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配电系统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某小区供配电设计)

毕业论文(某小区供配电设计)作为一种重要的市政基础设施,小区供配电系统一直以来都是小区建设的关键内容之一。
在小区建设中,安全可靠的电力系统设计不仅是居民日常生活必需的保障,也是小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
因此,在小区设计中,配电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居民的日常用电需求和小区未来的扩展空间,同时保证供电质量和安全稳定。
本文以某小区为例,阐述小区供配电系统的设计要点及关键技术问题。
一、小区用电需求的分析某小区位于城区,总用地面积为10万平方米。
根据小区居民的生活习惯和用电需求情况,该小区的电力负载主要以日间居民用电为主,一般在峰值时段为晚上6时至晚上9时。
因此,在小区供配电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日间居民用电的峰值负荷,以确保供电质量和稳定性。
二、小区供配电系统的选型设计(1)供电接入点的选址:考虑到小区未来的扩展性和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应选取离小区较近的变电站作为供电接入点,同时要保证供电线路通畅且安全可靠。
(2)配电设备的选择:小区的电力负荷主要以日间居民用电为主,因此在配电设备的选择中,应选择负载能力适宜的低压变压器和配电箱等设备,以满足小区日常用电需求。
(3)配电系统的布局设计:小区供配电系统的布局设计应尽可能简洁明了,并且要做到合理布局,方便检修和维护。
同时,要考虑到小区未来的扩展性,预留适当的空间和管线方便后期扩建。
(4)保障用户用电安全:在小区配电系统的设计和建设中,必须遵守电力设施安全管理规定,加强安全教育和管理,确保居民用电安全。
三、小区供配电系统的关键技术问题(1)电缆材质的选择:电缆是小区供配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电缆材质的选择上,应选用质量稳定、性能好的产品,延长电缆的使用寿命,并且避免电缆老化等问题的发生。
(2)城市电网的稳定性:考虑到城市电网的稳定性,小区供配电系统应防止小区网际电源频繁切换,以免对城市电网造成压力,从而影响各个小区和城市的正常供电。
(3)防雷接地系统设计:在小区供配电系统的设计中,应考虑到防雷接地系统的设计和建设,完善小区的防雷设施,保证小区的电力设施不易受到雷击,从而确保居民用电的质量和安全性。
某汽车客运站供配电系统设计--毕业论文

某汽车客运站供配电系统设计--毕业论文摘要随着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交通运输方式越来越先进,人们对于运输方式的选择也越来越广泛。
汽车客运,传统客运的主要方式之一,一直深受人们的青睐。
汽车客运站,作为客运与旅客之间的桥梁,如今它不仅被要求外观审美上的舒适,而且在客运服务系统上要追求完美至善。
如此而言,汽车客运站除外形的建筑设计外,电气设计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设计以某汽车客运站的供配电系统为课题,阐述了客运站的发展现状和研究价值;利用需要系数法对客运站负荷进行负荷计算,利用标么值法对系统高低压侧发生短路故障进行了短路电流计算;根据负荷容量选择合适的变压器并确定主接线方案;根据短路计算电流选择断路器、隔离开关、负荷开关、互感器、导线等一次设备并校验;根据原始资料及计算数据,对0.4kV低压侧进行低压配电设计;根据工程实况,对该系统进行防雷接地保护设计,设计保证了客运站供配电及照明系统安全可靠,满足实际运行要求,使汽车客运站电气设计达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要求。
关键字:汽车客运站;数据计算;设备选择;低压配电;防雷接地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means of transportation more and more advanced, people's choice for the mode of transportation is more and more extensive. Passenger car, one of the main way of traditional passenger, has been well received by the people's favor. Bus station, as a bridge between the passenger and the passengers. Today it was required not only to appearance and aesthetic and comfortable and the passenger service system to the pursuit of perfection. So, the car passenger station in addition to the shape of the building design, electrical design also plays a vital role.Design a car passenger station of power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system for the subject, expounds the passenger st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research value; the coefficient of passenger station load load calculation, using the calibration? Value method of system of high and low pressure side of the fault of short circuit current calculation; according to the load capacity choice suitable transformer and to determine the main wiring plan; according to short-circuit current calculation circuit breaker, isolating switch, load switch, transformer, wire and so on a device and chec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data and calculated data, of 0.4kV low-voltage side were low voltage power distribution design; according to the engineering reality, the lightning protection grounding protection design, It ensures the safe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power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system and lighting system of passenger station, and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actual operation, so that the electrical design of the bus terminal can reach the requirements of safety, reliability, economy and reasonable.Key words:bus terminal; data calculation; equipment selection; low voltage power distribution; lightning protection and grounding目录摘要 (I)目录 (III)1 绪论 (1)1.1 课题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 (1)1.3 工程原始资料 (1)1.4 设计内容 (5)2 系统数据计算 (6)2.1 系统负荷计算 (6) (6) (6)2.2 短路电流计算 (8) (5) (6)2.3 工程数据计算统计 (11) (7) (8)3 变压器及主接线方案的选择 (17)3.1 无功补偿计算 (17)3.2 负荷分级及供电要求 (18)3.3 变压器的选择 (19)3.3.1 变压器容量和台数选择 (12)3.3.2 绕组数目及联结方式 (12)3.3.3 变压器类型选择 (13)3.4 电气主接线选择 (22)3.5 工程设计说明 (23)3.5.1 无功补偿计算 (14)3.5.2 变压器及发电机选择 (15)3.5.3 主接线方案的确定 (16)4 一次设备的选择与校验 (26)4.1 设备的选择与校验条件 (26)4.1.1 一次设备的校验项目 (17)4.1.2 一次设备的选择条件 (17)4.2 导线的分类 (30)4.3 导线的选择与校验 (30)4.4 工程设计说明 (33)4.4.1 一次设备选型 (20)4.4.2 导线选型 (22)5 低压配电系统设计 (40)5.1 常用低压配电方式 (40)5.2 低压配电箱的选择 (42)5.3 工程设计说明 (43)5.3.1 配电箱系统设计 (27)5.3.2 低压配电系统设计 (28)6 防雷接地保护 (45)6.1 建筑物的防雷保护 (45)6.2 建筑物的接地保护 (46)6.2.1 接地的分类 (29)6.2.2 低压系统接地型式 (30)6.3 工程设计说明 (49)6.3.1 防雷保护设计 (32)6.3.2 接地保护设计 (33)7 结束语 (51)参考文献 (52)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毕业设计(论文)-住宅小区供配电系统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住宅小区供配电系统设计一、设计背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新建住宅小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而这些住宅小区的电力供应问题日益凸显。
随着电力设施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建立科学、合理的住宅小区供配电系统,不仅可以满足住宅小区的电力消耗需求,还可以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实现节能减排。
因此,本文的目的就是对住宅小区的供配电系统进行设计,实现科学、合理、高效的电力供应。
二、设计目的1. 为住宅小区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服务,满足住宅小区的日常电力需求。
2. 优化住宅小区的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节能减排。
3. 保障住宅小区的电力安全,防止电力事故发生。
三、设计原则1. 安全可靠。
设计应符合住宅小区供配电系统的相关标准和规范,并考虑到自然灾害等不可预见因素。
2. 稳定高效。
设计应根据住宅小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负荷计算和设备配置,实现对住宅小区的稳定、高效的电力供应。
3. 节能减排。
设计应采用高效、节能的供配电设备,尽可能减少电能损失和二氧化碳的排放。
四、设计内容1. 设计住宅小区的总配电箱和变压器的位置和规格,确定供配电线路的布置。
2. 计算住宅小区的用电量,并根据负荷计算确定供配电设备的配置及容量。
3. 设计住宅小区的照明、动力、空调等用电系统的供配电方案。
4. 建立住宅小区的电力监测和管理系统,实现对住宅小区的电力消耗情况进行监测和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五、设计步骤1. 确定住宅小区的供配电系统所处的电力网的供电电压等级。
2. 根据住宅小区的用电量进行负荷计算,然后确定总配电箱和变压器的规格和容量。
3. 根据住宅小区的实际情况,设计供配电线路的布置和电缆敷设方案。
4. 设计住宅小区的照明、动力、空调等用电系统的供配电方案,确定相关的配电设备和容量。
5. 建立住宅小区的电力监测和管理系统,实现对住宅小区的电力消耗情况进行监测和管理。
六、设计结果1. 完成了住宅小区的用电量负荷计算,并确定总配电箱和变压器的规格和容量。
供配电系统的设计(毕业论文)

目录摘要 (2)第一章绪论 (3)1.1 供配电所设计的意义 (3)1.2 供配电所设计的要求 (3)1.3 本文的主要内容 (4)第二章全厂设计资料 (5)第三章负荷计算和无功补偿 (8)3.1 负荷计算的目的和意义 (8)3.2 负荷计算 (8)第四章主接线的选择 (12)4.1 接线方案的选择 (12)4.2 主接线的选择及确定 (12)第五章短路电流计算 (15)5.1 短路电流计算 (15)5.2 短路电流计算结果 (17)第六章全厂主设备的选择 (19)6.1 电气设备选择 (19)6.2 所选设备参数 (20)第七章防雷与接地 (21)7.1 防雷设备 (21)7.2 接地装置 (21)结论 (22)参考文献 (23)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摘要本文是东盛化工机械厂供电系统的设计(主要是该工厂的机械加工车间)。
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对该电力系统的地理环境、供电条件、供电方式和公用系统等用电负荷资料的分析,为该车间寻找更加完善的供电设计方案。
电能是工厂运作的主要能源,对工厂的正常运作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如何进行合理用电、安全用电、节约用电、高质量用电已经成为工厂建设和运行的主要问题之一。
工厂的安全正常运作、节电节能、提高工厂用电效率,都必须有一个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供电系统和使用电能的系统保障,才能实现工厂电能利用、和节省电能的理想化、经济化。
由于工厂类型很多,且同一类型工厂的生产规模、自动化程度、用电设备布局等情况千变万化,所以工厂供电系统也不同。
基于本次的设计要求,此设计的基本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进线电压等级及容量的选择,变配电所主电路接线形式的选择,短路电流计算。
同时针对主接线形式,本方案进行了控制、计算、保护,防雷接地装置设计等。
关键词:工厂供电;总压降(总配电)变电所;电器主接线;供电安全性;高压配电系统;电气设备选择第一章绪论1.1 供配电所设计的意义工厂供电设计的任务是保障电能从安全、可靠、经济、优质、地送到工厂的各个部门。
学生公寓供配电系统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学生公寓供配电系统设计毕业设计(论文)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指导教师签名:日期: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注意事项1.设计(论文)的内容包括:1)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作)2)原创性声明3)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4)外文摘要、关键词5)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6)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7)参考文献8)致谢9)附录(对论文支持必要时)2.论文字数要求:理工类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不包括图纸、程序清单等),文科类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2万字。
供配电系统论文

目录前言 (2)选择及合理使用节电干式变压器 (3)减少线路损耗 (4)提高功率因数 (5)平衡三相负荷 (5)抑制谐波危害 (6)高效节电的省电装置 (6)前言电能作为现代化工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必要能源,支持着整个经济社会的正常运转。
据相关统计资料数据显示:工业用电在整个经济社会总用电量当中占据着近70%的比例,而供配电系统同作为工业用电中的关键系统,对其进行一定的节能改造也因此有着极为关键的意义。
由于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国际加工产业新格局的形成,一些高能耗低效益的加工业逐步转向国内,无疑加剧了我国能源紧张的矛盾。
发生在我国许多省市的“电荒”已成为相当严重的问题。
尽管我国电力建设超常规增长,但电力供应仍严重不足。
为此,节省能源及节约用电引起了政府及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采取各种有效的节能技术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
降低供配电系统的线损及配电损失,最大限度地减少无功功率,提高电能的利用率,是当前建筑电气节电的重要课题之一。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国采取了如下措施:选择及合理使用节电干式变压器、减少线路损耗、提高功率因数、平衡三相负荷、抑制谐波,同时采用高效节电的省电装置来调整电压幅值及稳压、平衡三相电压,减少电动机的启动电流、抑制谐波等技术措施,不仅可节电10%~20%或更多,同时安全可靠,绿色环保,改善了用电环境,净化了电路,并延长了用电设备的使用寿命。
1选择及合理使用节电干式变压器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大都采用干式变压器,因为干式变压器具有许多优点。
特别是SG(B)11-R系列卷铁芯干式配电变压器具有高效节电、安全可靠、绿色环保等优点。
现将该产品的主要特点介绍如下:(1)其铁芯为三相三柱环型卷绕,采用日本新日铁0.23mm优质冷轧硅钢片,在铁芯成型机上卷绕成型的。
其特点是铁芯不冲孔、无接缝,铁芯是一个密封整体,其过载的抗短路冲击能力比叠片式变压器强很多。
(2)卷铁芯无需消耗接缝的磁化容量,磁路分布均匀,大幅度减少了空载激磁电流,空载电流很小,比叠片式降低了约70%,提高了功率因数,降低了电网的无功损耗。
机械工厂供配电系统电气设计毕业论文设计

机械工厂供配电系统电气设计毕业论文设计在机械制造行业中,供配电系统在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个系统由一系列的设备和设施组成,包括发电机、变压器、断路器、开关和电缆等。
这些设备和设施的设计和配备会直接影响机械工厂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因此,我们的毕业论文选择了机械工厂的供配电系统电气设计作为研究主题。
供配电系统电气设计包括了多个方面,如负载计算、设备选型、线路设计、接线方式和系统保护等。
其中,最重要的是负载计算。
我们根据机械工厂每个车间的总功率需求,计算出每个车间的负载,并进一步根据负载特点,选择相应的设备。
为了确保供配电系统的可靠性,设备选择是至关重要的。
具体包括发电机和变压器的容量和介质类型、断路器和开关的额定电流、电缆的截面积和材料等。
在选择中,我们不仅要考虑设备的性能和稳定性,也要考虑成本和使用寿命。
在进行线路设计时,我们还要保证线路的合理布局和合适的距离,以免因不当的设计导致电路短路、漏电等问题。
在接线方式选择时也需要注意,以免出现接错或接不牢等极端情况,避免出现短路或其他事故。
此外,系统保护也是电气设计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我们要保证系统在故障时能够及时跳闸,避免对设备以及人员的伤害。
对于系统的保护,我们可以使用保护继电器、接地保护和过载保护等方式来保护系统的安全和稳定性。
通过合理配置的保护和自动控制设备,可以有效地减少供电中断的几率。
同时,在电气设计中,我们也需要考虑到系统的扩展性。
为了适应不同生产情况的变化,我们在选用设备和搭建系统时也要考虑到未来的扩展需求。
因此,在设计时应排除冗余投资,低成本、高效建设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在实践中,我们还要认真解决设备运行中出现的问题。
比如,我们会遇到因设备老化、环境影响、因长时间运行导致的设备故障等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首先需要对设备进行诊断,找到问题的根源,然后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解决。
综上所述,机械工厂供配电系统电气设计需要考虑系统的可靠性、可扩展性、以及系统保护。
某冶金机械修造厂供配电系统设计毕业论文.doc

某冶金机械修造厂供配电系统设计毕业论文目录前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绪论 (3)1.1 论文的背景及意义 (3)1.2 工厂供电设计的一般原则 (3)1.3 原始资料 (4)1.4 本次设计的主要内容 (6)1.5 本章小结 (6)第二章负荷计算与无功功率补偿 (7)2.1 负荷计算的意义 (7)2.2 计算负荷的确定 (7)2.3 无功功率补偿 (9)2.3.1 无功功率补偿的分类 (10)2.3.2 无功功率补偿的选择与计算 (11)2.3.3 补偿方式综合比较 (14)2.4 本章小结 (14)第三章降压变电所及变压器的选择 (15)3.1 变电所所址选择的一般原则 (15)3.2 降压变电所形式的分类与选择 (15)3.3 变压器的选择 (17)3.3.1 变压器的分类 (17)3.3.2 变压器选择的原则 (17)3.4 变压器容量确定 (18)3.5 本章小结 (19)第四章总降压变电所主接线设计 (21)4.1 变电所主接线方案的设计原则与要求 (21)4.1.1 安全性 (21)4.1.2 可靠性 (21)4.1.3 灵活性 (21)4.1.4 经济性 (22)4.2 工厂总降压变电所高压侧主接线方式 (22)4.3 总降压变电所电气主接线设计 (24)4.4 本章小结 (24)第五章短路电流的计算 (26)5.1 短路计算的意义 (26)5.2 短路电流计算的方法和步骤 (26)5.3 短路计算 (28)5.3.1 确定短路计算基准值 (28)5.3.2 计算短路电路中各元件的电抗标幺值 (29)5.3.3 计算各点短路电路的参数 (30)5.4 本章小结 (33)第六章变电所一次设备的选择校验 (35)6.1 电气设备选择校验的条件与项目 (35)6.2 设备选择 (36)6.2.1 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选择依据 (36)6.2.2 电压互感器的选择 (38)6.2.3 电流互感器的选择 (39)6.3 本章小结 (41)第七章变电所高低压线路的选择 (44)7.1 导线截面的选择原则 (44)7.2 计算母线型号 (44)7.2.1 35kV侧进线的选择 (44)7.2.2 6kV母线的选择 (45)7.2.3 6kV出线的选择 (45)7.3 本章小结 (47)第八章继电保护和参数整定 (49)8.1 继电保护装置的任务 (49)8.2 对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 (49)8.3 35kV主变压器保护 (50)8.4 6kV变压器保护 (52)8.5 6kV出线保护 (53)8.6 本章小结 (55)结论 (56)总结与体会 (57)谢辞 (58)参考文献 (59)附录 (60)附录1 英文文献原文 (60)附录2 英文文献翻译 (64)附录3 35kV及6kv变电所主接线图 (77)第一章绪论1.1 论文的背景及意义电能是一种清洁的二次能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供配电系统
摘要:电力系统的基本功能是向用户输送电能。
lOkV配电网是连接供电电源与工业、商业及生活用电的枢纽,其网络庞大及复杂。
对于所有用户都期望以最低的价格买到具有高度可靠性的电能。
然而,经济性与可靠性这两个因素是互相矛盾的。
要提高供电网络的可靠性就必须增加网络建设投资成本。
但是,如果提高可靠性使用户停电损失的降低小于用于提高可靠性所增加的投资,那么这种建设投资就没有价值了。
通过计算电网的投资和用户停电的损失,最终可找到一个平衡点,使投资和损失的综合经济性最优。
关键词:供配电,供电可靠性,无功补偿,负荷分配
1 引言
电力体制的改革引发了新一轮大规模的电力建设热潮从而极大地推动了电力技术革命新技术新设备的开发与应用日新月异特别是信息技术与电力技术的结合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电能质量和电力供应的可靠性由于技术的发展又降低了电力建设的成本进而推动了电网设备的更新换代本文就是以此为契机以国内外配电自动化中一些前沿问题为内容以配电自动化建设为背景对当前电力系统的热点技术进行一些较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主要完成了如下工作.
(1)提出了配电自动化建设的两个典型模式即―体化模式和分立化模式侧重分析了分立模式下的配电自动化系统体系结构给出了软硬件配置主站选择管理模式最佳通讯方式等是本文研究的前提和实现平台.
(2)针对配电自动化中故障测量定位与隔离以及供电恢复这一关键问题分析了线路故障中电压电流等电量的变化导出了相间短路工况下故障定位的数学描述方程并给出了方程的解以及故障情况下几个重要参数s U& s I& e I& 选择表通过对故障的自动诊断与分析得出了优化的隔离和恢复供电方案自动实现故障快速隔离与网络重构减少了用户停电范围和时间有效提高配网供电可靠性文中还给出了故障分段判断以及网络快速重构的软件流程和使用方法.
(3)状态估计是实现配电自动化中关键技术之一本文在阐述状态估计方法基础上给出了不良测量数据的识别和结构性错误的识别方法针对状态估计中数据对基于残差的坏数据检测和异常以及状态量中坏数据对状态估计的影响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状态估计中拓扑错误的一种实用化检测和辩识方法针对窃电漏计电费问题独创性提出一种通过电量突变和异常分析防止窃电的新方法并在潍坊城区配电得到验证.
(4)针对配电网负荷预测建模困难参数离散度大以及相关因素多等问题本文在分析常规负荷预测模型及方法基础上引入了气象因素日期类型社会环境影响等参数给出了基于神经网络的电力负荷预测方法实例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
2
(5)针对无源滤波在抑制谐波和无功补偿方面的不足以及补偿度的不连续性本文提出了一种PWM 主电路拓朴结构和基于无功功率理论的有源滤波方案建立了基于Saber Designer 仿真平台仿真分析证明了方案的可行性同时结合配电自动化技术对配电网动态无功优化补偿和降低线损的方法进行了设计分析通过实例计算验证了其客观的经济效益.
(6)针对中国电力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政府监管下的电力市场公平交易设计了一种适合我国电力市场现状按照电价分组电量协调分组竞价的短期电力交易模式给出了基于边际电价的机组组合算法制订交易计划的数学模型以及安全经济约束等在竞争比例逐步提高的情况下能够较好地解决原有中长期合同电价和短期竞争电价的矛盾减少电厂不公平的收益差异同时也可在电力市场全网的负荷曲线上对所有电厂进行限量优化减少总的系统购电费用.
2 配电网分析
配电网是电力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配电网接地方式和安全运行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安全和稳定。
而接地方式的选择,是与本国国情、自然环境、设备制造和运行水平等有关的,
例如,雷电的活动情况、绝缘结构的设计、对周边的干扰等因素,都会影响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反过来,中性点接地方式对电力系统的设计、运行、调试以及发展都有很大影响。
一般在电压等级较高的系统中,绝缘费用在设备总价格中占相当大的比重,降低绝缘水平带来的经济效益很显著,通常就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方式,而采用自动重合闸来保证供电可靠性:相反,在电压等级较低的系统中,通常都采用中性点不接地的方式来提高供电可靠性。
因此,在综合考虑供电可靠性、安全因素、过电压因素、继电保护的选择、投资费用等各方面因素的情况下,来论证正确选择配电网接地方式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不断开发,利用新型接地装置来应用在配电网接地系统中是当今配电网接地方式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主要工作是对lOkV配电网接地方式进行研究和比较选择。
分别论述各类接地方式的优缺点,主要有国内外比较常用的中性点不接地方式、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也称谐振接地方式)、中性点电阻接地方式、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
通过技术比较确定最优接地方式,还利用一种近几年研究开发的,应用在谐振接地方式中的自动跟踪补偿装置,再配以灵敏的小电流接地选线保护,能够有效限制电网的故障接地电弧,更有利于电网的安全运行。
本文首先对配电网各类接地方式做深入的研究。
全面介绍国内外几种常用的中性点接地方式的运行特性,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对不同的接地方式进行综合评价,再结合不同的接地方式的发展前景得出结论,优化了的谐振接地方式表现出很大的发展潜力。
然后,本文对lOkV配电网中性点谐振接地方式的运行特性进行了研究和介绍。
从限制故障接地电弧的危害出发,重点论述如何利用电流谐振原理,有效熄灭故障接地电弧等。
接着,本文结合国内外科技的发展和创新成果,对谐振接地优化方式中的微机接地保护性和自动跟踪补偿装置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论述,说明谐振接地优化方式在供电可靠性、人身安全、设备安全和通信干扰等方面,具有较好的运行特性,既解决了小电流接地系统接地保护的选择性,又实现了自动调谐,使此种接地方式成为配电网比较理想的中性点接地方式。
本文同时还对谐振接地方式实施技术进行了研究,包括消弧线圈的参数选择、安装、调整、运行与维护等内容。
最后,本文总结了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谐振接地籍助微机技术的支持,近些年来国内外均在进行
3
优化,优化谐振接地技术是提高供电可靠性、保护人身安全、设备安全和电磁环境等的一项合理的重要技术手段,而谐振接地实施技术更充分发挥谐振接地方式的功能,使谐振接地方式具有更好的技术经济指标。
随著电网的不断发展和丰富的实践结果表明,以谐振接地方式为代表的小电流接地方式优于其他接地方式,这是配电网的中性点接地方式发展的总趋势,在今后的配电网接地方式中应推广应用。
本论文提出的思路、方案和结论不仅对于lOkV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选择研究、实际工程应用具有实际的参考作用,对于其他电压等级中性点接地方式选择同样具有借鉴的作用。
电力系统的基本功能是向用户输送电能。
lOkV配电网是连接供电电源与工业、商业及生活用电的枢纽,其网络庞大及复杂。
对于所有用户都期望以最低的价格买到具有高度可靠性的电能。
然而,经济性与可靠性这两个因素是互相矛盾的。
要提高供电网络的可靠性就必须增加网络建设投资成本。
但是,如果提高可靠性使用户停电损失的降低小于用于提高可靠性所增加的投资,那么这种建设投资就没有价值了。
通过计算电网的投资和用户停电的损失,最终可找到一个平衡点,使投资和损失的综合经济性最优。
论文针对配电网各种接线模式的特点,就各种接线模式的经济性和可靠性进行了分析。
3 小结
论文首先介绍lOkV配电网各种典型的接线模式和国外几个国家的典型接线模式,然后确定配电网接线模式分析的思路,明确进行分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再提出最优分段数计算的必
要性,阐述最优分段数对经济性和可靠性的影响,然后建立最优分段数计算模型,并简单介绍各种接线模式的供电方案。
而后对配电网各种接线模式的可靠性和经济性进行了计算和分析,通过计算并描绘的各种图表。
并对最优分段数作了分析和讨论。
文章最后对各种接线模式的经济性和可靠性进行总结,分析了各种接线模式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其适用情况。
并结合实际情况针对lOkV配电网的规划和建设提出有益的建议。
为lOkV配电网的规划设计及为建成网架坚实、布局合理、管理科学、能够安全、优质、高效运行的配电网提供理论的依据和有益的指引。
参考文献
[1]苏文成.工厂供电[M].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9
[2]刘介才.工厂供电设计指导[M].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12 [3]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S].中国计划出版社.1996 [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S].中国计划出版社.1996.6。