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疝汤治疗睾丸鞘膜积液70例

合集下载

中医治疗水疝的方法

中医治疗水疝的方法

中医治疗水疝的方法鞘膜内积聚的液体超过正常量而形成囊肿者,称为睾丸鞘膜积液。

睾丸鞘膜积液发生在睾丸部正常鞘膜囊中,临床最为多见,儿童时期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多见于婴幼儿期,常是单侧性的,但也可呈双侧性。

睾丸鞘膜积液,中医学称为“水疝”。

临床表现为阴囊的一侧或两侧肿大如水晶、不红不热、下控睾丸、上引小腹、瘙痒流水或寒湿之邪、久郁化热,亦可见阴囊红肿、小便短赤等证。

多因厥阴肝经之脉不得疏利,复受寒湿或湿热郁结所致。

睾丸鞘膜积液的中医治疗:1、肉桂6克,煅龙骨、五倍子、枯矾各15克。

用法:先将上药捣碎,加清水约700毫升煎煮沸30分钟,将药液倒入碗内,待温与皮肤温度相近时,把阴囊全部放入药液内浸洗30分钟。

每日浸洗2次,2日1剂,连用8剂。

功效:温经、收湿、消肿。

适用于睾丸鞘膜积液。

2、金银花、蝉蜕各30克,紫苏叶15克。

用法:上药加清水,煎2次,去渣,两汁混合倒入碗内,待温先浸后洗阴囊,每次浸泡30分钟。

每日1剂,浸洗2-3次。

功效:祛风、清热、消肿。

适用于小儿鞘膜积液。

3、倍子、枯矾各10--15克。

用法:上药共研粗末,加清水300-400毫升煎熬,去渣取液,倒入碗内,待微温时,把阴囊全部浸泡在药液中,每次浸泡20-30分钟。

每日1剂,浸泡2-3次。

下次用时将药液加温,用药前先用温开水洗净外阴部。

功效:收敛消肿。

适用于小儿原发性和继发性睾丸鞘膜积液、精索鞘膜积液、交通性鞘膜积液等。

金银花4、肾阳虚亏治则:温阳利水。

主方:金匮肾气丸加减。

加减:腰酸耳鸣,加杜仲10克、磁石30克(先煎);阴囊发冷,加巴戟天10克、葫芦巴10克;精神萎软,加黄芪10克、党参10克。

主方分析:本方为温补肾阳的要方。

方中桂枝、附子温肾助阳,熟地、山茱萸、淮山药滋补肝脾肾之阴,而泽泻、茯苓、丹皮又可化湿泻虚火。

其温阳化气利水的功效,则能消除阴囊内之水肿。

处方举例:附子10克(先煎)桂枝10克熟地黄10克。

山药10克山萸肉IO克泽泻10克茯苓10克巴戟天10克。

四物汤外用治疗水疝临床应用

四物汤外用治疗水疝临床应用

四物汤外用治疗水疝临床应用四物汤外用治疗水疝临床应用四物汤外用治疗水疝临床应用【1】【关键词】水疝;睾丸鞘膜积液;精索鞘膜积液;四物汤水疝,相当于西医的睾丸鞘膜积液或精索鞘膜积液,是睾丸或精索鞘膜积液引起阴囊或精索部囊性肿物的一种疾病,特点是阴囊无痛无热、皮色正常、内有囊性感的卵圆形肿物。

《外科正宗》云:“……又有一种水疝,皮色光亮,无红无热,肿痛有时,内有聚水,宜用针从便处引去水气则安。

”水疝可分为先天性水疝与继发性水疝两种,前者多见于婴儿,后者多见于成人。

西医治疗采用穿刺抽取积液并注入硬化剂或手术治疗,患者痛苦较大。

我们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采用中医辨证治疗该病多例,疗效显著,而且患者容易接受,现报道如下。

1 典型病例病例1:王某,男,出生15 d,右侧阴囊肿大,皮肤光亮,无热、肿痛等子痈表现,透光试验阳性。

婴儿发育正常,外敷治疗为最佳选择。

给予四物汤治疗,药物组成:当归、白芍、川芎、生地各15 g,加水500 mL,文火煎30 min取汁,将2次的煎液混合,以药液浸湿纱布热敷局部20 min左右,日1次。

3 d后右肾囊如常,至上学前未发作。

病例2:张某,男,35岁。

无明显诱因,右侧肾囊肿如桔子大,隐隐作痛,影响工作、生活。

无外伤瘀斑、子痈,排除内脏脱垂,透光试验阳性。

西医外科诊断为睾丸鞘膜积液,建议手术治疗。

患者选择保守治疗,中西药内服外用均效差。

十余日后诊见,饮食二便如常,精神尚可,舌质暗红,苔薄白,脉弦。

辨证为肝郁气滞,痰凝瘀阻脉络,水液停留肾囊。

治宜疏肝、化瘀、消痰导滞,采用四物汤加减治疗,药物组成:川芎、白芍、当归、生地黄各30 g,柴胡60 g,茯苓60 g,加水1 000 mL,文火煎20 min,两煎混合,坐浴20 min左右,日1次,3 d见效。

效不更方, 1 w后痊愈。

2 体会水疝之名最早见于金·张从正的《儒门事亲》:“疝本肝经,宜通勿塞。

水疝,其状肾囊肿痛,阴汗时出,或囊肿而状如水晶,或囊痒而燥出黄水,或少腹中按之作水声。

鞘膜积液的中医治疗方法

鞘膜积液的中医治疗方法

鞘膜积液的中医治疗方法鞘膜积液是当睾丸鞘膜囊内积聚的液体超过正常量而形成囊肿者,或鞘膜闭合仅有积液时称为鞘膜积液,其主要临床症状为单侧阴囊内肿块逐渐增大,不红不热,无痛感,皮肤光滑,肿块较大者,则有阴囊下坠感,过大时甚至影响行走,并使阴茎陷入皮肤之内,以致排尿及性交发生困难,本病相当于中医学‘水疝”等范围,多则儿童、青少年患者,发于婴幼儿者多因先天禀赋薄弱,发于成年人者或因肝经湿热留恋不解、下注阴囊而成,或由脾肾阳虚、气化不利、水湿内停而发;亦有因外伤血淤阻络,水液不行,停积为患。

【治疗方法】(1)艾灸疗法取艾条灸三阴交穴,每次20分钟。

每日1次,7日为1个疗程(2)敷贴疗法母丁香40克,研成极细粉。

将患儿肚脐及其周围洗净擦干,在脐眼神阙穴放入药粉2克高出皮肤2毫米,以纱布固定。

隔2日换药1次,20日为1个疗程。

(3)加味四苓汤【组成】猪苓、茯苓、泽泻各10克.肉桂5克,荔枝核15克,橘核、川楝子,吴萸、茴香各5克,草薢15克,海藻10克。

【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疏肝理气,温阳利水。

【用途】适用于睾丸鞘膜积液,属寒滞肝脉,肝郁乘脾,脾失健运,水湿下注阴囊而成者。

【用法】口服,每日l剂。

(3)萹蓄薏苡仁煎【组成】萹蓄草、生薏苡仁各30克。

【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清热利湿.行水消肿。

【用途】适用于睾丸鞘膜积液,属脾虚湿热型。

症见阴囊肿胀,甚者囊大如斗,皮色光亮,触之不痛或稍有疼痛,舌质正常、苔微黄腻,脉滑数。

实验室检查:透光试验阳性。

【用法】口服,每日l剂。

(4)加味苓桂术甘汤【组成】茯苓12克,桂枝、白术各9克,甘草6克,桃仁、红花、昆布、海藻、荔枝核、川楝子各10克o【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温化蠲饮,活血通络。

【用途】适用于睾丸鞘胺积液,属阳虚寒湿内停型.症见阴囊肿大,形寒肢冷,舌苔白滑,脉弦滑。

透光试验阳性。

【用法】口服,每口1剂。

(5)金钮头场【组成】金钮头、赤小豆、土茯苓25克,荔枝核8克。

五苓散加减治小儿水疝

五苓散加减治小儿水疝

五苓散加减治小儿水疝1970年的夏天,晌午时分,日头正是毒辣的时候,低矮的门诊室里里外外都是热的。

大热的天儿,看病的人没有几个。

我倚靠着椅子背,一边扇着一把破蒲扇,一边随意地翻看着前几天的旧报纸。

偶然间一抬头,只见诊室外马路上,一位中年农民光着膀子,脖子上搭着一块擦脸布,两手在怀里托着一个光溜溜的小孩急匆匆地向门诊走来。

我忙放下手里的东西,迎了出去。

来的人是附近村子的李某,他怀中的小孩有五六岁的样子,精神挺好,和他嘀嘀咕咕说着话。

我认识李某,便主动地打了个招呼说:“孩子这么大了,不好抱,你怎么不背着?”李某看着我,一边倒出手来拽着擦脸布,抹了一把脸上的汗,一边气喘吁吁地说,“不行,他长这个病没法背,走道也不方便”。

他正说着,一只手托着孩子屁股,然后腰一挺,肚子一腆,就把孩子摆在了我的面前。

“李大夫,你看!”李某说着,把小孩的双腿轻轻向外一掰。

我一看,噢,原来小男孩那略微悬垂的阴囊像一个晶亮的“水球”。

我第一印象这是“水疝”,西医叫鞘膜积液。

李某说:“小孩昨天在村东头沂河里澡洗(当地人称洗澡叫澡洗),回家后还没咋的,今晨起来,说'雀蛋子’疼,我和他娘一看,吓了一跳,就赶快来找你看看。

”听完他的诉说,我把眼前旧报纸折了一下,用双层报纸卷成一个高如手掌宽,比手电筒略细一些的纸筒,对着晶亮的小阴囊,再用手电筒从阴囊的后下方向纸筒方向照射,从纸筒里看到均匀的鲜红色半透明的光线,小小的睾丸显出略暗的阴影。

通过这个方法确诊为“睾丸鞘膜积液”,也就是《中医内科学》中水疝。

水疝包括睾丸鞘膜积液,但并不仅指睾丸鞘膜积液。

这个诊断方法是烟台山医院外科主任赵子卓老师教我的,这叫“睾丸透光实验”。

我看了一下小孩的精神状态,问了一下饮食状况,见他舌还润,苔薄白,两脉平和。

我想,小孩子本是稚阳之体,而这个小病号应当是素体阳气有点不足,去沂河游泳,感受了水湿之邪。

这个实体的、看得到的“水”积在阴囊里,想让它消失,只能用气化的方法,把“水”变成“气”,“气”再蒸腾,“上焦如雾”“下焦如渎”“气化则能出焉”。

中药治愈水疝5例

中药治愈水疝5例

中药治愈水疝5例
吕树田
【期刊名称】《河北中医》
【年(卷),期】1988(000)003
【摘要】中医言水疝是现代医学精索鞘膜积液、睾丸鞘膜积液症。

笔者使用五苓散合橘核丸加减治疗水疝5例效果显著,介绍如下临床资料最大年龄34岁,最小年龄5岁。

右侧水疝3例。

左侧水疝2例。

水疝中:精索鞘膜积液3例。

睾丸鞘膜积液2例。

水疝囊肿最大6×4厘米,最小5×3厘米。

【总页数】1页(P7)
【作者】吕树田
【作者单位】邯郸市峰峰矿区建筑工程公司卫生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77.572.3
【相关文献】
1.埋线法合愈疝膏外贴治疗小儿水疝100例 [J], 王乾国;段菊仙
2.外治法治疗小儿疝气(水疝、狐疝)155例临床疗效观察 [J], 王静安
3.中药治愈小脑扁桃体疝1例 [J], 张会川;李风秀;
4.当归四逆汤加味治愈小儿水疝2例 [J],
5.愈疝汤并温润中药囊三角形疝托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62例临床观察 [J], 何泽民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轩轩水蛋治疗记录(鞘膜积液)

轩轩水蛋治疗记录(鞘膜积液)

轩轩水蛋治疗记录(鞘膜积液)两个多月前,我曾经纠结的不行,因为医生说轩轩要开刀,交通性睾丸鞘膜积液。

现在在这里发帖,是想给有同样病症宝宝的父母提个醒,千万不要开刀,保守治疗能好,能让宝宝免挨一刀。

回想起来,应该是差不多9个月的时候,轩轩感冒咳嗽,去医院雾化了一个星期,每天上午哭半个多小时,下午哭半个多小时,平时一不顺心还哭,硬生生的把鞘膜积液给哭出来了,但是那时没经验,没什么在意,到了15个月的时候,积液变得很大,把右侧阴囊撑得皮很透明,里面的青筋都能看的一清二楚。

去儿保看了三个医生,包括普通、专家、名医,都说开刀吧,于是就预约了,后来又托了熟人,让我们再等等,2岁之内有自愈的可能。

但眼看着到23个月了,水蛋还是很大,看上去有个小鸡蛋那么大,不见好转,我们都怕影响到他的发育,我纠结了很久之后决定去开刀,又去儿保预约好了手术,但就在手术前两天,轩轩很诡异的感冒了一回,说诡异,大概是头天晚上流鼻涕了,我第二天早上跟医生取消手术预约,结果一取消,他感冒就好了,鼻涕不流了。

因为感冒之后一个月内是不能手术的,我想索性试试中医了,因为这个时候刚好发现了“健康是福群”(群号111217149),群里几百个宝宝不是疝气就是鞘膜积液,有好多宝宝通过妈妈的努力,用保守疗法治好了鞘膜积液,加了这个群之后,天天跟群友交流偏方,也有了很大的信心。

我又在19楼发了帖子,有个妈妈给我回帖,说她家儿子也是这个病,在省中医院看俞景茂,吃了一个半月的中药好的。

于是我们也开始了两个多月的中药历程……刚开始喝中药,轩轩压根不肯,连哄带骗,他也只能咪上一小口,用灌的吧,他呛的直流眼泪,又狂哭不止,后来看见勺子过来就紧闭嘴巴,掰都掰不开,我看着状况真想放弃,直接去手术算了。

无奈之下,咨询了医生之后,就把中药参合在奶粉里喝,第一次14贴中药,浪费了大概三四贴,两个礼拜之后,略有好转,阴囊的皮没有那么透明了。

可是再接下来的差不多一个月,效果都不明显,一直就那么大,医生开的外敷药用了一周之后就过敏了,小jj这里都是一颗颗的红点点,痒的很,他自己老是要去抓,皮都差点破了,后来就不能用了。

鞘膜积液中医辨证论治是什么

鞘膜积液中医辨证论治是什么

鞘膜积液中医辨证论治是什么
鞘膜积液中医辨证有肾气亏虚、湿热下注(湿邪和热邪侵犯膀胱、阴部、下肢等处)、寒湿凝聚、瘀血阻络等,对应方药有济生肾气丸、大分清饮、水疝汤、五苓散、活血散瘀汤等。

1.肾气亏虚:多见于婴幼儿,患者会出现舌淡苔薄白、脉象细滑的表现,阴囊处的肿物较小,但站立或者哭叫时会增大,肿物光亮如水。

治疗以温补肾脏阳气、促进气体运行、推动水液运行为主,方用济生肾气丸加减治疗,注意儿童减半量。

2.湿热下注:即湿邪和热邪侵犯肠道、膀胱、子宫、阴部、下肢等处,患者阴囊处温热潮湿,伴有小便炽热或睾丸肿痛,舌脉呈舌红苔腻,脉数等。

治疗以祛湿和清热为主,可用大分清饮加减治疗。

3.寒湿凝聚:患者自觉阴囊处寒凉且潮湿,伴有面色淡白、短气乏力、腰膝部酸软无力、腹泻等症状,多病程较长、发病缓慢。

治疗以温补阳气、推动气和水湿的运行为主,可用水疝汤、五苓散等。

4.瘀血阻络:患者常有睾丸的外伤或者肿瘤病史,肿块有疼痛,抽取积液观察可见血水,舌象紫暗、舌苔较薄。

治疗以促进血液运行,消除体内瘀血为主,方用活血散瘀汤等。

出现鞘膜积液,建议前往医院明确证型,再遵医嘱用药,切勿擅自用药。

睾丸鞘膜积液中药汤剂内服治疗46例

睾丸鞘膜积液中药汤剂内服治疗46例

B超 检测 无 异 常 发 现 。 4 6例 患 者 最 短 1 疗 程 ,最 多 3疗 睾丸 鞘 膜 积液 ,中药 内服 治 疗从 过 去 到今 天 国内外 鲜 有 报 常 , 道, 所 以治 疗 上缺 少 别人 的 经验 可 以借 鉴 。笔 者 近 年 对 4 6例 该 程 1 8 天 全部 治 愈 。
但 大 至可分 原发性 和 继 发性 两种 [ 1 1 。原发 性 多 为 4 6 例 中 患者 中年龄 最 小 1 7岁 ,最大 7 9岁 。阴囊 轻 度 肿 大 均 可 引起 发病 。
1 8 例, 中度 肿 大 2 1 例, 重度 肿 大 7例 。
2 诊 断标 准
1 ) 症状体征 : 病 员无 任 何 病 因 下 自己发 现 一 侧 或 双 侧 阴 囊 还 没搞 清楚 。 继 发性 多炎 症 、 外伤、 肿瘤 、 寄 生 虫引 起 。 然 而 祖 国 医学 对本 病 早 有论 述 , 在 《 难 经 二 十 四难 》 中 “ 足 厥 阴气 绝, 即 筋 无痛性肿大 , 肿大 部 位无 颜 色改 变 , 部分 患 者 有 阴囊 坠胀 及 活 动 不适 或 排尿 不 畅 。其 中 , 阴 囊肿 大程 度划 分 : 阴囊 外 观 双侧 轻 度 缩 引 卵 ……厥 阴者 , 肝 脉也 嘲 。 … …肝者 , 筋 之 合也 。 筋者 , 聚于 阴
不 对 称 或外 观 双 侧均 轻 微肿 胀者 为 轻度 肿 大 ;阴 囊单 侧 或 双 侧 器 ” 就揭 示 阴囊 为 足厥 阴肝 筋 所属 , 所 产 生 的疾 病在 肝 经 。《 黄
明显 肿 大并 有 轻 微 下坠 感为 中度 肿 大 ;阴囊 坠胀 感 明 显且 活 动 帝 内经 ・ 灵枢 ・ 经脉篇》 中: “ 肝 足厥 阴之 脉 , …… 循 阴股 人 毛 中 , 时 阴囊 不适 并 有 排 尿明 显不 通 畅感 为重 度 肿 大 。2 ) 超声 影 像 学 过 阴器 …… 是 肝 主所 生 病 者 , 胸 满 呕逆 飧 泄 , 狐疝 遗 溺 闭 隆 。 确诊 睾 丸鞘 膜 积 液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医学认为,前列腺出现炎症时,腺管炎性阻塞,随着病程的延长,逐渐出现纤维化,前列腺被膜平滑肌收缩乏力,盆底肌群功能紊乱,从而出现一系列相关症候群。

在治疗时就应改善前列腺局部的血液循环,疏通由于炎症破坏所造成的腺管阻塞,以利于前列腺液的排出。

虽然致炎物质是由致病微生物造成的,但疏通腺管、引流腺液远比抗菌消炎重要。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2],活血化瘀药具有良好的扩张血管、改善循环、抗缺氧、抗凝、抗纤维化作用,能改善前列腺的微循环,解除炎性病灶梗阻,促进炎性分泌物的排泄和增生灶的转化。

综上所述,应用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血瘀型慢性前列腺炎,切中祖国医学关于本病的发病机理,符合现代医学药理研究的结果,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2]陈可冀,等.实用血瘀证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450
(收稿日期2004-06-20)
水疝汤治疗睾丸鞘膜积液70例
周和平
成都市中医医院(成都610017)
提要:目的:寻找睾丸鞘膜积液中医药治疗有效途径。

方法:对睾丸鞘膜积液70例采用水疝汤治疗。

结果:水疝汤治疗总效率92%。

结论:提示本方能健脾补肾,疏肝散寒利水;中医药治疗睾丸鞘膜积液有明显优势。

关键词:睾丸鞘膜积液中医药治疗水疝汤
睾丸鞘膜积液是生殖系统疾病之一,中医称为/水疝0,是睾丸鞘膜囊内液体积聚过多而形成的囊性病变,为小儿临床常见病,西医主张手术治疗,大多数患者因不耐手术之苦而转中医治疗。

近年来,笔者采用自拟水疝汤治疗本病7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门诊病人。

70例患者中,3~5岁21例, 6~10岁39例,11~15岁10例。

其中最大15岁,最小3岁,病程3天~4月。

全部病例均符合5最新国内外疾病诊疗标准6中有关水疝诊断标准:(1)多为单侧阴囊肿块,逐渐增大,伴阴囊下坠感;(2)阴囊肿大如卵,表面光滑有波动感,与阴囊皮肤不粘连,睾丸、附睾不易摸到。

2治疗方法
水疝汤组成:党参、黄芪各20g,山茱萸、泽泻、巴戟天、茯苓各10g,青皮、柴胡、小茴、苏梗、吴茱萸各6g,白术、淮山、车前仁各15g,甘草3g。

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分服。

3治疗结果
311疗效标准治愈:症状及体征全部消失;有效:症状及体征有所改善;无效:症状及体征未见改善。

312治疗结果本组70例中,治愈44例,占6219%;有效21例,占30%;无效5例,占711%。

总有效率为9219%。

本组用药最少者10剂,最多者30剂。

4典型病例
陈@@,男,10岁。

1995年3月15日因左侧阴囊逐渐肿大1月就诊。

患儿阴囊有下坠感,肿物大小不随体位变化,伴形体瘦小,面色无华,头发稀疏,纳食不佳。

查体:左侧阴囊内可触及4cm@3cm大小圆形肿物,质软,光滑,无压痛,囊性感明显,睾丸及附睾均未触及,透光试验阳性。

B超示局部有液性暗区。

经某医院诊断为睾丸鞘膜积液。

中医辨证为水疝,给服水疝汤10剂后,患儿左侧阴囊肿块消失,两侧阴囊已对称,大小软硬正常,透光试验阴性,复查B超正常。

随访一年未见复发。

5讨论
睾丸鞘膜积液属中医/水疝0范畴,本病病变在阴囊,为肝经所系。

小儿脏腑娇嫩,脾虚健运失司,水湿内生,流注阴囊;小儿肾气未充,气化不利,水湿内停,流蓄囊中;小儿肝木未旺,肝之疏泄障碍,气化不利,水湿不化,积聚阴囊;小儿卫外功能未固,易感寒湿之邪,以至寒湿凝滞,聚于阴器而发生/水疝0之症,故立健脾补肾、疏肝散寒、利水之法,用自拟水疝汤治疗。

方中黄芪、党参、白术健脾益气,使津液输布正常;巴戟天、山茱萸、淮山补益肾气,使肾能气化,减少鞘膜间的渗出;苏梗、青皮、柴胡疏肝理气;小茴、吴茱萸入肝经,温经散寒;泽泻、茯苓、车前仁利水消肿;甘草调和诸药。

因本方具有健脾补肾、疏肝散寒、利水之功,故对治疗/水疝0有效。

(收稿日期2004-06-11)
四川中医2004年第22卷第10期46Jour nal of Sichuan of T radit ional Chinese M edicine Vol122,No110,20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