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几所高校物流实验室建设比较研究
高职院校开放型与封闭型物流实验室建设比较分析

中 国 管 理 信 息 化
ChiaM a a e n f r to ia in n n g me t n o mai nz t I o
M a 201 y, 0 Vo . 3. 11 No. 9
第 1 卷第 9期 3
高职院校开放型与封闭型物流实验室建设 比较分析
生不能完成 自己的工作任务 , 整个 实验将 无法完成。系 统型物流设备 实验室 . 通常是参照 真实的仓储 中心和分 封 闭型 物流 实验 室 仿真数据来 封闭型物流实验 室是 指 由学校 自行 设计 、 建设 、 维 拣中心等物流部 门进行微缩设计 和建设 的 . 源于物流企业 和流通企业 内部 的真实数据 . 以整个 实 所 护和管理的 . 主要用于辅助物流理论 教学和进行物流操 验具有较高的仿 真度 。 使用系统型物流设备实验室进行 作模拟的实验室 实验 . 学生不光可 以学会物流设备 的使用 方法及相关 的 ( )封 闭 型 物 流 实验 室 的 主 要 类 型 一 还可 以清楚地认识到各个工作 岗位在整个作 封 闭型物流 实验 室按 照软硬件 培训 项 目的不 同 . 物流操作 . 业 系统 中扮演 的角色 ,学会整个作业 系统 的运作 流程 , 主要分为两大类 : 物流信息实验室和物流设备实验室 。 树 () 1 物流信 息实验 室主要是 模拟 物流管 理软件操 明确物 流信息在作业系统 中的流转途径和重要作用 . 立 团队协作意识 作的实验室 , 如第 三方物流业务操 作模拟 软件 、 国际贸 室” 两类 。
杨 光 . 郭 建
( 都航 空 职业技 术 学院 , 成 成都 6 0 2 ) 1 0 1
[ 摘 要 ]本文通过对“ 封闭型’ 开放型” ’ 和“ 物流实验 室进行对 比分析 , 出两种 实验 室的特点 , 它们在培养学生 总结 以及
我国高校物流实验室建设的模式研究

我国高校物流实验室建设的模式研究【摘要】随着网络时代和科技的飞速发展,近些年来物流在我国也取得了质的飞跃。
大量的企业型人才随之转型于物流方向,一时间造成了物流人才的紧缺。
面对这种情况,国内各大高校开始着力增设物流专业,并为之投入大量的物流教研设备和科教人员。
而由于是新兴的专业,此类高校专业多少存在着教学设备薄弱,科教人员等师资力量不足,应届物流毕业生实践能力差强人意等状况。
针对此类情况,本文基于对高校物流实验室建设模式的理解,继而展开对我国高校物流实验室建设的模式现状中的不足,最后总结出构建我国高校物流实验室模式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物流实验室模式对策【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003-01前言:总体看来,就高校创建物流专业可知,物流专业是一科对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要求极高的专业。
国内诸多高校面向各大物流供应链、仓储类、工程工业领域等专业区域,逐渐创建现代物流实验室。
继而,创建高校物流实验室模式是此类高校必不可少的教学设施的前提,以agv主动引导车辆、全自动立体仓储系统、工业全自动化机器人等为主要实验设备的增设,模拟真实工业和物流环节,展开一个可操作的实践性实验平台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
一、我国高校建设物流实验室模式的原则物流专业作为计算机、工程业、金融业、管理学等多方位专业方向总和的综合型科目,最终的目的是塑造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交叉性高层次人才,因此对学生的动手技术含量,实践业务操纵能力要求极高。
我国各大高校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模式有多种,其中包括:书本讲授、学生自主学习、科学实验、实际演练、实习指导等。
就物流专业而言,教师主要采用的便是实验指导的方式,通过一定的科学实验的模式,从而让学生能够在动手实践的方式下学习和验证物流知识。
由此可以得知,建设物流实验室模式的好坏与高校人才质量的培养有着直接的关系。
故此,国家和各省级教育类主管部门对建设高校物流实验室的大力支持也是高校物流实验室创建的一大前提条件。
基于物联网的高校智能物流实验室建设研究

p u t f o r wa r d n e w d e ma n d s o n t h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o f l o g i s t i c s l a b o r a t o r y . Tr a d i t i o n a l l o g i s t i c s l a b o r a t o r y c a n n o t
l o g i s t i c s b a s e d o n I n t e r n e t o f t h i n g s
L i n Qi u p i n g ’
( 1 .S c h o o l o f B u s i n e s s Ad mi n i s t r a t i o n,Xi n j i a n g Un i v e r s i t y o f E c o n o mi c s a n d F i n a n c e ,Ur u mq i 8 3 0 0 1 2 ,Ch i n a ;
2023全国物流工程专业大学排行榜

2023全国物流工程专业高校排行榜最新2023全国物流工程专业高校排行榜2023全国(研究型)物流工程专业高校排行榜前三名:武汉理工高校、北京交通高校、天津高校。
下面我为大家带来2023全国物流工程专业高校排行榜,欢迎大家参考阅读,期望能够挂念到大家!2023全国(研究型)物流工程专业最好的高校排名2023中国高校物流工程专业排名(研究型)全国排名学校名称专业名称专业档次1武汉理工高校物流工程A++1北京交通高校物流工程A++1天津高校物流工程A++4西南交通高校物流工程A4吉林高校物流工程A6重庆高校物流工程A6上海海事高校物流工程A6大连海事高校物流工程A6北京物资学院物流工程A6昆明理工高校物流工程A6中南高校物流工程A6长沙理工高校物流工程A6中南林业科技高校物流工程A6同济高校物流工程A15安徽农业高校物流工程B++15长安高校物流工程B++15大连理工高校物流工程B++15山东高校物流工程B++ 2023全国(应用型)物流工程专业最好的高校排名2023中国高校物流工程专业排名(应用型)全国排名学校名称专业名称专业档次1山东交通学院物流工程A++2厦门华厦学院物流工程A+3天津仁爱学院物流工程A+4武汉工商学院物流工程A4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物流工程A4广州城市理工学院物流工程A4重庆文理学院物流工程A4黑龙江工程学院物流工程A4新疆理工学院物流工程A4安徽科技学院物流工程A4山东农业工程学院物流工程A4桂林航天工业学院物流工程A13陕西科技高校镐京学院物流工程B++13宁波工程学院物流工程B++13大连东软信息学院物流工程B++13徐州工程学院物流工程B++13湖南工学院物流工程B++13上海电机学院物流工程B++13珠海科技学院物流工程B++13闽江学院物流工程B++13西南交通高校期望学院物流工程B++ 物流工程专业主要做什么物流工程研究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与资源优化配置、物流运作过程的方案与把握以及企业物流经营管理。
物流工程专业实验室规划与建设的思考

角理解物流活动 ,以物流信息为主线 ,培养能够熟练 进行控制与协调 ,使得实体流动产生相应 的经济效
使用 物流技术及信息技术等手段解决现代制造企业 益 。该实验 中心期望 包括 生产企 业信息 管理 系 统
和港 口为中心 的物流系统 的规划 、实施与管理 问题 (ERP)、第三方物流信息管理系统 、智能交通监控 系
技术发展方 向传授相关理论知识的同时 ,应更多是 颖和富有趣味性的教学实践手段 ,真正成为集教学 、
强调 的是实际操作 能力 。物流工程实验室建设是物 科研、培训为一体的物流学科建设和科研基地 。
流人 才培养重要 的一环 ,其规划与建设需要投人极
(4)与专业发展方 向相 吻合
大的精力 ,也受到国内物流教育人士的重视 。
术 、自动识别技术 、信息管理的综合应用。同时 ,所构 行业的迅速发展需要 的人才 ,这就是广西大学 物流
建 的实验室教学满足率要高。
工程专业人才发展定位 。
(2)经 济 性原 则
广西大学物流工程专 业设 置在机械工 程学 院 ,
收稿 日期 :2013--03—11 作者简 介 :莫 以为(1966一 ),副教授 ,博士 ,研究方 向为机 电产 品建模与控制和物流规划与控制 。
者有机结合 在一起 ,培养出能够将物流理论与实践
(3)整体全面规划 ,逐步实施原则
相结合的物流人才 ,已经成为从事物流教育 的工作
学校的投入一般是五年规划逐年实施 ,所 以实
者必 须 回答 的 紧迫 问题 。
验室建设的投入上也要细水长流。实验室 的建设要
物 流 工程 专 业 是 实 践 性很 强 的专 业 , 因此 实践 有长期 的目标和近期实施计划 ,要立足通过多年建
国内几所高校物流实验室“建立”比较研究

国内几所高校物流实验室建设比较研究摘要:从大学生物流专业能力角度出发,比较分析国内几所高校的物流实验室建设情况,从实验教学内容、实验室布局、硬件设施及软件资源四个方面进行比较和研究,探讨并总结物流实验室成功建设之道,为国内高校的物流实验室建设提供经验。
关键字:物流实验室;教学内容;硬件设施;软件资源1引言自北京物资学院在2001年首先开设物流专业后,距2008年为止,国内开办物流专业的高校约有109所。
物流专业是具有实践性强,涵盖面广的专业,虽然物流专业从单一的物流专业发展成为物流管理,物流系统工程等多方向专业,丰富并加强了物流理论的传授,但国内的物流教育却始终没有摆脱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弊病。
为加强和提高学生在物流工作中的实际操作能力,为企业输送符合专业领域的人才并满足社会对物流人才的急切需求,国内高校纷纷效仿北京物资学院建立物流实验室,但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收效的实验室并不多。
为寻找物流实验室成功建设之法,特将国内几所高校的实验室进行比较。
2 国内高校的选择国内物流实验室大概分为以物流软件建立模拟实验,以物流软件建立模拟平台和部分硬件设置相配备,以自动化设备建立实验活动三种类型的实验室。
现选取“985”,“211”和普通院校各两所,从实验教学内容,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三个方面来进行比较。
国家重点建设“985工程”高校大多都开办了物流实验室,无论是学生能力培养,还是实验室软硬设施,都是值得其他高校借鉴的。
本文选择清华大学工业工程专业和吉林大学军需科技学院的物流实验室作为比较对象。
普通院校在物流实验室建议方面缺乏经验,但也不乏成功之榜样,西安理工大学与浙江工商大学所建设的物流实验室在国内也值得借鉴的。
“211工程”高校的物流实验室建设水平处于前两者之间,选择位于黄海之滨的中国海洋大学和位于航运中心上海的东华大学作为比较院校,将三类院校进行比较,以寻找国内高校建设物流实验室的成功之道。
3 各大高校物流实验室建设内容3.1 各大高校的物流实验室布局比较每所高校的物流实验室有着自己独特的规划,6大高校的实验室布局如表1所示。
南开大学物流实验室建设经验--陆岚

南开大学物流实验室建设经验南开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刘秉镰陆岚南开大学现代物流中心是南开大学在 1988 年底独立设置的交通经济研究所的基础上,整合经济学院、国际商学院物流领域研究资源,于 1999 年成立的跨学科、跨院系的集教学与科研、咨询与服务于一体的现代物流专业研究机构。
中心研究领域广泛而且具有鲜明的特色,主要侧重于物流产业政策、区域物流规划、物流信息系统、物流系统优化、物流核算体系及绩效评价、物流服务管理和供应连管理等领域。
结合中心学科特色,南开大学将物流实验室定位为集物流教学、科研、产业政策追踪的实验基地。
自2000年南开大学开始建设物流实验室,将物流实验与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对外交流紧密联系在一起,截止2007年底已投入数百万元,分别建成面向本科和面向研究生层次的两个物流实验室(见右图),占地300平方米,拥有普通库、立体库、AGV、电子拣选、RFID、条码、模块式沙盘、无线网络与互联网络、双屏自由切换的中央演示控制等硬件设备,建立了南开物流网和视频资料库、基础数据库,一套全程供应链模拟平台,两套供应链与物流实务软件平台,企业实习基地5个,并自主开发设计了全程组合式供应链与物流实验环境。
目前,南开物流实验室正在成为集科研、实验、学术交流、人才培养于一体的物流学科建设和科研基地,在建设过程有以下经验体会:一、重视实验课程设计南开大学物流实验室将所有实验课程划分为独立实验课和随课实验课两大类,每一实验课明确设计若干实验项目,每一实验项目按照基础型实验、综合型实验、研究创新型实验的分类进行实验设计,三者的比例应达到40%、30%和20%。
1. 基础型实验:在巩固和加深物流相关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掌握实验工具(包括计算机辅助工具等)、物流软件的使用、基本实验方法,培养基本物流实验技能,为以后进行更综合的实验打下基础。
这类实验强调验证基础理论,以培养基本能力为主。
同时在基础实验中,渐进安排设计性和研究性的内容,以开拓思路,提高学生物流分析和设计能力。
高校物流专业实训室建设研究

高校物流专业实训室建设研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在高校设立物流专业已成为一种趋势。
针对这种趋势,高校物流专业实训室建设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对高校物流专业实训室建设进行了研究,探讨了物流专业实训室的建设指标、实际情况、与企业的联系以及建设中所需的支持与管理。
(一) 面积根据国家教育部的规定,物流专业实训室的面积需要达到800平方米以上。
面积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实际操作情况,因此,物流专业实训室的面积要大于800平方米,以保证学生的实践能够充分展开。
(二) 设备物流专业实训室所配备的设备也是影响实践效果的重要因素。
为了满足学生的需求,实训室应当配备各种不同的物流设备,包括货物搬运设备、仓储设备、物流信息化设备等等。
(三) 资源物流专业实训室建设中,对资源的需求也是非常大的。
校方应当尽可能提供足够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物资资源等。
同时,为了提高实践效果,学校还需积极联络企业,将企业的资源引入到实训室中,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践环境。
二、实际情况在实际情况中,物流专业实训室的建设存在许多问题。
一方面,因为高校物流专业的建立相对较晚,许多高校并没有配备较好的物流实训室。
另一方面,由于资金方面的限制,许多高校在物流专业实训室的建设中所投入的资金并不足够。
因此,物流专业实训室建设需要得到更好的支持。
三、与企业的联系物流专业实训室的建设需要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
一方面,企业可以为实训室的建设提供物资和设备等资源,另一方面,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建立与企业的联系,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提升,使他们更好地适应实际工作环境。
四、建设中所需的支持与管理物流专业实训室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得到更好的支持与管理。
一方面,校方需要给予更多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还需要设立更加规范的管理体系,确保实训室的使用效果能够发挥到极致。
同时,还需要建立完善的学生评估体系,以便及时地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几所高校物流实验室建设比较研究摘要:从大学生物流专业能力角度出发,比较分析国内几所高校的物流实验室建设情况,从实验教学内容、实验室布局、硬件设施及软件资源四个方面进行比较和研究,探讨并总结物流实验室成功建设之道,为国内高校的物流实验室建设提供经验。
关键字:物流实验室;教学内容;硬件设施;软件资源1引言自北京物资学院在2001年首先开设物流专业后,距2008年为止,国内开办物流专业的高校约有109所。
物流专业是具有实践性强,涵盖面广的专业,虽然物流专业从单一的物流专业发展成为物流管理,物流系统工程等多方向专业,丰富并加强了物流理论的传授,但国内的物流教育却始终没有摆脱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弊病。
为加强和提高学生在物流工作中的实际操作能力,为企业输送符合专业领域的人才并满足社会对物流人才的急切需求,国内高校纷纷效仿北京物资学院建立物流实验室,但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收效的实验室并不多。
为寻找物流实验室成功建设之法,特将国内几所高校的实验室进行比较。
2 国内高校的选择国内物流实验室大概分为以物流软件建立模拟实验,以物流软件建立模拟平台和部分硬件设置相配备,以自动化设备建立实验活动三种类型的实验室。
现选取“985”,“211”和普通院校各两所,从实验教学内容,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三个方面来进行比较。
国家重点建设“985工程”高校大多都开办了物流实验室,无论是学生能力培养,还是实验室软硬设施,都是值得其他高校借鉴的。
本文选择清华大学工业工程专业和吉林大学军需科技学院的物流实验室作为比较对象。
普通院校在物流实验室建议方面缺乏经验,但也不乏成功之榜样,西安理工大学与浙江工商大学所建设的物流实验室在国内也值得借鉴的。
“211工程”高校的物流实验室建设水平处于前两者之间,选择位于黄海之滨的中国海洋大学和位于航运中心上海的东华大学作为比较院校,将三类院校进行比较,以寻找国内高校建设物流实验室的成功之道。
3 各大高校物流实验室建设内容3.1 各大高校的物流实验室布局比较每所高校的物流实验室有着自己独特的规划,6大高校的实验室布局如表1所示。
由上表比较可以看出,各大高校都将实验室进行了详细的划分,唯有中国海洋大学物流实验室布局单一。
在另外5所高校中,清华大学、东华大学、西安理工大学与浙江工商大学是按实验教学内容而设置实验室而布局,而吉林大学则是按教学功能而规划实验室布局。
以此可以分析得出结论,中国海洋大学在物流实验室布局规划方面是6所高校里面最不完善的,吉林大学与另4所高校虽然划分原则不同,但是在设置上有着自己的特色。
3.2各大高校实验教学内容比较不同高校的实验室的设置因专业所属系别不同,教学重点不同而有着各自的特色。
6大高校的教学内容如表2所示。
际经济与贸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教学重点侧重于国际物流的掌握与应用。
浙江工商大学物流管理设置于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因此教学着重于物流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培养。
另4所高校的实验教学重点则侧重于企业内部物流和外部物流整体教学。
国内的物流教育一般着眼于企业内部物流和外部商业物流知识与能力的教学培养,清华大学在这方面就是很好的榜样。
清华大学的教学内容看似简单,实则较其他大学详细而丰富。
如物流管理概论课程实验就包括牛鞭效应实验,配送系统规划与管理,多级库存管理和物流网络博弈四项教学实验。
当中既考查了对物流相关课程的掌握情况,也培养了学生对运筹学、运营管理、博弈等知识的综合运用。
4 各大高校的硬件设施比较物流实验室的硬件设施一般用于培养和锻炼大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同时巩固大学生的物流知识。
各个高校对物流专业的投入、重视程度各不相同,因此投入的精力与资金也会有所区别。
6所高校的硬件设施比较如表3所示。
一项国际物流园区沙盘,局限于国际物流的教学,并没有加强培养学生在企业内部物流如何运转,外部供应链等商业物流运转实验教学。
不过若从中国海洋大学的培养方向为国际物流的角度来看,由于国际物流的硬件设备在提供方面比较困难,采用沙盘教学解决了该项困难,使学生可能更直观的了解国际物流运作。
清华大学等其他高校的硬件设施主要包括企业内部物流实验与外部商业物流实验所需设施,有着过硬的、全面的设备。
无论是物流基础设施,计算机设备还是科研设施,都能很好的支持物流实验的进行。
但是仔细观察这5所大学中,西安理工大学的硬件设施与其他4所高校存在差别。
5所大学的硬件设施中皆设有立体仓库设施,运输系统设施,拣货系统设施,计算机设备和多媒体设备等硬件设施。
但是西安理工大学物流实验室的硬件资源是用于完成工程生产实验、仓储物流实验、物流运输等物流相关实验,主要培养学生对工程生产技术、立体仓库系统、物料运输知识的掌握,并提高实际操作和分析问题能力。
可以明显看出,西安理工大学比其他4所高校多设置了与机械制造相关的设施,这也是基于其教育方向以面向工业工程、自动化专业和机械设计制造学生为主的原因。
由此可以总结出,成功的物流实验室的硬件设施应根据其物流专业培养特点而配以相应的、齐全的设备。
总的来说,自动化立体仓库、包括电子标签等设备的拣货系统、运输系统、以及相应的计算机、多媒体设备,这些硬件设备都是物流实验室的必备设施。
5各大高校的软件资源比较物流实验室的软件资源则是主要通过模拟整个物流系统的运作,培养大学生分析和解决物流问题的能力。
相应的,6所高校与之相配应的软件设施也所不同,各大高校的软件资源如表4所示。
表4中前5大高校在物流实验中提供了很大的软件支持,做到了软硬件并重。
清华大学、吉林大学和东华大学的软件资源涵盖了仓储物流、运输物流、供应链物流、生产物流等相关物流领域,而浙江工商大学所提供的软件资源相对薄弱些,仅仅只有仿真软件,用来监控和管理物流模拟实验,但这也是针对其着重培养大学生信息管理和开发能力而规划的。
虽然中国海洋大学在硬件设施方面不足,不过在软件资源方面弥补了这一缺陷。
其在国内物流教学软件这一模块里配有第三方物流管理、配送管理、仓储管理、供应链管理四种软件,配合了学生的企业物流和外部物流知识的培养。
不仅如此,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教学软件培养了学生的港口贸易知识以及物流领域的金融业务知识。
应该说中国海洋大学的物流专业的培养也包含了企业内部物流和外部物流知识的两个内容,但是更着重于对国际物流领域的运作及贸易知识的培养。
东华大学拥有的软件资源与中国海洋大学存在相似之处,都提供与国际贸易相关的软件,但也设有用于完成仓储物流实验、供应链实验、物料运输实验和生产物流实验等相关软件。
西安理工大学所提供的软件资源主要完成ERP、生产计划与运作、供应链管理和客户管理相关实验。
清华大学物流实验室中的软件资源之一制造执行系统与西安理工大学硬件设施中的硬件设备相对应,前者的物流工程与管理专业隶属于工业工程系,因此两者之前因院系相同,故在实验室设施方面也存在着相似之处。
因此,成功的物流实验室所拥有软件资源不仅应根据其物流专业培养特点规划,并且应当弥补硬件设施的不足,以保证物流实验室的教学作用顺利有效的得以执行。
一般说来,必要的软件资源包括物流仿真软件、ERP软件、仓储系统软件、供应链软件和物料运输软件。
6高校物流实验室建设经验总结综合各大高校在教学内容、实验室布局、硬件设施和软件资源四方面的比较可以看出,每所高校物流实验室的规划有着自己的特色,它们都着重于培养学生在物流领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积极响应国家对大学生这四项能力培养的政策。
通过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而提高其对物流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通过分析和解决实验中所遇到的问题而培养大学生的独立科研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结以上高校物流实验室的经验,可以得到建设成功的物流实验室,必须遵守如下要点:1)明确的教学实验内容。
根据物流专业所属院系的特点,确定物流教学方向,制定实验教学重点。
实验重点的确定需要围绕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四点来进行,其比重可根据各自的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2)详细的实验室布局实验室的布局应做到井井有条,不能混乱不堪。
一般来说,按实验内容进行布局划分有利于实验的顺利进行,也有利于发现实验室与教学内容不协调之处,或纰漏之处,以及时进行调整。
3)硬件设备与软件资源的配合硬件设施与软件资源必须做到紧密配合,这样无论其中哪一方存在缺陷,另一方只要与其相配合,也能构成完善的硬软件组合。
如中国海洋大学,虽然它的硬件设施在6所高校中处于最劣势,但是其丰富的软件资源弥补了这一问题。
当然中国海洋大学的硬件设施单一问题也是取决其所面临的实际资源和教学重点。
参考文献[1]杨世强,原大宁,李德信,杨静,王雯,谢敬,傅卫平.现代物流实验工程体系的研究和建设[J].工业工程.2008(1):118-121[2]赵飞,潘鸿,韩春田,董绍捷.现代物流实验室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1):149-154[3]潘鸿,董绍捷.物流实验室建设与功能分析[J].实验室科学.2008(4):114-116学习是成就事业的基石[4]王晓锋.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一体化模式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8):83-85[5]孙福东.港口物流实验教学模式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1):131-136[6]孙福东,李洪武.国际物流实验教学模式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10):136-138[7]杨世强,原大宁,李德信,杨静,王雯,谢敬,傅卫平.现代物流实验工程体系的研究和建设[J].工业工程.2008(1):129-133[8]陈达强,刘南.高校物流实验室建设与教学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4):147-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