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安徽省经济发展状况

最新安徽省经济发展状况
最新安徽省经济发展状况

安徽省经济发展状况

2011年安徽省经济发展状况

近年来,安徽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趋势,呈现出速度加快、结构优化、效益提升、民生改善、后劲增强的良好态势。在信贷增长控制趋紧、房地产市场调控、节能减排的压力、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的多重影响下,一、二、三产业增加值逐年增加,2010年全年生产总值(GDP)12263.4亿元,比上年增长14.5%,这显示着我省经济增长运行质量也在稳步提高。回顾过去的一年,全省经济运行显现出政策效应继续显现,经济增长进一步加快;结构调步伐加快,经济增长活力增强;经济效益大幅度回升,运行质量显著提高;区域竞相发展,相对差距出现缩小趋势;发展更加关注民生,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改善等特点,下面从全省地域经济、产业经济等方面分别分析我省过去一年及今年的经济发展状况。

一、2010年全省分地域、分产业经济发展情况

单位:亿元

1、皖北地区

皖北地区为安徽省淮河以北的地区,共有淮北、淮南、阜阳、亳州、宿州、蚌埠等共23个县市,总面积4.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29.9%;总人口2840.8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42.1%。

随着皖北六市追赶步伐的提速,皖北地区总产值达到3586.88亿元,阜阳地区总产值721.8亿元,占皖北地区之首,亳州市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首次超过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皖北地区整体进入快速发展新阶段。皖北六市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产业增加值分别为723.35亿元、1708.86亿元、1154.57亿元,同比增长?,分市看,获得政策重点扶持的亳州、宿州、阜阳三市规模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指标增速在六市中总体靠前,也高于全省的平均增速。

2、皖南地区

皖南是指安徽省长江以南的区域,区域内包括芜湖、宣城、马鞍山、铜陵、池州、黄山、安庆七市,面积约为57826平方公里,人口为1787万。

皖南地区总产值3212.74亿元,芜湖市已超千亿产值,马鞍山与芜湖工业产业也超过500亿,安庆总产值接近千亿产业,第二产业产值已超过500亿,总体看,第二产业为皖南地区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规模工业增速高于全省,其中池州以30.4%的增速居全省第一位。

3、皖中地区

合肥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核心城市,第二、三产业分别超过千亿产值,总产值接近三千亿产值,居全省各市之首。合计皖中地区总产值4699.25亿元,第一、二、三产业产值为557.02亿元、2393.11亿元、1749.22亿元。除第一产业外,其它都居全省之首。

从以上三个地区可以看出,皖北地区GDP占全省GDP的28.8%,皖南地区GDP占全省GDP的33.6%,皖中地区GDP占全省GDP37.6%,对全省的GDP贡献率以此为皖中、皖南、皖北。皖北地区除第一产业外,其它产业都低于皖南与皖中,皖南与皖中的差距在慢慢缩小。其中,第一产业:皖北>皖中>皖南;第二产业:皖南>皖中>皖北;第三产业:皖中>皖南>皖北;地区总产值:皖中>皖南>皖北。

皖北地区,主要由蚌埠经济区、淮北经济区、阜阳经济区组成,属于淮海经济区范围。皖北历来占有能源矿产资源、农产品资源丰富及低劳动力成本等优势,但皖北经济明显落后于皖中和皖南地区是由于皖北地区农业结构低级化,主要以种植业为主,缺少农产品加工增值能力。工业结构比较传统,资源性工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的比重偏高,而科技含量较高的增加值比重偏低,导致产业结构层次较低,同时由于资金大量向优势地区投资,皖北地区资金匮乏,另外随着国家加大宏观调控、土地闸门关紧及劳动力成本上升,皖北发展

面临土地、劳力趋紧的局面。其它如水资源、国家及省政府政策都相应缺乏和不到位,制约着皖北经济的发展。

皖南地区与皖中地区主要由芜湖经济区、安庆经济区、徽州经济和省会合肥为中心,于2010年实施皖江经济带产业承接转移示范区,其中包括皖中地区和除黄山以外的皖南地区。皖江经济带具有较好的区位优势,与长江三角洲对接。具有较好的产业基础,冶金、汽车、建材、家电、化工等产业在安徽省乃至全国都有重要地位,而且形成

了一定产业集群和产业链,江淮汽车、马钢、奇瑞轿车、华菱重卡、海螺建材、铜陵有色、安庆石化等都是国内知名企业。其中马钢是我国十大钢铁企业之一。奇瑞轿车已形成年产整车50万辆发动机80万台,而且拉动了芜湖市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的发展。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是世界大型铜精炼企业10强之一,年产铜39 万吨,且具有较强的铜材加工生产能力。同时皖江城市已形成一定规模的旅游文化产业,具有丰富的长江及沿岸地区文化、生态等资源优势,在生态旅游、度假旅游和黄金水道旅游等方面处领先地位。

二、全省今年上半年区域经济发展情况

上半年,全省17市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增长,芜湖、合肥GDP增速分别为16.4%、16.3%,列居全省前两位,淮北、铜陵增长11.6%、10.2%,居全省后两位,但相比去年同期,除宿州、蚌埠经济增速略有提高外,其余15市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全省生产总值6883.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54.7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965.9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162.7亿元,分别增长3%、17.9%、9.6%。

从区域看,上半年皖北地区和皖江示范区分别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61.4和4455.1亿元,分别增长12.7%和14.4%。受各市经济回落影响,两大区域经济增速同比均有所下降,其中皖江示范区降11.1个百分点。

安徽省经济发展状况

2011年安徽省经济发展状况 近年来,安徽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趋势,呈现出速度加快、结构优化、效益提升、民生改善、后劲增强的良好态势。在信贷增长控制趋紧、房地产市场调控、节能减排的压力、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的多重影响下,一、二、三产业增加值逐年增加,2010年全年生产总值(GDP)12263.4亿元,比上年增长14.5%,这显示着我省经济增长运行质量也在稳步提高。回顾过去的一年,全省经济运行显现出政策效应继续显现,经济增长进一步加快;结构调步伐加快,经济增长活力增强;经济效益大幅度回升,运行质量显著提高;区域竞相发展,相对差距出现缩小趋势;发展更加关注民生,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改善等特点,下面从全省地域经济、产业经济等方面分别分析我省过去一年及今年的经济发展状况。 一、2010年全省分地域、分产业经济发展情况 单位:亿元

1、皖北地区 皖北地区为安徽省淮河以北的地区,共有淮北、淮南、阜阳、亳州、宿州、蚌埠等共23个县市,总面积4.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29.9%;总人口2840.8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42.1%。 随着皖北六市追赶步伐的提速,皖北地区总产值达到3586.88亿元,阜阳地区总产值721.8亿元,占皖北地区之首,亳州市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首次超过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皖北地区整体进入快速发展新阶段。皖北六市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产业增加值分别为723.35亿元、1708.86亿元、1154.57亿元,同比增长?,分市看,获得政策重点扶持的亳州、宿州、阜阳三市规模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指标增速在六市中总体靠前,也高于全省的平均增速。 2、皖南地区 皖南是指安徽省长江以南的区域,区域内包括芜湖、宣城、马鞍山、铜陵、池州、黄山、安庆七市,面积约为57826平方公里,人口为1787万。 皖南地区总产值3212.74亿元,芜湖市已超千亿产值,马鞍山与芜湖工业产业也超过500亿,安庆总产值接近千亿产业,第二产业产值已超过500亿,总体看,第二产业为皖南地区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规模工业增速高于全省,其中池州以30.4%的增速居全省第一位。

2018年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情况

2013-2018年末全省常住人口变化

经济总量突破3万亿元。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GDP)[2]30006.8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0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638.01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13842.09亿元,增长8.5%;第三产业增加值13526.72亿元,增长8.6%。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9.6:47.5:42.9调整为8.8:46.1:45.1,其中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38.9%,服务业增加值占比与全国差距由上年的9个百分点缩小到7.1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3]68484元/人,比上年增加6654元/人。人均GDP47712元(折合7210美元),比上年增加4311元。 2018年全省生产总值及增速 指标绝对数(亿元)比上年增长(%)地区生产总值30006.828.02 其中:第一产业[4]2638.01 3.2第二产业13842.098.5 第三产业13526.728.6其中:农林牧渔业2775.41 3.4

工业11663.949.2建筑业2201.22 4.4批发和零售业2006.86 5.7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985.77 3.2住宿和餐饮业543.73 5.8金融业2064.55 5.0房地产业1897.52 5.9其他营利性服务业3199.0322.6其他非营利性服务业2668.79 2.4 2013—2018年全省生产总值[5] 2013—2018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年末全省从业人员4385.3万人,比上年增加7.4万人。其中,第一产业1353.6万人,减少9.7万人;第二产业1263.3万人,增加3.8万人;第三产业1768.4万人,增加13.3万人。城乡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和个体劳动者1410万人,增加177.3万人。全年城镇实名制新增就业70.5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1.15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83%,比上年下降0.05个百分点。全省农民工总量1952.4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429.1万人。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其中食品烟酒价格上涨2.1%。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9%。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3%,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5.3%。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5.8%,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5%。 2018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二、农业

应用文-谈安徽省区域文化特征及其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分析

谈安徽省区域文化特征及其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分析 '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安徽省区域文化总体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特征,这些特征既具有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因素,也有不利因素。文章认为,要促进安徽省经济 全面发展,从区域文化的角度来说,应做好以下几点: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转型;对区域文化进行合理的扬弃;大力发展文化及旅游产业;充分发挥文化对经济发展的激发功能;利用区域文化特色与同质性发展区域经济。 安徽省作为我国中东部地区,周边与六省相邻,南北跨续度大,气候地貌呈明显差异。皖北以平原地貌为主,气候相对干燥;皖南以丘陵、山地为主,气候温暖湿润。同一省份内区域之间呈现如此较大的地域气候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在我国实属罕见。由于受周边多种文化影响以及各地区之间的地貌、气候的差异性,导致安徽省的区域文化呈现以下特点: (一)多样性与差异性 具体表现为,从北到南形成三大各具特色的文化圈: 1.皖北淮河地区的淮河文化。其文化特色是民风粗犷、尚义、较保守、中庸,传统的儒家、道家文化色彩较浓。笔者认为其文化特色中的尚义、淳朴、直爽风格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北方接壤的齐鲁文化影响,而皖北作为庄子故里、老予的重要活动区域,道家文化的发祥地,因而道家的思想在这里具有深厚的根基。2.长江流域的皖江文化,尤以桐城派为代表,其区域文化主要特色为具有较浓厚的儒家文化传统,崇尚人文精神,文风兴盛。所谓“穷不丢书,富不丢猪”生动反映了当地人尚文好学的传统,所以自古以来,此地人者辈出,学派纷呈,如庐江何氏一脉,魏晋、两宋以来诞生了许多知名的经学、玄学大家;以方苞、戴名世为代表的桐城文化经久不衰,影响深远。现代则涌现了陈独秀、朱光潜、杨振宁等学问大师。皖江地区之所以有如此深厚的文化根基和尚文精神,笔者认为主要是由于本地处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在地域上为周边多种文化(北方的齐鲁文化,西边的湘楚文化,东南的吴越文化交汇最激烈的地区。本地区较好的地貌、气候条件也有利于文化的培育和传承。 3.皖南地区的新安文化,以徽学为主要代表。本区域文化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为朱程 、文房四宝的主要发源地,徽剧、徽菜的故乡,而且在安徽区域文化中,本区域文化相对来说较具有开放进取、注重实际精神,人文精神和近现代功利意识在这里得到较好的统一,明清以后徽商兴盛一时、闻名全国就是较好的见证。笔者认为,新安文化中的重商取利精神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本地区较为狭窄恶劣的生存 。另本地离江浙较近,而浙东文化的尚利务实精神对新安文化显然有较大的影响。(此三大文化圈之说已基本达成共识,目前已有学者提出“环巢湖文化圈”的概念,本文这里对此第四文化圈不拟展开讨论) (二)同一性 尽管安徽各区域之间在文化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性,然而作为同一省份,各地区之间在、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广泛 ,使它们之间必然具有很多共同特性。从文化这方面来说,本文认为我省各地区之间具有以下共同特性: (1)都具有丰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均有着丰富的自然文化遗产,自古以来,人才辈出。淮河流域不仅是道家文化的发祥地,也是魏晋建安文学、怀河学派的发祥地,建国以来在涡阳等地出土了战国等时期大量文物,皆具有极高文化价值,寿州还是我国著名的绘画之乡。在这片土地上,诞生了庄子、曹操、朱元璋等杰出人物。 皖江流域自古以来,文风鼎盛,人文荟萃,尤其是桐城派文化影响广大深远。近代洋务

最新安徽崛起经济发展新思路研究

安徽崛起经济发展新思路研究 论文关键词:安徽崛起经济发展新思路东向发展 论文摘要:要实现安徽经济崛起,东向发展是其现实选择。要牢固树立主体和主动意识,形成成功的开放区域,着力培育区域创新体制和机制。把东向战略的实施重心放在保持和争取资源、开发和开拓市场上。同时要创新发展思路,推进跨越式发展:创新发展模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创新发展重点,走县域经济发展道路;创新发展机制,提升内在动力;创新发展环境,营造创业氛围。 安徽地处中国东部腹地,自古以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物产丰富、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具备了优良的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条件。但目前安徽经济与东部发达省份相比比较落后,要实现安徽经济崛起,必须创新经济发展思路。 一、东向发展是安徽奋力崛起的现实选择 1.实施“东向发展”战略是实现安徽奋力崛起的必然选择。从我国经济发展宏观格局看,安徽的经济走向应该是东向。改革开放初期实施的东部大开放战略,一个重要的意图是让东部地区先发展起来,然后带动中西部地区共同发展。经过20多年的努力,这个战略意图已经初步实现,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已形成了沿海带动型的发展格局。与安徽紧邻的“长三角”地区,以占全国1%的面积、6%的人口,创造了全国1/5的GDP、1/4的财政收入。长三角经济圈已迅速崛起为我国第一大经济圈和世界第六大都市圈,成为中国经济直接接轨世界的平台。它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尤其是对安徽经济发展的辐射与带动作用越来越大。推行东向发展战略,加速融入“长三角”,正是适应了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格局新变化的规律,在中部崛起中发挥区位优势的必然选择。

从区域经济关系看,安徽的发展必须是东向。虽然从行政区划上讲,安徽属于中部地区,但从经济区划上来说,安徽又处在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经济区的辐射范围(其中马鞍山等还是南京都市圈的重要成员)。而且这种经济区划是历史自然形成的,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早在计划经济时期,安徽省际之间的物资流、资金流、信息流,70%以上是指向“长三角”及江浙地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和要素流动的调节作用更为增强,安徽与“长三角”之间的经济联系已然密不可分。因此,推行东向战略,加速融入“长三角”,正是适应按经济区规律优化资源配置与生产力布局的客观要求,在中部崛起中选准自己空间定位的科学决策。 从区域分工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看,安徽加速融入“长三角”可以更好地发挥两地的不同优势,在中部崛起过程中充分体现安徽的区域功能。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进入新一轮调整期,作为经济发展最活跃的“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同样活跃,外向梯度转移呈加速之势。安徽作为长三角的纵深腹地,具有无缝对接的区位、交通、资源、产业、市场、科教等优势。大力实施东向发展战略,在主动承接长三角和国际产业资本转移的同时,积极为长三角地区发展提供农产品、能源、材料、劳动力和配套产品等支撑,将使安徽资源在更大的范围内得到流动和合理配置,带动并深化省内产业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形成与长三角联动发展的优势产业体系,增强发展能力,加快奋力崛起的进程。 从历史渊源和人文联系看,安徽积极东向发展,也有着深厚的历史人文基础。安徽属“吴头楚尾”,江淮之间的语言也属“吴语”体系;300多年前,安徽与江苏同属江南省,明清时期徽州商人主要活动于江浙一带,苏南的洞庭商帮和浙江的宁波商帮、龙游商帮,都与徽商有密切的联系,有的还传承着徽商亦儒亦贾

近年来安徽社会经济发展——省长李斌

近年来,安徽同全国一样,经济社会保持了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势头。我们积极抢抓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和扩大内需等重大政策机遇,全面实施“六大战略”,深入推进“861”行动计划,谋划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重大跨越。“十一五”以来,全省经济以年均13.4%的速度持续增长,2009年迈上万亿元大关,去年达到15110.3亿元。财政收入由2005年的656.5亿元增加到去年的2632.8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由1054美元提高到4000美元,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显著增强。工作中,我们突出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突出自主创新的引领作用。依托我省丰富的科教资源,2008年启动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2009年底,被批准成为首批三个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之一。几年来,我们充分利用这两大战略平台,加大科技投入和支持力度,推进产学研结合和科技成果转化,取得了一批科技、产业、人才和改革成果。去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4.6%,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62.1%,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44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级创新型企业数居全国前列,形成了一批规模较大、竞争力较强的产业集群。 二是突出合作发展的带动作用。皖江示范区是国务院批准的唯一以承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国家级战略,是我省聚集发展资源、深化开放合作的重要平台。经过两年多的建设,承接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承接产业质量明显提高,示范区品牌效应日益凸显。去年,皖江示范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分别占全省的67%、64%,落户示范区的亿元以上大项目2981个,到位资金2874亿元,占全省的68.8%,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大幅度提高。这些年,我们与西部省份的交流合作也日益加深,通过参与“西洽会”、“青洽会”等重大经贸交流活动,以实际行动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同时,我们还重点加强与央企、全国知名民企的合作发展,截至去年底,累计与央企签约项目714个,投资规模1.8万亿元,与全国知名民企签约项目2369个,投资规模1.1万亿元。 三是突出重大改革的推动作用。多年来,我们秉承小岗村“大包干”精神,创新体制机制,倡导先行先试,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进行了探索。一是积极稳妥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十一五”期间省属企业由43户调整到33户,综合竞争力明显提升,质量效益大幅提高。二是大力发展非公经济,去年非公经济比重达到57.5%,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70%,安徽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和活力明显增强。三是加强地方金融体系建设,合肥区域性金融中心集聚效应初步显现,全省地方金融机构、农村银行、村镇银行都有了快速发展。四是推进区域

安徽省工业发展情况

安徽省工业发展情况 近几年来,全县上下抢抓中部崛起政策机遇,加强工业强县建设,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开展全民创业行动,我省工业经济保持了强劲发展势头,工业生产快速增长,运行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 1、突出结构调整,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一是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先后组织实施企业间兼并联合重组方案270余例,盘活存量资产近230亿元。到2005年底,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企业平均资产由1998年3.1亿元增长到2005年13.1亿元,增长3.3倍。二是推进国有中小企业改革和大型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造。通过“九个一批”的改革措施,放开、搞活中小企业,拓宽国有中小企业改革领域,为民营经济发展腾出广阔空间。到2003年底,完成了1204户国有中小企业退出国有序列;到2005年底,已有1537户国有中小企业完成了改制任务,全省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数量由554户减少到231户,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的户数由2625增加到5021户,所占比重由67.5%提高到95.2%,非国有工业企业的增加值占全部工业的比重由1998年的73.6%提高到86.4%。三是优化企业资产结构。通过对劣势企业重组“打捆儿”申报债转股,共对55户企业重组为21个项目申报成功,债转股金额116.5亿元。通过实施债转股,21户债转股企业年平均减少财务费用支出6.5亿元,负债率下降了25个百分点。1999年以来,企业共剥离银行不良贷款560亿元,已处置231亿元。通过对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十五”期间,成功上市企业21家,募集资金120亿元。四是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2003年以来,按照“属地移交、属地管理”原则,采取各种措施,全省共分离移交企业办中小学校253所,占总数的85.8%,基本完成了大中型企业所办医院的分离移交或企业化改革管理工作;除省机场公司所办公安机关外,基本完成了企业所办公安机关的移交工作;推进企业离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全省现已有114.2万企业离退休人员纳入社会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管理服务率达到96.2%;国有大中型企业基本完成了企业生产与生活的水、电分离。五是推进主辅分离、辅业改制。截止到2005年底,全省32家国有工业大型企业已累计分离辅业企业(含集体)333个,剥离三类资产64.7亿元,分离富余人员约13万人,安置职工10.3万人。 2、突出深化改革,增强企业发展活力。一是加快公司制改革步伐,创新企业组织形式。除中央在皖企业外,全省331户国有大中型企业已有329户按照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两种形式完成了公司制改革,基本完成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占总数的99.4%。二是大力推进股份有限公司上市,拓展企业融资方式。我省45家上市公司已全部完成股改或进入股改程序。通过股改,上市公司率先享受了资本市场融资的优惠政策,目前已累计融资72亿多元。三是规范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强化企业内部制衡机制。我省约有60%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建立了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三权制衡机制,其中40%的企业实现了董事长和总经理分设,全部解决了控股公司法人代表与上市公司的交叉任职问题。深化内部三项制度改革,推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逐步建立以效益增长为基础的企业职工工资均衡增长机制,改革和完善了职工收入分配办法,企业实行灵活工资分配方式的占81.3%。全省已改制企业中,管理人员实行竞聘的占85.8%。普遍实行了劳动合同制,全省有309万人签订了劳动合同,签订率为91%。四是实施政策性关闭破产,促进负担沉重的老企业焕发新生机。1998年以来,全省共争取118个企业列入全国企业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工作计划,共涉及资产149.1亿元,职工37.2万人,核销银行呆坏帐88.6亿元。截止2005年底,有102个项目已经实施终结。通过实施关闭破产,消灭了一批亏损源,生成了一批新的优强企业。五是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开展淘汰落后工作。几年来,全省共关闭865处落后和安全隐患严重的小煤矿,关闭264户小水泥企业,关停60户小轧钢、小冶炼、小

安徽省芜湖市经济增长现状分析

省市经济增长现状分析 近几年来,坚持城乡一体统筹发展的战略,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和谐发展取得重要进展,综合实力居全国百强城市之列。但是,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于经济发展已是不争的事实,社会发展滞后不利于推进科学发展,实现率先崛起。本文拟对2000-2008年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来,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探寻影响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的主要原因,提出加快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思考建议。 一、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总体现状 (一)经济规模、结构与产业发展现状 1、地区生产总值总量、人均水平及发展速度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发展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地区生产总值(GDP)快速增加,从2000年205.99亿元,连续几年跃上几个“百亿元”台阶,到2008年达到749.65亿元,年均增长14.1%;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GDP从2000年9474元,增加到2008年32500元,以当年汇率计算人均从1144美元增加到4755美元。根据国际标准划分,人均达到3000美元以上,即为经济加速发展时期。因此,我市经济快速发展将为社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和条件。详见附表1 表1: 2000-2008年GDP及增长情况 2、三次产业结构变化与发展

产业结构从2000年以来调整变化比较快。三次产业比重由11.1:48.7:40.3调整为5.3:60.6:34.1。由于工业三大支柱产业的形成,拉动第二产业比重从2000年的48.7%,提升到2008年60.6%,其中工业由42.2%上升到54.8%,平均每年上升1.4个百分点。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由2000年占11.1%降至2008年5.3%,平均每年下降0.6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也有所下降,从2000年40.3%降至2008年34.1%,平均每年下降0.69个百分点。详见附表2 表2: 2000-2008年产业结构变化情况 在九年时间比重提高12.6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1.4个百分点,最高年份(2008年)提高3.8个百分点。在此期间,一产和三产的发展滞后于二产的发展,导致了一产和三产相对比重下降。 (二)社会发展规模与水平 近几年来,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以不断改善民生为重点,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地发展。 1、科、教、文、卫、体、就业和社会保障发展规模与水平 (1)在科学技术方面 。2008年被省委、省政府批准为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综合配套改革工作全面启动。2008

2020年安徽省经济发展的引擎契机、安徽经济崛起的路径、优势产业投资历程、产业未来发展方向

2020年安徽省经济发展的引擎契机、安徽经济崛起的路径、优势产业投资历程、产业未来发展方向

1 引言:安徽省优势产业的崛起之路 (6) 2 安徽省总体情况:“中部崛起” (10) 2.1安徽省经济情况:从落后向前赶超 (10) 2.2安徽省发展的引擎:“强省会”+“龙头城市”带动 (12) 2.3安徽省发展的契机:“中部崛起”+深度融入长三角 (13) 3 安徽经济崛起的路径:从农业大省,到工业大省,再到向制造业强省迈进 (15) 3.1安徽省的产业变迁:向新型工业化迈进 (15) 3.2安徽省的产业结构水平:产业集群化推动产业升级 (17) 3.3安徽省的区位优势:承东启西,形成产业协同合力 (19) 3.4安徽省的人口优势:低成本+高质量的双重优势 (21) 4 安徽省优势产业投资历程:从一穷二白到优势产业的崛起之路 (24) 4.1产业发展历程:老产业存量竞争优化、高端制造增量优势凸显 (24) 4.2聚焦优势产业:产业协同,“屏-芯-端”形成合力 (26) 4.2.1家电行业:从传统家电制造,向智能制造的转型 (26) 4.2.2面板行业:京东方,“缺屏”困境带来的战略机遇 (27) 4.2.3芯片行业:合肥长鑫,内需外压的破局之路 (29) 4.3“制造强省”:夯实制造业,传统产业智能升级 (32) 4.3.1汽车产业:改革聚焦混改以及新能源 (33) 4.3.2机械工程产业:新能源及智能制造,带来工业新机遇 (33) 4.3.3建材产业:“龙头带动+板块布局”推动新材料产业布局 (34) 4.3.4化工产业:升级转型聚焦精细化工 (35) 4.3.5食品饮料产业:依托农业资源优势,发展新型工业化道路 (36) 4.3.6轻工产业:家具制造向高端转型 (36) 5 安徽省产业未来发展方向:转型升级,抢占“智能制造”高地 (38) 5.1安徽智造:从“两化融合”到“人工智能” (38) 5.2新兴产业:投资力度空前 (41) 5.3人工智能:安徽制造业升级的下一个高地 (43) 6 安徽产业投资要点及推荐标的:延续科技主线,关注安徽龙头企业。 (45) 7 风险提示 (46)

影响安徽经济发展的因素

影响安徽经济发展的因素 安徽经济水平与东部沿海地区是较落后但是发展势头较好,这里除了一些历史问题外,我认为还有以下几个重要因素。 有利因素: 一是:地理位置优越。安徽省位于中国东南部,地处长江下游,东连江苏,南邻浙江、江西,西靠湖北、河南,北接山东,居华东腹地,是我国东部地区南北之间和东西之间过渡地带。附近有许多经济较好的城市和省份可以帮助安徽发展。 二是:交通发达。安徽交通发达,水网密布,公路密度居全国前列。公路客车营运班线14857条,其中跨省班线1714条,跨区班线2567条,总营运里程271.671万公里。高速公路客运异军突起,零担和大件、集装箱货运满足了不同的运输需求。以合肥为中心,城市为枢纽,内联乡村,外联省际的客货运输网络初步形成。集装箱货运量逐年增长,大件运输生产初具规模。客运铁路:主要有京沪线、陇海线、京九线、青阜线、阜淮线、淮南线、宣杭线、皖赣线、宁西线、沪蓉线等。高铁线路:主要有:京沪高铁、宁安城际铁路、合安城际(规划中)、合福铁路、合蚌客运专线、商杭客运专线(规划中)、合武高铁、沪宁高铁等。其中,京沪高铁与合蚌客运专线、合福铁路组成京福快速通道;沪宁、合宁、合武共同组成了沪蓉快速通道的一部分。水路交通:淮河流域:一级港口:蚌埠港、淮南港、阜阳港,二级港口:凤阳港、凤台港、利辛港,三级港口:怀远港、五河港、寿县港。长江流域:

一级港口:芜湖港、马鞍山港、安庆港,二级港口:铜陵港,三级港口:池州港。空运:合肥骆岗国际机场,安庆天柱山机场,黄山机场,阜阳西关机场,合肥新桥国际机场,池州九华山机场。管道运输:配合国家西气东输工程,建设西气东输主管道安徽段,同步建设省内支线管道,实现安徽省管道运输“零”的突破。根据安庆石化工业发展的需要,开展南京—安庆输油管道的前期工作。 三是:资源丰富。安徽拥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 矿产资源:安徽省的成矿地质条件得天独厚,在漫长的地质岁月中生成了丰富的矿产资源。建国后40多年来,全省累计发现各类矿产96种,矿产地2000多处,已探明工业储量的矿产有67种,矿区711处。其中以煤、铁、铜、硫铁矿、水泥用灰岩和明矾石的探明储量居多,除煤的保有储量居全国第7外,其余5种矿产的保有储量均居全国前5位,是安徽省的优势矿产。能源矿产已发现7种,有煤、石煤、石油、天然气、地热、铀、钍等。已探明工业储量的有煤、石煤、石油3种。其中煤炭尤为丰富,保有储量246亿吨,居全国第7位,华东第1位。黑色金属矿产已发现的矿产有铁、钒、钛、锰、铬等5种。除铬之外,其余4种均有探明工业储量。其中铁矿保有储量30亿吨,居全国第5位。有色金属矿产已发现的矿产有铜、锌、钼、钴、锑、铝、镍、锡,钦、镁等。其中的铜、铅、锌、钴、钨、钼、锑已有探明工业储量。铜的保有储量居全国第5位。贵金属矿产已发现的矿产有金、银、铂族(铂、钯、锇、钉、铑、铱)等。已探明工业储量的只有金、银2种。金矿保有储量150吨(含伴生金),居全国第10位。

安徽保险业发展情况及趋势

安徽保险业发展情况及趋势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近三十年安徽经济增速逐年加快,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增长质量显著提高,居民生活不断改善,整体经济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国民经济稳健运行于新一轮增长周期的上升阶段。但受多种因素影响, 安徽经济发展尤其是人均水平与全国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总体上处于人口数量靠前、经济总量居中、人均水平偏后的状态。,安徽保险业在60年的时间里,既经受了风雨历练,又创造了辉煌成就。特别是近三十年来,保险业在改革开放中注入了生机与活力,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整个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安徽保险业经历了建立、发展、整顿、紧缩、撤销的过程,保险业务也是大起大落,1959年,全省国内保险业务全部停办。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保险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重新得到评价,国内保险业务逐渐恢复,从1980年开始,在恢复国内业务的十年来,安徽保险业经营管理不断完善,新险种不断推出,业务质量日益提高,服务水平得到改善,保险事业出现了先所未有的生机。 2000年9月28日,中国保监会合肥特派员办事处正式成立(2004年更名为中国保监会安徽监管局),2001年,安徽保险行业协会成立,揭开了安徽保险业专业化监管和行业自律的新篇章。近年来,安徽保监局在中国保监会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监管措施日益完善,发展思路逐步深化,服务能力不断提升,走出了一条具有安徽特色的保险业发展道路,安徽保险业发生了深刻变化,行业实力显著提升,整体面貌焕然一新。一是行业规模不断扩大。2002年全省保费收入亿元,2003年突破100亿元,2007年突破200亿元,到2008年底,全省保费收入达到亿元,2002年以来年均增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个百分点。二是市场体系逐步完善。到2008年底,全省共有保险公司法人机构1家、省级分公司35家,其中财产保险公司19家,人身保险公司17家,包括专业健康险公司、养老险公司、农险公司、外资保险公司;省级以下分支机构2303家(含营销服务部);保险专业中介机构95家,保险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三是保障功能日益提高。2002年以来,全省保险业累计赔款与给付亿元,在历次重大自然灾害和灾难事故面前,保险业勇担责任、为民分忧,较好地发挥了经济补偿功能。2008年,全省保险深度和密度分别为%和元,分别比2002提高个百分点和元。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功能作用的日益发挥,安徽保险业得到了地方政府的充分肯定,受到了各行各业的广泛关注,保险业的影响力迅速提升。2004年以来,安徽保监局和部分保险公司连续五年受到省政府通报表彰,受到省级领导表扬性批示30多次。 在连续四年高速发展基础上,2005年安徽省保险业发展速度放慢.2005年保险深度%,比上年低个百分点;保险密度(元/人),比上年提高元。1.保险市场新加入主体显著增多,市场集中度逐步分散,充分竞争的保险市场逐步形成。到2005年底,保险公司省级机构16家,较上年新增4家,其中财产险公司10家,人身险公司6家;地市级分支机构126个,新增23家;县级支公司219个,新增3家;营销服务部1404家,新增49家;各类专业中介机构56个,兼业代理机构2451个,全省保险营销员万人,持证率%. 2.保险业进入结构调整期。一是保费收入低增长且增幅回落,2005年全省累计保费收入亿元,增长%,回落个百分点。其中:财产险业务和人身险业务分别达亿元,亿元,增长%,%,回落和个百分点。二是安徽财产险和人身险公司各有一家负增长。三是县域保费收入比全省平均水平高个百分点,占比达%.四是保险业累计赔款与给付支出亿元,增长%,,增幅高于保费增幅个百分点。 2006年,安徽省保险业发展速度和质量均有较大提高,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比上

安徽经济发展论文

安徽经济发展现状及未来 近几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安徽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抢抓国家促进中部崛起和扩大内需的重大机遇,全面实施工业强省、东向发展、创新推动、中心城市带动、城乡统筹和可持续发展六大战略,深入推进“861”行动计划,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功战胜多重自然灾害,实现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地区生产总值跨上万亿元台阶,翻了一番以上,财政收入增长两倍以上。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显著提高。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加强,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工业主导地位日益凸显,优势产业地位进一步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服务业稳步发展,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中心城市进一步壮大,合肥经济圈、皖江城市带发展势头强劲,皖北地区发展提速,一批经济强县快速崛起。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加快建设,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全面启动。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显著改善,生态环境建设不断强化。经济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农村综合改革、地方金融体系建设走在全国前列,扩权强县、扩权强镇、城乡一体化试点等改革积极推进,机关效能建设成效明显。开放型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全面启动,参与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迈出实质性步伐。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城乡居民收入进一步提高,民生工程覆盖面不断扩大,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形成,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平安安徽”建设深入开展,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尤其是“十一五”时期,是我省厚积薄发、加速崛起的五年,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五年,是内聚信心、外树形象的五年。面向未来,我省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 综合判断,未来五到十年依然是安徽黄金发展期,加快发展的机遇前所未有。国内外产业转移深入推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合作不断深化;国家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经济布局逐步从沿海向内陆延伸;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消费结构加快升级,持续投入效应不断释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和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扎实推进,为我省加快发展提供了重要平台,我们完全有条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更高水平。 同时也必须清醒看到,未来的挑战前所未有。世界经济增长格局面临深度调整,我国经济发展的条件和动力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我省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日益凸显。产业结构层次较低,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中心城市带动力不强,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资源

当前经济形势与安徽发展战略

《当前经济形势和安徽发展战略》 测试答案 (加粗的为答案) 1 2009年我省全年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 3% 3.3% 3.1% 3.2% 2 2009年全省粮食总产量是()。 615亿斤 613亿斤 614亿斤 616亿斤 3 我省非金属矿中,冶金辅助原料有()种。 11 24 13 10 4 2009年我省在全运会上取得()块金牌。 13 12

14 5 预测2010我国全年经济增速保持在()。 12% 10% 11% 13% 6 2009年我省举办第()届黄梅戏艺术节。 7 4 5 6 7 近代中国第一台蒸气机和第一艘轮船诞生在()。桐城 安庆 芜湖 合肥 8 至2010年我国已保持()年的高速增长。 33年 31年 34年 32年 9 2010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同比增长()。 11.1%

13% 12% 10 2009年我省江淮汽车年产()辆乘用车。22万 20万 19万 21万 11 2009年我省全年高速公路新增()公里。301 302 303 300 12 2009年我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 20% 17% 19% 13 2009年全省生产总值突破()。 四万亿 一万亿 三万亿 两万亿 14 江淮之间的易涝时间为()。

7月中旬 7-8月 6月下旬 7月 15 2015年我省粮食产量力争达()。 850亿斤 600亿斤 700亿斤 800亿斤 16 2009年我省()项治淮骨干工程全面完工。 16 14 13 15 17 当前国际经济形式呈现几大特点?() 6 7 5 4 18 中国直辖市中,面积最大的是()。 天津市 重庆市 上海市 山西

2018年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情况

2013-2018年末全省常住人口变化 经济总量突破3万亿元。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GDP)[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亿元,增长%;第二产业增加值亿元,增长%;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增长%。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调整为::,其中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服务业增加值占比与全国差距由上年的9个百分点缩小到个百分点。全员

劳动生产率[3]68484元/人,比上年增加6654元/人。人均GDP47712元(折合7210美元),比上年增加4311元。 2018年全省生产总值及增速 2013—2018年全省生产总值[5] 2013—2018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年末全省从业人员万人,比上年增加万人。其中,第一产业万人,减少万人;第二产业万人,增加万人;第三产业万人,增加万人。城乡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和个体劳动者1410万人,增加万人。全年城镇实名制新增就业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比上年下降个百分点。全省农民工总量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万人。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其中食品烟酒价格上涨%。商品零售价格上涨%。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3%,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 2018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二、农业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千公顷,比上年减少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千公顷,增加千公顷。棉花种植面积千公顷,减少千公顷。蔬菜种植面积千公顷,增加24千公顷。稻渔综合种养面积160万亩,增长%。净增“三品一标”农产品1114个。 全年粮食产量万吨,比上年减产万吨,下降%。其中,夏粮万吨,减产万吨,下降%;秋粮万吨,增产万吨,增长%。油料产量158万吨,增长%。棉花产量万吨,增长%。 2018年全省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增速

简论安徽省发展状况

简论安徽省发展状况 姓名:胡纯纯 学号: 201130802100 班级:旅游管理1104班 课程:中国经济地理

关键词:安徽省经济区位优势产业转移政策 一.自然条件 1.地形地貌 安徽省地形地貌呈现多样性,长江和淮河自西向东横贯全境,全省大致可分为五个自然区域:淮北平原、江淮丘陵、皖西大别山区、沿江平原、皖南山区。 主要山脉有大别山、黄山、九华山、天柱山,最高峰黄山莲花峰海拔1860米。长江流经安徽南部,境内全长416公里,淮河流经安徽北部,在境内全长430公里,新安江为钱塘江正源,境内干流长240公里。长江水系湖泊众多,较大的有巢湖、龙感湖、南漪湖。其中巢湖面积800平方公里,为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 2.气侯条件 安徽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区,气侯温暖湿润,四季分明。淮河以北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侯,淮河以南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侯。全省年平均气温在14-17℃之间,平均日照1800-2500小时,平均无霜期200-250天,平均降水量800-1800毫米。 3.资源状况 (1)土地资源。全省耕地面积万公顷,土地肥沃,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2)水资源。全省水资源总量约680亿立方米,其中河川径流量616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径流深42毫米,为全国平均径流深284毫米的1.56倍。 (3)动植物资源。 由于气候条件和复杂多样的地貌类型,使得安徽的动植物资源相当丰富。全省林业用地约4.18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总面积的30%,草地1.66万平方公里,占12%。地带性植被,稚河以北是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淮河以甫是北亚热带落叶阔叶与常绿阔叶混交林,皖西和皖南局部地区有常绿阔叶纯林存在,但规模不大。受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天然植物被破坏较严重,只在皖西、皖南山区有较多保存,其它地区以人工营造的针叶林为主。全省植物种类丰富,共有木本植物1300余种,草本植物2100余种,其中包括不少珍稀树种和特有树种,如古老于遗植物银杏、金钱松、鹅掌揪、大别山五针松、琅琊榆、永瓣藤等。野生动物可分为食用动物、毛皮动物、药用动物、珍稀动物几类,据统计共500余种。其中兽类90多种,鸟类320种,爬行类和两栖类90多种。主要分布在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区。全省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54种,以扬子鳄、白鳍豚最为珍贵。 (4)矿产资源 安徽省的成矿地质条件得天独厚,矿产资源蕴藏量丰富,不仅有多种金属矿产,也有众多的非金属矿产和地壳能源资源,是全国矿种较全,储量较多的省份之一。全省已发现的有用矿种近百种,已探明储量的60多种,其中煤、铁、铜、

安徽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安徽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Js0641414 金融6班丁绿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持续高速的增长,金融发展水平亦获得了很大的提高,金融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首先阐述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互作用关系,然后用数据证明了如下命题:实际投资、人口增长和金融发展共同决定了经济的增长,其中实际投资和金融发展作用显著,说明了金融发展的确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从而结合安徽省实际,提出有益于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经济增长;金融发展;实证分析

Empirical analysis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in Anhui province 【Abstract】With China's sustained rapid economic growth, economic relation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finance, financial development has been greatly improved, the financial role in allocating resources has also been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economic growth; and then use the data to prove the following proposition: the actual investment, population growth and financial development for economic growth in joint decision, in which the role of real investment and financial development significantly, indicating that the financial development can indeed promote economic growth, thereby combining the actual Anhui province, recommend the proposals to be beneficial for their sustainable economic development. 【Keywords】Economic growth Financial development Empirical analysis

安徽工业发展情况

安徽工业发展情况 一、基本情况 (一)工业经济增长迅速,工业化水平大幅提高。“十一五”期间,安徽省工业增加值由1373.5亿元增加到5601.9亿元,年均增长22.6%。工业化率达43.7%,比“十五”末上升9.4个百分点。推动三次产业结构从2005年的 18.1:42:39.9调整为2010年的14.1:52.1:33.8。 (二)工业结构调整加快,优势和新兴产业地位提升。到2010年,汽车、钢铁、装备制造业、有色金属、轻工、石化六大产业占全部工业的7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29%。千亿产业实现零的突破,由2006年的“零”起步发展到2010年汽车、家电等7个行业主营业务收入超千亿元。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工业总产值已达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的15%左右。 (三)规模以上企业增多,骨干企业作用加强。至2010年底,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65万户,企业销售收入超100亿元的工业企业达17家,超500亿元的4户,其中11家进入中国企业500强。 (四)工业投资大幅增长,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十一五”期间,全省工业共完成投资15322亿元,年均增长40.9%。其中,技术改造投资累计完成7614亿元,年均增长34.6%。企业创新能力增强,全省有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453户,其中,国家级23户,省级430户。认定省级新产品835项。

企业的研发机构、研发人员、研发经费、研发项目和研发成果均占全社会总数的70%以上,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指数居全国前10位,其中基础指数高居全国第二位。 (五)非公经济不断壮大,产业集群形成特色。至2010年底,全省个体工商户数达到134.2万户,私营企业22.9 万户。公有制工业在总量增长1.9倍的同时,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55.4%下降到42%,非公经济增长了4.2倍,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44.6提高到58%。全省非公经济已形成汽车零部件、家电、电线电缆、农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集群。 (六)“两化融合”深入推进。2010年,全省88%的大中型企业开展了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制造、辅助工艺和生产过程控制等应用,马钢和铜陵有色入选国家“两化融合”示范企业,奇瑞等57家企业被认定为首批省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 (七)资源综合利用取得成效,工业能耗显著下降。至2010年底,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比“十五”末下降了40.7%,促进了万元GDP能耗下降20.36%。 二、基本做法 (一)大力实施工业强省战略,不断强化工业的主导地位。此次考察感受最深的,是安徽从上到下那种强烈的工业化意识和广大干群重工业、抓发展的浓厚氛围。安徽是个农业大省,工业基础相对薄弱。但近几年安徽紧紧咬住工业化这个核心,大力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