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源氏物语》中女性形象的悲剧性
异曲同工的哀歌——论《源氏物语》与《红楼梦》主题的悲剧性

异曲同工的哀歌——论《源氏物语》与《红楼梦》主题的悲剧性异曲同工的哀歌——论《源氏物语》与《红楼梦》主题的悲剧性引言:文学作品中悲剧是一种常见的主题,它能够引发读者内心最深处的共鸣。
《源氏物语》和《红楼梦》是两部来自日本和中国的经典文学作品,它们都以悲剧的主题出名。
本文将旨在对比研究《源氏物语》和《红楼梦》两部作品的悲剧性主题,并分析彼此之间的异曲同工之处。
一、《源氏物语》的悲剧主题《源氏物语》是日本平安时代女作家紫式部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以宫廷生活为背景,以源氏为主人公,讲述了源氏与不同女性之间的爱情故事,以及随之而来的悲剧。
1.1 所有爱情的必然失去《源氏物语》中的主要悲剧主题之一是“爱情的必然失去”。
无论是源氏与妻子之间的感情,还是他与许多妾室之间的感情,最终都会以分别或死亡告终。
紫式部以她独特的情感描写方式,展现了爱情无法永恒的悲剧。
1.2 世态炎凉与人生无常除了爱情的失去,紫式部还通过描写宫廷生活中的世态炎凉和人生无常突出了悲剧主题。
宮廷的权力斗争、亲友离散、生老病死等事件,构成了《源氏物语》悲剧性的背景,凸显了人生的脆弱和无常。
二、《红楼梦》的悲剧主题《红楼梦》是中国清代作家曹雪芹的巨著,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小说讲述了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动人的爱情故事,以及贾府衰落的悲剧。
2.1 爱情与命运的无奈《红楼梦》中的主要悲剧主题在于“爱情与命运的无奈”。
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的爱情是小说的核心,但最终却因宿命和外界力量的干扰而以悲剧收场。
曹雪芹以细腻的叙述和深入的情感,展现了爱情无法摆脱命运束缚的悲哀。
2.2 封建制度与家族衰落除了爱情的悲剧,曹雪芹通过描写贾府的衰落,凸显了封建制度的悲剧。
贾宝玉之家贾府作为一个大家族,代表了一个封建社会的缩影。
但由于一系列的原因,家族逐渐衰落,成为小说的悲剧主题之一。
通过对贾府衰落的描写,曹雪芹表达了对封建社会无情命运的关注。
三、两部作品的异曲同工之处3.1 女性命运的悲剧《源氏物语》和《红楼梦》中都存在着女性命运的悲剧。
论《源氏物语》中的空蝉

论《源氏物语》中的空蝉《源氏物语》是日本平安时代女作家紫式部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小说之一,被誉为东方文学史上的一部奇迹。
在这部小说中,空蝉是一个重要的角色,也是故事中一个令人动容的形象。
本文将探讨《源氏物语》中关于空蝉的描写及其所象征的意义。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源氏物语》中的空蝉。
在故事中,空蝉是主人公光源氏的妾室,她是一个美丽、温柔、贤淑的女子,深得光源氏的宠爱。
她的命运却注定是悲剧的。
她的丈夫过世后,她被迫成为光源氏的侧室,虽然她对光源氏忠心耿耿,却始终无法得到他的真正宠爱。
最终在剧情的发展中,空蝉因为妒忌而悲剧性地死去,成为了故事中一个令人唏嘘的形象。
空蝉在《源氏物语》中的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她的美丽和温柔令人倾倒,而她的悲惨遭遇又令人心痛。
她的存在让人感叹人世间的无常和命运的无情。
空蝉的形象也承载了一定的象征意义,她象征着女性在封建社会中的无助和悲哀,象征着人生的无常和短暂,也象征着爱情的悲剧和不完美。
通过对空蝉形象的描写,紫式部在《源氏物语》中传达了许多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情感。
空蝉在《源氏物语》中的形象中,最令人感动的是她对光源氏的忠诚和真挚的爱。
在故事中,空蝉深爱着光源氏,对他无怨无悔地付出着自己的一切。
她默默地守护在光源氏身边,尽管得不到他的真正宠爱,依然默默地为他付出。
她的爱情故事令人唏嘘,她的悲剧结局令人心痛。
正是由于她对爱情的忠诚和对命运的执着,她的形象才显得那样深刻动人。
在《源氏物语》中,空蝉成为了一个典型的爱情悲剧的代表,她的形象在很大程度上感动了世人,也影响了后世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塑造。
空蝉在《源氏物语》中的形象还象征着封建社会中女性的悲哀和无助。
在平安时代的日本,女性的地位非常低下,她们往往缺乏自我主张和自由意志,被动地接受着命运的安排。
空蝉就是这样一个被动受害的女性形象,她的命运被男性的意志所左右,她的爱情遭遇被社会的道德观所束缚。
她的悲剧成为了封建社会中男女关系的一种缩影,也成为了对封建社会中女性命运的一种控诉。
女性悲剧与物哀美——浅析《源氏物语》中的女性形象

。
. `
“
语 》正 是 这 一 时 期 社 会 生 活 特 别 是 宫 廷 生 活 的艺 术反 映
, 。
、
《源
氏物 语 》 是 将 对 人 生 不 如 意 的 哀感 以
, `
它 以源 氏父 子 的 情 场 官 场 活 动
“ ”
及 注 定 要 灭 亡 的 阶 级 的 预 感 作为 幽 情 加 以 发展 并 以 此 作 为整 个 物语 的 基 本 精神
《源
。
氏物 语 》 产 生 于平 安 时代 摄 政 关 白
, ,
“
”
是 政 略婚姻
“
”
的 牺 牲 品 或 成 为 男 性权 威 的 附
,
,
的 中 期 此 时 大 贵 族 藤 原 道 长 权 倾朝 野 可 以 随意废 立天 皇
。 , , ,
甚至
庸
。
小 说 以桐 壶 之 死 开 篇 以 浮 舟 落 发 为 尼 结
日本
女 性 美 的 象 征 又 各有 不 同 的 悲 剧 命 运
。
她 们 的 悲 剧 在 于 心 哀 物 哀 美 即是 心 哀 美
,
。
在 此 基础
上 讨 论 了 哀 与 美 之 间的 相 互 制 约 关 系
问世 于公元 n
,
世 纪 初 日木 平 安 王 朝 时 期
位 低 下 命运 多 赛
,
。
《源 氏物 语 》 环 绕 着源 氏父
。
天 皇 已 丧 失实权 皇 族贵
局 就 旨在 表 现 女性无 力 摆 脱 的 悲 剧 命 运
,
族也 失 却 早期 的 进取 精 神 多 沉酒 酒 色 不 思 中 兴 显 露 出 末 世 子 孙 的 不 肖败 象
理想女性的哀歌——浅析《源氏物语》中“紫姬”的人物形象

理想女性的哀歌——浅析《源氏物语》中“紫姬”的人物形象理想女性的哀歌——浅析《源氏物语》中“紫姬”的人物形象《源氏物语》是日本文学史上一部重要的作品,以其描绘绚丽多彩的人物形象而闻名。
其中,“紫姬”(或称“薫姬”)是一位令人动容的女性角色。
她的形象展现出了对于理想女性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无奈,她的命运可谓是一曲哀歌。
在《源氏物语》中,“紫姬”是以殿上人的身份出现的。
她是一位美貌出众的女性,被形容为“特别美丽,眉宇间充满了傲岸之色”。
她的魅力和优雅使得众多男性为之倾倒,但却也让她的人生承载了沉重的压力。
她是位聪明且极富才情的女性,拥有着深沉的内心世界。
在紫姬的形象中,作者表达了他对于女性深刻的思考和理解。
然而,尽管紫姬具备了如此高贵的身份、出众的美貌和才智,但她的一生却充满了不幸和悲剧。
首先,紫姬的出生就注定了她的命运。
她是成年前便已经丧失了母亲的女子,没有得到母爱的她在成长过程中必然感受到了巨大的失落和不安。
同时,她的父亲又是位受人尊敬但冷酷无情的统治者,这样的家庭环境无疑对她的性格和情感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这样的背景使得她很难拥有稳定幸福的家庭生活。
其次,紫姬在感情方面也经历了痛苦的抉择和挫折。
她曾深深地爱过躯体残缺的男子,但后来却因为宫廷仪式的规定而不得不放弃这段感情。
这一刻的无奈和痛苦,使得她对于现实的理解更加深入和深刻,对于人之所求和现实之间的矛盾产生了更加深刻的思考。
她的情感经历是一首关于爱与理想的哀歌,表达了对于完美爱情的追求和对于现实无力的无奈。
最后,紫姬的生活充满了孤独和痛苦。
她的虚荣和自恋成为她痛苦的源泉。
她将父亲的无情冷漠重演在了自己的儿女身上,导致了家庭关系的破裂和孤独的命运。
子女们在无法获得母爱的熏陶下,也沦为了自恋和纵欲的囚徒。
尽管紫姬的美貌吸引着无数男子的追求和欺骗,但她内心的无奈和孤独无法被外界所察觉和理解。
综上所述,《源氏物语》中的紫姬是一位理想女性的代表,她的形象展现出了作者对女性追求理想和与现实抗争的思考和认识。
从《源氏物语》看平安时代女性的悲惨命运

从《源氏物语》看平安时代女性的悲惨命运作者:刘博来源:《现代交际》2020年第03期摘要:《源氏物语》是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通过日本女作家紫式部的古典、文雅的文笔,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日本平安时代的风俗人情、市井百态,包括婚姻形态。
以《源氏物语》中的女性的生活经历和爱情、婚姻故事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平安时代日本京都贵族社会的婚姻形态进行总结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了平安时代女性的悲惨命运。
关键词:源氏物语平安时代访妻婚悲惨命运中图分类号:K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3-0118-02《源氏物语》以日本平安王朝为背景,描写了主人公源氏的生活经历和爱情故事。
小说刻画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她们坎坷、悲惨的命运,无不让人惋惜。
当时长期存在的访妻婚,也导致了这一悲剧的发生。
本文通过《源氏物语》对平安时代女性的悲惨命运进行探讨,不仅可以窥见平安时代女性的思想枷锁,更能够加深读者对于日本平安时代思想文化的了解。
一、访妻婚访妻婚是流行于日本古代招婿婚的最初形式,盛行于大和时代并延续到平安时代。
“访妻”在日语中称为“妻问”,“问”有访,访问之意,即指男女双方结婚后并不同居,而是各居母家,过婚姻生活则通过男到女家造访来实现,或短期居住,或暮合朝离,因此称之为“访妻婚”[1]。
女性如果生下孩子,孩子和母亲一起生活,男性负责承担妻子的生活费。
妻子只能等待丈夫的到来,妻子一旦失去宠爱,婚姻关系也自然解除。
一段时间后,女性也被允许与其他男性确立婚姻关系。
如果妻子拒绝丈夫,丈夫也可以造访其他女性的住宅。
“访妻婚”在日本平安时代的贵族社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日本平安时代虽然仍实行“访妻婚”,但与原初形态的“走访婚”已相去甚远[2]。
在《源氏物语》中,平安时代的“访妻婚”有以下特征。
1.美貌而才華出众的女性最受男性青睐夕颜的女儿玉鬘,知书达理,美貌动人,她是源氏的养女,源氏大肆传扬玉鬘的美貌,果不其然,向玉鬘求爱的男子蜂拥而至。
关于《红楼梦》与《源氏物语》女性悲剧的比较分析

关于《红楼梦》与《源氏物语》女性悲剧的比较分析作者:胡思婕来源:《神州·上旬刊》2018年第12期摘要:一直以来,有很多人把《红楼梦》与《源氏物语》这两本著作进行比较,因为这两本书有很大的相似之处。
本文首先分析了《红楼梦》与《源氏物语》的悲剧共性,然后从薛宝钗和葵姬、林黛玉和紫姬、王熙凤与六条妃子的对比这三组人物形象分析了《红楼梦》与《源氏物语》女性悲剧。
希望借由这两部著作,使读者对封建时代的女性悲剧问题进行思考,从而获得启示。
关键词:红楼梦;源氏物语;女性形象;悲剧引言:《源氏物语》是日本非常著名的长篇小说,很多人说它是中国版的《红楼梦》,这两部著作都是非常杰出的作品,像两座高山一样在中日两国的文学史册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虽然这两部著作的作者性别不同,但是他都通过笔下的一个个女性形象书写出时代的特征与现实。
下面就来具体研究一下两部作品中的女性悲剧形象。
一、《红楼梦》与《源氏物语》的悲剧共性《红楼梦》与《源氏物语》这两部作品都是长篇小说,都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却在平和缓慢的叙事中慢慢道尽了一个家族由兴盛到衰亡的全过程。
《红楼梦》用现实主义的笔法,描写了古代封建社会中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样貌。
而《源氏物语》也是描写了平安王朝源氏家族的兴衰历程。
而且两部书均是从男主人出发,描绘了他以他身边的女性形象。
贾宝玉与光源氏一样,温柔且多情,他们身边的女人也一样,无论是十二金钗还是游离在光源氏身边的各色女子,最后都难逃悲剧的下场。
作者通过对众多女子形象的描摹,表达出对当时封建社会下女子命运的同情与思考。
这两部作品都在表面的爱情故事中,揭示出了一曲太平盛世下的悲剧挽歌。
二、《红楼梦》与《源氏物语》女性悲剧的比较《红楼梦》与《源氏物语》的女性角色非常多,众多女子的结局都是悲剧,但是由于中日两国的文化背景不同,作者的经历也不同,所以他们笔下的悲剧色彩也是各有千秋,这里就从两部作品中选择三组比较典型的女子形象进行比较,来展现的悲剧人生。
《源氏物语》中政治婚姻牺牲品的女性

《源氏物语》中政治婚姻牺牲品的女性石珊珊【摘要】<源氏物语>里描写了各种各样选择结婚对象的形式.其中政治目的在故事中的必然性,人际关系等复杂地互相缠绕,对故事的展开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源氏物语>里几乎找不到女性自己选择结婚对象这样的例子,大部分的情况是追随父母的决定,被动地接受结婚对象.中国谚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样的原则,在平安时代的日本贵族社会,只适应于女性.这与男人积极主动寻找结婚对象形成鲜明对比.在男尊女卑,女性的婚姻作为政治筹码的平安封建时代,女性命运遭遇许多不幸和沦为政治婚姻的牺牲品也就不难理解了.<源氏物语>里的葵姬、明石姬可以说是由于政治婚姻导致人生不幸和悲惨境遇的典型例子.【期刊名称】《林区教学》【年(卷),期】2011(000)003【总页数】2页(P81-82)【关键词】源氏物语;政治婚姻;女性悲剧;葵姬;明石姬【作者】石珊珊【作者单位】哈尔滨理工大学,哈尔滨,15008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36作者生活的平安时代(公元794年日本皇室自奈良迁都京都[平安京],到1192年建立镰仓幕府时止这一段历史时期),是日本历史上较为特殊的一个时期。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稳定后,天皇的权力落在了大贵族藤原氏家族手中,出现了持续200多年的“摄政关白”时代。
所谓“摄政关白”,就是指天皇年幼时辅政者为“摄政”,天皇成年亲政后,协助天皇执政的称为“关白”。
“摄关政治”实际上就是外戚(母亲或妻子一方的亲戚)统治,为了巩固本家族的摄关地位,藤原氏与天皇联姻,让自家的女儿成为皇后,一旦生下皇子,就迫使天皇退位,让皇子登基,以便扶持幼小的天皇来独揽朝纲。
由于采取一夫多妻制,藤原氏家族人丁兴旺,而“摄关”在一定时期内只能是一个,为了登上这个权力的高位,藤原氏家族各支系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为能使自己的女儿获得天皇的宠爱,以便生下皇子,他们竞相收罗名门才女,做女儿的侍从女官,辅导她们学习和歌,进修汉学,弹筝练琴,以养成贵族气质,抬高身价。
《源氏物语》:愤愤不平的只有女性

《源氏物语》:愤愤不平的只有女性那翻开《源氏物语》,它的开头就是这样写的:某一天皇时代,后宫妃嫔很多,其中有一个女子出身并不十分高贵,却蒙皇上特别宠爱。
另外还有几个妃子,因为出身高贵,一进宫皆自命不凡,满以为一定会受到天皇恩宠,但现在看到更衣走了鸿运,便开始诽谤嫉妒恨,和她同等地位的,或者出身比她低微的其他更衣也自知无法竞争,更是满怀怨恨。
这更衣日日夜夜侍奉皇上,别的妃子看了妒火中烧,大概是众愿所致,这更衣生起病来,且心情郁结,常常回娘家休养,皇上越发舍不得她,越发怜爱她,不顾众口非难,一味专宠。
这一段如果你从来没有接触过《源氏物语》,你会想到什么?可能是后宫《甄嬛传对吧,各种宫斗剧,它就是《源氏物语》,这个故事真实发生的时期,日本平安时代。
那我刚才读的这个开头,是丰子恺先生的译文。
我们都知道丰子恺头衔很多,画家、文学家、音乐教育家,那就是文艺大师,我非常喜欢他的《缘缘堂随笔》,天真有趣,但是他也翻译,比如《源氏物语》,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等等,都是丰子恺先生翻译的。
那他为什么会想到要翻译《源氏物语》呢?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一代“才媛”紫式部和日本“国宝”《源氏物语》它的作者是一位女性,叫紫式部,是日本中古三十六歌仙之一,平安时代的大才女,她曾经担任过宫廷的女官。
在日本平安时代,其实文化是非常繁荣和发达的,所以紫式部从小就学习中国的诗歌,而且熟读中国的典籍,并且擅长乐器、绘画。
紫式部的这个《源氏物语》,是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小说,你可能觉得很意外,原来是她。
对,西方有“莎学”,就是莎士比亚;中国有“红学”,就是《红楼梦》;那日本就有“源学”,就是《源氏物语》。
这本书被日本人称作国宝,也被很多人认为是日本的《红楼梦》,它的写法也很独特,空前绝后,无与伦比。
但客观上来讲,相比《红楼梦》,《源氏物语》,其实更加大胆和开放,它介乎于《红楼梦》和《金瓶梅》之间。
那在1966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就把作者紫式部列入到年度表彰的世界伟人之一,我们就先来看看这个开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源氏物语》中女性形象的悲剧性摘要:《源氏物语》是日本平安王朝时期的一部长篇小说。
这部小说围绕源氏塑造了一大批美丽、柔弱、悲戚的女性形象。
从这些充满悲剧性色彩的女性身上,我们可以看出平安王朝时期,女性社会地位的卑微。
女性卑微的社会身份使得她们在现实生活中无论从身体和思想上都受到了男权的严加束缚。
生活在这样环境中的女性是否能找到自己命运的出路?因此,本文拟将从平安王朝女性所处的社会地位;女性自主意识的缺乏;女性悲戚命运的出路等方面对《源氏物语》中女性形象的悲剧性及其出路做一些分析。
关键词:《源氏物语》;女性形象;悲剧性;出路Trying to Analyze The Tragic of Female Image in The Tale of GenjiAbstract:The Tale of Genji is Japan Peace Dynasty's novel. It shaped around a large number of the beautiful, tender and miserable women. From these tragic women with him, we can gradually find the social status of the female in Peace D ynasty. Female’s humble social identity kept them in real life from the body and the mind on internet-wrecking in the patriarchal bondage. Living in such an environment whether women can find the way out of her fate? Therefore, The paper will do some analysis on the social status of the women,the lack of the female self-awareness, the way of the women’s fate and so on ,in The Tale of Genji.Key words:The Tale of Genji;female images; tragic; way紫式部的《源氏物语》是日本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在日本文学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源氏物语》也因此被称为日本的《红楼梦》。
虽然《源氏物语》是一部以男性形象源氏为描写中心的小说,可是围绕在源氏周围的那些柔弱的女性却引起了读者浓厚的兴趣,也触发了研究者们对这些女性命运的深沉思考。
《源氏物语》环绕着源氏刻画了一系列妇女形象,性格鲜明者就有数十人,如桐壶、藤壶、葵姬、空蝉、夕颜、轩瑞荻、六条妃子、紫姬、末摘花、胧月夜、明石姬、玉蔓、女三宫及浮舟等。
她们的出身、地位、遭遇虽然不尽相同,但无疑都充满了浓厚的悲剧色彩。
本文拟将从:一、平安王朝女性所处的社会地位;女性的无自主意识;女性命运的出路等三个方面论述《源氏物语》中女性形象的悲剧性。
一、平安王朝女性所处的社会地位日本的文明之初,女性是处于相对权威和优越的地位的。
可是随着私有制的确立,男性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男性的地位逐步上升,而女性的地位却开始逐步下降。
《源氏物语》问世于日本11世纪的平安王朝。
平安王朝时期也正是一个女性社会地位迅速降低的时期。
下面本文将从政治、经济、婚姻习俗等三个方面阐述平安时代女性所处的社会地位。
(一)女性是家族利益争斗的工具平安时代既是王朝统治由盛转衰的时期,也是摄关政治的极盛时期。
摄关政治也就是外戚专权,在“摄关”时代,藤原道长利用自己的三个女儿(长女彰子、三女威子、小女嬉子)分别和先后几代天皇结成姻亲关系,因此成为了四代天皇的外戚,掌握政治实权达二三十年。
藤原氏这种利用自己的女儿维护和巩固权利的方法引起了贵族们的争相效仿,于是不少贵族阶层便开始花心思培养自己的女儿,以期望利用她们结成对自己有利的婚姻关系。
在这样一种社会背景下,不少才貌双全的女性便可悲地成为了自己的家族利益争斗的工具。
在《源氏物语》中这样的现象比比皆是,源氏的第一个妻子葵姬的父亲是位高权重的左大臣,母亲是桐壶天皇的妹妹,身份非常高贵。
葵姬本人也长相貌美,气质高雅,连源氏都认为她“气品高雅,毫无半点瑕疵”。
①左大臣因源氏深受桐壶帝的宠爱,于是安排把自己的女儿葵姬嫁给源氏,希望能借助源氏的力量达到和他的死对头右大臣抗衡的目的。
而桐壶天皇也担心源氏没有有力的后援而受到其他大臣的排挤,因此愿意源氏娶葵姬以期得到左大臣这个强有力的后援。
于是源氏和葵姬在互不了解的情况下便被家长安排结成了婚姻,婚后由于性格不合,源氏的风流成性等诸多原因,葵姬过的郁郁寡欢,最后由于受到源氏的情人六条妃子的生魂迫害而香消玉殒。
三公主是退位的朱雀天皇的女儿,朱雀天皇因担心自己出家后三公主失去有力的后援,于是看重了位高权重的源氏,把年纪只有十三四的三公主嫁给四十多岁并且妻妾众多的源氏。
后来,三公主因内大臣的儿子柏木的追求与之发生乱伦关系,并生下了薰君,柏木忧惧而死,而三公主在忧伤苦闷中选择了出家。
因政治婚姻深受伤害的明石姬、浮舟等等妇女。
在政治婚姻中,女性纯粹的被当成了家族利益争斗的工具。
她们从一生下来便走上了一条父母事先安排好的道路,从小学习和歌、书法、乐器等等那个时代女性必备的教养,长大了这些教养便被父母用作去结交权贵的工具,这是流行政治婚姻的社会背景对女性造成的伤害。
在男权社会中,男性在政治上保持着绝对的话语权与控制权。
而女性对政治的影响只能通过掌控政治的男性才能得以实现。
如藤壶女御,藤壶女御是桐壶天皇的妃子,因长相酷似桐壶天皇深爱的桐壶更衣而深受天皇宠爱,源氏也因藤壶女御长的像自己的生母从小就很亲近藤壶,可是源氏在长大后却深深迷恋上了藤壶以致与其发生了乱伦关系。
藤壶皇后对此感到很忧心、痛苦。
一方面,她希望源氏以后不要再来招惹自己,可另一方面却不敢决绝的拒绝源氏,因为她希望源氏能帮助她的儿子也是源氏的儿子冷泉登上皇位。
于是藤壶皇后就在这两种复杂的情感中与源氏虚与委蛇,弄得自己身心疲惫。
(二)女性经济地位的缺失在男权社会中,女性经济地位的不能独立,也导致了女性不能替自己的命运作主。
这也就让很多男性因自己优越的物质条件可以成为女性经济生活上的依靠而在对待女性时更加的随心所欲、肆无忌惮。
女性却因没有独立的经济地位而不得不顺从男性。
末摘花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末摘花是常陆亲王家的小姐,父亲过世后独居荒凉的宫邸,凄凉度日。
源氏从侍女嘴中听说了她,便产生浓厚的兴趣,可当源氏在一个下雪的早晨看清她的丑陋面容后,便对她失望到了极点,对她没有了丝毫兴趣,可是还是在物质上资助了她。
因源氏的资助,末摘花的生活条件得到了一些改善。
可是在源氏流放须磨期间,末摘花又陷入了极端贫困的境地,可她始终坚信源氏没有忘记她。
源氏自须磨回来后有一天经过末摘花的宫邸,才想起了她,因感念她在自己流放须磨期间对自己始终忠贞不移,于是把她接到了六条院。
在六条院,因她相貌的丑陋,很多人甚至侍女都嘲笑,讽刺她,可是她却不得不默默忍受,因为此时的她已别无他路。
玉蔓是夕颜的女儿,其亲父是内大臣,玉蔓在生母夕颜死后一直生活在乡间,最后被源氏找到,认作养女。
可源氏却并非真心的向对待女儿那样对待玉蔓,而是想把玉蔓变为自己的情人之一。
对源氏的行为,玉蔓心里非常恼怒,却又不敢公开地直接反抗,只能与源氏巧妙周旋,因为她要依靠源氏做她财力上的保护人。
经济地位的缺失使得女性彻底地丧失了独立的能力,而不得不顺从自己的父母,自己的丈夫,保持着“忍从”的品德。
(三)“访妻婚”习俗中女性的无奈在平安时代,仍然很流行母系氏族盛行的招婿婚、访妻婚等婚姻形式。
所谓招婿婚,就是以女方为婚姻的主体、招婿上门的一种婚姻形态,与男娶女嫁正相反。
“访妻”在日语中称“妻问”。
问有访、访问之意,“妻问”即指男女双方在结婚后并不同居一处,而是各居母家,过婚姻生活则由男到女家造访来实现,或短期居住,或暮合朝离。
在母系氏族社会,访妻代表女性的优越地位,在访妻婚形成之初,女子是婚姻的主体。
而到了平安时期,随着主流社会男性特征的日益明显,女性逐渐沦为了男性的附属品,她们只能无条件地屈从于男性的权威甚至于完全丧失恋爱、婚姻甚至行动的自由。
在《源氏物语》中我们看到,书中的贵族女性大都自幼养在深闺,为乳母、侍女所围绕,居住的地方还有重重的屏风,帘幕等遮挡。
这些贵族女性决不允许与陌生男子甚至家中的成年男子相见。
源氏的正妻紫上,因其相貌酷似源氏的继母、情人藤壶,自十岁起就被源氏强行接到府邸庇护起来,待她长到十四岁时就被她视为父亲的源氏以侵犯的方式占为己有。
她的生命中,除了源氏和与她并不亲近的父亲之外,没有任何别的男性出现。
几十年来她一直在源氏的严加防范下象玩偶一样被隐匿深闺,从不给其他异性窥见,即使是源氏的儿子夕雾因起大风,无意间从刮起的帷幕一角窥见过其容颜。
难怪夕雾会发出“看到了防范如此周密的美人,真乃稀世的幸运啊!”②的感叹。
女性所处的不自由地位也进一步显现了她们在访妻婚这种婚姻习俗中的不利地位,当男女两人建立婚姻关系后,女性仍居住在自己的家中,而丈夫要看望自己的妻子只能乘夜前往,未明而归。
在这种婚姻中,女性就仿佛处于一种被裁判的地位,丈夫随时都有不来拜访自己的权利和可能,如源氏的第一个妻子葵姬,源氏因不喜欢葵姬冷冰冰的性格,对葵姬的拜访次数很少,这也就使得葵姬在婚后的大部分时间里处于一种独守空闺的凄凉境地。
而源氏除了自己的正妻,还在外面和很多女子如六条妃子、夕颜等发生着关系。
虽然男性可以任意的娶妻纳妾,可是女性却必须终于自己所属的男子。
如八亲王的女儿浮舟因同时钟情于旬王子和薰君,内心很痛苦不安,竟希望以跳进滚滚的波涛中来结束这种尴尬处境。
这种不平等的关系也导致了男性对女性提出了诸多的要求。
而面对这些要求,女性只有无条件的无从,否则便得不到自己丈夫的爱。
女性政治、经济地位的缺失使她们有苦不能诉,敢怒不敢言。
这也使得拥有丰厚物质和优越权力的男人们更加的肆无忌惮,把他们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女性身上,而面对男性的强势,女性只能服从或巧妙的虚与委蛇。
而访婚制等婚姻习俗更加把女性推到了不得不顺从,讨好男性的境地。
随着男性对政治、经济甚至婚姻习俗的优势掌控,女性的社会地位逐渐沦落,而女性自身也逐渐地成为了男权社会的附庸。
二、无自主意识的女性在政治、经济上处于绝对统治地位的男性进一步把他们对女性的种种要求转化为形形色色的封建道德观念,男性也因此通过这些束缚女性身体和精神的道德观念进一步成为了女性精神世界的统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