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上海中考物理复习专题5 液体变化压强(含答案)
2021年上海中考物理复习专题6 液体压强计算(含答案)

专题 液体压强计算1、(2020上海中考22)如图1所示,盛有水的轻质薄壁柱形容器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底面积分别为S 、2S ,容器足够高。
①若容器甲中水的质量为2千克,求甲中水的体积V 水; ②若容器甲中水的深度为0.1米,求水对甲底部的压强p 水;③现有三个物体A 、B 、C ,其密度、体积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请选择其中一个,将其放入容器甲或乙中(物体均能浸没在水中),使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p 水、容器对水平地面压强的变化量△p 容均最大。
写出选择的物体和容器并说明理由,求出△p 水最大和△p 容最大。
物体 密度 体积 A 3ρ 2V B 2ρ 3V Cρ3V2、(2019上海中考21)如图2所示,足够高的圆柱形薄底容器A 、B 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分别盛有水和液体乙。
水的深度为0.08米,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相等。
① 若水的质量为2千克,求水的体积V 水。
② 求水对容器A 底部的压强p 水。
③ 在容器A 中注入水,使两容器中液面相平,此时水对容器A 底部的压强增加了196帕。
求液体乙的密度ρ乙。
图2AB3、(2018上海中考22)相同的薄壁圆柱形容器甲、乙置于水平桌面上,甲中盛有水,乙中盛有另一种液体,水的质量为5千克。
①求甲容器中水的体积V水。
②分别从甲、乙两容器中抽出相同体积的液体后,下表为抽出液体前后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
(a)求抽出液体后,甲容器中水的深度h水;(b4、(2017上海中考21)甲、乙两个薄壁圆柱形容器(容器足够高)置于水平地面上。
甲容器底面积为6×10-2米2,盛有质量为8千克的水。
乙容器盛有深度为0.1米、质量为2千克的水。
①求乙容器中水的体积V乙。
②求乙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p乙。
③现从甲容器中抽取部分水注入乙容器后,甲、乙两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相同。
求抽水前后甲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变化量Δp甲。
5、(2021闵行一模)如图5所示,容积为5×10-3米3的平底鱼缸放在水平桌面中央,容器内装有质量为2.5千克的水,水深为0.1米。
2021届中考物理二轮精品复习专题卷液体的压强(25页含2021年模拟试题含答案和解析)

度物理中考二轮复习专题卷-液体的压强一、选择题1.下面是日常生活中与压强有关事例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A.图钉帽面积大是为了增大手指对它的压强B.水坝的形状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C.用吸管吸饮料是利用了嘴的吸力D.高压锅能很快地煮熟食物是因为锅内气压增大水的沸点升高2.有关压强知识的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人用吸管吸饮料时利用了大气压B.载重汽车装有许多车轮是为了减小车对路面的压强C.水坝的下部比上部建造得宽,是由于水对坝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D.飞机的机翼能获得向上的升力,是应用了流速越大流体的压强越大的原理3.下列设备没有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A.茶壶B.微小压强计 C.牲畜自动饮水器D.下水道存水管4.下列器材或装置使用时,不能看作连通器的是( )A.茶壶 B.船闸 C.抽水机 D.液位计5.下列有关的生活实例与其所运用的物理知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自行车坐垫呈马鞍型,是为了增大受力面积减小臀部所受的压力B.三峡船闸是连通器的应用C.修盘山公路,利用了高度一定时斜面越长越省力的道理D.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汽车,其对面的压力与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6.如图所示,以下与压强知识相关的实验,其中分析正确的是()A.甲图实验,帕斯卡裂桶实验,证明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B.乙图实验,压有砝码的桌子放在细沙上,砝码越轻,桌腿下陷越深C.丙图实验,测出拉动注射器活塞时的拉力和活塞的面积,可估测大气压强的值D.丁图实验,在教室内可以用水代替水银做托里拆利实验7.连通器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广泛,如图所示事例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A.活塞式抽水机B.茶壶C.锅炉水位计D.三峡船闸8.把装有适量水的量筒倒置的烧杯里的水中,量筒口未接触烧杯底部,量筒中的水面高于烧杯中的水面,且水面是静止的,如图所示。
将量筒缓慢向上提(量筒口未离开水面),则在这个过程中A.量筒内、外水面的高度差保持不变B.量筒内气体的压强逐渐变小C.烧杯底内表面受到的压强逐渐变小D.烧杯对桌面的压强逐渐变小9.如图所示,一个装水的密封杯子放在水平桌面上(图甲)若将杯子倒过来(图乙),则()A、杯子对桌面的压强不变B、杯子对桌面的压强变大;C、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D、水对杯底的压强变小;10.如图,水平桌面上放着底面积相同、质量相同的甲乙两容器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图中液体对杯底的压强大于乙图中液体对杯底的压强B.甲图中液体对杯底的压强等于乙图中液体对杯底的压强C.甲图中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等于乙图中容器对桌面的压强D.甲图中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小于乙图中容器对桌面的压强11.先将盛有适量水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将系有细线的铁块慢慢浸入水中.小明观察了铁块刚开始浸入水中到完全浸没在水中(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并对一些物理量做出了如下判断:①铁块受到的浮力变大;②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不变;③桌面受到的压力变大;④桌面受到的压强不变.其中判断正确的是()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12.下列实验中没有采用控制变量法的是A.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 B.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C.探究影响电流做功多少的因素 D.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流特点13.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放置着两个底面积不同的薄壁圆柱形容器甲和乙(S甲<S乙),分别盛满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现将密度为ρ的物体A分别放入水和酒精中(ρ酒精<ρ<ρ水),待静止后,水和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水和p酒精,甲和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甲和F乙,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 p水>p酒精,F甲=F乙B. p水>p酒精,F甲<F乙C. p水<p酒精,F甲=F乙D. p水<p酒精,F甲<F乙14.(2012•包头)如图所示,边长为a、密度均匀的正方体物块静止于河岸边,在BB′边上施加一个力F使其绕DD′边转动掉落于河水中,它漂浮时露出水面的高度为h,水的密度为ρ,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块的密度为C.物块漂浮在水面时底面受水的压强为ρg(a﹣h)D.为了使物块掉落于河水中,力F至少是15.如图所示的实验所体现的原理和它的应用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16.下列事例可初步说明的道理正确的是( )A.沿纸条上方吹气纸条会向上升起,说明气体在流速大处压强大,在流速小处压强小B.下端带有橡皮膜的玻璃管在水中越深,膜向上凸起程度越大,说明水静止时,水内部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C.钢笔能把墨水吸上来,说明笔管对墨水有吸引力D.沙漠中的越野汽车装有非常宽大的轮子,说明增大受力而积可以增大压力17.利用废弃饮料瓶可以研究液体压强的一些特点。
上海中考物理压强选择专题附答案

上海中考物理压强选择专题附答案压强选择专题【压强思维导图】是没有思路,不知道该选用哪个公式?所以我们先来看看两个公式的根本区别到底在哪里?: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主要用到哪些知识点?压强变化分析压强的估值开放性试题固体压强液体压强三个实心正方体叠放切割水平切割竖直切割切去相同质量切去相同高度切去相同厚度施压竖直向上竖直向下杯中球杯中木块抽出倒入相同质量相同深度相同体积p ghρ=p ghρ=p ghρ=Fps=Fps='p p p=+∆原'p p p=-∆原人站立时、物理课本对桌面、“二指禅”压强可能是多少?ii.例题讲解1.如图2 (a)、(b)所示,若分别治虚线方向切去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实心正方体的左侧部分,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 ) A只有图(a)所示情况会发生变化B只有图(b)所示情况会发生变化C图(a)、(b)所示两种情况均会发生变化D图(a)、(b)所示两种情况均不会发生变化。
参考答案: D2、如图2所示,甲、乙两个均匀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若沿竖直方向分别将两正方体截去质量相同的部分,并将所截部分叠放在对方剩余部分的上方,此时它们对地面的压强p ˊ甲、p ˊ乙的大小关系是( ) A. p ˊ甲大于p ˊ乙 B. p ˊ甲等于p ˊ乙 C. p ˊ甲小于p ˊ乙 D.无法判断参考答案:A3、甲、乙、丙三个质量相等的实心正方体分别放于水平地面上,它们的密度关系为ρ甲>ρ乙>ρ丙。
若要使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分别在甲、乙、丙上放置质量为m 1、m 2、m 3的物体,则m 1、m 2、m 3的大小关系是 ( )A m 1<m 2<m 3 。
B m 1>m 2>m 3 。
C m 1=m 2=m 3 。
D 无法确定 。
参考答案:A4、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同,它们的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且ρ甲>ρ乙 。
若在两个正方体上方分别施加一个竖直、同方向的力F 甲、F 乙,且施加的力都小于各自正方体的重力,使两个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同,则力F 甲、F 乙的大小关系为: ( )A 、可能是F 甲> F 乙。
2021年上海市中考物理试题(含答案)

(2)求此时经过变阻器R2的电流I2;
(3)移动变阻器滑片P,在电路安全工作的前提下,求变阻器R2消耗的最小电功率与最大电功率之比P2min∶P2max。
17.“蛟龙号”悬停时,上表面深度为7000米,重力为2.2×105N。
(1)蛟龙号悬停时,求F浮;
(2)蛟龙号的p很大相当于手掌上放一辆7×105牛的卡车,手掌面积为0.01m2,求p的估值;
C. 减小电源电压,不移动滑片PD. 增大电源电压,向左移动滑片P
二、填空:
7.家用电器的额定电压是______V,电饭煲在工作时,将______转化为内能,在电饭锅中注水,发现锅底比平时看到的浅,是由于______。
8.两个女高音唱歌时,这里的“高”指的时______高,观众听到的声音程度不同,是因为声音的______不同,能分辨出不同的歌手,是因为她们的______不同。
1由平衡条件得52210nfg???浮2由压强公式可得蛟龙号的压强为572710n710pa001mfps?????3在水中想象一个圆柱形的液体柱有gvfgpghsss??????液液液4不能因为上表面受到的压力可以相等于上方液体柱的重力这个重力为gv此处的密度应为上方液体柱的平均密度而不是上方海水的密度密度不均
12.在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后,至少有一个电表发生变化,已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且发生在电阻R1或R2上。请写出两电表的变化情况及其对应的故障。______、______。
13.小明在高海拔地区旅行,发现鸡蛋煮不熟,查阅资料发现煮鸡蛋需要达到一定温度,水温达到沸点后温度在不断提升,不同气压下沸点不同,以下是气压和温度之间的关系。
9.火箭加速上升过程中,相对于地面是______;火箭的重力势能______,惯性______。
上海中考物理压强选择专题附答案

压强选择专题【压强思维导图】i.基础引入:压强变化类计算题和电学压轴题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说,是两座大山,压的孩子们踹不过气来,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剖析一下这块难啃的骨头到底长什么样?我们先来看看压强变化类计算问题主要考到过哪几种题型?注意:思维导图中红色字体标出的是2012年上海一模出现的新题型。
压强变化类计算(1)压强变化量(5)v 、n取值范围(7)判断解题思路正误七大题型(6)判断计算过程正误(3)固体压强:切割叠放(h 、v 、m )(2)液体压强:抽倒加物(h 、m ):很多学生在这类题目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没有思路,不知道该选用哪个公式?所以我们先来看看两个公式的根本区别到底在哪里?压强变化分析压强的估值开放性试题固体压强液体压强三个实心正方体叠放切割水平切割竖直切割切去相同质量切去相同高度切去相同厚度施压竖直向上竖直向下杯中球杯中木块抽出倒入相同质量相同深度相同体积p ghρ=p ghρ=p ghρ=Fps=Fps='p p p=+∆原'p p p=-∆原人站立时、物理课本对桌面、“二指禅”压强可能是多少?: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主要用到哪些知识点?ii.例题讲解1.如图2 (a)、(b)所示,若分别治虚线方向切去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实心正方体的左侧部分,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 )A只有图(a)所示情况会发生变化B只有图(b)所示情况会发生变化C图(a)、(b)所示两种情况均会发生变化D图(a)、(b)所示两种情况均不会发生变化。
参考答案: D2、如图2所示,甲、乙两个均匀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若沿竖直方向分别将两正方体截去质量相同的部分,并将所截部分叠放在对方剩余部分的上方,此时它们对地面的压强pˊ甲、pˊ乙的大小关系是()A. pˊ甲大于pˊ乙B. pˊ甲等于pˊ乙C. pˊ甲小于pˊ乙D.无法判断参考答案:A3、甲、乙、丙三个质量相等的实心正方体分别放于水平地面上,它们的密度关系为ρ甲>ρ乙>ρ丙。
上海市中考物理压强压轴题 专题05 在容器里加物体后,有液体溢出(含解析)

专题05 在容器里加物体后,有液体溢出一、常见题目类型1.将物体甲浸没在柱形容器乙的液体中(图1)。
2.将物块丙放入容器甲的液体中、叠放在柱体乙的上方(图2)。
3.将甲、乙两个实心均匀光滑小球先后分别放入容器中(图3). 4.在柱形物体乙上方沿水平方向切去一部分,并将切去部分竖直放在甲容器内(浸没或不浸没)(图4).二、例题【例题1】柱形轻质薄壁容器的底面积为1×10—2米2,如图1所示,甲图4图3 乙图1甲乙甲乙图2丙内盛0。
2米深度的水后置于水平地面上。
① 求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p 水。
② 现将一块质量为1.5千克、体积为1×10—3米3的物体完全浸没在容器的水中后,测得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2450帕。
求此时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 容。
【答案】①1960帕;②2940帕。
【解析】 ①p 水=ρ水g h=1×103千克/米3×9.8牛/千克×0.2米3=1960帕②物体浸没在容器的水中后,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2450帕可求现在水的深度h ':p '水=ρ水g h ' h '= p '/ρ水gh '=2450帕/1×103千克/米3×9。
8牛/千克=0。
25米容器内剩余水的体积为V 剩余水= S h '-V 物=0。
25米×1×10—2米2-1×10-3米3=1。
5×10-3米3现在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图1F 容=G 容=(m 剩余水+m 物)g=(1。
5×10—3米3×1×103千克/米3+1.5千克)×9.8牛/千克=29.4牛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 容= F 容/S =29。
4牛/ 1×10-2米2=2940帕(注意:此题不计算溢出水的质量,更简单。
也可用其他方法求解) 【例题2】如图2所示,盛有水的轻质薄壁圆柱形容器甲和实心均匀圆柱体乙均放置于水平地面上,它们的底面积分别为1×10-2米2和0.5×10—2米2.现将两完全相同物块分别放入容器甲中和叠在圆柱体乙的上方,放置前后容器甲、圆柱体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大小p 甲、p 乙如下表所示。
2021年中考物理母题题源解密专题07固体压强与液体压强专题含解析

上海市2021年中考物理母题题源解密:专题07 固体压强、液体压强(重难点篇)母题揭秘六大解题要点:核心解题要点呈现:知识要点二、液体压强主要计算、分析公式总结:要点3 液体压强题的一般类型一般都是研究柱体容器装有不同液体。
柱体容器内液体的特点:1、既可以使用公式p=ρgh也可以使用公式p=F/S;2、液体压强可以累加利用公式p=p上+p下。
要点4 核心思路:分析题目中出现的三个状态1、始态;2、中间变化过程;3、末态。
..........【母题来源1】(2020·上海中考真题)如图所示,均匀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甲、乙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 甲、p 乙。
若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体积后,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则()A .p 甲可能小于p 乙B .p 甲可能大于p 乙C .p 甲一定小于p 乙D .p 甲一定大于p 乙【答案】D 【解析】正方体水平放置在地面上,物体对地面的压强为F G mg Vg p gh S S S Sρρ===== 所以有p gh ρ=甲甲甲 p gh ρ=乙乙乙若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体积后,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为'h 甲,'h 乙,因为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则有''''p gh p gh ρρ===甲甲甲乙乙乙由图可知''h h <甲乙所以有ρρ甲乙>切去的体积相同,则有V S h S h ∆=∆=∆甲甲乙乙因为S S <甲乙,所以得∆>∆甲乙h h则切去后甲对地面的压强减少量为p g h ρ∆=∆甲甲乙对地面的压强减少量为p g h ρ∆=∆乙乙乙所以p p ∆>∆甲乙则有'p p p =+∆甲甲甲 'p p p =+∆乙乙乙因为''=p p p p ∆>∆甲乙甲乙,所以p p 甲乙>故ABC 不符合题意,D 符合题意。
2022年中考物理复习之挑战压轴题(选择题):压强(含答案)

2022年中考物理复习之挑战压轴题(选择题):压强一.选择题(共10小题)1.(2021秋•青浦区期末)均匀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p乙,如图所示。
现沿水平方向分别切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后,甲、乙剩余部分对水平甲地面的压强相等。
下列关于甲、乙的密度ρ甲、ρ乙和甲、乙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p乙大小的判断,正确的是()甲A.ρ甲=ρ乙,p甲>p乙B.ρ甲=ρ乙,p甲<p乙C.ρ甲>ρ乙,p甲>p乙D.ρ甲>ρ乙,p甲<p乙2.(2021秋•闵行区期末)实心均匀正方体甲、乙按如图所示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已知它们对桌面的压强相等。
现将乙在桌面外的部分沿竖直方向切去,切去的比例为n。
甲按相同比例n沿水平方向切去一部分,并将切去部分叠放在对方剩余的上方,此时甲、乙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甲、F乙,压强分别为p甲、p乙。
关于压力、压强的大小关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F甲=F乙、p甲>p乙B.F甲>F乙、p甲<p乙C.F甲=F乙、p甲<p乙D.F甲<F乙、p甲>p乙3.(2021•闵行区二模)实心均匀柱体甲、圆台乙放置于水平地面上,已知它们高度相同、底面积S甲>S乙,如图所示。
若在甲、乙上方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体积,将切下部分竖放在对方剩余部分正上方后,甲、乙上方受到的压强p甲′<p乙′。
则截去前甲、乙对地的压力F甲、F乙,压强p甲、p乙的大小关系是()A.F甲>F乙,p甲>p乙B.F甲>F乙,p甲<p乙C.F甲<F乙,p甲>p乙D.F甲<F乙,p甲<p乙4.(2018•陕西二模)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甲、乙两个烧杯内分别装有密度不同的液体。
在两烧杯中,距离杯底同一高度处有A、B两点,已知A、B两点压强相等,烧杯甲、乙对桌面的压强为p甲、p乙,若将两个体积相等的实心物体M、N分别轻轻地放入甲、乙量容器中,发现M漂浮在甲液面上,N悬浮在乙液体中,两容器中液体均未溢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烧杯对桌面的压强p甲与p乙的大小无法确定B.M、N两物体的密度关系为ρM>ρNC.放入M、N两物体后,容器底增加的压强为△p甲<△p乙D.放入M、N两物体后,容器对桌面增加的压力为△F甲=△F乙5.(2021秋•普陀区期末)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沿竖直方向在两个正方体上分别切去相同宽度,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下列关于甲、乙正方体切去部分质量m甲'和m乙'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m甲'一定大于m乙'B.m甲'一定等于m乙'C.m甲'可能小于m乙'D.m甲'可能不等于m乙'6.(2021秋•鹿城区期末)在图所示装置中,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上端塞有橡皮塞,管内一段水银柱将一部分气体封闭在玻璃管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5 液体变化压强1、(2021静安一模)如图1所示,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
现分别从两容器中抽出高度均为h 的液体,则甲、乙液体的密度ρ以及各自剩余质量m 的关系是 A .ρ甲>ρ乙,m 甲> m 乙 B .ρ甲>ρ乙,m 甲< m 乙 C .ρ甲<ρ乙,m 甲> m 乙 D .ρ甲<ρ乙,m 甲< m 乙2、(2021虹口一模)如图2所示,盛有液体甲的轻质圆柱形容器和均匀圆柱体乙置于水平地面,甲、乙质量相等。
现从容器中抽出部分液体甲并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乙,使甲、乙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相等,它们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 甲、p 乙,则 A .p 甲一定大于p 乙 B .p 甲一定小于p 乙 C .p 甲可能大于p 乙 D .p 甲可能小于p 乙3、(2021徐汇一模)如图3所示,形状、体积、质量相同的长方体容器甲、乙置于水平地面,盛有a 、b 两种体积相同液体,其密度为ρ a 和ρ b 。
此时甲、乙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p 乙,现将它们顺时针旋转90°,甲、乙对地面压强的变化量分别为Δp 甲、Δp 乙。
若Δp 甲>Δp 乙,则A .ρ a <ρ b ,p 甲一定等于p 乙B .ρ a <ρ b ,p 甲可能大于p 乙C .ρ a >ρ b ,p 甲可能等于p 乙D .ρ a >ρ b ,p 甲一定大于p 乙4、(2021崇明一模)甲、乙两圆柱形容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容器内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不同液体.将一小球放入甲容器内,待其静止后如图4所示,此时甲、乙两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大小相等.如果将小球从甲容器中取出并放入乙容器中,待小球静止后(无液体溢出),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强的变化量分别为Δp 甲和Δp 乙.则关于Δp 甲和Δp 乙的大小关系,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Δp 甲一定大于Δp 乙 B .Δp 甲可能小于Δp 乙 C .Δp 甲一定小于Δp 乙 D .Δp 甲一定等于Δp 乙图2乙甲图1hh甲 乙 乙甲图3abab图4图5BA5、(2021嘉定一模)如图5所示,两个完全相同足够高的圆柱形容器置于水平地面上,内部盛有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A 、B 。
现将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分别浸没在A 、B 液体中,此时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分别为p A 和p B ,两容器对地面的压力分别为F A 和F B 。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p A =p B ,F A =F B B .p A <p B ,F A =F B C .p A <p B ,F A <F B D .p A >p B ,F A >F B6、(2021宝山一模)如图6,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装有甲和乙两种不同的液体。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若甲和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甲的密度小于乙的密度B .若甲和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甲的质量小于乙的质量C .若甲和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密度小于乙的密度D .若甲和乙的质量相等,则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小于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7、(2020闵行一模)两个完全相同的细玻璃管以不同的方式放置,玻璃管内注入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甲管中液面的位置如图7所示。
关于这两种液体密度ρ、液体对玻璃管底的压强p 的大小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如果乙管液面比甲低,则ρ甲一定大于ρ乙,p 甲一定大于p 乙B .如果乙管液面比甲低,则ρ甲可能大于ρ乙,p 甲可能等于p 乙C .如果乙管液面比甲高,则ρ甲一定大于ρ乙,p 甲一定大于p 乙D .如果乙管液面比甲高,则ρ甲可能大于ρ乙,p 甲可能等于p 乙8、(2020奉贤一模)如图8所示,圆柱形容器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其中V 甲大于V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小于p乙。
若从容器内分别抽出部分液体甲和乙,此时,甲、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甲'、p 乙',甲、乙剩余部分的体积分别为V甲'、V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p 甲'小于p 乙',则V 甲'一定等于V 乙'B .若p 甲'小于p 乙',则V 甲'一定小于V 乙'C .若p 甲'大于p 乙',则V 甲'一定大于V 乙'D .若p 甲'大于p 乙',则V 甲'一定小于V 乙'9、(2020黄浦一模)如图9(a )所示,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甲 乙图7图8 甲乙图6体,其密度为ρ甲和ρ乙。
已知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
现将甲、乙液体互换容器(均不溢出),如图9(b )所示,甲、乙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分别为Δp 甲、Δp乙,则( )A .ρ甲>ρ乙,Δp 甲>Δp 乙B .ρ甲<ρ乙,Δp 甲<Δp 乙C .ρ甲<ρ乙,Δp 甲=Δp 乙D .ρ甲>ρ乙,Δp 甲=Δp 乙10、(2020浦东一模)盛有不同液体的甲、乙两个柱形容器(S 甲>S 乙)放于水平地面上,如图10所示,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
倒入(液体不溢出)或抽出部分液体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为p 甲'、p 乙',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若倒入相等质量的原液体,p 甲'可能等于p 乙' B .若抽出相等质量的原液体,p 甲'一定大于p 乙' C .若倒入相等体积的原液体,p 甲'一定大于p 乙' D .若抽出相等体积的原液体,p 甲'一定小于p 乙'11、(2020静安一模)如图11所示,均匀圆柱体甲和盛有液体乙的薄壁薄底圆柱形容器置于水平地面,圆柱体和容器的高度相等但底面积不同,甲对地面的压力等于液体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现沿水平方向截取部分圆柱体甲并从容器内抽取部分液体乙,使得它们剩余部分的高度或深度均为h ,则甲、乙的密度ρ以及它们截取或抽取部分质量m 的关系是( )A .ρ甲>ρ乙;m 甲>m 乙B .ρ甲>ρ乙;m 甲<m 乙C .ρ甲<ρ乙;m 甲>m 乙D .ρ甲<ρ乙;m 甲<m 乙12、(2020奉贤二模)如图12所示,盛有甲、乙两种液体的两个轻质薄壁圆柱形容器静置在水平桌面上,现从容器内抽出高度相等的甲、乙液体,此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变化量相等。
若薄壁圆柱形容器内剩余甲、乙液体的质量分别为m ′甲和m ′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 ′甲和p ′乙,则 A .m ′甲<m ′乙,P ′甲<P ′乙 B .m ′甲<m ′乙,P ′甲>P ′乙 C .m ′甲>m ′乙,P ′甲>P ′乙 D .m ′甲>m ′乙,P ′甲<P ′乙图10甲乙 乙甲图9乙甲(a ) (b )甲 乙h 图11图1213、(2020浦东二模)甲、乙两柱形容器(S 甲<S 乙)中盛有不同液体,液体深度h 甲>h 乙,如图13所示,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甲=p 乙。
将液体均抽出一部分后,使液体对容器底部减少相等的压强。
则A .甲剩余液体的深度一定大B .甲剩余液体的质量一定大C .甲剩余液体的体积一定大D .剩余液体的深度可能相等14、(2020嘉定二模)如图14所示,底面积不同的两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
现从两容器中分别抽出相同深度的液体后,容器中剩余液体的质量相等,则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变化量∆p 甲、∆p 乙的关系是 A .∆p 甲一定小于∆p 乙 B .∆p 甲可能等于∆p 乙 C .∆p 甲一定大于∆p 乙 D .∆p 甲可能大于∆p 乙15、(2020闵行二模)两薄壁圆柱形容器A 、B 底面积不同(S A <S B ),容器内分别盛有两种不同液体。
现将质量相同的实心铁球和铜球分别浸没在液体中(ρ铁<ρ铜),两液面相平,如图15所示,此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
将两球从液体中取出后,关于两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力F 、液体压强p 的大小关系,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F A 一定小于F B ,p A 可能等于p B B .F A 一定小于F B ,p A 一定小于p B C .F A 可能小于F B ,p A 可能大于p B D .F A 可能小于F B ,p A 一定小于p B16、(2019静安一模8)如图16所示,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
现分别从两容器中抽出液体,且剩余液体的液面到容器底部的距离均为h ,则剩余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p 、压力F 的关系是( ) A .p 甲=p 乙;F 甲>F 乙 B .p 甲=p 乙;F 甲<F 乙 C .p 甲>p 乙;F 甲>F 乙 D .p 甲<p 乙;F 甲<F 乙图14乙甲图13甲乙 铁铜A B 图15图16乙甲hA B 图20 17、(2019闵行一模8)小敏将装满水的溢水杯放在水平地面上,用细线系住某物块并将其缓慢浸入水中,如图17所示,物块始终不与溢水杯接触。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水对杯底压力变化量等于物块所受的浮力 B .杯对地面的压力变化量等于溢出水的重力 C .水对杯底压强变化量等于杯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 D .水对杯底压强变化量小于杯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18、(2019闵行一模10)两个相同的柱形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将两个相同的U 形管压强计的金属盒分别放入液体中,U 形管内液面的高度差ΔH 0相同,如图18所示,此时两容器内液面相平。
若将两金属盒同时竖直向下移动一段相同的距离后,则此时两U 形管内液面的高度差分别为ΔH 1、ΔH 2,两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
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ρ甲>ρ乙,ΔH 1>ΔH 2B .ρ甲>ρ乙,ΔH 1<ΔH 2C .ρ甲<ρ乙,ΔH 1<ΔH 2D .ρ甲<ρ乙,ΔH 1>ΔH 219、(2019浦东一模7)甲乙两个轻质圆柱形容器(S 甲>S 乙)置于水平地面,容器中分别盛有相等质量的不同液体,如图19所示,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两种液体的密度相等 B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 C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 D .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20、(2019徐汇一模9)如图1所示,水平面上的圆柱形容器A 、B 中分别盛有等体积的两种液体,且液体对各自容器底的压强相等。
现将甲球浸没在A 容器的液体中,乙球浸没在B 容器的液体中,容器中均无液体溢出,若此时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仍相等,则一定是( )A .甲球的质量等于乙球的质量B .甲球的质量大于乙球的质量C .甲球的体积大于乙球的体积D .甲球的体积等于乙球的体积图17图18甲液体乙液体 ΔH 0图19甲乙21、(2019长宁二模)如图21所示,两个足够高的薄壁轻质圆柱形容器A 、B (底面积S A >S B )置于水平地面上,容器中分别盛有体积相等的液体甲和乙,它们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