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任继学外治颈椎病的七种妙方
颈椎病方7个

【医师嘱咐】同方1。
3、【方药组成】生地黄10克赤芍药10克川芎10克当归10克鸡血藤30克丹参15克桂枝10克姜黄10克威灵仙15克羌活10克葛根15克乌梢蛇10克
【制用方法】上药加水共煎,煮沸15分钟,滤取药液;药渣加水再煎,煮沸40分钟,滤取药液。合并2次药液,分早、晚2次温服,每日1剂。
【制用方法】上药加水共煎,煮沸20分钟,滤取药液;药渣加水再煎,煮沸40分钟,滤取药液。合并2次药液,分早、晚2次温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活血通经,祛风胜湿,散寒止痛。主治颈椎病。
【医师嘱咐】孕妇忌服
5、【方药组成】山药30克熟地黄15克制何首乌15克枸杞子15克莲子肉20克黄芪20克当归10克乌鸡1只
【功效主治】祛风散寒,活血通络。主治颈椎病。
【医师嘱咐】此方中川乌、草乌有毒,服用不可过量。服此药酒先从小剂量开始,每次10毫升,至口唇有轻微麻木感时为有效剂量。若无口唇麻木感,则逐渐加大剂量,每次增加5毫升,口唇有微麻感为度。极量为每日50毫升。孕妇忌服。
7、【方药组成】葛根500克藁本300克防风100克川芎100克血竭15克乳香15克没药15克白酒300毫升
6、【方药组成】制川乌10克制草乌10克羌活10克乌梅肉20克葛根20克桂枝20克白芍药20克甘草10克红花10克60度白酒1 500毫升
【制用方法】上药分别去除杂质,共为粗末,分装于2个纱布袋内,然后浸泡于白酒之中,密封30日,每日摇晃1次,滤出药酒,瓶装密封备用。每次10~15毫升,每晚临睡前服1次。20日为1疗程,休息5日再继续下1疗程。
【功效主治】通经活络,祛风散寒。主治颈椎病,伴见头颈、肩、臂、手放射性疼痛、麻木及相关肌肉痉挛、无力和痿软,属于神经根型者。
国医大师任继学外治颈椎病的七种妙方

国医大师任继学外治颈椎病的七种妙方国医大师任继学手记:本证(颈椎病)以颈椎骨增生为病之本,脑髓、心、脾、肝为病之标,经络为病邪传导之路,筋脉、神机、神经为病象反应之枢本病除内治药物疗法而外,必须采用外治法,其疗法分药物贴敷,按摩方法,内外结合方能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任继学摘自《任继学经验集》健康攻略:颈椎病,全称为“颈椎骨关节肥大性脊髓病”,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
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
颈椎病的症状非常复杂,而且轻重悬殊。
轻者颈、肩、上肢麻酸疼痛或颈背僵硬,胸闷气短,或心悸,或心绞痛,或眩晕、恶心等;重者以步履蹒跚,甚则瘫痪,出现知觉障碍为主。
任继学教授认为,颈椎病的发病多由强力负重或房劳太过伤肾,致使精虚髓虚而不能充养于骨,导致骨质退化而成。
除此之外,也有因风寒湿三邪相互作用,乘虚侵入人体,使经络气滞而不行,进而生淤致痰,毒伤脊椎而发。
过食咸味,也能伤肾入骨,引发颈椎病变。
对于本病的治疗,邓老主张内外兼治,尤其对外治法颇有心得。
在《任继学经验集》这部作品中,他共总结了10种颈椎病的外治法,我们择其要者推荐给大家。
1.熏洗法【处方】独活9克,秦艽9克,防风9克,艾叶9克,透骨草9克,刘寄奴9克,苏木9克,赤芍9克,红花9克,穿山甲珠9克,威灵仙9克,乌梅9克,木瓜9克。
【用法】上药水煎,趁热熏洗患处,每次30~40分钟,每天2~3次,10天为一个疗程。
【功效】适用于气滞血淤型及痹证型颈椎病。
2.薄贴法【处方】三七10克,川芎15克,血竭15克,乳香15克,姜黄15克,没药15克,杜仲15克,天麻15克,白芷15克,川椒5克,麝香2克。
【用法】前10味药共研细粉,放入150毫升白酒微火煎成糊状,或用米醋拌成糊状,摊在纱布上,并将麝香搽在上面,敷于患处。
药干后可重新调成糊状再用,每剂药可连用3~5次,15次为一个疗程。
颈椎病的治疗偏方

颈椎病的治疗偏方颈椎病的治疗偏方1、山丹桃仁粥山植,丹参,桃仁(去皮),粳米。
制法原料洗净,丹参先煎,去渣取汁,再放山楂、桃仁及粳米,加水适量,武火煮沸,文火熬成粥。
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作用。
2、参枣粥人参,粳米,大枣。
制法人参粉碎成细粉,米、枣洗净后入锅,加水适量,武火煮沸,文火熬成粥,再调入人参粉及白糖适量。
有益气补血的作用。
3、壮骨汤猪骨(最好是猪尾骨),杜仲,枸杞子,桂圆肉,牛膝,淮山药。
制法原料洗净,猪骨斩碎,共入锅内,加水适量,武火煮沸,文火煎40-60分钟,加适量花生油、盐、葱、姜等配料,取汤服用。
可补肝益肾,强筋骨。
4、木瓜陈皮汤木瓜,陈皮,丝瓜络,川贝母,粳米。
制法原料洗净,木瓜、陈皮、丝瓜络先煎,去渣取汁,加入川贝母(切碎),加冰糖适量即成。
可化痰,活血化瘀,疏风通络。
5、川芎白芷炖鱼头川芎15克,白芷15克,鳙鱼头1个,生姜、葱、盐、料酒各适量。
川芎、白芷分别切片,与洗净的鳙鱼头一起放入锅内,加姜、葱、盐、料酒、水适量,先用武火烧沸后,改用文火炖熟。
佐餐食用,每日1次。
可祛风散寒,活血通络。
6、天麻炖鱼头天麻10克,鲜鳙鱼头1个,生姜3片。
天麻、鳙鱼头、生姜放炖盅内,加清水适量,隔水炖熟,调味即可。
可补益肝肾,祛风通络。
适用于颈动脉型颈椎病。
7、葛根煲猪脊骨葛根30克,猪脊骨500克。
葛根去皮切片,猪脊骨切段,共放锅内加清水适量煲汤。
有益气养阴,舒筋活络之功效,适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
8、桑枝煲鸡老桑枝60克,母鸡1只(约1000克),食盐少许。
鸡洗净,切块,与老桑枝同放锅内,加适量水煲汤,调味,饮汤食鸡肉。
可补肾精,通经络。
适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
9、生姜粥粳米50克,生姜5片,连须葱数根,米醋适量。
生姜捣烂与米同煮,粥将熟加葱、醋,佐餐服食,可祛风散寒,适用于太阳经腧不利型颈椎病。
10、杭芍桃仁粥杭白芍20克,桃仁15克,粳米60克。
先将白芍水煎取液500毫升,再把桃仁洗净捣烂如泥,加水研汁去渣,二汁液同粳米煮熟。
治颈椎病的偏方大全

每晚看电视或躺在床上,用橡胶锤锤打患处30分钟,现已痊愈达两年之久。
5、搅舌可治颈椎病
舌尖在牙床内侧或牙床外侧顺一个方转圈搅动,待脑后勺感到痛胀时(约有14圈)停下休息一会儿,再向相反方法转圈搅动,这样反复3到4次即可。
治颈椎病的偏方大全
1、干搓脸治颈椎病
十指伸直举同脸高,下上搓脸,每天早晚各一百次,连续半年便好。此法由于肩头同时活动,还可治肩周炎,并还有美容作用。
2、湿毛巾热敷治骨刺
用湿透的热毛巾2条,在双膝同时热敷半小时(温度不够就加热水)。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现在走路不痛了,上下楼梯很正常。
3、颈椎保健两法
凤点头:闭上眼睛(避免老年同志晕眩),身体不动,用头在空中书写繁体,“凤”字,7一8遍。凰字笔划复杂,可带动各部颈椎环节都得到活动。鹤吸水:身体不动,下额抬起,抖动前伸,同样7一8遍,自感有颈椎关节松动响声。
颈椎外治汇编

颈椎外治汇编1.复方伸筋草洗剂[处方]伸筋草15克,透骨草20克,地龙20克,红花20克,川椒20克,芒硝30克,桅子20克。
[功能]活血化瘀[主治]血瘀型颈椎病。
[用法]水煎熏洗,日2次[出处]辽宁中医,1985;(8):312.复方透骨草洗剂[处方]透骨草50克、虎杖30克、红花20克、全蝎15克、桂枝10克、没药10克、娱蛤10条。
[功能]活血舒筋。
[主治]颈椎骨质增生。
[用法]水浸泡1小时,武火煎开2I)分钟,去渣,熏洗、浸泡患处。
[出处]辽宁中医。
1989;(12):423.复方宽筋藤洗剂[处方]宽筋藤50克,威灵仙、苏木、桂枝、艾叶、莪术、千年健、防风各15克,乳香、没药各5克。
[功能]舒筋通络、活血化寮0[主治]颈椎骨质增生。
[用法]加水2 500毫升,煎至2 000毫升,去渣后加醋250毫升。
先熏蒸患处,再局部浸洗,每次1-2小时,10天为1疗程,可治疗2一3疗程。
[出处]广西中医药,1991;(4):157 4.温经洗方[处方]炙川乌、炙草乌各60克,白芷、干姜各50克,细辛、元胡、川芍、当归、羌活、独活、防风各30克,狗脊18克,姜黄15克,红花10克,食醋60毫升。
[功能]温经活血祛风。
[主治]颈椎骨质增生。
[用法]先煎川乌、草乌2小时,加入余药,煎30分钟后取药液,加入食醋,熏洗、浸泡患处。
[出处]四川中医,1985;(2):515.复方葛根洗剂[处方]桂枝、仙灵脾各12克,白芍15克,葛根、片姜黄、鸡血藤、狗脊各30克,威灵仙20克,蜈蚣2条[功能]补益肾气、通经活络。
[主治]肾气亏虚、经脉痹阻型颈椎病。
[用法]伴头晕、恶心,加天麻、钩藤、法半夏;伴手臂麻木,加丝瓜络、地龙。
以上诸药水煎3次,第3次加白酒16克,药液熏洗患处。
[出处]新中医,1988;(8):326.五加皮汤[汤处方]当归(酒洗)10克,没药10克,五加皮10克,皮硝10克,青皮10克,川10克,香附10克,丁香3克,地骨皮3克,丹皮6克,老葱3根,麝香0.3克。
中医治疗颈椎病的偏方

中医治疗颈椎病的偏方浴疗法处方:伸筋草、五加皮、乳香、没药各12克,秦艽、当归、红花、土鳖虫、路路通、桑叶、桂枝、骨碎补、炙川乌、炙草乌各9克。
用法:上药加水煎煮20分钟,过滤取药液温浴患部,每日1次,每次20分钟,7次为一个疗程。
功效:适用于各型颈椎病。
药包热敷法处方:伸筋草、透骨草、荆芥、防风、防己、附子、千年健、威灵仙、桂枝、路路通、秦艽、羌活、独活、麻黄、红花各30克。
用法:上述药物研成粗末,装入长15厘米、宽10厘米的布袋内,每袋150克。
用时将药袋加水煎煮20~30分钟,稍凉后将药袋置于患处热敷,每次30分钟,1日1次,2个月为1疗程。
热敷时以皮肤耐受为度,每袋药用2~3天。
隔姜灸法处方:枣核大艾炷18~36壮。
用法:选用夹脊穴(第1胸椎至第5腰椎,棘突下旁开寸,一侧17个穴,左右共34穴)及阿是穴为主,配合大椎、肩井、风池、肩贞、合谷、足三里等,按艾炷隔姜灸法,每次灸3~6个穴位,每穴3~6壮,每日1次,10次为一个疗程。
耳穴压豆法处方:王不留行籽用法:选择颈椎耳穴相应部前后对称贴压,3天换贴1次,治疗间酌情进行耳穴局部按摩。
双耳贴压10次为一疗程。
功效:主治各型颈椎病。
薄贴法处方:三七10克,川芎15克,血竭15克,乳香15克,姜黄15克,没药15克,杜仲15克,天麻15克,白芷15克,川椒5克,麝香2克。
用法:前10味药共研细粉,放入150毫升白酒微火煎成糊状,或用米醋拌成糊状,摊在纱布上,并将麝香搽在上面,敷于患处。
药干后可重新调成糊状再用,每剂药可连用3~5次,15次为一个疗程。
功效:适用于各型颈椎病。
药枕法处方:当归300克,羌活300克,藁本300克,制川乌300克,黑附片300克,川芎300克,赤芍300克,红花30克,地龙300克,血竭300克,菖蒲300克,灯心草300克,细辛300克,桂枝300克,紫丹参300克,防风300克,莱菔子300克,威灵仙300克,乳香200克,没药200克,冰片20克。
颈椎病的治疗思路、经验汇总

颈椎病的治疗思路、经验汇总颈椎病,中医称为颈痛,是一种进展缓慢的退行性常见多发性骨疾患,以前多见于中年以上的人。
随着社会的发展,低头族越来越多,因此,颈椎病也越来越年轻化。
据媒体报道,有9岁男童在学校低头写作业,回家玩手机打游戏,小小年纪就患上了颈椎病。
现在不管是流水线上的工人、还是办公室的白领以及学生都是低头工作或学习。
尤其是电脑和手机的出现,低头已经从工作和学习中延续到日常生活中。
现代人由于电脑手机的频繁使用,年轻人中患颈椎病的也大有人在。
颈椎病基本上是一种从20多岁上班族到60多岁的中老年人都会遇到的疾病,颈椎病其后果严重、具有不可逆性,也是我们必须要加以警惕和预防的疾病。
(脊髓型)颈椎病,全称为“颈椎骨关节肥大性脊髓病”,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
任继学认为本证(颈椎病)以颈椎骨增生为病之本,脑髓、心、脾、肝为病之标,经络为病邪传导之路,筋脉、神机、神经为病象反应之枢。
上班族的脊椎病,最主要的是缺少运动。
长期低头最大的危害就是对颈椎造成损伤,导致颈椎发生退行性病变,颈部韧带增厚僵硬、骨质增生、颈椎间盘突出,从而压迫神经,从而引起一系列症状。
常见的表现有脖子僵硬或疼痛,甚至可延伸到背部;颈部血管压迫,导致脑部供血不足而头晕;神经根部受压迫,导致上肢麻木或放电感。
病情轻者头、颈、臂、手、上胸、背疼痛麻木,重者可出现四肢瘫痪、大小便失禁等。
颈部是头与躯体联结的部位,头部的血液供给大脑及躯体的神经系统,以及饮食、呼吸等生命活动,都需要经过颈部相互沟通。
不仅如此,颈部还是头部活动的枢纽。
由于颈部椎骨的协同作用,头部才能向前、后、左、右转动,并可以进行仰头、俯视等活动。
正因为如此,颈部很容易扭伤、落枕。
颈椎病发病率高,严重影响工作和学习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预防颈椎病的发生才是最主要的,减少玩手机和电脑的时间,多运动,尤其是羽毛球和游泳对颈椎的预防和恢复都有好处。
中医理论认为,不通则痛。
因此,焦老认为颈椎是由颈部筋脉不通引起的,治疗的关键在于疏通筋脉。
国医大师治疗颈椎病秘方

国医大师治疗颈椎病秘方1.颈椎病1号方【组成】葛根30g麻黄6g桂枝10g白芍30g大枣5枚黄芪30g 羌活10g甘草10g【功效】解肌祛风、固表祛湿。
【主治】风寒湿邪束表型颈椎病,症见发病急骤,颈项强痛,转侧不利,脉浮缓,舌淡红,苔薄白。
【用法】水煎饭后服,每日两次。
【方解】本方以葛根为君药,配以麻黄,用以解肌发散风寒,白芍酸收,以防发散太过,黄芪扶正益气,羌活固表祛风,二药相配,以驱邪而固正,桂枝引药上行,兼利头目,大枣、甘草调和诸药且调理脾胃,大枣还有收一身之水、祛湿之功。
各药配合,共达目的。
【点评】本方药物配伍精良,散收相兼,既祛风又固表,以防风邪反复。
且能利头目、调脾胃。
全方解表散寒、祛风祛湿、扶正固表,有标本兼顾、攻补兼施、祛邪不伤正之效。
【验案】张某,男,36岁。
主诉:颈部僵硬疼痛3月,牵扯肩背痛1月。
初诊:患者3月前夜间行车受凉,颈部疼痛僵硬,服药后缓解,但1月前再次劳累后加剧。
查颈部肌肉痉挛,压痛(+),舌质淡,苔薄白,脉浮紧。
此病因颈部受寒邪侵袭,痹阻经脉不通则痛。
治宜散寒止痛。
方选颈椎病1号方加减。
处方:葛根16g,麻黄6g,桂枝10g,白芍16g,大枣5枚,干姜3g,甘草6g。
5剂,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服药后疼痛有所缓解,但汗出多,怕风怕寒,舌脉如前。
汗后外邪已祛,但阳气受损,故而多汗。
治宜解肌、升阳、活血。
处方:葛根16g,桂枝10g,白芍16g,大枣5枚,干姜6g,甘草6g,黄芪15g,知母6g,桔梗9g,延胡索10g。
5剂,水煎服,每日1剂。
三诊:服药后汗止痛缓,颈部活动灵活,舌脉如常。
此乃邪祛络通,守二诊方。
5剂,水煎服,每日1剂,服后痊愈。
2.颈椎病2号方【组成】羌活10g独活10g桂枝10g川芎10g当归尾15g威灵仙10g葛根30g细辛6g秦艽10g海风藤10g木瓜30g藁本10g 炙甘草10g蔓荆子10g白芷6g【功效】祛风除湿、解痉止痛。
【主治】风湿外侵、络脉不通型颈椎病,症见病久不愈,项强硬转侧不利,反复加重,掣引肩背手指疼痛,麻木不舒,遇阴雨寒冷加重,脉沉细无力,舌质淡,苔薄白微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医大师任继学外治颈椎病的七种妙方
国医大师任继学手记:
本证(颈椎病)以颈椎骨增生为病之本,脑髓、心、脾、肝为病之标,经络为病邪传导之路,筋脉、神机、神经为病象反应之枢本病除内治药物疗法而外,必须采用外治法,其疗法分药物贴敷,按摩方法,内外结合方能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任继学摘自《任继学经验集》
健康攻略:
颈椎病,全称为“颈椎骨关节肥大性脊髓病”,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
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
颈椎病的症状非常复杂,而且轻重悬殊。
轻者颈、肩、上肢麻酸疼痛或颈背僵硬,胸闷气短,或心悸,或心绞痛,或眩晕、恶心等;重者以步履蹒跚,甚则瘫痪,出现知觉障碍为主。
任继学教授认为,颈椎病的发病多由强力负重或房劳太过伤肾,致使精虚髓虚而不能充养于骨,导致骨质退化而成。
除此之外,也有因风寒湿三邪相互作用,乘虚侵入人体,使经络气滞而不行,进而生淤致痰,毒伤脊椎而发。
过食咸味,也能伤肾入骨,引发颈椎病变。
对于本病的治疗,邓老主张内外兼治,尤其对外治法颇有心得。
在《任继学经验集》这部作品中,他共总结了10种颈椎病的外治法,我们择其要者推荐给大家。
1.熏洗法
【处方】独活9克,秦艽9克,防风9克,艾叶9克,透骨草9克,刘寄奴9克,苏木9克,赤芍9克,红花9克,穿山甲珠9克,威灵仙9克,乌梅9克,木瓜9克。
【用法】上药水煎,趁热熏洗患处,每次30~40分钟,每天2~3次,10天为一个疗程。
【功效】适用于气滞血淤型及痹证型颈椎病。
2.薄贴法
【处方】三七10克,川芎15克,血竭15克,乳香15克,姜黄15克,没药15克,杜仲15克,天麻15克,白芷15克,川椒5克,麝香2克。
【用法】前10味药共研细粉,放入150毫升白酒微火煎成糊状,或用米醋拌成糊状,摊在纱布上,并将麝香搽在上面,敷于患处。
药干后可重新调成糊状再用,每剂药可连用3~5次,15次为一个疗程。
【功效】适用于各型颈椎病。
3.药枕法
【处方】当归300克,羌活300克,藁本300克,制川乌300克,黑附片300克,川芎300克,赤芍300克,红花30克,地龙300克,血竭300克,菖蒲300克,灯心草300克,细辛300克,桂枝300克,紫丹参300克,防风300克,莱菔子300克,威灵仙300克,乳香200克,没药200克,冰片20克。
【用法】将上药除冰片外共研细末,和入冰片,装入枕芯,令患者枕垫于头项下,每日使用6小时以上,3个月为一个疗程。
【功效】适用于各型颈椎病。
4.隔姜灸法
【处方】枣核大艾炷18~36壮。
【用法】选用夹脊穴(第1胸椎至第5腰椎,棘突下旁开0.5寸,一侧17个穴,左右共34穴)及阿是穴为主,配合大椎、肩井、风池、肩贞、合谷、足三里等,按艾炷隔姜灸法,每次灸3~6个穴位,每穴3~6壮,每日1次,10次为一个疗程。
5.药包热敷法
【处方】伸筋草、透骨草、荆芥、防风、防己、附子、千年健、威灵仙、桂枝、路路通、秦艽、羌活、独活、麻黄、红花各30克。
【用法】上述药物研成粗末,装入长15厘米、宽10厘米的布袋内,每袋150克。
用时将药袋加水煎煮20~30分钟,稍凉后将药袋置于患处热敷,每次30分钟,1日1次,2个月为1疗程。
热敷时以皮肤耐受为度,每袋药用2~3天。
【功效】适用于各型颈椎病。
6.浴疗法
【处方】伸筋草、五加皮、乳香、没药各12克,秦艽、当归、红花、土鳖虫、路路通、桑叶、桂枝、骨碎补、炙川乌、炙草乌各9克。
【用法】上药加水煎煮20分钟,过滤取药液
温浴患部,每日1次,每次20分钟,7次为一个疗程。
【功效】适用于各型颈椎病。
7.耳穴压豆法
【处方】王不留行籽
【用法】选择颈椎耳穴相应部前后对称贴压,3天换贴1次,治疗间酌情进行耳穴局部按摩。
双耳贴压10次为一疗程。
【功效】主治各型颈椎病。
养生无极限:
运动疗法对于颈椎病的治疗也大有帮助,我们再为大家介绍一套颈椎病自我康复操,每天坚持做下去,可改善患者颈部的血液循环,松解粘连和痉挛的软组织。
无颈椎病者可起到预防作用。
起势: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全身放松,两眼平视,均匀呼吸,站坐均可。
1.左顾右盼:头先向左后向右转动,幅度宜大,以自觉酸胀为好,30次。
2.前后点头:头先前再后,前俯时颈项尽量前伸拉长,30次。
3.旋肩舒颈:双手置两侧肩部,掌心向下,两臂先由后向前旋转20~30次,再由前向后旋转20~30次。
4.摇头晃脑: 头向左前右后旋转5次,再反方向旋转5次。
5.头手相抗:双手交叉紧贴后颈部,用力顶头颈,头颈则向后用力,互相抵抗5次。
6.双手托天:双手上举过头,掌心向上,仰视手背5秒钟,注意腰椎不要用力。
文章来源:节选于《大国医》一书作者:王耀堂焦亮
名医名方:“颈脉通”治疗颈椎病
组成葛根25克,当归15克,川芎30克,黄芪35克,蜈蚣3条,天麻9克,地龙15克,白芍15克,钩藤20克,五灵脂15克,泽兰15克,丹参20克。
功能补气养血,袪风散寒,温通经络,活血化瘀,止痛。
主治主要治疗各型颈椎病,证属肝肾不足,气血瘀滞,筋脉失养。
症见颈根部呈电击样向肩、上臂、前臂乃至手指放射,且有麻木感,或以疼痛为主,或以麻木为主;进行性双下肢麻木、发冷、疼痛,走路无力,易绊倒,不能跨越障碍物;部分患者可有头晕、耳鸣、耳痛、握力减退及肌肉萎缩;或伴有心律不齐,心跳过速。
头颈部转动时症状可明显加重等。
兼治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等证属肝肾不足,气血瘀滞,筋脉失养者。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3次口服,7天为1个疗程。
一般服用5~6个疗程。
方解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退行性变和颈部慢性劳损等原因,导致颈椎间盘变性、突出,椎体骨质增生,颈椎管或椎间孔变窄,颈部脊髓、神经、血管受刺激或压迫,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的综合症候群。
属于中医“痹证”、“眩晕”、“骨痹”等范畴。
临床所见本病多为本虚标实之证,当治以“补气养血、袪风散寒、温通经络、活血化瘀”。
方中白芍酸甘化阴,舒缓挛急,柔肝止痛,主治筋脉失养诸症,芍药总苷,有抗炎、镇痛、消除神经根周围组织水肿、充血的作用,同时对中枢性、末梢性横纹肌痉挛有显著的镇静作用,能够明显缓解颈椎病的疼痛及颈部不适诸症。
天麻入肝经,能使脑血流量增加,血管阻力下降,且有镇静的作用,与芍药为伍可调和血脉,缓急止痛。
钩藤解痉止痛,息风定惊。
葛根发表、解肌、止痉,专治项背强痛,且能引药上行直达病所。
葛根素有较强的扩张血管的作用,能调节前庭植物神经功能,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有改善脑循环作用。
黄芪、当归益气养血治其本。
当归含有挥发油,有增强血液循环作用,能通痹止痛。
现代药理研究也证实黄芪有扩张血管的作用,能改善血液循环,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
蜈蚣含有溶血性蛋白质、多种肽及氨基酸,能抗惊厥,有息风通络止痛的作用。
地龙含有地龙素,有溶栓作用,能通血脉,利关节,消瘀滞,疗痹痛;独活含有内脂类,能祛风湿止痛。
诸药共用能有效地消除神经根脊髓的水肿、椎动脉的痉挛及脑部的缺血缺氧,从而达到治疗颈椎病的目的。
加减兼手指麻木者加羌活10克,地龙12克,鸡血藤20克,首乌藤20克;兼恶心、呕吐者加法半夏9克,竹茹15克,天南星6克,炒白术15克,生姜6克;痛甚者重用葛根35克,秦艽15克;肝肾亏损者加续断15克,炒杜仲15克;风寒痹阻型重用防风15克,独活15克,荆芥15克,羌活15克;血瘀重者加水蛭3克。
临床运用该方临床可配合颈椎牵引、理疗、针灸及中药离子局部熏蒸效果更佳。
名医史晓林简介:男,1963年出生。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中西医结合骨伤教研室主任医师,2009年被授予浙江省中青年临床名中医。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专病)建设带头人。
主持省部级以上课题8项,获国家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
主编学术著作6部,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