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条例(草案)

峨眉山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条例(草案)
峨眉山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条例(草案)

峨眉山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条例(草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保护

第三章规划和建设

第四章管理和利用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六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立法目的和依据】为了加强峨眉山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和管理,维护风景名胜资源和世界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风景名胜区条例》《四川省风景名胜区条例》《四川省世界遗产保护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乐山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适用范围】峨眉山是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国佛教名山。

峨眉山风景名胜区(以下简称风景区)的保护、规划、建设、管理和利用,适用本条例。

风景区的范围:东至黄湾镇唐河坝,西至峨眉山市与洪雅县交界处,北至黄湾镇尖峰顶,南至万公山。具体范围由国务院批准的《峨眉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确定。

第三条【基本原则】风景区保护管理应当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遵循严格保护、科学规划、统一管理、永续利用的原则。

第四条【管理体制】乐山市人民政府全面负责风景区保护管理工作,设立由市长担任召集人的风景区和世界遗产保护管理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解决各类重大事项、重大问题;建立健全风景区生态保护和文物保护绩效考核制度、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度。

峨眉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景区管委会)是乐山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具体负责风景区的保护、管理和利用工作。其权责清单由乐山市人民政府制定并向社会公布。

峨眉山市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负责风景区保护管理相关工作。

乐山市人民政府宗教事务、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住房和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务、文化旅游、文物、应急管理、市场监督管理、林业园林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风景区保护管理相关工作。

风景区范围内的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做好辖区内相关保护管理工作,有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协助配合做好风景区保护工作。

鼓励和引导风景区范围内的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在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等制度中规定有关风景区保护的内容。

第五条【经费保障】乐山市人民政府、峨眉山市人民政府应当将风景区保护管理经费列入预算。

世界遗产保护所需经费可以通过政府投入、社会捐助、景区门票收入等多种渠道筹集。

第六条【宣传教育和社会参与】乐山市人民政府、峨眉山市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风景区和世界遗产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全社会的自觉保护意识。完善公众参与程序,为公民、法人以及其他组织参与、监督风景区和世界遗产保护提

供便利。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志愿者依法参与风景区和世界遗产保护公益活动。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风景名胜资源和世界遗产的义务,并有权劝阻、检举破坏行为。

新闻媒体应当加强风景区和世界遗产保护公益宣传和舆论监督。

第二章保护

第七条【分级分类保护制度】风景区实行分级分类保护制度,按照《峨眉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分为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三级保护区,其四至界限由景区管委会设置界桩标识,并向社会公布。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破坏或者擅自移动、拆除界桩标识。

一级保护区为核心景区,属严格禁止建设范围,严格保护风景名胜资源和世界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禁止建设宾馆、招待所、培训中心、疗养院以及与风景名胜资源、世界遗产保护无关的其他建筑物、构筑物;已经建设的,应当逐步拆除或者迁出。

二级保护区属严格限制建设范围,禁止破坏生态环境和风景名胜资源的各项工程建设和生产活动,可以根据风景区规划,建设与保护、游览相关的必要设施。

三级保护区属限制建设范围,应当根据风景区规划进行游览

设施和村庄建设,统筹用地规划,优化产业布局。

风景区内禁止设立各类开发区和工矿企业,禁止别墅建设和房地产开发;已经建设的,应当逐步拆除或者迁出。

第八条【基本保护制度】景区管委会应当对风景区内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开展调查登记和动态监测,实施分类保护。

景区管委会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建立风景区保护专家委员会制度,开展科学研究,定期评估保护现状。

第九条【文化与自然遗产】景区管委会和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保护下列世界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一)文化遗产:以峨眉山圣寿万年寺铜铁佛像、报国寺、万年寺为代表的古建筑群;以贝叶经、普贤愿王金印为代表的佛教文物及其他遗存;以峨眉山普贤金殿碑为代表的书画、碑刻及有关历史文献和专著;以峨眉山佛教音乐、峨眉武术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等。

(二)自然遗产:以九老洞、普贤石船为代表的地质地貌遗迹;以峨眉藏酋猴、中华枯叶蛱蝶为代表的珍稀野生动物;以桢楠、峨眉冷杉为代表的古树名木;以峨眉杜鹃、珙桐为代表的珍稀野生植物;以峨眉佛光、峨眉云海、圣灯普照、雷洞烟云、象池夜月为代表的自然景观等。

第十条【宗教活动场所保护】对景区内依法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和有明确文字记载且在历史上有一定影响的宗教遗址,应当采取保护措施,不得擅自开发,防止人为破坏。宗教活动场所

和宗教建筑及其设施、物品属于文物的,由管理使用该场所的宗教组织负责依法对其进行日常保养、安全管理和维护修缮,并接受文物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峨眉山市人民政府应当协调、处理宗教活动场所与景区、文物、旅游等方面的关系,维护宗教活动场所、宗教教职人员和信教公民的合法权益,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第十一条【古建筑群保护】景区管委会应当加强峨眉山古建筑群的日常巡查和安全监管,对古建筑群开展调查评估、鉴定登记、建立档案等工作。古建筑使用人、所有人应当在文物、宗教事务和景区管委会等有关部门的监督指导下,负责古建筑的修缮、保养,采取防火、防蛀、防雷、防震、防洪、防风、防盗等保护措施,防止人为和自然破坏。

第十二条【景观保护】景区管委会应当会同有关部门从规划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保护风景区独特的景观资源,保持景观的自然传统视觉,防止峨眉佛光、金顶圣灯、象池夜月、双桥清音等景观的弱化或者灭失。

第十三条【野生动植物保护】景区管委会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加强风景区生物物种资源保护,维护风景区生物特有性、原真性、多样性和完整性。不得向风景区引进外来生物物种和转基因物种,防止生物入侵;已经进入并造成危害的物种应当迁出或者清除。

景区管委会应当会同林业主管部门建立风景区野生动物保

护制度,加强对以藏酋猴为代表的风景区野生动物行为学研究、疫源疫病监测、伤病治理救助,保持风景区野生动物的自然属性和种群的自然繁衍。

景区管委会应当会同林业主管部门对杜鹃花、珙桐、水青树、连香树、冷杉、独叶草、延龄草、桢楠等珍稀植物及植物景观实行分区和点状保护;必要时,可以设立珍稀植物保护区,实行挂牌保护。

景区管委会应当采取挂牌、围栏、专人管护等措施加强风景区内古树名木的保护。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损害古树名木。

第十四条【森林资源保护】风景区为森林防火区,实行全年森林防火。峨眉山市人民政府应当会同景区管委会建立森林防火联防联控机制,加强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必要时,峨眉山市人民政府可以发布禁火令,禁止一切野外用火。

景区管委会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加强风景区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建立峨眉山森林资源保护修复制度,做好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和防治工作。

第十五条【地质灾害防治】峨眉山市人民政府应当会同景区管委会加强风景区防汛和地质灾害排查,做好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的防治和抗震设防工作。

峨眉山市人民政府应当会同景区管委会加强峨眉山山体的日常监控和防护,对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的山体进行实时监测、联

网监控;对已破损或者存在安全隐患的山体,按照谁管理谁负责、谁破坏谁修复的原则及时修复治理,保护生命财产安全和山体生态环境。

第十六条【水资源保护】景区管委会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风景区河流、溪水、地下水等水资源的保护。未经批准不得从事引水、截水、蓄水等改变水系自然环境现状的活动,禁止向水体排放污水、倾倒垃圾和其他污染物。

风景区内禁止新建水电站;已经建设的,应当按照风景区规划,逐步拆除或者迁出。

第十七条【生态保护制度】乐山市人民政府应当建立以资金补偿为主,技术和实物补偿、提供就业岗位等为辅的风景区生态补偿机制,处理好风景区生态保护、世界遗产保护、产业优化和改善民生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峨眉山市人民政府应当会同景区管委会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和资源利用上线的要求,系统保护风景区内的山、水、林、田、湖、草,防止生态环境破坏和生态功能退化。

峨眉山市人民政府应当会同景区管委会采取设立生态管护员工作岗位、以工代赈吸纳农村劳动力务工等方式,对风景区原住居民的生产生活给予扶持、帮助;根据风景区规划、环境承载能力鼓励和引导风景区原住居民进行生态搬迁,逐步疏解风景区内的居民人数。

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风景区禁止人口迁入。

第十八条【生态损害赔偿及公益诉讼机制】风景区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造成风景区生态环境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对污染风景区环境、破坏风景区生态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公益诉讼。

第十九条【禁止活动】在风景区内禁止下列活动:

(一)非法出让风景名胜资源及风景区土地;

(二)非法占用风景区土地;

(三)超过风景区总体规划确定的容量接待游客;

(四)从事开山、采石、挖沙取土、掘矿开荒、修坟立碑等改变地貌和破坏环境、景观、植被的活动;

(五)修建储存或者输送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等危险品的设施,或者其他破坏景观、污染环境、妨碍游览和危害风景名胜区生态、公共安全的建筑物和构筑物;

(六)猎捕、伤害各类野生动物和破坏野生动物栖息地;

(七)在文物古迹、景观景物或者公共设施上刻划、涂污,或者以其他方式损坏文物古迹、景观景物及公共设施的行为;

(八)在禁火区域内吸烟、生火、野外涉火祭祀、燃放烟花爆竹或者孔明灯;

(九)攀折树、竹、花、草,擅自采挖野生药材等植物;

(十)倾倒、丢弃、排放污染物,乱扔、堆放生活垃圾或者

建筑垃圾;

(十一)敞放牲畜、违法放牧,建设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

(十二)设置、张贴商业广告;

(十三)其他损坏景观、生态和环境卫生等行为。

第二十条【限制活动】在风景区进行下列活动,应当经景区管委会审核后,依法办理相关审批手续:

(一)举办大型游乐、演艺娱乐等活动;

(二)从事影视拍摄等活动;

(三)野外教学、科考等活动;

(四)商用、私用直升机起降等活动;

(五)采集物种标本;

(六)其他影响景观和生态的活动。

第三章规划和建设

第二十一条【规划地位】风景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是风景区保护、建设、管理和利用等各项活动的依据,任何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并服从规划管理。

风景区规划未经批准的,不得在风景区内进行各类建设活动,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二十二条【景区规划协调】乐山市人民政府应当推动风景区规划符合生态保护红线要求,并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

划、国土空间规划、世界遗产地保护规划、文物保护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等规划相衔接。

风景区内的乡(镇)、村庄规划与风景区规划应当相协调。

第二十三条【景观协调】风景区内以及相邻区域的建筑高度、布局、色彩和风格等,应当与风景区景观和环境相协调,做到显山、露水、透绿。相邻区域的范围由乐山市人民政府予以确定并向社会公布。

第二十四条【建设活动审核】风景区内各项建设活动应当符合风景区规划要求,经景区管委会审核后,依法办理审批手续。

在风景区内修建符合风景区规划要求的公路、索道、缆车、大型文化设施、体育设施与游乐设施、宾馆酒店、设置风景名胜区徽志的标志性建筑等重大建设项目的选址和建设方案,景区管委会在审核同意前应当依法公告,并采取论证会、听证会或者其他方式征求专家和公众的意见。公告时间不得少于三十日。

在风景区内进行各项建设活动的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应当服从景区管委会及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定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方案,严格按照批准的规划和建设方案进行建设,施工结束后及时清理场地,恢复环境面貌。

因建设活动造成生态环境破坏或者地质灾害的,建设单位应当依法承担治理和赔偿责任。

第二十五条【农房建设管理】风景区内应当强化新建农房规划管控,鼓励集中建设农民新居。农村住房建设的选址和建筑

设计、施工方案,应当符合风景区规划,经景区管委会审核后,依法办理用地、规划建设许可等审批手续。

禁止超越批准的宅基地面积或者在批准的宅基地面积内擅自加宽加高建设农村住房,禁止违规违法买卖宅基地。峨眉山市人民政府应当会同景区管委会对风景区内农村住房的建筑总面积、高度、层数、色彩、风格等作出具体规定。

第二十六条【文物古迹的修缮】风景区内文物古迹的修缮、保养应当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及其风貌的原则。

文物古迹的修缮方案应当经景区管委会审核后依法履行报批程序,由取得文物保护工程资质证书的设计、施工、监理单位承担。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监督修缮全过程。

第二十七条【宗教场所建设活动】在宗教活动场所内改建、新建建筑物或者修缮宗教建筑,由宗教活动场所管理组织提出申请,经景区管委会审核后,依法办理相关审批手续。

第二十八条【文物古迹、宗教活动场所的控制地带】景区管委会应当会同文物、宗教事务等行政主管部门在文物古迹、古建筑群和宗教活动场所周围划出一定的建设控制地带,并予以公布。

在建设控制地带内进行建设工程,应当与文物古迹、古建筑群和宗教活动场所的风格和环境相协调,不得破坏其历史风貌。

第二十九条【相邻区域重大建设项目规划】相邻区域的重大建设项目可能影响风景区保护的,有关部门审批前应当征求景

区管委会的意见。重大建设项目的目录由乐山市人民政府予以确定并向社会公布。

第四章管理和利用

第三十条【文旅融合发展】景区管委会应当会同有关部门统筹规划风景区的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组织实施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挖掘、保护和利用工作,促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

第三十一条【项目准入】乐山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风景区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世界遗产保护要求,组织景区管委会、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有关部门制定产业和建设项目准入负面清单,严格限制和禁止可能危害风景名胜资源和世界遗产的产业和建设项目。

景区管委会应当根据风景区规划和承载能力,制定风景区旅游、交通、通信、民生等基础设施和旅游项目建设方案,经乐山市人民政府同意,依法办理相关审批手续后,方可组织实施。

第三十二条【项目经营】风景区内项目经营,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按照本条例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有偿取得从事风景区内整体或者单个项目投资、经营权利的活动。风景区内经营项目包括交通、餐饮、住宿、商品销售、娱乐、摄影、摄像、游客服务等,但宗教活动场所内的经营活动除外。

风景区内的具体经营项目种类、标准、条件、期限和范围等

经营方案,由景区管委会拟定,报乐山市人民政府审核批准,并向社会公布。其中交通等重大项目经营方案应当经省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审核批准。

景区管委会应当根据经批准的经营方案,采用招标、拍卖等公平竞争的方式确定项目经营者,并与项目经营者签订经营合同,依法确定各自的权利义务;经营者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开展经营活动,缴纳风景名胜资源有偿使用费,不得改变或者超过合同约定的经营地点、范围、期限和收费标准等进行经营。重大项目经营合同应当报省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备案。

第三十三条【一般经营活动】在风景区内从事项目经营以外的经营活动应当经景区管委会审核同意后,依法办理相关审批手续。景区管委会应当根据风景区规划和承载能力对项目经营以外的经营活动实行总量和区域控制。

风景区内原住居民依托原有村落、合法修建的房屋开办农家乐(民宿)的,除遵守前款规定外,还应当配套建设符合要求的污染治理和消防设施。

第三十四条【经营秩序管理】在风景区内的经营者应当遵守景区管委会及有关部门的经营服务管理规定,依法经营、文明服务,并禁止下列行为:

(一)欺诈、误导消费者,强买强卖,或者强行提供服务;

(二)在公共场所拉客揽客,在游人集散地、步游道兜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

(三)擅自搭棚、设摊、设点、占道或者扩大面积经营;

(四)拦截、追撵旅游车辆或者强登、趴乘机动车及其他交通工具。

景区管委会根据生态环境和世界遗产保护的需要,可以对风景区内的商品、服务、食品加工方法以及使用的燃料、包装物等作出限制性规定。

第三十五条【环境卫生管理】景区管委会应当根据风景区具体情况,采取以下措施维护风景区环境卫生:

(一)合理布局垃圾、污水处理设施;

(二)监督生产、生活污水进入管网或者经无害化处理达标排放;

(三)集中收集、运输、处理生活垃圾;

(四)定期清理危崖、水域等特殊区域的垃圾;

(五)负责道路等公共区域的清扫、保洁;

(六)鼓励旅游者自带垃圾下山;

(七)其他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第三十六条【门票管理】景区管委会负责风景区门票的出售和管理。进入风景区收费游览区域的旅游者应当按照规定购买门票。

第三十七条【容量控制】景区管委会根据风景区规划确定的游览路线和旅游者容量,制定和实施游览车辆、旅游者流量控制方案,并向社会公布。根据流量控制方案,景区管委会和有关

部门在必要时可采取措施,限制游览车辆和旅游者进入风景区。

进入风景区的车辆应当遵守景区管委会的相关管理规定,按照指定线路行驶并在规定地点停放、停泊,未经景区管委会同意,不得进入收费游览区域。

第三十八条【旅游安全管理】景区管委会应当公示游览线路,标示非开放区域,规范设置安全警示等明显标识,会同有关部门对风景区旅游安全风险进行监测评估,及时向社会发布旅游安全警示信息。

旅游者应当遵守景区管委会的相关管理规定,按照指定线路游览风景区,不得进入非开放区域。

旅游者不得擅自在风景区进行探险、攀岩、滑翔等危及人身安全的活动。发现旅游者有冒险或者危及人身安全的极端行为时,任何单位和个人有义务及时制止。

旅游者人身安全遇有危险时,有权请求旅游经营者、景区管委会和相关机构进行及时救助。旅游者接受相关组织或者机构的救助后,应当支付应由个人承担的费用。

第三十九条【应急管理】景区管委会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健全安全保障制度,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加强安全管理,保障风景区安全。

根据环境保护、生态恢复、森林防火、地灾防治、突发事件等管控需要,必要时,景区管委会或者有关部门可以对相关区域、景点、道路实行封闭管制,并向社会公布。

第四十条【管理机构及人员禁止行为】景区管委会不得从事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活动,不得将监督管理职能委托给企业或者个人行使。

景区管委会工作人员不得在风景区内的企业兼职,不得在风景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四十一条【法律适用】违反本条例规定,法律、法规已有法律责任规定的,从其规定。

除法律、法规规定必须由市级以上行政主管部门和本条例规定由景区管委会实施的行政处罚外,其他行政处罚由峨眉山市人民政府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予以实施。

第四十二条【先行制止】景区管委会发现不由本单位处罚的违法行为,应当先行制止,并及时通知有权执法机关处理;有权执法机关应当及时将处理情况通报景区管委会。

第四十三条【禁止活动的法律责任】违反本条例第十九条规定,在禁火区域内吸烟、生火,由景区管委会给予批评教育,处一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在景观景物或者公共设施上刻划、涂污或者在风景区内乱扔垃圾的,由景区管委会责令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处五十元罚款。

在风景区内攀折树、竹、花、草的,由景区管委会给予批评教育,可处一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四条【未经审核的活动的法律责任】违反本条例第二十条第一项、第二项、第四项规定的,由景区管委会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并处十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条第三项、第五项规定的,由景区管委会责令改正,给予批评教育,可处一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五条【违反经营合同的法律责任】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二条第三款规定,取得风景区内项目经营的单位和个人,改变或者超过合同约定的经营地点、范围、期限和收费标准等进行经营的,由景区管委会责令限期改正,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一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六条【违反经营秩序管理规定的法律责任】违反本条例第三十四条规定,擅自搭棚、设摊、设点、占道或者扩大面积经营的,由景区管委会责令改正或者清除;拒不改正或者清除的,代为清除,清除费用由违法行为人承担,对个人处五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在公共场所拉客揽客,在游人集散地、步游道兜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拦截、追撵旅游车辆或者强登、趴乘机动车及其他交通工具的,由景区管委会依法制止;情节严重的,由公安机关依

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第四十七条【偷逃门票的法律责任】违反本条例第三十六条规定,偷逃门票的,由景区管委会责令补购门票,可处门票价格一倍以上二倍以下罚款。

第四十八条【旅游者、旅游车辆违反管理规定的法律责任】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七条第二款规定,进入风景区的车辆未按照指定线路行驶或者未在规定地点停放、停泊的,或者违反第三十八条第二款规定,旅游者不遵守风景区管理规定,擅自进入未开放区域的,由景区管委会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给予警告或者处一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九条【从事危险行为的法律责任】违反本条例第三十八条第三款规定的,在风景区进行探险、攀岩、滑翔等影响风景名胜资源和危及人身安全活动的,由景区管委会责令停止违法行为,给予批评教育,处一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条【违反规定从事建设活动的法律责任】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五条规定,未经批准或着未按批准内容从事建设活动的,由峨眉山市人民政府相关部门或者黄湾镇人民政府责令停止建设;尚可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对规划实施的影响的,限期改正,处建设工程造价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罚款;无法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影响的,限期拆除,不能拆除的,没收实物或者违法收入,可以并处建设工程造价百分之十以下罚款。

第五十一条【管委会的法律责任】违反本条例规定,景区管委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有权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予以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从事以营利为目的经营活动的;

(二)将监督管理职能委托给企业或者个人行使的;

(三)审核同意在风景区内进行不符合风景区规划的建设或者经营活动的;

(四)非法出让风景区资源及风景区土地的;

(五)不及时制止、查处违反风景区保护法律、法规的违法行为的;

(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的。

第六章附则

第五十二条【实施办法】乐山市人民政府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可以制定实施细则。

第五十三条【施行时间】本条例自年月日起施行。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介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八仙山 简介 八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距蓟县城东北30公里,地处京、津、唐、承四市之腹心,东临金碧辉煌的清东陵,西接巍峨壮观的黄崖关长城,南濒碧波荡漾的翠屏湖,北依雄奇险秀的雾灵山。这里是天津市地势最高、群峰汇集的地方,900米以上的山峰有19座,主峰“聚仙峰”海拔1052米,是天津市最高峰。其总面积达5360公顷,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 八仙山原名“八仙桌子”,相传铁拐李等八位散仙遨游东海经过此地,被这里云遮雾罩的奇峰、峡谷、幽林、秀水所吸引,便降下祥云,在一块两米见方的巨石旁野餐小憩,后来人们把这块巨石称为“八仙桌子”,这万亩山林因此得名“八仙山”。 八仙山在清朝时期被划定为清东陵的“风水禁地”,封闭达280多年,这里乔木伟岸,灌木丛生,芳草萋萋,藤萝蔓绕,人迹罕至,故“藏在深闺人未识”。八仙山动植物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这里是天津市地势最高,山峰最多,降水最多,森林覆盖度最大,生态环境最优越,生态系统最完好,群峰奇秀,谷壑幽深,万木争荣,风光诱人的地方,独特的天然落叶阔叶林生态系统,不仅在华北地区,即使在世界同纬度地区都是罕见的,1995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9年被国家科协批准为全国首批科普教育基地,是国家地质公园——峰林峡谷景区最典型的代表,被专家誉为中国北方的“西双版纳”,而且享有“津门第一山”的美誉。 八仙山景区地质遗迹丰富多样,其中最具观赏价值和科研价值的品牌遗迹是石英岩峰林峡谷地貌,峰林上栩栩如生的动物奇石,刀劈斧剁般的天梯,峡谷中河流高阶地,万卷天书地层,美丽壮观的石瀑布,世界奇观

太古界与元古界地层之间8亿年跨越,太古界25亿年长寿石等。 一、珍奇丰富的植物种类 保护区内的森林,起源于距今七千万年前的新生代第三纪时期,到清朝中叶仍保持着原始森林的面貌。清朝末年以来,由于人为影响,使原始森林遭到破坏。后来在原始森林泯灭的地方,又萌生出次生林,历经沧桑演绎至今,形成了次生阔叶林区。 在保护区内,生长着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寒带等区域多种植物,据初步考证,保护区内有高等植物1000余种,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的植物七种,区内主要森林植被类型有:油松林、落叶阔叶杂木林、蒙古栎林、栓皮栎林、辽东栎林、榆木林、山杨林、核桃楸林、栾树林、枫树林、白蜡林、丁香林、悬钩子林等。藤本植物种类多、数量大、穿插攀援林中,形成特殊的密林景观,著名的野生猕猴桃满山遍野,藤蔓上一簇簇的果实,碧绿翠滴,营养价值,药用价值被誉为“水果之王”。每年9月25日至10月5日,八仙山都要举办大型幽林采珍活动,届时有成千上万游客到这里可采摘到:猕猴桃、山核桃、野山楂、野葡萄、甜酸梨、木耳、蘑菇等上百种山珍野果。 八仙山是一座天然大花园。各种花卉争奇斗艳,从春到秋,花开花落接连不断。春季有迎春花、山杏花、山桃花、山梨花、迎红杜鹃等等,夏季有东陵八仙花、中华秋海棠、山梅花、丁香花、照山白等等,秋季有石竹花、旋复花、角蒿花、野菊花、百日红等等,其中被科学家称作“模式植物的花卉”有“东陵八仙花”、“迎红杜鹃花”,弥足珍贵。 这里也是天然中草药宝库,区内生长着各种名贵中草药200多种。主要有:丹参、桔梗、知母、柴胡、玉竹、沙参、百合、远志、黄岑、地黄、苦参、藿香等,品种极丰富,在林下和山阴沟谷潮湿之处可见到多种蕨类

风景名胜区保护的法律法规

风景名胜区与历史文化名城 的法律保护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迅猛发展,旅游经济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重要增长点。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不仅是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体现,而且还是我们生存环境的组成部分。因此,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就是保护环境。但是,在我国城市开发建设中,对历史文化名城造成了破坏,这同时也破坏了我们生存的环境。因此,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法律制度的探究,对我国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风景名胜的法律对比分析其不足,最后提出自己的几点对风景名胜区的保护措施。 关键词:风景名胜区与历史文化名城,法律保护,法律建议。 一、我国风景名胜区与历史文化名城的现状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历史悠久,山河壮丽。风景名胜与历史文化名城资源如山河、湖海、地貌、森林、动植物等自然景观以及历史遗址、园林、建筑等人文景观。 截止2005年,中国政府审定命名的风景名景胜区已有677个,其中归家重点风景名景胜区187个,省级风景名景胜区452个,市县级风景名景胜区48个,总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以上。在这些风景名景胜区中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中国重点风景名景胜区一打16处,其中包括泰山、黄山、峨眉山等文明世界的风景名景胜区。 有的风景名景胜区存在开山炸石、乱搭乱建、违章建设等现象;有的风景名景胜区所在地的地方政府通过签订合同的方式,将风景名景胜区管理权、建设权、经营开发权、收益权等权利一次性整体出让给企业管理和经营;有的风景名景胜区的珍惜资源在摄影拍摄过程中遭到严重破坏;有的风景名景胜区违规兴建公众高尔夫球场,既不符合有关部门批准实施的风景名景胜区总体规划,又未按规定履行报批程序。历史文化名城旅游所造成的危害最大,游客随便倒扔垃圾,随便攀爬历史建筑,随便刀刻历史文化墙,给风景名胜区与历史文化名城带来了不可恢复的破坏,给工作人员带来了巨大麻烦。]1[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整管理规定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整管理规定 第一条为加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有效保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环境、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及其他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指在国内外有典型意义、在科学上有重大国际影响或者有特殊科学研究价值,并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自然保护区。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范围调整、功能区调整及更改名称。 范围调整,是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部界限的扩大、缩小或内外部区域间的调换。 功能区调整,是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部的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范围的调整。 更改名称,是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原名称中的地名更改或保护对象的改变。 第四条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整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整管理工作。 第五条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得随意调整。 调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原则上不得缩小核心区、缓冲区面积,应确保主要保护对象得到有效保护,不破坏生态系统和生态过程的完整性,不损害生物多样性,不得改变自然保护区性质。对面积偏小,不能满足保护需要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应鼓励扩大保护范围。 自批准建立或调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日起,原则上五年内不得进行调整。 调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应当避免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在范围上产生新的重叠。

第六条存在下列情况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可以申请进行调整: (一)自然条件变化导致主要保护对象生存环境发生重大改变; (二)在批准建立之前区内存在建制镇或城市主城区等人口密集区,且不具备保护价值; (三)国家重大工程建设需要。国家重大工程包括国务院审批、核准的建设项目,列入国务院或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批准的规划且近期将开工建设的建设项目。 (四)确因所在地地名、主要保护对象发生重大变化的,可以申请更改名称。 第七条主要保护对象属于下列情况的,调整时不得缩小保护区核心区面积或对保护区核心区内区域进行调换: (一)世界上同类型中的典型自然生态系统,且为世界性珍稀濒危类型; (二)世界上唯一或极特殊的自然遗迹,且遗迹的类型、内容、规模等具有国际对比意义; (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物种。 第八条确因国家重大工程建设需要调整保护区的,原则上不得调出核心区、缓冲区。 建设单位应当开展工程建设生态风险评估,并将有关情况向社会公示。 除国防重大建设工程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因重大工程建设调整后,原则上不得再次调整。 第九条调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或国务院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向国务院提出申请。由国务院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的,应事先征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意见。 调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区或更改名称,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向国务院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抄

峨眉山广告词

峨眉山曾是我旅行的第一站,虽然已经忘了当初去峨眉山的原因,但峨眉山的美景却依旧印 在我心。虽说去过峨眉山,但我却并不曾真正了解过峨眉,那么你呢,你知道峨眉山名字的 来历吗? 第一次去峨眉山,我是在sc-you网上报的名,第二次是跟随朋友一起去的,算是穷游吧。 或许是因为去过两次的缘故吧,所以我对峨眉山的感觉是亲切的。 对于峨眉山名来历,那是众说纷纭。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峨眉山就闻名于世。而峨眉山 名,早见于西周,据晋代常璩撰写的《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杜宇以褒斜(今陕西汉中) 为前门,熊耳(今四川青神县境内)、灵关(今四川雅安芦山县西北)为后户,玉垒(今四川 灌县境内)、峨眉(今四川峨眉县境内)为城廓。”晋左思的《蜀都赋》写道:“引二江之双流, 抗峨眉之重阻。”但为什么称之为“峨眉”,其说法各不相同。一说峨眉山是因“山高水秀” 得名,另一说是因“两山相峙。”而得名。还有一种说法是峨眉山屹立在大渡河边上,大渡河 古称“涐水”山爱水而得名,故称“涐眉山”。峨湄山只是因为是山,才离开了水,由“涐 湄”变成了“峨眉”。这种说法系近代文人赵熙之论,“是山当涐水之眉。眉者,湄也,以水 得名。”峨眉山自春秋战国以后,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称。 此外,相传,在公元1世纪,一位叫做蒲公的采药人,于金顶修建了普光殿。公元3世 纪,佛教四大菩萨之一的普贤成为了峨眉山供奉的主要菩萨,中国僧人慧持于观心岭下修建 普贤寺。 公元9世纪中期,宋朝皇帝赵匡胤派遣僧团去印度访问。回国后,继业奉诏在峨眉山营 造佛寺,译经传法。并铸造了重62吨,高7.85米的巨型普贤铜佛像,供奉于今天的万年寺 内。从那时起,峨眉山便成为了佛教的圣地之一。明朝进行了大范围的返修,终于将峨眉山 的道教寺庙全部改为了佛教寺庙。 关于峨眉山的来历,还有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从前,峨眉山只是一块方圆百余里的巨 石,颜色灰白,高接蓝天,寸草不生。为了建设美好的家园,一个聪明能干的石匠同他的妻 子巧手绣花女,决心用他们的双手将巨石打凿成一座青山。天上的神仙为他们的决心和努力 所感动。在神仙的帮助下,石匠把巨石凿刻成起伏的山峦和幽深的峡谷;绣花女把精心绣制 的布帕和彩帕抛向天空。彩帕飘向山顶,变成艳丽无比的七彩光环;布帕飘舞在石山上,变 成苍翠的树林、飞瀑流泉、怒放的山花,变成欢唱的飞鸟、跳跃的群猴和游走的百兽。一座 座青山起舞,一道道绿水欢歌。因为这座青山像绣花女的眉毛一样秀美,所以人们把这座青 山叫峨眉山。 面对这些各式各样的说法,你会不会觉得峨眉山更加神秘了呢?那还等什么?在这里观 望还不如亲自走一趟呢。篇二:峨眉山景点广告策划案 峨眉山景点广告策划案 班级:09广告设计与制作姓名:张琪 学号:2200920802113 前言 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也逐渐提高了,要求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共 同提高,所以为了市场的需要,现如今,我们要求也要有所提高。面对这个日益庞大的旅游 市场,我们必须在一个月内拿出自己的方案发展公司,发展未来。 现在我们峨眉山的景点本就是作为国家5a风景区,是我国受国家保护的自然遗产,它本 身的发展趋势空间就有很大,这次规划中,我们一定要高度保留峨眉山原本就有的物质文化 气息,在此基础上,增添一些现代人自己的观点和生活需要,这些建造和设施的完成,都必 须在不破坏它自身的环境下进行。这次策划的主要目标是扩大峨眉山的参观范围,容纳更多 飞入客源,还要改变淡季旅游的收入,把峨眉山的自名度大大提升,就要多做广告,多宣传。 一、旅游市场的分析旅游市场营销有两个定义,定义一:指旅游产品或旅游服务的生产

企业环境保护管理

企业环境保护管理 计划 篇一:企业环境保护管理制度范本 企业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我厂环境保护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坚持推行清洁生产、实行生产全过程污染控制的原则;实行污染物达标排放和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原则;坚持环境保护工作作为评选先进的必要条件,实行一票否定制。(] 第二条环境保护工作的主要负责人,应对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行政一把手是环境保护第一责任人。 第三条配备与开展工作相适应的环保管理人员,掌握生产工艺技术及生产运行状况。 第二章环境监测工作 第四条每年根据公司下达的《环境监测计划》开展环境监测工作。 监测时如有超标情况,要按照程序文件要求及时通知相关部门,不得私自减少监测次数或停止监测。 第五条每月3日上报前一个月的《环境报表》。 第六条生产办除开展常规监测外,要承担对突发性的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工作。 第七条外排污水和大气的监测外委进行。 第三章环境保护工作日常管理

第八条把环境保护工作纳入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中,实现全过程、全天侯、全员的环保管理,在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的同时,必须有环保工作内容。 第九条积极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普及环保知识,提高全员的环保意识。重点要作好“4.22世界地球日”和“6.5世界环境日”的宣传工作。 第十条完善环保各项基础资料。 第十二条污染防治与三废资源综合利用: (一)对生产中产生的“三废”进行回收或处理,防止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对暂时不能利用而须转移给其它单位利用的三废,必须由公司安全环保部批准,严格执行逐级审批手续,防止污染转移造成污染事故; (二)开展节水减污活动,采取一水多用,循环使用,提高水的综合利用率; (三)在生产过程中,要加强检查,减少跑、冒、滴、漏现象。 对检修中清洗出的污染物要妥善收集和处理,防止二次污染。对检修中拆卸的受污染的设备材料要进行处理,避免造成污染转移; (四)在生产中,由于突发性事件造成排污异常,要立即采取应急措施,防止污染扩大,并及时向公司安全环保部汇报,以便做好协调工作; (五)对于具有挥发性及产生异味的物品,要采取措施防止挥发性气体造成污染环境或产生气味,避免污染环境或气味扰民事件的发生; (六)凡在生产过程中,开停工、检修过程产生噪声和震动的部位,应采取消音、隔音、防震等措施,使噪声达标排放。 企业环境管理制度企业环境保护管理制度范本 第四章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

齐云山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条例

齐云山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条例 (2017年8月31日黄山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通过2017年9月29日安徽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次会议批准) 第一条为了加强齐云山风景名胜区保护和管理,依据国务院《风景名胜区条例》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齐云山风景名胜区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齐云山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活动。 齐云山风景名胜区(以下简称风景区)范围:东起兰渡,西至万寿山(又名骆驼峰),南依渔渭公路,北临横江,面积63.97平方公里,按此范围标界立碑。 风景区核心景区面积13.56平方公里,包括月华街景区、楼上楼景区、云岩湖景区、南山景区和横江田园风光区。 风景区具体范围按照国务院批准的《齐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划定。 第三条风景区的保护和管理应当遵循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严格保护、合理利用的原则。 第四条黄山市人民政府设立齐云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管委会),管委会主任由休宁县人民政府县长兼任。管委会统一负责风景区的保护管理工作。其职责是: (一)保护和管理风景名胜资源; (二)组织实施风景区规划,合理利用风景名胜资源;

(三)建设、管理和维护风景区的基础设施及其他公共设施,改善游览服务条件; (四)负责风景区资源保护和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宣传、贯彻工作; (五)负责风景区范围内的社会事务管理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六)编制和实施相关的应急预案; (七)管理与风景区保护有关的其他事项。 经依法批准,设立风景区综合执法机构,相对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 市、县人民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相关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风景区的监督管理工作。 风景区内单位或个人承包经营的土地、林木等,由其所有权人或者承包经营者负责管理和保护。 第五条黄山市人民政府牵头组织管委会和休宁县、黟县人民政府就风景区资源保护利用中的重大事项建立沟通协调机制。 第六条风景区内的宫观道院、园林、月华街村落、道观遗址、摩崖石刻、碑刻、古道、古亭等文物古迹、人文景物及其所处的环境和地形、地貌、山体、岩石、水体、古树名木、林木植被、野生动植物、地质遗迹等自然景物和道场、道乐等非物质形态,均属风景名胜资源,应当建立档案,依法加强保护。 第七条除按照风景区规划进行整修、利用外,风景区内的地形、地貌应当保持原貌;风景区内的河溪、瀑布等,不得截流、改向或者进行其他人为改变。 第八条风景区内因景点开发、工程建设、林木抚育更新或教学、

峨眉山景点介绍导游词

( 四川导游词)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BH-010332 峨眉山景点介绍导游词Introduction to scenic spots of Mount Emei

峨眉山景点介绍导游词 峨眉山是国家5A级风景旅游区,同时它更是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重遗产,它拥有着秀丽的景色,品种繁多的植物和动物。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峨眉山景点介绍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峨眉山景点介绍导游词范文1:瓦屋山 世界自然遗产,全国大型国家森林公园瓦屋山,位于四川省西部的洪雅林场境内,距成都180公里,面积104万亩,包括瓦屋山原始森林猎奇探险区、玉屏人工林海度假区、八面山寻古揽胜区等3个景区,她与峨眉山、乐山大佛构成了川西南旅游金三角。瓦屋山森林公园最高海拔3522米,园内原始森林植被保存完好,生物种类极其丰富,有动物470多种,植物3900多种。其中,大熊猫26只,野牛300多头,猴子50多群。 被子植物占世界总科数的60%,被誉为水的世界、洞的天下、花的王国、雪的摇篮、云的故乡、动植物的博物馆。有第四季冰川保留下来的孑遗植物珙桐(中国鸽子树)、桫椤、银杏、连乡、水青冈等国家一类保护植物。 其中杜鹃的天然分布面积达60万亩,天然珙桐林面积达30余万亩,被誉为“世界杜鹃花的王国”和“中国鸽子花的故乡”。此外,尚有观赏价值极高的百合花、报春花,龙胆花等天然名花。在海拔2830米、面积达11平方公里的

瓦屋高原上,原始森林莽莽苍苍,108个泉眼涌流不竭,72条瀑布飞流直下,其中兰溪瀑布落差高达1040米,为当今世界瀑布之最。 峨眉山景点介绍导游词范文2:七里坪 七里坪具备一个天然养生馆的条件:海拔1300米—1500米的黄金养身区域,常年气温在16℃左右,夏季更是在人体生活最舒适的温度中24℃。空气清新,负氧离子含量高于市区200—400倍,植被茂密,空气中富含有多种名贵的中药材成分,水质清凉无污染。 茂密的树林给予空气中丰足的氧份,每立方厘米8千—2万个负氧离子对于人体的健康创造了理想的生活环境。这种环境是不可造的,这种环境也是稀缺的。 温泉运动会所采用当地优质的硼氟硫温泉,出水口温度达47℃左右。梯田式户外温泉即能在大自然中享受到硼氟硫温泉的健身、美容的疗效,又能领略山地峡谷自然的风光。 峨眉山景点介绍导游词范文3:中岩 中岩,唐代建寺,川南佛刹丛林之一,素以“川南第一山”、“西川林泉最佳处”著称。现坐落在上寺翠微峰下的“中岩书院”曾培育出大文豪苏东坡。系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四川省级风景名胜区, 国家AA级旅游区。 中岩在青神城东黄金旅游线上,北距成都120 公里,南抵乐山大佛37 公里,水陆交通非常方便。景区地势平缓,老少皆宜。中岩风景名胜区依山傍水,环境幽雅。常年气候温和,历代名人雅士留下石刻诗篇,摩岩造像遍布风景名胜区岩壁。景区内景点有:唤鱼池、牛头洞、千佛长廊、仙人床、玉泉岩、伏虎石、石笋三峰、诺巨那尊者、东坡读书楼、猴头石、“飞来凤”花谷、古涧道等数十处景物奇观。

热电公司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热电公司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本公司环保管理的基本原则、标准分类、组织机构、环保计划、 设备、监测管理以及保护、防治污染的主要措施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的环保管理。 2 引用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GBl8485--2001《生活垃圾污染控制标准》 GBl3223--2003《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l2348--1990《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GBl 4554--199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3271—2001《锅炉大气污染排放标准》 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3 环保管理的基本原则 3.1 “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 3.2 广泛开展综合利用、化害为利、消除污染源。 4 环境管理标准的分类 4.1 按环境要求分空气标准、水质标准、噪音标准、绿化标准等。 4.2 按管理内容分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划设计标准等。 5 环境保护的组织机构

5.1 建立公司环保领导小组,机构设立在生技部。 5.1.1 环保领导小组由公司董事长任组长,公司各部门和专业负责人为成员。 5.1.2 环保领导小组成员内确定l人为环保专管员,负责全公司的环保日常管理工作。 5.1.3 环保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 A.积极宣传、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法令和规定; B.审查本公司环保的年度计划和长远规划; C.领导并组织本公司的“三废”治理工作; D.检查监督本公司排放的污染物质(废水、烟尘、废渣、废灰)情况,确保排放的污染物质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5.2 环保领导小组的办事机构 5.2.1 环保日常工作由生技部负责,生技部设专职环保人员。 5.2.2 生技部有关环保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A.贯彻落实国家的环保法令,上级有关环保工作的指示; B.负责编制环保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经环保领导小组审查批准后组织贯彻实施: C.编制审查环保技术改造方案和治理方案,并督促实施; D.监督“三同时”原则的贯彻; E.负责安排公司内污染物的定期监测工作,对不符合排放要求的提出治理措施,并督促落实;

中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名录

中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名录我国目前国家公园概念上的建设类型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1.森林公园。由国家林业局批准设立。1982年,我国第一处森林公园——湖南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批准建立。截至2006年底,全国共建立森林公园2067处,总经营面积1569万公顷。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660处,经营面积1125万公顷,省级森林公园955处。 2.自然保护区。 1956年,我国建立了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各界环保意识的增强和环保法规体系的日益完善,我国自然保护区事业才步入依法桃源洞国家森林公园发展的“快车道”。2003年初,国家环保总局宣布,我国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数达到197处,各类自然保护区1757处,总面积近1.33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3.2%,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3.风景名胜区。 截至2004年,中国已经建立风景名胜区677个,其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77个、省级风景名胜区452个、市县级风景名胜区48个,总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以上。 4.生态示范区。至2000年,全国已有首批33个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的地、县和单位被国家环保局命名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5.国家地质公园。至2004年,中国地质公园建设工作已推进了3年多,国家地质公园的数量已达到了85座。 另外,还有国家级的湿地保护区、国家海洋类型自然保护区等。 森林公园 北京 西山国家森林公园上方山国家森林公园蟒山国家森林公园小龙门国家森林公园云蒙山国家森林公园鹫峰国家森林公园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大兴古桑国家森林公园大杨山国家森林公园霞云岭国家森林公园黄松峪国家森林公园北宫国家森林公园八达岭国家森林公园崎峰山国家森林公园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喇叭沟门国家森林公园天津 九龙山国家森林公园 河北 海滨国家森林公园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磬棰峰国家森林公园金银滩国家森林公园石佛国家森林公园清东陵国家森林公园海滨国家森林公园辽河源国家森林公园山海关国家森林公园五岳寨国家森林公园白草洼国家森林公园天生桥国家森林公园黄羊山国家森林公园茅荆坝国家森林公园响堂山国家森林公园野三坡国家森林公园六里坪国家森林公园大茂山国家森林公园白石山国家森林公园武安国家森林公园狼牙山国家森林公园前南峪国家森林公园桃源洞国家森林公园驼梁山国家森林公园木兰围场国家森林公园蝎子沟国家森林公园仙台山国家森林公园丰宁国家森林公园 山西 五台山国家森林公园天龙山国家森林公园关帝山国家森林公园恒山国家森林公园云岗国家森林公园龙泉国家森林公园禹王洞国家森林公园赵杲观国家森林公园方山国家森林公园交城山国家森林公园太岳山国家森林公园五老峰国家森林公园黄河口国家森林公园老顶山国家森林公园乌金山国家森林公园中条山国家森林公园太行峡谷国家森林公园黄崖洞国家森林公园管涔山国家森林公园

风景名胜区条例

风景名胜区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 474 号 《风景名胜区条例》已经2006年9月6日国务院第149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6年12月1日起施行。 总理温家宝 二??六年九月十九日 风景名胜区条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风景名胜区的管理~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风景名胜资源~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风景名胜区的设立、规划、保护、利用和管理~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风景名胜区~是指具有观赏、文化或者科学价值~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比较集中~环境优美~可供人们游览或者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区域。 第三条国家对风景名胜区实行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严格保护、永续利用的原则。 第四条风景名胜区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设置的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负责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利用和统一管理工作。 第五条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全国风景名胜区的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国务院规定的职责分工~负责风景名胜区的有关监督管理工作。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和直辖市人民政府风景名胜区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风景名胜区的监督管理工作。省、自 - 1 -

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按照规定的职责分工~负责风景名胜区的有关监督管理工作。 第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风景名胜资源的义务~并有权制止、检举破坏风景名胜资源的行为。 第二章设立 第七条设立风景名胜区~应当有利于保护和合理利用风景名胜资源。 新设立的风景名胜区与自然保护区不得重合或者交叉,已设立的风景名胜区与自然保护区重合或者交叉的~风景名胜区规划与自然保护区规划应当相协调。 第八条风景名胜区划分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省级风景名胜区。 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能够反映重要自然变化过程和重大历史文化发展过程~基本处于自然状态或者保持历史原貌~具有国家代表性的~可以申请设立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具有区域代表性的~可以申请设立省级风景名胜区。 第九条申请设立风景名胜区应当提交包含下列内容的有关材料: ,一,风景名胜资源的基本状况, ,二,拟设立风景名胜区的范围以及核心景区的范围, ,三,拟设立风景名胜区的性质和保护目辬, ,四,拟设立风景名胜区的游览条件, ,五,与拟设立风景名胜区内的土地、森林等自然资源和房屋等财产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协商的内容和结果。 第十条设立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提出申请~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林业主管部门、文物主管部门等有关部门组织论证~提出审查意见~报国务院批准公布。 - 2 -

四川峨眉山—乐山风景名胜区的保护与开发

四川峨眉山—乐山风景名胜区的保护与开发 刘旭东2010级土木工程1班座号90 摘要:峨眉山(包括乐山大佛)以其持殊的地理位置,雄秀神奇的自然景观,典型的地质地貌,保护完好的生态环境,特别是地处世界生物区系的结合和过渡地带,拥有丰宣的动植物资源,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点,珍稀濒危物种繁多。近二千年来,创造和积累了以佛教为主要特征的丰富文化遗产。峨眉山的自然和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历史、美学、科研、科普和游览观光价值,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关键词:峨眉山,乐山大佛,世界遗产 前言 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狭义的世界遗产包括“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和“文化景观”四类。广义概念,根据形态和性质,世界遗产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记忆遗产、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景观遗产。 截止2010年8月中国已有40处世界遗产。其中世界文化遗产26处,世界自然遗产8处,文化和自然混合遗产4处,文化景观2处。在数量上高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意大利(45项)和西班牙(4项)。 “大江东去,佛祖西来”,大自然以它那鬼斧神功的创造力,雕刻出乐山睡佛的凝重和峨眉山水的清秀。佛教文化又以其数代人的努力,创造了乐山大佛、冼象池、万年寺等浓郁艺术氛围。峨眉山——乐山199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和佛教名山;是一个集自然风光与佛教文化为一体的中国国家级山岳型风景名胜区。 峨眉山 峨眉山动植物资源丰富,景区内生长着5000多种植物,数目远远超过了欧洲大陆的所有植物种属。其中被誉为“花中西施”的杜鹃花就有29个品种。还有古老的观赏树种“中

生产企业环境保护管理规章制度

生产企业 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第一章目的 第一条为了保护公司生活和生产环境,防治污染,保障职工身体健康,确保全面完成污染减排指标,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并逐步实现清洁生产,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适用范围 第二条××××××××公司。 第三章职责 第三条总经理是公司最高管理者,是公司环境保护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应认真遵守国家环保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工作,把环境保护工作列入公司重要议事日程,不定期召开公司级会议,解决有关环境保护的重大问题,并对本制度的贯彻落实负领导责任。 第四条公司领导实行环境保护“一把手”负责制,对本单位环境保护工作负责,制定环境保护目标,并进行内部考核。组织本单位职工专业技能培训,确保职工按照岗位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避免因错误或习惯性操作引发污染事故。 第五条公司建立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健全的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和从事环境保护工作的专业或监管队伍,建立健全环境保护制度。 第六条公司安全环保处环保科负责具体贯彻实施国家有关环保法律、法规、方针和政策,配合督察室共同推进公司清洁生产工作,对公司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对各排污单位进行考核,负责组织对污染事故的调查,并有权力提示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三

同时”工作。 第七条公司生产部门在组织生产过程中,必须将保护环境放在重要位置,确保环保设施与生产设施同步运行,并对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环境事件负责。 第八条工程管理部门在组织新、扩、改建项目论证审查时,要将环境保护列入项目重要内容,确保环保“三同时”,并采用先进适用的污染物治理、防护技术。 第九条设备管理处要将环保设施纳入生产设施的统一管理,确保环保设施正常运行,达到设计要求,并对环保设备的技术状况和正常运行负责。 第十条安保人员对厂区绿化维护负有兼管责任,将对厂区草坪、树木等的管理纳入考核,避免因兼管不善造成的草坪、树木等踩踏、坏死、丢失等现象。 第十一条公司所购原材料要确保优先选用清洁、无害、无毒或低毒的,以避免在生产过程中产生污染物,发生重大污染事故。 第四章管理 第十二条公司各单位要重视环境保护、节能减排方面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干部职工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法制观念。安全环保处环保科负责编制环保培训教材,定期对职工进行培训。 第十三条公司要有计划的培养和引进环保专业人才。各单位在进行职工培训教育时,应把环境保护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不断提高职工环境保护的意识和环保专业技术水平。

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简介

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简介 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三江平原腹地,距宝清县城65公里,总面积两万公顷,有高等植物有74科174属386种,其中有药用植物21种、纤维植物20种、饲用植物15种、淀粉植物6种和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野大豆等。脊椎动物5纲75科263种,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丹顶鹤、东方白鹳、玉带海雕、白头鹤4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枕鹤、白琵鹭、大天鹅等17种。其中鸟类201种,占全省鸟类总数的53.60%。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丹顶鹤、东方白鹳、白头鹤、白琵鹭等珍稀物种随处可见。先后被评为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国际重要湿地、中国白琵鹭之乡、AAA旅游景区、黑龙江省水利风景名胜区。 保护区地处中纬度欧亚大陆东岸,属湿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明显,具有冬季严寒干燥,春季气温回升快,多大风,夏季温暖多雨,秋季降温剧烈,降水变率大等特点。年平均气温2.3-2.4℃,全年活动积温为2500-2700℃。冬季雪深33cm。 保护区年降水量551.5mm,4-9月降水量占全年的85.3%,地表补水河流为七星河,主要的湖泡为西大泡,面积为500hm2,三角泡面积为600hm2,人工湖面积450hm2。常年主导风向为南风,年平均风速4.8m/s,最大风速18m/s。

保护区地貌类型为低河漫滩,地貌特征为“两草一水七分苇”,地势平坦低洼,泡沼星罗棋布,平均海拔54m,西高东低,土壤类型以白浆土(包括草甸白浆土和浅育白浆土)、沼泽土(包括草甸沼泽土、腐殖质沼泽土和泥炭沼泽土)为主,是三江平原地区保存最完好的原始湿地之一,是三江平原原始风光的缩影。 鲜明的气候特征造就了七星河湿地独特的自然景观,最为突出的便是“湿地八景”: 一、苇海泛舟:广茂的湿地生长着一望无际的芦苇,似一块绿色的绸缎从空中铺天盖地覆下来,汇成了一望无际的茫茫苇海。微风轻拂,百鸟微语,蒹葭静默,苇海中星罗棋布的点缀着无数大大小小的湖泊、泡沼,无数条河道如藤蔓般把这些湖泊、泡沼串连起来,水清澈见底,游鱼可数。 坐船使入湿地可近距离感受大自然的独特魅力。芦苇一丛丛、一束束在船边摇曳,一簇簇水草轻轻舒展,清幽诱人,耳边掠过原野的风声鸟鸣。一缕缕含带着许多远古清野的香气扑面而来,让人不由得想起那远古诗经中的佳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二、苇荡芳草:站在环湖大堤上,呼吸着青草和野花的清香,极目远眺,蒹葭萋萋,鸥鹭齐飞,心情怡然而惬意。空旷的苍穹下,尽收眼底的是满眼醉人的绿浪,两万多公顷的土地上长满了芦苇、大小叶章、香蒲等植物。萋萋的芳草

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

北京:故宫博物院、天坛公园、颐和园、八达岭长城。 天津:天津古文化街旅游区(津门故里)、天津盘山风景名胜区。 河北:秦皇岛市山海关景区、保定市安新白洋淀景区、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景区。 山西:大同市云冈石窟、忻州市五台山风景名胜区。 辽宁:沈阳市植物园、大连老虎滩海洋公园.老虎滩极地馆。 吉林:长春市伪满皇宫博物院、长白山景区。 黑龙江:哈尔滨市太阳岛公园。 上海:上海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上海野生动物园。 江苏:南京市钟山风景名胜区-中山陵园风景区、中央电视台无锡影视基地三国水浒景区、苏州市拙政园、苏州市周庄古镇景区。 浙江:杭州市西湖风景名胜区、温州市雁荡山风景名胜区、舟山市普陀山风景名胜区。 安徽:黄山市黄山风景区、池州市九华山风景区。 福建:厦门市鼓浪屿风景名胜区、南平市武夷山风景名胜区。 江西:江西省庐山风景名胜区、吉安市井冈山风景旅游区。 山东:烟台市蓬莱阁旅游区、济宁市曲阜明故城(三孔)旅游区、泰安市泰山景区。 河南:登封市嵩山少林景区、洛阳市龙门石窟景区、焦作市云台山风景名胜区。

湖南:衡阳市南岳衡山旅游区、张家界武陵源旅游区。 湖北:武汉市黄鹤楼公园、宜昌市三峡大坝旅游区。 广东:广州市长隆旅游度假区、深圳华侨城旅游度假区。 广西:桂林市漓江景区、桂林市乐满地度假世界。 海南:三亚市南山文化旅游区、三亚市南山大小洞天旅游区。 重庆:重庆大足石刻景区、重庆巫山小三峡-小小三峡。 四川: 成都市青城山--都江堰旅游景区、乐山市峨眉山景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旅游景区。 贵州:安顺市黄果树大瀑布景区、安顺市龙宫景区。 云南:昆明市石林风景区、丽江市玉龙雪山景区。 陕西:西安市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西安市华清池景区、延安市黄帝陵景区。 甘肃:嘉峪关市嘉峪关文物景区、平凉市崆峒山风景名胜区。 宁夏:石嘴山市沙湖旅游景区、中卫市沙坡头旅游景区。 新疆:新疆天山天池风景名胜区、吐鲁番市葡萄沟风景区、阿勒泰地区喀纳斯景区。

四川峨眉山旅游攻略

四川峨眉山旅游攻略 四川峨眉山景点: 峨眉山:峨眉山地处四川省西南部,系邛崃山脉北岭南支,总面积300多平方公里,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峨眉山距成都约160公里、乐山市34公里。峨眉山是中国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风景名胜区。 峨眉山(2)报国寺:报国寺是峨眉山的门户,坐落在峨眉山脚,是峨眉山最大的一座寺庙,为峨眉山第一景。背靠雄伟的光明山,面对秀巧的凤凰堡。原名"会宗堂",报国寺始建于明代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明末毁于大火。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闻达禅师重建,清康熙帝敕名报国寺。匾额为康熙帝亲书。清嘉庆和光绪时经过两次扩建,成为四重殿宇和亭台楼阁俱全的宏大寺庙。 万年寺:万年寺是峨眉山的主要寺庙之一,始建于东晋元熙二年,当时叫普贤寺,宋代改名为白水普贤寺。明 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建无梁砖殿,第二年竣工,改名为圣寿万年寺。其明代砖殿内宋代铸造的普贤骑象铜像为镇寺之宝,这尊铜像通高 7.85米,重62吨,万年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音阁:清音阁海拔710米,位于峨眉山牛心岭下黑白二水交汇处。阁下有双飞亭双飞桥,素有"双桥清音"之美誉。在清音阁,有面积30万平方米的绿色生态湖清音平湖,水质纯净,清澈

透底,为峨眉新十景之一。 华藏寺(2)华藏寺:华藏寺是全国重点寺庙之一,始建于东汉,海拔3079米,当时称普光殿,后改名为元相寺。明代在殿后最高处营建普贤佛殿,俗称铜殿。殿顶鎏金,又称金顶。铜殿及华藏寺皆毁于火。现存的金顶华藏寺,是1986年—1989年按原貌重建的。华藏寺侧为卧云庵,庵左为睹光台,可观看金顶四大奇观。 金顶:金顶海拔3079米,以高达48米的四面十方普贤金像为中心,由金殿(普贤殿)、银殿(卧云庵)、铜殿(大雄宝殿)、朝圣大道和四大观景平台(舍身崖、金刚嘴、睹光台、修心台)组成,整个建筑群气势恢宏、典雅庄重。登临此处,可观"金顶四奇"——日出、云海、佛光、圣灯。 竹叶青生态茗园:峨眉山竹叶青生态茗园位于峨眉山下的国家级乐山农业科技示范区茶叶科技园内,是集茶文化展示、品茗休闲、茶叶生态观光和茶叶工业旅游为一体的茶文化主题公园,是"竹叶青"展示其企业文化的窗口,更是乐峨精品旅游线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大佛禅院:大佛禅院原名大佛寺(民间又称大佛殿),原址位于峨眉山市区东郊,明代无穷国师开创,历时15年建成。寺院占地300余亩,拥有多重大殿、140多间禅房。因寺内大悲殿供奉了一尊高12米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铜像,明万历皇帝的母亲慈圣皇太后特意赐寺名"大佛寺"。 四川峨眉山美食: 雪蘑芋(2)肉包谷耙:峨眉有名的小吃。将细包谷粉用温水调和好,再把拌上香料的猪肉颗粒和在调好的包谷粉中,捏成团,

企业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经典版)

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了预防和控制污染,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遵守国家环保的法律法规 为了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为给员工提供一个清洁、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的所有部门,包括外包工、实习考察人员等。 3职责:环保部门负责本管理制度的实施监督。其它各相关部门协助环保部门完成本制度的实施。 4引用文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2年6月)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6-2001)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1990) 5术语、关键词: 预防和控制污染:指采用防止、减少或控制污染的各种过程、惯例、材料或产品,可包括再循环处理、过程更改、控制机制、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材料替代等。 国家法律法规:包括所有国家政府部门颁发的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文件。 后勤部门:是指除生产部门以外的公司内所有部门,包括技术部、质量部、人事行政部、采供部、销售部、仓库、财务部、环保部门等。 环保事故隐患:指尚未直接造成环境污染的设备、操作等所存在的环保隐患。 微小环保事故:指小量人为的或可避免的跑、冒、滴、漏现象,所辖区域环境卫生未达标等。 一般环保事故:指造成清水沟、地面、空气等大面积污染的环保事故。 较大环保事故:指因环境污染造成周边村民与公司产生矛盾纠纷,引起群体性影响的环保事故。特大环保事故:指环境污染被省、市、县级环保部门通报,并使公司遭受重大经济损失的环保事故。 6内容: 环境方针:预防和控制污染,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遵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做到守法经营;持续改进公司的环境行为,为不断提高环境质量而努力。

最新474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单2018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 > 自然保护区请输入关键字 最新474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单 中国林业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838778540.html,/2018-06-09来源:野协 【字体:大中小】 打印本页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单 (2018年5月·474处) 北京市(2个) 百花山、北京松山 天津市(3个) 古海岸与湿地、八仙山、蓟县中上元古界地层剖面 河北省(13个) 青崖寨、驼梁、昌黎黄金海岸、柳江盆地地质遗迹、小五台山、泥河湾、大海陀、河北雾灵山、茅荆坝、滦河上游、塞罕坝、围场红松洼、衡水湖 山西省(8个) 灵空山、黑茶山、阳城莽河猕猴、历山、芦芽山、五鹿山、庞泉沟、太宽河 内蒙古自治区(29个)

毕拉河、乌兰坝、罕山、青山、古日格斯台、大青山、阿鲁科尔沁、高格斯台罕乌拉、赛罕乌拉、白音敖包、达里诺尔、黑里河、大黑山、大青沟、鄂尔多斯遗鸥、鄂托克恐龙遗迹化石、西鄂尔多斯、红花尔基樟子松林、辉河、达赉湖、额尔古纳、大兴安岭汗马、哈腾套海、乌拉特梭梭林-蒙古野驴、科尔沁、图牧吉、锡林郭勒草原、内蒙古贺兰山、额济纳胡杨林 辽宁省(19个) 楼子山、葫芦岛虹螺山、青龙河、大黑山、章古台、大连斑海豹、蛇岛老铁山、成山头海滨地貌、辽宁仙人洞、恒仁老秃顶子、丹东鸭绿江口湿地、白石砬子、医巫闾山、海棠山、双台河口、努鲁儿虎山、北票鸟化石、白狼山、五花顶 吉林省(24个) 通化石湖、集安、白山原麝、四平山门中生代火山、汪清、靖宇、黄泥河、波罗湖、松花江三湖、伊通火山群、龙湾、哈泥、鸭绿江上游、查干湖、大布苏、莫莫格、向海、雁鸣湖、珲春东北虎、天佛指山、吉林长白山、园池湿地、头道松花江上游、甑峰岭 黑龙江省(49个) 北极村、公别拉河、碧水中华秋沙鸭、翠北湿地、太平沟、老爷岭东北虎、大峡谷、中央站黑嘴松鸡、茅兰沟、明水、三环泡、乌裕尔河、绰纳河、多布库尔、友好、小北湖、扎龙、黑龙江凤凰山、东方红湿地、珍宝岛湿地、兴凯湖、宝清七星河、饶河东北黑蜂、大沾河湿地、新青白头鹤、丰林、凉水、乌伊岭、红星湿地、三江、八岔岛、洪河、挠力河、牡丹峰、穆棱东北红豆杉、胜山、五大连池、呼中、南瓮河、黑龙江双河、盘中区、平顶山、乌马河紫貂、岭峰、黑瞎子岛、七星砬子东北虎、仙洞山梅花鹿、朗乡、细鳞河 上海市(2个) 九段沙湿地、崇明东滩鸟类 江苏省(3个) 盐城湿地珍禽、大丰麋鹿、泗洪洪泽湖湿地 浙江省(11个) 临安清凉峰、浙江天目山、象山韭山列岛、南麂列岛、乌岩岭、长兴地质遗迹、大盘山、古田山、浙江九龙山、凤阳山-百山祖、安吉小鲵 安徽省(8家) 古井园、铜陵淡水豚、鹞落坪、古牛绛、金寨天马、升金湖、安徽扬子鳄、安徽清凉峰 福建省(17个) 峨嵋峰、闽江河口湿地、茫荡山、汀江源、雄江黄楮林、厦门珍稀海洋物种、君子峰、龙栖山、闽江源、天宝岩、戴云山、深沪湾海底古森林遗迹、漳江口红树林、虎伯寮、福建武夷山、梅花山、梁野山 江西省(16个) 婺源森林鸟类、铜钹山、赣江源、庐山、齐云山、阳际峰、鄱阳湖南矶湿地、鄱阳湖候鸟、桃红岭梅花鹿、九连山、井冈山、官山、江西九岭山、江西马头山、江西武夷山、南风面 山东省(7个) 马山、黄河三角洲、昆嵛山、长岛、山旺古生物化石、荣成大天鹅、滨州贝壳堤岛与湿地 河南省(13个) 高乐山、大别山、新乡黄河湿地鸟类、河南黄河湿地、小秦岭、南阳恐龙蛋化石群、伏牛山、宝天曼、丹江湿地、鸡公山、董寨、连康山、太行山猕猴 湖北省(22个) 巴东金丝猴、洪湖、南河、大别山、十八里长峡、堵河源、木林子、咸丰忠建河大鲵、赛武当、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五峰后河、石首麋鹿、长江天鹅洲白鱀豚、长江新螺段白鱀豚、龙感湖、九宫山、星斗山、七姊妹山、神农架、长阳崩尖子、大老岭、五道峡 湖南省(23个) 西洞庭湖、九嶷山、金童山、东安舜皇山、白云山、炎陵桃源洞、南岳衡山、黄桑、湖南舜皇山、东洞庭湖、乌云界、壶瓶山、张家界大鲵、八大公山、六步溪、莽山、八面山、阳明山、永州都庞岭、借母溪、鹰嘴界、高望界、小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