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体育常考知识整理

小学六年级体育常考知识整理
小学六年级体育常考知识整理

小学六年级体育基础知识大全

一.填空

1.田径运动根据各项目特点又分为田赛和径赛两大类,田赛以高度和远度计算成绩,径赛以时间计算成绩。

2.本学期我们五、六年级体质健康测试项目有身高、体重、肺活量、坐位体前屈、1分钟仰卧起坐、1分钟跳绳、50米跑、50×8米。身高、体重、肺活量必测。

3.在校田径运动会中参加800米比赛的同学跑完后,老师不允许他们立即坐下来,而是要求他们绕操场走几圈这是因为能让他们从运动状态平稳过度到安静状态,以免意外发生。

4.上体育课教师总是首先做准备活动这是因为充分活动各关节以免运动时受伤。

5.双手从头上向前抛实心球动作发力顺序腿部、腰部、手臂。

6.剧烈运动过后应进行适当的放松然活动。

7.跳高主要由助跑、起跳、腾空、落地四个部分组成。跳远主要由助跑、起跳、过杆、落地四部分组成。短跑由起跑、加速跑、途中跑、冲刺组成。

8..篮球场长28米,宽15米。排球场长18米,宽9米。足球场长90米,宽45米。

9.蹲踞式起跑口令:各就位、预备、跑。

10.国家规定小学生每天锻炼不少于1小时。睡眠时间为9~10小时。

11. 饭后1-1.5小时进行运动比较适宜

二.判断题

1.剧烈运动后,出现肌肉酸痛是正常现象,经休息,会逐渐缓解。(√)

2. 体育锻炼前要做准备活动。(√)

3. 世界第一大运动是足球,比赛最受人注目的是“世界杯”,每四年举行一次。(√)

4.运动后可马上喝生冷水并立即冲冷水澡,降降温。(×)

5.人体的正常体温一般在36.5度—37度左右。(√)

(完整word版)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重点知识点整理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 节】。 2、【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 息】。并被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边缘薄】。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 【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 4、放大镜正确使用方法有【移动放大镜】和【移动被观察的物体】。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 径大小】没有关系,和【镜片的凸度】有关。放大镜的【凸度越大,放大倍数也越大】。 5、人类最早使用的凸透镜就是用【透明水晶】琢磨而成。在13世纪,英国一位主教格罗斯泰斯特最 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他的学生【培根】根据他的建议,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6、苍蝇落在坚直光滑的玻璃上,不但不滑落,而且还能在上面爬行,这和它【脚的构造】有关。 7、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如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苍蝇的【复 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的翅膀上布满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 8、昆虫的“嗅觉”很灵敏,据说是因为它们的【触角】,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 9、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 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 10、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 做【晶体】。 11、许多岩石是由【矿物晶体】集合而成。如花岗岩由【长石】【云母】【石英】等矿物的晶体组成。 12、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晶体形状【多种多样】,但都很有 规则。有的晶体较大,肉眼可见,有的较小,要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13、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发现了 【微生物】。为了看到更小的物体,人们又研制出【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可把物体放大到【200万倍】。 14、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在世界上第一个看了【细胞】。 15、显微镜主要由【目镜】【调节旋钮】【物镜】【载物台】【反光镜】等组成。 16、实验证明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大量的研究事实说明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17、【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 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小学六年级体育毕业考试试题

综合学科比赛复习题——体育 基础知识类 1、身体素质是指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灵敏。 2、第二套小学生广播操的名称为《雏鹰起飞》、除预备节外,共有八节;动作名称依次是伸展运动、肩胸运动、体侧运动、体转运动、俯背运动、全身运动、跳跃运动、整理运动。 3、跨越式跳高的技术动作过程由助跑、起跳、过竿、落地四部分组成。 4、蹲踞式跳远的技术动作过程由助跑、起跳、腾空、落地四部分组成。 10、蹲踞式起跑的口令是各就位、预备、跑。 健康常识 1、人体的气体交换站是肺泡,在呼吸过程中,吸进的是氧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 2、呼吸道是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组成。 3、肺分左右两部分,呈圆锥形,位于胸腔内。 4、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 5、眼保健操的四节动作名称按序分别是:揉天应穴、挤按晴明穴、揉四白穴、按太阳穴轮括眼眶。 6、人的正常体温一般在36。5度——37度左右。 7、正常成人共有206块骨,分为头骨、躯干骨、四肢骨三部分。 10、骨与骨之间有连结,通常叫做关节。 11、全身肌肉约有六百多块,其重量约是体重的40%。肌组织的基本特征是收缩与放松。 体育常识 1、正式游泳比赛采用的姿势有蛙泳、蝶泳、仰泳、自由泳。 2、现代体操,起源于欧洲,其种类很多,大体可以分两大类:基本体操、竞技性体操。 3、竞技性体操是目前国际上开展比赛的体操,包括竞技体操、技巧运动、艺术体操 4、体操是徒手、手持器械或在器械上进行各种操练的一种体育项目。 5、奥林匹克运动会有古代奥运会与现代奥运会之分。 6、1896年在希腊举行了第一届现代奥运会。有夏季运动会与冬季运动会之分;夏季运动会也是每四年一次,夏季运动会从第一届起,到2000年悉尼奥运会,已举行了27届,其中有两次世界大战中断了三届。 7、奥运会的格言是“更快、更高、更强”。 8、奥运会的会旗(会徽)为白底、无边,中间为蓝、黑、红、黄、绿色五个相套连的圆环。象征五大洲的团结与全世界运动员的紧密联系和友好相聚。 9、世界规模最大的体育盛会——奥运会。 10、奥林匹克的精神是“和平与友谊”。 12、奥运会是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简称。我国首次承办的单项国际比赛是1961年4月5日在北京举行的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 13、亚洲最大的体育盛会——亚洲运动会,简称亚运会。每四年举行一届,自1951年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第一届亚运会以来,到2002年已举办了14届。 14、1990年,我国首都北京成功的举办了第十一届亚运会。 15、亚运会第次不超过16天,不得少于8个比赛项目,其中必须包括田径、游泳。 16、全运会是全国运动会的简称,是我国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 17、新中国成立后,从1959年在北京举办第一届,至2001年在广东举办的第九届,已举办了九届全运会。并规定第四年举办一次。 18、走、跑、跳、投掷是田径运动的主要内容。田径比赛可分为田赛(比高、比远)、径赛(比快)、全能(记分)。卫生保健 1、我国少年儿童一般在11-12岁左右开始入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青春发育期。 2、人体的司令部——大脑。 3、心脏的马达——心脏。位于胸腔内,在两肺之间,呈斜位,外形呈倒置的圆锥体。 1

小学体育教师招聘考试专业知识

体育教师招聘:体育专业知识 一、课程标准: 01.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材练习)为主要手腕、以学习(体育知识)、(技巧)为基本内容,以促进中小学生(健康)为重要目标的必修课程.其功效与价值是(健身)和(育人). 02.课程的根本理念:保持(健康第一)的指点思想,增进(学生健康)发展;激发学生(运动兴致),培育学生(终身材育)意识;以学生的(发展)中心,器重学生的(主体位置);关注(个体差别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 03.学习领域目标是指(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社会适应目标).五个学习范畴(相互接洽)、(相互影响). 04.运动参与是指学生自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与(行动)表示. 05.安全地进行体育运动是(活动技巧范畴)目的的内容之一. 06.新健康三维观包括(身体)、(心理)、(社会适应).

07.三级课程系统包括(国家课程)、(处所课程)、(学校课程),三级课程管理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贯彻落实的保证. 08.课程目标系统的递进关系:(课程目标)-(范畴目标)-(程度目标). 09.新课标对学生学习成就评定情势是(自wo评定)、(相互评定)、(教师评定). 10.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标准应为(由单一评价尺度向多元评价标准改变). 11.体育与健康课程学生成绩评价的内容为(体能的评定)、(知识与技能的评定)、(学习态度的评定)、(情意表示与合作精力)和(健康行动)的评定5个方面. 12.对现有体育项目标改革办法有(简化规矩)、(简化技战术)、(改动内容)、(下降难度要求)和(改革场地器材). 13.对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评价应包含(职业道德)、(教学能力)、(教育科研才能)和(工作量)4方面的考察.

六年级体育知识点汇编

小学六年级体育理论知识点 1、起跑的姿势一般有(蹲踞式起跑)和(站立式起跑)两种。800米跑采取(站立式起跑)起跑姿势。 2、蹲式试起跑的口令是(各就位)、(预备)、(跑)。 3、跳高一般有(跨越式跳高)和(背跃式跳高)两种起跳方式。 4、篮球比赛,球场长(28 )米,宽(15 )米。 5、在队列队形练习中,向右转——走的预、动令落在(右)脚上;向左转——走的预、动令落在(左)脚上; 向后转----走的预、动令落在(右)脚上。 7、我们现在做的是第(三)套广播体操,写出第一节(伸展运动)第三节(踢腿运动)。第五节(体转运动)动作名称,跳跃运动是第(七)节。 9、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规定:每人必须测 5 个项目。 13、田径包括(田赛)和(径赛)两大项目。 14、跨越式跳高的技术动作过程由(助跑)、(起跳)、(过杆)、(落地)四部分组成。 15、蹲踞式跳远的技术动作过程由四部分组成(助跑)、(起跳)、(腾空)、(落地)四部分组成。 18、我国少年儿童一般在(12 )岁左右开始入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青春发育期。 19、人体内水的重量约占体重的(70% )左右,他是营养和代谢物的溶剂,如果体内水分损失(20% ),生命进难以维持。 20、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糖类、无机盐、水)29、乒乓球比赛每局实行11分制。 32、正规篮球比赛,球场长28米,宽15米,篮圈高3.05米。比赛分两队,每队上场5人,称前锋、中锋、和后卫。三分线内投进一球得2分,罚进一球得1分。 34、排球比赛规定,球场长18米,宽9米,,每队上场6人,前后排各3人。 二、选择题 1.被誉为“奥林匹克之父”,努力维护奥林匹克精神,积极恢复奥运会比赛的是(顾拜旦) 2、在队列练习口令中“一、二、一”分别指的是(“一”左脚落地瞬间;) 2、在队列队形训练中,做到“向右看—齐”的正确方法是(头转向右侧,迅速移动脚步,仅能看到自己右面第一个同学的腮部就说明对齐了。) 3、.掷实心球的关键是:(最后用力) 4、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篮球犯规:(.挣球)

小学六年级体育运动活动与健康理论课教学方案课程教案

课题: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原因 教学内容: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原因 教学目标:1、了解运动损伤的概念及发生原因。 2、对常见的运动损伤的预防。 教学步骤: 一、运动损伤的概念和分类: 1、定义:体育运动中,造成人体组织或器官在解剖上的破坏或生理上的紊乱,称为运动损伤。 2、分类:运动损伤按时间可分:新伤和旧伤;按病程可分为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按性质可分为开放性损 伤和闭合性损伤;按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损伤和重伤。 二、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 1、认识不足,措施不当。对运动损伤预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能积极地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易导致运 动损伤的发生。 2、准备运动不足: A、不做准备活动就进行激烈的体育活动,易造成肌肉损伤、扭伤。 B、准备活动敷衍了事,在神经系统和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尚未达到适宜水平。 C、准备活动的内容不得当。 D、过量的准备活动致使身体功能不是处于最佳状态而是有所下降。 3、不良的心理状态:如缺乏经验、思想麻痹、情绪急燥;或在练习中因恐惧、害羞而产生犹豫不决和过分紧张等。 4、体育基础差、身体素质弱,或动作要领掌握不正确,一时不能适应体育活动的需要,或不自量力,容易发生损伤事故。 5、不良的气候变化。如过高的气温和潮湿的天气,导致大量出汗失水;在冰雪寒冷的冬季易发生冻狎或其它损伤事故。 6、组织纪律混乱和违反活动规定也是造成伤害事故的原因。 三、运动损伤的预防 1、学习运动创伤的预防知识,克服麻痹思想。 2、遵守纪律,听从指挥,做好组织工作,采取必要的完全措施,如:检查运动场地和器材,穿着合适的服装与鞋子。 3、在激烈运动和比赛前都要做好准备活动。 4、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活动内容,适当控制运动量。 5、掌握运动要领,加强保护和帮助。 6、加强医务监督,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思考题: 1、体育课中的准备活动有哪些作用? 2、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有哪些? 3、预防运动损伤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体育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一、填空(每空1分共30分) 1.把以远度和高度计算成绩的跳跃、投掷项目叫田赛。 2.运动量:指人体在身体练习中所完成的生理负荷量。 3.小学体操教学内容,包括基本体操、技巧支撑跳跃 ,低单杠等。 4.跑的教材共分为四大项,即快速跑 , 耐久跑 , 接力跑 ,障碍跑 . 5.跳跃是小学的重要教材内容之一。分为一般性跳跃、跳高、跳远等。其中跳高的过杆姿势有跨越式 , 俯卧式 , 背越式 . 6.传统体育教学提倡“三基教学”,它们是:基本知识 , 基本技能 , 基本技术 . 7.体育课的类型是根据体育教学任务而划分的课的种类。小学体育课的类型一般分为室内课和室外课 8.根据人体生理机能活动变化规律,一节体育课可分为准备 , 基本 , 结束三个部分。 9.体育课的分组教学,一般分为分组不轮换和分组轮换两种形式。 10.练习密度是指一堂课中,学生学生练习时间与实际上课的比例。 11.体育课的运动负荷包括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两种。 12.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知识技能为基本内容,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地必修课程。其功能与价值是健身和育人。 二、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分) 1.三级跳远技术中的第二跳,又叫做(C) A.单脚 B.跨跳 C.跨步跳 D.跳跃 2.新课程评价强调,应建立促进学生(C)的评价体系. A.全优发展 B.健康发展 C.全面发展 D.自由发展 3.从教学改革的角度看,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和核心任务是(C) A.教学方式的转变 B.教学行为的转变 C.学习方式的转变 D.教育教学方法的转变 4.体育教学计划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文件,是教师进行教学不可缺少的依据。包括( A ) A.教学工作计划、学期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课时计划 B.教学工作计划、教案 C.教学工作计划、学期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计划、课时计划 D.教学进度计划、学期教学计划、课时计划 5.有8个篮球队参加单淘汰比赛,共有( A ) A. 7场 B. 12场 C. 8场 D. 16场 6.基本体操的镜面示范是( C ) A.面对练习者做同方向的动作 B.背对练习者做同方向的动作 C.面对练习者做反方向的动作 D.背对练习者做反方向的动作 7.下列不属于体育教学方法中直观法的是(B ) A.示范 B.指令和口令 C.教具与模型演示 D定向直观标志 8.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可分为三个阶段,它们是(D ) A.技能形成、适当速度、反应自动化 B.起始动作、过程动作、结束姿势 C.运动感知、表象运动、技能形成 D.初步形成、技能巩固、熟练技巧 9.在田径场地上,计算100米跑的距离是从( D ) A.起跑线的前沿至终点线的前沿 B.起跑线的后沿至终点线的后沿 C.起跑线的前沿至终点线的后沿 D.起跑线的后沿至终点线的前沿 10.根据动作的技术结构,可把体操中的技巧动作分为平衡动作和( C) A.用力动作 B.摆动动作 C.翻腾动作 D.抛接动作

最新六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全册精心整理

六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我们长大了 1、从出生到现在的成长证据有:(出生时的脚印)、(从小到大的照片)、(小衣服小鞋子)、(每年的体检卡)、(身高体重的数据)等。 2、我从出生到现在发生的主要变化有(身体长高了,体重增加了,能力提高了)。 3、(身高)和(体重)是生长发育最重要和最常用的指标。 4、人体生长发育最快的两个时期是(出生后第一年)和(青春期)。 5、(青春期变化)是人体的正常发育,(青春期)是生命重要的时期。 6、(青春期)是我们由儿童向成年人过渡的时期。 7、女孩大约从(10岁)开始,将陆续进入青春期;而男孩要(稍晚一些)。在这个时期,我们的(身体形态)、(心理方面)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8、青春期男女(身高)最先出现快速生长。 9、青春期除了身高突增之外,另一个特点就是(性发育)的开始。 10、青春期的心理特点有(1)性意识骤然增长(2)智力水平迅猛提高(3)独立欲望增强(4)情感世界充满风暴(5)兴趣爱好日益广泛(6)人际交往欲望强烈。 11、要正确对待青春期的变化:(1)要注意个人卫生(2)不穿高跟鞋(3)不拔

胡须(4)不吸烟、不酗酒(5)正确对待与异性交往 12、一个人的成长与成熟意味着他将要更加自觉的去承担起更多的(责任)。 13、人的一生要经过(幼儿期)、(青春期)、(成年期)和(老年期)四个阶段。 14、预测自己长大后的身高可以根据(父母的身高)、(现在的身高)、(自己的脚长)。 15、伴随着身体素质提高,青少年(青春期发育)和(性发育)的年龄也不断提前。 16、为了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我们应该:(1)注意个人卫生(2)讲究营养并注意饮食卫生(3)注意学习姿势与用眼卫生(4)加强体育锻炼(5)保证充足的睡眠(6)不迷恋电脑(7)科学用脑 17、注意学习姿势与用眼卫生的方法:(正确的阅读姿势)、(正确的书写姿势)、(注意采光与照明)。 18、我们已经跨入青春期,每天需要保证(10)小时的睡眠。 19、(充足的睡眠)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20、科学用脑五要素是:(动静结合)、(课程交替)、(反复强化)、(勤于思考)、(适当休息)。

浅谈中小学体育教师应具备的知识及能力

浅谈中小学体育教师应具备的知识及能力 大洼县实验小学马有为 摘要: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学校体育工作者必须更新传统的体育观念,树立现代体育教学意识观念,明确最终目的在于培养适应现代化的建设人才。社会的进步、教育理念的更新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也相应的发生变化,体育教师自身只有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完成时代赋予的使命。 关键词:体育教师、知识结构、能力结构 当前,我国体育教学及课堂设置、教材内容、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手段仍然受到体育教学以传授技术为主的理论思想影响,即通过规范的动作技术的传授来掌握基本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这种重技术轻理论、重共性轻个性,以学习运动技术掌握运动技能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严重的束缚,压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发挥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和改革创新精神。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学校体育工作者必须更新传统的体育观念,树立现代体育教学意识观念,明确最终目的在于培养适应现代化的建设人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这就要求每位体育教师一定要加快自身素质提高的同时,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坚定不移的推行教学改革。随着科学技术水平和教育事业的发展,知识的更新,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也相应发生变化。由过去侧重掌握运动技术转变为加强知识理论的学习,向知识结构合理,并具备较高能力的“智能型”过渡。面对当前教育改革的浪潮,学校体育将注重使学生学会锻炼,学会评价,学会改

进自我健身的能力,所以体育教师应在转弯更新体育观念的同时,必须不断学习和扩大本学科知识面及体育边缘学科和知识面,获得先进的技术知识、方法和技能。 一、体育教师要有广阔的知识 1、“多媒体”知识 多媒体教材可以做到双向教学,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调节教学进度,可以针对不同学生因材施教,特别是多媒体教材可以采取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如图片、动画等,通过视觉形象展现规范动作,使学生耳闻目睹,既了解原理,又能将动作要领铭记于心,老师再进行动作指导,使学生较易掌握动作技术。所以,在现代体育教学中“多媒体”教学能力是每位老师必备能力之一。 2、普通基础知识 其特点是“博”,体育教师作为社会主义教育的专门人才,必须树立“忠诚人民教育事业”的思想,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高尚情操和优良品质,要具备语言文学、美学、计算机等方面的知识,形成良好的教学、训练、科研等能力的基础。 3、体育学科专业知识 体育教师必须精通所教专业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达到掌握准确、理解深刻、记忆牢固、运用熟练的水平。教学过程中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和专业基础理论,包含三个方面:(1)、人体科学理论知识:包括人体解剖学、生理学、体育保健、运动生物力学等方面,对这方面的知识要求面要“宽”。(2)、专项运动理论与技术:包含教师不仅要熟悉教材大纲,还要在多能基础上,对某部分做到精细研究,做到“树业有专攻”,形成自己对某些问题的系统观点,这样讲起课来才能得心应手,对科研也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对这方面知识要求“深”。(3)、

小学体育理论课ppt【小学体育理论知识】

小学体育理论课ppt【小学体育理论知识】 小学六年级体育理论知识点 1、起跑的姿势一般有(蹲踞式起跑)和(站立式起跑)两种。800米跑采取(站立式起跑)起跑姿势。 2、蹲式试起跑的口令是(各就位)、(预备)、(跑)。 3、跳高一般有(跨越式跳高)和(背跃式跳高)两种起跳方式。 4、在队列队形练习中,向右转——走的预、动令落在(右)脚上; 向左转——走的预、动令落在(左)脚上 ; 向后转----走的预、动令落在(右)脚上。 5、口令‘向后转’的预令是(向后),动令是(转)。向后转,应从身体的右侧转。 6、集合站队时做到(快、静、齐)。 7、正确的坐立行姿势应该是:坐如钟,站如松,行如风。 8、武术中的五个步型是弓步、马步、虚步、歇步、仆步。手型有拳、掌、勾3种 9、田径包括(田赛)和(径赛)两大项目。 10、、跨越式跳高的技术动作过程由(助跑)、(起

跳)、(过杆)、(落地)四部分组成。 11、、蹲踞式跳远的技术动作过程由四部分组成(助跑)、(起跳)、(腾空)、(落地)四部分组成 12、起跑分站立式和蹲踞式两种。 13、短跑技术动作分(起跑)、(加速跑)、(途中跑)、(终点跑)四个过程。 14、接力的方法分(下压式)和(上挑式)两种。 迎面接力跑采用立棒式。 15、跨越式跳高侧面直线助跑,助跑方向与横杆的夹角约在30~60度之间,一般跑6~8步。 16、跳跃有(跳高、跳远等)。投掷有(掷垒球、扔沙包、投铅球等)。 17、小学体育教学内同中的模仿动物爬行、滚动、前后滚翻、劈叉、手倒立、侧手翻等都是技巧运动中最基本的动作。 18、在队列练习口令中“一、二、一”分别指的是(“一”左脚落地瞬间; ) 19、在队列队形训练中,做到“向右看—齐”的正确方法是(头转向右侧,迅速移动脚步,仅能看到自己右面第一个同学的腮部就说明对齐了。 20、在向高处或远处跳下时,落地的瞬间要用(屈膝缓冲)的方法。 21、小学生睡眠时间应保持(10)小时以上,姿势最好采用(右

小学五年级体育知识点

五年级上册体育知识点 1、户外活动有什么好处? 因为儿童时期的新陈代谢旺盛,其肺活量又较小,特别需要新鲜空气。所以,年龄越小,需要在户外活动的时间越长,以弥补儿童呼吸功能不够完善的缺点。在户外同大自然接触,还可以充分利用阳光锻炼身体,一方面有助于儿童长高;另一方面能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减少疾病,特别是呼吸道疾病。所以,小学生每天在户外活动的时间(包括早上、课间、往返学校的路上等)不可少于3小时。 2、课间活动有什么好处? ①消除大脑的疲劳。 ②使肌肉得到放松。 3、课间活动的方法:可以做做广播操,伸伸手、弯弯腰、踢踢腿;也可以唱歌、跳舞、做游戏等。总之,走出教室到外面走一走、蹦一蹦也是好的,千万不要在教室里坐着或闭目养神,这种消极的休息,效果极差。 4、①心脏位于胸腔内,大小与自己的拳头相似,形状像桃子,尖向下偏左。②心脏的功能:心脏是血液流动的原动力;血管是供血液流动的渠道遍布人体全身;心脏和它相连接的大血管网组成一个密闭的管道网,叫做血液循环系统。心脏的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向全身流动,血液有运输养料和氧气、排出代谢产物和二氧化碳的功能。③运动与心脏健康:经常参加体育活动能使自己的心脏功能得到改善和提高。能使心肌发达;心脏的重量和容量增加;使心脏纤维增粗;跳动有力,每搏输出量增加,心脏输血机能潜在储备力量增加;可使心率减慢,心脏用较少的跳动次数去完成同样的工作,心脏就可以获得较多的休息,从而减轻了心脏的负担,有利于持久的工作和学习。 5、想一想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快的速度。 快速跑的主要特点是身体前倾角度大,两臂前后摆动积极有力,摆幅较小。跑得快的主要因素取决于强有力的后蹬。 6、你能做几种快速跑的练习方法? 小步跑、加速跑、高抬腿跑、变速跑。 7、跨越式跳高的要领是:助跑一般是6—8步,(左脚起跳在右侧,右脚起跳在左侧);起跳;过杆迅速和落地稳当。 8、推、抛实心球的方法有几种?①双手体前向上抛实心球;②双手体前胯下向前抛实心球; ③双手胸前向前推实心球;④双手头后向前掷实心球;⑤双手体前胯下向后抛实心球;⑥单手肩上向前推实心球。 9、如何做侧手翻? 要领:两臂向前上方摆起,左腿提膝,右腿蹬地跳起,左脚落地同时上体含胸前倒,左手撑地,右腿用力向后上摆和前送,右手撑地在左脚与左手延长直线上,经分腿手倒立,先左臂后右臂依次积极顶肩推地,右脚落地,接着左脚前送落地,上体向左抬起成分腿站立。 10、如何做肩肘倒立? 要领:两腿伸直,上体前屈,然后上体滚动后倒,两腿上举,两臂压垫,同时腿上伸,迅速屈肘内收,手撑腰的上部,成肩颈和上臂支撑的肩肘倒立。 11、如何完成跪跳起? 要领:两腿并拢跪立,脚背着地,身体前屈,两臂后摆。接着两臂用力向前上挥摆拎肩,脚面和小腿同时用力下压,使身体腾起,并迅速收腹提膝,落地成蹲立。 12、如何完成山羊的分腿腾越? 要领:快速助跑、双脚积极踏跳,两臂前伸撑器械,含胸、提腰背、屈髋,同时提臀,两腿伸直左右分开。推手,使身体向前上方腾起,超过器械。并腿前脚掌着地、屈膝半蹲,两臂斜上举。 13、少年拳第一套动作分为:①直立抱拳→②震脚架打→③蹬脚架打→④垫步弹踢→⑤马步横行→⑥弓步撩掌→⑦高虚步架打→⑧跳步推掌→⑨撩掌收抱。 14、什么是正面上手发球?

小学六年级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案[1]

小学六年级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 教学内容:1.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原因 教学目标:1、了解运动损伤的概念及发生原因。 2、对常见的运动损伤的预防。 教学步骤: 一、运动损伤的概念和分类: 1、定义:体育运动中,造成人体组织或器官在解剖上的破坏或生理上的紊乱,称为运动损伤。 2、分类:运动损伤按时间可分:新伤和旧伤;按病程可分为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按性质可分为开放性损 伤和闭合性损伤;按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损伤和重伤。 二、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 1、认识不足,措施不当。对运动损伤预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能积极地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易导致运 动损伤的发生。 2、准备运动不足: A、不做准备活动就进行激烈的体育活动,易造成肌肉损伤、扭伤。 B、准备活动敷衍了事,在神经系统和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尚未达到适宜水平。 C、准备活动的内容不得当。 D、过量的准备活动致使身体功能不是处于最佳状态而是有所下降。 3、不良的心理状态:如缺乏经验、思想麻痹、情绪急燥;或在练习中因恐惧、害羞而产生犹豫不决和过分紧张等。 4、体育基础差、身体素质弱,或动作要领掌握不正确,一时不能适应体育活动的需要,或不自量力,容易发生损伤事故。 5、不良的气候变化。如过高的气温和潮湿的天气,导致大量出汗失水;在冰雪寒冷的冬季易发生冻狎或其它损伤事故。 6、组织纪律混乱和违反活动规定也是造成伤害事故的原因。 三、运动损伤的预防 1、学习运动创伤的预防知识,克服麻痹思想。 2、遵守纪律,听从指挥,做好组织工作,采取必要的完全措施,如:检查运动场地和器材,穿着合适的服装与鞋子。 3、在激烈运动和比赛前都要做好准备活动。 4、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活动内容,适当控制运动量。 5、掌握运动要领,加强保护和帮助。 6、加强医务监督,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思考题: 1、体育课中的准备活动有哪些作用? 2、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有哪些? 3、预防运动损伤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体育教师必须具备的专业素养

体育教师必须具备的专业素养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总的来说可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①对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精通; ②对所教学科相关的知识掌握牢固; ③熟悉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 ④熟悉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作为一名小学体育教师,我认为体育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应包含以下几方面: 一、高尚的职业道德素养。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道德生活的重要行为准则。作为教师,应该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对于一代新人的成长、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对于转变社会风气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一个合格的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 1.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 2.关爱每一位学生; 3.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师德风范。 4.团结协作,敢于竞争的时代精神。 二、渊博的知识结构:教师的知识结构不再局限于“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的传统模式,而是强调多层复合的结构特征。合格的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应该由以下三部分组成:1.扎实的教育理论和较高身体素质;2.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素养;3.宽泛的相关学科知识素养。 来源:网络转载

三、全面的基本体育素养:体育教师自身的体育素养对学生体育素养的培养有着重要影响。体育教师的体育素养具体表现为:扎实的基本功、高尚的体育伦理道德、基本的体育知识、熟练的体育技能。 四、较强的能力素养:教师的能力是有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重要保证,它必须与时代的要求相适应。因此体育教师的能力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1.要有较高的教育科研能力。2.要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3.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能力。4.要有终身学习的能力。 体育教师具备以上学科专业素养,还需不断学习、接受新知识、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方能成为跨世纪所需要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的体育教师。 来源:网络转载

体育教师专业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体育教师专业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2004年的夏季奥运会在(b)举行。 A、悉尼 B、雅典 C、巴黎 D、北京 2、2004年的欧洲杯在(C )进行 A、德国 B、比利时 C、葡萄牙 D、荷兰 3、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是(B )年在希腊举行的 A、1894 B、1896 C、1900、 D、1890 4、脊柱一般至(C)才巩固,在整个发育时期均易受外界影响而变形。 A、18-19 B、19-20 C、20-21 D、21-22 5、某个人进行100米比赛时,假设平均步长2米平均步频4步/秒则用了(C )。 A、12″40 B、12″45 C、12″50 D、12″60 6、在NBA篮球比赛的总决赛中采用的是(C )制。 A、五局四胜 B、五局三胜 C、七局四胜 D、六局四胜 7、现代的足球运动起源于(C ) A、法国 B、美国 C、英国 D、德国 8、奥运会的会旗为白色的底色,中央有五个套联的环,自左至右的颜色为(A ) A、蓝、黄、黑、绿、红 B、蓝、黑、黄、绿、红 C、蓝、黑、黄、绿、白 D、红、绿、黑、黄、蓝 9、1984年(B )获得的奥运金牌,实现了我过在奥运史上金牌的“零”的突破 A、郎平 B、许海峰 C、李宁 D、黄志红

10、在双杠的支撑摆动动作中,应以(B )为轴摆动 A、手 B、肩 C、宽 D、腰 11、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又称“三步上篮”,是在行进间接球或运球后做近距离投篮时所采用的一种方法。“三步”的动作特点是(A ) A、一大、二小、三高 B、一大、二大、三高 C、一小、二大、三快 D、一小、二小、三快 12、在有13个足球队参加的比赛中。若采用淘汰共需(C )场就可决出冠军。 A、10 B、11 C、12 D、13 13、《体育与保健》课开始上课整队时,老师(或体育委员)一般按(A )顺序发出队列口令。 A、立正—向右看齐—向前看—报数—稍息 B、稍息—立正—报数—向右看齐—向前看 C、立正—报数—向右看齐—向前看—稍息 D、立正—向前看—报数—稍息—立正 14、走和跑的区别在于(D ) A、跑的速度快,走的速度慢 B、跑时身体重心起伏大、走时身体重心起伏小 C、跑的步副大,走的步幅小 D、跑时身体有腾空,走时身体没有腾空 15、个性心理特征包括( D ) A.气质、性格、动机 B.气质、性格、需要 C.兴趣、动机、需要 D.能力、气质、性格

六年级数学概念知识点整理

书 香 浸 润, 励 志 成 长! 第一单元 位置 1、 用数对确定点的位置,如(3,5)表示:(第三列,第五行) ↓ ↓ 竖排叫列 横排叫行 一般(从左往右看) (从前往后看) 2、 平移时用“上”、“下”、“前”、“后”、“左”、“右”来表述。 3、 图形左、右平移: 行不变 图形上、下平移: 列不变 第二单元 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的意义: 1、分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例如: 98 ×5表示求5个98 的和是多少? 也表示98 的5倍是多少? 5×98 表示求5的98是多少 2、分数乘分数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例如: 98×43表示求98的43 是多少? (二)、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1、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整数和分母约分) 2、分数与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 3、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

注意: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4、分数连乘的计算方法:先约分,就是把所有的分子中可与分母相约的数先约分,再用分子乘分子作积的分子,分母乘分母作积的分母。 (三)、规律:(乘法中比较大小时)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0除外),积小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1,积等于这个数。 (四)、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 (五)、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也同样适用。 乘法交换律: a × b = b × a 乘法结合律: ( a × b )×c = a × ( b × c ) 乘法分配律:( a + b )×c = a c + b c 二、分数乘法的解决问题 (已知单位“1”的量(用乘法),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1、画线段图: (1)两个量的关系:画两条线段图;(2)部分和整体的关系:画一条线段图。 2、找单位“1”:一般在分率句中分率的前面;或“占”、“是”、“比”的后面 3、求一个数的几倍:一个数×几倍;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一个数×几 几 。 4、写数量关系式技巧: (1)“的”相当于“×”“占”、“是”、“比”相当于“ = ”(2)分率前是“的”: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量(3)分率前是“多或少”的意思:单位“1”的量×(1 分率)=分率对应量 三、倒数 1、倒数的意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 ..倒数。 强调:互为倒数,即倒数是两个数的关系,它们互相依存,倒数不能单独存在。 (要说清谁是谁的倒数)。

小学六年级体育理论知识试卷及答案

小学六年级第一学期体育理论知识试卷及答案 一、判断题(每题4分,共计40分) 1、新课程《体育与健康》体现了实用性、活动性、兴趣性和时代性特点,突出了课程以身体锻炼为主要手段,增强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课程性质。() 2、科学的身体锻炼可以促进人体形态、机能的发育,运动能力的提高,适应环境抵抗疾病能力的增强。() 3、行进间队列练习中向右转走的预令和动令都落在左脚上。( ) 4、一个人只有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保持良好状态才算得上真正的健康。() 5、正确的坐、立、行姿势是坐如钟,站如松,行如风。() 6、双手体前向前抛实心球的动作方法是两脚前后开立,两腿弯曲,上体稍前屈,两手持球。然后两腿用力蹬伸,上体抬起,两臂用力由后向前上方抛出。( ) 7、篮球比赛中持球队员身体某部位接触端线或边线均判出界。( ) 8、以时间计算成绩的项目叫田赛,以高远度计算成绩的项目叫径赛。( ) 9、体育评价应实现多样化,将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学习评价的形式包括:学生自我评,组内相互评价和教师评价。( ) 10、一个学校的运动成绩的优劣是判断其学校体育工作的标准。( ) 二、选择题(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体育教师将某一教材内容按授课时数制定的教学计划应是:() A、学期体育教学计划 B、单元体育教学计划 C、课时教学计划 2、人体速度素质发展最快的敏感期() A.8-9岁B.10-13岁C.14-15岁 3、《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从哪几个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的。

A、形态、机能、素质 B、形态、运动技能、身体素质 C、身高、体重、肺活 量() 4、学校体育工作的最新法规性文件是什么?() A、《体育法》 B、《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 C、《学校体育工作条例》 5、2007年湘潭市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小学1—4年级测试的项目 是:() A、身高标准体重、坐位体前屈、掷实心球。 B、身高标准体重、50米跑、立定跳远。 C、身高标准体重、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 6、7支队参加篮球赛,比赛场次有多少。() A、15场 B、21场 C、18场 7、新课标中规定小学一至四年级体育课为每周:() A、二节 B、三节 C、四节 8、《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正式颁布实施是在:() A、2002年 B、2005年 C、2007年 9、在田径项目的比赛中属中长跑项目的是:() A、400米、800米、1500米 B、800米、1500米、200米 C、1500米、3000米、10000米 10标准篮球场的大小为:() A、26米X 14米 B、28米X 15 米 C、30米X 15米

小学六年级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案

小学六年级体育与健康 理论课教案 Last revised by LE LE in 2021

小学六年级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案教学内容:1.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原因 教学目标:1、了解运动损伤的概念及发生原因。 2、对常见的运动损伤的预防。 教学步骤: 一、运动损伤的概念和分类: 1、定义:体育运动中,造成人体组织或器官在解剖上的破坏或生理上的紊乱,称为运动损伤。 2、分类:运动损伤按时间可分:新伤和旧伤;按病程可分为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按性质可分为开放性损 伤和闭合性损伤;按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损伤和重伤。 二、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 1、认识不足,措施不当。对运动损伤预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能积极地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易导致运 动损伤的发生。 2、准备运动不足: A、不做准备活动就进行激烈的体育活动,易造成肌肉损伤、扭伤。 B、准备活动敷衍了事,在神经系统和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尚未达到适宜水平。 C、准备活动的内容不得当。 D、过量的准备活动致使身体功能不是处于最佳状态而是有所下降。 3、不良的心理状态:如缺乏经验、思想麻痹、情绪急燥;或在练习中因恐惧、害羞而产生犹豫不决和过分紧张等。 4、体育基础差、身体素质弱,或动作要领掌握不正确,一时不能适应体育活动的需要,或不自量力,容易发生损伤事故。 5、不良的气候变化。如过高的气温和潮湿的天气,导致大量出汗失水;在冰雪

寒冷的冬季易发生冻狎或其它损伤事故。 6、组织纪律混乱和违反活动规定也是造成伤害事故的原因。 三、运动损伤的预防 1、学习运动创伤的预防知识,克服麻痹思想。 2、遵守纪律,听从指挥,做好组织工作,采取必要的完全措施,如:检查运动场地和器材,穿着合适的服装与鞋子。 3、在激烈运动和比赛前都要做好准备活动。 4、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活动内容,适当控制运动量。 5、掌握运动要领,加强保护和帮助。 6、加强医务监督,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思考题: 1、体育课中的准备活动有哪些作用? 2、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有哪些? 3、预防运动损伤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课题:锻炼意志、激励进取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明确坚强的意志品质对个人的重要意义。 2、能力目标:知道在体育运动中采取适当的手段锻炼自己成为一个坚强的人。 3、情感目标:树立自觉运用体育运动锻炼自己意志品质的态度。 教学重点:体育运动对锻炼人的意志品质的积极作用 教学手段:课堂讲解 教学步骤: 一、意志与意志品质

体育学科专业知识教师编制考试

教师招教考试《综合基础知识》押题真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 1.刺激反应法的三种类型是系统的刺激、、模拟自然的刺激。(A )A.突然的刺激B.定式的刺激 C.能动的刺激D.知识的刺激 2.说服教育法的方式有语言文字说服和。(A) A.事实说服B.理论说服 C.直接说服D.间接说服 3.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的发展。(D) A.教育规律B.教育价值 C.教育现象D.教育问题 4.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功能是。(D )A.发展性功能B.个体性功能 C.教育性功能D.社会性功能 5.从评价的功能上区分,中小学教育评价的类型可分为。(C )A.正式评价与非正式评价B.相对评价与绝对评价C.形式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D.正确评价与错误评价 6.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他们在受教育时。( D ) A.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B.自主地有选择地接受各种教育C.毫无顾忌地接受教育D.能动地接受教育 7.“教育即生活”是提出的。( B ) A.桑代克B.杜威 C.赫尔巴特D.苏霍姆林斯基 8.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运用模范人物树立典型,这是。(B )A.说服法B.榜样法C.陶冶法D.锻炼法9.“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最早出自。(D) A.《诗经》B.《学记》C.《四书集注》D.《论语》10.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是。( B ) A.教学改革和实验B.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 C.实施素质教育D.个性发展 11.个性心理特征中遗传色彩最浓的部分是。( C ) A.性格B.能力C.气质D.兴趣12.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提出的能力结构论是。( A ) A.二因素论B.群因素论 11

六年级体育理论知识点

小学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点 一、填空题 1、起跑的姿势一般有(蹲踞式起跑)和(站立式起跑)两种。 800米跑采取(站立式起跑)起跑姿势。 2、蹲踞式起跑的口令是(各就位)、(预备)、(跑) 3、跳高一般有(跨越式跳高)和(背跃式跳高)两种起跳方式。 4、在队列队形练习中,向右转——走的预、动令落在(右)脚上;向左转——走的预、动令落在(左)脚上; 向后转----走的预、动令落在(右)脚上。口令“向右看——齐”预令是(向右看),动令是(齐)。 5、我们现在做的是第(三)套广播体操,写出第一节(伸展运动)第三节(踢腿运动)。第五节(体转运动)动作名称,跳跃运动是第(七)节。 6、跨越式跳高的技术动作过程由(助跑)、(起跳)、(过杆)、(落地)四部分组成。 7、蹲踞式跳远的技术动作过程由四部分组成(助跑)、(起跳)、(腾空)、(落地)四部分组成。 8、我国少年儿童一般在(12 )岁左右开始入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青春发育期。 9、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糖类、无机盐、水) 10、乒乓球比赛每局实行11分制。 11、标准的排球场长度为18米,宽度为9米,球场长18米,宽9米,,每队上场6人,前后排各3人。标准篮球场长28米、宽15米;正规篮球比赛,球场长28米,宽15米,篮圈高3.05米。比赛分两队,每队上场5人,称前锋、中锋、和后卫。三分线内投进一球得2分,罚进一球得1分。标准的足球场长105米,宽68米,足球比赛每队上场11人。 12、准备操的作用是:(活动身体各个关节) 13、在体育课上不小心肌肉挫伤或关节扭伤后,出现疼痛,应立即(冷敷);过24小时后应(热敷)。 14、篮球双手投篮时身体用力的部位依次是(脚、腰、手臂、手指)。 15、我国的国球是(乒乓球)。三大球指的是:篮球、足球、排球,(足球)场地最大。 16、三面转法分别是(向左转)、(向右转)、(向后转)。 17、接力的方法分(下压式)、(立棒式)和(上挑式)三种。 18、田径比赛包括田赛和径赛两大项目,田赛包括跳高、跳远、投掷等,径赛包括100米、200米、400米、3000米、110米栏等。400米是短跑项目,应蹲踞式起跑。 19、小学生睡眠时间应保持(10)小时以上,姿势最好采用(右侧卧)。 20、吃饭时,要做到定时定量定质。一日三餐很重要,早餐应该吃好,午餐吃饱,晚餐吃少。 21、正确的坐、立、行姿势应该是:坐如钟,立如松,行如风。 22、人体运动系统由骨骼、关节和肌肉组成。 23、人体共有206 块骨骼和639 块肌肉。 24、人体的心血管系统由心脏和血管组成。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25、人在呼吸过程中,吸进的是氧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 26、睡觉前要做好三洗一刷。即洗手、洗脸、洗脚、和刷牙。 27、稍息时上体保持立正姿势。左脚顺脚尖方向向前迈出大半脚 距离。 28、田径运动包括走、跑、跳跃、投掷等项目。根据各项 目特点又分为田赛和径赛两大类。 29、前滚翻时头部着地的部位是后脑。 30、影响跑步速度的因素有步频和步长(步幅)。 31、武术中的三种基本手型是:拳、掌、勾。 32、向后转时应从身体的右侧转。 33、弓步、马步、仆步、虚步、歇步是武术中的五个基本步型。 34、学生左右并列成一排叫列,前后重叠成一行叫路。 35、集合站队时要求快、静、齐。 36、足球号称“世界第一运动”,比赛时,双方各上场11 名 队员。 37、向右看齐时,右侧第一位同学不动,其余同学向右侧转头, 与相邻同学看齐。 38、运动前要做好(准备)活动,运动后做好(放松)活动。运动中 和运动后不可立即大量(饮水)和喝(冰冻饮料)。运动后不要马上(用 凉水冲洗)和(大量饮水)。 39、国家教育部规定在校学生每天要做好的“两操”指的是(广播体 操)和(眼保健操)。 40、我们要保证每天锻炼(一小时),校园中的每天锻炼项目包括(早 操)、(课间操)、(眼保健操)、(活动课)。 41、跑分为:起跑、起跑后加速跑、途中跑、终点跑。 42.体操是徒手、手持器械或在器械上进行各种操练的一种体育项 目。 43.我国古代的导引术和五禽戏可以认为是专门用来锻炼身体的保健 体操。 44.汉代著名医学家华佗,创编了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禽兽 动作姿势的“五禽戏”,就是一套专门用来锻炼身体的极好的模仿操。 45. 世界规模最大的体育盛会——奥运会。古代奥运会起源于(古希腊), 现代奥运会之父是法国教育家(顾拜旦),现代奥运会分(夏季奥运会)和 (冬季奥运会)。夏季奥运会不得超过16天,冬季奥运会不得超过12 天。 46.奥林匹克的格言是“更快、更高、更强”,奥林匹克的精神是“和 平与友谊”。 47.奥运会旗为白底、无边,中间为蓝、黑、红、黄、绿色五个相套 连的圆环。 48.北京奥运会是第29届奥运会,北京奥运的主题口号是(同一个世 界,同一个梦想)。奥运会每四年举行一次。 49. 人体的司令部——大脑。生命的马达是(心脏)。成人安静状态下的 心跳每分钟约(70~100)次,而经常锻炼的人每分钟只有(50~60)次左 右。 二、判断题 1、头手倒立可以提高机体的平衡能力。(∨) 2、参加身体锻炼前或上课前先做准备活动。(∨) 3、饭前宜做剧烈运动,饭后不宜做剧烈运动。(×) 4、运动后马上喝生冷食品补充能量。(×) 5、少年儿童每天不少于2小时活动。(×) 6、饭后20分钟就能进行剧烈运动。(×) 7、夏季体育锻炼要在阴凉处进行。(√) 8、游泳前一定要做准备活动。(√) 9、运动前或运动中感到口渴可以大量喝水。(×) 10、队列练习中,口令“立正”没有预令。(√) 11、足球比赛中,任何队员都不能用手触球。(×) 12、剧烈运动后,出现肌肉酸痛是正常现象,经休息,会逐渐缓解。 (√) 13、田径运动中,400米及400米以下的比赛,都采用蹲踞式起跑。(√) 14、跳绳是跳跃项目。(×) 15、近视是由人体的生理机能缺陷造成的,不可预防。(×) 16、100米的起跑线和终点线都包括在100米以内。(×) 17、“立定”的动令应该落在右脚。(√) 18、迎面接力跑的传接棒方式是立棒式。(√) 19、预防儿童肥胖的主要措施是控制饮食和加强体育锻炼。(√) 20、篮球运球时,五指分开,手腕放松,手心不触球。(√) 21、体育课的准备活动就是把运动器材准备好。(×) 22、手冻伤了应该马上用热水烫,用火炉烤。(×) 23、学生报数时,从头到尾各个都要转头报数。(×) 24、脸上长“青春痘”,应及时把它挤压掉,否则影响美容。(×) 25、在游戏过程中,我们应该遵守游戏规则。(√) 26、运动时不小心把关节扭伤了,出现疼痛红肿和关节活动障碍应该 用热毛巾贴在伤处。(×) 27、读写时眼离书本的距离应该一尺。(√) 28、预防流感主要是在流感流行期间,应尽量少到公共场所去。(√) 29、要保护好牙齿一定要做到早晚刷牙。(√) 30、课余时间文明活动,不追逐奔跑,打架斗殴,上下楼梯靠右慢行。 (√) 31、讲究饮食卫生,学生不得在校内喝生水,吃零食。爱清洁,讲卫 生,预防接种,防止"传染病"流行。(√) 32、在上学,放学路上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时走人行横道(√) 33、学生上体育课要遵守纪律,要听从老师指挥,应在老师的指导下 使用体育器材。(√) 34、运动前女孩子摘下发卡、塑料或玻璃饰物,男孩子不要在衣裤内 装小刀等锋利物品。(√) 35、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的含义是“北京欢迎你”。(√) 36、第29届奥运会于2008年8月8日在北京举行,吉祥物是福娃。 (√) 37、上体育课的穿什么衣服都可以。(×) 38、起跑可以采用蹲踞式起跑,也可以采用站立式起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