受到用于交换的物资种类的限制,不得不寻找一种能够为交换双方都能够接受的物品。这种物品就是最原始的货币。牲畜、盐、稀有的贝壳、珍稀鸟类羽毛、宝石、沙金、石头等不容易大量获取的物品都曾经作为货币使用过。 金属货币 早期的金属货币是块状的,使用时需要先用试金石测试其成色,同时还要秤量重量。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逐渐建立了更加复杂而先进的货币制度。古代希腊、罗马和波斯的人们铸造重量、成色统一的硬币。这样,在使用货币的时候,既不需要秤量重量,也不需要测试成色,无疑方便得多。这些硬币上面带有国王或皇帝的头像、复杂的纹章和印玺图案,以免伪造。 纸币 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金属货币同样显示出使用上的不便。在大额交易中需要使用大量的金属硬币,其重量和体积都令人感到烦恼。金属货币使用中还会出现磨损的问题,据不完全的统计,自从人类使用黄金作为货币以来,已经有超过两万吨的黄金在铸币厂里、或者在人们的手中、钱袋中和衣物口袋中磨损掉。于是作为金属货币的象征符号的纸币出现了。 货币名词之金银 西方国家的主币为金币和银币,辅币以铜、铜合金制造。随着欧洲社会经济的发展,商品交易量逐渐增大,到15世纪时,经济发达的佛兰德斯和意大利北部各邦国出现了通货紧缩的恐慌。从16世纪开始,大量来自美洲的黄金和白银通过西班牙流入欧洲,挽救了欧洲的货币制度,并为其后欧洲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创造了起步的条件。 货币名词之金本位 最初的纸币是以黄金为基础的,与黄金可以自由兑换,两者可以同时流通,纸币的发行量也比较少。到19世纪末,资本主义经济出现了速度空前的膨胀与发展,于是纸币逐渐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但是它们仍然有黄金作为发行的保障。这种货币制度称为“金本位”。 货币名词之汇率

世界近代史(上) 第五章 17世纪至20世纪初的自然科学和文学艺术(参考答案)-历史试题

世界近代史(上)第五章17世纪至20世纪初的自然科学和文学艺术(参考答案)-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5 BDCDA6---10 BDDAB 11---15 ACBCD 16---20 CDBAD 21---25 BCBAB 26----30 DDDCA 二材料解析题 31(1)最先产生的是关于天体和地上物体简单的位置变动的理论,即力学; 随后是关于分子运动的理论,即物理学;再次是关于原子运动的科学,即化学;最后 ,在这些科学达到高度发展之后,才能成功阐明各种显示生命过程的运动过程, 即生理学的发展过程。(4分)(2)上述自然科学的发展历程说明了科学的 发展经历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运动过程; 认识:不仅科学的发展如此,而且自然界的万事万物的发展都必然经过这样一个运动过程。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也是经历了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的运动过程.(4分) 32.(1)德国人;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社会大动荡的时代,代表作品主要有 6英雄》,《命运)、《合唱》等交响曲。(3分)(2)贝多芬是近代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 是代表古典主义音乐终结和浪漫主义音乐开端的伟人。(2分)(3)贝多芬一生充 满挫折,但他决意要把握自己的命运,勇于向命运挑战。第五交响曲《命运》正是 反映了作者同命运搏斗,追求崇高理想的呼声。(3分)

33.(1)16世纪最初20年。风格特点是:偏重理性,注意完美,重视线条的清晰和严整。代表画和作品为,大卫的《马拉之死》、安格尔的《泉》。(2分)(2)拿破仑统治结束以后。风格特点是:偏重感情,重视色彩和笔法的热情奔放。代表作品有:哥雅的《枪杀马德里市民》;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2分)(3)米勒的《拾穗者》描绘了劳苦大众同贫穷和大自然的严酷斗争。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表现了俄国人民的苦难生活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1分)(4)兴起于19世 纪60年代的法国。风格特点是:重视光和色彩的运用。前期画家有莫耐、马耐。后期画家有:塞尚、凡·高。(2分)(5)主观因素逐步压倒客观因素。(1分) 。问答题 34。牛顿是世界近代著名的科学家,他在科学上的贡献是多方面的。(1)他 建立了微积分学,从而使精密的测量和变量计算有了可能。(2)牛顿最重要的贡 献是在力学方面,他发表了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了物体机械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这些定律构成一个统一的体系,把天上和地下的物体运动概括在一个理论之中。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被作为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这是人类认识史上对自然规律的第一次理论性的概括和综合。(8分) 20世纪初,德国科学家爱因斯担提出了著名的相对论,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但这并没有使牛顿力学失去光辉。(2分)因为任何自然科学发展研究都是 经历了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历程,相对论也是对牛顿力学的发展。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在牛顿时代牛顿的道路是一·位具有最高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人所能发现的唯一道路。牛顿所创造的概念,至今仍然指导着我们的物理学思想。(5分) 35.解析;本题全面考查了17世纪到19世纪欧洲文学的发展历程,各流派产

中国近代化发展历程(阶段特征)

中国近代化发展历程(1840—1949) 第一阶段:中国近代化的全面启动:(1840—1912) 【阶段特征】在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下,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革,由农耕文明时代开始向工业文明时代演进。近代化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生活等领域全面展开。 政治:(1)民族危机加深:列强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王朝的腐朽统治与反动势力的勾结。史实: (2)政治民主化,法制化:先进的中国人民救亡图存,在反对封建专制反对殖民侵略,追求民主富强,探索救国救民道路。(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史实: 经济和阶级:工业化,市场化:列强侵华,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农产品更多商品化,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新的经济、阶级出现并发展。史实: 思想:民主化、科学化:中国人将救灭图存与向西方学习相结合,从器物学习到制度学习,经历着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渐进过程。史实: 生活:19世纪中期,伴随近代工业起步,中西文化的碰撞和交汇,新的事物和思想观念冲击着中国的社会生活。史实: 第二阶段:中国近代化的曲折发展(1912~1927) 【阶段特征】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化阶段,也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阶段,社会两大主要矛盾趋于汇流——体现为广大人民群众同清朝统治集团和北洋军阀统治集团的矛盾。资产 阶级道路行不通,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并发挥重要作用。 政治:民族危机继续加深;从帝制到共和的历史巨变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第一次历史巨变,中国近代化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工人阶级开始登上中国政治舞台,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史实:(1)民族危机加深:一战爆发,与日本签《二十一条》;袁世凯北洋政府独裁卖国;思想上复古尊孔;巴黎和会上列强把山东权益出让给日本。(2)政治民主化,法制化:A民族资产阶级:从帝制到共和的历史巨变(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民国,中国近代化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孙中山等革命党人一系列的反北洋军阀斗争:二次革命、护国运动等失败。B无产阶级:1919年五四运动,工人阶级登上中国政治舞台,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C革命统一战线:1924年1月——1927年7月,国民大革命时期。国共合作,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经济:民国初年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但1919-1926年出现萧条。 史实:民族工业短暂春天。一战之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跌价竞争,民族资本主义开始走向萧条。 思想:民主共和、实业救国成历史主流。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萌芽。国际:一战(1914-1918);俄国十月革命(1917)。 史实:A民主共和思想、实业救国思想。B1915年新文化运动。C1918年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D孙中山新三民主义。 社会生活的变革:实质是东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结果是中西文化逐渐融合,且保留了中华文明的文化特色。史实: 第三阶段:中国近代化的曲折阶段(1927~1949年) 【阶段特征】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在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交替、尖锐复杂的历史环境下,近代化艰难地进行。主要有:中华民族与日本侵略者,中国人民与国民党反动派矛盾。 政治:(1)民族危机: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官僚资本、日本的侵华、美国的侵略等因素,使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历经曲折,几乎陷入绝境。 (2)中国人民的抗争:A:1927~1936年,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国共十年对峙),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八七会议、农村包围城市新道路、长征、遵义会议、西安事变和平解决。B1937~1945年,日本侵华,国共两党合作,全民族抗战开始,两个战场。中国抗战胜利意义全民族抗战是胜利根本保证。C:1945年8月~1946年6月,中国面临两个前途、两种命运的抉择:重庆谈判、重庆政协,民族战争向国内战争过渡阶段。D 1946年6月~1949年9月,国民党进攻解放区,解放战争。 1.防御阶段:国民党全国军事进攻1946年6月国民党重点进攻陕北和山东。2.反攻阶段: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1947年6月。3.决战阶段:三大决战1948年9月1949年1月。4.北平谈判和渡江作战:国民党政权被推翻。 经济:民族工业的夏、秋、冬三季史实: 思想: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和成熟。毛泽东思想指导下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新中国,推翻三座大山。史实:萌芽:国民革命时期;《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解决领导权与农民问题。形成: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提出。成熟:抗日战争时期:《论持久战》1940《新民主主义论》(标志)1945年《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七大确立为指导地位。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入城市。 1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作业)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时间:40分钟分值:8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7·江苏高考)英国哲学家培根倡导一丝不苟地记录经验性的实验,促进科学的发展;法国哲学家笛卡尔主张用数学法则作为表述人类理性的最高法则,从事科学研究。17世纪一位科学家承袭了他们的传统,他创立的理论体系() A.揭示了基本的宇宙法则 B.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理论基础 C.确立了太阳中心说理论 D.阐明了时间空间的本质属性 A[根据材料可知“17世纪”的这位科学家承袭了前人的传统(培根的实验方法、笛卡尔的数学法则),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位科学家是牛顿,他创立了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的经典力学体系,精确描述了宇宙运行的法则,故A项正确;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理论基础的是20世纪初提出的量子论和相对论,B项错误;创立太阳中心说理论的是哥白尼;C项错误;爱因斯坦在相对论中揭示了时空的本质属性,D项错误。] 2.(2019·洛阳联考)有人认为牛顿的经典力学“成就了英国工业革命,在法国诱发了启蒙运动和大革命……迄今为止,还没有第二个重要的科学和学术理论,取得过如此之大的成就。”这种看法() A.认为自然科学促进了文明进程 B.准确概括了经典力学的内涵 C.认为经典力学推动了人类文明 D.对经典力学的作用有所夸大 C[工业革命、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分别从属于经济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故这种看法认为经典力学推动了人类文明,C项正确。] 3.一位科学家曾根据某一理论提出三大预言:引力场实际上是一个弯曲的时空;在强引力场中光谱将向红端移动;引力场会使光线发生偏移。这一理论()

中西方近代化进程

中国近代化进程与西方近代化进程的区别 引文 要厘清一个“区别”的概念,首先需要了解问题主体的含义,主体是什么为什么会发生发生的时间区间以及过程。本文首先阐述了中国与西方近代化分别的含义、原因以及发展历程,之后从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的诱因出发详细分析二者之间的区别。 正文 一、中西方的近代化含义 中国的近代化起源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列强的坚船利炮敲开了腐朽封闭的封建王朝大门,让逾三百年未在国际舞台抛头露面的华夏民族第一次赤裸裸地暴露在蒸汽时代的闪光灯下,结束于1895年的甲午战争,史学界的一些观点认为甲午中日战争,北洋海军的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战败后割地赔款的中国也不乏有识之士在痛定思痛,首先在清廷中有一席之地的洋务派(高级官僚)开始发声,他们倡导一场以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发展实业为主的革新运动,并且提出鲜明口号“师夷长技,中体西用”。洋

务派在清廷中央以爱新觉罗奕訢为首,地方上辅之以一批如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等的实力干臣。整个运动浩浩汤汤持续15年之久,近代化的概念最早是从英语单词“modernization” 中脱身而来,本身就标注了浓厚的“舶来品”标签,由于封闭锁国几百年的酝酿,本土的华夏文化更是与外来的先进文明在一定时间区间内存在冲突。此外,近代化运动毕竟代表着更加优秀的生产力,所以在经济、文化、军事等各方面也起到了一定的发展促进作用,但在僵化的封建政治体制和以小农经济为主导的封建农耕文明之下,这种相对先进思潮与发展方式注定是得不到生存的空间与发展机会。 世界另一头的“欧罗巴”早在18世纪就爆发了一场“从英国发起的一次技术发展革命”,它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的时代,这不仅仅是一次技术改革,它更从技术领域迅速蔓延到经济、政治领域并带来巨大影响,技术领域的革新带来了更强大的生产力,而生产力的改革促进了经济与政治的发展。所以,人们普遍认为西方世界的近代化进场是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蒸汽时代的来临大大提高了社会的单位生产率,这直接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以经济基础的改变为诱因,促成了多起政治上的变革,新的政治体制登陆欧洲。 下面本文将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来详细分析中西方近代化的区别。

欧洲货币体系的发展历程及特点

欧洲货币体系的发展历程及特点 金融学系保险专业费清 09991685 一、欧洲货币体系的发展历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伴随着国际统一的货币体系发展,国际区域化货币体系也迅速发展起来,并成为国际金融领域的一个焦点。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欧洲共同体的“区域化货币体系”。 总的来说,欧洲共同体“区域化货币体系”的发展共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 第一个阶段:70年代初-1978年,欧共体在原有的基础上建立了欧洲货币体系(EMS),其目标在于稳定汇率。 第二个阶段:1978年-1986年,欧共体提出“单一欧洲文件”,“文件” 肯定了欧洲货币联盟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认为应该继续积极推行,拟订了初步计划。 第三个阶段:1986年-1990年欧洲货币联盟的开始实施。 一、魏尔纳计划 “魏尔纳报告”或“魏尔纳计划”是欧洲货币体系发展的基础,它是在在原来的罗马条约以外建立的有关欧洲货币联盟的发展规划,其最早形成于1970年5月。 总的来说,“魏尔纳计划”的内容包含三个方面:汇率机制调整、货币储备基金建立和欧共体内部核算。具体地说, 1.汇率管理机制调整 在汇率管理机制方面,欧共体曾实施“蛇洞制”以加强其成员国之间的汇率联系。 欧共体在1972年4月10日作出决定,通过了“巴塞尔协议”,各成员国货币间的汇率可容许波动幅度只能是上下1.125 %(总幅度为2.25%),比史密森协议的规定小一半,换言之,欧共体对内部的汇率波动要求更加严格,拟推行内外有别的汇率政策。用当时比较通俗的比喻来说,这叫做“蛇洞制”. 2.货币储备基金的建立 该基金的职责主要是:支持成员国在外汇市场上的干预活动以促进汇率的稳定,管理成员国中央银行间的信贷,逐步集中成员国的外汇储备,并逐步发展为

2020届一轮复习人民版 第32讲 近现代世界的文学艺术 作业

第32讲近现代世界的文学艺术 一、选择题 1.(2019河北邯郸摸底)法国大革命失败以后,面对封建复辟王朝对这场革命的否定,人们在重新认识启蒙运动及大革命的意义和精神时,激发出极大地反对专制暴政,要求个性解放,渴望自由、民主、平等权利的政治热情。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文学作品( ) A.侧重表现生活对人的压抑和扭曲 B.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 C.注重如实地描写社会底层的心声 D.主张恢复启蒙时代的理性精神 答案 B 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反映了现代西方人心灵的迷茫和痛苦,侧重表现生活对人的压抑和扭曲,与材料中“法国大革命失败以后”“反对专制暴政,要求个性解放”不符,故A项错误;法国大革命失败以后,产生了浪漫主义文学,在政治上反对封建制度,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而是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故B项正确,D项错误;19世纪30年代以后,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现实主义文学兴起,它对社会现实进行深刻的揭露和批判,注重如实地描写社会底层人民的心声,与材料中“法国大革命失败以后”“反对专制暴政,要求个性解放”不符,故C项错误。 2.(2018全国Ⅱ卷“超级全能生”联考)恩格斯称赞某作家写出了贵族阶级的没落和资产阶级的发展,提供了来自社会各个领域无比丰富的生动细节和形象化的历史材料。该作家属于的文学流派是( )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答案 C 现实主义文学关注社会问题,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罪恶,与材料信息相符,C项正确;A、B、D三项均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排除。 3.(2015广东文综,21,4分)有文学家宣称:“我赋予古老文字以赤色。不再有元老!不再有平民!我在墨水瓶里掀起风暴。”他的文学理念属于( ) A.浪漫主义 B.现代主义 C.现实主义 D.古典主义 答案 A 本题考查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赋予古老文字以赤色”意为把文学作为革命武器,“不再有元老!不再有平民”意为消灭阶级压迫,“在墨水瓶里掀起风暴”表现了

高考历史总复习第二部分近代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专题七中国近代化的曲折发展中日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专题

专题七中国近代化的曲折发展-中日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 专题综合训练(七) (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8·揭阳模拟)容闳(1828—1912年),毕业于哈佛大学,为中国留美之第一人。1901年就义和团运动对学生说了一番话:“汝以义和团为乱民乎?此中国之民气也,民无气则死,民有气则动,动为生气,从此中国可免瓜分之局,纳民气于正轨,此中国少年之责也。”这里“纳民气于正轨”应是( ) A.加强对民众的爱国主义教育 B.对民众爱国热情进行理性引导 C.将民众的爱国运动纳入政府的领导 D.加强对民众行动的规范管理 解析:选B。据材料可知容闳认为光有爱国主义情感还不够,还要青年对此进行理性的引导,才不会被各式各样的人所利用,成为“乱民”,故选B项。 2.(2018·安庆模拟)1908年,清政府颁布的《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规定:城镇乡均为地方自治体。乡设立议事会和乡董,实行议事与行政分立。乡议事会在本乡选民中选举产生,为议事机构。材料反映了( ) A.自治带有较强的欺骗性 B.自治受西方民主宪政影响 C.清政府对地方失去控制 D.清政府已经放弃专制统治 解析:选B。根据材料“乡设立议事会和乡董,实行议事与行政分立。乡议事会在本乡选民中选举产生,为议事机构”可以看出晚清时期的自治受到了西方民主宪政的影响,故B 项正确。 3.(2018·汕头模拟)1913年2月13日,某县议会议长在私人日记中写道:“大清宣统五年正月初八日:阖邑之人仍推予充本县议会之议长……若峻辞不往,势必失邑人之望,一应其请,久必招众之怨。”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共和体制逐步被民众所认同 B.基层政权组织思想成分复杂 C.清朝帝王年号仍被允许使用 D.底层民众不满民主共和体制 解析:选B。题干材料“若峻辞不往,势必失邑人之望,一应其请,久必招众之怨”表明当时基层政权组织思想成分复杂,故选B项。 4.(2018·宁夏模拟)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实行总统制。在袁世凯即将就任临

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艺术知识总结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知识总结 【知识结构】 【时空定位】 19 世 纪 以 来 的 世 界 文 学 艺 术 文学的繁荣 美术的辉煌 音乐 流 派 19世纪 现代主义---心灵迷惘和痛苦(20C 中期以来) 亚非拉文学—反帝反殖 苏联文学—社会主义革命建设(20C 上半期) 现实主义 20世纪 流派 早期印象画派(19C 后半期)光色研究、色彩变化 新古典主义(18C 末----19C 初)英雄主义、理性 现实主义(19C 中期)---表现社会现实 浪漫主义(19C 上半叶)--对理性王国的失望 后期印象画派(19C 末20C 初)个性、色彩、夸张 现代主义(20C 中后期)反传统、反理性、精神困惑 19世纪音乐 20世纪音乐 现代主义(流行音乐)—爵士、摇滚、蓝调 电影:诞生---默片---有声---彩色---宽荧幕立体声—3D 电影 歌剧 浪漫主义 民族乐派 影视 艺术 电视:出现---首次播出---电视剧---彩色---电视普及---实况录像、卫星传播

【知识梳理】

【专题重点】 一、文学艺术与政治演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的关系

1.古代中国文学艺术发展与政治演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的关系。 (1)唐朝:唐朝实行科举制,进士科以诗、赋为主要内容,这为唐代诗歌的繁荣提供了政策环境。唐朝的边塞诗折射出当时的边疆开发与生活状况。唐朝开放的文化政策、国家的繁盛统一为李白的浪漫主义诗歌提供了创作素材。唐朝的由盛转衰、藩镇割据,孕育了杜甫的现实主义诗歌。 (2)宋朝:宋代城市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为词的流行、话本和风俗画的出现提供了经济、社会基础。生活在两宋之交的李清照,其词风的差异深受生活环境变迁的影响。辛弃疾的词体现了南宋时期宋金对峙、人民渴望收复中原的愿望。 (3)元朝:元初中断科举制,部分文人转向元曲和杂剧的创作,这为元曲和杂剧的繁荣提供了社会基础,随着科举制的恢复,元曲和杂剧的创作开始衰落。 (4)明清时期:在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商品经济繁荣、工商业市镇的兴起、工商业者社会地位的提高、市民阶层的进一步壮大的时代背景下,通俗化的明清小说繁盛。《儒林外史》抨击八股取士的危害,《红楼梦》折射封建制度走向衰落,《西游记》体现了新兴工商业者追求个性自由的欲求。明清的文化专制促使部分画家借物抒情、借物铭志,以梅、竹、兰、菊等为主要素材的文人写意画成熟。清朝时期北京作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为京剧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环境。 2.近代以来西方文学艺术发展与政治演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的关系。 (1)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但是剧烈的革命、频繁的战争,腐败的政治,使启蒙思想家曾经渴望的“理性王国”一时幻灭。文学家艺术家转而关注和表现人的内心情感世界,崇尚浪漫主义。 (2)19世纪中叶后,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和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各种社会矛盾更加尖锐,文学艺术家开始对社会现实进行深刻的揭露和批判,批判现实主义开始盛行。 (3)19世纪末,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电气时代的到来,艺术家重视光和色的作用,捕捉瞬间印象,印象画派兴起。同时,电影诞生、电影技术发展。 (4)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和不断的经济危机带来了大动荡和大变化,使西方文学艺术产生重大变化,现代主义文学兴盛起来。 二、19世纪以来西方主要文学流派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历史影响 (1)时代背景:①浪漫主义文学: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的欧洲,革命和战争频仍,动乱不已。政治中的黑暗,社会的不平等,使人们感到法国大革命后确立的资本主义制度远不如启蒙思想家描绘的那样美好。社会各阶层,特别是知识分子,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

世界近代史(文化部分)

世界近代史(初中)文化部分 中考考点:1.《神曲》莎士比亚文艺复兴对人的思想解放的意义 第1课向人性扼杀者宣战——文艺复兴(P2) 1、背景:①罗马教皇和天主教会的专制统治,禁锢了人们思想、阻碍社会进步和科学的发展(宗教) ②14-17世纪的艺术家、科学家和思想家们发掘和继承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传统,追求个性解放和思想自 由,表现了人类不断追求进步的本性。(文化) ③造纸术、印刷术造纸术的推动。(科学) 2、时间:14—17世纪(持续了近300年) 3、爆发地:意大利——扩展到西欧所有国家 4、核心思想:人文主义(以人为本,把人、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5、实质:是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6、代表人物: ①但丁《神曲》(但丁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同时但丁也是文艺复兴的先驱)(《神曲》被认为是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 ②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达·芬奇是多才多艺的文化巨人) 《最后的晚餐》:取材于基督教《圣经》中的故事,被称为欧洲艺术的拱顶之作。 《蒙娜丽莎》摆脱了宗教题材的束缚,体现了人性美。 ③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著名的文学家,他的作品代表了当时文学的最高成就,其中《奥赛罗》、《李尔王》、《哈姆雷特》、《麦克白》称为“四大悲剧”。 7、意义:①打破中世纪以来封建统治和教会神学对人们思想束缚,把人和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②文艺复兴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③促进了自然科学的进步 8、文艺复兴运动首先兴起于意大利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在意大利。(经济基础) 其他原因:1.封建社会逐渐衰落,资产阶级萌芽产生, 2.新兴资产阶级和贵族壮大 3.许多艺术家思想家文学家发掘和继承古希腊,古罗马传统。 9﹒打通知识点:世界近代史(政治部分)英国光荣革命美国独立战争 补充与延伸:第22课引领时代的思考——启蒙运动(P113) 1、兴起的原因:1.西欧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根本原因) 2.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对人的思想的解放 3.资产阶级发展壮大,逐渐登上历史的舞台。 2、性质:欧洲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欧洲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3、兴起于英国,繁盛于法国

货币的由来与发展历程精简版

历史上的钱荒 钱荒指的是由于流通领域内货币相对不足而引发的一种金融危机。事实上,钱荒在我国早已存在了几千年,成为困扰南朝、唐宋、明清等封建统治者的大难题。 春秋战国时期,已经逐渐确立了布币、刀币、蚁鼻钱、环钱四大货币体系,它们分别由刀、铲、纺轮等劳动生产工具演化而来。 秦统一六国后,规定以“黄金”为上币,以镒(20两)为单位,以圆形方孔铜钱为下币,以半两为单位。 1汉始“劣币驱逐良币” 因铜价较高,故“秦半两”钱价值很高。汉承秦制沿用半两钱,改铸了许多小钱,尤其是一种“小半两”,形似榆树果实而称“榆荚半两”,结果当时就出现了“奸钱日繁,正钱日亡”,但是这只是“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真正的“钱荒”还尚未出现。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爆发,此后的四百多年间,北方政局动荡,北方人口、财富、生产技术大量南迁,东晋和南朝统治时期的江南地区经济取得了一定程度发展,铜钱的流通范围扩大。而从司马氏代魏,到东晋南渡,都一直未铸新钱,再加上铜料短缺,铜钱被大量储积,造成钱币严重匮乏。钱币匮乏,导致物贱伤农,国库空虚。 南朝政府铸造小钱,小钱重量不及旧钱,却规定与旧钱有同等购买力,南朝政府还将库存的大量钱币用以购买农产品,防止农产品价格下跌,缓和社会上的货币不足。 2唐朝重税收致“钱重物轻” 唐朝前期曾经发生“钱重物轻”现象。在租庸调制下,农民交纳的主要是实物,所以物价变动对农民生活的影响是不明显的。随着土地兼并愈演愈烈,均田制的瓦解使租庸调制无法维持下去。建中元年,宰相杨炎建议推行“资产为宗”两税法来取代租庸调制。此后税收日益苛重,终于导致贞元三年末出现“钱重物轻”现象,此后钱荒就一直困扰着大唐王朝的统治者。 为了解决钱荒,唐政府采取一系列管制办法,除了禁止私铸外,还禁止销毁钱币,禁止钱币外流,禁止过量储藏钱币;奖励采铜,收购民间铜器用作铸钱原料,武宗甚至将佛像和法器用作铸钱;同时强令使用布帛等实物货币,并将“除陌”合法化。然而,直至唐亡,钱荒问题始终未获得解决,民间及政府一直使用短陌钱,而且除陌数额日趋增多。钱荒到了宋代更为严重。宋代铸造的钱币数量多得惊人,仅铜钱一种,铸造量就是中国历史上最多的。最多的年份,需要耗费1万吨左右的铜。如果将这些铜钱一枚接一枚地排列起来,大约可以绕地球一周半。 这个数量是空前绝后的。奇怪的是,宋代的人偏偏又总在叫喊钱少,从北宋中期开始议论,一直吵到南宋灭亡,甚至还专门创造了一个词:“钱荒”。 钱究竟缺到什么程度?按苏轼的说法,当时浙江地区的市面上因缺少现钱而无法交易,当铺竟因没有现金,而导致大白天停止营业。 有人这样形容当时的“钱荒”:老百姓拿着银绢丝绵到市场上卖,连个问的人都没有;官府散出二三十万贯的钱,到了百姓手里,像泼出的水一样,立马不见了踪影。那么这些钱究竟去了哪里呢?首先是民间销熔铜钱,制造器皿以获利。其次,专卖、钱税使得农民被迫多卖农副产品,以缴纳赋税,购买盐、矾等日用必需品,这些都需要花费现钱。所以,农副产品一起涌入市场,市场一时不能消化,也造成“钱荒”、钱少现象。宋人总结钱荒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鼓铸不登、渗漏不赀、销钱铸器、私家藏匿。其中鼓铸不登是北宋时期所没有的,它只出现于南宋,北宋时期年铸钱数额在一般年份都远远超过百万贯,“自渡江后,岁铸才八万缗”。渗漏不赀、销钱铸器自北宋初期就已存在,而且屡禁不止。

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的特点及历程的感悟

一、历史认识及启示(初三历史组) 1、近代列强侵华战争中中国失败结果的认识: 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一个国家的尊严要靠实力来维护。 2、中国近代化的主题线索 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的特点及历程的感悟: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心理,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渐深入。感悟: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近代化所经历的的艰辛探索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和结论? ①实现近代化的首要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争取民族独立和社会民主。 ②实现近代化的首要条件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要真正实现现代化,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因为清朝的闭关锁国给中国带来了长期的贫穷落后,因此只有对外开放才能使中国吸取和借鉴欧美等先进国家的生产技术、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 ③社会进步是近代化的核心和源泉,科学和教育是衡量社会进步程度的基本内容,欧美近代化过程贯穿了三次科技革命,科技的进步为工业化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科技兴国是实现国家真正强大的、正确的科学决策。 3、近代史上国共关系变化的启示: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4、抗日战争的胜利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5、劝戒日本“历史不容忘却”、“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一个勇于承认错误,承担责任的民族会得到全人类的谅解;违背民意,逆潮流而上,必将遭到世界人民的唾弃;正视历史,以史为鉴,才能面向未来。 6、如何才能促进中日之间的世代友好:日本政府应教育国民正视历史,反思历史;中日之间应建立互信机制,加强经济、军事、文化和人员间的交流、对话和协商等。 7、重庆谈判体现中共的精神:为了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顾个人安危,深入虎穴,勇于斗争的革命精神。 重庆谈判中中共的努力让人们从中感悟到的基本认识:表明中共是中国人民利益的代表者,是中华民族复兴事业的领导者。 8、中共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结论:社会主义建设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是艰辛的、曲折的。社会主义建设一定要符合国情,符合生产力的发展规律,要警惕错误思想倾向。 9、党对农村政策的调整必须遵循的原则: 生产关系的调整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调整一定要一切从农村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生产关系的调整一定要有利于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要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制定政策必须从国情出发,不能脱离实际。10、对台湾问题的看法:台湾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是任何力量也无法阻挡的;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统一大业必将实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发展两岸关系和维护台海和平稳定,符合当前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台独”势力逆历史潮流而动,是不会得逞的;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任重道远,需要我们长期奋斗。 12、日本学习中国和西方进行改革给我们的启示:一个国家或民族要想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应善于学习吸收世界先进文化,与时俱进,改革创新。 13、面对战争的悲惨和血腥的启示及人类该如何制止战争: 维护和平:人类应当避免战争,维护和平,加强多国的交流与合作,反对霸权主义,反对殖民主义;用和平的方法解决各国的争端;发挥联合国的作用等。 14、斯大林模式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启示: 中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实践中,直到改革开放前,也一直实行计划经济的运行机制,这是受到斯大林模式的影响;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就是通过生产关系的调整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也是斯大林模式给我们的深刻启示。 15、对历史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竞争并存的局面认识: 两种社会制度是可以合作共存的,两种社会制度的矛盾和斗争是长期的,我们应防止资本主义的“和平演变”;社会主义建设应注意借鉴资本主义发展经济的有益经验。 16、罗斯福新政的启示:“新政”是一次创新。它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为当今的现代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借鉴。 17、罗斯福新政对当今经济的启示: 国家应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以保证经济的均衡发展。 18、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给我们带来的启迪:(1)结合国情,实事求是地进行改革,就能促进经济发展。(2)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就能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3)政通人和,经济发展。(4)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 19、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取得反法西斯斗争胜利的经验启迪联合国应如何去应对现今人类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各国应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或: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加强合作与交流,实现共同发展,构建和谐世界。 20、欧盟成立的启示:国家之间的合作将促进和平与发展,实现“双赢”和“多赢”。 21、美国经济发展的历程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启示: (1)国家统一,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2)国家要制定正确的经济政策,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22、科技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巨大变化的感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人们应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要树立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树立崇尚科学为荣的思想;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品质;科技的发展也带来了各种社会问题,如环境污染与破坏,我们应树立可持续发展思想;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