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微量白蛋白尿在高血压诊断与治疗中的重要性
尿微量白蛋白测定在高血压早期肾损害诊断中的应用

1 统 计 学处 理 采 用 t 验 。 . 3 检 2 结 果
正常对 照组 7 8例 . 现 尿 mAb者 2例 。 25 : 血 出 l 占 . 高 % 压患者共 6 2例 . 现 尿 m l 出 Ab者 2 2例 , 3 % , 著 高 于 对 占 5 显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7 — 192 0 ) — 7 0 0 6 4 12 (0 8 6 0 1— 1 0
附表 尿微 量 白蛋 白测 定 的 比较
原 发 性 高 血 压 f H 的 发 病 率 正 逐 年 升 高 , 脉 粥 样 硬 化 E 1 动
引 起 的 肾损 害 日益 受 到 重 视 .临 床 实 验 室 多 以尿 蛋 白 定性 、 血 尿 素 和血 肌 酐 来 诊 断 .但 是 这 些 检 测 指 标 灵敏 度不 高 , 对 于 早 期 的 肾病 损 害诊 断 却 并 不 明 确 , 们 采 用 尿 微 量 白蛋 白 我 fAb检测 . m l) 探讨 m l A b在 E 早 期 肾损 害 中的 临 床价 值 。 H
25 / mg L。
高 血 压 患者 尿 m l 发 生率 显著 高 于正 常 人 其 主 要 A b的 机制 为 。 球 血 流 动 力 学 异 常 所 致 . 外 尚 可 能 有 弥 漫 性 血 肾小 另 管病 变等 其 它 机 制 作 用 参 与 .其 发 生 率受 多种 因素 影 响 . 在 不合 并 糖 尿 病 的高 血 压 患 者 中 , 发 生率 为 5 4 %m 其 -0 。 本 文 结 果 显示 : 血 压 患 者 尿 常 规 蛋 白 阴 性 及 血 尿 素 和 高 血 肌 酐 正 常 者 . 不 排 除 肾脏 病 理 性 损 害 的存 在 . 了早 期 并 为 预 防 和治 疗 高 血 压 肾损 害 . 血 压 患 者 均 应 在 临 床 肾 病 出 现 高 之前 做 尿 m l 测 . 以便 及 早 做 到保 护 肾脏 功 能 的 一 级 预 Ab检
尿微量白蛋白在高血压和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意义

中图分类号 : R 5 4 4 . 1 , R 5 8 7 . 2 文献标识码 : A
FA N Shi — z h e n, CH EN
t ur bi di t y t r a c e a l bu mi n, t h e c o nt e nt of t he u r e a e nz y ma t i c de t e c t i on s e r um ur e a n i t r o ge n ( BU N ) c o nt e n t, a l ka l i ne Gu —
d i a b e t e s me l l i t u s g r o u p , d i a b e t i c n e p h r o p a t h y g r o u p a n d h e a l t h y c o n t r o l s , a n d b y i mmu n e me t h o d t o d e t e c t u r i n e t h a n
-
-
— -
—
3 0 4
— —
Ch i n J L a b Di a gn, F e b r u a r y, 2 0 1 3, Vol 1 7, No . 2
文章编号 : 1 0 0 7 ~4 2 8 7 ( 2 0 1 3 ) 0 2 —0 3 0 4 ~0 3
尿微量 白蛋 白在高血压 和糖尿病 肾病 早 期 诊 断 中意义
范世 珍 , 陈安彬 , 林松 青
( 湖南 中 医药 大 学 附 属 深 圳 市 福 田 区中 医 院 检 验科 , 广东 深圳 5 1 8 0 3 4 ) 摘要 : 目的 探 讨 尿 微 量 白蛋 白在 高 血 压 和 糖 尿 病 肾病 早 期 诊 断 中 的 意 义 。 方 法 将 研 究 对 象 分 为 单 纯 高血 压
尿中微量清蛋白在高血压冠心病中的诊断价值

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脑血管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老龄化人口的加快,我国的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数量日益增多,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1],长期患有该病,会间接影响患者身体其他内脏器官,最终引起严重的内科疾病。
所以,高血压冠心病早期的诊断和发现,对治疗该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微量清蛋白尿也与冠心病的发生密切相关,但目前临床上对微量清蛋白尿的重视程度还不够[3-4]。
为了进一步探讨尿中微量清蛋白在高血压冠心病中的诊断价值,本文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至2012年5月确诊为高血压冠心病患者33例病例资料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健康人群35例作为对照组,现将总结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4月至2012年5月确诊为高血压冠心病患者33例病例资料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健康人35例作为对照组,所有68例参与调查人群年龄为50~66岁,平均(58.76±18.79)岁,其中男40例,女28例;观察组33例患者诊断前均已经确诊为高血压冠心病,另选取健康人35例作为对照组,同法测定对照组尿中微量清蛋白含量。
所有参与调查人群均知情且同意参与本项调查,两组参与调查人群的一般资料(平均年龄与性别比例等)经统计学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方法两组患者采取相同的检查方法进行诊断:所有68例参与调查人群留取晨尿送检验室,在室温条件下,2h之内全部检测完毕。
检测方法为终点法检测标本尿样的微量清蛋白(5点法定标),检测主波长设置为404nm,检测副波长设置为700nm,温度设置为37℃。
反应时间为10min,按照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预先设定的正常值尿中微量清蛋白小于14.8mg/L,大于该数值即为阳性。
1.3实验材料与仪器诊断中所用仪器为:olympus AU6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诊断中所用的试剂为Diagnositica清蛋白免疫比浊法的试剂盒。
老年高血压尿常规检验中常用四项指标的应用价值分析

老年高血压尿常规检验中常用四项指标的应用价值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老年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老年高血压的发病率也在逐渐增加。
高血压是指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老年人群中患有高血压的比例相对较高,而高血压如果不及时控制,会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增加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尿常规检验是临床诊断中一项简便易行的检查手段,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肾脏功能、泌尿系统状况等。
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尿常规检验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常用的四项指标包括尿蛋白、尿胆红素、尿潜血和尿白细胞。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患者的肾功能、泌尿系统的状况以及炎症反应的程度。
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对尿常规检验中常用的四项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帮助医生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来说,尿常规检验及其中的四项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1.2 研究目的老年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会给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
尿常规检验是检测老年高血压患者肾脏功能的重要方法,常用四项指标包括尿蛋白、尿糖、尿酮体和尿胆红素。
本文旨在分析这四项指标在老年高血压尿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探讨其临床意义,并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对这四项指标的研究和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病情,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老年高血压尿常规检验中常用四项指标的应用价值,为临床医生提供科学依据,促进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诊断和治疗。
2. 正文2.1 高血压的定义及危害高血压是指静脉压、动脉压或动脉脉压持续增高的一种疾病。
通常情况下,成人静脉血压大于140/90mmHg被认定为高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严重威胁着大多数老年人的健康。
高血压会直接影响心脏、脑血管、肾脏等重要器官的功能,导致心脏病、脑卒中、肾功能损害等多种严重并发症。
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的临床应用

三组 患儿 细 胞免 疫 功 能 比较 与 正 常对 照 组 相 比 , 原 体肺 炎 组 支 C +, D + D3 C 4 T细 胞 比例 , D +C +比值 及 C 5 + C 4 /D8 D 6 T细 胞 比例 明 显 下 降 (< .1 与 细 菌 性 肺 炎 组 相 比 , 原 体 肺 炎 组 C 3 C 4 T细 P OO ) ; 支 D +, D +
导致病理免疫反应 。IM是人 体液免疫 中出现最早的抗体 , g MP感染 12周 内 , 内一 般可产生 IM及 IA, IG一 般在 2周后才 开始 ~ 体 g g 而 g 升高 。本研究 显示 ,支原体肺炎组 IM, A,g g ] IE水平 明显升 高 (< g P
00 )和 文 献 研 究 结 果 相 似 。 .1,
胞 比例 , 4 /D + t CD +C 8  ̄值亦有所下降 f< . ) P 00 。与正常对照组 比较 , 5
P O0 ; 细 菌 性 肺 炎 组 比较 , < .5 < .1 与 b OO 。 P
3讨 论
因之一 。 原体感 染后 , 支 支原体可刺 激 B 细胞产生特异性 的 I I g s M, G 抗体 , 可引起 宿主细胞膜抗原 结构的改变 , 生 自身免疫性抗 体 , 并 产
编辑 / 兰 雅
身免疫性疾病 的发生 。本研究显示 , 支原体肺炎 患儿 C 3 C 4 淋 D +, D + 巴细胞 下降 , D +C 8 C 4 /D +比值及 C 5 + D 6 淋巴细胞下 降f< .1, 文 P 00 )和
糖尿病 、 高血压患者尿微 量 白蛋 白检测 的临床应用
薄 涛
了 T淋 巴 细胞 活 化 的 比 例 。 C 4 细 胞 是 辅 助 性 T淋 巴 细 胞 , 具 有 D+ 它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和微球蛋白的检测意义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和微球蛋白的检测意义作者:王新萍来源:《医学信息》2014年第05期摘要:目的探索检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mALB)和微球蛋白(β2-MG)的意义。
方法运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微量白蛋白和微球蛋白尿微量蛋白,mALB正常参考范围25mg/l,β2-MG正常参考范围0.5mg/l,并进行临床记录。
其次,充分运用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蛋白含量对实验进行探究。
结果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测定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微量白蛋白和微球蛋白的测量值与正常范围值比较,均显著升高。
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和微球蛋白均超过正常值,其测定可作为原发性高血压检验和鉴定的重要指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尿微量白蛋白;尿微球蛋白;临床意义近年来,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类心血管综合征,由于病因复杂而深受人们的关注,检测和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成为了一个发展趋势,而尿微量白蛋白和微球蛋白含量与原发性高血压的联系也备受重视,蛋白含量的改变为原发性高血压早期的诊断提供了根据[1]。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住院及门诊患者208例,男106例,年龄50~83岁;女性102例,年龄50~86岁。
收集随机晨尿检测两种蛋白含量,对照组,收缩压(60±10)mmHg,两项检测升高男性58例女性53例。
尿微量蛋白正常参考范围25mg/l,尿β2-微量球蛋白正常参考范围0.5mg/l。
两组患者在年龄和性别组成,身体素质方面具有差异,但不具备统计学意义,排除糖尿病以及心脑血管病等疾病的干扰,因此具有可比性,故对所有患者的合格晨尿进行免疫比浊法分析。
1.2方法免疫比浊法:免疫比浊法(Immunoturbidimetric Assays)是检测抗体抗原结合程度的手段,通过检测标准品和反应液的浊度,用比色法测定对照组与实验组从而就可以检测出样品中抗原的含量。
检测对象取晨尿送检用于微量白蛋白和微球蛋白的检测,日立76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作为检测设备,北京利德曼公司提供试剂,由云南省安宁市人民医院检验科进行检验。
尿微量白蛋白在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早期中的临床意义

见 表 1 表 2 。 。
疗, 再后来进展为尿毒症时就不可能使病情 逆转 了。发展到 尿毒症时 , 只能进行透析或 肾移植治疗 , 这个时期 的治疗 , 不 但患者十分痛苦 , 而且费用也数 以万计 , 远远超过查尿蛋 白、 尿微量蛋 白的费用 了。因此 , 对于糖 尿病 的患者 , 尿微量 白 蛋 白的检测是早期诊断治疗糖尿病患者的主要环节。尿 MA
a d d t c in a n e e to tMR ma i g Ra il g 1 8 1 1: 9  ̄9 i gn . d o o y, 9 9, 7 6 3 6.
象外 , 同时还应结合患者的临床病史 , 若有 痛经和不孕史 , 则
尿 微 量 白蛋 白在 糖尿 病 肾病 、 高血 压 肾病 早 期 中的 临 床 意 义
就 困难 些 。如 果 进 一 步 出 现 尿 蛋 白 肾 功 能 减 退 , 更 难 治 就
尿蛋白定性试验检测 不 到, 长期 患有糖 尿病 、 高血 压都伴 有 肾脏、 心脏 的改变 , 笔者采用 透射 比浊法 , 患有糖 尿病 、 对 高 血压患者进行尿微量 白蛋 白与尿蛋 白试带条进行 对 比, 结果 能提供早期对高血压 、 糖尿病患者 肾脏损 害和预后观察 的重 要指标 , 临床 的诊治 中有一定 的诊断价值。 在
1 资料 与方 法
1 1 一般资料 .
本文 就 10例 糖尿 病患 者 , 中男 8 4 其 7例 ,
女5 3例 , 年龄 1 7 , 病程 分为三组 , 1 5年组 , 7— 2岁 按 即 ~ 6— 1 O年组 ,0年以上组 。16例高血压 患者 , 中男 12例 , 1 5 其 0 女 5 4例 , 年龄 3 7 9— 6岁 , 病程 7— 1 , 临床 分期法 , 为三 2年 按 分 期 , E 、 2E 3 即 H1HE 、 H 。正常人组 ,O例 , 自体检合格 的健 8 选
尿微量白蛋白检测老年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临床意义分析

尿微量白蛋白检测老年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临床意义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尿微量白蛋白(mALB)监测应用于老年高血压(EH)早期肾损害中的临床意义及效果。
方法:选取2017年1月—6月31号期间至我院就诊的老年EH患者123例为研究组,同时选取123例健康老年人为对照组,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的mALB、肌酐(Cr)及血尿素氮(BUN)。
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尿mALB阳性率为36.59%,对照组为4.88%,研究组患者尿mALB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尿mALB的值为(43.02±11.35)mg/L,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1;两组患者血BUN与血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患者I~Ⅲ级EH尿mALB不断升高,P<0.01,患者Ⅱ级、Ⅲ级mALB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
结论:临床治疗中,老年EH患者的尿mALB指标反映了患者肾功能损害的程度,患者定期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尿微量白蛋白;老年高血压早期肾损害;临床意义【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8-0172-02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我国老年人口的数量逐渐的增多,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的数量也不断的增多。
现代社会人类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等的变化,致使老年人的EH发病率不断的提高[1]。
发病后患者全身小动脉发生硬化,其肾脏功能受到一定的影响。
临床中EH病患者因慢性肾功能衰竭而造成的死亡病例较多,研究表明,及时的治疗措施可帮助老年EH患者实现良好的预后[2]。
本研究采用放射免疫检测法,旨在分析与探讨尿m ALB在早期肾损害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月—6月31号期间至我院就诊的老年EH患者123例为研究组,其中。
男性患者63例,女性患者60例,年龄60~79岁,平均为(68.2±8.5)岁,病程2~23年,平均为(8.1±4.5)年,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规定的EH诊断与分级标准,所有患者均不存在其他各种原因造成的肾脏损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微量白蛋白尿在高血压诊断与治疗中的重要性
发表时间:2011-07-21T08:52:41.687Z 来源:《求医问药》2011年第5期供稿作者:徐春霞顾国龙
[导读] 在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人群中有相当数量的人合并微量白蛋白尿。
徐春霞顾国龙(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 214400)
【摘要】原发性高血压人群中有相当数量的人合并微量白蛋白尿。
微量白蛋白尿是全身血管受损的标志之一,它不仅可以反映EH肾受损的情况,还可提示EH其他靶器官受损的情况及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发病率及死亡率。
对于EH患者需常规筛查微量白蛋白尿,对于检出微量白蛋白尿者,可早期干预,降低靶器官损伤的进程的同时也降低了EH患者的心血管大事件的发生。
在治疗方面,还可考虑中医药治疗,中医药通过强调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以及消除微量白蛋白尿与保护肾脏相结合,在EH合并微量白蛋白尿的治疗上有很多独特优势。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微量白蛋白尿;中医药研究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2523(2011)05-0083-01
在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人群中有相当数量的人合并微量白蛋白尿。
微量白蛋白尿是全身血管受损的标志之一,它不仅可以反映EH肾受损的情况,还可提示EH其他靶器官受损的情况及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发病率及死亡率。
鉴于其重要性,现做综述如下:
1 微量白蛋白尿定义及测定方法
检测可通过以免疫为基础的一系列方法,如放射免疫测定法(RIA)、比浊法、免疫比浊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其中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为检测微量白蛋白更为敏感的最新方法。
另一个筛选方法为晨尿中白蛋白浓度,由于晨尿收集方便且是休息后的样本,不受运动等因素的干扰,能够反映人体的生理状态下的排泄情况。
2 微量白蛋白尿的流行病学
PREVEND横向大型定群研究示微量白蛋白尿(20-200mgL-1)在一般人群中的流行率为7.2%,与年龄、性别、EH、糖尿病、抽烟、既往中风史、心肌梗塞史独立相关,某些此类关系在未达到微量白蛋白尿的定义值(10-20 mgL-1)时已存在,在排除了EH、糖尿病患者后,微量白蛋白尿的流行率仍为6.6%。
NHANEZⅢ研究示患糖尿病的受试者中有28.8%伴发微量白蛋白尿,患高血压的受试者中有16.0%伴发微量白蛋白尿。
3 微量白蛋白尿的机理
正常情况下白蛋白经过肾小球基底膜的物理及电荷屏障、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每日排出仅10~30 mg。
当肾小球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高或肾小管重吸收障碍即产生微量白蛋白尿。
微量白蛋白尿可能是EH的结果或原因,对中间病理过程的解释不一。
微量白蛋白尿、内皮功能与慢性低级别炎症标记物、心血管事件发病率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显示微量白蛋白尿的发生与内皮功能、慢性低级别炎症标识物水平呈正相关,微量白蛋白尿为心血管事件的预测因子,但内皮功能、慢性低级别炎症标识物水平与心血管事件发病率无关。
通过总结各项研究,Futrakul等认为微量白蛋白尿的机理有三种机制:①氧化应激和促炎性反应的细胞因子使肾小球毛细血管失去负电荷屏障;②继发于肾小球内皮功能障碍的肾小球内高压及血液动力性调节障碍升高了滤过压、产生了选择性蛋白尿;③足细胞受损导致了血液动力性的调节受损、内皮和足细胞受损的恶性循环。
4 微量白蛋白尿与EH
4.1 微量白蛋白尿与血压值据大量研究显示,微量白蛋白尿与EH类型-非勺型高血压有关,与收缩压、脉压差等呈正相关。
一些研究也显示EH伴随微量白蛋白尿者中RAAS系统阻断剂可使血压下降,除了归功于其降压作用外,还有微量白蛋白尿下降的功劳,提示微量白蛋白尿下降可使血压下降。
4.2 微量白蛋白尿与亚临床靶器官损害某些心血管事件以急性心血管事件发生为表现形式,但某些却以靶器官慢性损伤为表现。
EH 患者常伴有心、脑、肾、血管、眼底等靶器官慢性损伤。
4.3 微量白蛋白尿与高血压危险分层高血压危险分层对决定是否需要治疗、治疗的目标有重要意义。
研究显示:在任何血压水平,随着高血压危险分层从低位-极高危,治疗所得到的成本-效益比常可获得显著提高。
5 中医药研究
西医在治疗EH合并微量白蛋白尿上,主要以ARB、ACEI为主,方法有限。
中医药通过强调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以及消除微量白蛋白尿与保护肾脏相结合,在EH合并微量白蛋白尿的治疗上提示有很多特点。
5.1 病因病机传统中医古籍中无“高血压”病名的记载,现代医家多将其归属为“眩晕”、“头痛”范畴。
对其病因病机总的来说有以下三方面:唐补生提出从络病学说入手,认为高血压肾损伤病机要害在于络郁。
络病是以络脉阻滞为特征的一类疾病,络病的病理生理基础总为“瘀、虚、痰、毒”,治疗此病时非常重视活血化瘀药的运用[2]。
6 前景
微量白蛋白尿作为提示EH靶器官受损情况、预测远期心血管事件发病率及死亡率的重要因子,在EH危险分层上占有一席之位,对于EH的治疗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鉴于其重要性、费用低、操作简单性,对于EH患者需常规筛查微量白蛋白尿,对于检出微量白蛋白尿者,可早期干预,降低靶器官损伤的进程的同时也降低了EH患者的心血管大事件的发生。
对于未达到微量白蛋白尿定义的白蛋白尿患者,一些研究已显示阈值以下的尿白蛋白排泄率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呈正相关,是否需重新制定阈值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因为相关的研究较少,将来的研究可针对降低微量白蛋白尿是否可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病率。
在治疗方面,还可考虑中医药治疗,对于EH微量白蛋白尿阶段可从笼统的高血压肾损伤中独立出来,其病因病机方面有待研究;有关EH伴发微量白蛋白尿中医辨证规律,中医药辨证论治EH伴发微量白蛋白尿的治疗方案和疗效的评价标准等,都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 de Zeeuw D,Parving HH, Henning RH. Microalbuminuria as an Early Marker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Nephrology,2006,17(8): 2100-2105。
[2] 唐补生. 从络病学说探讨高血压肾病.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8,9(10): 31-32。
[3] 张彬.论气虚血瘀在高血压肾损害发病过程中的作用.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 ,19(04): 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