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辽金时期的建筑艺术 1
中国美学史 第六章 宋辽金元美学

宋辽金元的文化成就,主要有:第一,经学方面。开创宋学(与汉学相对应,并共同构建中 国传统经典诠释学理论体系),创立“四书学”以完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系统,疑经、改经、 补经、删经之学风大盛,重建文化新秩序(尤其体现在朱熹《仪礼经传通解》等典籍中)等。 第二,史学方面。司马光《资治通鉴》、郑樵《通志》、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王应麟 《玉海》、马端临《文献通考》,以及《太平御览》《册府元龟》《新唐书》《旧五代史》 《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典章》(全名《大元圣政国朝典章》)《三礼 图》《考古图》《博古图》等。第三,文学艺术方面。宋词、宋文、宋诗、宋元文人画、宋 元书法、金石学与说唱文学等。第四,科技设计文化方面。“四大发明”中的三项,印刷术、 火药和指南针都是在宋元时期产生的;沈括《梦溪笔谈》被英国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誉为 “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李诫《营造法式》是世界上出版的第一部建筑设计论著;还有苏 颂《新仪象法要》、陈旉《农书》、王祯《农书》等;瓷器设计,以宋代五大名窑(汝、官、 哥、钧、定窑)和元代青花瓷为代表,发展到了极高的水准,并被誉为宋元审美精神的重要 体现者。
400多年征战与大一统的时空流变,始终都是以“中华”天下观为核心,而且力量强大的政权, 都把自己看作中国的正统,坚持着中国天下观和中心观。因此,宋辽金元时代多样性的时空 美学同时又是中国型的天下观中的美学。宋辽金元时期的空间分割、流动、统一,同时也呈 现出中华民族美学的分类、流动、统一。
中外建筑史 · 第4章 宋辽金元建筑

装塔饰檐偏塔13于檐层华紧,密檐丽相与叠檐,之间共
满布斗拱。塔檐逐 层内收
刻意仿木达到无以复 加塔的刹程度
第四章 宋、辽、金、元建筑
第三节 宗教与祭祀建筑 二、佛塔 2、喇嘛塔 案例:北京阜成门内妙应寺白塔
1)喇嘛塔是随着元代对藏传佛 教的尊崇而出现的一类佛塔建筑
第三节 宗教与祭祀建筑 二、佛塔 2、密檐式塔 案例:天宁寺塔
1)建于辽代(1119-1120年)
2)塔台基:下层方形,上层八角 形
3)塔总高55.38米,全部砖砌, 平面八角形,实心。
塔座
下段:须弥座
塔身
中段:须弥座+
塔檐
平坐斗拱+栏杆 上段:莲台
塔刹
第四章 宋、辽、金、元建筑
第三节 宗教与祭祀建筑 二、佛塔 2、密檐式塔 案例:天宁寺塔
第四章 宋、辽、金、元建筑
第三节 宗教与祭祀建筑 一、佛寺 1、正定隆兴寺
3)现存寺内的摩尼殿、转轮藏殿、慈氏阁和山门都是宋代的 木构建筑。
现存的最古老的转轮藏。正定隆兴寺转轮藏是中国现存最早 的转轮藏(可以转动的佛经书架)。梁思成先生评价:“转
轮 为藏转殿动之此转结柜轮构可藏,获殿尤得为和精念巧经,同是样木的构功建德筑。之杰转作轮。藏”佛教徒认
苏州文庙内刻碑
第四章 宋、辽、金、元建筑
第一节 城市建设 二、北宋 ·平江府
3、街道 1)水路、陆路相结合的交通系统; 2)主要街道横平竖直,十字交叉或丁字交叉 3)大街:“两路夹河”;小街:“一河一路”并行
4、住宅 平江位历于史子街城区以位于北苏,州东古西城向东北联隅排,长是巷苏形州迄式今,保巷存内最建完整宅、,规巷模口最立大的牌历 坊史,街巷区,外堪为称商苏业州街古城道的缩影。
中国建筑史终极版の知识点

1. 中国古代都城的居住区划分单位在汉朝称(闾里),在唐朝称(里坊,在唐朝称(里坊 )2. 明清北京紫禁城的正门(午门,属于(雉 )门形制明清北京紫禁城的正门(午门 ),属于(雉3. 秦始皇的陵台底边长达(350 )米,这种陵台在汉代称(方上)米,这种陵台在汉代称(方上 )4. 据文献记载,中国古代从(汉)朝起开始建造佛塔,属于( 楼阁)式据文献记载,中国古代从(汉 )朝起开始建造佛塔,属于(5. 苏州传统住宅侧路上的主要建筑是(花厅(花厅 ),为住宅中最精彩的部分。
厅堂内的轩,以(覆水 )椽构成6. “阿以旺”是(维吾尔)族的一种典型住宅形式,特指住宅的(中厅 )“阿以旺”是( 维吾尔)族的一种典型住宅形式,特指住宅的(中厅7. 中国现存最大的两座古代木构殿堂是(太和殿)和(北京明十三陵祾恩殿 )中国现存最大的两座古代木构殿堂是(太和殿 )和(北京明十三陵祾恩殿8. 中国现存最早的木构厅堂是( 南禅寺大殿),现存最早的砖建筑是( 登封嵩岳寺塔)9. 宋代木构建筑最小的模数化单位是(分),清代的斗口分为(11)个等级10. 宋代名匠喻浩写过一部(《木经》),还设计了著名的开封(开宝寺)塔11. 宋辽金时期的木楼阁上下层结构连接方式多用(叉柱)造,结构抗震的关键部位是(暗层 )16. 最早的木构建筑是位于(山西五台山)的(南禅寺大殿),现存最早的地面砖构建筑是位于(河南登封)的(嵩岳寺塔)17. “三朝五门”制度中的“三朝”指的是(外朝、治朝、内朝),五门指的是(皋、库、雉、应、路)18. “东西堂”制度是(魏晋)时期的(宫廷布局)制度19. “里坊制”解体于(宋),取而代之的是(厢坊制)20. 秦汉的陵体称(方上),到了(唐)开始盛行“应山为陵”21. 我国的石窟寺主要形制是(佛院寺)与(塔院寺)22. 从唐朝道宣年间的(《关中创立戎戒坛图经》)开始,中国佛寺渐变为以(佛殿)为中心。
24. 徽州民居最重要的特征除了马头墙外,还有建筑表面的(白粉饰面)和楼面的(雕饰)25. 我国琉璃瓦技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从(阿富汗)传入的。
中国室内设计史精选全文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中国室内设计史中国室内设计史一、原始社会—朦胧的设计意识1、巢居、穴居从穴居到地面建筑的演化:断崖上的横穴——坡地上的横穴——袋型竖穴(临时遮掩)——袋型竖穴(活动顶盖)——袋型半穴(屋)——直壁半穴——木骨泥墙——地面之屋(室)2、最基本的空间布局:方形和圆形原始社会西安半坡村的方形、圆形居住空间,已考虑按使用需要将室内作出分隔,使入口和火炕的位置布置合理。
方形居住空间近门的火炕安排有进风的浅槽,圆形居住空间入口处两侧,也设置起引导气流作用的短墙。
3、装饰与陈设:多为几何纹样,运用点、线和大小黑白疏密的层次关系①人面纹(人面和太阳结合)②鱼纹(单体/复体)③植物纹早在原始氏族社会的居室里,已经有人工做成的平整光洁的石灰质地面,新石器时代的居室遗址里,还留有修饰精细、坚硬美观的红色烧土地面,即使是原始人穴居的洞窟里,壁面上也已绘有兽形和围猎的图形。
也就是说,即使在人类建筑活动的初始阶段,人们就已经开始对“使用和氛围”、“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功能同时给予关注。
二、设计萌芽和发育—夏、商、周、春秋时期1、社会背景奴隶社会阶段,又是青铜时代,西周的版图已近我国现今版图,西周是奴隶制完备与衰落时期,也是华夏民族进一步融合、国家巩固统一的时期。
商朝的宫室,从出土遗址显示,建筑空间秩序井然,严谨规正,宫室里装饰着朱彩木料,雕饰白石,柱下置有云雷纹的铜盘。
春秋时期思想家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形象生动地论述了“有”与“无”、围护与空间的辩证关系,也提示了室内空间的围合、组织和利用是建筑室内设计的核心问题。
同时,从老子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来看,“有”与“无”,也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地对待的。
2、建筑概况与规划①建筑概况:城堡、城市、宫殿、庙宇和墓葬。
(这些建筑更加适合于“礼”的规范)②建筑平面形式:平面大都是大尺度的矩形,有前廊、围廊和回廊围成庭院,大门基本位于中轴线上。
中国建筑史——史前至两宋辽金

中国建筑史——史前至两宋辽金中国建筑史可以追溯到史前时代,但是由于没有文字记载,难以详细了解其发展历程。
因此,本文从商周时期开始,探究中国建筑发展史。
商周时期的建筑主要以宗教建筑为主,如祭祀场所和宫殿。
商朝时期的祭祀场所以祭祀祖先为主,而周朝时期则增加了祭祀天地的内容。
除宗教建筑之外,商周时期的城墙也是一种重要的建筑形式,城墙的建造主要出于防御的需要,周朝时期出现了以都城北京为代表的规划城市。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建筑风格也经历了不断的变化。
在战国时期,尚武的氛围使得建筑物更加注重坚固和实用,这也有益于防御。
因此在这一时期,城墙、楼阁和箭楼等建筑物的建设不断被提高,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有创意和艺术性的建筑形式,如壁画。
而自隋唐时期起,中国的建筑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古代建筑的继承和发展,将古代建筑美学发扬光大。
二是受到佛教文化的影响,出现了诸如佛塔、佛寺等建筑形态。
三是城市的出现和发展,城市内的建筑不断提高,城市与建筑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
四是宫殿的发展,宫殿中的大型建筑数量不断增加,宫廷建筑布局趋于规整,建筑风格也越发复杂。
在唐代,唐朝的建筑风格最重要的特点是它的中国审美逐渐接近了中国人的审美标准。
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灰瓦绿瓦的建筑,半圆形拱门和圆形拱门开始兴起,斗拱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建筑中。
宋代的建筑受到了许多综合因素的影响,如社会、经济、文化等。
这个时期的建筑不仅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精华,还具有非强烈的宗教和风水意义。
建筑中的岁寒三友成为了宋代建筑的代表。
其中的松、竹、梅三种植物形象寓意深远,表达了人们对生命的意义和追求。
此外,辽金时期的建筑也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包括了特殊的建筑风格和雕刻艺术。
如以所建的经堂为例,其为四柱三间直檐式,门头水磨石匾额上雕喜神和壁龛花卉,其设计和雕刻都非常精美,是中国建筑史上的珍贵遗产。
总体而言,中国建筑从古代到现在不断经历了变化和创新,在不同的阶段中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
国开作业艺术学概论-随堂测验01参考(含答案)

题目:建筑艺术答案:[答案] 是指按照美的规律,运用建筑艺术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
早在两千年前,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就提出了建筑的三条基本原则,即:“实用、坚固、美观”。
任何建筑都应当是物质功能与审美功能、实用性与审美性、技术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题目:造型艺术答案:[答案] “造型艺术”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 ( 如颜料、纸张、泥石、木料等) ,通过塑造静态的视觉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与表现艺术家思想情感。
它是一种再现性空间艺术,也是一种静态的视觉艺术,主要包括绘画、雕塑、摄影艺术、书法艺术等。
题目:()是西方高度技术派建筑的杰作之一。
选项A:巴黎蓬皮杜艺术选项B:朗香教堂选项C:巴黎圣母院选项D:巴黎圣母院答案:巴黎蓬皮杜艺术题目:关于包豪斯的建筑设计特点,以下何者是错误的?()选项A:采用灵活的不规则的构图手法选项B:先决定建筑总的外观体型,再把建筑的各个部分安排进去,体现了由外向内的设计思想选项C:造价低廉选项D:发挥现代建筑材料和结构的特点,选用建筑本身的要素取得艺术效果答案:先决定建筑总的外观体型,再把建筑的各个部分安排进去,体现了由外向内的设计思想题目:欧洲古典主义时期建筑的代表作品是:()。
选项A:巴黎卢浮宫东立面选项B:巴黎圣母院选项C:佛罗伦萨主教堂选项D:威尼斯总督宫答案:巴黎卢浮宫东立面题目:宋辽金时期最精美的“天宫楼阁”见于以下哪座建筑()。
选项A:华严寺薄伽教藏殿选项B:少林寺初祖庵选项C:隆兴寺摩尼殿选项D:晋祠圣母殿答案:华严寺薄伽教藏殿题目:中国近代建筑中的复古主义思潮以下列哪一条为口号()。
选项A:中国固有形式选项B:历史主义选项C:民族形式。
洛阳宋金时期砖雕[权威资料]
![洛阳宋金时期砖雕[权威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5c02c573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13.png)
洛阳宋金时期砖雕摘要:洛阳宋金时期的砖雕是由汉画像砖、北魏石刻线画一脉相承而来,在物象的深入刻画、现实空间的处理、雕刻制模技法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渗透着同时期宋金绘画高超水平和技艺的深刻影响。
但可能是因为宋金时期墓葬用砖雕的社会需求量相对于汉代墓葬用画像砖要少得多,所以在题材方面创新不多,也可能是因为砖雕的从业的工匠相对较少,所以在艺术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方面并不突出。
需要指出的是,比较能够代表这一阶段砖雕艺术成就的当属杂剧砖雕。
关键词:砖雕;洛阳;杂剧人物洛阳发掘的砖雕墓室一般没有前后室之分,均为前堂后室合为一体的单室。
其砖雕内容展现了宋金时期洛阳一般商人与官吏、地主生前的生活。
比较有代表性的五座宋代砖室墓现在复原在洛阳古代艺术馆中。
一、技法洛阳发现的宋金时期的砖室墓,多以仿木建筑结构砌砖建造而成,从汉代砖室墓和晚唐五代时简单的仿木建筑砖室墓发展而来,从北宋中期以后在中原地区普遍流行。
这种墓室中多装饰有砖雕,砖雕是由汉代画像砖发展而来的,汉代画像砖是墓室预制构件,是模印或刻划有花纹和图案的砖。
画像砖到了东汉时期,浅浮雕技法已经运用得十分广泛了,而砖雕的雕刻技法主要就是浅浮雕加阴线刻,可以说是对两汉画像砖制作技法的很好继承。
但是画像砖与砖雕的最大区别就在于:画像砖是在砖未烧制前还有泥的柔软性时用印模印制而成的;砖雕则较为侧重在已经烧制好的硬砖上雕刻而成。
由于基底比较坚硬,所以砖雕上的图案可以雕琢得更加精细。
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和汉代画像砖相似的制作办法,即将砖胚放入预先刻好的模子内形成画面。
二、题材(一)孝子故事如宋四郎墓。
这一题材是与画像砖、北魏石刻线画中的孝子故事一脉相承的。
(二)杂剧人物如1973年洛阳市洛宁县文管会在该县小界乡介村搜集的一批宋代杂剧雕砖。
这批杂剧砖雕是可说是目前发现的杂剧数量、种类最多而且较全面的地方杂剧团。
杂剧是宋金时期兴起、发展的戏曲艺术,本来是唐代各种杂耍技艺的统称,后来宋代的歌舞戏、滑稽表演以及有故事内容的清唱,也叫杂剧,金元称院本。
中国建筑史试题库及参考答案(附知识点)

中国建筑史试题库及参考答案(附知识点)中国建筑史试题库及参考答案(附知识点)《中国建筑史》试题库⼀、选择 1.“殿堂”式⼤⽊构架符合以下哪个特征 D A 穿⽃ B 内柱升⾼ C 彻上露明造 D 草栿 2.⽃栱在《营造法式》的各作制度中属于:C A ⼩⽊作 B ⼤⽊作 C 铺作D 檐下作3.⼀般认为,中国古代地⽅城市中的商业街应出现于:A A 宋B 宋以前C 明清 D元4.宋辽⾦时期最精美的“天宫楼阁”见于以下哪座建筑CA 隆兴寺摩尼殿B 晋祠圣母殿C 华严寺薄伽教藏殿D 少林寺初祖庵 5.宋代的“材”为 CA ⽃⼝⾼B ⽃⼝宽C 单拱⾼ B 单栱断⾯ 6.天安门⼯程的最初设计承建者是:A、宇⽂恺B、李诫C、蒯祥D、也⿊迭尔7.我国已知的最早采⽤榫卯技术构筑⽊结构房屋的建筑遗址是:A、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B、西安半坡母系⽒族部落聚落遗址C、连云港藤花落龙⼭⽂化遗址D、西安客省庄龙⼭⽂化遗址 8.清代⽃拱⼀般不含以下哪种功⽤ A 模数化 B 承重 C 装饰 D 材等9.明清北京故宫建筑受以下哪个地域⼯匠系统影响最⼤ C A 晋 B 冀 C 苏 D 赣10.中国拱券结构⼤致出现于 B A 东周 B 西汉 C 唐宋D 明清 11.以下哪⼀条与长城⽆关 AA 宗法制度B 秦始皇C 胡服骑射D 丝绸之路世纪将中国建筑介绍到欧洲的著名⼈物是 B A 南怀仁B W·钱伯斯 C J·朗世宁 D 汤若望 13.以下哪条不符合历史建筑保护的精神 AA 全⾯保护B 重点保护C 有限保护D 酌情保护 14.中国近代建筑中的复古主义思潮以下列哪⼀条为⼝号 C A 历史主义 B 民族形式 C 中国固有形式 D 民粹主义15.迄今所知最早的四合院建筑遗址是:A、河南偃师⼫沟商城遗址B、陕西歧⼭凤雏村西周遗址C、河南偃师⼆⾥头遗址D、安阳洹北遗址 16.我国现存最早的城市地图是:A、兆域图B、西京长安图C、平江府图D、清明上河图 17.汉代四象中指东⽅的是A、青龙B、⽩虎C、朱雀D、⽞武 18.清明上河图所表现的是城的风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 门窗 ·乌头门、格子门 ·落地长窗
七· 台基、栏杆
八·天花 、藻井
九·柱、柱础
第七章 宋 、 辽 、金 时 期 的 建 筑
公元960年-1279年
§7· 1 宋、辽、金建筑概况
一· 历史文化背景
1·政治上不统一,它大体可分为两
个阶段:
Ⅰ·北宋与辽、西夏等对峙
北宋 ( 960- 1127 )
辽国 ( 907- 1125 )
西夏 ( 1038-1227 )
Ⅱ·南宋与金、元对峙
南宋 ( 1127- 1279 )
二·梁架 1·地栿
建筑物柱脚所安 置的联系构件 2·柱头枋 拱眼壁上的扁方条 3 ·撩檐枋(榑) 檐部令拱承托的 枋(榑)。 4·罗汉枋 撩檐枋和柱头枋之 间斗拱承托的枋
5·压槽枋 6·普拍枋 放在阑额及柱 头上面,以承铺作的扁方条
7·剳 牵 (清称单跨梁) 8·绰幕枋 梁枋下柱相交
处的短木,用以缩短梁 枋的净跨距离 9·合朩杳 蜀柱两侧的加固件 10·出 际 榑头伸到山墙外
1·叉柱造 上层檐柱的底部十字பைடு நூலகம்口, 插入平座斗栱内, 而平座柱则叉立在下檐柱 斗栱上,但向内推进半柱径。
2·永定柱造 二层平座柱子直接从地立
起,紧靠下檐柱。
永定柱造仅发现河北正定
龙兴寺慈氏阁1例 3·缠柱造
下层柱端增加一根斜梁,将上 层柱立于斜梁上,而在转角 处各加一朵补间铺作,遮住上 层柱根。
瑞鹤图 北宋 赵佶
金明池争标图
§7· 2 宋、辽、金建筑 构造及细部特征
一·屋顶 1·坡度:约1:4-3 2·线形:由举折获得
H/10
H/20
H
3·类型 ①四阿顶(庑殿) ②九脊殿(歇山)
抱厦 两个歇山顶 ┯ 字或 ┿ 字相交,插入部分称抱厦
③悬山 ④硬山 ⑤攒尖(斗尖) ⑥盝顶 ⑦盔顶
4·瓦饰
3·从建筑风格看: 宋朝:建筑工整、细致 、秀美
4·成从因建:筑文组人群政看治:、丧师 宋失朝地建因筑素群增加了轴线的 深辽度金和:纵粗深旷方、向雄空健间,层吸次, 强纳化了了唐秩风序。 屋成顶因组:合民也族更、为地灵域活因。素
5 ·园林兴盛。出现 了写 意山水园。 6风· 砖景石区建、筑园的林水布平局达更到为新自 的由高活度泼。。 增强了造景、 砖次观宋石反工石是景塔塔映技建桥功绝数了术筑 梁能大量当所主 。。 多 也 时 达要数 很 砖 到仍是 多 石 的是砖。加水佛石工平塔,与。,施其
二·宋辽金建筑特征 1·从木构体系看:
唐代已达到了顶峰,宋朝处在 守成阶段。 北宋制定、颁布了《营造法式》 木架建筑采用了古典的模数制。 2 ·随着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城 市结构和布局起了根本变化。 突破了唐以前实行夜禁和里坊 制度。 建宋筑都趋城于汴市梁俗已化完,全邸是店一、座酒商楼业 、城书市院的等面世貌俗了建筑增多
金国 ( 1115- 1234 )
元朝 (1271-
)
2·社会经济的发展,生产技术和工具的进步:
3手· 文工人艺政分治工,细儒密学,复作兴坊(规理模学扩兴大起,)城镇繁荣 · 对吸外纳贸了易唐活代跃治,国尤的其经南验宋,时以期及南北宋宋开本始身,夺中取国政权 的经经济验中心南移 五代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周世宗柴荣病死, 七岁的恭帝继位,时任殿前都点检的赵匡胤掌握 了军权。翌年正月初,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 率军入开封,胁迫周恭帝禅位。赵匡胤即位后, 仍定都开封,改国号为宋 军事上软弱
跳头的第2层或以上的横拱 10·单栱 跳头只置1层栱时称单栱 11·重栱 跳头置2层或2层以上的 横栱时称重栱
四·殿阁平面 1·殿阁地盘分槽(下节详论)
2·副阶周匝 副阶即附加的外廊,周匝,环绕一周。指 殿堂楼阁塔等外廊环绕。
五·多层木建筑 中国建筑中的殿堂结构: 按水平方向分为柱额、铺作、屋顶3 个整体构造层, 自下至上逐层安装,叠垒而成。 如造楼房,只须增加柱额和铺作层即可。 上下层交接,除了通柱,主要有3种作法:
三·斗栱 1·斜栱
45。或30。上安的栱
2·平座斗栱 3· 平闇斗栱
4·转角铺作 ·列栱 ·斜栱 ·角昂 ·由昂 ·宝瓶(仙人) ·鸳鸯交首栱 ·老角梁 ·仔角梁
5·连珠斗 两个或以上都重叠使用 6·平盘斗 无耳的斗 7·讹角斗 将斗的外轮廓线加工成曲线
8·瓜子栱 跳头的第1层横拱 9·慢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