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儿管理规范PPT
合集下载
高危儿与营养性疾病儿童的随访和管理PPT课件

2、(低二 出生体重<2500g。
11
完整编辑ppt
3、宫内、产时或产后窒息,缺氧缺血性 脑病,颅内出血。
4、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惊厥,持续 性低血糖。
5、新生儿期严重感染(如化脓性脑膜炎、 败血症等)。
12
完整编辑ppt
6、患有遗传病或遗传代谢疾病(如先天愚 型、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苯丙酮尿症等)
高危儿与营养性疾病儿童的 随访和管理
1
完整编辑ppt
目录
1 高危儿的概念 2 高危儿童的管理 3 营养性疾病儿童的随访和管理 4 工作要求
2
完整编辑ppt
一 高危儿概念
概念 广义上高危儿特指在母亲妊娠、分娩期、及新生
儿期存在对胎儿、婴儿生长发育不利的各种危险 因素的特殊群体,约占新生婴儿总数的60%。
23
完整编辑ppt
对32周以内的早产儿,每次滴管喂养前, 母亲可将小手指(洗净后)放入早产儿口 中,刺激和促进吸吮反射的建立,以便主 动吸吮乳头;
注意食具和手的卫生。
24
完整编辑ppt
➢ 几种维生素及矿物质的补充: 维生素D
早产儿生后一周开始补充800-1000u/d, 3个月后改为400u/d 直至2岁。 维生素K: 出生后第二天即应肌注维生素K1 1mg, 满月及满第二个月亦应肌注维生素K1 1mg。
47
完整编辑ppt
饮食调理
增加食物量 增加能量密度 增加餐次 添加辅食营养补充品 对于食欲差的低体重患儿,可以适当补充
复合维生素B和微量元素锌,一日两次,连 续服用14天。
48
完整编辑ppt
随访
每月随访一次,如有喂养问题,5天后复 诊。检查时准确测量体重,并对测查结果 进行评价分析;
高危儿管理通用课件

社会支持
政策支持
政府应制定和完善高危儿管理的相关政策,提供资金和资源支持 ,鼓励科研和技术创新。
社会参与
加强高危儿管理的社会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高危儿管理的认 识和重视程度。
家庭支持
为高危儿家庭提供心理支持和专业指导,帮助家庭成员更好地应 对和管理高危儿情况。
THANKS
感谢观看
02
高危儿包括早产儿、低出生体重 儿、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生窒息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等。
高危儿的分类
根据高危因素的性质,高危儿可以分为出生前、出生时和出生后三类。
出生前高危儿是指母亲在孕期有高血压、糖尿病、感染、贫血等并发症的患儿; 出生时高危儿是指由于脐带绕颈、胎位不正、产程延长等因素导致的患儿;出生 后高危儿是指由于新生儿窒息、低血糖、低钙血症等因素导致的患儿。
降低治疗成本
有效的管理可以减少高危儿的住院次 数和长期治疗,从而降低治疗成本和 家庭负担。
03
高危儿管理策略
早期筛查
01
02
03
早期筛查
在新生儿期对高危儿进行 早期筛查,以便及早发现 潜在的健康问题。
筛查方法
通过观察新生儿的临床症 状、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 验室检查,对高危儿进行 全面的评估。
筛查内容
案例二:新生儿黄疸的管理
总结词
观察症状、及时治疗、科学喂养
详细描述
新生儿黄疸是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的一种常见疾病。对于黄疸患儿,家长需要密切观察症状,如 发现皮肤、巩膜黄染等异常表现,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如蓝光照射、药物治疗等 。同时,要科学喂养,按需哺乳,保证宝宝摄入足够的水分和营养。
技术创新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
01
高危儿识别与管理课件

d3o.大lo于re胎m龄儿ag及n小a 于al胎iq龄u儿a.Ut eni1m2.母ad亲有m麻in醉im药、ve毒n品ia等m病, q史uis n4o.出st生ru时d低eAxpegarcr评ita分t需io复n苏u者llam1c3o.产la科b并o发ris症需ni手si术u产t aliquip e5x.既e往a 有co异m常m妊o娠d、o胎co儿n或s新eq生uat1. 4.羊水、脐带、胎盘异常
2024/8/2
5
常见高危儿可能发生的高危病症
L早or产em儿 ipsum d小o于lo胎r s龄it 儿amet大, c于on胎se龄ct儿etur 过ad期ip产isi儿cing
e呼li吸t,暂s停ed do eiu窒s息mod tempo呼r 吸in窘ci迫didunt u宫t 内la营b养or不e良et d(o4l0o%r-e50m%)agna aliqua.Ut enim ad minim veniam, quis n呼o吸st窘ru迫d exerci胎ta粪ti吸o入n ullamc红o细la胞b增o多ri症s nisiHuIEt aliquip
2024/8/2
7
具体实施细则
• 一、适用对象 • 二、管理模式 • 三、医护人员资质及职责 • 四、母婴同室新生儿的安全管理 • 五、母婴同室新生儿管理制度 • 六、母婴同室新生儿常规操作 • 七、母婴同室新生儿喂养 • 八、健康新生儿出院标准
2024/8/2
8
五、母婴同室新生儿管理制度
(一)、新生儿生后应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 胎龄评估
2024/8/2
21
过期产儿可能出现的问题
• 特点: 体重轻,皮下脂肪少;身体细长、皮肤松弛多皱,
状如老人;常睁眼,貌似老练。
2024/8/2
5
常见高危儿可能发生的高危病症
L早or产em儿 ipsum d小o于lo胎r s龄it 儿amet大, c于on胎se龄ct儿etur 过ad期ip产isi儿cing
e呼li吸t,暂s停ed do eiu窒s息mod tempo呼r 吸in窘ci迫didunt u宫t 内la营b养or不e良et d(o4l0o%r-e50m%)agna aliqua.Ut enim ad minim veniam, quis n呼o吸st窘ru迫d exerci胎ta粪ti吸o入n ullamc红o细la胞b增o多ri症s nisiHuIEt aliquip
2024/8/2
7
具体实施细则
• 一、适用对象 • 二、管理模式 • 三、医护人员资质及职责 • 四、母婴同室新生儿的安全管理 • 五、母婴同室新生儿管理制度 • 六、母婴同室新生儿常规操作 • 七、母婴同室新生儿喂养 • 八、健康新生儿出院标准
2024/8/2
8
五、母婴同室新生儿管理制度
(一)、新生儿生后应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 胎龄评估
2024/8/2
21
过期产儿可能出现的问题
• 特点: 体重轻,皮下脂肪少;身体细长、皮肤松弛多皱,
状如老人;常睁眼,貌似老练。
高危儿的识别与管理PPT课件

氧合状态监测
经皮脉氧饱和度(SpO2) 经皮二氧化碳分压(TcPCO2) 经皮氧分压( TcPO2 )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etPCO2)
44
45
心血管系统监护
血压监护:新生儿MAP正常值基本同胎龄
46
中枢神经系统监护
1.体检:意识、反应、头围、囟门、瞳孔、肌力、肌 张力(NS核心)、反射。
肤色异常:青紫/发绀 表现异常:呻吟、鼻煽、三凹征
31
呼吸系统监护
表现异常
三凹征:膈肌牵拉及肋间肌收缩 呻吟:呼气时声带关闭以增加PEEP。 鼻煽:减少鼻腔的阻力。 呼吸过慢或节律异常是病情危重的信号
32
呼吸系统监护
心肺监护仪可实时监测心率、呼吸频率和呼 吸暂停的发生。
17
6.惊厥
可能的原因有:窒息后引起的HIE、产伤性颅内出血、 化脑、宫内感染、代谢异常、核黄疸、先天性脑发 育不全等。
18
即刻处理
建立静脉通路,按日龄、窒息补液 最初12小时禁食 若血糖<2.6mmol/l ,给予处理 正发作或前一小时曾发生惊厥,止惊 惊厥伴中心性青紫或呼吸困难,中流量氧
腹胀、反复呕吐、血尿或皮肤明显发黄等情况
25
新生儿出现任何一项或一项以上危险症状或体征, 都表明病情危重,应给予及时处理
如果条件限制,无法作进一步处理,应立即转往上 级有条件的医院治疗
26
危重新生儿监护内容
新生儿各系统发育未成熟,代偿能力差、病情变化 快,易导致死亡。--------NICU
、高频通气,甚至ECMO。
57
常见新生儿纠纷
与医疗有关的纠纷
开错药 服务态度不好
窒息复苏后多器官功能损害
经皮脉氧饱和度(SpO2) 经皮二氧化碳分压(TcPCO2) 经皮氧分压( TcPO2 )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etPCO2)
44
45
心血管系统监护
血压监护:新生儿MAP正常值基本同胎龄
46
中枢神经系统监护
1.体检:意识、反应、头围、囟门、瞳孔、肌力、肌 张力(NS核心)、反射。
肤色异常:青紫/发绀 表现异常:呻吟、鼻煽、三凹征
31
呼吸系统监护
表现异常
三凹征:膈肌牵拉及肋间肌收缩 呻吟:呼气时声带关闭以增加PEEP。 鼻煽:减少鼻腔的阻力。 呼吸过慢或节律异常是病情危重的信号
32
呼吸系统监护
心肺监护仪可实时监测心率、呼吸频率和呼 吸暂停的发生。
17
6.惊厥
可能的原因有:窒息后引起的HIE、产伤性颅内出血、 化脑、宫内感染、代谢异常、核黄疸、先天性脑发 育不全等。
18
即刻处理
建立静脉通路,按日龄、窒息补液 最初12小时禁食 若血糖<2.6mmol/l ,给予处理 正发作或前一小时曾发生惊厥,止惊 惊厥伴中心性青紫或呼吸困难,中流量氧
腹胀、反复呕吐、血尿或皮肤明显发黄等情况
25
新生儿出现任何一项或一项以上危险症状或体征, 都表明病情危重,应给予及时处理
如果条件限制,无法作进一步处理,应立即转往上 级有条件的医院治疗
26
危重新生儿监护内容
新生儿各系统发育未成熟,代偿能力差、病情变化 快,易导致死亡。--------NICU
、高频通气,甚至ECMO。
57
常见新生儿纠纷
与医疗有关的纠纷
开错药 服务态度不好
窒息复苏后多器官功能损害
高危儿管理流程及内容课件

监测高危儿的体重、身高、头围 、运动和语言等发展指标,及时
发现异常情况。
预警系统
建立预警系统,对高危儿的发展 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及时采取干
预措施。
转诊与合作
转诊流程
建立规范的转诊流程,确保高危儿能够及时转诊 至专业医疗机构或康复机构。
合作机制
加强与医疗机构、社区和家庭之间的合作,为高 危儿提供连续性的管理和康复服务。
经验教训与启示
经验教训
在高危儿管理中,应注重细节管理,密切监 测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同时 ,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医护人 员的专业素养和责任心。
启示
高危儿管理需要医护人员具备丰富的专业知 识和经验,同时也需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 合作,共同促进高危儿的康复和成长。
THANKS
感谢观看
生长发育监测
总结词
定期评估高危儿的生长发育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发育问题。
详细描述
定期监测高危儿的身高、体重、头围等指标,评估其体格发育状况。同时,关 注高危儿的神经心理发育,如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认知等方面的能力, 及时发现和处理发育问题。
早期教育及康复训练
总结词
提供早期教育和康复训练,促进高危儿全面发展。
对孩子的状况进行密切观察,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和风险。
采取措施
一旦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确保孩子的安全和健康。
CHAPTER
05
高危儿管理案例分享
管理成功案例
成功案例一
某早产儿,出生时体重仅1公斤,因存在 多种高危因素,如早产、低血糖、呼吸 困难等,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管理和治 疗,最终成功出院,且未留下任何后遗 症。
疗、康复训练和药物治疗等。
发现异常情况。
预警系统
建立预警系统,对高危儿的发展 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及时采取干
预措施。
转诊与合作
转诊流程
建立规范的转诊流程,确保高危儿能够及时转诊 至专业医疗机构或康复机构。
合作机制
加强与医疗机构、社区和家庭之间的合作,为高 危儿提供连续性的管理和康复服务。
经验教训与启示
经验教训
在高危儿管理中,应注重细节管理,密切监 测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同时 ,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医护人 员的专业素养和责任心。
启示
高危儿管理需要医护人员具备丰富的专业知 识和经验,同时也需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 合作,共同促进高危儿的康复和成长。
THANKS
感谢观看
生长发育监测
总结词
定期评估高危儿的生长发育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发育问题。
详细描述
定期监测高危儿的身高、体重、头围等指标,评估其体格发育状况。同时,关 注高危儿的神经心理发育,如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认知等方面的能力, 及时发现和处理发育问题。
早期教育及康复训练
总结词
提供早期教育和康复训练,促进高危儿全面发展。
对孩子的状况进行密切观察,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和风险。
采取措施
一旦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确保孩子的安全和健康。
CHAPTER
05
高危儿管理案例分享
管理成功案例
成功案例一
某早产儿,出生时体重仅1公斤,因存在 多种高危因素,如早产、低血糖、呼吸 困难等,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管理和治 疗,最终成功出院,且未留下任何后遗 症。
疗、康复训练和药物治疗等。
高危儿管理流程及内容PPT课件

负担。
02
高危儿管理流程
筛查与评估
出生时评估
对高危儿出生时的状况进行全面评估, 包括体重、身长、头围等指标,以及 是否存在窒息、低血糖等高危因素。
评估内容
评估内容包括宝宝的体重、身长、头 围等体格发育指标,以及宝宝的运动、 语言、认知等方面的神经发育情况。
定期评估
在出生后每个月进行一次评估,包括 体格发育、神经发育、营养状况等方 面的检查,以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和 影像学检查。
成功案例二:家庭支持在高危儿管理中的作用
总结词
家庭支持是高危儿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有助于提高家庭照顾质量,促进高危儿 健康成长。
VS
详细描述
家庭支持包括提供育儿知识、心理疏导、 家庭指导等,旨在帮助家庭成员更好地理 解和照顾高危儿。通过家庭支持,可以增 强家庭成员的育儿信心和能力,提高家庭 照顾的质量,为高危儿的健康成长创造良 好的家庭环境。
家庭教育
开展高危儿家庭教育,提高家长 育儿知识和技能,促进家长与孩 子的互动与沟通。
社区资源整合
社区资源
整合社区内医疗、教育、康复等资源 ,为高危儿家庭提供一站式服务。
社区合作
加强社区内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形成 合力,共同推进高危儿管理工作。
政策支持与保障
政策制定
制定针对高危儿管理的相关政策,为 高危儿家庭提供政策保障。
资金保障
设立专项资金,为高危儿家庭提供经 济支持,减轻家庭负担。
05
高危儿管理案例分享
成功案例一:早期干预对高危儿发展的影响
总结词
早期干预对高危儿发展具有积极影响,有助于降低风险,促进正常发展。
详细描述
早期干预是指对高危儿在出生后早期进行的综合性管理和治疗措施,包括定期评估、营养指导、康复 训练、家庭支持等。通过早期干预,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 进高危儿的正常发展。
02
高危儿管理流程
筛查与评估
出生时评估
对高危儿出生时的状况进行全面评估, 包括体重、身长、头围等指标,以及 是否存在窒息、低血糖等高危因素。
评估内容
评估内容包括宝宝的体重、身长、头 围等体格发育指标,以及宝宝的运动、 语言、认知等方面的神经发育情况。
定期评估
在出生后每个月进行一次评估,包括 体格发育、神经发育、营养状况等方 面的检查,以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和 影像学检查。
成功案例二:家庭支持在高危儿管理中的作用
总结词
家庭支持是高危儿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有助于提高家庭照顾质量,促进高危儿 健康成长。
VS
详细描述
家庭支持包括提供育儿知识、心理疏导、 家庭指导等,旨在帮助家庭成员更好地理 解和照顾高危儿。通过家庭支持,可以增 强家庭成员的育儿信心和能力,提高家庭 照顾的质量,为高危儿的健康成长创造良 好的家庭环境。
家庭教育
开展高危儿家庭教育,提高家长 育儿知识和技能,促进家长与孩 子的互动与沟通。
社区资源整合
社区资源
整合社区内医疗、教育、康复等资源 ,为高危儿家庭提供一站式服务。
社区合作
加强社区内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形成 合力,共同推进高危儿管理工作。
政策支持与保障
政策制定
制定针对高危儿管理的相关政策,为 高危儿家庭提供政策保障。
资金保障
设立专项资金,为高危儿家庭提供经 济支持,减轻家庭负担。
05
高危儿管理案例分享
成功案例一:早期干预对高危儿发展的影响
总结词
早期干预对高危儿发展具有积极影响,有助于降低风险,促进正常发展。
详细描述
早期干预是指对高危儿在出生后早期进行的综合性管理和治疗措施,包括定期评估、营养指导、康复 训练、家庭支持等。通过早期干预,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 进高危儿的正常发展。
高危儿的管理与干预课件

高危儿的影响因素
高危儿的发生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 、母体健康状况等多种因素有关。
遗传因素包括家族史、基因突变等; 环境因素包括孕期感染、营养不良、 环境污染等;母体健康状况包括妊娠 期高血压、糖尿病等。
PART 02
高危儿的管理
REPORTING
定期监测
通过定期监测,可以及时发现高危儿的异常情况,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促进其 健康成长。
02
高危因素包括早产、低出生体重 、多胎妊娠、宫内发育迟缓、出 生窒息、新生儿黄疸等。
高危儿的分类
根据高危因素的性质和影响程度,高危儿可分为轻度、中度 、重度三类。
轻度高危儿通常表现为暂时性的发育落后,如喂养困难、睡 眠障碍等;中度高危儿可能存在较明显的生长发育异常;重 度高危儿可能存在严重的疾病或伤残,如脑瘫、智力低下等 。
VS
详细描述
根据高危儿的年龄和生长发育状况,制定 合适的运动训练计划,包括肢体活动、翻 身、坐立、爬行和步行等。运动训练有助 于改善高危儿的肌肉力量、协调性和平衡 感,提高其整体运动能力。
认知训练
总结词
通过各种认知训练方法,促进高危儿智力发 展。
详细描述
利用各种认知训练工具和方法,如游戏、玩 具、音乐、图画等,激发高危儿的好奇心和 探索欲望。通过引导他们观察、思考、记忆 和解决问题,促进其智力发展。同时,家长 和医护人员要与高危儿建立亲密关系,为其 提供安全感和信任感。
保持耐心和积极配合
耐心陪伴
家长应耐心陪伴孩子进行康复训 练,鼓励孩子积极参与,不可急
躁或责备。
积极配合
家长应积极配合康复师和医生的工 作,按照要求进行家庭康复训练。
调整心态
家长应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保持乐 观积极的态度,传递正能量给孩子 。
高危儿管理PPT课件

• 生长突增期:身高及体重均有两个:婴儿期和 青春期 神经系统则只有一个:0—3岁 这个阶段如果我们给予丰实的环境刺激及 合适的养育方式,使婴幼儿有丰富的早期 经验,就可以让正常婴幼儿的大脑得到充 分的发展。而错过了这个关键期,大脑的发 育就错过了最佳时机。
神经系统的发育
• 脑细胞分裂、增殖,细胞数增多,在胎儿 期至生后6个月完成。 • 脑细胞体积增大,包括树突、轴突的生长。 在生后6个月至生后2岁完成。 • 在出生时:神经细胞树突、轴突的数量少 而且短,互相之间没有甚么联系。到2岁时: 树突和轴突大量发展,在神经细胞之间形 成了复杂的网络系统。这些网络的形成与 婴儿的早期经验有着密切的关系。
• 我们都是来自基层的医务工作者,大部分 单位并没有专业康复训练的能力,所以早 期识别高危儿的异常表现,判断是否应该 作为早期治疗的对象并及时转送上级治疗 机构,使有需要的患儿得到及时和合适的 干预及治疗就成为我们最重要的任务。
早期常见异常表现
0—3个月
• 这个阶段的正常婴儿视、听、触觉等感知觉发育 良好。听声音会转头,会追视,视听交流良好; 头部有一定的控制能力,可俯卧抬头90°,头竖 立好,支撑及踏步反射存在,会发元音、可笑出 声。 异常表现:(1)不能追视 (2)听声音不会转头 (3)头竖立困难,俯卧抬头困难 (4)四肢肌张力过高及过低
4 在整个监测过程中,一般每半年进行 一次智力发育的测试,分别在6个月、1岁、 1岁半、2岁进行,同时还进行儿童气质及 感觉统合的测评。使家长进一步了解自己 的孩子,采用最合适孩子发育的方法对高 危儿进行养育。
5 在监测过程中,对有发育异常的高危 儿要做到早期发现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进行早期干预,以期达到降低脑瘫及脑损 伤后遗症的发生。因为对于未成熟的大脑, 若早期采取了合适的方法进行干预可取得 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我们的工作中早期 发现就显得非常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期表现1~3个月
• • • •
不注意看人,不注视眼前的人脸及玩具。 反应迟钝,不能微笑和逗笑。 3个月头不稳定,颈不能竖头,头左右摆动。 俯卧位不能抬头。
早期表现4~5个月
• 眼不灵活,不追视,斜视。 • 表情呆滞不灵活,逗时无反应,不能大笑。不竖头,不会翻身,俯卧位抬 头小于90°。 • 身体逐渐变硬,有轻度角弓反张或下肢交叉。 • 坐位呈全前倾或后倾。 • 手不灵活,不伸手抓物或用一只手抓物。
编号:
日 年 月
□
转诊
□
拒转诊
□
失访
□
□
检查日期
年龄
评估方法
评估结果
指导
处理
检查者
早期表现新生儿期
•哺乳困难:小儿出生后不会吸吮,吸吮无力或拒乳,吸吮后疲劳无力,容 易呕奶。 •哭声异常:过度安静、不哭,哭声微弱,持续哭闹。 •自发运动少:出生后少动,呈无力状态。 •对人脸谱不感兴趣,无分辨人面孔的能力。 •对声音的刺激无瞬目反应。 •新生儿痉挛:小儿易惊跳,尖叫或烦躁不安、抽搐。
专案管理内容
• (1)监测次数:儿保科高危门诊应对转诊的高危儿童进行心理行为 发育监测评估,每季度至少1次,可根据监测手段和实际情况决定发 育监测密度。 • (2)监测方法:应当使用全国标准化的儿童发育量表(如新生儿20 项行为神经评分法(NBNA)、DDST、DST等)以及儿童心理行为 发育问题预警征象进行高危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的监测评估。 • (3)咨询指导 • 1)根据筛查结果对儿童家长进行结果解释。 • 2)针对筛查中发现的喂养及发育问题进行咨询指导。 • 3)对需要转诊进行诊断和干预的儿童家长解释转诊原因及目的。
管理方法
• (1)登记管理:乡镇卫生院为儿童建立健康档案时,通过询问家长 或查阅母子保健手册,确定高危儿童。填写“高危儿童及心理行为发 育异常儿童登记表”转诊至妇幼保健院儿保科,并进行随访。 • (2)专案管理:儿保科高危门诊负责接诊高危儿童,并填写“高危 儿童专案管理记录”纳入到专案管理。 • (3)结案与转诊:连续两次评估正常并年满1周岁的高危儿童可结案。 儿保科对于筛查结果可疑或异常者,转诊到康复科进行诊断和早期干 预。
早期表现11~12个月
• • • •
不能爬站,不会迈步。 不会与人“再见” 不能有意识叫爸、妈。 流口水及吃手。
谢谢各位!
高危儿童及心理行为发育异常儿童登记表
地址: 市 区(县) 街道(乡) 居委会(村)
编号 登记日期 姓 名 性别 出生日期 家长姓名 联系电话 高危因素或异常情况 追访结果
高危儿童专案管理记录
儿童姓名: 性别: 转诊单位: 转归:正常 出生日期: 年 月 高危因素: 死亡 日 开始管理日期: 年 月 既往患病情况: 结案日期: 日
高危儿危害
•
因此,我们建议有高危因素的小儿出生后就要和医院建立较密切的 联系,建立专案管理,经常对小儿的发育情况进行监测评估,及时地 给予发育指导及康复干预,抓住早期教育的有利时期,及时弥补发育 的不足,减少小儿后遗症的发生和减轻伤残的程度。婴儿脑损伤一旦 发生,治疗愈早,疗效愈好,一旦错过最佳治疗期,将耽误孩子的一 生。
早期表现6~7个月
• • • • 无手、口、眼协调姿势(不能眼看-手抓-入口) 不能独坐,下肢不能支撑,扶站尖足。 手抓物后很快松开。 6个月叫名无反应。
早期表现8~10个月
• • • •
手笨,不能捏小东西,解扣、换手玩。 不能发出爸、妈、哒哒等双音。 不用单手抓玩。 不会爬,不能直腰独坐及坐位自由玩。
高危儿管理规范
儿保科:秦高华
高危儿的定义
• 高危儿是指在妊娠期、分娩时及新生儿期由于多种因素影响,造成小 儿脑成熟障碍,可能出现智力障碍、脑性瘫痪、癫痫、行为异常及视、 听障碍等严重后果的小儿。
有以下情况者可诊断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高危儿:
• 1、母亲或宝宝存在高危因素:如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宫内感染病 史、早产或过期产儿、极低体重儿、高胆红素血症、黄疸延迟消退、 颅内出血史、手术产儿(如剖宫产、臀位助产、胎头吸引或产钳)、 双胎和多胎、惊厥。 • 2、新生儿的兄姐有严重的新生儿病史或新生儿期死亡。 • 3、母亲有妊娠中毒症、妊娠感染、妊娠高血压、孕期贫血、先兆流产、 及有毒化学物放射线室内装修污染等接触史。
高危儿管理对象
• • • • • (1)早产(胎龄 < 37周)或低出生体重(出生体重< 2500克)。 (2)宫内、产时或产后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 (3)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惊厥,持续性低血糖。 (4)新生儿期严重感染性疾病(如化脓性脑膜炎、败血症等)。 (5)患有遗传病或遗传代谢性疾病(如先天愚型、甲状腺功能低下、 苯丙酮尿症等)。 • (6)母亲患有中度以上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糖尿病、严重感染 (如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