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氏物语女性形象分析
《源氏物语》女性形象分析

《源氏物语》是日本文学史上一部伟大的古典名著。
其作者紫式部是日本平安时代著名的女作家,她被誉为“大和民族之魂”。
因其是位中等贵族的宫廷女性,内心本就细腻、敏感,加之她的感情生活坎坷,而且因为有宫廷生活的直接体验,对平安时期的贵族情况十分了解,所以《源氏物语》读来令人感动,就仿佛一部古典静雅而又美丽哀婉的“言情小说”。
书中的文字细腻,优美,虽然简介令人扼腕无味,但是读起文本却会给人一种清秀异常的感觉。
书中写了大量充满清丽气息的和歌,也描写了大量平安时期女子美丽的穿戴。
书中描写的人物,尤其是女性人物,每个人身上都有非常明显的独特之处,一言一语都让人感觉到她们那些或温柔或冷清或完美或高贵,或是如平民般的安详等等的心性。
但她们的结局大多都走向了悲剧,让人不忍,直至落泪。
读过作品一定会发现虽然小说主要是在描写源氏的爱情生活,但仔细品来会发现紫式部没有单纯地表现“卿卿我我”的爱情,而是深刻的揭露一夫多妻制下妇女的悲惨命运,揭露贵族阶级喜新厌旧,玩弄女性的卑劣行径。
一、独特女性的芬芳魅力与多舛命运(一)至上高贵的皇室亲王女儿1、藤壶纵观整部《源氏物语》,藤壶应该是全书中最高贵美丽的女子,因为是出身于帝王之家,这就使她深知宫廷斗争的厉害,可她并没有因此而变得高傲冷酷,在她身上我们仍旧可以看见一颗善良克己的心。
她那样的深爱源氏,然其一生,只能作为源氏的继母而存在。
从道德对女性的要求来看,藤壶是有罪的。
身为桐壶帝最爱的妃子的她,内心里深爱的却是自己的继子,并且还生下他的孩子。
可其实藤壶也是一个牺牲者。
她之所以可以得到桐壶天皇的宠爱完全是因为她长相酷似源氏之母。
桐壶帝之后是否忘了源氏的母亲而爱上了藤壶本人,物语中从未提过。
但无论如何桐壶帝的盛年早已过去,而年轻美丽的藤壶与这位只小自己四岁的光彩夺目的继子发生恋情,似乎也是可以原谅的了。
桐壶帝死后,藤壶为了保护源氏和太子,于盛年毅然落发出家,似乎是要永久的忏悔自己的罪愆。
源氏人物形象分析

源氏人物形象分析《源氏物語》是日本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描写了平安时代官僚贵族社会的盛衰兴衰。
该小说中涉及到了多位人物,每个人物都有自己鲜明的性格和特点。
以下是对重要人物的形象分析。
(一)源氏——温柔而爱情至上源氏是小说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也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物。
他是皇族和平安贵族之间的产物,有着一双能够感知到心灵的眼睛。
他身材高大,面容美丽,容貌非常出众,同时又十分温柔体贴,特别是在对待女性方面。
他总是以爱情为主导,对于爱情的承诺,他会坚守到底。
这也使得他成为了小说中最为受欢迎的人物。
(二)光源氏——妩媚多姿光源氏是源氏的妹妹,是个十分有女人味的女性形象。
她身段婀娜,面容姣好,拥有清新脱俗的气质和独特的艺术感,总是被描绘成妩媚多姿的形象。
虽然她并不是小说中第一女主角,但是她所占据的空间和情节都非常重要,并在小说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三)桐壶——卑贱而令人感动桐壶是小说中的一个大家带着好奇心的人物,她是一个出身卑贱的女子,却拥有非常高的才华和智慧。
尽管她曾被男人们玩弄于鼓掌之间,但她还是能够坚定自己的心志,不屈不挠。
她的不幸命运令人感到心痛,但也证明了她内心的强大和坚定不移的意志力。
(四)稻荷——风流但并不肮脏稻荷是小说中的一个风流人物,他非常擅长勾引女性。
然而,他并不会去将其他女性吸引到玷污的深渊中,而是以一种肆意妄为却有所限制的方式与她们交往。
同时,他也有自己独特的观察力和洞察力,对于环境和生命有着自己独到的认识。
(五)女大臣——权术至上女大臣是小说中的一个非常有力的女性形象,她以权术为生,冷静、果断,在政治上十分有能力。
尽管她也有各种弱点,比如爱情求唯、天真幼稚等,但是她并不会因此而放弃自己的政治目标和追求。
总之,《源氏物语》是一部由许多富有特色的人物构成的作品。
每个人物在小说中都有深刻的心理刻画和情感表征,笔者在这里只简单介绍了这几个重要人物的形象分析。
这部著作不仅是对于历史的复原,更是对于人格的塑造,对于人物深度的挖掘,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饱满,生动。
女性悲剧与物哀美——浅析《源氏物语》中的女性形象

。
. `
“
语 》正 是 这 一 时 期 社 会 生 活 特 别 是 宫 廷 生 活 的艺 术反 映
, 。
、
《源
氏物 语 》 是 将 对 人 生 不 如 意 的 哀感 以
, `
它 以源 氏父 子 的 情 场 官 场 活 动
“ ”
及 注 定 要 灭 亡 的 阶 级 的 预 感 作为 幽 情 加 以 发展 并 以 此 作 为整 个 物语 的 基 本 精神
《源
。
氏物 语 》 产 生 于平 安 时代 摄 政 关 白
, ,
“
”
是 政 略婚姻
“
”
的 牺 牲 品 或 成 为 男 性权 威 的 附
,
,
的 中 期 此 时 大 贵 族 藤 原 道 长 权 倾朝 野 可 以 随意废 立天 皇
。 , , ,
甚至
庸
。
小 说 以桐 壶 之 死 开 篇 以 浮 舟 落 发 为 尼 结
日本
女 性 美 的 象 征 又 各有 不 同 的 悲 剧 命 运
。
她 们 的 悲 剧 在 于 心 哀 物 哀 美 即是 心 哀 美
,
。
在 此 基础
上 讨 论 了 哀 与 美 之 间的 相 互 制 约 关 系
问世 于公元 n
,
世 纪 初 日木 平 安 王 朝 时 期
位 低 下 命运 多 赛
,
。
《源 氏物 语 》 环 绕 着源 氏父
。
天 皇 已 丧 失实权 皇 族贵
局 就 旨在 表 现 女性无 力 摆 脱 的 悲 剧 命 运
,
族也 失 却 早期 的 进取 精 神 多 沉酒 酒 色 不 思 中 兴 显 露 出 末 世 子 孙 的 不 肖败 象
《源氏物语》的女性群像浅读-最新资料

《源氏物语》的女性群像浅读《源氏物语》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部长篇写实小说,作品流露出明显的现实主义倾向,被认为是代表了日本古典现实主义文学的最高峰,给后世作家的创作提供了艺术典范。
它所创立的物哀等美学传统。
一直被后世作家继承和发展,成为日本文学民族化的一大因素。
因此,一直被人们誉为日本王朝的文学杰作。
一、《源氏物语》概况《源氏物语》是日本女作家紫式部创作于11世纪初的一部长篇写实小说。
全书54回,近百万字。
可分为两大部分:前44回写源氏极享荣华,伴随着感情纠葛的一生。
这是作品的中心内容。
后10回写源氏之子薰(实为三公主和柏木大将的私生子)与宇治山庄女子之间错综的爱情故事。
小说历经4代天皇、跨越70多个年头。
登场人物数以百计,仅主要人物就有几十人之多。
《源氏物语》浸润着浓厚的佛教色彩,透过光源氏身世、用世、玩世、超世之苦,映射出“大皆空”的佛学观念。
但它并不是一部宣传宗教教义的宗教性文学作品,它思想上的真正价值在于展示了平安王朝的宫廷豪华奢侈、腐朽淫乱的生活。
反映了贵族阶级人与人之间争权夺势、互相倾轧的人际关系,暴露了贵族社会门第为重、男尊女卑的不平等的社会现象。
其艺术成就是塑造了源氏及众多女性形象。
并通过这些形象反映了物哀、幽情等审美意向。
二、小说的作者与历史背景《源氏物语》的作者是紫氏部,是平安时期的女作家,本姓藤源,出生中层贵族、书香门第。
因其长兄任式部丞,当时宫中女官多以父、兄官衔为名以示身份,故称藤氏部。
幼年时就向父亲学习汉文学,熟谙中国古代文献,懂音乐与佛经。
29岁进入皇宫为女官,开始直接接触宫廷生活,目睹了许多宫中女性的不幸遭遇,对贵族腐朽没落的生活有着切身的感受。
同时也为她写作《源氏物语》提供了丰富的艺术构思和坚实的生活基础。
后由于写成《源氏物语》,书中女主人公紫姬为世人传诵,遂又称紫氏部。
三、小说中女性悲剧的起因与经历在《源氏物语》中与主人公光源有过密切关系的女子数十位,其中主要的形象有紫姬、葵姬、藤壶皇后、明石姬、三公主、夕颜、空蝉、末摘花、花散里等等。
理想女性的哀歌——浅析《源氏物语》中“紫姬”的人物形象

理想女性的哀歌——浅析《源氏物语》中“紫姬”的人物形象理想女性的哀歌——浅析《源氏物语》中“紫姬”的人物形象《源氏物语》是日本文学史上一部重要的作品,以其描绘绚丽多彩的人物形象而闻名。
其中,“紫姬”(或称“薫姬”)是一位令人动容的女性角色。
她的形象展现出了对于理想女性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无奈,她的命运可谓是一曲哀歌。
在《源氏物语》中,“紫姬”是以殿上人的身份出现的。
她是一位美貌出众的女性,被形容为“特别美丽,眉宇间充满了傲岸之色”。
她的魅力和优雅使得众多男性为之倾倒,但却也让她的人生承载了沉重的压力。
她是位聪明且极富才情的女性,拥有着深沉的内心世界。
在紫姬的形象中,作者表达了他对于女性深刻的思考和理解。
然而,尽管紫姬具备了如此高贵的身份、出众的美貌和才智,但她的一生却充满了不幸和悲剧。
首先,紫姬的出生就注定了她的命运。
她是成年前便已经丧失了母亲的女子,没有得到母爱的她在成长过程中必然感受到了巨大的失落和不安。
同时,她的父亲又是位受人尊敬但冷酷无情的统治者,这样的家庭环境无疑对她的性格和情感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这样的背景使得她很难拥有稳定幸福的家庭生活。
其次,紫姬在感情方面也经历了痛苦的抉择和挫折。
她曾深深地爱过躯体残缺的男子,但后来却因为宫廷仪式的规定而不得不放弃这段感情。
这一刻的无奈和痛苦,使得她对于现实的理解更加深入和深刻,对于人之所求和现实之间的矛盾产生了更加深刻的思考。
她的情感经历是一首关于爱与理想的哀歌,表达了对于完美爱情的追求和对于现实无力的无奈。
最后,紫姬的生活充满了孤独和痛苦。
她的虚荣和自恋成为她痛苦的源泉。
她将父亲的无情冷漠重演在了自己的儿女身上,导致了家庭关系的破裂和孤独的命运。
子女们在无法获得母爱的熏陶下,也沦为了自恋和纵欲的囚徒。
尽管紫姬的美貌吸引着无数男子的追求和欺骗,但她内心的无奈和孤独无法被外界所察觉和理解。
综上所述,《源氏物语》中的紫姬是一位理想女性的代表,她的形象展现出了作者对女性追求理想和与现实抗争的思考和认识。
《源氏物语》中的女性形象——兼论古代日本女性地位

《源氏物语》中的女性形象——兼论古代日本女性地位作者:许路明来源:《参花(下)》2018年第07期摘要:《源氏物语》作为日本古代文学的代表,一直是日本文学研究中的一座高峰,其作品之伟大之处就在于既有在文学上的伟大开创,也有在历史学方面的巨大贡献,它是一部介绍和展示日本古代文化、日本平安时代贵族生活的优秀资料,其值得研究之处也不胜枚举。
而在这样一部内容广博的世界名作中,却一直有一条看不见的线在支撑并牵引着故事的发展,这就是《源氏物语》中的女性。
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对《源氏物语》中几位形象较为突出的女性进行分析,阐述日本古代女性的地位,并一窥书中所描述的时代风貌。
关键词:《源氏物语》女性地位日本古代文化一、浅谈《源氏物语》中的女性形象(一)《源氏物语》故事中的时代背景《源氏物语》的成书年代至今仍无定论,在学界的研究成果中,大致认为此书作于公元1001至1008年间,对比同时代的中国,正处于经济文化发达、社会安定的宋王朝统治时期,日本国内此时也是一派和平。
但不同的是,中国刚刚经历了战乱,百废待兴,而日本则是长期安逸的盛极而衰,社会矛盾尖锐,上层贵族之间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权力倾轧,国内已经爆发了多次武装暴乱,所谓的“盛世”其实已经岌岌可危。
作者紫式部是一位官宦人家的小姐,可以说,她在自己所处的位置很清晰地看到了日本社会当时出现的种种危机。
但碍于东亚文化圈传统的“女流不干政”思想的束缚,不便在文学作品中直接指出,也只能发出“作者女流之辈,不敢侈谈天下大事”这样的无奈感慨,甚至在第七回中,源氏公子被桐壶天皇擢为宰相时直言自己谈论政治实在是“罪过”。
因此,在全书的故事情节中对她所担忧的一切只能是侧面描写,通过描写上层贵族,特别是源氏公子放荡糜烂的生活,来映衬社会风气的浮夸颓靡。
(二)《源氏物语》中几位主要女性形象分析这一节将从葵姬、夕颜、空蝉、紫姬四个女性在故事中的情节发展以及她们同源氏公子微妙的关系进行分析。
首先来说葵姬。
源氏物语读书日本文学与女性形象

源氏物语读书日本文学与女性形象源氏物语是日本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被誉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源氏物语的作者是女作家紫式部,她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描写,刻画了一群独立自主的女性形象,这些形象既是当时社会女性地位的真实写照,也是对于女性命运的深思熟虑。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源氏物语对日本文学和女性形象的影响。
首先,源氏物语是日本文学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部作品。
它被广泛认为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早的长篇小说之一,也是日本文学的巅峰之作。
源氏物语通过描写平安时代的贵族社会风貌,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美好与腐朽、繁荣与衰落。
作品中充满了对爱情、人性、命运的思考,以及对于人生意义的追寻。
源氏物语的独特结构和丰富的情节,使其成为了一部具有浓厚文学氛围的作品,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次,源氏物语中的女性形象给予了当时社会的女性以启示。
在平安时代的日本社会,女性地位相对较低,处于男性的支配之下。
然而,在源氏物语中,紫式部塑造了一批独立、有个性的女性角色,她们拥有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从女主角帖春比吕到多情的葵、聪明善良的玉藻,她们的形象栩栩如生,各具特色。
这些形象的塑造反映出作者对女性命运的深刻思考,也为当时的女性树立了积极的榜样。
源氏物语描绘的女性形象不仅展现了女性的内在世界,更展示了她们在社会中的生存之道。
另外,源氏物语对于后世的文学创作影响深远。
这部作品的独特风格、丰富的描写和复杂的情节结构,启发了许多后来的文学家。
由于源氏物语的广泛影响,以它为名的后续作品层出不穷,延续了日本文学的传统。
源氏物语中刻画出的女性形象也成为了后来文学作品中的重要参照对象,许多作家在笔下塑造的女性形象受到源氏物语中的角色启发。
可以说,在源氏物语的影响下,日本文学中女性形象的描写变得更加丰富而独特。
总结起来,源氏物语是一部具有重要地位的日本文学巨著,它对于后世的影响不仅在于其文学的价值,更在于其中独立自主的女性形象的塑造。
通过对源氏物语的研读,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当时的文化和社会风貌,更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女性命运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源氏物语人物赏析

《源氏物语》人物形象浅析——以朝颜为中心人力142 李让指导教师:浦丽摘要:《源氏物语》中出场人物众多,其中个性鲜明,给人以深刻印象的人物少说也有数十个,朝颜虽作为一配角,在人物刻画上与紫姬,葵之上,六条御息所等主要女性角色相比略显单薄,但仍有自己独特的超凡魅力。
朝颜作为文中仅有的四名拒绝光源氏的女子之一,不同于空蝉的淡泊脆弱,柔中带刚;秋好的孤苦清冷,恬静淡然;玉鬘的坚强独立,孤苦无依;她思虑周瑾又温柔可亲,同时有远见,有主见,面对光源氏的疯狂追求,在坚定拒绝的同时又保留着自己的尊重与气度。
她正如她的名字一样,冷静,内敛,雅致,虽然没有得到绚烂的爱情,但是也免于被情所伤,得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才情,追寻着更为光明的未来。
她是《源氏物语》中,我最欣赏的女性角色,本文将以一个现代普通学生的视角来分析她与其它女性角色的不同之处和魅力所在,及形成她的独特气质与性格的原因。
关键词:《源氏物语》;朝颜;思虑周瑾;温柔可亲;远见朝颜,也称作槿姬,但更喜欢朝颜这个名字,正好与另一女性角色,夕颜,相对。
正如她们各自的名字一样,朝颜如同初生的朝阳下的牵牛花,温暖却不炽热,充满了光明与希望,始终追求着美好的未来,断然拒绝了花心虚伪的光源氏,避免了六条御息所那般凄凉的下场;而夕颜却如同梦幻的夕颜花一般,虽然天真烂漫,美丽动人,却只能在夜间开放,好不容易迎来光明,但是却在最美丽的时候香消玉殒,红颜薄命,令人不禁扼腕叹息【1】。
朝颜是桃园式部卿宫之女,是主角光源氏的堂妹,出身高贵,与光源氏有着较为亲密的关系。
但她出场不多,关于她的信息,大部分都是从别的角色的对话中出现,因此,在人物的刻画方面,与葵之上,紫姬,六条御息所等主要角色相比略显单薄,但从这些断断续续的消息中不难一窥她的魅力与风采。
她第一次在第二帖《帚木》中出场,仅在注解中提到名字,从某种意义上说,算是出场最早的女性角色之一,一直到第三十四/五帖《若菜下》之间,一直断断续续地出现她的消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源氏物语》是日本文学史上一部伟大的古典名著。
其作者紫式部是日本平安时代著名的女作家,她被誉为“大和民族之魂”。
因其是位中等贵族的宫廷女性,内心本就细腻、敏感,加之她的感情生活坎坷,而且因为有宫廷生活的直接体验,对平安时期的贵族情况十分了解,所以《源氏物语》读来令人感动,就仿佛一部古典静雅而又美丽哀婉的“言情小说”。
书中的文字细腻,优美,虽然简介令人扼腕无味,但是读起文本却会给人一种清秀异常的感觉。
书中写了大量充满清丽气息的和歌,也描写了大量平安时期女子美丽的穿戴。
书中描写的人物,尤其是女性人物,每个人身上都有非常明显的独特之处,一言一语都让人感觉到她们那些或温柔或冷清或完美或高贵,或是如平民般的安详等等的心性。
但她们的结局大多都走向了悲剧,让人不忍,直至落泪。
读过作品一定会发现虽然小说主要是在描写源氏的爱情生活,但仔细品来会发现紫式部没有单纯地表现“卿卿我我”的爱情,而是深刻的揭露一夫多妻制下妇女的悲惨命运,揭露贵族阶级喜新厌旧,玩弄女性的卑劣行径。
一、独特女性的芬芳魅力与多舛命运(一)至上高贵的皇室亲王女儿1、藤壶纵观整部《源氏物语》,藤壶应该是全书中最高贵美丽的女子,因为是出身于帝王之家,这就使她深知宫廷斗争的厉害,可她并没有因此而变得高傲冷酷,在她身上我们仍旧可以看见一颗善良克己的心。
她那样的深爱源氏,然其一生,只能作为源氏的继母而存在。
从道德对女性的要求来看,藤壶是有罪的。
身为桐壶帝最爱的妃子的她,内心里深爱的却是自己的继子,并且还生下他的孩子。
可其实藤壶也是一个牺牲者。
她之所以可以得到桐壶天皇的宠爱完全是因为她长相酷似源氏之母。
桐壶帝之后是否忘了源氏的母亲而爱上了藤壶本人,物语中从未提过。
但无论如何桐壶帝的盛年早已过去,而年轻美丽的藤壶与这位只小自己四岁的光彩夺目的继子发生恋情,似乎也是可以原谅的了。
桐壶帝死后,藤壶为了保护源氏和太子,于盛年毅然落发出家,似乎是要永久的忏悔自己的罪愆。
而与此同时,源氏也被流放荒地。
两人同时受着罪恶的煎熬。
等到源氏官复原位,已是冷泉帝顺利登基以后的事情了。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源氏已不是昔日年少时专心痴情的源氏公子了,他已经有了一干的妻妾,包括被认为是源氏一生唯一所爱的紫姬。
他虽然没有也不可能忘记与藤壶凄美悲哀的爱情,却也已将其深深掩埋在心中。
此时的藤壶,被封为女院,高贵无匹,母仪天下。
人前人后只能与源氏商议国事,辅佐皇上,不再提起昔日之情。
这对于美貌不减当年的藤壶来说无疑是痛苦的。
但是她的身份,她存在这世间的意义,已经不是一个妻子或者一个恋人,而是皇上的母亲,一国之母。
在这样神圣的光晕之下,她没有了自己,她不可能再是自己。
她只能修行念佛,尼装后隐藏着所有的悲哀。
藤壶在三十.七岁的春天樱花初绽之时落叶般逝去。
在临终前虽能与源氏隔帘对话,但垂泪的两人却也只能说着朝政的安排。
我想藤壶在弥留之际,在愧对上皇的同时,作为一个女人何尝不想能在纠缠了一世的恋人怀抱中闭上双眼呢?但是她不能。
她维护了一位皇后、一位国母所该有的所有礼仪和高尚,而湮没了人生中唯一一次刻骨的爱情。
在生命的尽头,她想必是遗憾的吧?假如她不是先皇的公主,不是皇后,不是女院……是不是可以多享受一点作为女人的幸福。
这位最为高贵却遗憾一生的女子,成为物语最神圣的传奇。
2、三公主与藤壶一样,三公主也是皇室的女儿。
她的父亲是源氏同父异母的哥哥朱雀院,之所以被父亲嫁给晚年的源氏,仅仅是为了让她的生活有所依靠,用朱雀院的话说就是:“那个人很好,你可以把他当作父亲……”。
可怜的三公主就这样嫁给了一个年龄都可以做自己父亲的男人,开始了作为一个女人的生活。
三公主的出身的确是高贵,但是母亲却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
对一个女孩子来说,没有母亲的培育,她所受的教养定是有缺陷的,可能还是重大的缺陷。
比如作为一个女人、一个妻子应具有的温柔体贴,和丈夫相处时应注意的事项,甚至包括如何提防身边不良的人以便保护自己等等。
从源氏和三公主结婚后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出,缺少爱滋润的三公主,像没经打磨和雕琢的璞玉一样,粗糙直露,缺乏温婉优雅的风度,总是长不大。
她做不到善解人意,也不懂的人情世故的深浅;在生活细节上缺乏情趣,对打扮、房间的装饰全无兴趣,对书画也无法做到专心,在源氏众多的女人中显得太过平庸。
等到源氏把三公主娶回家之后才发现还是个孩子的三公主和紫姬一比简直就是天上地下。
每次看到三公主,他总是忍不住回想紫姬在和三公主同年龄时是多么的优秀,久而久之,就对三公主感到了厌烦。
但源氏的这种比较对于三公主来说是多么的不公平啊!没有母亲的呵护,从小在深闺里长大的三公主怎么可能达到源氏悉心教养长大的紫姬那种标准呢?是源氏的苛刻毁了三公主的一生。
三公主后来与源氏信赖的柏木私通生子的确是由于她年幼浅薄,但假如她一开始就能和一个真心爱她的人结婚,这样的悲剧或许就不会发生了。
对于三公主,我总觉得无需太过苛责,她所犯的错误是所有女人都可能犯的错误,那是一个女人在特定的年龄阶段、特定的心理时期、特定的空虚环境、碰到一个纠缠不休的人才能发生的。
没有母亲在身边悉心关爱的三公主因从小生活在皇宫,养尊处优,不知道做人还要提防,事情发生后也不会隐瞒,便稀里糊涂地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最后,三公主选择了出家,可怜她要终身和孤灯经书为伴,永远也不会知道和品尝爱情的真滋味了。
(二)高雅矜持的上等贵族女儿1、葵姬葵是左大臣之女,“走进葵姬房里一看,四周布置的秩序井条,尤其是这个人,气质高雅,毫无半点瑕疵。
”按理说,如此这般优雅的女人应该博得源氏的怜爱,可是“源氏公子觉得她过于端庄,似乎难以接近,不免美中不足之感。
”造成这种境地的根本原因是父母包办的结果。
婚前的源氏和葵姬从未见过面,所以他们没有爱情可言;婚后两人又不情投意合,没有任何感情上的火花,这种表面上是夫妻,但在精神层面和心灵领域没有交流的状况一直持续到葵姬死去。
文中有一段写源氏身患疟疾从山中医治完去左大臣家休养时,抱怨葵姬对他冷淡,葵姬回答:“你也知道遭受冷遇的感觉?”说时,她向他流目斜睇,眼中含有无限娇羞,这样的表情神态在一如既往地高贵的葵姬身上很少遇见,也是葵姬少有的放开心怀的一次。
面对这样的葵姬,对女人一向周到的源氏却教训她说:“你说的被人冷落之语完全是恋人之间的对话。
我们既已成亲,何苦说这情话……。
”说完就撇下葵夫人,一个人到寝室里休息。
在源氏的眼里或许认为对妻对妾是完全不一样的,“你也知道遭受冷遇的感觉”只能是恋人间的对话,换句话说就是对妾要调情,对妻就不必了。
有人说“得不到的就是最好的,越不容易得到越要追求。
”源氏一定也是这样想的,因为葵姬从一开始就是妻。
他无需费力讨好,也不用偷偷摸摸,一切如此容易的得到,何须再用手段谈情呢!爱情是在对的时间里遇见对的人,可惜他们在错的时间里相遇了。
假如,他们的婚姻不是以政治为目的,不是父母包办,源氏或许可以唤起葵姬的热情。
又或者他们再晚点遇见,让葵姬换做三公主,她性格的高贵与矜持定不会红杏出墙,而源氏的成熟、稳重也定能带给葵姬安全感,他们的结局会好很多,葵姬最终也许不会在别人的妒恨之中,无辜地死去。
2、紫姬紫姬是源氏一手教养出来的,而源氏教养的核心内容是顺从和对他的无所保留。
他很得意自己的教育成果,甚至在紫姬死后还想:“从幼年起,无论何事,凡我心中不喜爱的,她从来不做。
”但事实上紫姬在后期对源氏已不能畅所欲言,她在嫉妒、出家、死亡的事情上也是自己的主张,从某种角度说,对源氏也是不顺从的。
的确紫姬是源氏最爱的一个人,他为她做的已经远远超过了对其他许多人,可是我依然觉得正这种爱摧毁了紫姬。
从外人眼光看,紫儿被源氏盗取到二条院西殿,就像掉进福坑里一样。
源氏自己就曾这样教育紫姬“你跟了我,好比在父母保护之下的深闺长大起来一样,这等安逸是别人所盼不到的,即此一端,便见得你的命运比别人好”,但紫姬的感受是:“谁知我心中一向怀着难于堪忍的痛苦呢?”自己的这种痛苦,是当时社会环境对一个贤惠女人的要求,加上源氏总是用主人加恩人的身份迫使紫姬一直隐忍着自己的不满和忧伤而已。
.其实源氏对于紫姬的爱决不是父亲对女儿的爱那么单纯无私。
他首先要求紫姬待他如父亲,百依百顺。
少许的异样,都视为美中不足。
有一次,因为明石姬的事情,紫姬心中不快,便把身子转向一旁,茫然地望着别处,表示我自为我。
这给了源氏极大的刺激,“连这个人也和我两条心肠,真教我伤心呵!”我想在源氏的内心深处,他一定认为是自己把紫姬教养大,紫姬一切的行为都是按照自己理想中妻子的模样去调教的,现在的紫姬不应该也不许有自己的情感,在源氏看来,紫姬只属于他自己一个人,甚于属于紫姬自己。
更让人不能接受的是,源氏在要求紫姬百依百顺的同时,还要求她宽厚地接纳自己的一切,他把一切都告诉紫姬,在紫姬那里求得理解和认可,每次都带着倾诉后的平静和安宁出去找别的女人。
紫姬不是花散里、未摘花,只要给个好脸色,只要能够吃饭穿衣,在源氏的众多妻妾中苟且地安居一隅就心满意足;紫姬也不是明石姬,她没有那样的城府和心机,不知道顺应时势,她原本就是心直口快、真诚执着的人,是教养和性格使她不能象云居雁那样哭闹行事,最终,紫姬心底的痛苦和绝望使她像花儿一般枯萎。
在那个时代,完美幸运如紫姬命运也不过如此,更幸福的人是找不到的,也许只有时代变了,婚姻制度变了的今天才能找到幸运的人吧!今天的女性起码不至于像紫姬那样无助和无路可退。
(三)身不由己的中等贵族女儿——空蝉空蝉是源氏成年后萍水相逢的第一个女子,也是唯一一个终身不接受、逃避源氏之爱的女子。
空蝉本是佛教用语“现身”之意,象征无常人世或短暂性。
后来音译为“空蝉”汉字,于是人们便将其引申为“蝉蜕”,或直接比喻蝉本身。
这个女子就如同她的名字一样,淡薄脆弱,若隐若现,“柔中带刚,好比一丝细竹,看着要断了,却始终断不了,极有韧性”。
空蝉和源氏相遇在一个雨后天晴的日子。
那天,源氏于雨后去左大臣家,正巧遇见方向不吉,必须“方违”。
为了避免葵夫人对自己的无端猜测,“选来选去,最后选中位于平安京东京极中川旁的纪伊国守宅邸”。
那天,纪伊国守家还住着因斋戒而寄宿的父亲家的女眷,她就是空蝉——伊予介的继室,纪伊国守的后母。
在源氏与纪伊国守的交谈中,他了解到空蝉本应入宫侍候皇上,却由于双亲早逝,只得带着弟弟小君嫁给老地方官当续弦。
文中的纪伊国守说了一段让人印象深刻的话:“她的到来纯粹是机缘巧合。
人生的姻缘从来都是难以料定的,女子的命运更是飘忽不定。
可怜人啊。
”是的,连当时的男子都会发感慨说女子的命运飘忽不定,可以想象到那时的女子是如何没有地位。
掌权的人总是看不到被掌者的悲哀,现在纪伊国守看到了、源氏看到了、整个社会的男人都看到了,但女人依旧无法改变自己的地位。
男人们看到了女子飘忽不定的命运,但他们并不认为是由自己造成的,反而更加认为女人若是没有一个可以当靠山的男人,命运只能是以悲剧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