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郑东新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

郑州大郑东新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
郑州大郑东新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

大郑东新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

郑州东部地区是大郑州都市圈的核心区和重要拓展区,在推进郑汴一体化中,它是重要腹地和支撑点,在打造中原城市群龙头城市郑州、促进河南走在中部崛起的前列中,它有条件成为领头羊。未来15年,郑州东部地区面临着难得历史发展机遇,具备了实现一体化和整体崛起的基础。为了推动郑州东部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根据《中原城市群总体发展规划纲要》、《郑州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和郑州市“十一五”规划建议精神,特制定本规划。通过本规划的实施,突破行政区划的制约,优化资源配置,推动郑州东部各区、县形成协调发展机制,促进区域内多元化、全方位经济合作,最终实现郑州东部经济一体化和整体崛起的目标。

附:郑州东部地区地理区位图一、现实基础

郑州东部地区(以下简称“东区”),包括郑东新区(含郑州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郑州加州工业城、郑州新郑港区和金水区、管城区、中牟县。2004年,全域土地面积1806.41平方公里,总人口206.5万人,实现生产总值123.16亿元,分别占郑州市的24.26%、29.16%、8.96%。东部经济一体化、推进东部整体崛起,是建设大郑州的重大战略举措,从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看,郑州东区正面临着经济起飞前的历史机遇,具备了加速发展的良

好基础。

(一)机遇和优势

东区经济发展面临着许多机遇,而且这一区域经济实力雄厚,区位交通优越,比较优势明显。

1、发展机遇。未来15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建设和谐社会、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已成为时代主题,东区发展将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国家促进中部崛起,河南实施中原崛起,作为省会郑州的核心区和重要拓展区,东区将比其他地区更早、更多地获得政策倾斜和要素配置。“十一五”期间,河南省重点发展以郑州为龙头的中原城市群,东区作为郑州市发展重点和郑汴洛城市工业走廊重要支撑节点,将成为开发建设的重要区域。郑汴一体化的推进,使东区获得新的发展契机,尤其中牟作为郑汴一体化的重要支撑,将承担郑州中心城区的部分功能。随着国内外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东区作为河南省新兴产业的聚集区,将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投资热点。

2、区位优势。东区区位优势明显,地处全国重要的交通、通讯枢纽郑州市东部,是承东启西、联南贯北的全国区域性中心,具有发展交通运输、商贸流通、金融等服务业的优势,也为积聚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发展工业提供了良好条件。东区拥有一类航空港、二类公路口岸各一座,京港澳、连霍高速公路在域内交汇,具有向东对接开封、辐射豫东地区,西进组成郑汴洛城市工业走廊,北上与新乡、焦作竞合发展,南连京广铁

路和京港澳高速公路沿线经济增长带的重要地位,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地处郑州、开封中间地带,随着郑汴一体化的实施,东区将成为郑汴一体化的核心区。

3、比较优势。东区构筑起了以郑州为圆心400公里内为数不多、地域最广的新的经济带骨架。该带自北向南绵延40余公里,沿京港澳高速公路两侧展开,包括郑东新区(含郑州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郑州加州工业城、郑州新郑港区和中牟县的六个工业园。金水区既是省委、省政府所在地,又有良好的工业和商贸业基础,金融业发达。管城区是传统中心城区,工业实力良好,商贸流通业发达。郑东新区将成为大郑州都市圈的现代化标志性新区和经济、文化中心。中牟县拥有相对稀缺的工业资源,成为东区进一步发展所具有的独特优势,为大郑州都市圈发展提供了拓展空间。这一区域拥有河南省最密集的人才资源,区内高等院校和职业学校密布,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才密度排全省第一。作为河南省金融中心和商务中心,拥有河南唯一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全省最能集聚资金等生产要素进行大规模开发建设的地区之一,拥有难得的政策资源和发展环境。

(二)制约因素

在未来发展中,东区也面临着东部领先、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以及其他城市和地区快速发展带来的竞争压力。

来自内部的挑战:本地区各板块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各异,地区间发展严重不平衡,现有差距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这已成为今

后郑州东部地区相互融合、协调发展的障碍,今后本地区各板块的产业发展方向、城市发展定位和相互之间关系都需要根据新的情况进行调整。

存在的制约因素:一是地区核心竞争力和集聚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支柱产业优势不突出,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小,亟待打造一批在全国乃至世界市场上有影响力的大企业、大集团。三是城区规模不够大,城镇化率不高,城市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城市功能亟待完善和提高。四是经济发展的外向度较低,出口创汇能力弱,利用和吸引外资水平不高。五是现有行政区划束缚了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六是域内二元结构矛盾仍较突出,中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已成为地区协调发展与建设和谐东区的重点和难点。

(三)相互融合、协调发展的必然趋势

1、郑州东部各区县属于同一城市的不同功能区。中牟县属于远郊区,是现代农业示范区、现代制造业基地和郑汴一体化的腹地。郑东新区(包括郑州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郑州加州工业城为新兴城区和城市开发区,是郑州东部地区的核心地区,是高新技术产业与先进制造业基地、中央商务区和高档住宅区,未来将成为郑州市的经济、文化中心。管城区和金水区为传统城区,是居住、商贸、文化和都市工业区。区域功能的不同和互补,地缘相接、各有所长的特点,决定了本地区相互融合、协调发展是必然趋势。

2、统一规划、协调发展将促进郑州东部地区经济和社会更快

更好发展。首先,将促进本地区不同板块之间人员、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其次,将有利于本地区不同板块功能定位的差异化细分和重新整合,有利于本地区基础设施和城市建设的衔接与优化。第三,将促进本地区的薄弱环节中牟县的崛起。第四,将加速郑州东部各县区的相互融合和一体化发展,最终实现郑州东部整体崛起的目标。

3、郑州东部一体化,将促进东区成为大郑州都市圈乃至中原城市群新的经济增长极。郑州东部各县区统一规划、协调发展、加速融合,将形成一体化的郑州东部经济区,实现郑州东部崛起的目标。在这一地区将形成一座规模庞大、功能完善、分区明确、经济发达、社会和谐的现代化新城,成为未来郑州市的经济中心、科教文化中心、高新技术产业与先进制造业基地和中央商务区,在中原城市群的中心——大郑州都市圈发挥核心带动作用。

附加资料:郑州东部地区区情

郑州东部地区包括中牟县、郑东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郑州新郑港区和管城区、金水区,总面积1806.41平方公里,总人口206.5万人,分别占郑州市的24.26%和29.16%。2004年域内生产总值123.16亿元,占郑州市全市生产总值的8.96%。

郑州东部各县区经济社会发展差异较大,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从总体上看,本区域由东往西依次经历了从传统农区、郑州新区到郑州中心城区的地理过渡,域内中牟县为豫东平原传统

农区,郑东新区(包括郑州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郑州新郑港区、郑州加州工业城是新兴的城区和城市开发区,管城区和金水区为郑州市传统中心城区。地理位置和区域定位的不同决定了各县区的经济总量、产业结构、社会发展、城市建设的现状和所处历史阶段的不同。

1、中牟县是郑州市境内的传统农业县。该县位于郑州市的最东端,目前在郑州东部地区内面积最大、人口最多,2004年全县面积1416.6平方公里,人口68.3万人。经过改革开放27年的快速发展,中牟的基本县情已发生了重大变化,已由一个豫东平原传统农业大县转变为工农业并重的全省经济总量前30强县,工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已占据主体地位,形成了汽车制造和农副产品加工两大优势产业。2004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71.1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28.4∶43.0∶28.6,城镇化率为29.9%。由于历史和地理环境的原因,本地区在全省经济社会比较发达的郑州市境内处于发展相对滞后的状况。该县已被规划为郑汴洛城市工业走廊的结点,并面临着郑州东扩的历史机遇。

2、郑东新区(包括郑州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郑州新郑港区和规划中的郑州加州工业城是郑州市新兴城区和经济开发区。郑东新区规划面积150平方公里,规划人口150万人,由中央商务区、龙湖地区、商住物流区、龙子湖高校园区、科技园区和郑州经济开发区组成。目前先期开发的郑东新区起步区,包括中央商务区、龙湖南区和商住物流区,面积33平方公里,2004年末

已累计完成投资118.5亿元。经过两年多的开发建设,郑东新区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和条件,开始进入到发展提高阶段。

郑州经济开发区,成立于1993年,规划面积12.49平方公里,已开发面积10平方公里,全辖及代管面积55平方公里,人口5.6万人。2004年实现生产总值31.1亿元、工业增加值15亿元。目前已形成了郑州出口加工区、河南留学人员创业园、科技创业园等三个政策性园区和汽车工业园、信息产业园两个产业园区为主体的“一区多园”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了电子信息、电力器材、机械装备、印刷包装等支柱产业。

郑州新郑港区设立于1997年,2002年又设立新郑台商投资区,实行“一区两名”联合开发,是位于新郑市境内、依托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建立的开发投资区。全区规划面积16.95平方公里,远期控制面积110平方公里,目前已建成8平方公里。2004年实现生产总值3.66亿元、工业增加值1.85亿元。区域内已形成北部物流园区、中部商贸园区、南部高新工业园区和科技创业中心等“三园一中心”格局,初步形成了食品饮料制造、印刷包装、药品制造和物流业等支柱产业。

郑州加州工业城位于郑州市东南部、郑东新区南端,毗邻国家级郑州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建成区,总规划面积46平方公里。计划分三期开发,其中第一期(起步区)占地5平方公里,投资额约3亿美元。郑州加州工业城的入驻公司主要由美国加州企业组成,包括城市管理服务机构、生物制品公司、纺织制品公司、新

型建材公司、航天航空公司、IT公司、金融保险公司和其他高科技公司,此外还包括中小学校、职业技术学校、公园、体育场、宾馆以及污水处理等城市服务设施,工业用地不低于50%。美方将组成公司负责对加州工业城进行总体设计、规划和运作,中方派驻管理委员会,行使维护社会治安、经济运行秩序、税收等方面的管理职能。

3、管城区和金水区位于郑州东部地区西部,是郑州市传统中心城区。管城回族区位于郑州市东南部,是郑州市唯一的回族区。全区总面积147.61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24.4平方公里,2004

年总人口34.1万人,城镇化率60.7%。2004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15.99亿元,三次产业结构6.1∶56.2∶37.5。管城区经济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工业领域形成了汽车工业、啤酒制造、烟草工业、服装工业等支柱产业。服务业以商贸流通业为主,有年交易额1亿元以上的批发市场18个。农业已初步形成了城郊型都市农业格局。

金水区位于郑州市东北部,是省委、省政府所在地。全区总面积242.2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58平方公里,2004年总人口98.5万人,城镇化率67.4%,是郑州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区。2004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37.17亿元,三次产业结构

6.0∶51.2∶42.8。金水区经济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工业领域已形成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和饮料制造业三大支柱产业。服务业形成了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等传统服务业和房地产业、

信息产业等现代服务业并重的格局。农业已初步形成了以生态农业、创汇农业和观光农业为主的城郊型都市农业体系。

二、奋斗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产业兴区,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强力推进产业升级和布局优化。加快自主创新步伐,积极发展开放型经济,增强地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构造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增长极。着力提升中牟经济实力,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为推进郑汴一体化提供支撑。以人为本,努力建设生态东区、文明东区、和谐东区。

(二)基本原则

1、政府引导,规划先行。政府通过统一规划,打破现有行政区划,优化城市布局,统筹组团功能定位和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生产要素与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

2、市场推动,产业兴市。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政府与企业共同建设的多元化动力机制,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重点发展新兴产业和优势产业,不断提高东区核心竞争力。

3、突出特色,提升品位。定位高起点、高品位,努力把东区建设成为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经济繁荣、辐射带动力强,能展示郑州新形象的主要窗口。

4、创新机制,重点突破。不断更新观念,强化体制创新,改革阻碍城市发展和区域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大开发开放力度,不断扩大城区规模,加快东区一体化进程。

5、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处理好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关系,新区开发与旧城改造的关系,县区发展与东区一体化的关系,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三)战略途径

坚持以工业化为主导,以城市化为支撑,以推进农业现代化为基础,统筹全区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建设郑东新区,保护改造中心城区,抓好中牟中心建成区和小城镇建设,努力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以创新促进发展,努力在体制创新、改善环境、扩大市场规模、构造经济高地、推进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参与地区与国际分工、建设现代化城市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等八个方面走在中西部前列,促使东区从一个具有战略地位的省会城市的重要地区向真正具备带动能力的区域中心转变;从规模不大、相互分散的城区向现代化大都市圈的重要支撑地区转变;从以传统产业为主向以高新技术和高加工度产业为主转变,大力提升第三产业,实现产业形态演进;从一个内陆文化深厚的发展型城市区域向具有时代精神和中原特色的新文化城区转变,实现郑州东部地区历史发展上质的飞跃。

(四)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到2010年,郑州东部地区一体化建设有较大进展,

基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有较大提高,经济、人口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到2020年,把郑州东部地区建成城镇布局合理、产业结构互补、信息资源共享、交通体系完备的一体化区域,使东区成为郑汴一体化的核心地区,中原地区的先进制造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全国重要的商务中心、物流中心和现代农业示范区,基本建成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和谐城区,基本实现地区一体化和城乡一体化目标。

——经济发展。到2010年,生产总值达到62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000美元左右。自主创新能力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0%以上,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0%,三次产业结构优化到8∶42∶50。对外开放水平有较大提高。全区经济总量占郑州市的比重由2004年的1/11提升到1/5。到2020年,生产总值达到2500亿元左右,人均生产总值在2005年基础上翻三番多,达到8000美元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在工业中占支柱地位,服务业在产业中占主导地位,三次产业结构优化到2∶38∶60。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经济外向度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知名品牌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全区经济总量占郑州市的比重由2010年的1/5提升到1/3以上。

——城市建设。到2010年,郑州东部地区一体化建设有较大

进展,郑东新区起步区全面建成,中牟城市组团规模壮大,金水、管城等传统建成区向东扩展,三大城市组团加速对接。全区城市化率超过65%,建成区人口超过150万人。城市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基本建立一体化的建设管理协调体系。到2020年,郑州东部地区一体化基本实现,形成以中央商务区(CBD)为核心,以郑东新区为内部圈层,以金水、管城和中牟建成区为外部圈层,对接和辐射开封地区的“极核—圈层式”新的郑州东部城市布局体系。全区城市化率超过80%,建成区人口达到300万人左右。城市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建立一体化的城市管理体系,形成一体化的交通、城建、信息等较为完备的基础设施体系。

——社会发展。到2010年,“和谐东区”建设取得较大进展,科、教、文、卫、体事业有较大发展,郑东新区初步形成科技、教育、文化、医疗、体育等社会服务体系,龙子湖高校园区基本建成,全区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进一步推进,城乡社区建设取得较大成就,精神文明和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得到加强。到2020年,“和谐东区”建设目标基本实现,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意识全面体现,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达到较高水平,全区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建立完善的现代化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医疗、体育等社会服务体系,郑东新区成为大郑州都市圈的科技、教育、文化、体育服务中心,龙子湖高校园区成为全省高等教育的主要基地之一。

——人民生活。到2010年,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

城市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初步建立相对完善的以基本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新型合作医疗为主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覆盖城乡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农村公共事业得到较大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目标基本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万元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000元左右。到2020年,人民群众生活比较富裕,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覆盖全区,覆盖城乡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比较发达,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万元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万元左右。

——可持续发展。到2010年,本地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域外人口向本地区集聚趋势基本形成。资源节约和清洁生产的比重不断提高,循环经济深入发展,节约型社会建设步伐加快。生态环境得到较大改善,经济、人口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到2020年,本地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于5‰,域外入驻人口占本地区新增人口的绝大部分。全区林木覆盖率达到30%左右,城市人均拥有公共绿地面积14平方米左右,“生态城市”目标基本实现。经济、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基本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区。

附:郑州东部地区生产总值目标示意图

郑州东部地区人均生产总值目标示意图

郑州东部地区三次产业结构调整目标示意图

郑州东部地区城镇化率目标示意图三、经济布局

“十一五”期间,推进“点轴式”开发模式,“十一五”以后,重点

塑造“极核—圈层式”城市布局体系,发展壮大东区南北经济隆起带,加快建设东西制造业走廊、各类城郊产业园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区(带),最终形成一体化的开放型空间布局。

(一)“极核—圈层式”城市布局体系

“十一五”期间,继续实施郑州中心城区东扩战略,金水区、管城区建城区向东扩展,中牟县县城向西拓展,建设中牟东组团与开封杏花营对接,壮大郑东新区和加州工业城中心地带,到“十一五”末,基本形成西部金水区与管城区传统城区组团、东部中牟城市组团和中间郑东新区城市组团并逐步融合发展。到2020年,基本实现三大城市组团相互融合,形成以郑东新区中央商务区(CBD)为极核,郑东新区为中心,金水、管城、加州工业城、中牟建成区和新郑港区为外围,东部对接开封城市组团,既融为一体,又各有分工,由里向外呈辐射状的“极核—圈层式”大郑州东部城市布局体系,对开封地区发展起到重要辐射带动作用。

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信息、文化会展等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房地产、旅游和中介咨询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将东区建设成为郑州现代服务业的核心圈和现代制造业基地。

东区各组成部分功能定位:

1、郑东新区中央商务区(CBD)——全国区域性现代金融、总部经济和文化会展中心,中原城市群增长极、大郑州都市圈核心和大郑州东部城市布局体系极核。

2、郑东新区龙湖地区、商住物流区、龙子湖高校园区和科技园区——物流、商贸等产业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具有完备的商业、旅游、娱乐、科研、高教、居住等功能的现代服务中心。

3、郑州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加州工业城——以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为主的重要的区域性现代制造业中心,对郑东新区、郑州东部地区和郑汴一体化发挥产业支撑作用。

4、金水区和管城区——行政、商务、金融、市场、科技、居住、文化娱乐区等要素和功能密集区,郑州市环境优美、投资环境优越、集聚和辐射带动能力强、现代服务业发达的中心城区之一。

5、中牟县——郑州东部城市组团和现代制造业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基地,郑汴一体化重要的产业和城镇支撑区。

附:郑州东部地区未来城市布局体系示意图

(二)南北经济隆起带

东区南北经济隆起带,北起连霍高速公路,南至新郑机场,由北向南绵延40余公里,占地面积约500余平方公里,由郑东新区、郑州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郑州加州工业城、郑州新郑港区(简称“三区一城”)和中牟六个工业园区(简称“中牟六区”)组成,具有区位优越、资本技术密集、市场化程度高、科教力量集中、劳动力素质较高等优势,是支撑东区经济起飞,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示范区。

1、高标准、高品位、高质量地加快建设郑东新区

“十一五”期间,继续推进中央商务区(CBD)、物流园区等起步区建设,重心建设龙子湖高校园区和科技园。到“十一五”末,建成区规模达到80—1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到50—70万人,全面建成郑东新区起步区和龙子湖地区,基本建成龙湖地区,全面启动拓展区建设,形成郑东新区发展的基本格局。同时,推动郑东新区突破现有行政区划界限,向中牟方向发展,加快中牟与市区一体化进程,为实现郑汴空间对接创造条件。2010—2020年期间,全面建成拓展区,继续向中牟方向扩展,最终建成中国重要的商务和物流中心、河南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人居和创业环境优越的示范区。到2020年左右,建成区面积达到15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超过150万人,建成与郑州老城区规模相当的现代化新城区,实现再造一个高标准郑州的目标。

2、做大做强郑州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

进一步改善创业环境,加大板块经营、资本运作和资源整合力度,围绕产业扩张和产业升级,加快开发区内“三个政策园区”(出口加工区、留学人员创业园、科技创业园)和“二个产业园区”(汽车工业园和信息产业园)发展,把汽车工业园、信息产业园建成现代汽车工业和信息产业基地,把河南留学人员创业园和科技创业园建成河南省高端人才创业基地,把郑州出口加工区和保税区建成河南省招商引资、扩大进出口和对外开放的示范区。到2010年,建成区面积扩大10平方公里,形成“一区多园”竞相发展的格局,成为郑州市现代制造业基地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到2020

年,建成以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为主的重要的区域性现代制造业中心,郑州市的现代化新城区。

3、积极推进郑州加州工业城建设

支持由美国加州有关企业组成的“加州工业城(中国)开发有限公司”,按照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理念设计、开发、建设新型城区。积极发展生物制品、新型建材、电子信息、航天航空等高技术产业,引进一批技术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工业项目和高知名度跨国公司。围绕优势产业链,吸引省内外上下游企业向区内和周边地区聚集,促进加州工业城与出口加工区优势互补和互动发展。到2008年,完成起步区基础设施建设,入驻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到2010年,力争完成5平方公里核心区建设,率先形成一批强势企业和知名企业。到2020年,把加州工业城建成郑州先进制造业的集聚区和河南省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建成类似于苏州中国—新加坡工业园区的新型经济开放区。

4、大力开发建设郑州新郑港区

以现代物流业、食品饮料加工业、现代医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发展重点,促进企业聚集,打造物流、食品饮料、医药和包装四大产业群。加快港区开发建设步伐,拉大港区框架,航空港组团整体向北、向南发展,实现与郑州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郑东新区和中牟张庄航空港物流园区的对接发展。依托国际航空港,建设商贸物流园区和航空货运中心。到2010年建成区面积拓展到16平方公里,2020年接近60平方公里,成为集高新技术、现代

物流、商贸服务等产业为一体,集文化、旅游、会展、商务、居住、度假和娱乐等功能于一身的现代化城区和郑州市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与基地。

5、重点培育中牟六个工业园区和郑汴城市连接线道路沿线工业带等

主动承接“三区一城”的辐射,建设工业园区和工业带。依托郑东新区龙子湖高校园区,沿金水东路,建设以刘集为中心的高新技术产业园。依托郑东新区商住物流区,沿310国道,开发建设以物流及加工业为主的白沙工业园。沿航海东路,依托郑州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郑州加州工业城,建设以九龙、郑庵为中心的汽车及装备制造业产业园。依托新郑国际机场和郑州新郑港区,开发建设以航空物流为主的张庄航空港物流园区。依托开封杏花营组团,沿郑汴城市连接线,建设中牟东工业园区(官渡农产品加工产业园)。重点发展以郑州日产汽车、郑州轻型汽车、红宇专用汽车为中心的中牟(县城)汽车产业园。依托郑汴城市连接线,重点规划建设道路沿线6公里宽工业带,布局现代加工业、物流业、商住、文化及相关服务业。在郑汴城市连接线以北、刘集镇以东、官渡镇以西,预留土地,规划建设现代产业区。

附:郑州东部地区南北经济隆起带示意图

(三)东西制造业走廊

东西制造业走廊东起中牟东工业园区,沿310国道、郑汴城市连接线,西至郑州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长约20余公里。以汽车

产业为重点,以现有企业扩张为基础,加大国内外招商力度,积极扩张地区产业规模。以郑州日产、轻汽、红宇等企业为龙头,调整产品结构,提升产品档次,加快建设河南省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支持中牟县城汽车产业园向西拓展,白沙工业园向东延伸,早日实现对接。大力发展与汽车相关的零配件制造业和服务业,到2010年,把东西制造业走廊建成以汽车经济和汽车文化为主要特色的新型制造业、服务业基地。2010—2020年,推动中牟郑州汽车及装备制造业基地与郑州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汽车工业园、管城宇通工业园区融合发展,成为中国中部地区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

附:郑州东部地区东西制造业走廊示意图

(四)城郊产业园和现代农业示范区(带)

城郊产业园和现代农业示范区(带),主要包括金水区的“一园二区”、管城区的“五区三园一基地”和中牟县的“一线四带”。统筹规划,科学布局,积极扶持,将城郊产业园和现代农业示范区(带)建成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

——依托金水区“三纵三横”经济布局,以发展科技型工业为主导,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加快信息产业园建设步伐。规划发展奥克啤酒景观工业园区、光电显示技术园区等一批高科技、高附加值的都市工业集群和先进制造业集群。把发展高效农业与休闲农业相结合,发展壮大以陈砦花卉市场为中心的花卉观赏区和以黄河渔场为中心的渔业生态休闲区。

——充分发挥管城区比较优势,加快技术创新,建设金岱工业园区,不断壮大工业经济规模。加快发展新大地农副产品、圃田、十八里河、郑州东站等物流园区,把管城区建成郑州市物流业核心区。优化农业布局,重点建设圃田乡大王村名优杂果示范园、南曹乡张华楼村高效农业展示园、南曹乡潮湖生态观光园和十八里河镇小刘庄村无公害蔬菜基地等。

——发挥中牟县农业优势,着力建设沿省道223线四个现代农业示范带。以黄店、八岗、三官、刁家等乡镇为重点,建设林果牧产业示范带。以大孟、官渡、韩寺、姚家等乡镇为重点,建设无公害蔬菜和大蒜、西瓜高效农业示范带。利用中牟北部的雁鸣湖、万滩、狼城岗等乡镇独特的自然条件,建设水产养殖和水面种植示范带。开发30万亩黄河滩地资源,建设黄河滩区绿色奶业和牧草业示范带。

(五)开放型经济空间布局网络

打破行政区划界限,重点抓好七大工程,形成地区发展“共同体”。以东区一体化建设和发展为目标,实施“共同体发展工程”;以壮大优势产业和重点项目为龙头,实施“产业发展工程”;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为目的,实施“集约发展工程”;以吸引国内外高级人才为目的,实施“人才强区”工程;以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来资金为目的,实施“引资融资工程”;以创新为动力,实施“创新发展工程”;以建设可持续社会、节约型社会和和谐东区、生态东区、绿色东区、文明东区为目标,实施“科学发展工程”。

年郑州市总体规划

年郑州市总体规划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9L889?F88688] 2 0 2 0 年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2 0 0 8 — 2 0 2 0年)》(以下简称《总规》) 经过3年多时间的精心编制,目前报批成果已完成。本规划共分为两个层次:市域和中心城区。市域规划范围为郑州市域行政辖区,包括金水、管城、二七、中原、惠济、上街六区和荥阳、巩义、新郑、新密、登封、中牟五市一县所辖范围,总面积为7 4 4 6 . 2平方公里。中心城区规划范围为市区行政辖区的中原、金水、二七、管城、惠济五区的城区范围。 发展目标怎么确定? 20 2 0年,市域总人口约IoOo万 《总规》首先确定了城市的定位和发展目标:到2 0 2 0年,郑州将成为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重要的商贸城市和枢纽城市;建成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服务业中心、现代农业示范区。 预计到2 0 1 0年,郑州市域总人口约为8 0 0万人,市域城镇人口约为5 38万人;2 0 2 0年,市域总人口约为1 0 0 0万人,市域城镇人口约为7 8 9万人,全市生产总值1万亿元左右,人均生产总值1 0万元左右。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 4万元;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 5平方米/ 人;人均文化设施用地面积0. 平方米/人。 照此规划,再有1 2年,郑州市域人口每人一间3 5平方米的房子,如果是3 口之家,就是一套1 0 5平方米的房子。 中心城区如何布局?两轴一带,七片多中心 《总规》对中心城区这样规划,两轴,东西向是城市发展的核心区域。南北向是城市中心和外部区域的主要联系轴带。

郑东新区白沙总规图

郑州市郑东新区白沙组团总体规划(2013-2030年) 文字简要说明 一、目标定位 (一)范围与期限 规划范围西起京港澳高速,东至万三公路,北起黄河郑州市界,南至陇海铁路,总面积156平方公里。组团中心区面积79平方公里,西起京港澳高速辅道,东至万三公路,北起连霍高速,南至陇海铁路。本次规划期限至2030年:近期至2015年,中期至2020年。 (二)上位及相关规划 1、《郑州都市区总体规划(2012-2030年)》 郑东新区白沙组团属于都市区东部新城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规划对东部新城定位要求:省级公共文化行政服务中心、先进制造业基地;产业定位为行政文化服务功能组团。 2、《郑汴新区总体规划(2009-2020年)》 对白沙组团的定位要求:职教基地,主导功能为职业教育、现代服务、创新产业基地,同时兼具居住与生活服务功能。 3、《白沙组团核心区详细城市设计》 白沙核心区沿中心轴线从南向北依次设置三个居住组团,六个企业办公组团,九个行政办公组团,形成“三、六、九”的数理关系。 (三)现状特征 1、规划区区位优越,交通优势明显,可达性强;内部有多条河流穿过,四周均有生态廊道与周边城市组团隔离,自然环境条件优越;土地资源较丰富。 2、现状建设情况 目前,白沙组团的现状建设在原有郑汴新区总体规划、郑汴产业带规划的指引下,以教育科研、二类居住以及工业项目为主。教育科研主要分布在郑开大道以北;二类居住主要分布在郑开大道以南;工业项目主要分布在中央大道以北,均为近几年建设,建筑质量较好。 白沙组团乡镇建设以村民住宅、村办企业为主。村民住宅建筑层数多为2~3层,大部分为村民自建用房,未经统一的规划设计,建筑秩序较乱,环境卫生状况较差。村办企业以建材市场以及工业仓储为主,主要位于白沙镇和圃田乡,沿商都路两侧分布,建筑层数多为2~3层,建筑质量较差,建筑秩序较乱。 (四)规划思路:

最新-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 精品

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 摘要本文从各个角度分析内蒙古自治区区域经济发展现状、格局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和建议,为内蒙古自治区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提供了有正面意义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对策近年来,在我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政策的引导下,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突飞猛进发展,形成了区域发展新格局。 十八大以后,在新的北部丝绸之路规划之下,我国与俄罗斯、蒙古国的经贸关系进一步深化,西部大开发进入新的阶段,在国家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大好形势下,内蒙古自治区区域经济也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 内蒙古自治区在区域经济发展上坚持适度收缩、相对集中的原则,首先实现呼包鄂地区发展,紧接着在国家振兴东北经济的规划下,发展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区,塑造东西互动、内外结合的区域发展新格局,增强了国内经济格局中的竞争力,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内蒙古自治区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地域差异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之间的自然资源禀赋与区域经济发展基础各有不同优劣势,充分了解各地区之间的差异和发展前景有利于内蒙古区域经济的协调和区域要素的优化配置。 1各地区资源分布不均衡、产业结构存在差异内蒙古地处祖国北疆,是我国资源禀赋最好的地区之一,是我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以行政区划为基础,分为蒙东、蒙中和蒙西地区。 蒙东地区包括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锡林郭勒盟、赤峰市;蒙中地区包括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乌兰察布市;蒙西地区包括巴彦淖尔市、乌海市、阿拉善盟。 近几年,各地区之间的区域经济有了明显的差异,其中经济增长最快的是蒙中地区呼包鄂,相比之下蒙东地区相对慢一些。 由于各地区间自然资源禀赋不同,每个地区都形成了优势特色产业。 比如,蒙中地区的包头市以钢铁产业为主,鄂尔多斯是以煤炭和羊绒产业为特色产业,为本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蒙东地区中呼伦贝尔地区形成了乳制品产业群,通辽、赤峰地区牛羊肉产品加工产业具有了一定的规模。 内蒙古自治区大型企业主要集中在呼包鄂地区,有27家,而蒙东地区总共

大数据产业在中国区域建设及重点应用领域发展分析

官网:https://www.360docs.net/doc/8316243819.html, 大数据产业在中国区域建设及重点应用领域发展分析 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市场研究及运营战略一体化服务商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CHINA MACHINERY MARKETING ACADEMY 官方网站:产业规划https://www.360docs.net/doc/8316243819.html,/ 版权声明:该报告知识产权归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所有,未经允许,不得擅自篡改、挪用、从事盈利性宣传活动,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官网:https://www.360docs.net/doc/8316243819.html, 一、紧跟浪潮捕捉热点──"数据中 国"建设初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简称"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中提出:"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推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作为"'十三五'十四大战略"之一的"国家大数据战略",我国《大数据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也正在紧张制定中。"十三五"期间,大数据领域必将迎来建设高峰和投资良机。 大数据的特征 大数据产业发展历程 目前,我国大数据产业正处于高速发展期,多种商业模式得到市场印证,新产品和服务不断推出,细分市场走向差异化竞争。

官网:https://www.360docs.net/doc/8316243819.html, 在全球七大重点领域内(包括教育、交通、消费、电力、能源、大健康以及金融),大数据的应用价值预计在32200-53900亿美元之间。 全球七大重点领域大数据应用潜在价值2011-2018年中国大数据产业营收规模及增速 大数据时代的挑战 二、高屋建瓴深入分析──大数据 领域深入剖析 产业链 大数据产业链由以数据产品为中心的纵向结构与以大数据技术为中心的横向结构结成一个"T"型价值链结构。

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现状研究

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现状研究 俞广霄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系05级 摘 要: 除了台湾,我国领土在广义上可以分为四大板块,即西部12省(市,自治区),东北3省,中部6省和东部沿海10省。随着我国区域经济政策的不断演变,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还是相当滞后的。本文通过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自身资源优势和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从而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扬长避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提供一定的依据。 关键词:西部地区 人口 资源优势 问题 引 言 中国西部地区包括12个省市及自治区,即西南五省区市(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西北五省区(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宁夏)和内蒙古、广西。[1]总面积约68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72%。同时,西部地区与蒙古、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阿富汗、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缅甸、老挝、越南等14个国家接壤,陆地边境线长达1.8万余公里,约占全国陆地边境线的91%;与东南亚许多国家隔海相望,有大陆海岸线1595公里,约占全国海岸线的1/10。 1. 西部地区人口 中国西部地区的人口总数约为3.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9%左右。该地区虽然地域相当辽阔,但是人口密度却相对稀疏。这是由于西部地区的地形条件和气候条件比较差,其中土地资源中平原,盆地面积不到10%,约有48%的土地资源是沙漠、戈壁、石山和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且年平均气温偏低,大部分省区市在10摄氏度以下,有近一半地区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使得西部地区的平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仅有50多人,远远低于全国每平方公里人数的平均水平,而这一规律与胡焕庸当年提出的黑河-腾冲人口分界理论相符。 除汉族以外,西部地区有44个少数民族,是中国少数民族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在西部地区的少数民族包括: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满、侗、瑶、白、哈尼、哈萨克、傣、傈僳、佤、拉祜、水、东乡、纳西、景颇、柯尔克孜、土、达斡尔、羌、布朗、撒拉、仡佬 、锡伯族、裕固、保安、俄罗斯、塔塔尔、乌孜别克、普米、怒、阿昌、崩龙、

我国大数据产业分布

我国大数据产业分布 我国大数据产业集聚区主要位于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北京、上海、广东是发展的核心地区,这些地区拥有知名互联网及技术企业、高端科技人才、国家强有力政策支撑等良好的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基础,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业态,且产业规模仍在不断扩大。 除此之外,以贵州、重庆为中心的大数据产业圈,虽然地处经济比较落后的西南地区,但是贵州、重庆等地依托政府对其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的政策引导,积极引进大数据相关企业及核心人才,力图占领大数据产业制高点,带动区域经济新发展。 我国大数据区域分布图 京津冀地区依托北京,尤其是中关村在信息产业的领先优势,培育了一大批大数据企业,是目前我国大数据企业集聚最多的地方。不仅如此,部分数据企业扩散了到天津和河北等地,形成了京津冀大数据走廊格局; 珠三角地区依托广州、深圳等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优势,发挥广州和深圳两个国家超级计算中心的集聚作用,在腾讯、华为、中兴等一批骨干企业的带动下,珠三角地区逐渐形成

了大数据集聚发展的趋势; 长三角地区依托上海、杭州、南京,将大数据与当地智慧城市、云计算发展紧密结合,吸引了大批大数据企业,促进了产业发展。上海发布《上海推进大数据研究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大数据在城市管理和民生服务领域应用。 大西南地区以贵州、重庆为代表城市,通过积极吸引国内外龙头骨干企业,实现大数据产业在当地的快速发展。2013年起,贵州市率先把握大数据发展机遇,充分发挥其发展大数据产业所独具的生态优势、能源优势、区位优势及战略优势等四大优势,抢占先机率先启动首个国家大数据综合实验区、国家大数据产业集聚区和国家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实验区;率先建成全国第一个省级政府数据集聚共享开放的统一云平台;率先开展大数据地方立法,颁布实施《贵州省大数据应用促进条例》;率先设立全球第一个大数据交易所;率先举办贵阳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和云上贵州大数据商业模式大赛等。了解详情最后关于大数据就介绍到这里,如果大家还不明白的地方,请与网站的在线老师联系,在线老师会根据你的问题详细为你解答。点击咨询

大数据在互联网经济发展中的应用Word版

大数据在互联网经济发展中的应用 【摘要】我们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获取信息的速度和数量都是惊人的。应运而生的大数据便是这个时代最鲜明的特点事物之一。本文首先说明了大数据的特点,然后分析了互联网经济发展的现状,最后详细阐述了大数据在互联网经济发展中的应用。 【关键词】大数据;互联网经济;交易成本;交易效率 一、大数据的特点 (一)数据的总量巨大 大数据中的大就集中体现了它的这一特点。我们其实也可以通过自我的感知了解到现如今的互联网时代中信息数 据的巨大程度。 (二)数据的类型繁多 这个特点也是不难理解的。现在的数据类型不仅是文本形式,有图片、视频、音频、地理位置信息等多类型的数据。 (三)数据时效性高 大数据要求快速处理,因为很多数据存在时效性。比如电商的数据,假如今天数据的分析结果要等到明天才能得到,那么将会使电商很难做出类似补货这样的决策,从而导致这些数据失去了分析的意义。

(四)数据分析较为复杂 在互联网时代,企业的业务需求更新的频率加快了很多,那么大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模型必须灵活适应新的业务需求,这同时也就导致了其复杂性。 二、互联网经济发展的现状 互联网经济指人们在互联网上的经济活动的总和。互联网经济是随着信息网络化的发展而逐渐产生的一种经济现象。在互联网经济中,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经济环节,主体的经济行为,获取经济信息,进行预测、决策甚至包括交易过程都严重依赖互联网络。互联网经济的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效率高 互联网经济中的交易大部分依靠互联网来进行,买卖双方无需见面,业务处理速度更快,并且几笔交易可以同时进行,无需按顺序排队。知名商业模式如阿里小贷,依托信用数据库,客户从申请贷款到发放有时只需要几秒钟,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成本低 互联网经济中,买卖双方通过相应的网络平台自行完成商品的定价和交易,买方可以在开放、透明的平台上寻找自己需要的商品,卖方则可以避免开设经营场所的资金投入,降低运营成本,既带来了便利,同时也降低交易成本。

郑州市郑东新区总体规划调研报告

题目郑州市郑东新区总体规划调研报告 专业07级城市规划 姓名张永辉 学号 070907236 调研时间 2010年09月03日 2010年09年08日

目录

郑州市郑东新区总体规划调研报告 一、规划背景与过程 郑州市位于全国经济地 理位置的“中心”,是中国内 陆最大的铁路、公路、电信枢 纽。既有亚洲最大的货运列车 编组站,又有全国最重要的客 运周转中心,京珠、连霍高速 公路在郑州交汇,也是贯通中 国东西、南北的光缆通信枢 纽。郑州已成为全国最大的人 流、物流、信息流的集散中心。 郑州市是河南省省会,位于河 南省中部偏北,是河南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北临黄河,西依嵩山,东南为广阔的黄淮平原。郑州是亚欧大陆桥上的重要城市,是国家开放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八大古都之首。 开发建设郑东新区是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为更好应对中国加入WTO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尽快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潮流,稳步推进城市化进程,提升城市品位,为把郑州建设成为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而采取的重要举措。 按照1998年国务院批复的《郑州城市总体规划(1995年至2010年)》的要求,郑州市区人口发展长远目标为500—600万,城市化水平达70—80%。目前,郑州中心城区规模偏小,而且受陇海、京广铁路交叉分割,拓展空间受到制约,与近亿人口大省省会城市的地位和建设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标远不相适应,因而必须寻求新的发展空间,按照21世纪国际现代化城市的功能要求对省会郑州总体规划进行完善、修编,这是规划郑东新区的主要背景。在这个前提下,为了保证郑东新区规划体现新世纪、新郑州、高起点、高品位的要求,我们于

2020版大高考二轮复习:第17单元 区域经济发展

第十七单元区域经济发展 模拟精选题 (依据高考命题大数据软件分析,重点关注第3、4、7题) 一、选择题 (2016·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第三次诊断)比较劳动生产率是指行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与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的比值。读我国S省区比较劳动生产率变化及其2009年产业产值结构图,完成1~2题。 1.下列四幅图中,最有可能表示S省区2009年产业就业结构的是() 2.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对劳动力的转移影响较大,比较劳动生产率差异越大劳动力转移人数越多。如果仅考虑比较劳动生产率,则S省区劳动力转移规模最大的方向可能是() 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B.第一产业-第三产业 D.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D.第三产业-第二产业 解析第1题,由题文可知,比较劳动生产率是指行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与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的比值。那么就业结构等于产业产值结构比比较劳动生产率,结合两图,可以看出2009年第一产业产值约占20%,比较劳动生产率约0.4,就业结构约为50%;第二产业产值占50%,比较劳动生产率为3,就业结构为20%;第三产业产值约占30%,比较劳动生产率约为1,就业结构约为30%,故选B。第2题,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对劳动力的转移影响较大,比较劳动生产率差异越大劳动力转移人数越多,如果仅考虑比较劳动生产率,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差异最大,所以S省区劳动力转移规模最大

的方向是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故选A。 答案 1.B 2.A (2017·河北唐山统考)下图为京津冀城市一体化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在一体化背景下,天津应成为() A.知识型区域B.加工型区域 C.资源型区域D.贸易型区域 4.同京津相比,河北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A.人才密集B.交通便利C.地价便宜D.市场广大 解析第3题,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天津市从河北获取资源、劳动力和初级产品,从北京获得产业与技术支持,进行产品加工,工业最终产品与高端技术产品输往北京,故天津应为加工型区域。第4题,与北京和天津相比,河北省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但土地面积、劳动力数量大,用工、用地的成本低廉,能够吸引对劳动力需求较大的产业落户。 答案 3.B 4.C (2016·宁夏银川一中期末)枸杞是宁夏五宝之一,宁夏境内的中宁县是我国著名的枸杞之乡,已经有600多年的种植历史。中宁地区土壤碱性重,昼夜温差大,这样的自然条件适合枸杞的生长。回答5~6题。5.该地区枸杞品质优良的自然原因有() ①科技创新,培育优质品种②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③水源充足,黑土肥沃④昼夜温差大,养分积累多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6.该地区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生态问题有() ①坡地开荒导致水蚀严重②过度开垦导致土地荒漠化 ③不合理灌溉导致土壤盐碱化④农业结构调整导致酸雨增加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解析第5题,题干所问为自然原因,而“科技创新,培育优质品种”属于社会经济原因,可以排除;根据材料所给信息“土壤碱性重”可以排除“黑土肥沃”;宁夏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枸杞的生长。第6题,宁夏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所以坡地开荒不会导致水蚀严重而是会导致土地荒漠化:该地区气候干燥,蒸发旺盛,不合理的灌溉会导致土壤盐碱化;酸雨主要和工业生产排放的酸性气体有关,与农业结构调整无关。 答案 5.D 6.C 二、非选择题

贵州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及发展方略

贵州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及发展方略 摘要:贵州省是西南地区一个落后的省份,其经济水平始终处于全国最低层。其独特的自然条件与地理状况,使当地的经济格局具有地域特色,经济发展同时面临机遇与困难。本文根据区域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分析了贵州经济水平落后的原因,并提出了几点解决问题的建议与办法。 关键词: 贵州区域经济地理条件发展方略 1.贵州经济现状 贵州省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省份,位于云贵高原东部,省会是贵阳,东毗湖南、南邻广西、西连云南、北接四川和重庆。面积约万平方千米,占中国国土面积的%,共有9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88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贵州是一个多民族共居的省份,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人口的%[1,2]。 大多数人对贵州的认识是“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改革开放以来,贵州充分利用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能源、原材料加工业等重化工业,极大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增长,改善了地区人民的生活,贵州的经济面貌也因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与周边省区乃至西部省区的平均水平相比,贵州经济的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的差距却在不断拉大。与此同时,贵州当前经济发展所面临的矛盾与问题却更加突出,如:收入分配秩序问题,“三农”问题,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水平低,经济结构不合理,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加剧等等[3-5]。 总体来说,贵州一直处于一个经济欠发达、欠开发的状态。主要表现为,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社会发展滞后,人均水平低;二三产业不发达,结构产业低;区域发展不平衡[6,7]。但是经过多年的摸索与发展,贵州特渐渐形成了自己的区域经济特色,即,以贵阳为中心的“中心——外围”的空间结构型式。

郑州市郑东新区总体规划调研报告

郑州市郑东新区总体规划调研报告 题目郑州市郑东新区总体规划调研报告 专业 07级城市规划 姓名张永辉 学号 070907236 调研时间 2010年09月03日 2010年09年08日 郑州市郑东新区总体规划调研报告 目录 一、规划背景与过程第2页二、区域概况第3页三、郑东新区总体规划 第3页 (一)总体结构特征第3页 (二)综合交通规划第4页 (三)规划理念第5页 (四)规划特色第7页四、城市空间形象及发展模式第8页五、产业发展特色第8页六、生态环境及城市特色的塑造第9页七、对郑东新区总体规划发展中的反思第9页 (一)总体规模第9页 (二)CBD的规模第10页 (三)新旧城区之间与组团之间的相互联系第10页 (四)水系的规划第10页

(五)CBD环形城市结构引起的交通问题第10页第 1 页共11 页 郑州市郑东新区总体规划调研报告 郑州市郑东新区总体规划调研报告 一、规划背景与过程 郑州市位于全国经济地 理位置的“中心”,是中国内 陆最大的铁路、公路、电信枢 纽。既有亚洲最大的货运列车 编组站,又有全国最重要的客 运周转中心,京珠、连霍高速 公路在郑州交汇,也是贯通中 国东西、南北的光缆通信枢

纽。郑州已成为全国最大的人 流、物流、信息流的集散中心。 郑州市是河南省省会,位于河 南省中部偏北,是河南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北临黄河,西依嵩山,东南为广阔的黄淮平原。郑州是亚欧大陆桥上的重要城市,是国家开放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八大古都之首。 开发建设郑东新区是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为更好应对中国加入WTO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尽快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潮流,稳步推进城市化进程,提升城市品位,为把郑州建设成为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而采取的重要举措。 按照1998年国务院批复的《郑州城市总体规划(1995年至2010年)》的要求,郑州市区人口发展长远目标为500—600万,城市化水平达70—80%。目前,郑州中心城区规模偏小,而且受陇海、京广铁路交叉分割,拓展空间受到制约,与近亿人口大省省会城市的地位和建设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标远不相适应,因而必须寻求新的发展空间,按照21世纪国际现代化城市的功能要求对省会郑州总体规划进行完善、修编,这是规划郑东新区的主要背景。在这个前提下, 第 2 页共11 页 郑州市郑东新区总体规划调研报告 为了保证郑东新区规划体现新世纪、新郑州、高起点、高品位的要求,我们于2001年9月对郑东新区远景总体概念规划采取国际招标的方法进行。经过多方考察和商务谈判,选定日本黑川纪章事务所、法国夏氏事务所、美国SASAKI公司、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等11家单位参与规划设计竞争。经以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原建设部副部长)宋春华和建设部总规划师陈晓丽为评审组长的30多位国内外专家反复评审,日本黑川纪章方案以其先进的理念和独具魅力的设计获得专家们的一致好评,最终脱颖而出。随之,我们将规划方案向社会公开展示并进行了问卷调查,

中国大数据产业主要分布地

中国大数据产业主要分布地 我国大数据产业集聚区主要位于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北京、上海、广东是发展的核心地区,这些地区拥有知名互联网及技术企业、高端科技人才、国家强有力政策支撑等良好的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基础,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业态,且产业规模仍在不断扩大。 除此之外,以贵州、重庆为中心的大数据产业圈,虽然地处经济比较落后的西南地区,但是贵州、重庆等地依托政府对其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的政策引导,积极引进大数据相关企业及核心人才,力图占领大数据产业制高点,带动区域经济新发展。 我国大数据区域分布图 京津冀地区依托北京,尤其是中关村在信息产业的领先优势,培育了一大批大数据企业,是目前我国大数据企业集聚最多的地方。不仅如此,部分数据企业扩散了到天津和河北等地,形成了京津冀大数据走廊格局; 珠三角地区依托广州、深圳等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优势,发挥广州和深圳两个国家超级计算中心的集聚作用,在腾讯、华为、中兴等一批骨干企业的带动下,珠三角地区逐渐形成

了大数据集聚发展的趋势; 长三角地区依托上海、杭州、南京,将大数据与当地智慧城市、云计算发展紧密结合,吸引了大批大数据企业,促进了产业发展。上海发布《上海推进大数据研究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大数据在城市管理和民生服务领域应用。 大西南地区以贵州、重庆为代表城市,通过积极吸引国内外龙头骨干企业,实现大数据产业在当地的快速发展。2013年起,贵州市率先把握大数据发展机遇,充分发挥其发展大数据产业所独具的生态优势、能源优势、区位优势及战略优势等四大优势,抢占先机率先启动首个国家大数据综合实验区、国家大数据产业集聚区和国家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实验区;率先建成全国第一个省级政府数据集聚共享开放的统一云平台;率先开展大数据地方立法,颁布实施《贵州省大数据应用促进条例》;率先设立全球第一个大数据交易所;率先举办贵阳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和云上贵州大数据商业模式大赛等。了解详情最后关于大数据就介绍到这里,如果大家还不明白的地方,请与网站的在线老师联系,在线老师会根据你的问题详细为你解答。点击咨询

郑东新区总体规划

郑东新区总体规划 调研报告 小组成员:陈家宁 130910101 吴艳莹 130910128 周源 130910141 陈亭亭 130910201

一、规划背景 按照1998年国务院批复的《郑州城市总体规划(1995年至2010年)》的要求,郑州市区人口发展长远目标为500—600万,城市化水平达70—80%。郑州中心城区规模偏小,而且受陇海、京广铁路交叉分割,拓展空间受到制约,与近亿人口大省省会城市的地位和建设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标远不相适应,因而必须寻求新的发展空间,按照21世纪国际现代化城市的功能要求对省会郑州总体规划进行完善、修编,这是规划郑东新区的主要背景。 二、规划理念 规划引入先进的城市发展理念,风格独特,靓点突出。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1、生态城市。通过道路、河渠、湖泊的绿化建设构建生态回廊,并将龙湖生物圈与嵩山生物圈、黄河生物圈有机相连,形成生态城市。 2、环形城市。通过规划科学、布局合理的环形道路及CBD 和CBD副中心的环形建筑群形成了一个独具魅力的环形城市。 3、共生城市。新区规划重视城市发展与自然生态保护相协调和保持历史、现实与未来的延续性,体现了新区与老城、传统与现代、城市与自然、人与其他生物的和谐共生。 4、新陈代谢城市。借用生物学的概念,通过组团式发展、

营造良好的生态系统,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体现了新陈代谢的理念。 5、地域文化城市。规划体现了东方文化特别是中原文化特色,根据龙的传说及湖的形态,把规划中的人工湖取名为龙湖;CBD和CBD副中心两个环形城市,通过运河连结,构成象征吉祥和谐的巨型“如意”;六棱塔形的会展宾馆及引入我国传统的“四合院”、“九宫格”式建筑理念的商住建设等,彰显出浓厚的传统文化内涵、鲜明的城市个性和独特的城市空间形象。 三、区位分析

国内外大数据发展现状和趋势(2018)

行业现状 当前,许多国家的政府和国际组织都认识到了大数据的重要作用,纷纷将开发利用大数据作为夺取新一轮竞争制高点的重要抓手,实施大数据战略,对大数据产业发展有着高度的热情。 美国政府将大数据视为强化美国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把大数据研究和生产计划提高到国家战略层面。在美国的先进制药行业,药物开发领域的最新前沿技术是机器学习,即算法利用数据和经验教会自己辨别哪种化合物同哪个靶点相结合,并且发现对人眼来说不可见的模式。根据前期计划,美国希望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在多个领域的突破,包括科研教学、环境保护、工程技术、国土安全、生物医药等。其中具体的研发计划涉及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国家卫生研究院、国防部、能源部、国防部高级研究局、地质勘探局等6个联邦部门和机构。 目前,欧盟在大数据方面的活动主要涉及四方面内容:研究数据价值链战略因素;资助“大数据”和“开放数据”领域的研究和创新活动;实施开放数据政策;促进公共资助科研实验成果和数据的使用及再利用。 英国在2017年议会期满前,开放有关交通运输、天气和健康方面的核心公共数据库,并在五年内投资1000万英镑建立世界上首个“开放数据研究所”;政府将与出版行业等共同尽早实现对得到公共资助产生的科研成果的免费访问,英国皇家学会也在考虑如何改进科研数据在研究团体及其他用户间的共享和披露;英国研究理事会将投资200万英镑建立一个公众可通过网络检索的“科研门户”。 法国政府为促进大数据领域的发展,将以培养新兴企业、软件制造商、工程师、信息系统设计师等为目标,开展一系列的投资计划。法国政府在其发布的《数字化路线图》中表示,将大力支持“大数据”在内的战略性高新技术,法国软件编辑联盟曾号召政府部门和私人企业共同合作,投入3亿欧元资金用于推动大数据领域的发展。法国生产振兴部部长ArnaudMontebourg、数字经济部副部长FleurPellerin和投资委员LouisGallois在第二届巴黎大数据大会结束后的第二天共同宣布了将投入1150万欧元用于支持7个未来投资项目。这足以证明法国政府对于大数据领域发展的重视。法国政府投资这些项目的目的在于“通过发展创新性解决方案,并将其用于实践,来促进法国在大数据领域的发展”。众所周知,法国在数学和统计学领域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 日本为了提高信息通信领域的国际竞争力、培育新产业,同时应用信息通信技术应对抗灾救灾和核电站事故等社会性问题。2013年6月,安倍内阁正式公布了新IT战略——“创建最尖端IT国家宣言”。“宣言”全面阐述了2013~2020年期间以发展开放公共数据和大数据为核心的日本新IT国家战略,提出要把日本建设成为一个具有“世界最高水准的广泛运用信息产业技术的社会”。日本著名的矢野经济研究所预测,2020年度日本大数据市场规模有望超过1兆日元。 在重视发展科技的印度,大数据技术也已成为信息技术行业的“下一个大事件”,目前,不仅印度的小公司纷纷涉足大数据市场淘金,一些外包行业巨头也开始进军大数据市场,试图从中分得一杯羹。2016年,印度全国软件与服务企业协会预计,印度大数据行业规模在3年内将到12亿美元,是当前规模的6倍,同时还是全球大数据行业平均增长速度的两倍。印度毫无疑问是美国亦步亦趋的好学生。在数据开放方面,印度效仿美国政府的做法,制定了一个一站式政府数据门户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8316243819.html,.in,把政府收集的所有非涉密数据集中起来,包括全国的人口、经济和社会信息。 我国大数据行业仍处于快速发展期,未来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 ?目前大数据企业所获融资数量不断上涨,二级市场表现优于大盘,我国大数据行业的市

郑州市郑东新区丹尼斯七天地调研报告

郑州丹尼斯“七天地”项目市调报告 目录 一、项目概况 二、商业规模 三、业态分布 四、进驻品牌 五、调研分析

一、项目概况: 丹尼斯“七天地”营业面积近30万平方米、包含休闲业态、家具业态、GMS业态和流行Mall共计四大业态的超大型shopping mall,位于郑东新区内环30座22层高层建筑与外环30座30层高层建筑之间,南起商务西八街,北至商务西一街,正处CBD核心区,2010年9月28日四、五、六天地盛大开幕,2011年12月30日一、二天地等陆续开幕。 二、商业体量: 因为被CBD放射状的道路分割成7段,所以起名叫“丹尼斯七天地”。总建筑面积265351m2,其中经营面积206172m2,停车场面积54946m2(约1200个停车位),规划有4大业态和5个特色大店。 同时,“七天地”,顾名思义就是七个业态各异的大型商场,七大商场在东区CBD内环首尾相连,据说全长有1.5公里,总营业面积达26万平方米,估计能占据郑东新区CBD内环步行街的三分之一以上。这一全新零售模式预示着丹尼斯将向全方面、复合型的大型综合业态发展。

三、业态分类 丹尼斯七天地是集购物、餐饮、休闲、娱乐、商务、康体、婚庆、旅游、文化、演艺十大功能为一体的多业态复合型商业街。七大主题街区功能之间的完美组合和丹尼斯百货、家具卖场、精品超市等自营项目的强势进驻。 项目一天地和二天地,为流行Mall;三、四、五天地为营业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的家建材居;六天地为丹尼斯在全国范围内所创新并达到连锁规模的新型业态——GMS,这里包含餐饮和名品,电影院、电玩等。 其业态主要分为以下四大类: 1、休闲业态:餐饮、娱乐、休憩(含电影院),店铺数约52家,已达到一定的规模效益,也是基本客流的保证,面积63912m2,占比31%。 2、家具业态:唯一入驻CBD的专业市场,中高档定位,品牌数约180家,达到边际规模的效益,面积65975m2,占比32%。 3、GMS业态:丹尼斯在全国范围内所创新并达到连锁规模的新型业态,面积达28555m2,占比14%。 4、流行mall:丹尼斯百货既有的经营优势,也是引领CBD的时尚购物,面积达47592m2,占比23%。

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

规划主要内容 (一)城市发展目标 把郑州建设成为彰显中华文化传统和中原城市特色、适宜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的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和生态型、创新型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 1.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强化金融、物流、商贸、信息、旅游等区域功能,建设国家重要的航空、铁路、公路交通枢纽,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2.现代化城市: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推进社会事业建设,配套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实现经济繁荣、社会进步、人民富裕。 3.国际化城市:发挥交通优势,突出地方特色,扩大开放,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强化产业支撑,逐步形成国际性贸易城市、文化旅游城市的基本框架。 4.信息化城市: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社会领域信息化,建成高度完善的城市信息化体系。 5.生态型城市:保护生态资源与生物多样性,加强绿化建设;集约、节约利用资源、能源,优化产业结构;推广清洁能源与绿色消费,构筑完善的城乡生态格局;优化绿地与其他城市建设用地的空间结构;向外围疏解老城区人口,控制中心城区人口密度;创建宜人的城市环境。 6.创新型城市:大力发展教育、科研事业,积极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强科技、文化、管理等多方位、多层次创新。 (二)城市规划区范围 城市规划区范围为郑州市行政辖区,总面积7446平方千米。规划分为市域和中心城区两个层次。 市域范围:郑州市行政辖区。 中心城区范围:郑州市区行政辖区内的中原、金水、二七、管城、惠济五区,面积990平方千米。 (三)城市性质 河南省省会,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综合交通、通讯枢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四)城市规模与人口素质 1.城市规模 人口规模:至2020年,市域总人口1100万人,城镇人口880万人,城镇化水平80%左右;中心城区城市人口450万人。 建设用地规模:至2020年,市域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836平方千米以内,人均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95平方米以内;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400平方千米以内,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89平方米以内。 2.人口素质与人文指标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大力发展科教、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完善人文指标,不断提高人口综合素质。 (1)人文指标(至2020年) 教育科技方面:全市研究和开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3%,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60%,每万人拥有科技人员≥25人;市区九年义务教育学校数量≥600所,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100%,人均教育设施用地面积4.8~5.5平方米。 医疗卫生方面:市区每万人拥有医生数≥70人,每万人拥有医疗床位数达到≥50张,人均医疗设施用地面积≥0.8平方米,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5岁。 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000元;人

我国区域规划的发展及现状分析

我国区域规划的发展及现状分析 摘要: 区域规划是协调人口、经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地区关系的区域开发与国土整治方案,对明确区域开发战略、认清其发展方向、优化区域空间布局、协调区域矛盾等具有重要作用,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区域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区域规划在经济发达国家开展较早,包括德国、法国、荷兰等,成效显著。日本、韩国等一些后发展国家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也通过区域规划工作,有效解决了影响经济发展的许多国土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等问题。区域规划作为一种重要的政府干预手段,是同发展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为解决经济、资源、环境之间矛盾以及协调区际关系应运而生的。我国发展市场经济,须要重视区域规划工作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区域规划,具有长期性和战略性等特点,对发挥地区优势、合理配置资源、改善区域关系有着重要的宏观调控作用:首先能够有效地处理“外部不经济”事件,协调 经济发展、国土保护和社会进步的关系;其次能够协调效率与公平的问题,推动共同富裕等社会目标的实现;第三能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加强区域合作,优化资源配置。市场终究要落实到区域,形成若干区域化 的市场。区域规划能够根据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和问题,通过生产力布局规划,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空间结构、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进行宏观调控,协调各部门和各地区利益,协调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区域规划是高层次、全局性和战略性的工作,因而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现社会、经济、环境持续发展等各方面看,区域规划工作仍需要大力加强。 一、区域规划的概念及其内涵 什么是区域规划?目前还很难下确切的定义。这种不确定性主要是由于区域规划这一具有很强实践性 的概念,其外延与内涵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随着规划实践不断发生着变化。 (一)区域规划的传统定义 区域规划是对某一特定区域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建设和发展所作的总体部署。区域的范围有大有小,在我国,可以是跨几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区域,如上海经济区区域,包括上海市和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等城市;也可以是一个省范围内的区域,如少‘广东省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区域。’一个地区工农业生产布局和城市发展规划有各种不同的方案可供选择,地区的土地利用方式存在着多种多样的方案,可以出现许许多多的状态和空间景象。区域规划就是要在多种方案的比较和选择中确定适合规划区域未来的发展目标和经济建设的总体蓝图。 土地是人类生存和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国民经济建设的物质载体。地区的国民经济建设与土地利用密切相关。国民经济建设的空间布局与土地利用的安排不能分割。因此,从规划工作的实施而言,区域规划实际上就是对区域国民经济建设和土地利用进行全面的、轮廓性的部署。正是由于经济建设布局与土地利用紧密相关的缘故,所以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区域规划与地区性的国土规划两个概念互相通用。例如,在德国、英国、俄罗斯等国称为区域规划的工作,在日本、朝鲜等国却称为国土规划。 从上述不难发现,区域规划就是地区性的国土规划。比较区域规划和国土规划,两者在性质和内容上基本相似,都是属于以国土开发利用和建设布局为中心的地域性综合规划。国土规划与区域规划的关系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区域规划是国土规划的组成部分。 (二)现代关于区域规划的定义 区域规划是根据规划区域的发展条件,从其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出发,明确规划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总体建设,包括土地利用、城镇建设、发展产业、基础设施和公共 服务设施布局、环境保护等方面作出总体部署,对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的建设项目进行统筹安排,并提出实施政策的比较长远而全面的发展构想,是描绘区域来来经济建设的蓝图。区域规划的目的是发挥区域的整体优势,达到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促使区域社会经济快速、稳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郑东新区调研报告

郑 东 新 区 调 研 报 告 工学院建筑系 2011级城市规划 1101070009 吴浩石 2012.01.01

从郑东新区看郑州市发展 摘要:作为城市规划专业的初学者,有幸在开学之初参观到日本日著名建筑大师黑川纪章设计的郑东新区,郑东新区的规划建设为郑州市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本文重在介绍郑东新区的整体规划与杰出的建筑物,以及我个人认为郑东新区所存在的问题和郑州市的远景规划。 关键词:郑东新区,城市规划,建筑物,中原经济区。 一、郑东新区之美丽印象 1.1郑东新区简介 郑东新区是为了更好应对中国加入WTO的机遇和挑战,尽快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潮流,稳步推进城市化进程,提升城市品位,为把郑州建设成为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而采取的重要举措。目前,郑州中心城区规模偏小,而且受陇海、京广铁路交叉分割,拓展空间受到制约,与近亿人口大省省会城市的地位和建设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标远不相适应,因而必须寻求新的发展空间,按照21世纪国际现代化城市的功能要求对省会郑州总体规划进行完善、修编,这是规划郑东新区的主要背景。在这个前提下,为了保证郑东新区规划体现新世纪、新郑州、高起点、高品位的要求,于2001年9月对郑东新区远景总体概念规划采取国际招标的方法进行。最终日本著名建筑师黑川纪章的规划脱颖而出。 该区以迁建的原郑州机场为起步区,以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基础,西起老107国道,东至京珠高速公路,南至机场高速公路,北至连霍高速公路,远期规划总面积约150平方公里,相当于目前已建成市区的规模,将在未来20—30年内建成。郑东新区开发建设作为河南省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龙头项目,已被河南省政府作为重点工程列入日常工作。 1.2美丽的规划布局与独特的建筑物 郑东新区总体发展概念规划方案,将“共生城市”、“新陈代谢城市”以及“环形城市”等先进生态城市理念应用于新区总体规划中,体现了新颖的创意和独特的风格。郑东新区高速公路环绕,交通发达;生态回廊屏障,绿树成荫;河流湖泊相映,碧波荡漾。根据郑东新区总体规划,使未来的郑州具有历史与现代、新城与老城、自然与城市“共生”的理念,成为世界城市之林中独具魅力和特色的现代化城市。郑东新区规划为六个区,分别是:CBD、商住物流区、龙湖区、龙子湖高校园区、科技物流园区、国家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郑东新区CBD,环CBD25平方公里为近期重点开发建设区域(新区起步区),这里将形成连接新旧城区的商务、旅游发展轴。起步区约25平方公里,将通过地铁、城市轻轨与现有市区连接起来,它不仅是郑东新区的核心,也是未来郑州

(完整版)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数据是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是21世纪的“钻石矿”。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大数据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国务院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全面推进大数据发展,加快建设数据强国。“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关键时期,全球新一代信息产业处于加速变革期,大数据技术和应用处于创新突破期,国内市场需求处于爆发期,我国大数据产业面临重要的发展机遇。抢抓机遇,推动大数据产业发展,对提升政府治理能力、优化民生公共服务、促进经济转型和创新发展有重大意义。为推动我国大数据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深入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落实国务院《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总体部署,编制本规划。 一、我国发展大数据产业的基础 大数据产业指以数据生产、采集、存储、加工、分析、服务为主的相关经济活动,包括数据资源建设、大数据软硬件产品的开发、销售和租赁活动,以及相关信息技术服务。 “十二五”期间,我国信息产业迅速壮大,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互联网经济日益繁荣,积累了丰富的数据资源,技术创新取得了明显突破,

应用势头良好,为“十三五”时期我国大数据产业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信息化积累了丰富的数据资源。我国信息化发展水平日益提高,对数据资源的采集、挖掘和应用水平不断深化。政务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全国面向公众的政府网站达8.4万个。智慧城市建设全面展开,“十二五”期间近300个城市进行了智慧城市试点。两化融合发展进程不断深入,正进入向纵深发展的新阶段。信息消费蓬勃发展,网民数量超过7亿,移动电话用户规模已经突破13亿,均居世界第一。月度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达835M。政府部门、互联网企业、大型集团企业积累沉淀了大量的数据资源。我国已成为产生和积累数据量最大、数据类型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大数据技术创新取得明显突破。在软硬件方面,国内骨干软硬件企业陆续推出自主研发的大数据基础平台产品,一批信息服务企业面向特定领域研发数据分析工具,提供创新型数据服务。在平台建设方面,互联网龙头企业服务器单集群规模达到上万台,具备建设和运维超大规模大数据平台的技术实力。在智能分析方面,部分企业积极布局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前沿技术,在语音识别、图像理解、文本挖掘等方面抢占技术制高点。在开源技术方面,我国对国际大数据开源软件社区的贡献不断增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