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1298银耳多糖单糖组成分析的三种色谱方法比较

合集下载

银耳多糖的制备及一般鉴定

银耳多糖的制备及一般鉴定

银耳多糖的制备及一般鉴定【实验目的】1.学习真菌多糖类的分离、纯化原理。

2.学习多糖类物质的一般鉴定方法。

3. 掌握真菌多糖类粗提取的具体步骤及相应原理。

【实验原理】银耳是我国传统的一种珍贵药用真菌,具有滋补强壮、扶正固本之功效。

银耳中含有的多糖类物质则具有明显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抗炎症和抗放射等作用。

提取与纯化动植物中存在的多糖或微生物胞内多糖,因其细胞或组织外大多有脂质包围,要使多糖释放出来,第一步就是去除表面脂质, 常用醇或醚回流脱脂。

第二步将脱脂后的残渣以水为主体的溶液提取多糖,这样提取得到的多糖提取液含有许多杂质。

杂质主要是无机盐,低分子量的有机物质及高分子量的蛋白质、木质素等。

第三步则要除去这些杂质,对于无机盐及低分子量的有机物质可用透析法、离子交换树脂或凝胶过滤法除去;对于大分子杂质可用酶消化(如蛋白酶.木质素酶) ,乙醇或丙酮等溶剂沉淀法或金属络合物法。

多糖提取液中除去蛋白质是一个很重要的步骤,常用方法有S e v a g e法、三氯乙酸法、酶解法、三氟三氯乙烷法等。

(1)S e v a g e法是除蛋白的经典方法,主要是利用蛋白质在氯仿中变性的特点,用氯仿:正丁醇=5:1或4:1的二元溶剂体系按1:5加入到多糖提取液中,混合物经剧烈振摇后离心,蛋白质与氯仿-正丁醇生成凝胶物而分离,分去水层和溶剂层交界处的变性蛋白质。

(2)三氯乙酸法利用三氯乙酸,在低温下搅拌加入到多糖提取液中,直到溶液不再继续混浊为止离心弃沉淀,即可达到脱蛋白的目的。

存在于溶液中的三氯乙酸经中和后,通过透析或超滤等方法除去。

(3)酶解法提取是根据植物细胞壁的构成,利用酶反应所具有高度专一性的特点,选择相应的酶,将细胞壁的组成成分(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质)水解或降解,破坏细胞壁结构,使细胞内的成分溶解、混悬或胶溶于溶剂中,从而达到提取目的,且有利于提高成分的提取率。

(4)三氟三氯乙烷法将三氯乙烷按1:1的比例加到多糖提取液中,在低温下搅拌约10min,离心得上层水层,水层继续用上述方法处理几次即得,此法效率较高,但因其易挥发,不宜大量应用。

银耳杂多糖的分子量

银耳杂多糖的分子量

银耳杂多糖的分子量银耳杂多糖是一种提取自银耳(Auricularia auricula-judae)菌丝体的多糖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和药用价值。

银耳杂多糖是由葡萄糖、甘露糖、木糖和鼠李糖等单糖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其分子量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测定。

首先介绍一种常用的测定银耳杂多糖分子量的方法,即凝胶渗透色谱法(GPC)。

凝胶渗透色谱法是通过将样品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然后加入一定量的凝胶填料,将溶液通过填充在色谱柱中的凝胶层,利用溶液在凝胶层中的渗透性差异来实现分离和测定分子量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测定银耳杂多糖在溶液中的平均分子量。

另外一种常用的测定银耳杂多糖分子量的方法是基于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PAGE)。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大分子分离和测定分子量的方法。

通过将样品加入聚丙烯酰胺凝胶中,利用电场作用分离不同大小的生物大分子,然后根据样品在凝胶中迁移的距离来测定其分子量。

这种方法适用于测定银耳杂多糖在固体状态下的分子量。

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利用一些其他的方法来测定银耳杂多糖的分子量,例如红外光谱法、核磁共振波谱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通过测定银耳杂多糖的光谱特性来间接推导其分子量。

银耳杂多糖的分子量不仅仅是一个理化性质的参数,也与其生物活性和药用价值密切相关。

研究表明,银耳杂多糖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包括抗氧化、抗肿瘤、免疫调节、降血脂、抗凝血、降压等作用。

其中,分子量对其生物活性起到重要的影响。

研究发现,分子量较高的银耳杂多糖具有更好的抗氧化和抗肿瘤活性。

这是因为分子量较高的银耳杂多糖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生物活性。

此外,银耳杂多糖的分子量也与其药用价值相关。

银耳杂多糖作为一种天然多糖类化合物,具有较低的毒性和副作用,且具有广谱的药用活性。

研究表明,银耳杂多糖可以用来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抗衰老等疾病,还可以用作抗肿瘤药物的辅助治疗剂。

分子量较高的银耳杂多糖具有更好的生物利用度和药效,因此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银耳多糖的单糖组成

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银耳多糖的单糖组成

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银耳多糖的单糖组成
陈英红;姜翔之;罗浩铭;王颖;姜瑞芝
【期刊名称】《特产研究》
【年(卷),期】2012(034)001
【摘要】采用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柱前衍生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5种常见单糖的最佳分离条件,并将该条件用于银耳多糖的单糖组成分析.银耳多糖中含有甘露糖、葡萄糖醛酸、葡萄糖、木糖、岩藻糖,摩尔比为
3.894:1.264:0.044:1.000:0.265.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重现性良好,可用于银耳多糖的质量控制.
【总页数】4页(P37-39,54)
【作者】陈英红;姜翔之;罗浩铭;王颖;姜瑞芝
【作者单位】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长春130012;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长春130051;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长春130012;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长春130012;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长春13001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4.1
【相关文献】
1.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木糖结晶母液的单糖组成 [J], 孟海波;高绍丰;张海燕;孟汉卿
2.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茯苓多糖的单糖组成 [J], 吴建元;肖玉玲;孙曼春;
王智勇;方世平
3.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9种多糖中的单糖组成 [J], 王媛媛;张晖;杨俊松;宗智慧
4.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缅甸刺梧桐胶多糖的单糖组成 [J], 付兴情;黄绿;吴增;王瑞丽;冯家泽;顾雯;赵荣华
5.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淫羊藿多糖中单糖的组成 [J], 饶金华;刘文英;江佳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气相色谱法测定银耳异聚多糖提取物中乙醇残留

气相色谱法测定银耳异聚多糖提取物中乙醇残留

气相色谱法测定银耳异聚多糖提取物中乙醇残留摘要采用蒸馏法提取产品中残留溶剂,以气相色谱精确测定乙醇含量。

结果表明:在考察的浓度范围内,乙醇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5.19%,日内和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5%。

该方法简单、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适用于银耳提取物中乙醇残留量的测定。

关键词蒸馏法;气相色谱;银耳提取物;溶剂残留银耳(Tremella fuciformis)又叫白木耳,属于胶质真菌类的植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多糖。

近年来,对银耳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大量研究表明,银耳异聚多糖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机体耐缺氧能力,清除自由基,抑制肿瘤,能使人体产生抗体及干扰素,可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乙型肝炎等多种现代医学中的疑难病症[1-2];其单糖组成为甘露糖、葡萄糖醛酸、木糖及少量岩藻糖和葡萄糖等,分子量约为30万Da[3]。

银耳多糖的制备分离中根据溶解度差异,可用乙醇、丙酮等溶剂进行沉淀多糖。

因此准确测定多糖制品中的有机溶剂残留量对控制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研究了银耳提取物样品的预处理及乙醇残留量的GC检查方法,该方法同时对其他多糖制品中的乙醇残量检测具有借鉴作用。

1仪器和试剂1.1仪器Agilent 6890N气相色谱仪、予华DF-101S集热式油浴装置、蒸馏装置。

1.2试剂色谱级无水乙醇、色谱级正丙醇,均为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生产;银耳及银耳提取物为上海辉文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2试验方法2.1色谱条件色谱柱:FFAP(0.32mm×30m×0.50μm),载气为高纯氮气(纯度≥99.999% ),柱流速1.3mL/min,恒压模式,柱压为6.55Psi;进样口温度200℃;检测器(FID)温度250℃;氢气流速45.0mL/min,空气流速450mL/min,尾吹气(氮气)流速40.0mL/min;柱温为程序升温,初始温度60℃,以10℃/min升温到120℃/min,保持2min,进样量为1μL。

多糖含量测定的几种不同方法比较

多糖含量测定的几种不同方法比较

多糖含量测定的几种不同方法比较系别:信息学院专业:生物工程学号:姓名:指导教师:指导教师职称: 讲师多糖含量测定的几种不同方法比较摘要:本文综述了多糖含量测定的几种常用方法,主要有苯酚-硫酸法、3, 5-二硝基水杨酸法(简称DNS法)、蒽酮-硫酸法、色谱法、红外光谱定量分析多糖法等。

并对这些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这些方法可为多糖含量测定提供一定的参考,并为多糖含量测定的更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多糖;含量;测定;方法A review of different methodsto the determination of polysaccharidesAbstract: Paper reviewed some different methods to the determination of polysaccharides, in it phenol-vitriol method, 3, 5-two nitro salicylic acid (DNS) method, anthrone-vitriol method, chromatography, infrared spectrum quantitative analysis and etc had been dealed with. An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se methods a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It provided some related information and based theories to the determination of polysaccharides content.Key words:polysaccharides; content; determination; methods目录中文摘要 (I)英文摘要 (II)1前言 (1)2化学法测定多糖含量 (1)2.1苯酚-硫酸法 (1)2.2 3, 5-二硝基水杨酸法(简称DNS法) (2)2.3蒽酮-硫酸法 (2)3色谱法测定多糖含量的研究 (3)3.1气相色谱法(GC) (3)3.2 液相色谱法(HPLC) (3)3.3薄层色谱法(TLC) (4)4其他方法 (4)4.1红外光谱定量分析多糖法 (4)4.2生物传感器法 (5)5结论 (5)6展望 (6)参考文献 (6)致谢 (9)1前言多糖(polysaccharides,PS)是由10个以上的单糖聚合而成的生物高分子[1]。

银耳多糖的制备与分析

银耳多糖的制备与分析

银耳多糖的制备与分析一、实验目的1、了解银耳多糖制备的基本原理。

2、掌握糖类物质提取的基本操作技术。

二、实验原理银耳是真菌的一种,是我国传统的珍贵药材之一,具有滋阴润肺、益胃生津等功效。

常用于治疗虚劳咳嗽、阴伤燥咳、虚热口渴等症。

银耳多糖是银耳的主要药效成分,银耳中含有的多糖类物质则具有明显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抗炎症和抗放射等作用。

1、制备(提取)原理:银耳多糖易溶于水,但不溶于乙醇。

因此本实验采用沸水抽提、氯仿-正丁醇法除蛋白和乙醇沉淀分离制得银耳多糖粗品。

然后再进行定性分析。

2、分析(鉴定)原理:Molish反应多糖在浓硫酸或浓盐酸的作用下,脱水形成糠醛及其衍生物,其与α-萘酚反应,作用生成紫色的化合物。

原理是羰基与酚类进行了缩合,这样,糖与浓酸作用后,再与α-萘酚反应,就能生成紫色的化合物。

因此,阴性反应证明没有糖类物质的存在;而阳性反应,则说明有糖存在的可能性,需要进一步通过其他糖的定性试验才能确定有无糖的存在。

斐林试剂质量浓度为0.1g/mL的氢氧化钠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05g/mL的硫酸铜溶液配制而成,二者混合后,立即生成淡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

氢氧化铜与加入的葡萄糖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够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而葡萄糖本身则氧化成葡萄糖酸。

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时,溶液的颜色变化为:浅蓝色棕色砖红色(沉淀)。

三、实验试剂和器材1、银耳子实体2、乙醇3、乙醚4、丙酮5、Ssvag试剂:氯仿:正丁醇=6、Molish试剂:取5g α-萘酚用95%乙醇溶解至100mL,临用前配置,棕色瓶保存。

7、斐林试剂: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的氢氧化钠溶液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的硫酸铜溶液临用时临时配置,将4~5滴乙液滴入2mL甲液中,配完后立即使用。

仪器和器材烧杯试管分液漏斗容量瓶电炉石棉网纱布离心机真空干燥箱电子天平四、实验步骤(一)制备步骤1、取银耳子实体10g加水300mL,直火提取1h,提取过程中不断用玻棒搅拌。

实验一银耳多糖的制备及分析

实验一银耳多糖的制备及分析

实验一银耳多糖的制备及分析实验目的:1. 学习真菌多糖类的分离、纯化原理。

2. 掌握多糖类物质的提取及一般鉴定方法。

实验原理:银耳(Tremella fuciformis)是我国一种传统的珍贵的真菌,具有滋补强壮、扶正固本之功效。

银耳中含有的多糖类物质则具有明显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抗炎症和抗放射等作用。

多糖(polysaccharides)的纯化方法很多,但必须根据目的物质的性质及条件选择合适的纯化方法。

而且往往用一种方法不易得到理想的结果,因此必要时应考虑合用几种方法。

1、乙醇沉淀法:乙醇沉淀法是制备黏多糖的最常用手段。

乙醇的加入,改变了溶液的极性,导致糖溶解度下降。

供乙醇沉淀的多糖溶液,其含多糖的浓度以1%----2%为佳。

加完酒精,搅拌数小时,以保证多糖完全沉淀。

沉淀物可用无水乙醇、丙酮、乙醚脱水,真空干燥即可得疏松粉末状产品。

2、分级沉淀法:不同多糖在不同浓度的甲醇、乙醇或丙酮中的溶解度不同,因此可用不同浓度的有机溶剂分级沉淀分子大小不同的黏多糖。

3、季铵盐络合法:黏多糖与一些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十六烷基氯化吡啶(CPC)等能形成季铵盐络合物。

这些络合物在低离子强度的水溶液中不溶解,在离子强度大时,这种络合物可以解离,溶解,释放。

本实验采用银耳子实体,经沸水抽提、氯仿—正丁醇法除蛋白质和乙醇沉淀分离可制得银耳多糖粗品,再用CTAB(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络合法进一步精制可得银耳多糖精品。

然后进行定性和定量测定及杂质含量测定。

实验器材:1、器材(1)布氏漏斗 1 只(2)500ml抽滤瓶 1 只(3)250ml分液漏斗 1 只(4)100ml量筒 2 只(5)10ml量筒 1 只(6) 离心机 1 只(7)烧杯 2 只(8)水浴锅 1 只2、试剂(1)银耳实体:10g(2)2%CTAB:取2gCTAB溶于100ml蒸馏水中,摇匀备用(3)2mol/L 氢氧化钠溶液,6.2mol/L氯化钠溶液(4)氯仿—正丁醇溶液(4:1)(5)95%乙醇(6)甲苯胺(7)乙醚(8)无水乙醇(9)浓硫酸(10)a—萘酚(11)斐林试剂:A液:将34.5g硫酸铜(Cuso4.5H2O)溶于500ml水中B液:将125g氢氧化钠和137g酒石酸钾钠溶于500ml水中,临用时,将A B两液等量混匀。

非衍生化HPLC法分析银耳多糖中单糖组成的初步研究

非衍生化HPLC法分析银耳多糖中单糖组成的初步研究

with RI monitor. By means of HPLC analysis rhamnose, glucose, fructose, xylose, galactose five kinds of monosaccharides, the
best separation condition of the monosaccharide is obtained. The monosaccharide composition of Tremella polysaccharide is
2.5
0.0 - 2.5
0
10
20
30
时间(min)
图 1 氨基柱和 suger-D 糖柱的色谱流出曲线 Fig.1 Chromatogram in different column
由图 1 的色谱流出曲线比较分析可得,采用 sugerD 糖柱可以对混合糖溶液进行分离分析,显出清晰的四 个色谱峰。而用氨基柱可以分离分析出二个色谱峰,且 色谱峰的峰形不正态。因此,确定采用 suger-D 糖柱对 单糖进行分析。 2.2 色谱条件的选择
本研究采用示差折光检测器(RI)以分离度和峰型为评 价标准,对色谱柱、流动相的组成等色谱条件进行选 取,确定了适用于单糖 HPLC 分析的色谱条件。建立了 适于银耳多糖中单糖组成测定的 HPLC 新方法。该方法 不需要衍生化、减少单糖测定的处理环节,能够达到 灵敏、快速、准确、方便的目标。
收稿日期:2007-06-12
D 糖柱、RI 检测器,以 80% 的乙腈作为流动相,流速 为 0.8ml/min 进行色谱分析。 2.3 混合糖溶液中单糖的确定
通过确定的最佳色谱条件,对五种单糖进行分析, 得到相应的各单糖的保留时间,结果见表 3。在相同色 谱条件下,对混合糖溶液进行 HPLC 分析,可确定混合 糖溶液中各峰所代表的单糖。结果见图 4 和表 3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银耳多糖单糖组成分析的三种色谱方法比较韩威1,姜瑞芝2,陈英红2,高阳3,高其品3*(1.延边大学,吉林延吉133002;2.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吉林长春130012;3.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长春130117)摘要:为选择一种准确快捷的方法测定银耳多糖的单糖组成,对薄层色谱法(TLC)、气相色谱法(GC)、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三种色谱方法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前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均不理想,而HPLC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分离效果好,信息完整。

测定结果为由葡萄糖、甘露糖、葡萄糖醛酸、木糖、岩藻糖组成,其摩尔比为0.24:1.00:0.06:0.29:0.25。

HPLC法对酸性杂多糖组成糖分析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选择。

关键词:银耳多糖;单糖组成;TCL;GC;HPLCComparison of three kinds of chromatographic methods for monosaccharide composition analysis of Tremella polysaccharideHan Wei1, Jiang Rui-zhi2, Chen Ying-hong2, Gao Yang3, G ao Qi-pin3*(1. Yanbian University, Yanji 133002, China; 2. Academ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Material Medical of Jilin Province, Changchun 130012, China; 3.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Changchun 130117, China)Abstract:To find an accurate and fast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monosaccharide composition of Tremella polysaccharide,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TLC), gas chromatography (GC) and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was compared. The results of TLC and GC were not significant. However, HPLC was a simple method, showed high sensitivity, good resolution and integrity information. The result of HPLC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monosaccharide composition were Glc, Man, GlcA, Xyl and Fuc, with the mole percentage of 0.24:1.00:0.06:0.29:0.25. Consequently, HPLC is the most suitable method for monosaccharide composition analysis.Key words:Tremella polysaccharide; monosaccharide composition; TLC; GC; HPLC 银耳(Tremella fuciformis Berk)是真菌类银耳科银耳属植物,也叫白木耳,基金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No. 2009ZX09103-33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 30873370)*通讯作者Tel:(0431)86172070;E-Mail:gaoqipin@在我国有悠久的药食兼用历史,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的作用。

近年来,对银耳多糖的化学及药理活性方面的研究很多,有提高机体免疫力、降血糖、降血脂、抗衰老、抗溃疡、增强肿瘤患者对放、化疗的耐受力及升高白细胞等作用[1-4]。

多糖研究中单糖组成分析是一项重要内容,随着科学仪器及研究手段地发展,目前已有多种方法应用于多糖的单糖组成分析中,但不同的分析方法报道的结果有一定差异[5-9]。

为进一步了解各分析方法的特点和差异,本文以银耳多糖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薄层色谱法、糖醇乙酸酯衍生物、糖醇乙酸酯酰胺衍生物气相色谱法及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了单糖组成分析,并对各方法的特点和测定结果进行了比较,为多糖组成糖分析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1 材料与仪器纤维素板(美国Sigma公司);752紫外分光光度计(上海精密仪器科技有限公司);9790型气相色谱仪(浙江温岭),色谱柱为1%OV-225不锈钢填充柱(2 m×0.3 cm);LC-2010C高效液相色谱仪(日本岛津);SPD-M10A(Φ4.6 mm×150 mm)紫外检测器;色谱柱为XDB-C18分析柱(Agilent公司)银耳子实体(产自福建省古田县)购自市场;牛血清白蛋白对照品(BSA),单糖标准品:岩藻糖(Fuc)、阿拉伯糖(Ara)、木糖(Xyl)、甘露糖(Man)、葡萄糖(Glc)、半乳糖(Gal)、甘露糖醛酸(ManA)、葡萄糖醛酸(GlcA)、半乳糖醛酸(GalA)均购自美国Sigma公司;衍生化试剂: 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和三氟乙酸(TFA)购自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乙腈为色谱纯,水为超纯水,其他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

2 实验方法2.1 银耳多糖的制备取银耳子实体10 g,除去托盘,加20倍量的水,煎煮两次,每次6 h,合并滤液,浓缩至一定体积,加乙醇沉淀,静置过夜,离心,沉淀冷冻干燥,即得。

2.2 银耳多糖理化性质的测定采用苯酚-硫酸法[10],以Man为对照品测定中性糖含量;采用间羟基联苯法[11],以GlcA为对照品测定糖醛酸含量;采用Lowry法[12],以BSA为对照品测定蛋白质含量。

结果表明银耳多糖由酸性杂多糖组成。

2.3 银耳多糖组成糖分析2.3.1 薄层色谱法[8]银耳多糖10 mg,TFA水解,NaOH中和,蒸干,残渣加水溶解,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岩藻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半乳糖、葡萄糖对照品配成对照品溶液,点于同一纤维素薄层板上,以正丁醇-吡啶-冰醋酸-水(10:6:1:3)为展开剂,苯胺-邻苯二甲酸显色。

2.3.2 气相色谱法2.3.2.1 糖醇乙酸酯衍生物气相色谱法[13]精称样品20 mg,TFA水解,蒸干。

残渣加甲醇吹干,反复三次。

其水溶液加0.3 g Dowex1树脂搅拌1 h,离心,上清液蒸干为中性糖部分。

树脂用0.1 mol/L HCl洗脱,洗脱液蒸干得酸性糖部分。

该部分经硼氢化钠还原后,分别进行乙酸酯衍生化。

另取岩藻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标准品按供试品制备方法操作,制成对照品溶液。

分别取1 μL注入气相色谱仪,以1%OV-225为固定液,柱温为195 ℃。

2.3.2.2 糖醇乙酸酯酰胺衍生物气相色谱法[14]精称样品20 mg,TFA水解,吹干。

残渣加甲醇吹干,反复三次。

残渣进行乙酸酯酰胺衍生化处理。

另取岩藻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甘露糖醛酸、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对照品按供试品制备方法操作,制成对照品溶液。

分别取1 μL注入气相色谱仪,以3%SP-2340为固定液,柱温为程序升温:190 ℃→260 ℃,5 ℃/min。

2.3.3 PMP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取各单糖对照品适量,加蒸馏水配成2×10-3mol/L的溶液;精确称取银耳多糖样品20 mg于具塞试管中,加入2 mol/L TFA 2 mL,100 ℃水解8 h,蒸干加甲醇溶解,再蒸干,重复4-5次,除尽TFA。

取配好的2×10-3mol/L 标准单糖溶液以及多糖样品溶液置于不同试管中,依次加入6 mL 0.5 mol/L 的PMP甲醇溶液和5 mL 0.3 mol/L NaOH溶液,混匀;70 ℃水浴反应30 min,取出,冷却10 min,用5 mL 0.3 mol/L HCl中和,加入等体积氯仿萃取,取水层,重复3次,取上层静置,待用。

色谱条件为:色谱柱:Agilent XDB-C18分析柱;柱温:40 ℃;流动相:A:磷酸盐缓冲液(pH 6.8):乙腈(85:15,V/V);B:磷酸盐缓冲液(pH6.8):乙腈(60:40,V/V);流速:0.9 mL/min;检测波长:250 nm。

梯度洗脱,时间梯度0 min→10 min→30 min,相应的浓度梯度为0→8%→20%;进样体积10 μL。

3 结果与讨论3.1 理化性质测定结果按2.2方法测定,银耳多糖中性糖含量占73.3%,酸性糖含量占25.7%,蛋白质含量为2%。

3.2 组成糖测定结果3.2.1 薄层色谱法测定结果分析TLC法分析结果见图1。

此法操作简单,快速,但由于多糖水解成单糖后其极性相近,达不到理想的分离效果,又由于TLC法灵敏度低,样品中含量少的斑点模糊不清,所以,此法不能准确确定银耳多糖单糖组成。

图1薄层色谱法测定结果Fig 1 The results of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1 Fuc;2 Ara;3 Xyl;4 Man;5 Gal;6 Glc; 7-9 样品3.2.2 气相色谱法测定结果分析3.2.2.1 糖醇乙酸酯衍生气相色谱法测定结果分析采用糖醇乙酸酯衍生物气相色谱法分析结果见图2。

该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组成糖分析结果表明,银耳多糖中性糖由Fuc、Xyl、Man和Glc组成,酸性糖由GlcA组成,中性糖和酸性糖各组份均可达到基线分离。

但是,此方法必须对中性糖和酸性糖分离后分别制备衍生物测定,使实验量增大。

图2 糖醇乙酸酯衍生物气相色谱法测定结果Fig 2 The results of alditol acetates precolumn-derivatization gas chromatographyA: 1 Fuc; 2 Xyl; 3 Man; 4 Glc; 5 未知物B: 6 GlcA3.2.2.1 糖醇乙酸酯酰胺衍生物气相色谱法测定结果分析采用糖醇乙酸酯酰胺衍生物气相色谱法分析,尽管中性糖和酸性糖两部分的信息可在同一张图谱中出现,但从灵敏度看对含量少的组分检测不出来。

从标准糖图谱的分离效果看五碳糖的分离效果理想,而六碳糖和糖醛酸均达不到基线分离。

此方法可应用于单糖组分较少的多糖组成分析。

结果见图3。

图3 糖醇乙酸酯酰胺衍生物样品气相色谱法测定结果Fig 3The results of alditol acetates amide precolumn-derivatization gas chromatography1 Fuc;2 Xyl;3 Man;4 Glc;5 未知物;6 GlcA3.2.3 PMP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利用PMP衍生物在紫外250 nm处有较强的吸收,本实验考察了不同衍生化温度(60 ℃、70 ℃、80 ℃)、衍生化时间(30 min、45 min、60 min)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得出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70 ℃,反应时间30 mi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