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合并微量白蛋白尿的诊断与处理
微量白蛋白尿专家共识

70%
P<0.001
安博维 300mg
随访时间(月)
Parving HH, et al. N Engl J Med. 2001 Sep 20;345(12):870-8
降低MAU可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
LIFE研究结果显示:ARB治疗降低高血压患者MAU,可显著降低 心血管患病率和死亡率复合终点(即心血管死亡、心梗和脑卒中)
高血压与糖尿病患者 微量白蛋白尿的筛查干预 中国专家共识
《共识》目录
引言 1. MAU的定义 2. MAU的流行病学特征 3. MAU的临床意义 4. MAU的检测方法 5. MAU的治疗 5.1 治疗原则 5.2 MAU的非药物治疗 5.3 MAU的药物治疗 5.3.1 控制MAU 5.3.2 降压治疗 5.3.3 降糖治疗 5.3.4 调脂治疗 6. 临床建议
Ninceriya T et al., J AM Soc Nechrol 2009 (ccs-line)
降低MAU可显著降低肾脏终点事件风险
IRMA-2研究结果显示:厄贝沙坦治疗伴MAU的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
可显著降低MAU,降低糖尿病肾病发生率达70%
糖尿病肾病发生率(%)
安慰剂
安博维 150mg
共识编委会成员
专家委员会主席:孙宁玲 、郭晓蕙、 林善锬 共识专家组成员(按姓氏拼音排序) 陈鲁原、 陈晓平、党爱民、 冯颖青、 高 郭静萱、郭晓蕙、 郭艺芳、 胡仁明、 李 妍、管庆波、 航、李 焱、
林善锬、卢新政、 马淑梅、 潘长玉、 彭永德、 史
魏
伟、
孙根义、孙宁玲、 童南伟、 万建新、 王继光、 王宁夫、 盟、吴平生、谢良地、 严晓伟、 杨文英、 袁伟杰、
《共识》 目的和背景
胰激肽原酶联合维生素B12和叶酸治疗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疗效

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机分 为试验组 ( 胰激 肽原 酶肠溶 片 +叶酸 +维生素 B 和对照组( 。 ) 胰激肽原酶肠溶片) 总观察时 间为 1 , 2周。疗效
评 价 指 标 为 尿 白蛋 白/ 肌酐 ( / ) A C 比值 、 浆 总 同型 半 胱 氨 酸 (Hc ) 平 。 结 果 血 t y水 比值 (5 . 841 13 100 6 . 3比 18 1 15 4 ) - 5 .34 9 .3 比较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药 l - 用 2周 后 , 验 组 尿 A C 比 值 与 对 照 组 比 试 / 较 显 著 降低 ( 8 .748. 7比 16 0 10 3 )( 0 0 ) 血 浆 t c 水 平 在 对 照 组 上 升 0 5 m lL, 验 组 下 16 3 38 - 0 .64 0 .9 P> .5 ; - Hy . 1m o / 试
l o ae a d ml no t o g o p ,tsi r u alc td rn o y i t w r u s e t g go p,r c ie a c e t i io e a e i o i ain w t oi c d a d n e ev d p n r ai kn n g n s n c mbn t i f l a i n c o h e meh lvt mi 2 n o t l r u t y— i a n Bl ,a d c nr o p,r c i e a c e t i io e a eao e og eevdp n r ai kn n g n s ln .Al p t n s r olwe p fr1 e k . c l a i t efl e we o d u 2 w e s 0
【 bt c O j t e T s v t f to pnr t ingns icm i tn i l iadm t l A s at r 】 b cv o be eh ee s f ac ac n oea b ao tfia d n e y ei o r e fc e ik i en o n i w h oe c h—
尿微量白蛋白测定在高血压早期肾损害诊断中的应用

1 统 计 学处 理 采 用 t 验 。 . 3 检 2 结 果
正常对 照组 7 8例 . 现 尿 mAb者 2例 。 25 : 血 出 l 占 . 高 % 压患者共 6 2例 . 现 尿 m l 出 Ab者 2 2例 , 3 % , 著 高 于 对 占 5 显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7 — 192 0 ) — 7 0 0 6 4 12 (0 8 6 0 1— 1 0
附表 尿微 量 白蛋 白测 定 的 比较
原 发 性 高 血 压 f H 的 发 病 率 正 逐 年 升 高 , 脉 粥 样 硬 化 E 1 动
引 起 的 肾损 害 日益 受 到 重 视 .临 床 实 验 室 多 以尿 蛋 白 定性 、 血 尿 素 和血 肌 酐 来 诊 断 .但 是 这 些 检 测 指 标 灵敏 度不 高 , 对 于 早 期 的 肾病 损 害诊 断 却 并 不 明 确 , 们 采 用 尿 微 量 白蛋 白 我 fAb检测 . m l) 探讨 m l A b在 E 早 期 肾损 害 中的 临 床价 值 。 H
25 / mg L。
高 血 压 患者 尿 m l 发 生率 显著 高 于正 常 人 其 主 要 A b的 机制 为 。 球 血 流 动 力 学 异 常 所 致 . 外 尚 可 能 有 弥 漫 性 血 肾小 另 管病 变等 其 它 机 制 作 用 参 与 .其 发 生 率受 多种 因素 影 响 . 在 不合 并 糖 尿 病 的高 血 压 患 者 中 , 发 生率 为 5 4 %m 其 -0 。 本 文 结 果 显示 : 血 压 患 者 尿 常 规 蛋 白 阴 性 及 血 尿 素 和 高 血 肌 酐 正 常 者 . 不 排 除 肾脏 病 理 性 损 害 的存 在 . 了早 期 并 为 预 防 和治 疗 高 血 压 肾损 害 . 血 压 患 者 均 应 在 临 床 肾 病 出 现 高 之前 做 尿 m l 测 . 以便 及 早 做 到保 护 肾脏 功 能 的 一 级 预 Ab检
尿微量白蛋白在高血压和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意义

中图分类号 : R 5 4 4 . 1 , R 5 8 7 . 2 文献标识码 : A
FA N Shi — z h e n, CH EN
t ur bi di t y t r a c e a l bu mi n, t h e c o nt e nt of t he u r e a e nz y ma t i c de t e c t i on s e r um ur e a n i t r o ge n ( BU N ) c o nt e n t, a l ka l i ne Gu —
d i a b e t e s me l l i t u s g r o u p , d i a b e t i c n e p h r o p a t h y g r o u p a n d h e a l t h y c o n t r o l s , a n d b y i mmu n e me t h o d t o d e t e c t u r i n e t h a n
-
-
— -
—
3 0 4
— —
Ch i n J L a b Di a gn, F e b r u a r y, 2 0 1 3, Vol 1 7, No . 2
文章编号 : 1 0 0 7 ~4 2 8 7 ( 2 0 1 3 ) 0 2 —0 3 0 4 ~0 3
尿微量 白蛋 白在高血压 和糖尿病 肾病 早 期 诊 断 中意义
范世 珍 , 陈安彬 , 林松 青
( 湖南 中 医药 大 学 附 属 深 圳 市 福 田 区中 医 院 检 验科 , 广东 深圳 5 1 8 0 3 4 ) 摘要 : 目的 探 讨 尿 微 量 白蛋 白在 高 血 压 和 糖 尿 病 肾病 早 期 诊 断 中 的 意 义 。 方 法 将 研 究 对 象 分 为 单 纯 高血 压
_高血压与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筛查干预中国专家共识_解读

·5 1 5·
·A R B 领先学院 ·
《 高血压与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 筛查干预中国专家共识 》 解读
血管 紧 张 素 受 体 拮 抗 剂 ( a n i o t e n s i n r e c e t o r b l o c - g p , 的降 压 疗 效 。 二 者 联 合 可 干 预 肾 素 血 管 紧 k e r AR B) 张素醛固酮系统( r e n i n a n i o t e n s i n a l d o s t e r o n e s s - - - g y ) 激活和容量负荷增加两大主要升压机制 , t e m, R AA S 产生协同降压效果 , 明显提高 血 压 达 标 率 。2 0 0 7年发 表 的 一 项 研 究 结 果 显 示,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 , ) 联合 a n i o t e n s i n c o n v e r t i n e n z m e i n h i b i t o r A C E I g g y 噻嗪类利尿剂较其他联合治疗方案对糖代谢的影响最 证实了 R 小, AA S 阻断剂联合小剂量利尿剂治 疗 的 合 理性
: 通信作者 : 孙宁玲 , E-m a i l n l s u n 6 3. n e t @2
·5 1 6·
, 中华高血压杂志 2 0 1 2 年 6 月第 2 0 卷第 6 期 C h i n J H e r t e n s J u n e 2 0 1 2,V o l . 2 0N o . 6 y p
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的临床应用

三组 患儿 细 胞免 疫 功 能 比较 与 正 常对 照 组 相 比 , 原 体肺 炎 组 支 C +, D + D3 C 4 T细 胞 比例 , D +C +比值 及 C 5 + C 4 /D8 D 6 T细 胞 比例 明 显 下 降 (< .1 与 细 菌 性 肺 炎 组 相 比 , 原 体 肺 炎 组 C 3 C 4 T细 P OO ) ; 支 D +, D +
导致病理免疫反应 。IM是人 体液免疫 中出现最早的抗体 , g MP感染 12周 内 , 内一 般可产生 IM及 IA, IG一 般在 2周后才 开始 ~ 体 g g 而 g 升高 。本研究 显示 ,支原体肺炎组 IM, A,g g ] IE水平 明显升 高 (< g P
00 )和 文 献 研 究 结 果 相 似 。 .1,
胞 比例 , 4 /D + t CD +C 8  ̄值亦有所下降 f< . ) P 00 。与正常对照组 比较 , 5
P O0 ; 细 菌 性 肺 炎 组 比较 , < .5 < .1 与 b OO 。 P
3讨 论
因之一 。 原体感 染后 , 支 支原体可刺 激 B 细胞产生特异性 的 I I g s M, G 抗体 , 可引起 宿主细胞膜抗原 结构的改变 , 生 自身免疫性抗 体 , 并 产
编辑 / 兰 雅
身免疫性疾病 的发生 。本研究显示 , 支原体肺炎 患儿 C 3 C 4 淋 D +, D + 巴细胞 下降 , D +C 8 C 4 /D +比值及 C 5 + D 6 淋巴细胞下 降f< .1, 文 P 00 )和
糖尿病 、 高血压患者尿微 量 白蛋 白检测 的临床应用
薄 涛
了 T淋 巴 细胞 活 化 的 比 例 。 C 4 细 胞 是 辅 助 性 T淋 巴 细 胞 , 具 有 D+ 它
尿微量白蛋白、血清胱抑素C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联合检测诊断高血压肾病的诊断价值

DOI:10.19368/ki.2096-1782.2023.10.030尿微量白蛋白、血清胱抑素C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联合检测诊断高血压肾病的诊断价值虞鸣娟,杨凯,叶诗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苏州九龙医院检验科,江苏苏州215000[摘要]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血清胱抑素C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联合检测诊断高血压肾病的价值。
方法选择2021年3月—2023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九龙医院收治的高血压肾病患者60例,另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尿微量白蛋白、血清胱抑素C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评估3指标联合对高血压肾病诊断效能,另将高血压肾病患者分为早期高血压肾病与临床高血压肾病组两亚组,对比两亚组检测值的差异。
结果观察组尿微量白蛋白(29.46±5.20)mg/L、血清胱抑素C(1.57±0.32)mg/L、血清同型半胱氨酸(21.53±4.29)µmol/L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409、9.620、22.631,P<0.05)。
联合检测对高血压肾病诊断准确率(95.00%)和灵敏度(96.67%),高于尿微量白蛋白+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检测(χ2=13.000、21.000、15.000、21.000,P<0.05)。
临床高血压肾病组尿微量白蛋白、血清胱抑素C、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均高于早期高血压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高血压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血清胱抑素C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升高,联合检测可提高疾病诊断效能,且肾损害越严重该3指标水平越高。
[关键词]尿微量白蛋白;血清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高血压肾病;联合检测;诊断[中图分类号]R4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782(2023)05(b)-0030-04Diagnostic Value of Urinary Microalbumin, Serum Cystatin C and Serum Homocysteine in the Diagnosis of Hypertensive NephropathyYU Mingjuan, YANG Kai, YE ShiyuDepartment of Laboratory, School of Medicine, Suzhou Jiulong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Suzhou, Jiangsu Province, 2150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value of urinary microalbumin, serum cystatin C and serum homocysteine com‐bined detection in the diagnosis of hypertensive nephropathy. Methods A total of sixty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ve ne‐phropathy from Suzhou Jiulong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from March 2021 to March 2023 were selected, and another sixty healthy subjects during the same period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The levels of urinary microalbumin, serum cystatin C and serum homocystein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o evaluate the diagnostic efficacy of the three indexes combined in hypertensive nephropathy. In addition, the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ve nephropathy were divided into two subgroups, early hypertensive nephropathy and clinical hypertensive nephropathy, and the difference of detection values between the two subgroups was compared.Results Urinary microalbumin (29.46±5.20) mg/L, serum cystatin C (1.57±0.32) mg/L and serum homocysteine (21.53±4.29) µmol/L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27.409, 9.620, 22.631, P<0.05).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95.00%) and sensitivity (96.67%) of combined detection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urinary microalbumin + homocysteine and cystatin C+ homocysteine,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13.000, 21.000, 15.000, 21.000, P<0.05). Urinary microalbumin, serum cystatin C and serum homocysteine in clinical hypertensive nephropathy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early hypertensive ne‐[作者简介] 虞鸣娟(1990-),女,本科,主管检验师,研究方向为生化免疫。
高血压合并蛋白尿患者的优选降压方案(肾内,vsCCB)

ARB组 对照组
(n)
(n)
340
337
341
317
638
634
随访5-12个月
ARB vs 安慰剂 ARB vs CCB ARB vs ACEI
1489 726 429
1505 706 430
RR (95% CI)
RR (95% CI)
0.57(0.47-0.68) 0.69(0.62-0.77) 0.99(0.92-1.05)
2.van der Zijl NJ, et al. Diabetes Care. 2011;34(4):845-51.
3.Schmieder RE, et al. J Hypertens. 2008;26(3):403-11. 4.Viberti G, et al. Circulation. 2002;106(6):672-8.
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 *P<0.01,**P<0.05
处方资Z料hang X, et al. Curr Med参R考es文O献pin. 2012;28(10):1677-84.
保护肾脏
荟萃分析: ARB较CCB显著降低尿蛋白水平
随访1-4个月
ARB vs 安慰剂 ARB vs CCB ARB vs ACEI
• 糖尿病伴白蛋白尿患者心血管和肾脏事件风险显著升高 • 高质量证据证实ACEI或ARB预防肾衰及尿白蛋白升高
处方资料
参考文献
KDIGO. Kidney inter Suppl 2012;2:337-414.
权威指南一致推荐 RASI作为高血压伴蛋白尿患者降压的一线选择
ESC 2007高血压指南1
5.Monchizuki S, et al. Lancet, 2007; 369 (28); 1431-143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血压合并微量白蛋白尿的诊断与处理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高血压等慢性病导致的慢性肾功能不全逐年增多。
如何早期发现肾脏损害并给予早期干预,是预防终末期肾病的重要措施。
微量白蛋白尿是肾脏损害的早期标记,也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但在微量白蛋白尿的测定方法、干预措施等方面还有很多需要去研究探讨的问题。
一、应重视高血压患者的肾功能评估
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损伤可导致白蛋白从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漏出到肾小管,进入尿液形成蛋白尿。
微量白蛋白尿(MAU)的出现不仅反映了肾脏的病变,同时也反映全身血管内皮的损害,后者是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发生发展的核心机制之一,因而MAU的存在常常提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已经启动。
大量临床研究证实,与无MAU的患者相比,伴MAU的高血压和(或)糖尿病患者发生颈动脉内膜增厚、左心室肥厚、缺血性心脏事件以及外周血管疾病的风险明显增加。
而近年来一系列研究也显示,积极治疗MAU 有助于改善患者心血管与肾脏预后。
因此,国内外防治指南积极倡导高血压患者无症状靶器官损害的筛查和检出。
2013年欧洲高血压防治指南明确指出,所有高血压患者应该评估尿蛋白。
二、尿微量白蛋白测定方法
24小时尿白蛋白测定仍是诊断MAU的金标准,定义为24 h尿液中白蛋白排泄量在30-300 mg范围内。
但24小时尿液留取耗时费力,容易由于患者留尿不准确导致结果不准确,更不利于临床大规模的筛查。
其他测定方法还包括:①检测晨尿白蛋白,包括放免法和试纸条法;
②免疫比浊法测定随机尿白蛋白肌酐比(A /C);③定时(如4 h或8 h)收集尿标本测定白蛋白和尿肌酐,计算尿白蛋白排泄率。
杜锦等对119例尿标本采用免疫印迹法测定尿白蛋白肌酐比和试纸法测定晨尿微量白蛋白含量,以免疫印迹法检测结果为标准, 计算试纸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的灵敏度、特异度、漏诊率和误诊率。
结果显示,试条法与免疫印迹法的测定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可作为微量白蛋白尿的筛查方法。
但试条法设定的阳性截点不同,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差异较大,因此试纸法只可作为微量白蛋白尿的筛查方法, 不应作为诊断标准。
试条法筛查阳性的患者应进一步测定尿白蛋白排泄率或A /C以确诊。
张晓梅等在我国住院糖尿病患者中也对不同的测定方法进行了比较。
随机选取30例住院糖尿病(DM)患者,用同份晨尿标本分别用免疫半定量试纸条法、免疫比浊法测定白蛋白/肌酐和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尿白蛋白浓度,并与2h小时尿白蛋白定量结果比较。
结果显示,与24小时尿白蛋白定量比较, 白蛋白/肌酐相关性最高,r=0.861。
配对t检验不同检测方法之
间差异无显著性。
提示几种尿白蛋白测定方法有较好相关性,均可用于临床检测。
其中半定量试纸条法敏感度较高,但特异性差,适用于筛查。
免疫比浊法与放免法结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经肌酐校正的尿白蛋白定量与24小时尿白蛋白定量结果相关性最好,而标本留取方便,更适于临床使用。
三、高血压伴微量白蛋白尿的治疗:
各国指南明确提出,降压达标是保护靶器官,降低终点事件的硬道理。
对于合并微量白蛋白尿的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治疗,同样需要关注这一问题。
JNC8回答中的三个问题,同样也是高血压合并微量白蛋白尿患者降压治疗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1、何时启动降压药物治疗?
合并微量白蛋白尿的患者在高血压的危险分层中已属高危,在诊断后应在生活方式干预基础上立即开始降压药物治疗,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2、降压目标值是多少?
系统动脉压的升高是肾小球高灌注的重要因素。
Tozawa等的研究显示,随着高血压病程的延长及血压的增高,慢性肾病的发生率成直线上升趋势,而微量白蛋白尿是肾脏损害的重要标志。
我国十一五支撑计划调查全国5000余不合并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发现随着血压水平的升高,合并蛋白尿的患者增加。
鉴于大量的循证证据证实微量白蛋白尿与高血压及其靶器官损害的关系,各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将微量白蛋白尿纳入高血压的靶器官损害指标,并确定合并慢性肾病的患者应该更严格的控制血压。
2010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提出,高血压患者如出现肾功能损害的早期表现,如微量白蛋白尿或肌酐水平轻度升高,应积极控制血压,在患者能够耐受情况下,可将血压降至<130/80 mm Hg,必要时可联合应用2~3种降压药物。
2012年慢性肾脏病KDIGO指南也同样指出,对于不合并白蛋白尿的高血压慢性肾脏病患者,目标血压值可放宽到<140/90mmHg,而合并白蛋白尿者,目标血压为<130/80 mm Hg。
3、用什么治疗策略?
治疗策略的选择包括两方面的含义,第一是选择适当的基础治疗药物,第二是选择联合用药的方式。
高血压患者蛋白尿的产生机制主要源于肾小球的高灌注和高滤过,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激活又是其重要的神经内分泌机制。
包括我国指南在内的多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均提出,预防高血压肾功能损害的进展需要严格的控制血压,同时要降低蛋白尿至尽量接近正常水平,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CEI/ARB)类药物是高血压合并微量蛋白尿患者的首选治疗。
2010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提出,高血压患者如出现肾功能损害的早期表现,如微量白蛋白尿或肌酐水平轻度升高,应积极控制血压,必要时可联合应用2~3种降压药物,其中应包括一种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AS)阻滞剂。
糖尿病患者如合并微量白蛋白尿,收缩压在130~139 mm Hg或者舒张压在80~89 mm Hg,即应该
开始使用药物治疗,首先考虑使用ACEI或ARB。
RAAS阻滞剂在减少甚至逆转尿白蛋白方面优于其它降压药物已得到多个大型临床试验证实,如LIFE研究(氯沙坦)、MARVAL研究(缬沙坦)以及PRIME研究(厄贝沙坦)等。
这一效应得益于这类药物对于肾小球的独特的血液动力学效应。
如前所述,高血压患者蛋白尿的产生机制主要源于肾小球的高灌注和高滤过,RAAS阻滞剂扩张入球小动脉程度小于出球小动脉,从而降低囊内压,减轻高灌注状态。
当然,高灌注的更主要原因是机体血压的增高,毋庸置疑,降低血压是减少肾脏高灌注的重要措施。
多个高血压指南也指出,降压达标是硬道理。
在减少蛋白尿方面,同样首要关注的是降压达标,而达标的主要措施是联合用药。
因此,以RAS抑制剂为基础,联合使用多种降压药物是血压、蛋白尿双重达标是改善预后的重要措施。
四、微量蛋白尿诊治存在的问题
尽管众多临床试验和指南均关注这一问题,但微量白蛋白尿的诊治困惑依然存在。
如目前微量白蛋白尿的检测手段由于价格、准确性、可操作性等问题,难以在广大基层地区推广。
降压治疗方案中,基础用药在血压未达标时先加倍剂量还是先联合用药更有益还缺乏证据。
而当今众多高血压防治指南中对于降压目标值的宽松化,ESC2013指南中明确提出正常高值阶段仅需生活方式干预,无需药物治疗,这一点与糖尿病指南不同。
那么,临床中合并微量白蛋白尿,而血压在正常高值者,我们应当如何处理呢?众多的困惑等待着我们去解决,我们期待着有大型研究证据回答这些问题,期待着有性价比更高的检测手段帮助并推动医学的发展,同时临床医生在日常工作中也应观察、积累数据和经验,给不同患者个体化的治疗以达到尽可能大的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