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氏物语女性形象与十二金钗

合集下载

源氏人物形象分析

源氏人物形象分析

源氏人物形象分析《源氏物語》是日本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描写了平安时代官僚贵族社会的盛衰兴衰。

该小说中涉及到了多位人物,每个人物都有自己鲜明的性格和特点。

以下是对重要人物的形象分析。

(一)源氏——温柔而爱情至上源氏是小说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也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物。

他是皇族和平安贵族之间的产物,有着一双能够感知到心灵的眼睛。

他身材高大,面容美丽,容貌非常出众,同时又十分温柔体贴,特别是在对待女性方面。

他总是以爱情为主导,对于爱情的承诺,他会坚守到底。

这也使得他成为了小说中最为受欢迎的人物。

(二)光源氏——妩媚多姿光源氏是源氏的妹妹,是个十分有女人味的女性形象。

她身段婀娜,面容姣好,拥有清新脱俗的气质和独特的艺术感,总是被描绘成妩媚多姿的形象。

虽然她并不是小说中第一女主角,但是她所占据的空间和情节都非常重要,并在小说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三)桐壶——卑贱而令人感动桐壶是小说中的一个大家带着好奇心的人物,她是一个出身卑贱的女子,却拥有非常高的才华和智慧。

尽管她曾被男人们玩弄于鼓掌之间,但她还是能够坚定自己的心志,不屈不挠。

她的不幸命运令人感到心痛,但也证明了她内心的强大和坚定不移的意志力。

(四)稻荷——风流但并不肮脏稻荷是小说中的一个风流人物,他非常擅长勾引女性。

然而,他并不会去将其他女性吸引到玷污的深渊中,而是以一种肆意妄为却有所限制的方式与她们交往。

同时,他也有自己独特的观察力和洞察力,对于环境和生命有着自己独到的认识。

(五)女大臣——权术至上女大臣是小说中的一个非常有力的女性形象,她以权术为生,冷静、果断,在政治上十分有能力。

尽管她也有各种弱点,比如爱情求唯、天真幼稚等,但是她并不会因此而放弃自己的政治目标和追求。

总之,《源氏物语》是一部由许多富有特色的人物构成的作品。

每个人物在小说中都有深刻的心理刻画和情感表征,笔者在这里只简单介绍了这几个重要人物的形象分析。

这部著作不仅是对于历史的复原,更是对于人格的塑造,对于人物深度的挖掘,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饱满,生动。

女性悲剧与物哀美——浅析《源氏物语》中的女性形象

女性悲剧与物哀美——浅析《源氏物语》中的女性形象


. `

语 》正 是 这 一 时 期 社 会 生 活 特 别 是 宫 廷 生 活 的艺 术反 映
, 。

《源
氏物 语 》 是 将 对 人 生 不 如 意 的 哀感 以
, `
它 以源 氏父 子 的 情 场 官 场 活 动
“ ”
及 注 定 要 灭 亡 的 阶 级 的 预 感 作为 幽 情 加 以 发展 并 以 此 作 为整 个 物语 的 基 本 精神
《源

氏物 语 》 产 生 于平 安 时代 摄 政 关 白
, ,


是 政 略婚姻


的 牺 牲 品 或 成 为 男 性权 威 的 附
,
,
的 中 期 此 时 大 贵 族 藤 原 道 长 权 倾朝 野 可 以 随意废 立天 皇
。 , , ,
甚至


小 说 以桐 壶 之 死 开 篇 以 浮 舟 落 发 为 尼 结
日本
女 性 美 的 象 征 又 各有 不 同 的 悲 剧 命 运

她 们 的 悲 剧 在 于 心 哀 物 哀 美 即是 心 哀 美
,

在 此 基础
上 讨 论 了 哀 与 美 之 间的 相 互 制 约 关 系
问世 于公元 n
,
世 纪 初 日木 平 安 王 朝 时 期
位 低 下 命运 多 赛
,

《源 氏物 语 》 环 绕 着源 氏父

天 皇 已 丧 失实权 皇 族贵
局 就 旨在 表 现 女性无 力 摆 脱 的 悲 剧 命 运
,
族也 失 却 早期 的 进取 精 神 多 沉酒 酒 色 不 思 中 兴 显 露 出 末 世 子 孙 的 不 肖败 象

源氏物语女性表

源氏物语女性表

源氏物语女性表一、花散里杜鹃也爱芬芳树,同入橘花散里来《源氏物语》第11帖回目名,也是除41帖云隐外最短章。

橘花比拟花散里,言源氏乃为花散里而来。

因而后人取名时,为这一帖出现的女子取名为花散里。

花散里,是光源氏的众多情人之一,其姊是桐壶帝之妃子之一的丽景殿女御。

她曾和源氏有过一段露水因缘,但在桐壶帝驾崩之后,未生育子女的丽景殿女御门前逐渐冷清,因此光源氏在六条院建成之后,迎入花散里成为夏之町的女主人。

在源氏物语中的花散里并不以美貌著称,就连其养子夕雾在隐约亏见其容貌之后曾说过;这养母长的可真难看啊!真不知父亲为何会和她有这般关系。

作者紫式部笔下的花散里虽然没有亮丽的容颜,而且比起书中其他年龄相近的女性,花散里衰老的似乎也很快,但可喜的是,她拥有一头乌黑秀丽的长发,还有她那坚强伟大的母性,同时,花散里也很擅长纺织刺绣染布一类的女红。

二、明石姬明石姬是日本文学名著<<源氏物语>>中的一个重要人物,源氏的侧室,明石女御的生母。

源氏由于无法与心爱的藤壶中宫相会,心中苦闷,故与朱雀帝宠妃胧月夜私通。

此事败露后,源氏辞官自行流放到明石(日本海岸名)休养,遇到前地方官明石道人的女儿明石姬,与明石姬结缘生下一女。

源氏真爱这明石,可惜明石由于身份较低,顾虑重重,认为自己是乡野人家,始终不能攀龙附凤,多次推辞进京。

明石道人体谅女儿,为女儿修整靠近京都的住所,明石姬这才入住大堰的别院。

,她后来将女儿交给紫姬抚养,不得相见。

也是因为怕自己身份低微会影响女儿前途。

明石姬虽然是在海边偏僻的地方成长起来的,但是容貌秀美,身量窈窕,气质教养与京城贵族妇女相比较有过之而无不及,写得一手好字,还是一位涵养极深的琵琶名手。

源氏身边诸女中,明石姬非常得宠,可以说她甚至是紫姬心中最深的一根刺.同时,明石的清心寡欲与世无争也使她自己显得高贵。

明石姬本人超越了环境对她的限制,虽是乡下姑娘顾虑较多,但毕竟本人品格高雅,待人接物谦逊和善,还在乐器方面有很高的造诣,非常富于传奇色彩。

《源氏物语》中的女性形象——兼论古代日本女性地位

《源氏物语》中的女性形象——兼论古代日本女性地位

《源氏物语》中的女性形象——兼论古代日本女性地位作者:许路明来源:《参花(下)》2018年第07期摘要:《源氏物语》作为日本古代文学的代表,一直是日本文学研究中的一座高峰,其作品之伟大之处就在于既有在文学上的伟大开创,也有在历史学方面的巨大贡献,它是一部介绍和展示日本古代文化、日本平安时代贵族生活的优秀资料,其值得研究之处也不胜枚举。

而在这样一部内容广博的世界名作中,却一直有一条看不见的线在支撑并牵引着故事的发展,这就是《源氏物语》中的女性。

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对《源氏物语》中几位形象较为突出的女性进行分析,阐述日本古代女性的地位,并一窥书中所描述的时代风貌。

关键词:《源氏物语》女性地位日本古代文化一、浅谈《源氏物语》中的女性形象(一)《源氏物语》故事中的时代背景《源氏物语》的成书年代至今仍无定论,在学界的研究成果中,大致认为此书作于公元1001至1008年间,对比同时代的中国,正处于经济文化发达、社会安定的宋王朝统治时期,日本国内此时也是一派和平。

但不同的是,中国刚刚经历了战乱,百废待兴,而日本则是长期安逸的盛极而衰,社会矛盾尖锐,上层贵族之间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权力倾轧,国内已经爆发了多次武装暴乱,所谓的“盛世”其实已经岌岌可危。

作者紫式部是一位官宦人家的小姐,可以说,她在自己所处的位置很清晰地看到了日本社会当时出现的种种危机。

但碍于东亚文化圈传统的“女流不干政”思想的束缚,不便在文学作品中直接指出,也只能发出“作者女流之辈,不敢侈谈天下大事”这样的无奈感慨,甚至在第七回中,源氏公子被桐壶天皇擢为宰相时直言自己谈论政治实在是“罪过”。

因此,在全书的故事情节中对她所担忧的一切只能是侧面描写,通过描写上层贵族,特别是源氏公子放荡糜烂的生活,来映衬社会风气的浮夸颓靡。

(二)《源氏物语》中几位主要女性形象分析这一节将从葵姬、夕颜、空蝉、紫姬四个女性在故事中的情节发展以及她们同源氏公子微妙的关系进行分析。

首先来说葵姬。

红楼梦与源氏物语

红楼梦与源氏物语

《源氏物语》中紫姬形象与《红楼梦》中薛宝钗形象相似性微探学院(系):文学院中文系专业:汉语言文学学号:10010086学生姓名:沈强引言日本平安朝时期女作家紫式部的《源氏物语》和中国清朝时期作家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日本和中国古典小说创作高峰之作,是东方文学中两颗璀璨的明珠。

这两部文学巨著的成书时间虽相距七百多年,但由于作者的家庭背景、生活经历和所处时代的相似性,它们在主题思想和人物塑造上有很多相似之处。

它们都描述了一个个悲剧的女性形象,其中《源》的主人公紫姬和《红》的主人公薛宝钗都是封建礼教所要求于妇女的“德、言、容、工”四德俱全的封建社会的正统人物, 都是封建贵族社会规范和礼教的信奉者, 也都封建传统意义上的“最可爱”“最完美”的人。

下面就来分析下两位主人公的相似之处。

一、牡丹与樱花的卓越风姿紫姬和薛宝钗分别被冠以日本国花“樱花”和中国国花“牡丹”的美称,可见她们的美貌在众女孩儿中是艳冠群芳的。

源氏在北山寺内初次见到紫的时候, 这女孩不过十岁光景, 但已和“许多孩子完全不同, 非常可爱, 设想将来长大起来,定是一个绝色美人”。

源氏想到: “这个人长大起来, 多么娇艳啊! ”便目不转睛地注视她, 继而又想: “原来这孩子的相貌, 非常肖似我所倾心爱慕的那个人,所以如此牵惹我的心目。

”源氏遂起意接紫回宫。

数年之后, 源氏更是“看见她的样子异常可爱, 觉得平生所见无数美人, 没有一个比得上她”。

十多年后, 源氏仍觉得奇怪: 紫姬怎么会生得这样美的呢? “相貌艳如花月, 姿态新颖入时”,加之种种优雅的熏陶融合集中, 这便形成了一种最高的美姿: 今年比去年更盛, 今日比昨日更美。

永远清新, 百看不厌。

紫姬之美, 还在于她的气质, 她气度高雅, 神色矜持, 加上容貌丰丽, 似有幽香逼人, “教人联想起春晨乱开在云霞之间的美丽的山樱”。

紫式部一再将紫姬比作“春天的樱花”、“然而比樱花更加优美”。

而宝钗一出现,在书中便是一个鲜艳妩媚的少女, 肌肤莹润, 举止娴静, 望之如春花而别具风流。

关于《红楼梦》与《源氏物语》女性悲剧的比较分析

关于《红楼梦》与《源氏物语》女性悲剧的比较分析

关于《红楼梦》与《源氏物语》女性悲剧的比较分析作者:胡思婕来源:《神州·上旬刊》2018年第12期摘要:一直以来,有很多人把《红楼梦》与《源氏物语》这两本著作进行比较,因为这两本书有很大的相似之处。

本文首先分析了《红楼梦》与《源氏物语》的悲剧共性,然后从薛宝钗和葵姬、林黛玉和紫姬、王熙凤与六条妃子的对比这三组人物形象分析了《红楼梦》与《源氏物语》女性悲剧。

希望借由这两部著作,使读者对封建时代的女性悲剧问题进行思考,从而获得启示。

关键词:红楼梦;源氏物语;女性形象;悲剧引言:《源氏物语》是日本非常著名的长篇小说,很多人说它是中国版的《红楼梦》,这两部著作都是非常杰出的作品,像两座高山一样在中日两国的文学史册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虽然这两部著作的作者性别不同,但是他都通过笔下的一个个女性形象书写出时代的特征与现实。

下面就来具体研究一下两部作品中的女性悲剧形象。

一、《红楼梦》与《源氏物语》的悲剧共性《红楼梦》与《源氏物语》这两部作品都是长篇小说,都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却在平和缓慢的叙事中慢慢道尽了一个家族由兴盛到衰亡的全过程。

《红楼梦》用现实主义的笔法,描写了古代封建社会中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样貌。

而《源氏物语》也是描写了平安王朝源氏家族的兴衰历程。

而且两部书均是从男主人出发,描绘了他以他身边的女性形象。

贾宝玉与光源氏一样,温柔且多情,他们身边的女人也一样,无论是十二金钗还是游离在光源氏身边的各色女子,最后都难逃悲剧的下场。

作者通过对众多女子形象的描摹,表达出对当时封建社会下女子命运的同情与思考。

这两部作品都在表面的爱情故事中,揭示出了一曲太平盛世下的悲剧挽歌。

二、《红楼梦》与《源氏物语》女性悲剧的比较《红楼梦》与《源氏物语》的女性角色非常多,众多女子的结局都是悲剧,但是由于中日两国的文化背景不同,作者的经历也不同,所以他们笔下的悲剧色彩也是各有千秋,这里就从两部作品中选择三组比较典型的女子形象进行比较,来展现的悲剧人生。

源氏物语读书日本文学与女性形象

源氏物语读书日本文学与女性形象

源氏物语读书日本文学与女性形象源氏物语是日本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被誉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源氏物语的作者是女作家紫式部,她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描写,刻画了一群独立自主的女性形象,这些形象既是当时社会女性地位的真实写照,也是对于女性命运的深思熟虑。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源氏物语对日本文学和女性形象的影响。

首先,源氏物语是日本文学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部作品。

它被广泛认为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早的长篇小说之一,也是日本文学的巅峰之作。

源氏物语通过描写平安时代的贵族社会风貌,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美好与腐朽、繁荣与衰落。

作品中充满了对爱情、人性、命运的思考,以及对于人生意义的追寻。

源氏物语的独特结构和丰富的情节,使其成为了一部具有浓厚文学氛围的作品,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次,源氏物语中的女性形象给予了当时社会的女性以启示。

在平安时代的日本社会,女性地位相对较低,处于男性的支配之下。

然而,在源氏物语中,紫式部塑造了一批独立、有个性的女性角色,她们拥有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从女主角帖春比吕到多情的葵、聪明善良的玉藻,她们的形象栩栩如生,各具特色。

这些形象的塑造反映出作者对女性命运的深刻思考,也为当时的女性树立了积极的榜样。

源氏物语描绘的女性形象不仅展现了女性的内在世界,更展示了她们在社会中的生存之道。

另外,源氏物语对于后世的文学创作影响深远。

这部作品的独特风格、丰富的描写和复杂的情节结构,启发了许多后来的文学家。

由于源氏物语的广泛影响,以它为名的后续作品层出不穷,延续了日本文学的传统。

源氏物语中刻画出的女性形象也成为了后来文学作品中的重要参照对象,许多作家在笔下塑造的女性形象受到源氏物语中的角色启发。

可以说,在源氏物语的影响下,日本文学中女性形象的描写变得更加丰富而独特。

总结起来,源氏物语是一部具有重要地位的日本文学巨著,它对于后世的影响不仅在于其文学的价值,更在于其中独立自主的女性形象的塑造。

通过对源氏物语的研读,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当时的文化和社会风貌,更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女性命运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源氏物语》与《红楼梦》人物形象的对比性研究

《源氏物语》与《红楼梦》人物形象的对比性研究

《源氏物语》与《红楼梦》人物形象的对比性研究作者:李鑫童来源:《速读·下旬》2017年第12期摘要:《源氏物语》代表着日本古典文学的最高成就,《红楼梦》则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代表著作,这两者都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本文就对日本的《源氏物语》与中国的《红楼梦》进行对比研究,找出其中的相似之处与相异之处,试图让读者能够更好的了解这两部文学著作。

关键词:《源氏物语》;《红楼梦》;人物形象;比对“物语”这个词语的意思就是杂谈,物语文学则是日本文学的早期形式。

《源氏物语》是日本十一世纪初期的作品,在日本乃至世界的文学史上都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

从时间的角度来讲,世界上的第一部长篇写实性小说作品就是《源氏物语》。

它很好的反映了日本社会女性的困难生活,被人们传颂至今。

而《红楼梦》在世界文学史上同样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包罗万象,将人情世俗囊括在内。

从某种角度上来讲,《源氏物语》与《红楼梦》异曲同工,下文就对此进行深入探讨。

一、作者生平的比对《源氏物语》的作者与《红楼梦》的作者都出身于贵族世家,他们生活在贵族家庭之中,对贵族的生活感受颇深,这就促进了他们后期的文学作品创作。

两部作者的作者都比较了解贵族的生活特点,对贵族的生活以及妇女的生活十分明了。

又为一致的是,两位作者的人生都经历了变故,这使得他们对现实的社会生活拥有更为清晰的认识,而因此产生了宿命论与悲观主义的思想。

不仅如此,他们又将自己所经历的一切以文学作品的形式展现出来。

二、《源氏物语》与《红楼梦》主题思想的比对纵观对于《源氏物语》与《红楼梦》主题思想的研究,学者们大体都是从政治、文化、历史以及阶级的角度出发进行比对研究的,他们的研究入手点几乎是一致的,即这两部书籍的作者都是通过描写贵族的腐朽荒淫生活,进而去揭露女性们的苦难生活和悲惨命运,反映出盛极必衰的规律,饱含了作者的哀叹。

从悲剧的角度出发去比对《源氏物语》与《红楼梦》的主题思想,这两部作者都反映了贵族世家盛极必衰的没落、一夫多妻制度下妇女们的悲剧人生等,这两部作者的主题思想大体是一致的,在表现内容与悲剧内涵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源氏物语“紫姬”与中国“十二金钗”
张钰
【摘要】源氏物语与红楼梦,中日文学界的双壁,时代映射下的文字瑰丽。

后人孜孜不倦
的探索中,它们终究传承了怎样的文化渊源,哪般的审美情趣。

本文选取女性人物塑造的
角度,不同时代的隔断下,众佳人的惊鸿一瞥中,窥见史实一隅。

【关键词】人物形象审美女性意识
《源氏物语》以才貌双全,风流倜傥的贵公子光源氏的宫廷生活为主线,描绘了他与
多位佳丽的浪漫爱情,及在政治上的辉煌和没落。

日本平安朝的风貌,尽皆展现在作者内
敛的笔下。

这部日本平安时代巨著,与中国古典文学经典红楼梦,皆用浓墨重彩的笔调塑
造了各具特色的女性人物群像,由此出发,通过典型女性形象的比较,探讨不同的时代背
景和社会熏陶对艺术形象的处理有何异曲同工之妙,找寻两部历史巨作的现实意义。

比较
文学的特质便是将多来源的不同事物采纳在一起,以便以比较的广阔视野认知不同个体,
充分解释每一个事实,本质的研究各国文学作品的相互关系,找到尽可能多的种种结果与
关联性。

一、作品中的人物塑造
《源氏物语》作者描写的女性形象达到数十位,其中主要的形象有紫姬、三公主、夕颜、空蝉、末摘花、花散里等。

众多的女性中有皇族、与皇族息息相关的皇亲国戚,当然也有
没落的下等贵族。

身份不尽相同,但这悉数的女子均容貌秀丽,才情兼备,只是大多难逃凄凉哀婉的命运。

其中,紫姬是最具代表性的人物,紫姬是源氏一手教养出来的美丽温顺的女子,容貌清丽,很像藤壶中宫。

儿时天真烂漫,长大后心地单纯,温柔顺从,懂得隐忍,
而且有很好的教养。

一生得到了几乎是光源氏的独宠,光源氏的情人很多,可她们都知道
自己没有办法和紫姬媲美。

她去世没多久,光源氏恍惚不可终日,最终出家,跟随紫姬而去。

源氏教养的核心内容是顺从和对他的无所保留。

他得意自己的教育成果甚至在紫姬死
后还想:“从幼年起,无论何事,凡我心中不喜爱的,她从来不做。

”由于熟悉的亲切感
与长相的酷似他所钟爱的女人,紫姬是光源氏心理诉求与发泄的主要对象,只是光源氏从
未真正考虑过紫姬的真实想法。

他给的更多的是对紫姬的庇护,与对理想女性的刻画塑造,却不想正是如此的关爱一步步促成了紫姬的香消玉殒。

《红楼梦》中“十二金钗”特指太虚幻境薄命司里记录的十二个女子。

金陵是“南京”的法定同义词,所以《金陵十二钗》又可以称为《南京十二钗》。

作者曹雪芹以金陵十二
钗正册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史湘云、妙玉、王熙凤、贾
巧姐、李纨、秦可卿为主线,描写当时的社会生活、婚丧祭祀制度、服装穿戴、饮食药膳、建筑亭阁、舟车行轿等方面。

于点滴生活中,又流露着才情和不同女性的思想观念。

于命
运的辗转中,又凸显了时代的印迹。

无论荒唐言、辛酸泪,《红楼梦》的美学价值都是不
可隐遁的。

二、紫姬与十二金钗主要人物形象比对
1、紫姬与林黛玉
林黛玉,金陵十二钗之冠。

前世为三生石边的一株绛珠草,受神瑛侍者的甘露之惠,愿
跟其下凡还尽眼泪。

生性孤傲,多愁善感,才思敏捷。

紫姬与黛玉,同样具备女性身上独有的对爱情专一的执着,才表现出多愁善感,嫉妒心
思的女人真性情的一面。

源氏指责紫姬:“你又嫉妒了!是谁教你的,不得而知。

”紫姬
回答:“我是什么时候学会嫉妒的呢?正是你教我的呀。

”对现世的不满,追求自由爱情
的不得,身体的纤弱疾患造成两位仙子奇葩的香消玉殒。

随后又都有追随的男人为其出家,不同的是林黛玉与神瑛侍者的转世贾宝玉真心相爱,有共同的价值观、爱情观,黛玉是宝
玉反抗封建礼教的同盟军,是自由恋爱的坚定追求者。

而紫姬是光源氏为满足一己私欲,
一手培养的爱情傀儡,她得到了一味强加的专宠,却不是两心相系的爱情。

我们不是紫姬,体会不到专宠时的幸福,也感悟不到失去自由的禁锢,面对只能被迫接受却无法掌控的爱情,她是喜是悲都无从考究。

2、紫姬与薛宝钗
薛宝钗,金陵十二钗之冠,大方典雅,举止雍容。

她待人处事十分圆滑,她对官场黑暗
深恶痛绝,但仍主张贾宝玉应致力于仕途经济,有所作为。

她有一个“不离不弃,芳龄永继”的金锁,王夫人与薛姨妈为了家族利益,便以此为由,极力促成“金玉良缘”——宝
玉与宝钗的婚事。

紫姬与宝钗都符合封建时代所要求的女性所具备的完美和理想的淑女形象——温柔敦厚,忍耐顺从,博学多才又内外兼修。

但无法避免悲剧性的命运,始终都是封建礼教的殉葬品。

甚至她们的出生、成长、婚姻都是礼制下被安排好的过场。

始终都是一场戏,分明是主角,却一切话语和行为都没有半点自己的旨意。

不同的是,宝钗城府极深,懂得迎合,很好的
适应着那个时代和那个表面极尽荣光的家族繁华,而紫钗天性纯真善良,怎样也融不到那
个封闭的蜜罐,终得郁郁寡欢。

3、紫姬与秦可卿
秦可卿,金陵十二钗之十二,贾蓉之妻,长得袅娜纤巧,性格风流,行事又温柔和平,深得贾母等人的欢心。

但公公贾珍与她关系暧昧,致使其年轻早夭。

紫姬与可卿同是亭亭玉立的可人儿,纤巧多姿闭月羞花,同时又具备女人身上独有的
百依百顺的温柔性情,爱美之心人皆有,这类羊羔般温顺的女子,除却爱情,任谁人又能
不想亲近呢。

不同的是,紫姬的乖巧是纯正的内心单纯,但又不乏固有的一点小偏执。


卿若浮萍弱柳般的性格,促成了她的风流行事的随性的姿态。

三、《源氏物语》与《红楼梦》女性理想形象的异同
探究《源氏物语》与《红楼梦》的女性人物形象,日本平安时代的理想女性形象是乖巧顺从,懂得隐忍,满足爱情中男人的内心诉求与情感欲望,同时又始终不可能追求专一固有的爱情的高贵的女仆式的形象。

她们恪守着礼教,高端的教养与才情,对爱情只有接受没有主动性可言。

《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则是带有时代精神的女性先锋者的形象,一如黛玉的反叛精神对自由的向往,宝钗的顺应时事的大局观,可卿的自我欲求的表现。

十二金钗其实各有特色,妙玉黛玉是可以直接表达的不羁者,元春宝钗被迫顺从着礼教却也不是全无自我,王熙凤更是热辣到可以教男性一比高低的程度。

她们以不同的个性演绎着自我,也于无奈中挥洒着青春。

四、结语
不同的时代背景造就不同的人物形象和审美理念。

《源氏物语》与《红楼梦》分别出自日本的国风文化女流文学刚刚盛行的平安时代、和康乾盛世的太平盛世掩盖之下的清朝末代。

紫式部与曹雪芹分别生活在清朝中期和平安时代,这两个时代的共同点是表面一派太平盛世的景象,实则危如累卵,社会矛盾重重,处于由盛转衰的过度时期。

作者在探求人性本能的欲求和人的精神价值,但同时,作为女性文学代表的紫式部代表宫廷封建统治的理念,主张女性的顺从和驯服,而身处转折时期又有着中途家落的切肤之痛的曹雪芹则赞颂女性的个性化。

最大的喜悦莫过于新事物的发展,最大的落差莫过于盛衰更迭,时代造就着仙苑奇葩,各种姿态的女性形象也为我们展示了华丽与落寞的相继,同时加深了我们对那个年代的印记。

【参考文献】
1叶渭渠,唐月梅.《日本文学史》.昆仑出版社,2004.
2罗婷.《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西方和中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3姚继忠,刘华曦.走进源氏物语——任是无情也动人, 《日语知识》,2005年第3期. 【作者简介】
张钰(1987-),女,山东省济南市人,河北大学研究生院日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