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侵权行为的特征
共同侵害的法律规定(3篇)

第1篇一、引言在我国,共同侵害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共同实施侵权行为,对他人的人身、财产权益造成损害的行为。
随着社会的发展,共同侵害行为日益增多,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为了规范共同侵害行为,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我国制定了相应的法律规定。
本文将从共同侵害的定义、构成要件、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阐述。
二、共同侵害的定义共同侵害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共同实施侵权行为,对他人的人身、财产权益造成损害的行为。
具体来说,共同侵害具有以下特征:1. 主体具有复数性:共同侵害行为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
2. 行为具有共同性:共同侵害行为是共同实施的行为,各行为人之间具有意思联络。
3. 结果具有同一性:共同侵害行为造成的结果是同一的,即对他人的人身、财产权益造成损害。
4. 法律责任具有连带性:共同侵害行为人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三、共同侵害的构成要件1. 行为人的主体资格:共同侵害行为人应当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 意思联络:共同侵害行为人之间应当具有意思联络,即相互勾结、相互配合,共同实施侵权行为。
3. 实施侵权行为:共同侵害行为人应当共同实施侵权行为,包括共同加害行为和共同帮助行为。
4. 损害后果:共同侵害行为应当对他人的人身、财产权益造成损害。
四、共同侵害的法律责任1. 赔偿责任:共同侵害行为人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受害人有权向共同侵害行为人中的任何一人或数人要求赔偿。
2. 刑事责任:共同侵害行为人若构成犯罪,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3. 民事责任:共同侵害行为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包括赔偿损失、恢复原状、赔礼道歉等。
五、共同侵害的法律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二条规定:“侵权行为是指侵犯他人人身、财产权益的行为。
”第四条规定:“二人以上共同实施侵权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八条规定:“二人以上共同实施侵权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共同侵权知识点总结

共同侵权知识点总结一、共同侵权的表现形式共同侵权可以表现为多个侵权人对同一专利权或商标权等知识产权进行侵权行为的情况。
其中,共同侵权的行为可以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形:1. 多个侵权人分别进行侵权行为:多个侵权人分别对同一知识产权进行侵权行为,例如多家企业分别生产、销售侵权产品。
2. 多个侵权人联合进行侵权行为:多个侵权人联合进行侵权行为,共同实施侵权行为,例如多家企业联合生产、销售侵权产品。
3. 侵权人之间存在配合或默许关系:多个侵权人之间存在配合或默许关系,互相支持或默许对方进行侵权行为。
二、共同侵权的认定原则针对共同侵权情况,法律通常会根据侵权行为的具体情况进行认定。
在判断共同侵权时,一般会遵循以下原则:1. 同一侵权行为:对于多个侵权人的侵权行为是否构成共同侵权,需要考察他们是否对同一专利权或商标权进行了侵权行为。
2. 侵权行为的关联性:对于多个侵权人的侵权行为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性,比如联合行为或者相互配合的行为。
3. 侵权人的主观恶意:对于多个侵权人是否存在主观恶意的情况,即是否明知对方侵权而采取配合或默许的态度。
4. 整体侵权责任:在确定共同侵权的情况下,需要对侵权人的整体侵权责任进行综合考虑,而非简单地将责任划分给各个侵权人。
三、共同侵权的责任确定在共同侵权的情况下,对于各个侵权人的责任确定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根据具体的情况和法律规定,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确定共同侵权责任:1. 各自承担责任:对于多个侵权人,根据其各自的侵权行为和主观恶意程度,可以确定各自承担一定比例的侵权责任。
2. 寻求司法认定:对于共同侵权责任的确定,可以通过司法途径进行认定,法院会依据相关证据和法律规定做出责任划分的裁决。
3. 协商和解:在侵权纠纷中,侵权人可以通过协商和解的方式自行确定共同侵权责任的划分,达成一致意见。
4. 合并诉讼:对于多个侵权人,原告方可以将其诉讼合并进行,由法院综合考虑各个侵权行为确定共同侵权责任。
相同侵权的判定标准

相同侵权的判定标准相同侵权的判定标准一、引言侵权是指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包括著作权侵权、商标侵权、专利侵权等多种形式。
对于相同侵权的判定标准,法律界、学术界和实践界一直存在争议,因此确立一套公正、合理的判定标准十分重要。
本文将重点探讨著作权侵权中的相同侵权判定标准。
二、什么是相同侵权相同侵权指的是被告对原告的作品采取了与原作品“一模一样”或者“几乎一模一样”的行为,使得原告的著作权得到了侵害。
相同侵权具有以下特征:1. 完全复制:被告对原告的作品进行完全复制,包括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
2. 几乎一模一样:被告对原告的作品进行了少量改动,但整体上很难与原作品区分开来。
3. 相似度高:被告的作品与原告的作品在创作思路、结构、表达方式等方面存在相似之处。
三、判定相同侵权的标准在司法实践中,对于相同侵权的判定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种:1. 外观和观感相同:通过对两个作品的外观和观感进行对比分析,判断它们是否具有相同或者相似的视觉效果。
2. 实质相同:通过对两个作品的内容进行对比分析,判断其是否在实质上相同。
这包括创作思路、叙述方式、结构等方面的相似性。
3. 整体与局部相同:有些作品在整体上看可能与原作品不太相似,但在某些细节或者局部上与原作品几乎一模一样,这也可以构成相同侵权。
4. 社会认可度:如果两个作品在社会上被广泛认可为相同或者相似的作品,可以认定为相同侵权。
在判定相同侵权时,需要综合考虑上述各种标准,并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以确保判决结果的客观公正。
四、判定相同侵权的案例分析以下是一些具体案例,用以解释相同侵权的判定标准:1. 某作者发布了一篇原创小说,而后被另一作者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完全复制并发表,这种情况属于明显的相同侵权。
2. 某公司的商标被另一公司完全复制并应用于类似商品上,商标的外观和观感几乎一模一样,符合相同侵权的标准。
3. 某专利持有人所申请的专利技术被他人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完全复制并使用于生产,此类情况也属于相同侵权。
共同侵权法律规定(3篇)

第1篇一、引言侵权行为是指行为人违反法律规定,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各种原因,侵权行为往往涉及多个主体,形成了所谓的共同侵权。
为了明确共同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我国《侵权责任法》对共同侵权行为进行了详细规定。
本文将从共同侵权行为的定义、构成要件、责任承担方式等方面进行阐述。
二、共同侵权行为的定义共同侵权行为,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行为人,基于共同的故意或者过失,实施侵权行为,共同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共同侵权行为的特点在于侵权行为主体、侵权行为内容和侵权结果具有共同性。
三、共同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1. 侵权行为主体具有共同性共同侵权行为的主体必须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行为人,包括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行为人可以是共同实施侵权行为的,也可以是分别实施侵权行为,但最终造成了同一侵权结果的。
2. 侵权行为具有关联性共同侵权行为中的各个侵权行为之间必须具有关联性,即各个侵权行为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
这种关联性表现在侵权行为的目的、手段、结果等方面。
3. 侵权行为具有故意或者过失共同侵权行为的各个侵权行为人,必须具有共同的故意或者过失。
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他人合法权益的损害,仍然故意为之;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他人合法权益的损害,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
4. 侵权结果具有同一性共同侵权行为的各个侵权行为人,必须共同造成同一侵权结果。
这种同一性表现在侵权行为侵害了同一合法权益、造成了同一损害后果等方面。
四、共同侵权行为的责任承担方式1. 责任连带共同侵权行为人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即受害人有权请求共同侵权行为人中的任何一人或者数人承担全部或者部分赔偿责任。
共同侵权行为人之间,应当按照各自的过错程度承担相应的责任。
2. 责任份额如果共同侵权行为人之间能够证明各自的责任份额,则可以按照责任份额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责任份额的确定,应当根据各个侵权行为人的过错程度、侵权行为对损害后果的影响等因素进行综合判断。
共同侵权案件法律规定(3篇)

第1篇一、引言共同侵权,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为人基于共同的故意或过失,实施侵权行为,共同造成他人损害的侵权行为。
共同侵权案件在司法实践中较为常见,涉及到多方面的法律规定。
本文将对共同侵权案件的法律规定进行详细阐述。
二、共同侵权的构成要件1. 侵权行为具有共同性共同侵权案件中的侵权行为具有共同性,即多个侵权行为人共同实施了侵权行为。
这种共同性可以是共同故意,也可以是共同过失。
2. 侵权行为具有关联性共同侵权案件中的侵权行为具有关联性,即多个侵权行为之间存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
这种关联性使得侵权行为人之间形成了一个共同侵权整体。
3. 侵权行为具有连续性共同侵权案件中的侵权行为具有连续性,即侵权行为在时间上具有一定的连续性。
这种连续性使得侵权行为人在一定时间内共同实施了侵权行为。
4. 侵权行为具有同一性共同侵权案件中的侵权行为具有同一性,即多个侵权行为人实施的侵权行为在性质、方式、手段等方面具有一致性。
5. 侵权行为具有损害性共同侵权案件中的侵权行为具有损害性,即侵权行为人实施的侵权行为给他人造成了损害。
三、共同侵权案件的法律责任1. 共同侵权案件的赔偿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8条规定,二人以上共同实施侵权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2. 共同侵权案件的赔偿范围共同侵权案件的赔偿范围包括:(1)因侵权行为造成的财产损失;(2)因侵权行为造成的身体伤害、残疾、死亡等损失;(3)因侵权行为造成的精神损害;(4)因侵权行为造成的其他损失。
3. 共同侵权案件的赔偿顺序在共同侵权案件中,侵权行为人应当先承担连带责任。
如果其中一人或数人承担了全部赔偿责任的,其他侵权行为人不再承担赔偿责任。
但如果其他侵权行为人自愿承担赔偿责任的,可以按照约定或法院判决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四、共同侵权案件的诉讼程序1. 共同侵权案件的起诉受害人可以向共同侵权行为人中的任何一个或数个提出诉讼请求,要求其承担连带责任。
侵权责任专题三共同侵权行为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四:十八点 三十七分。
4、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行为
(1)概念:是指数个行为人事先没有共同的意思联络,但 他们的行为在客观上共同导致了受害人的损害。
(2)法律规定
人身损赔偿解释第3条:二人以上共同故意或者共同 过失致人损害,或者虽无共同故意、共同过失,但其侵害 行为直接结合发生同一损害后果的,构成共同侵权,应当 依照民法通则第130条规定承担连带责任。
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四:十八点 三十七分。
(3)构成要件
数人的行为均具有共同的危险性 实际侵害行为人不明
造成实际损害结果 整个共同危险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具有关联性
(4)与不明高空抛物责任的区别。 《侵权责任法》第87条 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
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 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 补偿。
应当承担连带民事责任。教唆、帮助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侵权行为的 人,为侵权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教唆、帮助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 施侵权行为的人,为共同侵权人,应当承担主要民事责任。
《侵权责任法》第9条: 教唆、帮助他人实施侵权行为的,应当与行 为人承担连带责任。教唆、帮助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 能力人实施侵权行为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该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未尽到监护责任的,应当承担相应的 责任。
施侵权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 责任。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四:十八点 三十七分。
二、共同侵权行为的类型
1、普通共同侵权行为。每个人都是实行行为的人,共同侵权人负连带责任。 2、教唆、帮助型共同侵权行为。共同侵权加害人分为实行行为人、教唆
数人侵权的责任形态

1:共同侵权行为是指是指两个以上的行为人基于共同的过错,侵害他人的合法民事权益,依法应当承担连带责任的侵权行为。
特征:1、主体的复数性:行为主体是多个人2、主观的共同过错:行为人主观上有共同过错3、行为的共同性:行为相互联系,形成一个统一的致损原因4、结果的同一性:共同过错行为造成同一损害后果5、责任的连带性:侵权行为人承担连带责任。
2:XX帮助行为:XX是指利用言语对他人进行开导、说服,或通过刺激、利诱、怂恿等办法使被XX着接受XX意图,进而从事某种侵权行为。
构成要件:XX 人出于故意;被XX人实施了侵权行为;XX人与被XX人的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帮助行为是指通过提供工具、指示目标或以言语激励等方式,从物质上和精神上帮助实施加害行为的人。
要件:帮助人出于故意;帮助人实施了帮助行为(物质上和精神上);帮助人实施的帮助行为与受害人的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3:共同危险行为是指是指两个以上的行为人实施的危险行为都有造成他人损害的可能,其中一人或数人的行为造成他人损害,但不知数人中何人造成实际的损害。
特征:数人实施危与他人的行为;数人之间具有共同过失;各个共同危险行为大多都具有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同一性;共同危险行为人中的部分人实际造成了损害后果;无法确定具体实施侵权行为的人。
要件:数人实施了共同危险行为;数人的危险行为均有可能造成损害后果;损害结果已经发生,但不知何人造成损害;虽不能确定具体加害人,但必然是共同危险行为人造成的;行为人没有法定的抗辩事由4: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是指数个行为人事先并无共同的过错。
只是因为行为偶然结合致同一受害人遭受同一损害。
特征:各行为人无共同过错;各行为人的行为偶然结合造成对受害人的同一损害;在责任后果上,采用连带责任或按份责任。
以累积因果关系表现的无意思联络数人侵权《侵权责任法》第11条:二人以上分别实施侵权行为造成同一损害,每个人的侵权行为都足以造成全部损害的,行为人承担连带责任。
共同侵权行为及法律责任(3篇)

第1篇一、引言侵权行为是指行为人违反法律规定,侵害他人合法权益,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
在侵权行为中,共同侵权行为是一种特殊形式,它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为人共同实施侵权行为,对受害人造成损害。
共同侵权行为不仅损害了受害人的合法权益,还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了严重影响。
因此,明确共同侵权行为的认定标准和法律责任具有重要意义。
二、共同侵权行为的定义与特征1. 定义共同侵权行为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为人基于共同的故意或过失,共同实施侵权行为,造成他人损害,应当承担连带责任的行为。
2. 特征(1)主体具有复合性。
共同侵权行为的主体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
(2)行为具有共同性。
共同侵权行为的行为人之间存在共同的故意或过失,他们的行为相互联系、相互配合,共同造成了损害后果。
(3)损害具有同一性。
共同侵权行为对受害人所造成的损害是同一的,即损害后果不可分割。
(4)责任具有连带性。
共同侵权行为的行为人应当承担连带责任,受害人可以请求任何一个或多个行为人承担全部或部分赔偿责任。
三、共同侵权行为的认定标准1. 故意共同侵权行为故意共同侵权行为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侵害他人合法权益,仍然故意与他人共同实施侵权行为。
认定故意共同侵权行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1)行为人之间存在共同的故意。
(2)行为人的行为具有关联性。
(3)行为人的行为造成了损害后果。
2. 过失共同侵权行为过失共同侵权行为是指行为人因过失共同实施侵权行为,造成他人损害。
认定过失共同侵权行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1)行为人之间存在共同的过失。
(2)行为人的行为具有关联性。
(3)行为人的行为造成了损害后果。
3. 紧急避险共同侵权行为紧急避险共同侵权行为是指行为人在紧急避险的情况下,因共同实施避险行为,造成他人损害。
认定紧急避险共同侵权行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1)行为人处于紧急避险状态。
(2)行为人之间存在共同的避险行为。
(3)行为人的避险行为造成了损害后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共同侵权行为的特征
1、主体的复数性。
共同侵权行为区别于单独侵权行为的首要特征是其主体构成上的复数性。
复数性,是指共同侵权行为的加害人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
而单独侵权行为的加害人为一人。
2、过错的共同性。
共同性,是指特殊侵权行为的加害人主观上存在共同过错,即加害人对损害后果的发生存在共同的故意或者过失。
3、结果的同一性。
同一性,是指数个加害人的侵权行为造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损害后果。
换言之,数个加害人的侵权行为的损害后果只有一个,而且各侵权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4、责任的连带性。
连带性,是指共同侵权人对受害人承担连带责任。
受害人有权请求加害人中的任何一人或者数人承担全部损害赔偿责任,任何加害人都有义务向受害人负全部赔偿责任。
二、什么是共同侵权行为
《民法通则》第130条规定:“二人以上共同侵权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该条规定并没有对共同侵权行为的概念作出更明确的界定,一般认为,所谓共同侵权行为也称为共同过错、共同致人损害,是指数人基于共同过错而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依法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的侵权行为。
德国民法第830条、日本民法第719条、意大利民法第2055条以及俄罗斯民法第1080条和第1081条规定共同侵权行为责任、共同危险行为(加害人不明的责任承担)以及教唆、帮助人责任等。
三、共同侵权行为怎么认定
《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条规定:“二人以上共同侵权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根据法律规定,共同侵权行为认对受害人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从加害人的角度看。
共同侵权人的连带责任,是指共同加害人作为一个整体对损害共同承担责任、共同加害人的任何一个人对全部损害承担责任;在共同加害人之一人对全部损害承担了责任之后,他有权向其他未承担责任的共同加害人追偿,请求偿付其承担应当的赔偿份额。
从受害人的角度来看。
他即可以将全部加害人作为被告,请求他们承担对全部损害的赔偿责任;他也可以将加害人中的一人(或部分人)作为被告,请求他(或他们)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一旦加害人中的一人或部分人赔偿了全部损害,也就履行了全部义务,则免除其他共同侵权人向受害人应负的赔偿责任,受害人不得再对其他加害人提出请求。
反之,如果受害人的请求没有得到实现或没有完全得到实现,他则可以向其他加害人请求赔偿全部损害或者赔偿剩余的部分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