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法

文献综述法一、引言文献综述法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通过对相关领域已有文献进行梳理、总结和分析,以了解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趋势和存在的问题。
文献综述法不仅可以帮助研究者系统地了解已有研究成果,还可以为新的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文献综述法的定义、特点、分类及操作步骤。
二、文献综述法的定义文献综述法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内,利用获取到的文献材料进行梳理、整理、分析和综合描写,以对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态势进行全面反映的方法。
文献综述的目的是帮助研究者掌握已有研究成果,发现问题和研究空白,促进学术研究的发展。
文献综述方法可以适用于各个学科领域的研究。
三、文献综述法的特点1.系统性:文献综述法需要遵循一定的研究规范和步骤,确保从获取文献到总结分析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2.全面性:文献综述法要求研究者全面梳理已有文献,不能片面选择性地进行综述,以确保研究结论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3.批判性:文献综述法要求研究者对文献进行批判性思考和分析,评价文献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研究价值。
四、文献综述法的分类根据研究目的和方法的不同,文献综述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历史综述:对某一领域的研究历史和发展进行总结和回顾。
2.理论综述:聚焦于某一理论或理论体系的研究,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和探讨。
3.方法综述:对某一研究方法或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进行梳理和分析。
4.主题综述:通过对某一主题或问题的已有研究文献进行综合分析和总结。
五、文献综述法的操作步骤1.确定研究目的和范围:明确文献综述的目的和范围,确定综述的主题和研究领域。
2.文献检索和筛选:使用合适的检索工具和关键词进行文献检索,筛选符合研究目的的文献。
3.文献梳理和整理:对筛选出的文献进行梳理和整理,建立文献数据库或档案。
4.文献分析和综合:对梳理好的文献进行分析和综合,归纳出已有研究的主要结论和发现。
5.撰写综述报告:根据文献分析结果,撰写文献综述报告,包括综述的背景、目的、方法、结论和展望。
什么是文献综述

什么是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是研究者在其提前阅读过某一主题的文献后,经过理解、整理、融会贯通,综合分析和评价而组成的一种不同于研究论文的文体2) 文献综述的写作要求1、文献综述的格式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
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而文献综述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
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
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作。
前言,要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写作的目的、必要性、有关概念的定义,综述的范围,阐述有关问题的现状和动态,以及目前对主要问题争论的焦点等。
前言一般200-300字为宜,不宜超过500字。
正文,是综述的重点,写法上没有固定的格式,只要能较好地表达综合的内容,作者可创造性采用诸多形式。
正文主要包括论据和论证两个部分,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比较不同学者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及其理论依据,进一步阐明问题的来龙去脉和作者自己的见解。
当然,作者也可从问题发生的历史背景、目前现状、发展方向等提出文献的不同观点。
正文部分可根据内容的多少可分为若干个小标题分别论述。
小结,是结综述正文部分作扼要的总结,作者应对各种观点进行综合评价,提出自己的看法,指出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的方向和展望。
内容单纯的综述也可不写小结。
参考文献,是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般参考文献的多少可体现作者阅读文献的广度和深度。
对综述类论文参考文献的数量不同杂志有不同的要求,一般以30条以内为宜,以最近3-5年内的最新文献为主。
2、文献综述规定1. 为了使选题报告有较充分的依据,要求硕士研究生在论文开题之前作文献综述。
2. 在文献综述时,研究生应系统地查阅与自己的研究方向有关的国内外文献。
通常阅读文献不少于30篇,且文献搜集要客观全面3. 在文献综述中,研究生应说明自己研究方向的发展历史,前人的主要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等。
带有文献综述的论文范文(通用4篇)

本科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是本科毕业论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如何撰写本科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呢?一起来看看吧。
如何撰写本科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一、文献综述的含义文献综述是文献综合评述的简称,是指在全面搜集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整理“分析鉴别,对一定时期内某个学科或专题的研究成果和进展情况进行系统”全面的叙述和评论。
#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全面的“系统的论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就是针对自己论文选题,全面搜集与所选题目相关的文献资料,经过归纳整理”分析鉴别,对一定时期内与该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和进展情况进行系统“全面的叙述和评论以及对本人研究课题的启发。
简而言之,就是自己选择的课题原来有哪些人做过哪些研究,研究的进展程度及结果如何等。
二、写作文献综述的意义写作文献综述,至少具有以下方面的意义:1.通过搜集文献资料的过程,可进一步掌握专业文献的查找方法和资料的积累方法,在查找的过程中同时也扩大了知识面,还可以弥补以前所学知识的不足。
2.查找文献资料”写好文献综述是撰写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的前提,也是为毕业论文的写作打基础的过程。
特别是对于管理类学科的学生,其毕业论文一般均为综述性的形式。
3.通过文献综述的写作,能提高归纳“分析”综合能力,有利于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写作水平。
三、写作文献综述的步骤写作文献综述一般经过以下几个步骤:搜集阅读文献资料“拟定提纲(包括归纳”整理“分析)和最后成文。
1.收集和阅读资料。
论文题目确定后,就要围绕题目搜集有关的文献资料。
一、文献综述的作用与目的文献综述要针对某个研究主题,就目前学术界的成果加以探究。
文献综述旨在整合此研究主题的特定领域中已经被思考过与研究过的信息,并将此议题上的权威学者所作的努力进行系统地展现、归纳和评述。
在决定论文研究题目之前,通常必须关注的.几个问题是:研究所属的领域或者其他领域,对这个间题已经知道多少;已完成的研究有哪些;以往的建议与对策是否成功;有没有建议新的研究方向和议题。
文献综述里面的个人述评怎么写

文献综述里面的个人述评怎么写一、什么是文献综述里的个人述评文献综述里的个人述评呢,就像是你跟朋友聊天,讲讲你对那些文献的看法。
你看啊,文献综述是把好多好多的文献资料整理在一起,那个人述评就是你站在自己的角度,说说这些文献对你来说有啥意义,哪里好哪里不好。
二、从内容角度怎么写个人述评(一)谈谈与自己研究的相关性就像你在找拼图碎片一样,你得看看这些文献和你自己的研究课题是不是能对上。
比如说你研究的是小动物在城市里的生存状况,那你看到一篇讲城市公园对小动物栖息地影响的文献,你就可以说“哎呀,这篇文献可太有用啦,它就像是给我打开了一扇窗,让我能更清楚地看到城市公园这个因素在小动物生存里的重要性呢。
”要是有文献不太相关,你也可以说“这篇文献感觉有点跑题啦,我研究的是城市里的小动物,它讲的是农村小动物的事儿,虽然都是小动物,但是环境差别太大啦,对我的研究帮助不大呢。
”(二)评价文献的质量1. 数据方面你可以说“这篇文献的数据看起来好扎实呀,它做了大量的调查,收集了好多小动物的种类、数量还有分布的数据,感觉特别靠谱。
”要是数据有问题,你就像个小侦探一样指出来“这文献里的数据有点奇怪呢,它说城市里某个区域有超多的小动物,可是我在实际观察里发现根本没那么多,是不是它的调查方法有问题呀?”2. 研究方法要是文献用了很新颖的研究方法,你可以兴奋地说“哇,这篇文献用的研究方法好酷哦,它用了追踪器来观察小动物的活动轨迹,以前我都没想到还能这样呢,这给我的研究也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要是方法有漏洞,你就可以吐槽一下“这文献的研究方法不太严谨呀,它只是简单地观察了小动物几天,这样得出的结论可能不太准确呢,小动物的行为可能在不同季节、不同天气都有变化的。
”(三)提出自己的见解你不能光说别人的好与不好,你得有自己的想法。
比如说“看了这么多文献,我觉得在研究小动物生存状况的时候,不能只关注环境因素,小动物自身的适应能力也很重要。
像有些小动物虽然生活在城市的小角落里,但是它们能自己找吃的,还能躲猫猫一样避开人类的干扰,这是以前文献里都没太重视的点呢。
开题报告的文献综述是什么意思

开题报告的文献综述是什么意思引言在进行学术研究或者科研项目时,开题报告是一个重要的环节,用于对所要进行的研究或项目的目的、内容以及方法进行描述和分析。
而作为开题报告的一部分,文献综述则是对已有研究成果和文献进行全面梳理和回顾的过程。
本文将对开题报告的文献综述进行深入探讨,并解释其意义和作用。
文献综述的定义文献综述(Literature Review)是指对已有的研究成果、学术论文、相关书籍、刊物等文献资料的系统检索、筛选、整理和分析,以获取当前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和研究动态。
文献综述旨在为研究者提供一个清晰的基础,帮助他们了解和把握当前研究领域的前沿知识,为自己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文献综述的意义和作用1.阐明研究的研究背景与意义:文献综述可以帮助研究者在开题报告中明确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的梳理和分析,研究者能够清晰地描述自己的研究在学术领域中的地位和重要性。
2.提供理论支持和研究基础:文献综述为研究者提供了有关该领域前沿知识和理论基础的全面了解。
这有助于研究者在设计研究方案和方法时有条不紊,避免重复研究,提高研究质量和效率。
3.揭示研究现状和问题:通过文献综述,研究者可以了解当前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这有助于研究者在开题报告中准确描述自己的研究内容和目标,并确定自己的研究问题与前人研究的关联性和创新点。
4.引导研究思路和方法选择:文献综述为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研究思路和方法选择。
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的分析和比较,研究者可以借鉴前人的研究设计和方法,确定自己研究的合适路径和方法。
文献综述的步骤和方法进行文献综述时,研究者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确定研究领域和范围:在开始综述前,首先明确自己的研究领域和范围,这有助于筛选和检索相关文献。
2.检索和筛选文献:根据研究目标和关键词,通过图书馆、学术数据库、搜索引擎等途径检索相关的文献资料。
然后根据文献的标题、摘要和关键词进行初步筛选,选取与自己研究相关的文献。
本科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范文(通用7篇)

本科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范文第1篇一、什么是文献综述1、文献综述的概念文献综述是对某一学科、专业或专题的大量文献进行整理筛选、分析研究和综合提炼而成的一种学术论文,是高度浓缩的文献产品。
根据其涉及的内容范围不同,综述可分为综合性综述和专题性综述两种类型。
所谓综合性综述是以一个学科或专业为对象,而专题性综述则是以一个论题为对象的。
文献综述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历史现状、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
2、文献综述的作用文献综述在于高度浓缩了几十篇甚至上百篇散乱无序的同类文献之成果与存在问题或争论焦点,对其进行了归纳整理,使之达到了条理化和系统化的程度。
3、要求同学们学写综述的意义1)通过搜集文献资料过程,可进一步熟悉文献的查找方法和资料的积累方法,在查找的过程中同时也扩大了知识面;2)查找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是科研选题的第一步,因此学习文献综述的撰写也是为今后科研活动打基础的过程;3)通过综述的写作过程,能提高归纳、分析、综合能力,有利于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
二、文献综述的选题与文献资料的搜集(一)选题原则1.结合所学知识选自己专长的或有基础的题目,否则难以写出水平较高的综述。
2.根据所占有文献资料的质和量选题。
3.选题一定要能反映出新的学科矛盾的焦点、新成果、新动向。
4.题目不宜过大、范围不宜过宽。
这样查阅文献的数量相对较小,撰写时易于归纳整理,否则,题目选得过大,查阅文献花费的时间太多,影响实习,而且归纳整理困难,最后写出的综述大题小作或是文不对题。
(二)文献资料的搜集1、文献资料的搜集途径(1)利用有关的检索工具(包括目录、文摘和索引等)搜集文献资料。
(2)利用国际联机检索系统搜集文献资料。
(3)利用原始文献(包括专业期刊、科技报告、专利文献、学位论文、会议文献、专著和标准等)搜集文献资料。
(4)利用三次文献(包括综述、述评、百科全书、年鉴和手册等)搜集文献资料。
文献综述的几种方法

文献综述的几种方法
1. 归纳总结法呀!就像把各种颜色的糖果收集到一个袋子里一样。
比如研究教育改革,你把不同学者关于教育改革的观点都归纳起来,哇,一下子就清晰明了啦!
2. 演绎分析法呢,如同根据线索去破案。
比如说探讨某个经济现象,从基本的理论出发,一点点分析它产生的原因和后果,是不是很厉害!
3. 比较分析法呀,就好像比较不同口味的冰淇淋。
像是在研究不同国家的文化,把它们的特点进行比较,哇塞,差异一目了然!
4. 案例分析法哦,这不就像拿着一个具体的故事来讲道理嘛。
比如以某一个成功企业为案例,深入研究它成功的因素,超有意思的呢!
5. 历史研究法呢,像回顾一部精彩的历史剧。
例如研究科技发展的历程,从过去到现在,哇,就像走过了漫长的时光隧道!
6. 系统综述法呀,和整理一个杂乱的房间一样。
像是要对某个领域进行全面梳理,让一切都井井有条。
7. 定量分析法哟,类似拿着精确的尺子去测量。
比如分析一些数据来得出结论,是不是很严谨呀!
8. 定性分析法呢,就如同感受一幅画的氛围。
比如探究人们对某个问题的看法和态度,很有趣吧!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这些方法各有各的好,就看你怎么在文献综述中巧妙运用啦,能让你的研究更加精彩呢!。
了解这14种文献综述类型, 让你的综述写作更上一层楼

文献综述是学术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帮助研究者全面了解某个领域的研究现状、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等,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基础。
以下是14种常见的文献综述类型,了解这些类型有助于提高综述写作水平:1. 综合综述:对某个领域的研究进行全面、系统的综述,涵盖了该领域的基本概念、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等。
2. 主题综述:针对某个特定主题或问题,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深入探讨该主题或问题的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等。
3. 理论综述:对某个理论或模型的研究进行综述,探讨该理论或模型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等。
4. 方法综述:对某个研究方法或技术进行综述,介绍该方法或技术的原理、应用范围和优缺点等。
5. 历史综述:对某个领域的发展历程进行综述,介绍该领域的发展脉络、重要事件和研究进展等。
6. 比较综述:对多个不同国家、地区或组织的研究进行比较综述,探讨它们之间的异同点、影响因素和未来发展趋势等。
7. 批判性综述:对某个领域的研究进行批判性评价,指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不足和争议等,并提出改进建议和未来研究方向等。
8. 跨学科综述:对不同学科领域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探讨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交叉和融合等。
9. 文献述评:对某个领域的研究文献进行综合评价,包括文献的来源、研究方法和结论等,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10. 研究空白综述:通过对已有研究的梳理和分析,找出研究中存在的空白和不足之处,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思路和方向。
11. 学术争议综述:对某个学术争议进行综述,介绍争议的产生背景、主要观点和研究成果等,为解决争议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理论应用综述:对某个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介绍理论应用的方法、范围和效果等,为理论的实际应用提供指导和借鉴。
13. 研究趋势综述: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和预测,探讨某个领域的研究趋势和发展方向等,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14. 跨时期综述:对不同历史时期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介绍不同时期的研究特点、主要成果和发展趋势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满城汉墓出土铜器的研究论文综述摘要:满城汉墓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夫妇的墓葬,出土重要文物万余件,其中有青铜器两千多件,又以长信宫灯、错金博山炉、鎏金银蟠龙纹铜壶、错金银鸟篆文铜壶、鎏金镶嵌乳钉纹铜壶、朱雀衔环杯、羊尊灯等最为精美,同时也最具代表性,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与艺术价值。
本文主要从造型、铭文、工艺等方面对其进行探讨介绍。
关键词:满城汉墓;铜具;造型,铭文;工艺引言满城汉墓的发现,揭示了西汉时期诸侯王的墓葬结构和埋葬制度,为研究汉代冶炼、铸造、漆器、纺织等手工业和工艺美术等方面的发展情况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满城汉墓出土文物数量多,品级高,文物科技价值和工艺价值高。
本文主要从造型、铭文、工艺等方面讲述出土的铜具。
对于铜器的介绍,有诸多观点,现将诸文献观点综述如下。
正文我的课题是《满城汉墓出土铜具研究论文综述》,为了做好毕业论文,我查阅分析了相关资料,并对文献内容做出了以下分析:对铜灯的研究在李立华眼中满城汉墓中的铜灯造型各异,构思奇巧,结构科学,代表了汉代灯具艺术的最高成就。
将灯具的美分为以下两点:铜灯的“工”、铜灯的“艺”。
“工”体现在以下两点:合理的尺度和构造、巧妙的环保功能。
“艺”体现在优美的三维空间艺术造型、华丽的材质装饰、深厚的文化内涵等三个方面。
[1]李立华认为在工艺方面长信宫灯堪称最突出的实物例证。
宫灯的整体造型是一个跪坐着的宫女双手执灯,整件灯具由头部、身躯、右臂、灯座、灯盘和灯罩六部分分铸组装而成。
宫女体中是空的,头部和右臂还可以拆卸。
宫女的左手托住灯座,右手提着灯罩,右臂与灯的烟道相通,以手袖作为排烟炱的管道。
宽大的袖管自然垂落,巧妙地形成了灯的顶部。
灯罩由两块孤形的瓦状铜板合拢后为圆形,嵌于灯盘槽之中,可以左右开合,这样能任意调节灯光的照射方向、亮度和强弱。
灯盘中心和钎上插上蜡烛,点燃后,烟会顺着宫女的袖管进入体内,不会污染环境,可以保持室内清洁。
在环保功能设计方面,满城汉墓出土的“三足带罩铜灯”与“长信宫灯”有异曲同工之妙,也是一件科技含量较高的灯具。
整件灯具从上到下由三足空心炉、灯盘、灯罩、灯盖、烟道几部分组羊尊铜灯成。
三足空心炉为小口圆鼓腹的扁球形,腹部饰宽带凸弦纹一周。
炉内壁有一层白色水碱,由此判断炉内曾装清水。
灯盘作圈足盘形,圈足略大于三足炉的炉口,恰好置于炉上。
灯的肩部一侧向上伸出一管状烟道,这个烟道既可以为灯把,点燃后的烟灰又可以通过烟道下沉于炉内,以保持室内清洁。
同样,灯的各部分可以拆卸,便于清除灯内的积灰。
[2]在人物造型上,灯具设计者既注重形体的外在形态,又注重形体的内在神韵,堪称“内外兼修”。
“长信宫灯”就是一件模拟人物造型的代表作,造型为一位跪坐的深衣跣足的宫女形象。
宫女体态生动,神态端庄安祥,衣纹疏密有致、简洁流畅,可谓形神兼备。
当灯火点燃后,人物面部透露出典雅、温和及淡淡的哀怨,从表面的简约、流畅的线条中显现出抽象、凝重而又深邃的含蓄美,体现出汉代工匠高超的智慧和青铜工艺的精湛。
华丽的材质装饰上面“长信宫灯”就采用了华丽的鎏金工艺作装饰。
鎏金是将金和水银合成的汞剂,涂在铜器的表面,然后加热使水银蒸发,金则附着于器表。
铜器鎏金既可以美器又可以护器,通体鎏金的长信宫灯,虽经2000余年的岁月剥蚀,至今仍金光灿烂富丽豪华,不可不说是鎏金工艺的功劳。
至于在文化内涵上,灯具作为一个时代的产物,它的设计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时代文化氛围和审美风尚的烙印。
汉代是一个谶纬神学兴盛的时代,讲究阴阳变异和祥瑞。
而经过董仲舒改造的汉代儒学极力宣扬天人感应。
在这种时代氛围中产生的青铜灯具,必然深受影响。
[3]同样的灯具不同的人审美的角度大不相同。
相对于李立华眼中满城汉墓中的铜灯的美,刘卫华虽然也是从这几个方面来介绍,但是他注重的则是,灯具中蕴含的文化。
他是这样说的汉代灯具种类丰富,造型精美,构思新巧,结构科学,进入中国古代灯具的繁荣时期。
河北省满城汉墓出土的20件铜灯形象各异、精致美观,见证了西汉灯具艺术的华彩篇章,也映射出一代盛世的文化光芒。
1、巧妙的造型设计西汉是我国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经过秦代的统一,中华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在汉代都走上了“大一统”的道路,重伦理、世俗的北方文化糅合了狂放自由的南方文化,造就了实用中含浪漫、凝重中夹酣畅的艺术特色。
汉代美学蔑视“雕纤之文”,不求形体的逼真和细节的雕琢,而是从总体上把握对象的神韵,通过大轮廓的勾勒体现对象的本质特征和内在精神。
这些美学风韵在满城汉墓的灯具中都有明显体现。
2、精湛的青铜工艺长信宫灯是用失蜡法铸造的青铜器的典范。
失蜡技术是我国古代金属成型工艺的精湛技艺和一项伟大成就。
一般认为最迟出现于春秋中晚期,是用蜡料塑成器型后以泥料等制范铸型,待范模干燥后加以烘熔,蜡料受热熔化流走,获得整体无分范面的陶范。
然后将熔金属液注入陶范中,待熔液凝固后,脱除陶范,即获得金属铸件。
应用这种工艺制作的铸件不受能否分范的影响,造型可在维度空间扭曲,可以制作器型复杂、具有立体透雕效果的器物。
长信宫灯还是鎏金技艺的典范,鎏金是将金和水银混合成金汞,涂在器物表面,然后加热,汞遇热蒸发,只留下灿灿金色。
长信宫灯通体鎏金,鎏金工艺质地均匀、平整光滑,显得金光灿灿,富丽豪华,在灯光的映照下更是华丽辉煌,光彩夺目。
朱雀灯的双翅和尾部以阴刻划出羽状纹饰,加上朱雀振翅欲飞的姿态,使之有倏然腾空之势。
由于朱雀昂首展翅且口衔灯盘,因此该灯上部的比重增加,为避免头重脚轻之势,古代工匠采用了他们独特的设计。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实验室的分析数据,此灯在铸造中增加了青铜熔液中铅的含量,“由于铅的比重大,可使灯体较为稳重,并具有加强合金流动性和降低合金熔点的特点,易于铸造”。
而且朱雀身、灯盘、灯座中铜、铅、锡的含量各个不同,从而使整个灯的造型既美观又保持了平衡,其独具匠心让人赞叹不已。
3、科学的物理结构满城汉墓的灯具不仅造型生动,而且结构十分科学,标志着汉代铜灯所达到的技术高度。
从物理角度来看,满城汉墓出土灯具大多采用铸接、榫接、活轴等方法连结,大型复杂灯具的主要部位还采用了分铸套合组装的形式,既便于加工,又易于使用、维修,充分体现了工匠们的智慧。
4、杰出的光学性能从光学方面来分析,满城汉墓的灯具也体现了那个时代的发明与创造,主要体现在用以挡风调光的灯罩的应用和用以除烟尘的烟道的设计。
满城汉墓出土的灯具,曾埋藏地下两千多年,但其高妙的艺术神思、精湛的加工技艺、科学的设计智慧却不因埋存而失色、不因岁月而蒙尘,其艺术和科学的灿烂光辉熠熠闪耀,光照后世。
[4]满城汉墓的灯具的特色不仅仅在他的没以及工艺上也体现在他的铭文上。
其实无论是灯具还是其他铜具铭文基本上算是满城汉墓出土的铜具的一大特色。
吴杏全以及周筠和陈静在铭文这方面的研究在我看来是比较全面的。
吴杏全他对于灯具的铭刻大体上是这样讲的。
刻铭的部位主要在器表,在刘胜墓出土的15件铜灯中,除铜羊尊灯"带罩铜灯"组合式铜灯3件外,另12件铜灯上均刻有铭文,或以鸟、兽名编次第,或用数字编号。
[5]周筠和陈静他们是分别讲述了铜“当户”灯铭文、铜拈灯铭文、铜卮灯铭文、铜槃灯铭文、长信宫灯、铜豆形灯铭文[6]等几种典型的灯具的铭文。
对错金博山炉的研究李耀光说,博山炉是一种香炉,其盖雕镂成山形,上有人物和飞禽走兽等形象,以象征海上的仙山“博山”而得名。
[7]吴杏全如是写道:错金博山炉通体用刚柔相济的金丝和金片错出舒展的云气装饰着山峦,产生行云流水般连绵不断的艺术效果。
所用金丝或粗或细,细的犹如毫发,惟妙惟肖地塑造出一幅秀丽的自然山景和生动的狩猎场面,使之符合并成了统治者思想的体现与象征,又以惊人的手笔,挫山海与笔端,纳万物于一炉,所产生的万物为之备的艺术效果,能极大地满足统治者的占有欲。
[8]对于他的功能尹航大体分为日常熏香、医疗保健、明器陪葬、宗教法器、书房添香等方面。
他是这样写的:博山炉用于宫廷焚香,营造气氛,坐享奢华;寻常巷陌,祛病除湿,净化空气;学子书房,提神醒脑,清心润脾。
而香令人愉悦安详的气味,伴着文人手中不辍的笔耕,绵绵浮空了千年,成为了一种诗意的、禅境的社会风尚。
熏香这源于美化生活需要的习俗,在人们不断追求嗅觉、视觉乃至精神上的享受过程中,成为了一项繁杂而又充满悟趣的幽静艺术。
[9]对铜壶的研究满城汉墓的铜壶最让人瞩目的就是鎏金银蟠龙纹铜壶、错金银鸟篆文铜壶、鎏金镶嵌乳钉纹铜壶等。
据吴杏全介绍,错金银鸟篆文铜壶,通体错金银,极其工细。
周身用纤细的金银丝错出鸟篆文吉祥语和动物纹带。
壶盖中心饰一条蟠龙,蟠龙周围三卷云状钮间有鸟篆文十二字:“有言三,甫金,为荃盖,错书之。
”盖缘和钮上错以云纹。
壶的口、肩、腹部微凸起宽带纹各一周,带上错出由怪兽和云雷纹组成的图案,宽带纹分壶鎏金的卷云状钮上也镶嵌绿琉璃。
盖缘饰鎏金宽带纹,盖面上作方格纹,镶银乳钉和镶嵌绿琉璃。
在壶盖和壶身有数道平行的鎏金、鎏银的宽带纹。
在颈、腹部宽带纹间作鎏金斜方格纹或三角形,在方格纹的交叉点上镶嵌银乳丁,方格纹中镶嵌绿琉璃,琉璃上划出小方格和圆点,非常鲜艳悦目。
这件精美的宝壶,色彩缤纷,绚丽无比。
[10]对于相关的介绍就主要体现在了它的铭文上。
周筠和陈静同样是将不同类型的铜壶上的铭文做出了具体的介绍。
[11]对其他铜器的研究在满城汉墓出土的众多铜器之中,熊足铜鼎、错金银铜豹、朱雀衔环杯、鸠杖首、骑马小铜人等动物造型的铜器也同样吸引人的眼球。
在李立华的《熊踞马走雀舞鸠鸣——满城汉墓的别样动物世界》中大致的讲述了满城汉墓中别样的“动物世界”。
[12]研究评价满城汉墓出土的众多铜器,他们在造型、铭文、工艺等方面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与艺术价值。
众多学者也对他们进行了比较系统的介绍。
尤其是铭文以及造型这两方面面做出了研究。
在铭文上面吴杏全以及周筠和陈静为之后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文献参考,在造型技艺上面有众多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也留下了丰富的文献参考。
但是学者们还不够全面,存在一些问题。
1、研究对象有些片面。
对于铜器的研究上,比较侧重研究长信宫灯等特点鲜明的铜器,忽略了其他像是鎏金银蟠龙纹铜壶、熊足铜鼎等一些有特色的东西。
2、分析不全面。
对于铭文的研究知识直观的将铭文的内容介绍出来,并没有做出十分全面的分析。
不仅如此,还有就是在功能方面研究内容缺失。
参考文献[1]李立华.河北馆藏系列之八熠熠耀古今——满城汉墓出土铜灯之美[J].当代人,2014,08:54-57[2]江仙.64件不准出国国宝之7长信宫灯两千年前的中华环保灯[J].文史参考,2012,21:[3]李立华.河北馆藏系列之八熠熠耀古今——满城汉墓出土铜灯之美[J].当代人,2014,08:54-57[4]刘卫华.华灯熠熠光照千年——烛光灯影里的汉代艺术与智慧[J].东方收藏,2012,05:55-57[5]吴杏全.满城汉墓出土之灯具研究[J].文物春秋,2009,01:59-65[6]周筠;陈静.满城汉墓出土铜器铭文研究[J].文物春秋,2010,03:53-54 [7]刘成群.我省国宝级文物错金博山炉闪耀中国馆[N].河北日报,2010-05-12 (005).[8]吴杏全.青铜时代的美丽倒影——试析满城汉墓青铜艺术瑰宝[J].河北画报,2009,08:[9]尹航.博山炉功能初探[J].神州民俗(通俗版),2014,01:52-55[10]吴杏全.青铜时代的美丽倒影——试析满城汉墓青铜艺术瑰宝[J].河北画报,2009,08:[11]周筠;陈静.满城汉墓出土铜器铭文研究[J].文物春秋,2010,03:51-53 [12]李立华.熊踞马走雀舞鸠鸣_满城汉墓的别样动物世界[J].当代人,2014,07: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