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戏曲打击乐的演奏与组合

合集下载

浅谈戏曲打击乐演奏的突破和发展

浅谈戏曲打击乐演奏的突破和发展

浅谈戏曲打击乐演奏的突破和发展【摘要】戏曲打击乐作为中国传统音乐形式之一,在时代的变迁中不断进行着突破和发展。

传统戏曲打击乐注重鼓点与戏曲剧情的紧密结合,演奏方式古朴传统。

而现代化的戏曲打击乐演奏手段则采用了现代乐器和技术,使音乐更具时代感和现代气息。

融合多种音乐元素的戏曲打击乐演奏,则拓展了其音乐表现力和艺术内涵。

在现代舞台表演中,戏曲打击乐更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整个表演增添了戏剧性和节奏感。

戏曲打击乐也积极与其他音乐形式进行交流和融合,开拓了音乐的新领域。

展望未来,对戏曲打击乐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我们应该积极推动戏曲打击乐的创新和发展,为中华传统音乐注入新的活力,使之在当今社会中绽放光芒。

【关键词】戏曲传统,时代发展,戏曲打击乐,传统演奏方式,现代化手段,融合音乐元素,现代舞台表演,交流融合,发展前景,创新发展。

1. 引言1.1 戏曲传统与时代发展的关系在中国传统戏曲文化中,打击乐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戏曲打击乐作为戏曲演出中的重要音乐元素,不仅用于配合演员的唱念做打,增添节奏感和气氛,更是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沉淀。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变迁,戏曲打击乐也在不断进行突破和创新,以适应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和文化口味。

传统戏曲打击乐在历史上主要以锣、鼓、钹等打击乐器为主,其演奏方式经过长期的积累和传承,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演奏者不仅需具备娴熟的技巧,更要具备对戏曲剧情和曲调的理解,能够准确地把握节奏和情绪变化,使打击乐能够与戏曲表演完美融合,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文化的多元发展,传统戏曲打击乐在面临挑战的同时也在寻求突破和发展。

现代化的演奏手段、融合多种音乐元素以及与其他音乐形式的交流和融合,都成为了戏曲打击乐发展的新方向。

在这个过程中,戏曲打击乐不仅不断吸收新鲜血液,更能够焕发出更加丰富和多样的魅力,为传统戏曲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机。

1.2 戏曲打击乐的特点戏曲打击乐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戏曲表演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对秦腔打击乐的探讨

对秦腔打击乐的探讨

对秦腔打击乐的探讨秦腔作为中国著名的戏曲剧种,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文化交流的提升,人们对秦腔的表演形式也有了不断的创新和探索。

对秦腔的打击乐的运用成为一种新的尝试,给秦腔注入了新的活力。

秦腔打击乐是指在秦腔的表演中添加打击乐乐器,以增强音乐效果和节奏感。

通过运用不同的打击乐器,如鼓、锣、钹等,可以制造出丰富的音响效果,使秦腔的表演更加生动有力。

打击乐的加入还可以增强秦腔的节奏感,使观众更容易被音乐所感染,与演员的表演产生更好的共鸣。

在秦腔打击乐的运用中,对于节奏和音色的掌控是非常重要的。

打击乐器的运用需要与秦腔的唱腔和表演技巧相互协调,保证音乐的整体和谐。

打击乐器的音色也需要与秦腔的表演主题相契合,不同的音色带给观众不同的听觉体验,使表演更加丰富多样。

在秦腔打击乐的探讨中,对于演员的配合和演奏技巧的要求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演员需要通过与打击乐的协作,使表演更加精彩。

对于演奏技巧的要求,演员需要具备扎实的乐理基础和较强的节奏感,以确保打击乐的演奏准确无误。

与此打击乐的运用也需要演员和打击乐手的默契配合,共同创造出最佳的演出效果。

秦腔打击乐的探讨还涉及到音乐创新与保护的问题。

秦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音乐形式和剧目传承了千百年来的经典之作,需要得到保护和传承。

在使用打击乐器时,应尊重和继承秦腔的传统音乐风格,注重创新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秦腔的独特性和风格特点。

秦腔打击乐的探讨对于秦腔的发展和创新有着积极的意义。

通过打击乐的运用,可以使秦腔表演更加生动有力,增强观众的听觉和视觉体验。

在运用打击乐时,需要注意与秦腔的唱腔和表演技巧的协调,保持音乐的整体和谐,并且要保护秦腔的传统风格,使其在创新的同时保持其独特性。

希望未来可以有更多的探索和尝试,为秦腔的发展注入更多的新意和活力。

试析秦腔打击乐与演奏

试析秦腔打击乐与演奏

试析秦腔打击乐与演奏
秦腔是中国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始于陕西省秦腔,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秦腔以其独特的表演风格、美妙的音乐和一流的打击乐演奏而闻名于世。

秦腔打击乐是秦腔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了丰富音乐表达和增添戏曲气氛的作用。

秦腔打击乐是秦腔演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鼓、锣等打击乐器的演奏,为秦腔戏曲表演赋予鲜明的节奏感和动感。

秦腔打击乐的演奏手法多样,包括敲打、击打、拍打等。

打击乐手通过不同的打击力度和节奏感,强调戏曲的韵律感和节奏感,使秦腔的音乐更加生动有力。

秦腔打击乐的演奏方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打击乐器有三角铁、铃鼓、木鱼、大鼓等。

这些打击乐器在秦腔演奏中都有着独特的音色和演奏技巧。

三角铁以其清脆明亮的声音,常常用于铺底音,加强节奏感;铃鼓则以其激昂奔放的音色,常常用于引子部分,为戏曲表演增添紧张感;木鱼则常用于配合唱腔,为音乐赋予节奏感和韵律感。

这些打击乐器的演奏手法需要演奏者有一定的技巧和经验,他们通过不同的手法演奏出丰富多样的音效,给秦腔音乐增色不少。

除了打击乐器外,秦腔打击乐还常常与其他乐器相结合,如二胡、琵琶等。

这种多乐器的组合使得秦腔音乐更加绚丽多彩。

这些乐器在秦腔演奏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二胡常常用于演奏高亢激昂的曲子,为戏曲增添热烈的气氛;琵琶则多用于演奏抒情曲,给人以柔和和缓的感觉。

秦腔打击乐与其他乐器的组合,形成了丰富多样的音乐效果,让观众在欣赏秦腔演出时,能够更好地融入到戏曲的世界中去。

对秦腔打击乐的探讨

对秦腔打击乐的探讨

对秦腔打击乐的探讨
秦腔作为中国传统戏曲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打击乐则是一种重要的音乐形式,它通过击打乐器来展现节奏、音色和跳动的音乐感。

今天,我们将探讨如何将秦腔和打击乐相结合,展现出全新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

首先,秦腔和打击乐的结合需要特别注意协调性和和谐性。

秦腔中,音乐和唱腔交织在一起,声音轻柔细腻,表现出温婉、优美、婉转的情感,而打击乐则显得更加鲜明和有力。

为了保持秦腔质感的同时,需要在打击乐中选择合适的乐器,如太鼓、锣、木鱼等,来体现出秦腔独特的节奏和韵律。

其次,在秦腔和打击乐相融合时,需要着眼于两者之间的互补性。

秦腔借用了多种艺术形式的元素,如武打、舞蹈等,而打击乐的节奏和音色可以更好地配合这些表演元素。

例如,在武打场景中加入打击乐的强烈音节,可以增强戏剧冲击力,使观众感受到更加震撼的视听效果。

最后,秦腔和打击乐的结合需要突出文化内涵和表现力。

秦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表现力必须得到体现和传承。

在打击乐的伴奏下,秦腔那种旋律独特、意蕴深远的艺术特点可以更加显露出来,达到传承和发扬的目的。

总之,秦腔和打击乐的结合需要进行艺术适度调整,有利于秦腔艺术的新发展,一方面可以实现更有力的文化传承,另一方面也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秦腔。

这种融合的音乐形式可以开阔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视野和理解,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注入新的活力和能量。

对秦腔打击乐的探讨

对秦腔打击乐的探讨

对秦腔打击乐的探讨打击乐元素的融入需要注重音乐编排和表演技巧的统一。

秦腔剧目中的每个动作、台词、唱段都有其独特的节奏和情感表达,而打击乐的奏响必须与之相呼应,既不能过于突兀,也不能掩盖秦腔本身的音乐韵律。

在编排时可以根据情节走势和角色性格的变化,适时加入打击乐的强弱节奏,以增强舞台效果和观众的感官体验。

对于打击乐演奏的技巧和音质控制也需要进行深入研究。

秦腔以其悠扬的旋律和婉转的唱腔著称,而打击乐的音色较为硬朗,因此在演奏中需要注意两者的平衡。

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和击奏技巧,调节演奏时的力度和速度,以使打击乐的音色与秦腔的音乐特点相互融合。

打击乐元素的融入还需要考虑现场演出的实际情况。

根据不同的舞台大小和音响设备,合理安排打击乐器的位置和数量,以使得整个音乐表演有足够的声音覆盖和空间感。

演奏者的表演技巧和配合默契也至关重要,他们需要熟悉秦腔的表演要求和打击乐的演奏技巧,以确保整个演出的协调和统一。

需要强调的是,打击乐元素的融入只是秦腔创新发展的一种方式,通过探索和实践,可以创造出更多的表现形式和艺术效果。

我们也要尊重秦腔的传统和历史,保持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魅力。

在融入打击乐元素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的关系,以确保秦腔的传统艺术价值得以保留和传承。

对秦腔打击乐的探讨可以为秦腔表演注入新的音乐元素和视听效果。

在保持秦腔传统特色和规则的基础上,合理地融入打击乐元素,可以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艺术体验和审美享受。

在实践中还需要面临一些挑战,如音乐编排、表演技巧和现场演出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持续的研究和探索,可以不断完善和发展秦腔打击乐,为戏曲艺术的创新提供新的思路和可能性。

试析秦腔打击乐与演奏

试析秦腔打击乐与演奏

试析秦腔打击乐与演奏秦腔是中国戏曲的重要类型之一,自古以来就有“秦腔甲天下”之说,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而秦腔打击乐是秦腔表演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它通过鼓、钹、锣、板等乐器的演奏,为秦腔舞台表演增添了独特的节奏和氛围,使得观众更能够感受到戏曲的魅力。

秦腔打击乐的演奏在秦腔表演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在秦腔表演中,打击乐不仅用于表达情感,更是用于烘托气氛,增强戏曲的节奏感。

由于秦腔的表演特点是激烈、豪放,以快为主,所以打击乐的演奏更需要具有明快、有力的特点。

在演奏过程中,打击乐手需要根据剧情的发展和角色的性格特点,灵活运用不同的节奏和鼓点,使得打击乐与表演形成紧密的互动,从而使观众更加投入到戏曲的世界中来。

从乐器的选材来看,秦腔打击乐多采用鼓、钹、锣和板等乐器。

鼓是秦腔打击乐中最为重要的乐器之一,它既可以打出节奏,也可以表现出不同的情感。

钹和锣则可以在表演中使用,通过不同的敲击方法和力度来烘托气氛。

而板则可以用于表演中的敲击和舞蹈伴奏,为舞台表演提供更加生动的音乐支持。

在秦腔打击乐的演奏技法上,打击乐手们需要具备较高的演奏技巧和丰富的表演经验。

他们需要熟练掌握各种乐器的演奏方法,包括用手、指、棍等不同的击打方式,以及用力、节奏、速度等乐音变化的技巧。

他们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协作能力,能够在与演员的配合中,准确地把握节奏和情绪的表达,使得打击乐在秦腔表演中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秦腔打击乐的演奏还需要与其他乐器和声乐配合。

在秦腔的表演中,打击乐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与弦乐、管乐、声乐等其他乐器相互配合。

打击乐手需要能够与其他表演者和乐器协调一致,形成有机的合奏,使得整个表演更加丰富、生动。

秦腔打击乐在秦腔表演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它通过节奏的变化和情感的表达,为戏曲表演增添了独特的魅力和活力。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需要更加重视秦腔打击乐的传承和创新,培养更多的优秀打击乐演奏者,为秦腔表演注入更多的活力和生机。

浅谈戏曲打击乐演奏的突破和发展

浅谈戏曲打击乐演奏的突破和发展

浅谈戏曲打击乐演奏的突破和发展【摘要】戏曲打击乐演奏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而独特的艺术魅力。

本文从传统戏曲与现代音乐的融合、乐器选用和演奏技巧的改变、创新曲目和演出形式、教育培训体系的完善以及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拓展等方面探讨戏曲打击乐演奏的突破和发展。

通过对戏曲打击乐演奏的未来发展趋势、推动传统戏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以及弘扬中华民族音乐艺术的重要性的分析,揭示了戏曲打击乐演奏在当代音乐领域中的独特魅力和发展潜力,为推动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关键词】关键词:戏曲打击乐演奏、突破、发展、传统与现代、乐器、演奏技巧、创新曲目、演出形式、教育培训体系、国际交流、合作、未来发展趋势、传承、创新、中华民族音乐艺术。

1. 引言1.1 戏曲打击乐演奏的重要性戏曲打击乐演奏作为传统戏曲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民族精神。

它不仅是表现戏曲节奏韵律的重要手段,更是连接演员和观众情感交流的桥梁,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表现力。

通过打击乐演奏,观众不仅可以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更能体验到传统戏曲的韵味和魅力,进一步增强戏曲文化的传播和传承。

戏曲打击乐演奏还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艺术表现力,可以为戏曲表演增添动感和活力,提升演出效果,吸引更多年轻观众的关注和喜爱。

戏曲打击乐演奏在传统戏曲文化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是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1.2 历史背景戏曲打击乐演奏作为中国传统戏曲音乐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早在古代,中国的戏曲表演就离不开打击乐器的伴奏。

传统的戏曲演出中,打击乐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可以起到节奏感的作用,还可以增强情感表达,调动气氛,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剧情和人物心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戏曲打击乐演奏逐渐融入到现代音乐的演奏中。

在20世纪以来,随着音乐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戏曲演出形式的多元化,戏曲打击乐在音乐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试析秦腔打击乐与演奏

试析秦腔打击乐与演奏

试析秦腔打击乐与演奏秦腔是中国戏曲中的一种地方戏曲剧种,源于陕西省。

秦腔打击乐是秦腔表演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通过鼓、钹等打击乐器的演奏,为秦腔戏曲增添了气氛和节奏感。

本文将试析秦腔打击乐与演奏的特点与表现,通过对其历史、演奏方式、曲目特点等方面的分析,以期能更全面地了解秦腔打击乐的魅力和艺术价值。

一、秦腔打击乐的历史秦腔打击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秦腔本身的起源,秦腔作为陕西省的地方戏曲,早在明代就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表演形式。

而秦腔打击乐作为戏曲表演中的音乐伴奏,也随着秦腔的发展和演变而得以完善和发展。

秦腔打击乐在传统戏曲音乐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它不仅在秦腔表演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更是中国戏曲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秦腔打击乐的演奏方式主要通过鼓、钹等乐器来完成。

鼓是秦腔打击乐中最为重要的乐器之一,它在戏曲表演中负责节奏的掌握和气氛的烘托。

除了鼓,钹也是秦腔打击乐中常见的乐器之一,通过敲击不同部位和角度的钹来产生不同的音色和节奏,为秦腔打击乐增添了更多的表现力和变化性。

在秦腔打击乐的演奏中,演奏者不仅需要掌握乐器的演奏技巧,更需要根据戏曲剧情和角色的变化来灵活运用乐器,使乐器的表现更加贴合戏曲表演的需要。

秦腔打击乐的演奏既需要对乐器的技术要求,更需要对戏曲表演的理解和把握,这也是秦腔打击乐演奏的独特之处。

秦腔打击乐的曲目特点主要体现在其节奏感和气氛营造上。

秦腔打击乐通常以饱满的节奏和鲜明的音色来表现戏曲剧情和情感,通过不同的节奏和音色变化来配合演员的表演,使整个戏曲表演更加丰富多彩。

秦腔打击乐在演奏过程中还会呈现出强烈的地方风格和民族特色,这使得秦腔打击乐成为了秦腔表演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四、秦腔打击乐与戏曲表演的关系秦腔打击乐与戏曲表演是密不可分的,它在戏曲表演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秦腔打击乐能够通过其独特的音乐语言和表现方式,与戏曲表演相互呼应,相互配合,使整个戏曲表演更加生动和有力。

在秦腔的表演中,打击乐会根据剧情的需要不断调整节奏和音色,使整个表演更具戏剧张力和感染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戏曲打击乐的演奏与组合
在中西近现代作曲家的作品中,人们常见到中、西打击乐器和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打击乐器混用的例子,康加鼓、木鱼等已经变成世界性打击乐器。

例如,汉族戏曲打击乐器小京锣、大京锣、饶钹与朝鲜族传统打击乐器小锣(小金)、中锣(大金)的混用,充分表现了不同民族、不同戏种、不同色彩及不同风格的对话与融合的文化现象。

打击乐也叫武场,由众多的打击乐器组成。

武场的主奏乐器为板鼓,它操纵着整個戏曲舞台的节奏,其地位相当重要,具有枢纽的作用。

就色彩而言,有清晰、透亮的(包括有或无音高的);有坚实、清脆的;有气势恢宏的;有深沉、浑厚,余音很长的;有清澈、零碎的;也有类似碰击声、雷雨声、炮声、铁链声、报警声等各种打击乐器。

另外,日常生活中的很多器具已成为乐队中常用的打击乐器,具有丰富多彩的音响色彩。

打击乐作为地方戏曲的锣鼓经编制而独立存在,在这点上,它与西洋打击乐器有着明显的区别。

中国传统器乐曲中有不少以打击乐为主体的乐种,如西安鼓乐、十番锣鼓等,还有许多打击乐乐曲,如鸭子拌嘴、老虎磨牙等。

这种民族打击乐的组合形式,自由、多样,可满足不同体裁和风格的音乐需求。

一、板鼓的领奏方法
在实际演出中,板鼓的领奏方法分为“有声底鼓”和“无声手势”两种。

有声底鼓的技法包括单楗击、双楗击、轮击、板单击、单楗挎板击等。

单楗击的方法是右手持鼓楗击鼓、左手挎板,分重击、轻击两种打
法。

例如,在锣鼓“串棰”中,其引领底鼓就属于单楗重击。

而曲牌“小开门”的开头则属于单楗轻击。

在单楗敲击底鼓时,常常以挎板之左手的手势作为辅助,例如,在演奏“串捶”时,在右手击鼓的同时,左手挎板并向前指(带)领。

双楗击就是双手持鼓楗击鼓,分双楗同击、双楗分击、双楗联击、轻重混击等多种打法。

“冷锤”的打法就是双楗同击,“三锤”的打法就是双楗分击,“四击头”的打法就属双楗联击,而河北梆子唱腔中“尖板”引领锣鼓中板鼓的打法就属轻重混击,一一开始部分以鼓楗轻轻点击鼓心,发音轻而闷,不似重击时那样清脆响亮。

轮击就是双楗的快速交替击打,长轮击一般被称作“撕边”。

它既可以作为领奏的底鼓,同时又可以单独敲击,用以配合武打、舞蹈动作,烘托表演气氛。

短轮击常穿插于双楗击之间,又被称做“鼓搓儿”。

板单击的领奏方法是,左手持板单击,并辅以右手单楗的无声手势。

例如,演奏“小锣一击”时,在左手击板的同时,右手持鼓楗按鼓心。

板鼓演奏的无声手势包括按、扔、靠、扬、划、抄、分、撇、指等。

无论怎样讲,板鼓的领奏方法是灵活运用、千变万化的,它需要合作者之间的默契配合和对技术技巧的熟练掌握。

二、戏曲打击乐组合
戏曲乐队武场的组成也是根据本剧种的需求,包括语言、地方色彩、戏曲场面等方面,在传统众多的打击乐器中经过不断筛选和演变而来。

鼓、锣、钹都有高低音的分别,尤其是锣的高音(包括固定音高点以及上升和下降音程的差别)、音色(除单纯音色外,也常取决于上升和下降的音程音高)上的层次极为丰富。

根据使用情况,这些乐器可以分为基本乐
器和色彩乐器两类。

基本乐器为武场四大件,即板鼓、大锣、铙钹、小锣。

除此以外,均可认为是色彩乐器,并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运用。

武场四大件在戏曲中使用最频繁,无论是唱腔、身段还是开打、舞蹈等方面均需四大件的配合。

一般在音响上有三种配置:大锣为主,铙钹、小锣为辅;不用大锣,以铙钹为主,小锣为辅;大锣、铙钹均不用,只有小锣单打。

武场四大件配合用锣鼓经来示意,通常可归纳为四种基本点子。

一是以“仓七”冲头型为主及其变化形式,包括导板头、帽子头、五击头、四击头、冲头、住头、归位、串子、长尖、紧锤、搓锤、九锤半等;二是以“仓七台七”长锤型为主及其变化形式,包括快慢长缍、一锤锣等;三是“仓台七台”闪锤型为主及其变化形式,有抽头、滚头子、纽丝、闪锤等;以“仓台台七台”抽头型为主及其变化形式,包括马腿、凤点头、夺头、收头等。

除以上四类以外,还有以一锣(大锣或小锣)为基础的多种变化形式。

由此可见,虽然只有四种乐器(包括板鼓),但节奏的变化和声响色彩变化很多。

在戏曲音乐历史上,人们使用众多打击乐器,并加以总结和精炼,因而其具有独特的风格和强烈的功能作用。

当需要特殊声响或效果时,可以改变四大件的基本声响或单独使用色彩乐器,如水声、走边、特殊的戏曲气氛、唱腔上某种需要等,均可灵活运用。

总之,戏曲锣鼓既可以用单独的多变音响、各种节奏的组合来烘托舞台的气氛,配合角色的念白和动作,也可以和文场乐器结合成各种音乐场面,从而大大加强了戏曲伴奏音乐的风格和戏曲性效果。

戏曲锣鼓所取得的成就对其他地方剧种的影响是很大的。

各地方剧种打击乐器的基本音响不同,是各地人民生活习惯和方言声调差别的反映,但是其打法(包括配
器及节奏处理〉大概不出戏曲锣鼓之范围。

例如,粤剧乐队运用多声部写作方法和选用西洋乐器等有益的尝试,对于营造强烈的时代气氛、深化戏剧主题思想、塑造音乐形象等都取得不少成功的经验,得到广大群众的赞许和欢迎。

龙江剧的打击乐采用二人转和京、评大剧种的“合二为一”法。

其中既有二人转、拉场戏常用的竹板、碎嘴子和手玉子,又有大剧种常用的单皮鼓、铙钹、大锣、小堂鼓、花盆鼓、植板小锣和定音鼓等。

当然,还少不了东北秩歌使用的锣鼓和大钹。

所有这些乐件在使用时有分有合。

三、结语
打击乐作为戏曲领域不可或缺的伴奏乐器,具有重要的艺术功能,发挥着重要的艺术作用,它既要烘托演员情感、渲染气氛,又要掌控全剧的节奏,还要配合演员的舞蹈,是其他任何音乐手段都不可替代的,其同戏曲实现了同步发展。

同时,打击乐以其突出的民族音乐性,成为世界音乐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进而收获了众多的拥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