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的有效性研究

合集下载

浅析企业业绩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和改进

浅析企业业绩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和改进

浅析企业业绩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引言企业业绩评价是企业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财务报表以及其他相关指标进行评估,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目标和策略,并评估企业的绩效。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企业业绩评价体系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改进和优化。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

问题一:指标选择不合理在企业业绩评价体系中,指标的选择非常重要。

过多或过少的指标都会影响到评价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一些企业评价体系中存在指标过多的问题,导致企业管理者难以把握核心指标,影响决策的精准性。

另一些企业评价体系中指标过少,无法全面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

因此,企业需要合理选择指标,将其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相匹配,以反映企业的整体绩效。

解决方案:企业可以根据不同的业态和行业特点,选择适合的指标进行评价。

同时,需要重视核心指标,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并将其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相结合。

问题二:指标权重不合理在企业业绩评价体系中,指标的权重决定了各个指标在评价中的重要程度。

然而,一些企业对指标权重的设定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导致评价结果的偏离。

一方面,一些指标被赋予过高的权重,导致其他指标的重要性被忽视;另一方面,一些指标被赋予过低的权重,导致其对绩效评价的贡献不足。

解决方案:企业应采用科学、客观的方法来确定指标的权重。

可以借鉴层次分析法等方法,结合专家判断和实际情况,合理地确定指标的权重。

同时,应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和发展阶段,合理分配各个指标的权重。

问题三:数据质量不高企业业绩评价的准确性依赖于所使用的数据质量。

一些企业在评价过程中,使用的数据质量不高,包括数据来源不清晰、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有待提高等问题。

这些问题使得企业无法对自身的真实情况进行准确评估,从而影响了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解决方案:企业应注重数据质量的改进和提升。

需要确保数据来源准确可靠,并建立起有效的数据采集机制。

《关于企业业绩评价的思考》论文5000字

《关于企业业绩评价的思考》论文5000字

《关于企业业绩评价的思考》论文5000字篇一:浅谈企业绩效评价毕业论文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HenanPolytechnicInstitute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浅谈企业绩效评价班级会计1202姓名指导教师摘要绩效评价是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有利于了解企业员工的工作状态和工作成绩,进而有效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但有些企业绩效管理依旧存在很多问题,忽视绩效评价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没有有效地发挥企业绩效评价的作用,导致企业人才机制不健全等。

本文从绩效评价产生的原因出发,引出传统绩效评价的方法,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指出其不足之处,同时将现有使用比较广泛的两种战略绩效评价方法--EVA经济增加值和平衡计分卡进行比较,从而得出,将两者进行结合使用,可以相对更准确考核经营者的绩效,是企业获得更大的收益。

关键词:企业绩效评价; EVA经济增加值;平衡计分卡目录摘要 .................................................................. ..................................................................... ......... 1 1引言................................................................... ..................................................................... (3)2 企业绩效评价的目的 .................................................................. . (4)3 主要研究内容 .................................................................. . (5)3.1 企业绩效评价的概念 .................................................................. . (5)3.2构建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必要性 .................................................................. . (5)4 企业绩效评价的模式 .................................................................. . (6)4.1 财务模式的特点 .................................................................. ............................................. 6 4.1.1传统企业绩效评价财务模式的缺陷 .................................................................. .. 64.1.2 EVA经济增加值模式的特点 .................................................................. .. (6)4.2 财务模式的完善 .................................................................. ............................................. 9 4.2.1 青岛啤酒的简介 .................................................................. (9)4.2.2 EVA绩效评价体系青岛啤酒的实施 .................................................................. .. 94.2.3 青岛啤酒的实施效果 .................................................................. .. (10)5 如何建立完善的企业绩效评价模式 .................................................................. .. (11)5.1确保绩效考核指标的长效性 .................................................................. (11)5.2 科学设计绩效考核指标的权重 .................................................................. . (11)5.3 扩展并重视非财务指标 .................................................................. . (11)5.4 充分考虑现金流量相关指标 .................................................................. .. (11)结论 .................................................................. ..................................................................... . (12)参考文献................................................................... ......................................................................13致谢词 .................................................................. ..................................................................... .. (14)1引言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是企业长久、持续、健康发展必不可少的保护神。

企业销售人员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企业销售人员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1 引言企业营销人员在企业里面地位特殊,又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所以营销人员的绩效评价已经引起大多数企业的重视.绩效评价是一项体系性的评价工作,这种评价的过程和结果将对人力资源其他方面的工作产生重要影响。

一套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需要需要从主观和客观对营销人员进行评价,而且能够最大限度的调动销售人员的营销积极性,从而使企业的销售业绩达到良好的效果。

企业和营销人员可以达到双赢。

2 绩效评价概述2.1 绩效评价的含义绩效评价即绩效评价,评价学界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评价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重点对这一概念作了不同的描述。

A。

Longsner认为,绩效评价就是“为了客观制定营销人员的能力、工作状况和适应性,对营销人员的个性、资质、习惯和态度,以及对组织的相对价值进行有组织的、实事求是的评价,包括评价的程序、规范、方法的总和”。

E。

B.Flippo认为,绩效评价是指“对营销人员现任职务状况的出色程度,以及担任更高一级职务的潜力,进行有组织的、定期的,并且是尽可能客观的评判". 松田宪二认为,人员评价是人事评价体系的组成部分,由评价者(上司)对被评价者(部下)的日常职务行为进行观察、记录,并在事实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目的进行评价,达到培养、开发和利用组织成员能力的目的".R.W。

Mondy等人认为,绩效评价就是“定期考察和评价个人或小组工作业绩的正式制度.”由于绩效评价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因此其概念的外延和内涵应该随经营评价的需要而变化.从内涵上说,就是对人与事的评价,有两层含义:第一,是对人及其工作状况进行评价。

第二,是对人的工作结果,即人在组织中的相对价值或贡献程度进行评价.从外延上说,就是有目的、有组织地对日常工作中的人进行观察、记录、分析和评价,有三层含义:首先是从企业经营目标出发进行评价,并使评价以及评价的人事评价有助于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其次,是作为人力资源评价体系的组成部分,运用一套体系的一贯制的规范、程序和方法进行评价。

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研究共3篇

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研究共3篇

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研究共3篇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研究1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研究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管理方式的重要性。

在实际运作中,对于企业的评价是必不可少的,而绩效评价就是企业评价的重要手段。

通过绩效评价,企业可以了解自己的情况,明确自己的目标,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以此达到更好的经济效益。

绩效评价是指以量化的方式,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评估和管理。

常规的绩效评价是采用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进行综合评估。

这个体系包括各种指标、标准和方法,根据这个体系,对企业进行分析和评估。

一般来说,绩效评价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指标:经济效益、质量水平、创新能力和成本效益。

绩效评价不仅包括对企业的财务情况进行评估,更包括了企业的非财务情况评估。

绩效评价体系在不同的企业中具有不同的应用。

其中最重要的应用是在生产企业中。

生产企业经营的核心是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在生产企业中,绩效评价体系可以用于计划、生产、销售和管理过程中的各个阶段。

在计划阶段,绩效评价体系可以用于确定企业的生产目标和销售目标。

在生产阶段中,绩效评价系统可以用于监控生产流程和产品质量,以确保生产的高效和准确性。

销售阶段中,绩效评价体系可以用于确定销售渠道和销售数据。

在管理阶段,绩效评价体系可以用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减少资源浪费等。

除了生产企业,绩效评价体系还广泛应用于服务企业。

服务企业的核心是提供服务,并以此获得经济效益。

在服务企业中,绩效评价体系可以用于服务质量的管理、提升员工的士气和绩效管理等。

具体而言,可以通过客户投诉率、客户满意度等指标来评估服务质量;通过员工的人员流失率、薪酬水平等指标来评估员工绩效;通过客户投资收益率、资产负债比例等指标来评估企业的管理效果。

绩效评价体系对于企业的管理非常有益。

首先,评价体系可以用于激励和激励员工,使他们更加积极地为企业工作。

其次,评价体系可以用于鼓励创新,提高企业的创新水平。

最后,评价体系可以用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减少浪费和成本。

企业财务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企业财务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企业财务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摘要: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产业内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各个企业为了减少成本、激发企业活力,在逐步深化预算管理的同时开始强化绩效考核,并且在实践过程中获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这也使得全面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相结合发展的理念越来越受企业的重视。

企业实行全面预算管理有利于规范各项财务费用的支出,从而为企业实现预定的利润目标和战略布局打下基础。

基于此,对企业财务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企业;财务绩效管理;问题;对策引言公司绩效评估有助于管理人员全面了解当前利润、发现其业务中的问题、实时修正问题以及更有效地分配业务资源。

每个人都需要全面了解企业的发展趋势,建立长期有效的支持和约束机制,提高整体管理水平,提高核心竞争力,从而创造更稳定的经济效益,因此管理人员应注重绩效评估,充分了解绩效评估问题,及早采取有效措施,顺应国情,推动企业全面完成长期战略目标,使企业保持不败。

1企业经营财务绩效管理概述当前大部分企业都能够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通过做好企业自身财务管理就可以更加明确了解企业,自身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财务情况结合财务管理中采集的数据,可以更好地筹划企业未来发展方向,确定更加科学的战略目标。

当前大部分企业都能够将企业战略管理和财务管理相融合,能够让财务管理为企业经营发展更好地服务。

作为企业,做好财务管理,就是为了让企业生产实现最大收益,要想实现这个财务管理的目标,必须要让企业财务相关人员更加高效科学地工作。

因此,企业需要优化会计人员的工作绩效,这意味着企业需要重视对会计人员财务绩效的管理,企业绩效管理最重要的方面是区分财务管理的性质。

从管理过程的角度来看,对员工绩效的理解在不断演变,企业财务绩效管理就是为了让员工在财务业务工作方面效率的提升,通过绩效管理来反映员工在规定时间内以某种方法得到的某种结果的评价。

简言之,绩效是指被评估的行为、方法和工作结果。

论国有企业经营者业绩评价

论国有企业经营者业绩评价
通过业绩评价,可以衡量经营者的实际工作效果,为奖惩、晋升等人事决策提供依据。
有利于引导和规范企业经营行为,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
国有企业经营者业绩评价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不同的阶段,从最初的单一财务指标考核,到后来的综合指标体系考核,以及现在越来越重视非财务指标的考核。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业绩评价体系也在不断完善,更加注重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经营过程的控制以及企业价值的提升。
经营者业绩评价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企业绩效、加强内部管理具有积极作用。
当前,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业绩评价存在一些问题,如评价标准不明确、评价结果不客观等,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研究内容
本文旨在探讨国有企业经营者业绩评价的问题与对策,通过对现有评价体系的梳理和评价方法的研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完善国有企业经营者业绩评价实践的措施
提高评价过程的独立性和透明度
加强内部控制和监督机制,提高评价过程的独立性和透明度,确保评价结果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引入平衡计分卡等先进工具
引入平衡计分卡等先进工具,将长期发展因素纳入评价范围,以更好地衡量经营者的长期业绩。
CHAPTER
05
国有企业经营者业绩评价的案例分析
案例三
CHAPTER
06
研究结论与展望
业绩评价在国有企业中的重要性
国有企业经营者业绩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完善国有企业经营者业绩评价体系的建议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研究结论
研究不足
目前,关于国有企业经营者业绩评价体系的研究还存在不足之处,如研究方法不够完善、研究内容不够深入等。
展望
未来,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国有企业经营者业绩评价体系,探索更加科学、客观、公正的评价方法,为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国有企业经营者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其行为合法合规,提高企业的整体形象和社会责任感。

企业绩效评价指标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措施

企业绩效评价指标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措施

企业绩效评价指标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措施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我国企业在全球经济中地位的转变与提升,我国企业在新环境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也不断增加。

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高科技术引领着我国企业的不断变革,企业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也需要得到相应的改进和完善以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由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时间不是很长,在实施企业绩效评价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问题。

如何解决企业绩效评价指标是最关键的问题,已经成为企业绩效管理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企业;绩效评价;问题;措施一、绩效评价的意义2006年12月财政部发布的《企业财务通则》规定:“各级财政部门应当建立健全企业财务评价体系,评估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有效性,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资产营运能力、发展能力和社会贡献,并通过适当方式向社会发布。

”可以看出,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企业绩效评价方法也随之不断进行了调整,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从管理学角度来看,企业开不开展绩效评价完全不同,通过设定一系列财务和非财务指标,具有形成以绩效为导向的企业目标体系建设的作用,让员工有努力工作的方向,知道企业价值的实现途径,并为之奋斗。

绩效评价还具有激励员工的作用,通过考核评价,促使员工开发自身的潜能,发展员工与管理者之间的建设性的、开放的关系。

同时,绩效评价还具有对企业经营者的监督和约束的作用,防止企业经营者目标偏离行为的发生,以寻求股东利益、经营者利益和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平衡。

总之,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各种矛盾显现的当下,不断完善绩效评价体系建设不但可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有利于完善内部控制建设,以抗拒金融危机给企业发展带来的风险。

因此,当前开展绩效评价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二、企业绩效评价指标存在的问题1、没有考虑地区、行业的差别。

由于受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的影响,地区、行业间的产业政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很大,有些企业受到国家或地区的扶持和保护,在企业竞争中存在着很大的优势,发展速度和获利能力也有很大差别,而有些属于国家或地区限制发展的企业,很明显在竞争中必然是处于劣势的,这些优势或劣势并不是企业经营管理不善造成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没有考虑这些因素。

本科生毕业论文《EVA业绩评价指标在我国上市公司的运用研究——以许继电气为例》

本科生毕业论文《EVA业绩评价指标在我国上市公司的运用研究——以许继电气为例》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成功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EVA业绩评价指标在我国上市公司的运用研究——以许继电气为例院系名称管理学系姓名学号专业会计学指导教师讲师2012年5月4日摘要伴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上市公司越来越受到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关注。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评价是建立在以利润为中心的基础上,没有考虑权益资本成本,不能准确反映公司当期为股东创造的价值。

经济增加值(EVA)自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被美国思腾思特咨询公司提出,就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国外研究表明,EVA 比会计利润更客观的反映企业真实情况,并且已在西方企业成功实施。

目前应用EVA的包括可口可乐、西门子、索尼等400多家不同类型的跨国企业和政府机构,所有实施项目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特别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集团都采用EVA作为公司业绩评价和经营者奖励的依据。

本文主要以EVA评价指标为研究对象,首先阐述了EVA的起源,定义又介绍了EVA 的会计调整调整内容和方法,通过分析我国当前上市公司运用传统会计业绩评价的缺点,指出EVA指标在上市公司应用的必要性。

本文在扎实的基础理论与案例分析紧密结合的基础上,为了便于理解,运用了案例分析方法,选取中国上市公司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分析对象,详细计算了其EVA,进一步验证了EVA优于其他评价指标的优越性以及它对企业经营业绩的真实反映能力。

最后,指出EVA指标不是万能的,针对案例提出 EVA局限性并对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在使用EVA评价指标中提出建议。

EVA进入我国后,也在理论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我国对EVA的实践研究还很少,其在企业中的实践尚处于探索阶段。

因此,探讨EVA运作办法的中国化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经济增加值;上市公司;业绩评价;许继电气AbstractAlong with constantly improving of the China's capital market, more and more concerns of different stakeholders of listed companies. At present, China's listed company's assessment is based on a profit-centric on the basis of, without considering the cost of equity capital, it does not reflect the company's current value for our shareholders accurately. Economic Value Added (EVA) has been getting more and more popularity all over the world ever since it was invented and developed by Stern Stewart & company in the 1990s.Researeh overseas shows that EVA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is better than tradition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dex in appraising a company’s true value, which is proved by the good performance of EVA in western corporations. Include Coca-Cola, Siemens, Sony, and so more than 400 different types of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and government agenci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ject were all achieved good results. Especially in recent years,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enterprise groups have adopted EVA as a performance assessment and subordinate unit operators reward basis.Choosing EVA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s the research target, first of all,the paper elaborated the definition and calculation and the nature of EVA and include the principle of accounting adjustments,adjust content and method of EVA. this thesis introduces EVA system and its relevant theory: then introduces the method how to calculate EVA; and it giv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between EVA and tradition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dex. Introducing the EV A evaluation system used in the study of China's listed companies, in order to facilitate understanding, to listed companies XU JI electric company limited as an example case study, further validation by case evaluation of EV A is superior to other advantages as well as its business performance of a true reflection of ability. Finally, that the EV A index is not a panacea, EV A proposed limitations and evaluation of China's listed companies to use EV A to make recommendations.At present, there are few empirical researches in China about EVA,in its corporate practice is still in the exploratory phase. Therefore, the discussion on operation approach of EVA in China is extremely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Key Words:Economic value added; Listed company; Performance evaluation;XU JI electric company目录引言 (1)(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研究背景 (1)2.研究意义 (1)(二)国内外EVA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综述 (2)1.国外的EVA研究 (2)2.国内的EVA研究 (2)(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3)一、EVA相关概念及理论概述 (4)(一)EVA的概念 (4)(二)计算EVA的基本原理 (4)1.EVA基本计算公式 (4)2.EVA的调整项目 (5)3.调整结果 (5)二、EVA指标与传统业绩评价指标的对比分析 (6)(一)我国传统业绩评价指标概述及缺点 (6)(二)EVA业绩评价指标的比较优势 (6)1.充分考虑了企业的资本成本 (6)2.EVA指标简单清晰,目标明确,易于应用 (7)3.使经营者与所有者目标趋向一致 (7)(三)EVA业绩评价指标的自身局限性 (7)三、中国上市公司应用EVA业绩评价指标实例评析 (8)(一)数据来源 (8)1.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8)2.实施背景 (8)(二)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EVA业绩评价指标的应用 (9)1.会计调整项目的计算 (9)2.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税后净营业利润的计算 (10)3.资本总额的计算 (11)4.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的计算 (11)5.EVA值计算 (12)(三)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实施EVA体系的效果分析 (12)(四)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的改进措施 (13)四、结论与展望 (15)参考文献 (16)致谢 (17)引言(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1.研究背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上市公司财务目标的转变,股东财富文化的主导地位日益显现,这就要求衡量公司业绩评价的指标必须准确反映公司为股东创造的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的有效性研究(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企业已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

如何评判企业管理与经营业绩,如何有效激励和灼束经营者,最大限度地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成为企业所有者十分关注的课题。

然而,激励性经营者报酬制度发挥作用,必须依赖一个与企业目标一致的有效的业绩评价体系。

[关键词] 业绩评价;有效性;研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企业已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

如何评判企业管理与经营业绩,如何有效激励和约束经营者,最大限度地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成为企业所有者十分关注的课题。

然而,激励性经营者报酬制度发挥作用,必须依赖一个与企业目标一致的有效的业绩评价体系。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的业绩评价制度,主要采用财政部、国家经贸委、人事部和国家计委联合颁布的财务评价体系。

该评价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在指标体系上偏重财务指标,不能反映企业业绩的全貌:在理论层次上,缺乏成熟理论体系支撑,对企业业绩的评价侧重事后定量分析;在考核者主体上不够明确,主要侧重国家管理者角度,业绩评价的结果难以获得经营者的认可.随着业绩评价目标导向的演变,人们对价值评价和平衡评价的认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的优劣等诸多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但如何建立有效、可行的业绩评价体系,完善经营者激励机制,规范我国企业运作仍需深入研究。

一、企业业绩评价模式分析1.财务模式财务模式是以企业经营成果的评价为导向,它所使用的业绩评价指标主要是从会计报表中直接获取数据或根据其中的数据计算的有关财务比率。

其财务指标主要有:利润指标、投资报酬率、销售收入、现金流量以及财务比率.采用财务模式评价,可以反映企业经营状况和管理层的经营成效,并且严格遵循会计准则,执行统一的规范获取数据,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数据的人为调整,其财务指标在企业之间具有较高的可比性。

但单纯的财务指标不能反映一些十分重要但无法用会计数字表示的企业经营活动情况;由于会计准则从谨慎的角度反映了外部利益相关者要求,并且按照历史成本原则进行计量,其财务指标一般只能体现出管理层的经营成果,无法反映出其努力的程度;过度注重财务指标,容易导致企业当局的机会主义和短期行为。

2.价值模式价值模式是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导向,其业绩评价指标主要是经过调整的财务指标或根据未来现金流量得到的贴现类指标。

价值模式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经济增加值(EVA)。

EVA是公司经过调整的净利润减去该公司现有资产经济价值的机会成本后的余额。

净利润调整使得EvA比会计利润更加接近企业经济现实。

价值模式站在股东的角度来讦价企业的业绩,能够有效地将企业战略与日常业务决策与激励机制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最终为股东创造财富。

尽管价值模式试图建立一种优于财务模式的业绩评价指标,但是,它的评价指标主要还是通过对财务数据的调整计算出来的货币量指标.由于2vA指标评价的单一性,价值模式无法控制企业的日常业务流程.由于EvA指标的可调整性,无法解释企业内在的成长性机会,即EvA在计算中对会计信息进行了调整,这些调整可能去掉了企业经营者用来向市场传递企业未来发展机会的信息。

3.平衡模式平衡模式以战略目标为导向,统筹企业营销,生产、研发、财务、人力资源等部门之间的协调统一,通过指标间的各种平衡关系以及战略指标或关键指标的选取来体现出企业不同利益相关者的期望,从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平衡模式中,比较有代表性、并引起广泛关注的是平衡计分卡(BSC)。

平衡计分卡反映了财务与非财务衡量方法之间的平衡,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之间的平衡,外部和内部的平衡,结果和过程的平衡,管理业绩和经营业绩的平衡等多个方面。

所以能反映组织综合经营状况,使业绩评价趋于平衡和完善,利于组织长期发展.但由于平衡模式所使用的信息已经超出会计信息系统,尤其是市场占有率、顾客满意度等外部数据的获得更对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提出了挑战。

尽管管理者通常明白客户满意度、员工满意度与财务表现之间的联系,平衡计分卡却不能指导管理者怎样提高绩效,实现预期目标。

另外,采用平衡模式的前提条件是企业必须有明晰的战略目标,这也是制约许多企业成功实施平衡计分卡的关键因素。

二、企业业绩评价模式的选择每种业绩评价模式的产生都有着深刻的背景,反映着企业管理面对环境挑战而涌现出来的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

需要强调的是,不同的业绩评价模式之间不是互斥的关系,它们完全是可以相互补充的.由于企业所处的行业、竞争环境、制约因素、生命周期等内外环境的不同,企业业绩评价系统的评价目的、评价指标、评价标准都会有所不同。

但从业绩评价实施的内部管理环境来看,我国企业业绩评价应选择平衡模式。

其主要考虑的因素是:1.企业目标追求一个表述清晰、易于为企业各级管理者和员工理解的企业目标是一个企业成功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讲,企业目标更容易被表述为财务形式的目标或财务目标。

典型的企业目标有3种: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前两个目标可以依靠财务指标进行评价,但是企业价值最大化已经不能完全依靠财务指标来进行评价。

以财务指标作为企业目标只是企业追求的结果,它并不能告诉管理者如何实现这些结果,实现这一结果的过程就是企业的战略,对于过程或手段的描述更多的是依靠非财务指标.平衡计分卡中的非财务指标框架为企业制定清晰的目标或战略提供了有益的帮助,体现了企业最为关注的问题,也体现了各个利益相关者的期望.2.全面预算管理以公司整体经营目标为基础的预算,已经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管理手段,在公司的经营管理中起着目标激励、过程控制及有效奖惩的重要作用。

全面预算管理过程包括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调整、预算评价几个环节。

预算评价结果一个重要的应用领域就是激励机制。

如果只有预算编制而没有预算控制与业绩讦价,这只是一个开环的管理,无法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

因此,进行业绩评价是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题中之意。

因而,我们完全可以借鉴平衡计分卡的思路,在预算的编制过程中发挥非财务指标的作用.预算的编制过程就是一个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的因果平衡过程。

通过这一过程,最终形成企业的财务预算,同时,部门和个人也明确了实现企业目标的驱动因素。

3.有效激励机制以业绩评价为前提的激励机制,有助于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在建立激励机制时,必须要考虑的是哪些业绩指标能够衡量经营者的工作,经营者的行为如何影响这些业绩指标,业绩指标如何转化为个人报酬等问题。

显然,这几个问题的实质就是如何选择业绩评价指标、设计业绩评价系统、分析结果和报告结果。

当经营者(或员212)追求这些业绩评价指标时,必然推动了企业目标的实现.因而,业绩评价系统的设计必须全面,否则,业绩评价系统所忽略的业绩指标,也将被经营者(或员工)所忽略或轻视。

平衡计分卡明确提出以非财务指标作为业绩讦价指标,有效地将管理者和员工的个人薪酬与企业战略联系起来。

从而可以更好地引导企业的经营行为,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

三、我国企业业绩评价亟待解决的问题1.夯实基础管理。

平衡计分卡是西方企业界的产物,它是与西方企业科学、先进的管理水平联系在一起的。

我国的企业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实施现代企业制度,到今年只有十几年,并且我国的许多企业都是脱胎于国营企业,计划经济的色彩浓厚,虽然经过了许多年的努力,但管理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由于国内企业的基础管理相对薄弱,在引进一些新的管理方法的时候,往往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所以我国企业在实施平衡记分卡时,首先要做好企业的基础管理工作,如: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质量管理、生产管理、成本管理、营销管理等,形成完整的企业管理体系。

2.高层管理者推动。

据《财富》杂志统计,“战略有效地制定出来后,得以有效执行的不到10%”,“大多数案例一我们估计有70%一真正的问题不是战略不好,而是执行不到位.”2002年的《CE0调查》显示,“72%f19CEO认为执行战略比制定一个好的战略更难”。

由此可见战略执行的重要性,它远比制定战略更难。

平衡计分卡系统是一个战略管理系统,不只是一个人力资源项目.任何规划都代替不了具体的贯彻执行,凡是由最高决策层领导主持的项目就有更大的成功机会,平衡计分卡的成功实施鼍重要的因素是高层管理人员的决心、支持和推动。

3.深化产权改革,使董事会成为真正的经营者业绩评价主体。

面对庞杂的国有企业,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对国有企业分类改革是一个必然的现实选择。

对于完全承担政策目标的企业,需要由政府直接控制并制定评价经营者业绩标准;对于那些不承担政策目标,以市场效率取向为主的国有企业,真正有效的业绩评价系统的形成,有赖于深化产权改革,形成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彻底解决“董事会外部化”问题,真正做到政府只能通过选派代表国有股的董事来体现国有资产所有者代表的职权,而代表国有股的董事则通过董事会来行使其对企业经营者的业绩评价的权力.政府只是国有股董事的业绩考核主体,而企业经营者的业绩考核主体必须也只能是董事会。

综上所述:接受一种管理工具,往往意味着接受一种新的管理思想;接受一种新的管理思想,往往要求改变许多管理行为。

各方面的研究和企业管理的最新实践都表明,对战略规划的理解和把握,对管理信息系统的充分认识和极强的沟通能力会是21世纪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

平衡计分卡作为一个战略管理工具和业绩评价体系,帮助企业搭建了一个战略管理的基础平台,构建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从而有效激励企业经营者将工作重点放在那些对企业成功至关重要的领域,最大限度地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主要参考文献[1]财政部统计评价司.企业效绩讦价绩效工作指南[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2]王化成,刘俊勇.企业业绩讦价研究[J].管理世界,2004.[3]孙永风,李恒.企业绩效讦价的理论综述及存在的问题分析[J].预测,2004.[4]陈共荣,曾峻.企业绩效评价主体的演进及其对绩效评价的影响[J].会计研究,2005.[5]黄群慧.企业家激励约束与国有企业改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