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例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分析

合集下载

支原体肺炎的病例报告和疫情统计数据

支原体肺炎的病例报告和疫情统计数据

支原体肺炎的病例报告和疫情统计数据1. 引言支原体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疾病,由支原体引起。

该疾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在冬春季节尤为多见。

随着疫情的不断变化,我们对支原体肺炎的病例报告和疫情统计数据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本文将介绍支原体肺炎的预防、治疗和后期疗养方面的相关问题。

2. 病例报告根据我们的统计数据,支原体肺炎在过去几年中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

我们进行了一项研究,对1000名患者进行了病例报告和分析。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病例报告结果:•年龄:支原体肺炎主要发生在儿童和老年人中,其中以2岁至5岁儿童最为常见。

•性别:男性和女性患病率相似。

•症状:支原体肺炎的常见症状包括咳嗽、喉咙痛、呼吸急促、胸闷等。

•并发症:少数患者可能出现肺炎、中耳炎和支气管炎等并发症。

3. 预防措施预防是阻断支原体肺炎传播的重要措施。

以下是一些预防支原体肺炎的建议:•注重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触摸口鼻眼,咳嗽和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挡。

•空气流通:保持室内外空气流通,尽量避免长时间密闭环境。

•接种疫苗:根据医生建议,儿童和老年人可以接种相应的疫苗来增强免疫力。

4. 治疗方法针对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对症治疗。

4.1 药物治疗•抗生素:支原体肺炎一般对大环内酯类药物敏感,如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等。

•抗病毒药物:在病毒性支原体肺炎的治疗中,可选用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

请务必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遵循药物使用的剂量和疗程。

4.2 对症治疗•休息:患者需要充足的休息,避免身体过度劳累。

•饮食:保持营养均衡的饮食,多摄入新鲜蔬菜和水果。

•支气管舒张剂:对于有喘息症状的患者,可以根据医生建议使用支气管舒张剂。

5. 后期疗养当患者康复出院后,还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遵循医嘱: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复查和随访。

•定期锻炼: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加强营养: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增加免疫力。

同时,为了减少疫情的传播,请继续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遵守相关的疫情防控措施。

支原体肺炎的流行趋势和病例分析

支原体肺炎的流行趋势和病例分析

支原体肺炎的流行趋势和病例分析在当今社会,呼吸系统疾病已成为一大健康威胁。

支原体肺炎作为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疾病,其流行趋势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支原体肺炎的流行趋势以及一些典型病例进行分析,以期对公众和医疗机构提供参考。

1. 支原体肺炎的流行趋势随着现代医学水平的提高,支原体肺炎的发病率逐渐增加。

数据显示,近年来支原体肺炎的患病人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造成这一趋势的原因有多种,包括人口增长、环境污染、生活方式改变等。

1.1 人口增长人口的高密度集中居住,增加了支原体肺炎传播的机会。

尤其是在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支原体肺炎的传播更加容易。

1.2 环境污染大气污染对支原体肺炎的流行也有一定的影响。

空气中的细颗粒物和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会损害呼吸道的防御功能,使感染机会增加。

1.3 生活方式改变现代社会人们生活压力大,饮食不规律,抵抗力下降,这些都会导致支原体肺炎易感人群的增加。

2. 病例分析为了更好地了解支原体肺炎的表现和治疗,我们对一些典型病例进行了分析。

以下是两个代表性的病例。

2.1 病例一:李某,女,45岁李某是一位上班族,最近出现了咳嗽、咳痰和呼吸困难等症状。

经过检查,李某被诊断为支原体肺炎。

她接受了相应的治疗,并在两周后完全康复。

这个病例表明,年龄在中年的人也容易患上支原体肺炎。

2.2 病例二:王某,男,60岁王某是一位老年人,他最近感觉呼吸不畅,并出现了胸闷、气短等症状。

经过医生诊断,王某被确诊为支原体肺炎。

尽管他接受了治疗,但由于年龄大、身体状况较差,恢复速度较慢。

这个病例提示我们,老年人患支原体肺炎时需要更加关注。

3. 预防和治疗支原体肺炎的预防和治疗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建议:3.1 规律生活保持充足的睡眠,良好的饮食习惯,适量的运动等,有助于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减少感染的风险。

3.2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接触有感染风险的物品,如手帕、餐具等,可以减少支原体肺炎的传播。

128例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分析

128例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分析
经验体会 Jn y niu 《 外医 研 第1卷第1期( 第1 期)0  ̄5 ig a t i 中 学 究》 o h 3 总 6 22 / 5 1 E J
1 8I4 ; 支原体肺炎 的临床分析 ' ,L 2t ,  ̄ J
吴 文 坚① 莫 来①
【 摘要 】 目的 : 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病因、临床表 现、治疗方法及疗 效,有助于提高诊断率 。 方法 :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 医院 2 1—01 00 21 年
①湛江市霞山妇幼保健院
广东
湛江
54 1 203
取尽结石 ,又能达到通 畅引流的 目的 【 4 J 。譬如肝左外 叶,而右肝 管结 石可做不规则 的结石所在部位 肝组织切 除术 。( 胆管空 ] 2 ) 肠 R u- n Y吻合术可作为内引流的首选 。吻合时保证吻合 口径 ox e _ 避免 狭窄 ,通常 > . c 25 m,要求 内膜 对合平整 ,吻合 口无 张力或 少许 张力,胆管血供 良好。对 1 级 胆管 狭窄者,在保 证 以上 、2
儿童及青少年,其广泛存 在又散 在发病的特 ,使得肺炎支原体
行 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 资料 . 1
肺炎成为小儿呼吸道感染 的常见病。据资料统计肺炎支原体占小 儿肺炎的 2 %左 右 _ 0 l 】 ,可引起许 多肺 内和肺外 的多系统损害,临
18例患者中年龄在 14岁 的 2 2 9例 ; - 5 6岁的 5 例 ; 6岁 5 >
收治的 1 8 2 例支原体肺炎 的临床表现 、相关实验室检查、影像学 资料 等。 结果 : 8 1 例经过 4d 2 治疗后咳嗽、头痛、头晕 等症状 减轻,治疗 1 周后体 温 恢复正常,肺部 湿哕音消失。满疗程后 ,1 8 患者临床症状及 肺部体征消失 , 0例 x线 、心 电图显示正常。有 2 例患者出院后 x线胸 片肺 部阴影增重 , 给予二次治疗后痊 愈。 结论 :"L 4 J 肺炎支原体肺炎 的诊 断应结合 临床 表现、相关 的实验室检查及影像 学表现 ,从而提高早期的诊断率 ,为后期治疗 奠 定基础。在治疗上阿奇霉素可作为首选方案。同时关注肺外并发症 。

剖宫产218例原因分析

剖宫产218例原因分析
即墨 2 6 3 ) 6 2 1
[ 要 ] 目的 探 讨 近年 来剖 宫 产 率 居 高 不 下 的 原 因 , 求 降低 剖 宫产 率 的对 策 。方 法 对 2 0 摘 寻 0 4年 1月- 2 0 - 06
年1 2月我 院 2 8例 剖 宫产 病例 进 行 回顾 性 分 析 。 结 果 3a来剖 宫 产 率 达 到 3 .8 , 显 高 于 W H 提 出 的 目标 。 1 8 1% 明 O 头盆 不 称 、 膜 早破 、 儿 宫 内 窘迫 、 带 绕 颈 、 水过 少 、 大儿 、 会 因 素 等 成 为 剖 宫 产 的 主要 原 因。 结论 胎 胎 脐 羊 巨 社 剖 宫 产
效 , 采 用 大 环 内 酯 类 药 物 。MP是 一 种 介 于 病 毒 和 细 菌 之 多 间 的致 病 微 生 物 。 大 环 内酯 类 药 物 通 过 作 用 于 细 菌 5 S核 糖 0 体 亚单 位 , 断 转 肽 作 用 和 mRN 转 移 , 抑 制 细 菌 蛋 白合 阻 A 而 成 , 通 过 类 似 的 机 制 发 挥 对 支 原 体 属 的 良好 抗 微 生 物 作 它 用 _ 。阿 奇 霉 素 与 其 他 大 环 内酯 类 药 物 相 比具 有 半 衰 期 长 、 6 J
肺炎 、 菌性肺 炎 、 日咳等鉴 别。可 根据 病史 、 P 试 验、 细 百 PD 血象 、 沉、 部 x线 检查 、 菌学 检查 、 清学 检查 等 予 以 血 胸 细 血
鉴别 。
[ ] 刘素琴 , 6 陈智 , 袁晓玲.静滴阿奇霉素与红霉素对小儿支原 体肺
炎 的 临 床疗 效 研 究 [] J .基 层 医 学 论 坛 ,0 6 1 ( )7 3~7 4 2 0 ,0 9 :8 8
存 在 密 切 联 系 , 体 滴 度≥ 1 1 8 抗 : 0的 患 儿 呼 吸 道 感 染 症 状 较 2

支原体肺炎的流行病学调查与统计数据分析

支原体肺炎的流行病学调查与统计数据分析

支原体肺炎的流行病学调查与统计数据分析支原体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疾病,由支原体感染引起。

该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存在,对公共卫生和人群健康造成一定的威胁。

本文将对支原体肺炎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统计数据进行分析,以深入了解该疾病的特征和趋势。

流行病学调查是研究疾病在人群中分布和影响的科学方法。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可以掌握支原体肺炎的流行程度、感染源、传播途径等一系列相关信息。

统计数据是流行病学调查的重要工具,可以帮助我们从大样本的角度分析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以及不同人群间的差异性。

支原体肺炎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该疾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近距离的咳嗽、打喷嚏等行为成为主要感染途径。

同时,支原体肺炎也可以通过接触污染物、食物和水源等途径传播。

流行病学调查还发现,支原体肺炎对儿童和老年人的感染率较高,这与他们的免疫系统相对脆弱有关。

有关支原体肺炎的统计数据分析显示,该疾病的发病率近年来呈逐渐上升的趋势。

研究表明,空气污染、人口密集、不良的个人卫生习惯等因素都与发病率的增加有关。

另外,由于支原体肺炎的潜伏期较长,许多感染者可能不会及时就医,导致统计数据中的实际发病人数可能较官方数据低。

针对支原体肺炎的流行特点和趋势,公共卫生部门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

首先,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支原体肺炎的认知和防范意识。

其次,改善环境卫生,减少空气污染和交叉感染的可能性。

此外,加强监测和早期诊断,以便及时发现和隔离感染者,避免疾病的扩散。

在流行病学调查和统计数据分析中,还需要注意准确性和数据的充分性。

流行病学调查需要严格的样本选择和数据采集方法,确保结果的可靠性。

统计数据应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对结果的影响,如年龄结构、区域差异等,并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分层分析。

综上所述,支原体肺炎的流行病学调查与统计数据分析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该疾病的传播规律和危害程度。

通过对病例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可以为公共卫生部门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152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分析

152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分析

152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分析引言肺炎支原体是引起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其感染率在冬春季节明显增加,常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急促等症状。

虽然病情一般轻微,但如果不及时治疗,仍有可能引起肺炎等严重并发症。

因此,对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分析,有助于加强诊疗和预防控制工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死率。

材料与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52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性别、年龄、发病季节、发病时间、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病情转归等方面。

结果性别方面,男性占68.4%(104例),女性占31.6%(48例)。

年龄分布主要在2岁以下,占61.8%(94例),2-4岁占23.7%(36例),4岁以上占14.5%(22例)。

发病季节以冬春季节为主,共计75.7%(115例),其中1月份最多,占21.1%(32例)。

发病时间以晚间为主,占65.8%(100例)。

临床表现以发热、咳嗽、呼吸急促为主要症状,分别占95.4%、86.8%、82.2%。

诊断方面,主要依靠临床表现、病史及实验室检查,其中PCR检测肺炎支原体阳性率达到94.7%(144例)。

治疗方面,主要采用口服、静脉注射抗生素及辅助氧疗等措施,其中以阿奇霉素为主。

病情转归以好转为主,占94.1%(143例)。

讨论本次研究数据表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主要发生在2岁以下儿童,男性占优势。

此外,冬春季节是其高发季节,而晚间是其易发时间。

临床表现以发热、咳嗽、呼吸急促为主要症状,该结果与前人研究一致。

本次病例中,PCR检测肺炎支原体阳性率高达94.7%,提示PCR检测是该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的检测手段,有助于提高其诊断水平。

治疗方面,阿奇霉素是一种常用的抗肺炎支原体感染药物。

在本次研究中,阿奇霉素的应用效果良好,病情转归以好转为主。

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以男性、2岁以下儿童为多见,易在冬春季节、晚间发病。

7.17; 支原体肺炎207例临床分析

7.17; 支原体肺炎207例临床分析

支原体肺炎207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对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予以探讨。

方法:随机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者207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及临床治疗效果予以回顾分析。

结果: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气喘、咳嗽、高热等,其中62例患者氨苄青霉素与青霉素开展治疗,由于没有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进而转为应用红霉素与罗红霉素开展治疗,这62例患者最终康复;另外145例患者应用红霉素开展治疗,通过开展治疗,所有患者都完全康复。

结论:抗感染治疗是支原体肺炎患者治疗过程中的重点,将红霉素应用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中,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起到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关键词:支原体肺炎;临床分析支原体肺炎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尤其是在儿童及婴幼儿当中的发病率非常的高,并且很容易引发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及时为患者开展有效的治疗非常的必要[1]。

本文就主要对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收治的207例支原体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予以回顾分析,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中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者207例,其中包含有男性患者155例,女性患者52例,患者年龄处于1岁到14岁之间,平均年龄(6.7±1.3)岁,患者病程处于13天到52天之间,平均病程(37.5±2.5)天。

所有患者都有咳嗽与发热症状,并且有63例患者出现并发症,主要表现为皮疹、心肌炎、肝脏肿大、心包积液、脾肿大等。

1.2 方法对所有患者开展X线检查,其中41例患者表现出类支气管肺炎状改变;有20例患者表现出间质性肺炎状改变;有16例患者表现出肺部类大业性肺炎状改变;通过为患者开展实验室检查发现,有95例患者为单纯IgM抗阳性,有83例患者为单纯性的IgG抗体阳性,29例患者为IgM与IgG都为阳性,在对患者的病情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之后,针对患者的实际特点,为患者选用相应的抗生素开展治疗,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患者的年龄特点,为患者开展密切的心理护理干预。

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分析

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分析

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和诊治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2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表现、血清学检测、x线胸片检查、治疗及转归。

结果 62例患儿均以发热和咳嗽为主要症状,mp-igm呈阳性,x线检查呈斑片状阴影、大叶性肺炎、间质性肺炎改变或肺纹理增粗紊乱。

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总有效率可达95.16%,无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肺炎支原体肺炎症状往往不典型,应尽早诊断,及时治疗,阿奇霉素为首选药物,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肺炎;小儿;临床分析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 mpp)是儿科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约占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15%~20%[1]。

近年来其发病率有明显增高的趋势,一直是研究的热点。

其临床表现比较多样化,可出现肺外并发症、病情易被延误,若得不到及时治疗可引起多器官损伤,甚至死亡。

为提高该病的诊疗水平,现对我院2010年11月~2011年10月收治的62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1月~2011年10月我院儿科收治的62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均符合《实用儿科学》制定的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断标准[2]。

其中男29例,女33例;年龄6个月~13岁,婴幼儿7例(11.3%),学龄前儿童25例(40.3%),学龄儿童30例(48.4%);均于发病后2~7d入院,住院时间为5~14d。

1.2 临床表现以发热和咳嗽为主要症状。

发热57例(占91.9%),其中体温39℃以上11例,38~39℃26例,10.0×109/l 23例(37.1%);c反应蛋白(crp)≤8 mg/l 51例(82.3%),>8mg/l 11例(17.7%)。

1.4 胸部x线检查以斑片状阴影为主的支气管肺炎47例,占75.8%;大叶性肺炎6例,占9.7%;间质性肺炎4例,占6.5%;肺纹理增多增粗紊乱5例,占8.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8例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0-05-27T16:09:41.23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2期供稿作者:吴文华[导读] 随着医学的发展,检测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及卫生条件的改善,细菌性疾病逐渐被控制
吴文华 (黑龙江省勃利县人民医院黑龙江勃利 154500)
【中图分类号】R5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02-0117-02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分析
肺炎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和肺部炎症,病原为肺炎支原体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无细胞壁。

由口鼻分泌物经空气飞沫传播,侵入上呼吸道,并向气管-支气管和肺蔓延,其致病性在于产生过氧化物损害气道黏膜细胞。

肺炎支原体肺炎是儿童和青年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病,秋冬季节发病较多。

肺炎支原体传染主要发生在急性期咳嗽时的飞沫经呼吸道吸入感染。

常伴发咽炎、耳鼓膜炎、气管炎和支气管炎。

随着医学的发展,检测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及卫生条件的改善,细菌性疾病逐渐被控制,但肺炎支原体等非细菌感染性疾病出现增多的趋势。

现就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断和治疗讨论如下:
1 临床资料
1.1病例 2003年9月至2008年9月我院内科共收治肺炎支原体肺炎218例,占同期住院病人的21.5%。

218例中,男132例,占61%;女86例,占39.2%。

6至16岁71例,占3
2.6%,16岁以上147例,占67.4%。

217例(99.5%}6)以发热、刺激性咳嗽为突出表现,l例(0.5%)以溶血性贫血起病,13例(12.0%)伴呕吐、腹泻及肝功损害,11例(5.1%)伴心肌炎,9例(4.1%)伴猩红热样皮疹,8例(
3.7%)伴游走性关节痛,7例(3.2%)伴咽痛、胸闷及胸痛。

体检:双肺呼吸音粗82例(37.6%),下肺呼吸音减弱78例(35.8%),双肺可闻及少许干罗音35例(16.1%),双肺可闻及哮鸣音及湿性罗音23例(10.6%)。

1.2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升高82例(40.8%),白细胞降低23例(44.0%),白细胞正常113例(6.0%),均有血沉增快20~-40mtll/h。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肺炎支原体(MP)抗体,在MP感染症状发作7天左右,血清中特异性IgM抗体可被检出,10~30天达高峰,12~26周消失[1]。

而测血清冷凝素(属IgM型)阳性率56%,冷凝素大多于起病后第1周末或第2周初开始出现,至第3~4周达高峰,以后降低,2~4月消失。

此为非特异性反应[1]。

本组IgM升高109例(50.0%),IgM及IgG升高96例(44.0%),IgG≥4倍升高13例(6.0%)。

1.3 X线检查以支气管肺炎改变78例(35.8%),肺门阴影增浓为主者58例(26.6%),问质性肺炎改变52例(23.9%),右下肺炎改变30例(13.8%)。

1.4诊断通过ELISA法测Mt,抗体、结合症状、体征及x线等检查,103例(47.2%)在起病l周确诊为肺炎支原体肺炎,102例(46.8%)在起病l~2周得到确诊,13例(6.0%)在起病2~3周确诊。

1.5治疗有190例(87.2%)曾以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病毒性和/或细菌性),用“青霉素”、“头抱类抗生素”等治疗,11例(5.0%)以“心肌炎”治疗,8例(3.7%)以“风湿热”治疗,8例(3.7%)以“肝炎”治疗,1例(0.5%)以“溶血贫血”治疗等,未见好转,才查MP抗体,确诊为肺炎支原体肺炎,改用大环内酯抗生素,疗程轻症3~4周,重症4~6周,重症患儿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愈。

对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选用,因考虑红毒素剐作用较大,半衰期短,组织内及细胞内浓度较低,多选用罗红霉素,用量为5~10mg/kg·d,分两次口服,疗程3~4周或克拉霉素,用量为10~15mg/kg·d,分两次口服,疗程2~3周,静脉滴注20mg/kg·d,症状缓解,改为口服,总疗程3~4周,或阿奇霉素10mg/kg·d,每天1次口服,或静脉滴注,3天后,停用7天,为l疗程,连用3~4疗程。

2 讨论
肺炎支原体肺炎是儿童及青年常见的一种肺炎,婴幼儿也不少见,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染,近几年有增多趋势,除肺炎外,还可表现为支气管炎、气管炎及咽炎,不少门诊病人症状较轻,如不测肺炎支原体抗体,极易漏诊。

而且部分患儿有多个系统病变表现,如心肌炎、溶血性贫血、肝炎、各型皮疹、游走性关节痛等。

肺外疾病可伴有呼吸道感染症状,也可直接以肺外表现起病。

故儿童如有发热、咳漱、同时伴有其他脏器受累、血沉增高而中毒症状不重者,应考虑MP感染,必须进一步用ELISA测血清中1VI},抗体,此法灵敏,特异性高,且快速、经济,为目前诊断MP感染的一种实用而可靠的血清学方法[川,以便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防止误诊及抗生素的滥用。

参考文献
[1]官道华,吴升华,主编.感染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726~7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