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针菇的论文

合集下载

食用菌栽培技术论文

食用菌栽培技术论文

食用菌栽培技术论文食用菌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食品,因为它们不仅美味,而且非常有营养价值。

随着人们对食品品质要求的提高,食用菌栽培技术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讨论食用菌栽培技术:栽培种类、栽培环境、培养基、处理和消毒以及固体和液态培养。

1. 栽培种类主要有四种食用菌:香菇、秀珍菇、平菇和金针菇,它们的栽培方式都有所不同。

香菇的幼菇体为白色,生长迅速,耐贮存性强,适合在木屑、秸秆、麦秸等腐植基质上栽培;秀珍菇的菌盖为黑褐色,带一层粉状覆盖,适合在麦秸、木屑、麻皮或稻草基质上栽培;平菇的主干为粗壮,幼菇为白色,适合在稻草底下、稻壳和稻草混合基质上栽培;金针菇的菌脚细长,菌盖小而圆,适合在硬质木材或锯末基质上栽培。

2. 栽培环境食用菌喜欢湿度高、透气、温度适宜、阳光充足的环境,因此在栽培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空气流通,保持适宜的温度;②保持足够的湿度,控制水分;③保持充足的光照,黄昏时加强照明;④避免风雨和强光直射,这样可以保证菇体生长有良好的环境。

3. 培养基栽培食用菌需要用到培养基,不同的食用菌需要不同的培养基。

香菇主要在麦下草堆、稻草、木屑、枯叶等材料基质上栽培;秀珍菇主要在麦芒、麻皮、秸秆等材料基质上栽培;平菇则以稻草为主要培养基质;金针菇则以木屑、锯末等为主要培养基质。

除了这些基质外,还可以使用玉米粉、黑豆、黄豆、小麦粉等为基质的菌种,这样的菌种更加易于保存和使用。

4. 处理和消毒在栽培食用菌时,需要对材料进行处理和消毒,以防止杂菌和病菌的污染。

处理:将基质热处理,也可以将基质浸泡在石灰水中或者高锰酸钾中进行消毒处理。

消毒:消毒可以用蒸汽、辐射、化学药物等方法,这些方法都可以有效地杀死杂菌和病菌。

5. 固体和液态培养食用菌栽培可以使用固体和液态培养两种方法。

固体培养:使用固体基质进行松散培养,适合多数食用菌的培养,包括香菇、秀珍菇等;液态培养:使用液态基质进行培养,适合平菇等一些不适合在固体基质上生长的菇种。

金针菇论文

金针菇论文

金针菇的开发利用现状以及前景分析林学院木材科学与工程1002 范文杰2010074020217 摘要:近年来,我国食用菌生产发展迅速,已成为当今世界的食用菌大国。

食用菌含有蛋白质、脂肪、多糖、维生素、抗生素、核苷酸等多种物质,具有高蛋白,低脂肪,多种氨基酸并存的特点。

不但味鲜美,营养价值高,而且能调节人体新陈代谢,增强体质,被人们誉为“卫生食品”、“现代保健食品”、“人类植物性营养的顶峰”。

金针菇(Flammulinavelutipes)是世界著名的食用菌之一,在国际市场上产量仅次于白蘑菇和香菇居食用菌第三位。

金针菇肉质细嫩,软滑,味道宜人。

其蛋白质含量高,并含有天门氨酸、组氨酸、谷氨酸、丙氨酸等10余种,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8种,尤以精氨酸和赖氨酸含量丰富,可以促进记忆开发智力,对幼儿增加身高和体重十分有益。

此外,还含有维生素BI、民、C.PP.可防治和治疗肝脏系统疾病和胃溃疡。

金针菇含有的金针菇多糖,具有抗癌、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目前.金针菇的新型开发保健食品有许多品种,每个品种都各具特色。

关键字:保健绿色营养美味1.金针菇简介金针菇学名毛柄金钱菌,又称毛柄小火菇、构菌、朴菇、冬菇、朴菰、冻菌、金菇、智力菇等,英文为:“Enoki Mushroom”,植物学名为Flammulina velutiper (Fr.) Sing。

因其菌柄细长,似金针菜,故称金针菇,属伞菌目白蘑科金针菇属,是一种菌藻地衣类。

金针菇具有很高的药用食疗作用。

金针菇是秋冬与早春栽培的食用菌,以其菌盖滑嫩、柄脆、营养丰富、味美适口而著称于世,特别是凉拌菜和火锅的上好食材,其营养丰富,清香扑鼻而且味道鲜美,深受大众的喜爱。

据测定,金针菇氨基酸的含量非常丰富,高于一般菇类,尤其是赖氨酸的含量特别高,赖氨酸具有促进儿童智力发育的功能。

金针菇干品中含蛋白质8.87%,碳水化合物60.2%,粗纤维达7.4%,经常食用可防治溃疡病。

最近研究又表明,金针菇内所含的一种物质具有很好的抗癌作用。

金针菇多糖研究进展 论文

金针菇多糖研究进展 论文

金针菇多糖研究进展李志鹏摘要:综述了金针菇多糖的生理功能、提取工艺等的研究现状,概括了金针菇多糖研究发展的方向和进展。

关键词:金针菇多糖;提取工艺;生理功能近年研究表明,植物多糖不仅在增强机体免疫力,抗肿瘤,抗病毒,抗氧化,防衰老,降血糖,降血脂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还具有促进核酸和蛋白质生物合成的作用[1]。

多糖多种多样的生物学功能及在功能性食品和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使多糖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研究日益活跃。

金针菇多糖(Flammulina velutipes Polysaccharide,FVP)是金针菇的主要活性成分,其卓越的生理功能日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

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r)属担子菌目金钱菌属,学名毛柄金钱菇,又称构菌、朴菇、冬菇、金菇、智力菇等,是世界五大菇之一,其子实体有很多营养成分(蛋白质,维生素B,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PP)和10多种氨基酸[2]。

在国际市场上贸易量仅次于双孢菇、香菇,居第三位,是日益受到人们青睐的一种药食两用菌。

金针菇多糖的主链为β−1,3−D−葡聚糖,本文将近些年来对金针菇多糖研究的加以整理概括,兹综述如下。

1 金针菇金针菇多糖的生理功能1.1抗肿瘤功能金针菇多糖成分具有对抗癌细胞的作用。

1968年,日本Kamasuka等人率先报道了它对小鼠肉瘤S-180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此后,金针菇多糖的抗癌功效引起了众多学者们的广泛关注。

苗立成等[3]研究发现金针菇多糖高、低剂量组均能明显抑制小鼠肉瘤S-180、小鼠肝癌H22瘤株和小鼠网状白血病瘤株生长,且其药效呈剂量依赖,证实了金针菇多糖治疗肿瘤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用光镜检查法实验,证实了其抑瘤作用表现为肿瘤细胞坏死,周围纤维包裹和淋巴细胞浸润;并推测抗肿瘤机制可能为促进分裂中期微管聚集,干扰肿瘤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和提高机体免疫力。

然而在小鼠抑瘤率试验中,高剂量实验组小鼠有死亡和体重下降的现象,这表明金针菇多糖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金针菇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金针菇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金针菇遗传育种研究进展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是一种常见的食用菌类,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为了提高金针菇的产量和品质,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遗传育种研究。

本文将总结金针菇遗传育种的研究进展。

选择育种是金针菇遗传育种的基础。

根据金针菇种间和种内的遗传变异,研究人员选择了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进行杂交,从而提高了金针菇的产量和品质。

科学家们还利用遗传标记辅助选择育种,通过检测候选基因和相关性进行选择,以提高选择效率和准确性。

抗病性是金针菇遗传育种的重要目标之一。

由于金针菇容易受到病原微生物的侵害,科学家们致力于培育抗病品种。

通过筛选抗病基因和建立相应的遗传图谱,研究人员成功地获得了多种抗病性强的金针菇品种,有效地提高了产量和品质。

提高金针菇的品质也是遗传育种的主要目标之一。

金针菇的颜色、口感和味道对其品质有重要影响。

为了提高金针菇的品质,科学家们通过多代选择和重组选择等方法进行了改良。

他们筛选出了颜色鲜艳、口感细腻和味道鲜美的优良品种。

近年来,分子遗传学和基因组学的快速发展为金针菇遗传育种提供了新的机会和挑战。

科学家们利用基因组学工具解析了金针菇的基因组结构和基因功能,发现了许多与产量和品质相关的基因。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和基因编辑技术进行基因功能验证和基因改良,进一步提高了金针菇的产量和品质。

金针菇遗传育种研究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

通过选择育种和遗传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科学家们提高了金针菇的产量和品质。

研究人员还成功培育了抗病性强的金针菇品种。

基于分子遗传学和基因组学的研究,金针菇品种的改良潜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

未来,金针菇遗传育种研究将继续深入,为金针菇的产业化发展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

食品毕业论文-金针菇

食品毕业论文-金针菇

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Z H E J I A N G Y U Y I N G C O L L E G E毕业设计(论文)(2015届)题目浅谈金针菇的营养及应用研究分院/系信息技术与应用专业食品营养与检测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日期2015年5月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制浅谈金针菇的营养及应用研究摘要:金针菇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备受人们青睐,而且它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现在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食用菌。

金针菇分为白色和黄色两种,白色的适合外销,黄色适合内销,通过大量的研究和试验,对金针菇罐头食品的加工技术比较熟练,为了让种植户能够获得更高的利益,本文阐述了白色金针菇生长发育所需的生长环境条件,金针菇罐头的加工工艺,为农民创造更高的收益。

关键词:金针菇;营养成分;栽培技术;培养基1金针菇的营养 (4)2金针菇罐头加工技术的原料与方法 (5)2.1原料 (6)2.2工艺流程 (6)2.3试验方法 (6)2.3.1原料验收 (6)2.3.2护色与漂洗 (6)2.3.3预煮 (6)2.3.4冷却 (7)2.3.5分检装罐 (7)2.3.7灭菌 (7)2.3.8保温 (7)3金针菇罐藏护色实验及结果 (7)3.1理化指标 (7)3.2微生物指标 (7)4结果与分析 (8)4.2 (8)致谢 (9)参考文献 (9)金针菇是一种小型伞菌,不含叶绿素,不具有光合作用,适合于秋末春初栽培,它不能制造炭水化合物,适于黑暗环境下生长,耐寒,属真菌门、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口唐科、金针菌属,子实体丛生,由细长的菌柄、菌盖和菌褶组成。

金针菇营养丰富、柄脆嫩、味道鲜美、可以调拌凉菜,可以作火锅食材。

金针菇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备受人们青睐,而且它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现在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食用菌[1]。

金针菇分为白色和黄色两种,白色的适合外销,黄色适合内销。

2 金针菇的营养价值金针菇中含锌量比较高,有促进儿童智力发育和健脑的作用,在日本等许多国家被誉为“益智菇”和“增智菇”[2]。

金针菇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金针菇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金针菇遗传育种研究进展【摘要】金针菇是一种重要的食用菌种,其遗传育种研究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围绕金针菇遗传育种展开讨论,从金针菇遗传变异研究、遗传多样性评价、遗传改良技术探索、遗传育种新方法探讨以及研究现状分析等方面进行阐述。

通过对金针菇遗传育种研究的综合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当前金针菇遗传育种领域面临的挑战以及发展的机遇。

在本文对金针菇遗传育种研究的未来展望进行了探讨,指出了未来研究方向和发展重点。

本文旨在为金针菇遗传育种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参考和借鉴,推动金针菇遗传育种研究取得更多进展。

【关键词】金针菇,遗传育种,遗传变异,遗传多样性,遗传改良技术,遗传育种新方法,研究现状,未来展望1. 引言1.1 金针菇遗传育种研究进展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是一种重要的食用菌,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功效。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的重视,金针菇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因此金针菇的育种研究也逐渐成为科研领域的热点之一。

金针菇的遗传育种研究进展主要包括金针菇遗传变异研究、金针菇遗传多样性评价、金针菇遗传改良技术探索、金针菇遗传育种新方法探讨以及金针菇遗传育种研究现状分析等方面。

通过对金针菇的遗传变异研究,可以探索金针菇的遗传特征和遗传演化规律,为后续的育种工作奠定基础。

金针菇遗传多样性评价则可以为种质资源的保存、利用和遗传改良提供依据,推动金针菇育种工作的进展。

金针菇遗传改良技术探索和金针菇遗传育种新方法探讨也是当前的研究热点,通过应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和遗传学原理,可以加快金针菇育种的进程,提高金针菇的产量和品质。

金针菇遗传育种研究现状分析则可以帮助科研人员了解当前金针菇育种领域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参考和指导。

金针菇遗传育种研究的进展为金针菇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未来的研究还需不断探索新的方法和技术,提高金针菇的产量和品质,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金针菇产品。

2. 正文2.1 金针菇遗传变异研究金针菇是一种重要的食用真菌,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李自翔毕业论文 不同培养基配方对金针菇菌丝体生长的影响

李自翔毕业论文 不同培养基配方对金针菇菌丝体生长的影响

教学单位孝感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学生学号071454115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不同培养基对金针菇菌丝生长的影响学生姓名李自翔班级专业名称生物工程指导教师2011年5月24日不同培养基对金针菇菌丝体生长的影响摘要:通过实验观察分别添加硫酸镁、维生素B1、磷酸二氢钾的PDA培养基中金针菇菌丝的生长量,筛选出适合金针菇菌丝生长的营养条件,实验结果表明: 硫酸镁、维生素B1、磷酸二氢钾三种配方对促进金针菇菌丝生长的顺序是:硫酸镁>维生素B1>磷酸二氢钾。

同种配方设置3种浓度梯度,结果表明:培养基中添加7.5g/L的硫酸镁时,菌丝体的生长速度最快,菌丝体的生长速度为8.05mm/d。

关键词:金针菇; 培养基; 配方;菌丝生长量Effects of different medium formulae on growth offlammulina velutipesAbstract:To observation flammulina velutipes' growth ,we add magnesium sulfate、potassium dihydrogen phosphate、vitamin B1to PDA medium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MgSO4>KH2PO4>VB1 formula to promote the flammulina velutipes' grow is:MgSO4>KH2PO4>VB1.Each formula set 3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flammulina velutipes optimal nutritional conditions for the growth is 7.5g / L of magnesium sulfate, then the fastest growth rate of mycelium. the mycelium growth rate was 8.05mm / d.。

金针菇的论文

金针菇的论文

金针菇的栽培技术学号:D0*******姓名:xxx(安徽大学)专业:生物技术课程:真菌学指导老师:李老师金针菇的栽培技术摘要:金针菇既是一种美味食品,又是较好的保健食品,市场日益广阔,需求也越来越量大。

本文通过对金针菇的生物学介绍和熟料栽培,生料栽培方法的具体介绍,还有病虫害及杂菌的防治,以期对金针菇的栽培种植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字:金针菇生料栽培熟料栽培病害引言:一金针菇的生物学特性。

二金针菇的两种栽培方法。

三病虫害的防治和杂菌的防范正文:一、金针菇的生物学特性(一)金针菇的形态特征野生的金针菇一般成束丛生,菌盖幼时球型至扁球型,随着成熟逐渐展开至平坦,直径2一10厘米,中央淡茶黄色,光滑。

菌盖表面有胶质的薄皮,湿时有粘性,菌肉几乎白色。

菌柄较硬,长2一巧厘米,直径0.2一0.8厘米。

上下等粗或上方稍细,下半部暗褐色,且密被黑褐色的绒毛,上半部逐渐变淡黄色。

目前,人工栽培的金针菇分为白色金针菇和黄色金针菇两大类,黄色金针菇与野生种类相似,白色金针菇实际上是黄色金针菇的白色变种。

其通体呈象牙白色,在国内沿海城市及国外市场上倍受欢迎。

(二)金针菇的生长条件金针菇和香菇、平菇等食用菌一样,需要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才能维持自己的生长。

其生长条件包括营养、水分、温度、湿度、酸碱度、光线等条件。

1.营养:营养是金针菇生存和人工栽培重要的物质基础,它能利用自然界植物材料中的单糖、纤维素,木质素等物质。

但与香菇、平菇等食用菌相比较,金针菇分解能力较弱,金针菇生长所需要的营养主要有碳源、氨源、无机营养、维生素等。

在实验室条件下,其基本营养要求如下:(1)碳源。

碳源是金针菇重要的营养因素之一,它不仅能提供碳素作为合成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的原料,而且也是供应金针菇生长所需要的能源和构成细胞的主要成份。

金针菇所需要的碳素营养都来自有机含碳的化合物。

如纤维素、木质素、淀粉、果胶、戌聚糖,有机酸和醇类等。

其中以淀粉为最好,其次是葡萄糖、果糖、蔗糖、甘露醇等,都能很好地利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针菇的栽培技术学号:D0*******姓名:xxx(安徽大学)专业:生物技术课程:真菌学指导老师:李老师金针菇的栽培技术摘要:金针菇既是一种美味食品,又是较好的保健食品,市场日益广阔,需求也越来越量大。

本文通过对金针菇的生物学介绍和熟料栽培,生料栽培方法的具体介绍,还有病虫害及杂菌的防治,以期对金针菇的栽培种植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字:金针菇生料栽培熟料栽培病害引言:一金针菇的生物学特性。

二金针菇的两种栽培方法。

三病虫害的防治和杂菌的防范正文:一、金针菇的生物学特性(一)金针菇的形态特征野生的金针菇一般成束丛生,菌盖幼时球型至扁球型,随着成熟逐渐展开至平坦,直径2一10厘米,中央淡茶黄色,光滑。

菌盖表面有胶质的薄皮,湿时有粘性,菌肉几乎白色。

菌柄较硬,长2一巧厘米,直径0.2一0.8厘米。

上下等粗或上方稍细,下半部暗褐色,且密被黑褐色的绒毛,上半部逐渐变淡黄色。

目前,人工栽培的金针菇分为白色金针菇和黄色金针菇两大类,黄色金针菇与野生种类相似,白色金针菇实际上是黄色金针菇的白色变种。

其通体呈象牙白色,在国内沿海城市及国外市场上倍受欢迎。

(二)金针菇的生长条件金针菇和香菇、平菇等食用菌一样,需要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才能维持自己的生长。

其生长条件包括营养、水分、温度、湿度、酸碱度、光线等条件。

1.营养:营养是金针菇生存和人工栽培重要的物质基础,它能利用自然界植物材料中的单糖、纤维素,木质素等物质。

但与香菇、平菇等食用菌相比较,金针菇分解能力较弱,金针菇生长所需要的营养主要有碳源、氨源、无机营养、维生素等。

在实验室条件下,其基本营养要求如下:(1)碳源。

碳源是金针菇重要的营养因素之一,它不仅能提供碳素作为合成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的原料,而且也是供应金针菇生长所需要的能源和构成细胞的主要成份。

金针菇所需要的碳素营养都来自有机含碳的化合物。

如纤维素、木质素、淀粉、果胶、戌聚糖,有机酸和醇类等。

其中以淀粉为最好,其次是葡萄糖、果糖、蔗糖、甘露醇等,都能很好地利用。

对麦牙糖、乳糖、半乳糖、甘露糖也能利用。

金针菇不能利用二氧化碳、碳酸等无机碳源。

在实际栽培生产中,并非所有的木屑都适合金针菇菌丝的生长和子实体的形成。

宜选用阔叶树的木屑。

木屑经堆积发酵后,晒干陈放,经过部分分解,更适合金针菇的生长。

在生产中多用马铃薯、蔗糖、棉籽壳、锯木屑、废棉、甘蔗渣、玉米芯等提供碳素物质。

(2)氮源。

氮素是金针菇合成蛋白质和核酸不可缺少的元素。

金针菇可以利用多种氮源,其中以有机氮最好,比如:蛋白陈,某些氨基酸如谷氨酸,天门冬氨酸,撷氨酸,及酒石酸钱、尿素等。

无机氮中的钱态氮如硫酸钱在维生素B,存在的情况下,也可以被利用。

一些天然的含氮物如牛肉浸膏,酵母浸膏等,也是很好的氮素来源。

在大面积的栽培中,熬皮、米糠、玉米粉、大豆粉等都可以作为主要的氮素来源。

氮素的多少对金针菇菌丝体和子实体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影响。

如果没有氮源,即使可利用的碳源很多,也不能发挥作用,其分解物不但无用,菌丝也长不起来。

反之,如果氮源过多,分解成大量的游离氨,释放到培养基中,提高了培养基的PH值,金针菇子实体的形成就会受到抑制。

因此,需要掌握好碳素营养与氮素营养的比例。

一般来讲,在菌丝生长过程中(营养生长阶段)其碳氮比(C/N)以20:1为好,而在子实体发生和生长阶段(生殖生长阶段)碳氮比以30:1一40:1为好。

(3)维生素营养。

金针菇在生长过程中需要有微量的维生素和核酸等物质。

由于金针菇是维生素Bi, B:的天然缺陷型,必须由外界添加维生素B,, B2,才能够使金针菇菌丝正常生长。

在金针菇栽培生产中,由于麦数、米糠、马铃薯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所以,在使用这些材料配制培养基时,可不另添加维生素。

在金针菇母种试管中,对于粉抱子过多、菌丝疏的菌株,需要添加维生素B:或B2。

由于维生素类的物质不耐高温,在灭菌时,特别是高压高温灭菌时,时间不宜过长,以免造成维生素的分解,致使其不能被菌丝利用。

(4)无机营养。

金针菇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一定量的无机营养,在培养料中宜添加一些无机盐类如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钾、硫酸镁、硫酸钙、碳酸钙、硫酸亚铁等。

金针菇在生长中可从这些无机盐中获得磷、钾、镁、钙、铁等微量元素,其中以磷、镁、钾等最为重要。

而其它一些元素如:铁、钻、铜、钙、锌等需要量很小,但对金针菇菌丝体的生长和子实体的形成、生长必不可少。

由于在水及其它材料中所含的这些元素的量已经能满足金针菇生长的需要,因此,没有必要单独添加。

在金针菇的无机营养中,镁离子及磷酸根离子对金针菇的生长有促进作用,特别是对粉抱子过多、菌丝稀疏的菌株,在培养基中添加的镁离子及磷酸根离子后,可以促使菌丝生长旺盛,速度增快。

(5)生长素生长素是一种刺激生长和调节生长的有机物质。

金针菇属于维生素B1维生素B2的天然缺陷型食用菌,在维生素B1、维生素B2含量丰富的培养基上,菌兹生长速度快,粉抱子数量减少;反之,则菌兹生长速度减慢,粉抱子数量也会增加。

一般在培养料中添加B族维生素含量较多的鼓皮和玉米粉,即可解决金针菇所需的维生素B1、维生素B2。

.2.水分和湿度在金针菇菌兹体和子实体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需水量是不同的。

菌兹生长发育阶段需要的水分较少,培养料的含水量以65%为宜,空气相对湿度在65%左右,不宜超过70%。

培养料含水量过高或过低均会影响菌兹生长,含水过多则培养料通气不良,菌兹生长发育会受到抑制,甚至生长停滞。

子实体生长阶段,要求较高的潮湿环境,空气相对湿度提高到85%—95%,有利于子实体形成和生长发育。

3.温度温度是控制金针菇菌兹和子实体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

金针菇为低温型菌类,是食用菌中最耐寒的品种之一,故有冬菇之称。

金针菇菌兹可在5-30℃范围内生长,最适温度为18 -20℃左右。

高于和低于这个温度范围,菌兹生长就会缓慢,金针菇菌兹比较耐低温,在-40℃的条件下也不会冻死。

但是,金针菇对高温的抗性较差,在30℃时,菌兹尚能萌动,但不能吃料,超过35℃时,菌兹便会发生自溶。

金针菇子实体形成所需要的温度是5-19℃,生长最适温度为8-13℃。

温度偏低时,子实体生长健壮,品质好;温度偏高则生长瘦弱,柄盖薄,品质差,货架寿命短。

4.空气金针菇是好气性菌类,菌兹生长阶段,要注意保持培养室内空气新鲜,经常通风换气,使之生长健壮。

子实体分化阶段对CO:浓度较为敏感,含量超过0.6%时,子实体生长会受到抑制,但在子实体原基形成以后,稍高浓度的CO:有利于菇柄生长,限制菌盖发育,有利于提高金针菇的商品价值。

5.光照金针菇菌兹体生长阶段不需要光照,子实体分化阶段需要一定的散射光,但光照过强,则菌柄短,菌盖开伞快,色泽深,绒毛多,商品质量严重降低。

弱光和黑暗环境下,菌盖和菌柄色泽浅,同时还可抑制菌柄基部绒毛的发生和色素的形成,有利于金针菇商品质量的提高。

6.pH值金针菇菌兹生长的pH值范围为4-8,以pH值为5-7的偏酸和中性环境下生长为好,最适pH值为6。

二金针菇的两种栽培方法一、熟料栽培熟料栽培金针菇,是指将培养料通过常压或高压灭菌,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培菌的栽培方法。

此法成功率高,出菇整齐,产量高(一)栽培季节金针菇属于低温型的菌类,菌丝生长温度7 ℃一30℃,最佳温度2 3℃;子实体分化发育适应温度3 ℃一18 ℃,以12 ℃一13 ℃生长最好。

温度低于3 ℃菌盖会变成麦芽糖色,并出现畸形菇。

人工栽培应以当地自然气温选择南方以晚秋,北方以中秋季节接种,可以充分利用自然温度,发菌培养菌丝体。

待菌丝生理成熟后,天气渐冷,气温下降正适合子实体生长发育的低温气候。

江南诸省通常以10- 11月间接种,经过1个月左右发菌培养,到11- 12月间进入出菇高海拔气温较低的山区和长江以北各省,可提前在9月接种,11月出菇;也可以在早春接种,加温发菌春季长菇。

低海拔的平川地区,应适当推迟接种为了解决夏季金针菇市场需求,可以利用冷库生产金针菇。

(二)栽培场所金针菇栽培分为发菌、出菇两大步。

发菌阶段要求场所保温、通风、干净。

出菇阶段最好选择在室外建半地下式菇房,即往地下挖lm深,再在四周用土垛起lm高的墙,上盖塑料膜及草帘。

(三)原料配比1,棉籽壳100kg、麦麸20kg、玉米而5kg、石膏粉2 kg、过磷酸钙lkg、白糖lkg。

2、玉米芯(粉碎)75 kg、麦鼓20kg,玉米而3.5kg、石膏粉2kg,黄豆而1.5kg、过磷酸钙lkg、白糖lkg。

高粱壳、锯末、花生壳、豆秆、玉米秆、油菜秆等大多数农作物秸秆粉碎后均可代替配方中的玉米芯,但无论选用何种原料,都要求新鲜、干净、无霉变。

按比例称量好各原料,除白糖需加水溶化外,其余均应拌均匀。

加水充分搅拌并使含水量达到65%,再闷2- 4h,即可装袋。

(四)装袋灭菌选用宽15-17cm、长33cm的塑料袋一头出菇,或宽15-17cm、长55cm的塑料袋两头出菇装袋时边装料边压实,装好后两端用细绳扎成活结。

按常规方法高压或常压灭菌。

(五)接种培菌灭菌好的塑料袋,冷却至室温后即可进行接种接种箱按每立方米用甲醛10mL、高锰酸钾5g进行灭菌30min。

接种时严格操作规程,两端接种,一般每瓶种(750g/瓶)可接25一30袋。

接种后及时将袋移入培养室,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约24h菌丝开始萌发,在20℃-25 ℃室温下生长约40- 50d即可满袋。

9月中句接种,大部分10月底发透菌丝,叫全期发菌。

以后接种由于温度低,发菌半袋后便边爬料边出菇,叫做半期发菌出菇。

(六)出菇管理1、堆袋披膜。

具体方法是将两端袋口解开,将料而上多余塑料袋翻卷至料而可根据袋的长短决定一端解口或两端解口,一端解口摆放方法是将两个袋底部相对平放在一起,高度以5-6袋为宜,长度不限。

在出菇场内地而及四周喷足水分,然后用塑料膜覆盖菌袋此法保温保湿效果良好,后期又可积累二氧化碳,有利于菌柄生长。

2、保湿通风催蕾。

披膜后保持膜内小气候,空气相对湿度85% -90%,每天早上掀膜通风30min,约7- l0d可相继出菇,出菇后可适当加大通风,保证湿度,但不可把水洒到菇体上。

3,掀膜通风抑制。

当柄长到3-5cm时要进行降湿降温抑制。

具体措施为停止向地而洒水,掀去塑料膜,通风换气,冬天保持2d,春秋保持1d,使料而水分散失,不再出菇,已长出的菇也因基部失水而不再分枝。

4、培育优质菇。

要培养柄长、色白、盖小的优质金针菇,必须控制好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这4个因素之间的关系。

5、搔菌灌水。

第一茬菇采收后,要进行搔菌,即用铁丝钩将菇根和老菌皮挖掉大约0.5 cm左右,并将料而整平。

若菌袋失水,应往袋内灌水,可将塑料袋口多余的塑料膜拉起往料而上灌水,6- 10h后将水倒出,然后再进行催蕾育菇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